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7 10:24:27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你是一个傻子吗?这都不会!

-=909000000`-`-`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同学你好,毕业了就需要面临写论文,基于植物水文属性的水土保持机理研究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需要参考资料我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推荐及理由

摘要:本文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出发,在简要介绍现有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各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针对评价工作中对平均值的不同认识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评价方法简介  国内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方法标准供环保工作者使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较多如:布朗水质指数、普拉特水质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水质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模糊数学法和地图叠加法等,最后一种方法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以上种种评价方法都要首先确定断面单项指标代表值,大多用平均值作为代表值,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则既考虑到平均值,同时又考虑端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但评价工作中有很多具体问题不易解决,很少采用。其他方法还牵涉到标准问题或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也很少采用。  2 水环境质量评价基本步骤  评价目的 根据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目的。  选择评价范围 如全国、流域、水系、城市、湖库等水环境质量评价;  选取评价资料 现状评价一般选择最近年份或月份的资料作为现状资料,回顾评价则选择基础年份至现状年份资料,时段必须有一定代表意义,如淮河流域近期的回顾评价大多选择1994年至2000年的资料,因该流域的大规模污染治理是从1994年开始的;  选择评价项目 一般要包含自然指标、有机污染指标和有毒污染指标;  选择评价标准 可根据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水质评价标准;  选择评价方法 对于流域评价,一般要分水期进行单项评价、分类评价(天然类、有机类、有毒类)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法比较常用的是地图重叠法。对于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一般要计算水源地水质指数(WQI),评价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评价结果 描述评价结果,找出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区域、污染趋势及变化规律、分析污染成因等。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其目的就是通过评价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因此,根据上述步骤进行评价时目的性要强,要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现状评价既可以是月度评价,也可以是季度评价,还可以是年度评价。回顾评价一般是对近几年的水质进行回顾分析。  月度水质现状评价,要结合图表描述该月总体水质状况,与上月水质对比,与去年同期水质对比,水质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应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找出该月的主要污染因子及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流或断面。季度现状评价同月度水质现状评价基本类似,但必须首先确定时段断面代表值。  年度水质现状评价,要结合图表描述本年度总体水质状况,与去年或基准年水质对比,水质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也应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从时间上来讲,因河流水质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还可以分水期、分季度或逐月对比分析;从空间上来讲,可以按河流、水系等不同地域进行评价,河流评价还应分析沿程水质变化情况,最好用主要污染指标的浓度过程线突出污染严重的地点。在分析支流对干流污染贡献的大小时,可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比排序来加以解决,但由于偶然一次的结果可能会使其缺乏代表性,因此建议结合流量资料对某污染物进行输送量计算。举例来说,以淮河干流的鲁台孜站为下游控制点,其上游有淮干起始断面淮滨,最大的支流颍河,第二支流涡河,还有洪河、淠河、史河等。一般认为颍河及涡河对淮干的污染影响较大,但是在计算了各支流河口各年的CODmn输送量之后,发现洪河及淮河淮滨对鲁台孜的污染贡献最大,约占鲁台孜总量的30%~70%,且二断面污染物输送量各年的变化图形也同鲁台孜的图形相似,相反颍河和涡河的影响偏小。这主要是因为洪河和淮河淮滨为畅流型河道,而颍河和涡河节制闸众多所致,如后者为畅流型河道,淮河将不堪重负。以上例子能说明很多问题,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污染物降解因素,而且要求有完整可靠的流量系列资料。  4 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问题  最近,有关部门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部分内容虽涉及到了水质评价,但仍不十分详细。该标准第1条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选取单项指标,分项进行达标率评价”,主要突出了单项达标率评价;第2条规定“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体,应分水期进行达标率评价,所使用数据不应是瞬时一次监测值和全年平均值,每一水期数据不少于两个”,在强调达标率评价的同时又否定了各水期和全年平均监测值的作用。举例来说,淮河水系的史河红石咀断面水质一直较好,多数月份为Ⅱ类,少数月份为Ⅲ类,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中的水质目标定为Ⅳ类,水质达标率肯定是100%,如果人们想知道该断面各水期及全年综合评价到底是几类水,就没有一个量化概念。如果有断面代表值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流域水质评价是区域评价,内容必然会涉及到流域总体水质,在各断面没有时段代表值时,按监测站次进行达标率评价所得出的流域总体达标率信息将会失真,因为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各站的监测频率影响较大,无意中给各站设定了权重。例如,一个站监测频率是3次/年,大多为超Ⅴ类水体,另一站监测频率为12次/年,大多为Ⅲ类水体,按监测站次统计该区域年水质类别百分比时,水质好的百分比就会偏大,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根据统计学原理,要对一个样本系列进行完整描述,必须了解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与概率的关系,达标率、超标率、检出率评价实际上相当于概率评价,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概率与其对应的随机变量取值的关系,还需要描述随机变量分布的总体概括,即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并根据特征值确定某断面在评价时段内的水质类别。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仍需要有限次的试验或观测来解决。数字特征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反映随机变量的集中程度,即平均数,其数字特征值有平均值、中位值、众数和几何平均值;一类是反映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数字特征值有平均差、方差和均方差。  环境统计平均值,是指在同质的总体中,环境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显著特点是用一个数值来代表所研究环境现象的一般水平,以及把总体各变量之间的差异给抽象掉了。实际上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利用平均数,可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区域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帮助人们认识所研究环境对象的总体情况,并且可以研究某种事物一般水平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从而观察和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各种环境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规律性。  众数是样本系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随机变量,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短期水质资料中众数一般不易找到,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得到真实的众数。而几何平均值主要是研究平均增加率或平均比率之用,对于变幅很大的因素常常使用。因此在水质评价时一般不采用众数和几何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算术平均值、中位值和众数的位置关系如果用横坐标代表变量的取值,纵坐标代表相应的频数,如曲线分布为对称形,则三者合而为一。如曲线分布为正偏或负偏(见图1、图2),那么算术平均值受端值影响最大,远离众数;而中位值受项数影响,离众数较近。  离散程度反映变量分布在平均值两侧的疏蜜程度,离散度小,说明变量取值与平均值相差很小,平均值比较稳定且代表性强。相反,离散度大,说明变量取值与平均值相差很大,说明平均值稳定性小且代表性差。  评价精度是指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的环境质量之间的差异。评价代表值的精密度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假设以平均值作为代表值,根据平均值标准偏差公式不难看出,取样密度越大(即n越大),平均值标准偏差就越小,平均值越可靠,精度越高,同样评价精度也就得到了相应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统计断面代表值,这是水质评价的基础。究竟是取平均值合适,还是取中位值合适,要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水质评价时首先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并由此判断平均值的代表性,会给评价工作增加较多工作量。一般情况下,中位值出现的频率比较接近众数出现的频率,中位值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当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时,可将水期平均值或中位值作为断面代表值;当监测频率为每两个月一次时,可将中位值作为水期断面代表值;当三、四个月监测一次时,平均值和中位值都无代表性。显然,在水质评价时一味强调年平均值受极值影响无代表性,或者认为年平均值不能反映极值,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同学你好,毕业了就需要面临写论文,基于植物水文属性的水土保持机理研究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需要参考资料我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BB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BP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4万km,占流失面积43万km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水土保持 - 研究内容   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③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④水土保持措施;⑤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⑥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水土保持 -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②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③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④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⑦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909000000`-`-`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推荐

-=909000000`-`-`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BB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BP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4万km,占流失面积43万km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水土保持 - 研究内容   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③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④水土保持措施;⑤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⑥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水土保持 -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②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③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④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⑦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历时近3年,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28位院士参与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于2008年年底结束,初步完成了对中国水土流失状况的摸底。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请他就考察结果对中国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分析—— 现状——   全国 64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  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中国的“北大仓”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    这次规模空前的摸底考察显示,中国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二、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中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3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中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流域225个、松辽河流域44个、海河流域71个、淮河流域24个、珠江流域17个,分别占0%、9%、8%、0%、7%和6%。从省级行政区看,四川、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5省区,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三、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  考察显示,水土流失已不局限于人们通常会想到的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山清水秀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同样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号称“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分烟”,独特的地形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开发项目多,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迅速,这使得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不亚于黄土高原。据估计,在过去的70至120年内,已有9亿吨土壤和泥沙被搬出崩岗侵蚀区,年均产沙量约6720万吨,崩岗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达年平均每平方公里9万吨,是国标中剧烈侵蚀标准的4倍左右。  影响——  贫困与水土流失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专家以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4%。    “水土流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  具体而言,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中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三是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是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中国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全国现有重要饮用水源区中,作为城市水源地的湖库95%以上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与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次行程14万公里的考察显示,中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多数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10个;陕北老区县27个,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33个。  同时,中国西南、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多为水土流失严重区。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0个民族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7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中,5个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宁夏南部山区8个回族为主的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目前中国还有不少水土流失区已光山秃岭,不宜居住和生活。  在经济发展中,贫穷和水土流失往往恶性循环,经济最贫困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鄂竟平说,在贫困地区,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防治速度缓慢。例如造成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约1/3的坡耕地,在贫困地区居多数。由于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当地民众为了生存发展,走上一条越垦越贫、越贫越垦的恶性循环之路。  缘由——  人为防治不力不容忽视  重开发、轻保护,防治措施不当,重点区域治理滞后,投入不足,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鄂竟平表示,除了气候变化以外,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防治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首先,经济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弃土弃渣、破坏地貌植被。大量的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部分山丘区林果业开发无序,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其次,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滞后,成为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全国现有3亿亩耕地中,坡耕地约3亿亩,占17%。坡耕地面积占中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为15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33%。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每生产1公斤粮食,流失的土壤达到40至60公斤。中国坡耕地大量存在及其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影响生态重建和恢复的关键因素。  第三,部分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配置不当。一是有的地方在植被建设时忽视了地带性规律,结果事倍功半。比如北方地区存在人工种草的草种选择不当,耗水过度,结果几年后土地就严重沙化;还有些地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些不适合的树种,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南方一些地区林相单一,抚育管理不合理,林地产生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二是部分地方在措施配置时未做到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结果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在生态建设中,就生态论生态,不注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烧柴等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结果经历了很大的挫折;三是注重人工治理,忽视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结果既加大了生态治理的成本,又影响了生态恢复的效果和进度。  目标——   15至20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区  力争用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生态与环境趋向良性循环;严重流失区的水土流失强度大幅度下降,所有坡耕地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70%以上的侵蚀沟道得到控制,下泄泥沙明显减少;全国范围内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率达到100%,在98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    这是经过专家论证,科考报告提出的中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在逐步加大,相继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等重点治理工程。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2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水土保持设施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   鄂竟平表示,去年,水利部在科考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纲要》,将定期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县市进行水土流失状况评价,作为考核当地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并成立了国家级的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  鄂竟平介绍,通过这次考察,专家们一致建议,尽快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专项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突破口,配合沟道整治工程和适当的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既可以尽快改善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山丘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和增收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你是一个傻子吗?这都不会!

历时近3年,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28位院士参与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于2008年年底结束,初步完成了对中国水土流失状况的摸底。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请他就考察结果对中国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分析—— 现状——   全国 64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  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中国的“北大仓”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    这次规模空前的摸底考察显示,中国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二、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中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3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中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流域225个、松辽河流域44个、海河流域71个、淮河流域24个、珠江流域17个,分别占0%、9%、8%、0%、7%和6%。从省级行政区看,四川、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5省区,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三、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  考察显示,水土流失已不局限于人们通常会想到的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山清水秀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同样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号称“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分烟”,独特的地形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开发项目多,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迅速,这使得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不亚于黄土高原。据估计,在过去的70至120年内,已有9亿吨土壤和泥沙被搬出崩岗侵蚀区,年均产沙量约6720万吨,崩岗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达年平均每平方公里9万吨,是国标中剧烈侵蚀标准的4倍左右。  影响——  贫困与水土流失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专家以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4%。    “水土流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  具体而言,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中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三是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是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中国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全国现有重要饮用水源区中,作为城市水源地的湖库95%以上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与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次行程14万公里的考察显示,中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多数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10个;陕北老区县27个,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33个。  同时,中国西南、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多为水土流失严重区。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0个民族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7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中,5个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宁夏南部山区8个回族为主的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目前中国还有不少水土流失区已光山秃岭,不宜居住和生活。  在经济发展中,贫穷和水土流失往往恶性循环,经济最贫困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鄂竟平说,在贫困地区,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防治速度缓慢。例如造成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约1/3的坡耕地,在贫困地区居多数。由于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当地民众为了生存发展,走上一条越垦越贫、越贫越垦的恶性循环之路。  缘由——  人为防治不力不容忽视  重开发、轻保护,防治措施不当,重点区域治理滞后,投入不足,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鄂竟平表示,除了气候变化以外,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防治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首先,经济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弃土弃渣、破坏地貌植被。大量的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部分山丘区林果业开发无序,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其次,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滞后,成为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全国现有3亿亩耕地中,坡耕地约3亿亩,占17%。坡耕地面积占中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为15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33%。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每生产1公斤粮食,流失的土壤达到40至60公斤。中国坡耕地大量存在及其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影响生态重建和恢复的关键因素。  第三,部分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配置不当。一是有的地方在植被建设时忽视了地带性规律,结果事倍功半。比如北方地区存在人工种草的草种选择不当,耗水过度,结果几年后土地就严重沙化;还有些地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些不适合的树种,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南方一些地区林相单一,抚育管理不合理,林地产生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二是部分地方在措施配置时未做到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结果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在生态建设中,就生态论生态,不注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烧柴等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结果经历了很大的挫折;三是注重人工治理,忽视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结果既加大了生态治理的成本,又影响了生态恢复的效果和进度。  目标——   15至20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区  力争用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生态与环境趋向良性循环;严重流失区的水土流失强度大幅度下降,所有坡耕地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70%以上的侵蚀沟道得到控制,下泄泥沙明显减少;全国范围内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率达到100%,在98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    这是经过专家论证,科考报告提出的中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在逐步加大,相继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等重点治理工程。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2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水土保持设施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   鄂竟平表示,去年,水利部在科考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纲要》,将定期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县市进行水土流失状况评价,作为考核当地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并成立了国家级的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  鄂竟平介绍,通过这次考察,专家们一致建议,尽快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专项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突破口,配合沟道整治工程和适当的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既可以尽快改善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山丘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和增收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BB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BP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4万km,占流失面积43万km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水土保持 - 研究内容   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③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④水土保持措施;⑤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⑥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水土保持 -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②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③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④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⑦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909000000`-`-`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一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只是水土保持工程中概括的几种措施,水土保持技术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体现出来的,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有拦渣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植被建设工程(工程中植物防护常采取种草、造林等措施,也就是常说的植物措施)、临时防护工程、降水蓄渗工程、防洪排导工程等,对应建设这些水土保持工程所采取的技术就是常理上的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BB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BP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4万km,占流失面积43万km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水土保持 - 研究内容   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③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④水土保持措施;⑤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⑥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水土保持 -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②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③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④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⑦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909000000`-`-`

我也在写呢,纳闷~~!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