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8 10:31:52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初中

有一本书就是这个标题不妨借鉴书中的素材: 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何晓明,曹流著  ISBN:10位[7563812792]13位[9787563812790]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00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审视历史、解剖自身、创造未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化结构分析的理论工具,我们可以厘清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向,即,在物态文化方面,尽快完成从自然经济型农业文化向商品经济型综合产业化文化过渡,在制度文化方面,清除宗法关系的遗存,打破“家国同构”定势,建立起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公正、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和政治格局;在行为文化方面,继承“礼仪之邦”的文明遗产,同时革除其烦锁、僵化的历史积垢,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貌、活泼、雄健的精神风貌;在心态文化方面,发扬伦理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调节人伦关系的优长,以避免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科技进步与道德沦丧二律背反的历史悖论,同时高扬科学意识,倡导理性思辨,将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训诫与求真、求善、求美的时代观念结合起来,在推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完成民族价值标准、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的现代转换。当前,史们应该特别注意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变革相对于物态文化演进的“滞后性”特点,在加速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理性精神和求实态度继承传统,变革传统,从而创造生机蓬勃的21世纪中华民族新文化。

哦。 来做吧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题目要小,好写。如:围绕中国文化名人,或某一时期,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等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题目要小,好写。如:围绕中国文化名人,或某一时期,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 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 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 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 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 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高中

研究中国文化,需要先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总的发展趋势在的脑海中要有一个总的认识选题可以先查阅资料,然后看大家关注的话题,不要盲目下笔,可参考前人写过的文章,自己从这些文章中提取它们的精华部分,根据自己查阅资料的内容,综合分析,然后夹杂自己的观点(切记:勿盲目判断,一定要遵循科学事物发展观),标新立意,一定可以得到考官的认同

题目要小,好写。如:围绕中国文化名人,或某一时期,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等

化工环保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初中

用稿网小编建议:可以看下《山西化工》作者的论文,都是有关化工方向的!《山西化工》杂志栏目设置科研与开发、综述与论坛、分析与测试 、专题讨论 、生产与应用 、化机与设备、环境保护 、煤化学工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大家要行动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尽一份责任。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随着气温加速上升,预计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平面上升还会家具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过多地适用氯氟烃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作用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早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几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主要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烟尘等有关。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底面即为酸雨。酸雨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我国长江以南重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严重。这一时期,环境问题上升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必须坚持之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坚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创建一种心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续发展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达到就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适用方法,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可持续的观点看,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和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人类所处的食物链将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形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调整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政府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法律;防污染为主,控污染发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计算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各种环境税费的征收;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树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等。市场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的清洁生产;实行科学管理;行业经营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具体可行的环境行为标准融入员工的考评、奖惩机制;减少流通领域的浪费等。公众行为的调整包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环保产品;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普及环保知识;实行垃圾分装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换到一个变化很大的新模式中去,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它的成败关系到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或者灭绝。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着地球环境。因此,我们倡议: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珍爱生灵,万物共存。要做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戏剧史家说的:世界上曾经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的戏曲。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200多年后,它便衰微中落,但后世欧洲的戏剧文化都是由它派生演化出来的;印度梵剧形成时间不详,它也早已是文化陈迹,但东南亚各国的歌舞没有不受它影响者;中国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于它积蓄既久,来源亦多,故而潜藏了特别旺盛的生命力。800余年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时茂、繁衍派生,形成大大小小317个地方剧种。这使中国变成一个实力雄厚的戏曲大国,更使中国积累了异常丰富,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剧目、剧种。剧论、表导演及唱腔音乐遗产。

最好写清明节的,因为那样会觉得你比较怀念祖先。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并说明它对今天保护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有益启示。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对于“道”这个命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告诉人们:“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1章,以下凡引自《道德经》的均只列出章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在老子看来,“道”是可知的,它并不神秘,其中有象,其中有物。但由于“道”的权威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而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称呼它,只好暂且称之为“道”。庄子也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鬼神鬼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以下凡引自《庄子》的均只列出篇名),“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庄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到毫不含糊地宣称:“道”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可知性。至于“道”为何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南怀瑾先生的统计,“道”在传统古书中大约有三种意义与用法:一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二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三是形而上的道[3]。另外,在《辞海》中“道”有14种解释之多。近年来,不少学者也试图对“道”的含义做出新的诠释。但概括起来,他们的认识几乎没有能够超出南怀瑾先生的理解范围,亦即认为“道”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规律或法则。虽然也有学者认为“道”还应该包含客观实体的意义,但这种看法谬如晨星,而且他们的论述也不是很深入。笔者认为,“道”在《道德经》、《庄子》中多处提到,而且根据不同的场合也可以作不同的解释。但是,“道”作为规律法则的意义已是很明确,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可;同时,既然我们承认“道”是一种规律、法则,我们就不应该否认“道”也是一种客观实存。因为,规律或法则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撇开客观实在而大谈规律或法则,这个规律或法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载体而无法捕捉。这样一来,我们的认识就极有可能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大体说来,“道”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和自然规律。首先,“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可道”、“有象”、“有物”、“有情”、“有信”、“先天地生”、“自古以固存”。不但如此,“道”在空间上还是一个整然有序的有机排列。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自然的结构是一张由万物相应相求、相附相依联系而成的生态网,是环环相扣、“疏而不失”之网。世间万物之间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的,是永恒而不失其秩序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的充满活力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其次,“道”是一种法则或规律。“道”是蕴藏在天地万物之中并成为制约其盛衰消长的规律,世间万物自然地形成、发展和消亡。同时,自然规律是永恒的、普遍的。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庄子说: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天地运而无所积”(《天道》)。自然规律装载、规范和统率着世界万物,不曾有过任何的停息。自然规律又是循返守静的,世上万物和生死变化是平静的、自然而然的,其动力来自万物本身。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6章)千姿百态的自然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平静地回归于自己的本源。这个规律,我们称之为“返本复初”规律、“反者道之动”(40章)规律,老子称它为“静”,“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6章)。自然规律又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一方面,“道”的对立统一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8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庄子也指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另一方面,“道”的对立双方之间是相互转化的。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万物不仅回复本源,而且只有在矛盾对立双方之间的转化中才获得新生。只有尊崇“天道”,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社会,人与自热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才可能实现。二、根本理念:天人合一在论述天人关系时,原始道家的思想是很独特的。与世界一些宗教、文明认为上天赋予了人类统治世界的权利、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观点相反,原始道家认为,世上最高尚的主宰为“道”。“道”无偏私,它公平地繁衍并规范着这个世界。这个公平就是法则,就是以“万物为刍狗”(5章)。天地万物及人类都是自然的产物,它们的活动都只能是自然规律范围内的活动,都只能被当作“刍狗”来对待,切不可胡作非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章)。自然万物的生成过程是一幅美妙的渐进的画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它们不是由上天、上帝等超然物创造的,而是在“道”即自然规律的统帅下自然有序地形成的,包括人。对于自然的进化形成过程,庄子也作了精彩的描述:“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壮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暓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至乐》)不可否认,庄子的这一“进化论”并不能称为科学的进化论,而且他所描述的各物种之间由此及彼的关系在今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庄子的这一论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世间万物是经过一定的过程演化而来的,他们都不是由神创造的。尤其是其中的关于“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的论述,更明确地表明,人也是经过演化而来的,他是自然万物中普通的一员,没有特权。另外,庄子还指出:“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他还在《大宗师》中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管我们是否认同,自然都是一体的,世界万物离不开这个整体,只有承认人“与天为一”(《达生》)、自觉地维护自然平衡的人才是真人。老庄的关于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论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的。在现代生态学中,科学家也认为,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光合作用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还原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密不可分的,用老子的方法话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无论其中哪一环出现脱节,整个系统都会崩溃。可以说,今天人类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圈内。人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人类应当承担义务。这与其说是对老庄思想的佐证,不如说是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即天地与人同根,万物与人为一,维护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类责无旁贷。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途径:无为“无为”是原始道家的重要思想。在部分人看来,“无”就是没有,“无为”就是指“无所作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原始道家的“无为”,《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同时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此外,在《道德经》中还多处提到与“无为”意思相近的词或词组,如无名、不言、弗持、弗居、无知、无欲、不争、无私、无身、勿、勿伐、勿骄、无事、无心、无味、不学、不武、不怒、不敢等。这些词与“无为”可以说是一个集合,即“无为集合”。根据这个集合,“无为”一词的意义就清晰多了。笔者认为,老子从未主张过浑浑噩噩、毫不作为,否则他就不会去思考那么多的社会问题,不会去怒诉假仁假义,不会提倡效仿圣人。在这里,“无为”真正含义应为“不为之为”、“善为”,亦即是对过激行为的否定、对有违自然规律的行为的否定;换言之,就是主张自然、适度地作为;这一种“无为”是以“无不为”,“柔弱胜刚强”(36章)为目的的。无为,是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无为可分为外在行为的“无为”和内在行为的“无为”两方面。(一)外在行为的“无为”外在行为的“无为”是指要求人类认识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反对人类自然的过激行为,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概括起来即为顺、和、静。顺,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这个要机体中,人是其中的一环,人的能力在自然面前是有限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可以得到它的恩泽,否则只会遭受惩罚。要顺应自然,就要有“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自然是一个有秩序的逐渐演进的过程,人类要有“德”,便是要“畜之”,便是要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这样一个过程中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爱惜自然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让万物自然地享尽天命。庄子也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大宗师》),强调“万物一齐”(《秋水》),彼此间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因而庄子提出了“物无贵贱(《秋水》)之说。在此基础上,庄子呼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对于违背自然规律的胡作非为,庄子予以强烈的谴责:“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骈拇》)进而庄子警告说,如果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乱天之经,逆物之情”(《在宥》),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灾及草木,祸及止虫”(《在宥》)等灾难性后果。和,即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根源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老子说:“其安易持。”(64章)事物稳定时就容易维持。庄子则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很羡慕原始社会的自然境界:“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强作妄为的“有为”,“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胠箧》),只能是威胁了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静,这是针对人类社会提出关系的,即要求人类不要争战。老庄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国间的争战带来的残酷场面让这两位哲人痛心疾首。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武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68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0章)。老子的论述,可以说是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进行的,但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争战最激烈的方式莫过于战争,战争造成的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约有700余口油井起火,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造成了全球性污染,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石油雨”[4]。1999年,由北约飞机轰炸潘切沃炼油厂等设施造成的污染,至今还影响着原南斯拉夫及周边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二)内在行为的“无为”内在行为的“无为”是要求人们效仿圣人,约束内心的欲望,做到 “少私寡欲”。(19章)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巨大进步在促进了社会和私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私欲进一步膨胀,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更加频繁和无所顾忌。老庄迅速而冷静地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并给予评价。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庄子继承老子的衣钵,认为“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胠箧》)。为避免因贪欲无限扩张而导致自然的惩罚,人类应该增强自制力,爱惜自然,知足而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33章);“祸莫过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知止所以不殆”(32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世间万物都有个度,只有适度而止、“少私寡欲”,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个你才给10分。。。。。有1000分以上估计会有人帮你写。。。不行就2000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