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啊

发布时间:2024-07-03 10:35:07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啊

当前,全球变暖及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近一二十年来因气候灾害引起的保险损失逐年增大,2006年的飓风、2007年的洪灾和山林火灾更是使得保险公司损失惨重,股东和客户都更加担忧保险公司能否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幸运的是,保险公司正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在制造威胁的同时,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当前,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已经出现了转折,从消极回避发展到积极应对,力图把气候变化风险转变为气候变化机遇。伦敦劳合社就认为,保险业必须行动起来,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才是生存之道。保险业过去在火灾和地震等灾害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当前保险公司也极有可能创造出预防损失的方法和产品来为客户、政府和公司自身减轻气候灾害的损失,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面对气候变化的空前挑战和纷繁复杂的市场情况,如何选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式,已成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机构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世界保险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方法,以资借鉴。      全球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      2007年初,TICC陆续发布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使气候变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报告指出,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到2007年第四次评估的90%以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世界不安甚至恐慌情绪日益浓厚,舆论声称“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最大的挑战”。   保险业与气候变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被作为检测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窗口。IPCC报告用专章描述保险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认为保险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金融服务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分担机制;从实体经济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保险服务可得和保费可支付的情况下,保险也是消费者长期福利和发展的保证。通过气象灾害损失数据的计算,保险提供了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观察窗口,同时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也决定了保险同时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保险业必然成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保险业影响巨大。保险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逾4万亿美元,是石油工业的3倍,按国家收入排序将排在第3的位置。保险业还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的支柱之一。保险业的政策选择,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保险业具有风险管理的天然优势,保险业在帮助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管理气候变化风险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强有力的历史责任。保险政策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实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美国,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保险产品使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参与到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和快速增长的碳排放贸易项目中来。就像保险业在减轻建筑火灾和地震中被证明发挥了领导作用,人们寄希望于今天保险业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对全球变暖的认识,以及深入的前瞻性的思考和创造出使气候变化影响最小化的方案。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非常大。气候变化直接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飓风和暴雨。对公众健康、农业生产、森林抚育、水资源管理、沿海地区、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较大危害。气候变化对保险服务的可得性和可支付能力都有负面影响,潜伏着放慢保险业发展并且把更多负担转嫁给政府机构和个人的风险,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的险种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保险能够更好地应付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怎么写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人在学习写作的时候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就是刚下笔的时候总是没有话说,或者说写了总是觉得不满意。——这不难写俺会的。。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摘要: 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挟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对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orrential rain and damp syndrome were reviewed from the biometeorological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s resulted from torrential rain were caused by dampness,and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wind,cold and Torrential rain resulted in disease by the way of clear dampness and turbid Clear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Turbid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Prophylactic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damp syndrom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Torrential rain Dampness Damp syndrome   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有关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探讨如下:   1 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1]。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即使是健康人,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因此,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近年,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2]。   2 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1][3]。在蚊子可以全年繁衍及活动的热带,雨量对其个体数的增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月,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月(注:日 本脑炎病毒以保毒小型赤家蚊为媒介传染)。而在日本等温带,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4]。   在我国,有学者证实,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5]。   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毛地黄在暴风雨且有气压急骤下降的情况下使用其毒性增高,在平静的高气压条件下使用其毒性减低[1]。   3 关于湿证的研究   湿邪为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治疗又非常棘手。有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邪“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邪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6]   1 病因   湿之为病,所感不同,有从外得者,如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汗出沾衣等;有从内得者,如恣饮酒浆乳酪,过食瓜果生冷,致伤脾败胃而生[6]。内湿与外湿相互关联,有内湿者易受外湿侵袭而为病;感受外湿,日久不去,亦易使脾胃失运,酿成内湿。外湿的内涵,姜春华曾说:“湿就是空气中含水量增多。”[7]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要素,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就成为湿邪。而与风、寒、暑、燥、火不同的是,湿邪在天地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雾、露、雨、雪、霜、水、冰以及蒸腾于空气中的湿热之气等[8]。   2 病机   湿有天地之分,自天而降之湿,即清湿,包括雾、露、霜、雪、雨及蒸腾于天地间的湿热之气,其性轻散,中病易入气分,走上焦,中营卫,或内舍脏气(困脾);在地之湿,即浊湿,包括水、泉、冰、泥,其性重着,中病易入血分,走下焦,留滞于皮肉、筋骨、血脉[8]。   湿邪致病繁杂,善于变易。湿为弥漫性水气,形无定体,上下中外,无处不到。犯上则头重项强;停中则痞满呕恶;流下则足胫浮肿;阻于脉络则气滞血瘀;聚于关节则骨骱烦痛不利;客于肌肤则寒热疼痛;散于孔窍则流浊不通;著于脏腑则气化受阻……。因而诸多病证,不是因湿而病,就是因病而生湿,为泻、为痹、为疸、为疟、为淋、为瘀……,其莫不与湿相关。况且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丛生[6]。   3 诊疗   湿邪致病广泛,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见症状有:困重乏力,倦怠少动,精神萎靡,苔腻,脉濡等。现代医学中许多疾病与湿邪有关,如:病毒性疾病与中医湿证的临床表现相似[9];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无论是其病程中的哪一阶段都与湿邪有关,湿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邪内蕴是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10];慢性肾炎的基本病理为“湿热久羁,阻滞三焦”,[11]与湿邪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大都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祛湿之法,因病位不同,治亦有别。病在上焦者,宜辛香宣透,芳香化浊,常用藿香、佩兰、白芷等。湿阻中焦者,宜以燥湿,湿重于热者,用半夏、苍术、草果等苦温燥湿;热重于湿者,宜黄芩、黄连、栀子之类苦寒清热燥湿。湿在下焦者,宜滑石、木通、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而湿常困脾,故治重在中焦,临床常配健脾益气之茯苓、薏苡仁及醒胃消导之砂仁、麦芽等[12]。又湿邪致病多有阻遏气机,郁困清阳,气郁愈深,湿愈难解。因此,治疗湿证除运用祛湿诸法外,必须配合宣开、宣通等宣展气机之法,借助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活动,促使湿闭得开,湿郁得解,给湿邪以外泄之机。这样,才能尽快驱邪外出,提高疗效,缩短病程[13]。   4 护理   祛湿棘手,失度则伏,其来也渐去也缓,隐伏体内,难以速去,缓图有望[6],故湿证护理非常重要。其护理宜避免重受湿邪,居处环境不宜潮湿,防冒雨涉水,防汗出淋漓,衣服需穿吸湿性强的柔软装,衣服湿后需及时更换干净、干燥,饮食防过饮酒浆乳酪,勿过食生冷瓜果等等。如护理得当,则可有效地配合治疗。   4 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如公元前514年,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 、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致病因素,称“六淫”。[14]可见,“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对人体影响也更大,故而,暴雨属湿邪,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为“浊湿”,走下焦,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5 人工气象室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美国的Hollander制作了精密的人工气象室进行实验,即制作了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离子浓度五个可随意变化的气象条件,称之为Climatron房间。创造了在外面操纵而住在里面的风湿病患者并不知道的气象条件,观察此种条件对风湿症状的影响。结果,当气压下降而湿度上升时,患者症状立即加重,如单纯是气压下降或湿度上升,症状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气象条件变化时可导致恶化,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使条件恶化,症状也不太受影响。此结果与风湿病患者经常主诉的气象前锋经过时症状加重是一致的,特别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减轻这一事实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15]   综上所述,天气和气候变化能够影响人的健康,而暴雨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种气象刺激亦可表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湿证作为一种常见证候、难治证,与暴雨又有密切关系,我们就可通过多种手段对之进行治疗,如随气象和季节变化,进行相应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康复等[16]。已病者可起到治疗作用,从各途径防止病情进展,未病者亦可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NextPage]

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选题怎么选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人在学习写作的时候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就是刚下笔的时候总是没有话说,或者说写了总是觉得不满意。——这不难写俺会的。。

河南省气候条件(1)气候概况河南省地跨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据河南省气象局1961~1990年30年的观测资料,年均总辐射量为4500~5200 MJ/m2,北高南低;年均日照为2000~2500小时,日照率为45%~55%,亦为北高南低;年均气温12~15℃(1月份均温-7~3℃,7月份均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东、南高,西、北(山区)低;稳定通过10℃累积温度3700~4960℃,通过日数为196~230日,初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年均降水量为560~1300 mm,自南向北递减,干燥度 K值为7~5,属湿润—亚湿润区。(2)气候区划带划分选择热量与水分两大类指标进行区划。热量指标选取对作物积极生长有重要意义的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累积温度和通过日数;水分指标选取较好反映水分收支的干燥度 K和年降雨量。依河南省1961~1990年气象资料,将我省气候区划指标选定如表1。气候区划依据上述指标与划分标准,将河南省区划分为2个气候带,10个气候区,24个气候小区(表3)。河南省气象灾害(1)热岛与冻害我省城市普遍存在“热岛”现象。如郑州市热岛强度平均9℃,冬春可达4℃;晴日夜间城、郊温差可达5~5℃,影响高度可达1200 m。工业与火电设施发达区可形成大范围的“热岛”,如在鹤壁、焦作、洛阳(巩义)、汝州、平顶山一带,与同纬度邻区相比,极端最高气温可高出1~2℃,元月份均温高出5~2℃,7月份均温高出2~5℃,≥10℃积温高出100~200℃,稳定通过10℃日数多2~7日。“热岛”效应对其他环境因子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上述大型热岛区年均降水量比邻区偏少约30 mm。表1 河南省气候分区标准全省极端最低气温在-14~-24℃之间,多出现于元月份强寒潮期。对照元月份均温与年霜冷日数,我省极端低气温出现于林县太行山区、濮阳市—南乐、商丘—永城和伏牛山西段。这些地区年霜冻日超过80 d,元月份均温小于-1℃,或极端最低气温达-20~-24℃。(2)干旱灾害旱、涝是河南省最常发的自然灾害。依据我省气候特点确定的旱、涝指标计算(表2),近30年省内季节性干旱频率达80%~90%。黄河以南初夏旱与秋旱较重,黄河以北春旱与初夏旱较重。全省伏旱危害最重,初夏旱次之。豫北干旱最重,全年累计干旱频率大于70%;豫东平原与豫西浅山丘次之,干旱频率为60%~70%;伏牛山主脉属轻旱区,干旱频率<50%。表2 河南省旱、涝灾害标准表干旱给农业带来重大损失,并引起人畜饮水困难,1986、1988、1991年干旱成灾面积均超过400×104hm2,1997年秋旱67×104hm2以上的小麦未种上或未出苗。(3)洪涝灾害河南雨涝分春、初夏、夏和秋四期,全年雨涝率达50%~70%,以夏涝为主,初夏涝、春涝、秋涝频率以次降低。东部平原、南阳盆地以夏涝为主;淮南以春涝为主。1949~1990年间全省年均涝灾80万hm2,1980、1984、1989、1991、1992、1998年的涝灾面积均超133万hm2。1950~1999年间共发生较严重的洪涝灾害29次。河南的洪涝灾害按综合降水量、降水变率、暴雨日数和历史记录,有以下几个暴雨中心:豫北太行山东麓林县一带,年均降水量700~1000mm,较豫北平原多100~400 mm,平均年暴雨(≥50mm/d)多于2日,是太行山暴雨洪水形成的源地;表3 河南省气候分区表南召、鲁山一带,年均降雨量800~860 mm,降水变率大于邻区2%~4%,年均暴雨日多于3 d,是唐白河与沙河水系洪水源和伏牛山中段地质灾害的诱因;上蔡、驻马店一带,年均降水量900~1000 mm,较同纬度邻区多50~100 mm,年均暴雨日3~4 d,著名的洪汝河“8”暴雨洪水即发生于此区;永城一隅,年均降水大于800 mm,多于邻区100~200 mm,年暴雨日大于3 d;大别山北麓商城、新县一带,年降水1200~1500 mm,年暴雨日大于4 d。(4)雹灾豫西北、豫西山地为多雹区,年发生频率5~1次。个别地点如辉县沙窑沟,一年雹灾可达6~7次。(5)大风与沙尘暴大风指瞬时风速≥0 m/s(≥8级)的大风。全省平均大风日为5~15 d。鹤壁、郑州、平顶山一带(豫中)为多风区,年均大风日15~34 d,多于邻区7~27 d,极值出于鹤壁(34 d)。另渑池和永城一带年大风日也多于15 d。沙尘暴日是指强风扬尘造成空气污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日数。省内沙尘暴集中发生于黄河冲积平原,尤以黄河故道多沙地区最多,年均沙尘暴日可大于3 d,开封、兰考一线和内黄、南乐一带可达4~7 d。我省每年沙尘暴造成减产达6×104~50×104 hm2。2000年4~5月份,大风尘暴日达12 d,严重影响我省黄河流域的城乡环境质量。(6)干热风干热风多发于5月中下旬,我省北、东部发生几率较大,南、西部发生几率较小,豫东北平原每10年可达2~8次,淮南与豫西山区每10年可出现1~2次。

我觉得季风分布及特点,高地气候,台风都不错。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要这样写,通过的几率还会大些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啊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摘要: 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挟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对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orrential rain and damp syndrome were reviewed from the biometeorological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s resulted from torrential rain were caused by dampness,and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wind,cold and Torrential rain resulted in disease by the way of clear dampness and turbid Clear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Turbid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Prophylactic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damp syndrom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Torrential rain Dampness Damp syndrome   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有关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探讨如下:   1 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1]。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即使是健康人,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因此,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近年,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2]。   2 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1][3]。在蚊子可以全年繁衍及活动的热带,雨量对其个体数的增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月,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月(注:日 本脑炎病毒以保毒小型赤家蚊为媒介传染)。而在日本等温带,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4]。   在我国,有学者证实,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5]。   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毛地黄在暴风雨且有气压急骤下降的情况下使用其毒性增高,在平静的高气压条件下使用其毒性减低[1]。   3 关于湿证的研究   湿邪为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治疗又非常棘手。有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邪“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邪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6]   1 病因   湿之为病,所感不同,有从外得者,如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汗出沾衣等;有从内得者,如恣饮酒浆乳酪,过食瓜果生冷,致伤脾败胃而生[6]。内湿与外湿相互关联,有内湿者易受外湿侵袭而为病;感受外湿,日久不去,亦易使脾胃失运,酿成内湿。外湿的内涵,姜春华曾说:“湿就是空气中含水量增多。”[7]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要素,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就成为湿邪。而与风、寒、暑、燥、火不同的是,湿邪在天地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雾、露、雨、雪、霜、水、冰以及蒸腾于空气中的湿热之气等[8]。   2 病机   湿有天地之分,自天而降之湿,即清湿,包括雾、露、霜、雪、雨及蒸腾于天地间的湿热之气,其性轻散,中病易入气分,走上焦,中营卫,或内舍脏气(困脾);在地之湿,即浊湿,包括水、泉、冰、泥,其性重着,中病易入血分,走下焦,留滞于皮肉、筋骨、血脉[8]。   湿邪致病繁杂,善于变易。湿为弥漫性水气,形无定体,上下中外,无处不到。犯上则头重项强;停中则痞满呕恶;流下则足胫浮肿;阻于脉络则气滞血瘀;聚于关节则骨骱烦痛不利;客于肌肤则寒热疼痛;散于孔窍则流浊不通;著于脏腑则气化受阻……。因而诸多病证,不是因湿而病,就是因病而生湿,为泻、为痹、为疸、为疟、为淋、为瘀……,其莫不与湿相关。况且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丛生[6]。   3 诊疗   湿邪致病广泛,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见症状有:困重乏力,倦怠少动,精神萎靡,苔腻,脉濡等。现代医学中许多疾病与湿邪有关,如:病毒性疾病与中医湿证的临床表现相似[9];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无论是其病程中的哪一阶段都与湿邪有关,湿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邪内蕴是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10];慢性肾炎的基本病理为“湿热久羁,阻滞三焦”,[11]与湿邪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大都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祛湿之法,因病位不同,治亦有别。病在上焦者,宜辛香宣透,芳香化浊,常用藿香、佩兰、白芷等。湿阻中焦者,宜以燥湿,湿重于热者,用半夏、苍术、草果等苦温燥湿;热重于湿者,宜黄芩、黄连、栀子之类苦寒清热燥湿。湿在下焦者,宜滑石、木通、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而湿常困脾,故治重在中焦,临床常配健脾益气之茯苓、薏苡仁及醒胃消导之砂仁、麦芽等[12]。又湿邪致病多有阻遏气机,郁困清阳,气郁愈深,湿愈难解。因此,治疗湿证除运用祛湿诸法外,必须配合宣开、宣通等宣展气机之法,借助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活动,促使湿闭得开,湿郁得解,给湿邪以外泄之机。这样,才能尽快驱邪外出,提高疗效,缩短病程[13]。   4 护理   祛湿棘手,失度则伏,其来也渐去也缓,隐伏体内,难以速去,缓图有望[6],故湿证护理非常重要。其护理宜避免重受湿邪,居处环境不宜潮湿,防冒雨涉水,防汗出淋漓,衣服需穿吸湿性强的柔软装,衣服湿后需及时更换干净、干燥,饮食防过饮酒浆乳酪,勿过食生冷瓜果等等。如护理得当,则可有效地配合治疗。   4 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如公元前514年,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 、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致病因素,称“六淫”。[14]可见,“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对人体影响也更大,故而,暴雨属湿邪,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为“浊湿”,走下焦,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5 人工气象室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美国的Hollander制作了精密的人工气象室进行实验,即制作了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离子浓度五个可随意变化的气象条件,称之为Climatron房间。创造了在外面操纵而住在里面的风湿病患者并不知道的气象条件,观察此种条件对风湿症状的影响。结果,当气压下降而湿度上升时,患者症状立即加重,如单纯是气压下降或湿度上升,症状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气象条件变化时可导致恶化,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使条件恶化,症状也不太受影响。此结果与风湿病患者经常主诉的气象前锋经过时症状加重是一致的,特别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减轻这一事实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15]   综上所述,天气和气候变化能够影响人的健康,而暴雨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种气象刺激亦可表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湿证作为一种常见证候、难治证,与暴雨又有密切关系,我们就可通过多种手段对之进行治疗,如随气象和季节变化,进行相应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康复等[16]。已病者可起到治疗作用,从各途径防止病情进展,未病者亦可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NextPage]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人在学习写作的时候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就是刚下笔的时候总是没有话说,或者说写了总是觉得不满意。——这不难写俺会的。。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型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法规、规划计划、经济手段、技术开发和创新、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总结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和经验,以便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旱、涝、风暴成为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包括:(一)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国际公约是世界各国采取联合行动、共同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1992年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成为国际社会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框架。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上走在了前头。为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确立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包括电力、炼油、冶金、水泥、陶瓷、玻璃与造纸等行业的12000个设施,须获得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此后,还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为国际排放权交易和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21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法案内容主要有:确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清洁能源条款、能效标准、建设碳捕集与封存设施以及其他条款等。总量控制从2012年开始实施,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85%(其余15%来自农、林业);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颁布新的建筑、家用电器和工业节能标准;确立碳减排目标,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减83%。法案中的其他减排措施,还包括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实现重要的额外减排等。事实上,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提出并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如2006年加州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不少州参加了区域减排协议或自愿减排计划。(二)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目前,世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配额的交易。在“限量与贸易(Cap&trade)”体制下,购买那些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如《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或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单位(EUAs)。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发达国家通过联合实施项目向其他国家购买减排单位(ERUs)、经认证的减排单位(CERs)或碳汇产生的减排单位(RMUs)。其中,CERs是经过认证的减排额度,由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发达国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一般地,发达国家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成本至少在购买CDM指标的四倍以上。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还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企业卖出的减排指标,经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的国际碳基金或相关公司,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三)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国际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人类发展的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该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可能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被大大低估了,旱涝风暴等气候灾害已成为贫困和世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因此,各国应联合起来控制碳排放量;富裕国家应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减贫议题上国际合作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一旦失败,后代子孙将遭受生态灾难。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优先领域:(1)气候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及其趋势的相互作用研究,以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经济发展、全球化、城市化、健康风险及医疗不公平等)间的相互作用。(2)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了解日益增多的干旱、水资源减少、人口迁移等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特别关注对儿童及弱势群体健康的影响。(3)对气候变化影响短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4)对非卫生部门的健康影响政策评估,如发展生物燃料带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不良的潜在负面影响、可持续能源与交通政策对健康的正面影响等。(5)加强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减少环境健康风险。碳捕获和储存、脱碳成为能源技术研发的两个重要方向CCS(碳捕获和储存)成为电力减排的研发重点。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有关报告认为,CCS对削减温室气体的作用,可能大于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或核电厂等。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发展CCS技术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每一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必须大规模协同推进。大量CO2经过捕获、压缩再用船舶或铁路运输注到地下,将完全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2)CO2地下储存有管理上的风险,可能会泄漏,这就要求建设CCS设施时万无一失。(3)一国或一地在建设CCS设施时,不仅面临财政和投资的挑战,也应关注承建公司因投资巨大而不愿采用CCS技术的问题。因此,要使碳捕获与存储技术具有竞争力,必须由政府支持建设大型示范厂。只有示范厂运行成功了,社会投资才会跟进,CCS才会发展。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利用中的脱碳和提高效率是另一个方向。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估计,将大气中CO2的浓度控制在450ppm(PartsPerMillion-百万分率),目前全球每年需要的脱碳研发投资约100亿美元,2020年前将增加到200亿,2050年前达到800亿美元。当前的重点是开发新一代成熟技术并使之规模化和商业化,降低高技术的应用成本。(四)成立专门机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许多国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或类似的组织。例如,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增加了一个地球环境司,负责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及相关的国际合作。澳大利亚、法国等也成立专门机构,与相关的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管理设置在一个部门。美国成立跨部门的内阁机构“气候变化科技整合内阁委员会”,由商务部长和能源部长担任共同主席,负责协调并理顺联邦机构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和先进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建议提高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经验的启示和相关的建议包括:(一)应对气候变化应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作为抢占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制高点、作为转变生产方式的“标杆”。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仍是国际谈判,以此为契机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尚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这种做法不利于改变我国对国外资源、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也难以避免长期被动的局面。因此,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十分迫切。应尽早将气候问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从法律、政策、规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意识等方面,提高气候变化的减缓和应对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二)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国外既有限量-交易和征税措施,目的是通过改变价格构成来推进企业的投资决策;又有政府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发的激励政策,从而对长期目标的实现起导向作用。就限量-交易制度而言,排放权免费分配可使项目参与者节省大量成本,而拍卖则可使政府产生收益,用于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负、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目的。这些政策措施各有利弊,除碳税外我国均有试点。我国应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国内已经成立了10多家交易所,但开展的实质性交易不多。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激励政策,研究排放权交易制度,并完善法规和相关的制度。选择二氧化硫等有总量控制要求的污染物,进行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经验,降低环境保护成本。(三)开展国际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在借鉴国际经验,将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方式纳入政策措施的同时,应研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线图,特别是我国长期减排的方向和潜力。加强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在继续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的同时,可选择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参与制定重点行业能效与碳排放强度国际标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