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好写还是不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1:14:22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好写还是不写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 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某些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育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该成为其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音乐耳朵"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是指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我们当然决不排斥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指能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又能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方面。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音乐家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以前,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始把音乐教学的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向学生提出学习音乐的态度、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要求;发展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开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过分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音乐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比如音乐欣赏,同样的音乐往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联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谁能说"五音不全"的学生没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天空的云彩,是多姿多彩的。而音乐就具有这种巨大的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兼容"作用。 二、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摇篮曲》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能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电视、广播、Internet各种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三、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长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因此,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我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我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手歌曲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高低参差不齐,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我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音乐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四、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的。其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其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上课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都是老师偏心眼,不公正。其实,对儿童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 为了克服上述这些弊端,我们构建了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方法,我们认为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选择,不能固定不变。一首歌、一张卷子就能平定一位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吗?不能!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它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评价方式,主要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小小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回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

是有要求的吧,职称是什么级别的,等级越高难度会高的。

一、抓住学生特点二、抓住音乐课内容特点三、利用多媒体增加音乐课信息量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展开论述。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好写

一、抓住学生特点二、抓住音乐课内容特点三、利用多媒体增加音乐课信息量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展开论述。

摘要:真正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老师确实不容易,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去总结经验和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课堂更成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引领孩子们走进更开阔的音乐天地中去,所以做一个智慧型和敬业型的教师才能让孩子更加喜欢。 纪律是课堂的保证 五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就来到教学岗位上,总觉得在课堂上很难控制学生的纪律,因为我希望自己是受学生欢迎的,没有哪个学生喜欢凶巴巴的老师吧,但是当你和蔼可亲时学生会觉得老师管的松,讲话,玩似乎都不会挨骂,最后导致我笑嘻嘻的时候他们却慢慢嚣张起来,以致到最后对你的不屑一顾,我以为和学生讲道理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告诉他们老师上课不凶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自觉,可是事与愿违,我就在想,怎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喜欢的。我总结出——学生又怕又爱的老师才是最成功的老师,当学生的课堂行为不好的时候应该严厉制止,不能满脸笑容的对待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需要对自己不对的行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另外在给予制止的情况下切记的一点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果断,当你说了又不做到的时候学生以后只会更放肆,比如对学生说再捣乱就把你叫办公室去之类的话,只说不做,那学生以后也就知道老师只是说说而已,在惩罚那学生时应该用一些可实施性强又效果好的办法,最好是在课堂上解决。当你的办法马上起了效果之后再给学生及时递上一颗甜枣,和他们讲讲道理,让他们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多老师都说课堂纪律一定要管好,这可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做好的事情啊。 音乐教师教学程度太浅显 我们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教材,教材自然是针对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当然也是很科学的,可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了,因为每个学期都有学校对学生和对老师的考核,所以教学最后变成了学唱好几首歌曲以应付考试,课本上的一些欣赏内容和音乐活动环节最后也慢慢别忽略和删减,而且教唱歌曲也变成了教一句唱一句,六年的音乐学完后,学生似乎只学会了几首歌曲而已,我觉得是挺悲哀的事情。我经常和学生在课堂上说到这样一句话“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就是说你教学生唱会几首歌曲还不如教会他怎么识谱,学会了识谱那以后遇到什么歌曲都会唱。在课堂上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有些老师也是有教的,但教的比较笼统和不系统,这应该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渗透,而且是严谨的,哪怕是中途换了老师也应该把教学工作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对音乐理论的教学很浅显,比如说一些难度较大的节奏,如切分,附点,或者三连音就只讲个大概等。而且我认为理论的学习应该更深入一些,比如说一些调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小调的运用,或者是一些基本的和弦,比如为什么作曲家要这样写曲,这样的旋律更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我也很希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接触五线谱,我现在教学的班级就在学习简谱的同时学习五线谱,因为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而且特别规范,更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教好学生,教会学生为目的而展开教学,所以应该更用心去教学。 音乐课应该内容更丰富 我经常问学生,你们喜欢音乐课吗?有很多孩子告诉我有时觉得上音乐课总是不停的唱,从头唱到尾嗓子受不了,有说老师天天上课的模式都是一成不变,而且还经常一边生气一边教唱歌,还有的说课本上内容除了唱歌其他的就很少。当我问他们喜欢怎么样的课堂时,纯真的孩子们给了我最好的答案。有的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教一些课本外的歌曲,比如流行歌曲,还有说希望在课堂上有音乐活动环节,还有的说希望有机会上去表演,更有一个孩子提出他喜欢的老师是睿智的,当我听到这点的时候我经常在问自己,是不是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够有智慧,上课的时候不能给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如能讲解音乐的故事背景,歌曲的旋律意境等,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学生提到的那些要求,因为那样的老师才是他们喜爱的。当我问到孩子们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的时候,他们的答案让我震惊,有孩子说喜欢轻音乐,有的说喜欢邓丽君,有的说喜欢摇滚音乐,有的喜欢玖月奇迹,喜欢王力宏等等。原来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一片音乐小天地,可是这些似乎和音乐课堂没有关系,我就在想,音乐课堂本应该涉及到音乐各个领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聊什么是摇滚,蓝调,朋克,谁是理查德克 莱德曼,或有关汪峰的故事,或去听听美国的乡村音乐,去感受恰恰的轻快节奏,去看一部《音乐之声》等,我聊到这些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按捺不住了,有谁真的会不喜欢音乐,会觉得那都是噪音,之所以音乐给人美感,那都是因为它给了你共鸣。所以纯真的孩子们是那么的渴望音乐,那么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还会觉得好像除了唱歌就没什么好教的了吗?今天的音乐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音乐典故,是关于古代燕国的音乐家高渐离击筑刺秦王的故事,我讲完后孩子们久久心里不能平息,都为他的死而感到惋惜也为他的悲壮一生感到敬佩。我也从中感受到,孩子们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是那么的全神贯注,这个时候你很难听到再有讲闲话的学生。或许管好课堂纪律不是你严厉的大声吼住而应该是让学生喜欢和愿意听你讲。音乐课堂只限制在课本里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到任何的音乐形式,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堂。 多给孩子一些空间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严厉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一句又一句的学唱课本上歌曲,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没有谁会在唱歌的时候沮丧着脸,可是为什么孩子们在课堂上似乎很不情愿又不得已的在唱着一些乏味的歌曲。教师这个时候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去聆听他们的想法。问问为什么唱不好,或许有学生说有一句总唱错,让自己失去信心了。教师应该把歌曲的歌谱认真分析给学生,如附点部分的节奏是如果掌握的,或者是切分的节奏该怎么打,只有真正找到根源才能把问题解决。或许还有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强调学生都会唱,能唱好节奏,能唱准音高,可是学生没能理解歌词的含义,或者对歌曲的内容一无所知,那难免会出现唱的很乏味。我一直觉得课堂应该是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组织者,如果变成学生在老师的严厉管制下,灌输性的教学那学生就会变得可怜兮兮,像一只被束缚的小猫,其实他们应该是翱翔于蓝天的小鸟,孩子有很多想法是我们老师都想象不到的,记得以前六年级的有几个学生在学唱完一首歌曲后进行了歌词的改编,当然改编的歌词很滑稽,引起哄堂大笑,可是我更多是表扬她的创新,因为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的天赋需要老师给与一片开阔的空间,而不要把孩子的思路堵死只能跟着老师打转转。在上一堂课上,我提出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学过乐器的同学都精心准备好一堂课,讲解关于你学习的乐器,关于它的构造,功能,并能演奏一段而且讲讲曲子的写作背景,让很多学乐器的孩子都有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能学习一门乐器本来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很多孩子学了很久之后缺乏兴趣,其实也和他们缺少展现的机会有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赏识和鼓励的,这样才能更有信心,但是毕竟在外面演出的机会也不会每个孩子都有的,但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小舞台,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提供,还有一大群热心的观众呢。孩子们一听说自己要演奏乐器还要当小老师是既兴奋又害怕,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多好啊。是啊,其实课堂不是老师的而是孩子们的,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你会看到不一样而且是更优秀的他们。 做一个音乐老师似乎并不难,可是真正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音乐老师就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任就在我们音乐老师的肩上,只有做到用心教学才能让孩子真正喜爱你的音乐课堂。

论文字数8千或2万字。论文题目应该有个范围吧!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_音乐论文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们大胆地将学生心目中“高深莫测”的音乐创作带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快乐放飞。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音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创造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孩子“乐”于表演。 学生天生爱模仿和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熟悉和理解一首歌后,我总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让学生用身段、手势、眼神、表情来自我表演,有时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试着发挥想象来表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是童话和生活的角色,也可以是虚拟的角色。为了增添气氛,我要求学生自制道具,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如:教第十一册《读书郎》时,我让学生自愿分组,每小组准备一个与读书郎有关的节目,十五分钟过后,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组表演合唱(校园十佳歌手领唱,其他同学合唱);一个组表演小品(读书郎与私塾先生),读书郎自带了道具即书包;一个小组表演舞蹈;一个小组表演打击乐等等。 发挥想象,表现自己不仅是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创作愿望得以实现,我也在组织和参与中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快乐,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让学生“乐”于色、画。 音乐和绘画是一对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中总是描绘着一副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而图画与色彩是血肉相连的,我常常在欣赏和听歌曲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一副画,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或者用色块来表达听音乐的感受,这个活动学生们最喜欢,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兴致勃勃用色彩随意挥洒,用红色表达欢快、热烈的场面;用蓝色表现抑郁、沉闷的心情;用绿色来表达生命与希望;用黄色表现明亮与美丽。如:我们欣赏第九册《踏雪寻梅》时,学生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组学生用蜡油来制造梅花,一组学生用各种颜色的纸块剪贴梅花,一组学生用色块挥洒,一组同学勾画简笔画等等。 艺术是相通的,歌曲、音乐欣赏完了,一副副幼稚、美丽、夸张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图案诞生了,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溶为一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音乐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只有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把“人本位”作为音乐教育的课程观,使音乐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人作为主要任务,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遨游创作的天地、体验成就感。 好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机遇对学生进行创作的辅导: 1、自制乐器、自编节奏。 我们音乐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有一堂音乐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有一个男生用竖笛拍打椅子,发出嗵嗵的声音,几个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样来,教室里充满了嗵嗵嗵的声音,表演完毕,这几个男生不安地看着我,准备接受我的批评。他们想不到我会表扬他们,我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椅子是家具不经打,我们能不能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听的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我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自编歌词、自创旋律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学习别人的作品的内容,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创编音乐,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我常常采用自编歌词和自编旋律的形式,如:我让五年级学生自编《欢乐颂》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有一个学生这样编的:“蓝天高高、草儿青青,太阳公公在微笑。妈妈欢笑、爸爸点头,我的心情真愉快。我们大家,一起来呀!又吃蛋糕又喝水。我采取表扬为主的方式,这样一来,能保护大家创编的积极性。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自编了其他的歌词让我点评。 音乐又是流动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小学生自编旋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可以根据老师给他们的调式音来创编旋律;也可以按时值随心所欲创编旋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 总之,我们进行着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尝试,老师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懊丧,我们所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小学生初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音乐老师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好写啊

要端正写作目的 我们如果询问部分中小学教师,平时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看到这样的现象,您写作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回答肯定是 "用作评职称呀!"于是,到评职称时,临时抱佛脚,着急了,他们会暂时的用各种"写作方式"来写,正规专业报刊发表不了的,就掏钱在以赢利为目地的一些小型报刊上刊发。待职称被评上了,就不再"费劲"写作了。我们认为,这种带有严重功利目的写作发表论文的思想与行为是不正确的,要加以克服和纠正。要加强阅读学习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要经常地上网专业查阅、浏览专业报刊、阅读教育专著、聆听专家讲座、钻研本体知识等。教师在阅读学习其它知识的同时,不妨学学有关如何写作教科研论文的内容。阅读学习能够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师对问题敏锐的判断能力,引发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然而,上述诸种学习资源,在很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里不同程度的普遍的匮乏,或者是管理与使用不当,给教师校本的阅读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困饶阻碍着教师专业的发展。按道理说,各种校本研修的阅读学习资源的建设,应当有所在的学校和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提供。可是,面对没有或不完善的现实,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自费购置与订阅。譬如:选购一台家庭电脑,订阅一两份与自己所任学科对口的高质量的报刊,方便于阅读学习。令人欣慰的是,这样做的教师越来越多。经常的阅读就可以知道,在某份报刊上,哪些问题已经发表文章探讨过了,哪些问题还没发表文章探讨过,科学正确地选题,给自己写作发表论文提供参考依据,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要善于发现问题 其实,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或显露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是一个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而部分教师对此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为不存在什么问题,不善于发现和捕捉问题,或者是即便发现,也懒得研究解决它。这实际是职业怠倦症的表现,每天仅在简单机械地的工作重复! 这就需要教师启动校本研修的内驱力,有创新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善于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伴有行动研究。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即要体现个体性,又要具有普适性。这样做就能够增加工作的乐趣,创造性地工作,既提高了工作的质效,又积累了写作论文的素材,一举多得。例如:我们发现并提出教师写论文难的问题,确是一个长期存在而未解决的普遍的问题,然后分析研究它的特性、表现和危害,再设想出解决的办法,并亲身实践,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要多做写作练习 "只读不写,眼高手低",故此,我们平常在工作中,要多进行写作的实践练习,比如:写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写教育叙事,写课堂教学随笔,写读书、报刊的笔记等,从中体悟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的技巧,确定好主题,合理地布局谋篇,讲究语言的表达艺术。要善于管理和运用好自己的知识。要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写自己具体的做法,写自己想说的话语;避免写套话,写空话,不能胡编乱造叙事情节。一次写不好,发表不了,那就来第二次,第三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气馁,不退缩,如此坚持做下去,不出一、二年,写作技巧肯定会大有长进,肯定会有惊喜万分的收获!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来写 您要想写课堂教学类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情形;您要想教育管理类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学生转变发展的情况;您要想写教师专业成长其它方面的论文,您就选择研究写作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总之,写论文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写自己所熟悉的情况,这样就容易把问题写深写透,感觉到有内容可写了。有的教师在写论文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写自己工作以外的话题,就必然感到无话可写,写的肤浅杂乱,因而也是失败的多。要严禁抄袭假写 有许多教师的职称论文,或是把别人的文章或掐头去尾,或改换标题,或略加改动文中的文字,或是请人代笔写作,然后再署上自己的名字,就算是自己写作的论文了,随后掏钱设法在以赢利为目的的小报小刊上发表,不论质量如何,不论能否起到教科研的作用。如此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无丝毫益处,今后要自觉自律地禁止和改正。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课堂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尤其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参与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了勃勃生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表面“热热闹闹”,可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音乐主体性不强的现象,学生要么是一节课忙忙碌碌,要么是饱了“眼福”或“耳福”。可是并未得到应有的音乐情感体验。因此,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已经成为我们目前课改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根据平时的听评课感受加以总结:一、活用教材,精心备课,激发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学生们情绪激昂,情不自禁投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学生再也不像当年那种“听话”的学生了,受到各种各样媒体的影响,在音乐课上,对老师要求很高。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们要想出一些新的办法,才能做到既结合教材又能走到学生中去。比如:经调查,学生非常喜欢周杰伦,老师可以介绍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系列音乐知识及相关文化,比如最为主要的风格就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等,学生如饥似渴想知道什么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则又可以展开一系列课题,把学生带到教材中的黑人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周杰伦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的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手的作品分析,有些作品有着京剧的元素,我们有可以进一步讲讲京剧。在音乐课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喜爱,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二、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任何学科都有其本学科的特殊技能,音乐教育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会涉及到音乐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完善一个人的全面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个原则先要认清,在此基础上怎样有效落实技能就要讲究方法了举例: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等为例子,这样除有利于学生比较鉴别,了解不同表演形式、人声的不同音域,进一步向学生介绍键盘上的音与音区。通俗易懂的让学生增长音乐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学生受到感染后完全是自发地,主动地想了解,远远要比起教师苦口婆心地提要求,讲要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音乐课中遇到问题时要多些分析和纠正,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少些灌输,多些回顾和比较,使得技能技巧不再以知识、技术的冷面孔出现,相信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三、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今课堂中教师的低效、无效提问现象仍很普遍。机器式提问,“这首歌曲好听吗?”“喜欢吗?”等等;程式化提问:“这首歌曲分几段?每段讲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类似的提问,忽略了学生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乐趣。我认为怎样才做到有效提问呢?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难易适度,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打开学生思路,不断启迪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有个别学生脱口而出的回答,教师要继续问问为什么?很有可能有些知识只有个别学生知道,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提问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考的能力。四、课件运用的适度与合理性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怎样客观地认识它,扬长避短地使用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课件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为了更好的为课堂服务的观点,不能喧宾夺主。其次要明确课件是为课堂提供方便而存在的。比如快捷,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等,都是它的优点。但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它的弊端,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其屏幕的视觉感受会干扰学生的听觉感受,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万一设备出问题,或停电等,就会让有依赖性的老师无所适从。因此盲目夸大课件的作用,不注重自身基本功的提高,抱着唯有课件的课才是贯彻新课标的认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充分认识到人与机器的主次关系,注意到声画穿插的恰当时机,注意到动静结合,巧用课件,活用课件,才能让它很好的为我们的音乐课锦上添花。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抓住学生特点二、抓住音乐课内容特点三、利用多媒体增加音乐课信息量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展开论述。

加我QQ 我跟你讨论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最好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我觉得应该这样来上音乐课:一、明确目标,启发有方,诱导得法在每上一节音乐课之前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造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的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我认为一节音乐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指导学生熟读歌词。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3、读谱训练。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4、教唱歌词。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二、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小学生活泼好动,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动作特点,可以进行课堂表演:1、律动。如拍手、点头、转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和步法;也可以模仿某些形象特征,如鸟飞、兔跳、鸭走、蝴蝶飞等,也可以模仿一些形象的劳动、活动,如洗手帕、划船、收割、撒种、刺杀等。通过上述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强弱的感觉,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歌表演、集体舞。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表演和集体舞等课堂活动。歌表演要先把歌唱好,然后再要求学生做到声音与表演动作的有机结合。通过表演体会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更好的完成歌曲的演唱。集体舞自娱性强,动作简单易学,孩子们可以边舞边唱,心情愉快,情绪激昂。通过这些教学,真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音乐游戏。要在课堂中运用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的音乐游戏,来丰富我们的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唱《小猎人》歌曲后,通过生动的语言诱发学生想象大森林中美妙的音响,让他们模仿森林中的鸟叫(吹哨)、下雨(沙球)、猎人的脚步声、野狼的嗥叫声、枪声等。经过集体想象、讨论谱写一曲森林之声的乐章。三、让学生对音乐活动感兴趣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的共同发展。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校园音乐阵地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外音乐活动这个阵地。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素质修养。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数学生参与,这就是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舞台课外也是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实践的途径,它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现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萌发学习音乐的感召力。课外是个广阔的大课堂。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课外教学可以通过许多生动形象,趣味妙生的景物直接影响着学生,去丰富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去发现美,接纳美。比如:电线上跳动的小鸟,就是五线谱上音符;火车开动声、滴滴嗒嗒的钟声可让学生获得节奏的感受;山谷的回声可以把学生带回童年趣事的回忆中,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在行进中唱歌把握节奏技能。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都有配套的媒体设备,如广播、校园电视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欣赏音乐主要是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师节的时候,我们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太阳的祝福》等优秀的与教师有关的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微妙,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增强对教师的热爱之情;在国庆节时,我们播放《歌唱祖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高亢的音乐声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等。我们还可以定期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并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课外教学是学生用音乐知识去实践的环境,去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教室的魅力,陶冶情操,是补充课堂教学缺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音乐课外教学的第一和含义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它包括建立文艺队、开展课外辅导等,同样给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锻炼的环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时机。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课外,我们可以定期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县演出、比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还提高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教师在组织的时候应做到使学生全体、全面、全程、主动、创造性的参与,做到了这几点,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天地,才能让学生喜欢参与,积极参与,从而得到良好的活动效果。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模唱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_音乐论文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们大胆地将学生心目中“高深莫测”的音乐创作带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快乐放飞。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音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创造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孩子“乐”于表演。 学生天生爱模仿和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熟悉和理解一首歌后,我总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让学生用身段、手势、眼神、表情来自我表演,有时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试着发挥想象来表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是童话和生活的角色,也可以是虚拟的角色。为了增添气氛,我要求学生自制道具,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如:教第十一册《读书郎》时,我让学生自愿分组,每小组准备一个与读书郎有关的节目,十五分钟过后,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组表演合唱(校园十佳歌手领唱,其他同学合唱);一个组表演小品(读书郎与私塾先生),读书郎自带了道具即书包;一个小组表演舞蹈;一个小组表演打击乐等等。 发挥想象,表现自己不仅是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创作愿望得以实现,我也在组织和参与中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快乐,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让学生“乐”于色、画。 音乐和绘画是一对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中总是描绘着一副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而图画与色彩是血肉相连的,我常常在欣赏和听歌曲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一副画,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或者用色块来表达听音乐的感受,这个活动学生们最喜欢,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兴致勃勃用色彩随意挥洒,用红色表达欢快、热烈的场面;用蓝色表现抑郁、沉闷的心情;用绿色来表达生命与希望;用黄色表现明亮与美丽。如:我们欣赏第九册《踏雪寻梅》时,学生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组学生用蜡油来制造梅花,一组学生用各种颜色的纸块剪贴梅花,一组学生用色块挥洒,一组同学勾画简笔画等等。 艺术是相通的,歌曲、音乐欣赏完了,一副副幼稚、美丽、夸张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图案诞生了,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溶为一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音乐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只有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把“人本位”作为音乐教育的课程观,使音乐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人作为主要任务,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遨游创作的天地、体验成就感。 好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机遇对学生进行创作的辅导: 1、自制乐器、自编节奏。 我们音乐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有一堂音乐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有一个男生用竖笛拍打椅子,发出嗵嗵的声音,几个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样来,教室里充满了嗵嗵嗵的声音,表演完毕,这几个男生不安地看着我,准备接受我的批评。他们想不到我会表扬他们,我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椅子是家具不经打,我们能不能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听的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我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自编歌词、自创旋律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学习别人的作品的内容,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创编音乐,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我常常采用自编歌词和自编旋律的形式,如:我让五年级学生自编《欢乐颂》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有一个学生这样编的:“蓝天高高、草儿青青,太阳公公在微笑。妈妈欢笑、爸爸点头,我的心情真愉快。我们大家,一起来呀!又吃蛋糕又喝水。我采取表扬为主的方式,这样一来,能保护大家创编的积极性。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自编了其他的歌词让我点评。 音乐又是流动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小学生自编旋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可以根据老师给他们的调式音来创编旋律;也可以按时值随心所欲创编旋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 总之,我们进行着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尝试,老师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懊丧,我们所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小学生初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音乐老师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小学音乐老师论文怎么写好的

摘要:真正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老师确实不容易,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去总结经验和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课堂更成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引领孩子们走进更开阔的音乐天地中去,所以做一个智慧型和敬业型的教师才能让孩子更加喜欢。 纪律是课堂的保证 五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就来到教学岗位上,总觉得在课堂上很难控制学生的纪律,因为我希望自己是受学生欢迎的,没有哪个学生喜欢凶巴巴的老师吧,但是当你和蔼可亲时学生会觉得老师管的松,讲话,玩似乎都不会挨骂,最后导致我笑嘻嘻的时候他们却慢慢嚣张起来,以致到最后对你的不屑一顾,我以为和学生讲道理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告诉他们老师上课不凶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自觉,可是事与愿违,我就在想,怎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喜欢的。我总结出——学生又怕又爱的老师才是最成功的老师,当学生的课堂行为不好的时候应该严厉制止,不能满脸笑容的对待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需要对自己不对的行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另外在给予制止的情况下切记的一点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果断,当你说了又不做到的时候学生以后只会更放肆,比如对学生说再捣乱就把你叫办公室去之类的话,只说不做,那学生以后也就知道老师只是说说而已,在惩罚那学生时应该用一些可实施性强又效果好的办法,最好是在课堂上解决。当你的办法马上起了效果之后再给学生及时递上一颗甜枣,和他们讲讲道理,让他们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多老师都说课堂纪律一定要管好,这可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做好的事情啊。 音乐教师教学程度太浅显 我们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教材,教材自然是针对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当然也是很科学的,可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了,因为每个学期都有学校对学生和对老师的考核,所以教学最后变成了学唱好几首歌曲以应付考试,课本上的一些欣赏内容和音乐活动环节最后也慢慢别忽略和删减,而且教唱歌曲也变成了教一句唱一句,六年的音乐学完后,学生似乎只学会了几首歌曲而已,我觉得是挺悲哀的事情。我经常和学生在课堂上说到这样一句话“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就是说你教学生唱会几首歌曲还不如教会他怎么识谱,学会了识谱那以后遇到什么歌曲都会唱。在课堂上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有些老师也是有教的,但教的比较笼统和不系统,这应该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渗透,而且是严谨的,哪怕是中途换了老师也应该把教学工作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对音乐理论的教学很浅显,比如说一些难度较大的节奏,如切分,附点,或者三连音就只讲个大概等。而且我认为理论的学习应该更深入一些,比如说一些调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小调的运用,或者是一些基本的和弦,比如为什么作曲家要这样写曲,这样的旋律更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我也很希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接触五线谱,我现在教学的班级就在学习简谱的同时学习五线谱,因为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而且特别规范,更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教好学生,教会学生为目的而展开教学,所以应该更用心去教学。 音乐课应该内容更丰富 我经常问学生,你们喜欢音乐课吗?有很多孩子告诉我有时觉得上音乐课总是不停的唱,从头唱到尾嗓子受不了,有说老师天天上课的模式都是一成不变,而且还经常一边生气一边教唱歌,还有的说课本上内容除了唱歌其他的就很少。当我问他们喜欢怎么样的课堂时,纯真的孩子们给了我最好的答案。有的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教一些课本外的歌曲,比如流行歌曲,还有说希望在课堂上有音乐活动环节,还有的说希望有机会上去表演,更有一个孩子提出他喜欢的老师是睿智的,当我听到这点的时候我经常在问自己,是不是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够有智慧,上课的时候不能给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如能讲解音乐的故事背景,歌曲的旋律意境等,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学生提到的那些要求,因为那样的老师才是他们喜爱的。当我问到孩子们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的时候,他们的答案让我震惊,有孩子说喜欢轻音乐,有的说喜欢邓丽君,有的说喜欢摇滚音乐,有的喜欢玖月奇迹,喜欢王力宏等等。原来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一片音乐小天地,可是这些似乎和音乐课堂没有关系,我就在想,音乐课堂本应该涉及到音乐各个领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聊什么是摇滚,蓝调,朋克,谁是理查德克 莱德曼,或有关汪峰的故事,或去听听美国的乡村音乐,去感受恰恰的轻快节奏,去看一部《音乐之声》等,我聊到这些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按捺不住了,有谁真的会不喜欢音乐,会觉得那都是噪音,之所以音乐给人美感,那都是因为它给了你共鸣。所以纯真的孩子们是那么的渴望音乐,那么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还会觉得好像除了唱歌就没什么好教的了吗?今天的音乐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音乐典故,是关于古代燕国的音乐家高渐离击筑刺秦王的故事,我讲完后孩子们久久心里不能平息,都为他的死而感到惋惜也为他的悲壮一生感到敬佩。我也从中感受到,孩子们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是那么的全神贯注,这个时候你很难听到再有讲闲话的学生。或许管好课堂纪律不是你严厉的大声吼住而应该是让学生喜欢和愿意听你讲。音乐课堂只限制在课本里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到任何的音乐形式,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堂。 多给孩子一些空间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严厉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一句又一句的学唱课本上歌曲,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没有谁会在唱歌的时候沮丧着脸,可是为什么孩子们在课堂上似乎很不情愿又不得已的在唱着一些乏味的歌曲。教师这个时候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去聆听他们的想法。问问为什么唱不好,或许有学生说有一句总唱错,让自己失去信心了。教师应该把歌曲的歌谱认真分析给学生,如附点部分的节奏是如果掌握的,或者是切分的节奏该怎么打,只有真正找到根源才能把问题解决。或许还有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强调学生都会唱,能唱好节奏,能唱准音高,可是学生没能理解歌词的含义,或者对歌曲的内容一无所知,那难免会出现唱的很乏味。我一直觉得课堂应该是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组织者,如果变成学生在老师的严厉管制下,灌输性的教学那学生就会变得可怜兮兮,像一只被束缚的小猫,其实他们应该是翱翔于蓝天的小鸟,孩子有很多想法是我们老师都想象不到的,记得以前六年级的有几个学生在学唱完一首歌曲后进行了歌词的改编,当然改编的歌词很滑稽,引起哄堂大笑,可是我更多是表扬她的创新,因为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的天赋需要老师给与一片开阔的空间,而不要把孩子的思路堵死只能跟着老师打转转。在上一堂课上,我提出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学过乐器的同学都精心准备好一堂课,讲解关于你学习的乐器,关于它的构造,功能,并能演奏一段而且讲讲曲子的写作背景,让很多学乐器的孩子都有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能学习一门乐器本来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很多孩子学了很久之后缺乏兴趣,其实也和他们缺少展现的机会有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赏识和鼓励的,这样才能更有信心,但是毕竟在外面演出的机会也不会每个孩子都有的,但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小舞台,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提供,还有一大群热心的观众呢。孩子们一听说自己要演奏乐器还要当小老师是既兴奋又害怕,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多好啊。是啊,其实课堂不是老师的而是孩子们的,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你会看到不一样而且是更优秀的他们。 做一个音乐老师似乎并不难,可是真正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音乐老师就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任就在我们音乐老师的肩上,只有做到用心教学才能让孩子真正喜爱你的音乐课堂。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_音乐论文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们大胆地将学生心目中“高深莫测”的音乐创作带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意识、勇于创造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快乐放飞。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音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创造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孩子“乐”于表演。 学生天生爱模仿和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熟悉和理解一首歌后,我总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让学生用身段、手势、眼神、表情来自我表演,有时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试着发挥想象来表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是童话和生活的角色,也可以是虚拟的角色。为了增添气氛,我要求学生自制道具,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如:教第十一册《读书郎》时,我让学生自愿分组,每小组准备一个与读书郎有关的节目,十五分钟过后,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组表演合唱(校园十佳歌手领唱,其他同学合唱);一个组表演小品(读书郎与私塾先生),读书郎自带了道具即书包;一个小组表演舞蹈;一个小组表演打击乐等等。 发挥想象,表现自己不仅是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创作愿望得以实现,我也在组织和参与中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快乐,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让学生“乐”于色、画。 音乐和绘画是一对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中总是描绘着一副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而图画与色彩是血肉相连的,我常常在欣赏和听歌曲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一副画,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或者用色块来表达听音乐的感受,这个活动学生们最喜欢,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兴致勃勃用色彩随意挥洒,用红色表达欢快、热烈的场面;用蓝色表现抑郁、沉闷的心情;用绿色来表达生命与希望;用黄色表现明亮与美丽。如:我们欣赏第九册《踏雪寻梅》时,学生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组学生用蜡油来制造梅花,一组学生用各种颜色的纸块剪贴梅花,一组学生用色块挥洒,一组同学勾画简笔画等等。 艺术是相通的,歌曲、音乐欣赏完了,一副副幼稚、美丽、夸张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图案诞生了,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溶为一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音乐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只有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把“人本位”作为音乐教育的课程观,使音乐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人作为主要任务,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遨游创作的天地、体验成就感。 好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机遇对学生进行创作的辅导: 1、自制乐器、自编节奏。 我们音乐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有一堂音乐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有一个男生用竖笛拍打椅子,发出嗵嗵的声音,几个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样来,教室里充满了嗵嗵嗵的声音,表演完毕,这几个男生不安地看着我,准备接受我的批评。他们想不到我会表扬他们,我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椅子是家具不经打,我们能不能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听的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我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自编歌词、自创旋律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学习别人的作品的内容,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创编音乐,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我常常采用自编歌词和自编旋律的形式,如:我让五年级学生自编《欢乐颂》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有一个学生这样编的:“蓝天高高、草儿青青,太阳公公在微笑。妈妈欢笑、爸爸点头,我的心情真愉快。我们大家,一起来呀!又吃蛋糕又喝水。我采取表扬为主的方式,这样一来,能保护大家创编的积极性。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自编了其他的歌词让我点评。 音乐又是流动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小学生自编旋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可以根据老师给他们的调式音来创编旋律;也可以按时值随心所欲创编旋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 总之,我们进行着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尝试,老师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懊丧,我们所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小学生初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音乐老师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课堂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尤其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参与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了勃勃生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表面“热热闹闹”,可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音乐主体性不强的现象,学生要么是一节课忙忙碌碌,要么是饱了“眼福”或“耳福”。可是并未得到应有的音乐情感体验。因此,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已经成为我们目前课改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根据平时的听评课感受加以总结:一、活用教材,精心备课,激发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学生们情绪激昂,情不自禁投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学生再也不像当年那种“听话”的学生了,受到各种各样媒体的影响,在音乐课上,对老师要求很高。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们要想出一些新的办法,才能做到既结合教材又能走到学生中去。比如:经调查,学生非常喜欢周杰伦,老师可以介绍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系列音乐知识及相关文化,比如最为主要的风格就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等,学生如饥似渴想知道什么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则又可以展开一系列课题,把学生带到教材中的黑人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周杰伦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的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手的作品分析,有些作品有着京剧的元素,我们有可以进一步讲讲京剧。在音乐课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喜爱,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二、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任何学科都有其本学科的特殊技能,音乐教育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会涉及到音乐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完善一个人的全面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个原则先要认清,在此基础上怎样有效落实技能就要讲究方法了举例: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等为例子,这样除有利于学生比较鉴别,了解不同表演形式、人声的不同音域,进一步向学生介绍键盘上的音与音区。通俗易懂的让学生增长音乐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学生受到感染后完全是自发地,主动地想了解,远远要比起教师苦口婆心地提要求,讲要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音乐课中遇到问题时要多些分析和纠正,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少些灌输,多些回顾和比较,使得技能技巧不再以知识、技术的冷面孔出现,相信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三、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今课堂中教师的低效、无效提问现象仍很普遍。机器式提问,“这首歌曲好听吗?”“喜欢吗?”等等;程式化提问:“这首歌曲分几段?每段讲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类似的提问,忽略了学生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乐趣。我认为怎样才做到有效提问呢?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难易适度,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打开学生思路,不断启迪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有个别学生脱口而出的回答,教师要继续问问为什么?很有可能有些知识只有个别学生知道,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提问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考的能力。四、课件运用的适度与合理性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怎样客观地认识它,扬长避短地使用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课件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为了更好的为课堂服务的观点,不能喧宾夺主。其次要明确课件是为课堂提供方便而存在的。比如快捷,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等,都是它的优点。但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它的弊端,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其屏幕的视觉感受会干扰学生的听觉感受,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万一设备出问题,或停电等,就会让有依赖性的老师无所适从。因此盲目夸大课件的作用,不注重自身基本功的提高,抱着唯有课件的课才是贯彻新课标的认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充分认识到人与机器的主次关系,注意到声画穿插的恰当时机,注意到动静结合,巧用课件,活用课件,才能让它很好的为我们的音乐课锦上添花。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