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春秋战国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及作用

发布时间:2024-08-03 02:36:02

春秋战国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及作用

政治:战乱不断,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经济: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兴盛,城市繁荣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政治:战乱不断,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经济: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兴盛,城市繁荣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比较简单,各国的货币不流通,不发达

春秋战国时期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及作用

1散文体现了散文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平,清楚地标示出说论文从始创到成熟的发展轨迹;2、散文各以其独特的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学;3、大量运用寓言是散文文学性的突出表现,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可就齐桓公、管仲的改革的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代的改革进行论述, 论文题目要尽量简介明了的讲清楚你要说的主要内容,需要包括论文中的关键词,至于类似作文一类的题目可以免了

1.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著作,这些历史著作主课是服务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本质上属于学术著作,但由于这些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某月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从文学角度称之为历史散文。 3.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其中《春秋》《左传》属于编年史,《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史。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产生于春秋末期制战国初年。《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墨子》则是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论语》记录的多是些片言只语,往往有观点而无论据;《墨子》所论就不再是一条条孤立不相干的语句,而是长篇大论,有论有据,称得上是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产生于战国中叶)。《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的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其对话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立,以论说为主体,初步具备驳论性质。《庄子》则已经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产生于战国末期)。《荀子》和《韩非子》的文字基本上是论说文的语言,抽象说理的部分增加,逻辑周密,结构复杂而严谨,篇幅增大,反映了先秦说理文的最高成就。希望采纳!!谢谢

要写的话太长了。但你首先要确认,春秋战国是真正的“封建”政体,秦汉之后则进入“帝国”时代,然后和欧洲封建中世纪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春秋战国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新的封建生产方式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治地位,也大力发展生产。这样,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奴隶主贵族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步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人才。  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前提和条件。(二)春秋战国文化特点: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比较重要的思想有一下: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儒家  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他建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伦理理论与道德准则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  和做人的根本原则,礼是人行为的根本原则,仁是内心的德性,礼是外在的规范孟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  ”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提出了性善论,确立了主观伦理精神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心,具体表现为“恻隐  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扩充“善端”,便发展为仁、义、礼、智  四种道德荀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礼”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确立了客观伦理精神“礼”是“天理”、“人情  ”、“国法”三者的统一主张性恶论,讲究化性起伪  (二)道家  道家的伦理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庄伦理精神的主要倾向是:以保全个人的生命、超脱世俗生活为最高  理想,鄙视君臣、父子的人伦之道,接近出世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人生态度、处世原理、修养方法,与儒  家相补充如果说儒家伦理精神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进”,道家伦理则是在社会生活中的“退”,它所要解决的是  在曲折的、不得志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墨家  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为代表,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在道德评价上,墨子提出“志功”统一的主张在  义利关系上,墨家主张把义利统一起来,墨家认为义就是利,“重利”就是“贵义”但其理论的短命标示出其理  论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结构  (四)法家  法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管子、韩非子法家伦理思想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  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中国社会最后形成的“内法外儒”的统治形式说明了中国社会家国一体的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刑法重要的制度革新是采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这种法律日益代替了传统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认的那些称之为“礼”(此字有不同的解释,如“传统习俗”、“礼貌行为的通例”、“礼仪仪式”等)习惯行为准则。最早一个确凿无疑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一套青铜鼎上。2、改革与变革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3、军事战国时期的史料给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战争日益加剧。所以许绰云编写的统计材料乍一看显得令人吃惊:根据这项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不少于89年。4、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5、人口农业的改进很可能伴随着人口的增长,根据梁启超的推测,战国后期人口已达三千万以上。 [4]  在战国时期,城市似乎大为增加,而且规模扩大,设计也复杂了。几个迹象之一,如考古发掘所显示的,是它们的几段城墙相当长。6、文字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7、思想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形势:1、春秋纷争《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2、战国形势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忧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3、秦并六国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相互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中国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后来晋国内部,以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韩、赵、魏六家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并,范氏和中行氏倒下后,以智伯瑶为首的智氏,于前455年联合韩、魏两家合兵攻赵,把赵襄子围在晋阳,决汾水灌城。韩、魏突然和赵氏联合起来,于前453年消灭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不久,三家又将晋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绛州(今山西翼城东南)外,也都瓜分了。这时的晋国国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见三家大夫(三家分晋)。齐国卿族田氏到陈完的第五世孙田恒,联合鲍氏,灭了当时专权的栾、高二氏篡夺齐国政权(田氏代齐前386年)。后来燕国崛起,秦国中兴,越国被楚吞并(前306年,及其它一些小国陆续的被吞并或沦为附庸。到了战国中期,剩下来的七个主要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政治上的:前422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使魏国很快强盛起来。前409年,赵烈侯用相国公仲连进行改革,在政治、财政用法家,教导用儒家。前382年,楚悼王用吴起实行吴起变法,“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第二年楚悼王逝世,吴起也被楚国贵族乱箭射死。前360年,齐国起用邹忌“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实行改革,国力大增,与魏国冲突。齐国以孙膑为军师,发动桂陵之战(前354年)、马陵之战(前342年),战胜魏国。前351年,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以“术”变法。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军事上的:战国初期,魏国先霸于战国。自从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就开始强盛起来。文侯、武侯两世,魏灭中山国,东面屡败齐人。西面侵入秦之河西,派李悝、吴起守西河、上郡,一再挫败秦国的进攻。到武侯子惠王时,实行改革,更加强盛。公元前361 年,惠王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在魏国进一步强大的同时,齐国由于齐威王的改革,秦国由于商鞅变法而都强大起来。前354年,由于赵国夺去了魏国的附庸卫国,魏国就起兵伐赵,率宋、卫联军围攻赵都邯郸,次年破之。于是,赵国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前往救援。孙膑认为魏国的精锐部队在赵,内部空虚,乃“引兵疾走大梁”,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备,“一举解赵之围而收于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取得大胜,“擒庞涓”(《孙膑兵法·擒庞涓》)。但在前352年,魏惠王调用了韩国军队联合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已向魏求和。次年,魏国便迫使赵在漳水之上结盟,并把邯郸归还赵国,魏在东线取得了胜利。此时的秦国,于前354年打败魏军于元里,攻取了河西的少梁;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东,一度攻取了安邑;次年又包围固阳,迫使归降。后来,魏国和齐、赵先后结盟讲和。到公元前350年,魏又回头向秦反攻,曾围攻上郡的定阳(今陕西延安市东),结果秦孝公在彤(今陕西华县西南)与魏惠王相会修好,因而魏在西线也取得了胜利。但后来在前342年马陵之战,惨败给齐军、前340年的吴城之战,被秦商鞅击败,主帅被俘,河西丢失,三战皆败的魏国一直也再没有复兴起来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占领燕国,后退兵。楚国于前313至前311年间三次大战秦国都失败。但是前306年灭掉越国。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中山为赵所亡,中山王被放逐至肤施。前287年,赵、魏、韩、燕、楚五国军队联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给赵、魏以求和。前286年,齐国攻灭被诸国垂涎的宋国,引致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兵于前284年围攻,齐军于济西迎击却被联军重创,齐兵退守临淄,临淄被燕军攻陷,齐湣王出逃,辗转到齐的莒,楚军出兵佯称救齐,齐湣王被楚将淖齿杀害,城内军民奋起杀死淖齿,齐失七十余城,只余下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两座城池。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使燕惠王撤掉大将军乐毅。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前280年楚国逆长江上游攻秦,欲收回巴国旧地,结果遭秦反攻。前279年楚国被秦军于鄢之战(今湖北宜城东南)大破,几十万军民被白起放水淹死,前278年连首都郢也被秦将白起所攻陷,被逼迁都到陈,楚国诗人屈原痛感国家沦亡,投汨罗江自尽。前241年,楚国又迁都到寿春,躲避秦军,再也没有能力对抗秦国。

春秋战国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思想:由于统治阶级放松思想控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军事: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资源互相吞并,连年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1、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2、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3、思想:由于统治阶级放松思想控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军事: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资源互相吞并,连年战争。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形势:1、春秋纷争《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2、战国形势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忧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3、秦并六国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形成的原因:东周以后就进入了春秋,其实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他只能依靠各地诸侯,各地诸侯之所以不杀周天子取而代之,是因为周天子再怎么说也是名誉上的天子,谁先动手,正好给别的诸侯带到小辫子,然后遭到各地诸侯讨伐,被灭国,所以就出现周天子安稳坐名誉主席,诸侯混战争霸春秋战国文化特点:百家争鸣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儒家  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他建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伦理理论与道德准则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  和做人的根本原则,礼是人行为的根本原则,仁是内心的德性,礼是外在的规范孟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  ”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提出了性善论,确立了主观伦理精神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心,具体表现为“恻隐  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扩充“善端”,便发展为仁、义、礼、智  四种道德荀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礼”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确立了客观伦理精神“礼”是“天理”、“人情  ”、“国法”三者的统一主张性恶论,讲究化性起伪  (二)道家  道家的伦理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庄伦理精神的主要倾向是:以保全个人的生命、超脱世俗生活为最高  理想,鄙视君臣、父子的人伦之道,接近出世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人生态度、处世原理、修养方法,与儒  家相补充如果说儒家伦理精神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进”,道家伦理则是在社会生活中的“退”,它所要解决的是  在曲折的、不得志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墨家  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为代表,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在道德评价上,墨子提出“志功”统一的主张在  义利关系上,墨家主张把义利统一起来,墨家认为义就是利,“重利”就是“贵义”但其理论的短命标示出其理  论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结构  (四)法家  法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管子、韩非子法家伦理思想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  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中国社会最后形成的“内法外儒”的统治形式说明了中国社会家国一体的格局

春秋战国议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著作,这些历史著作主课是服务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本质上属于学术著作,但由于这些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某月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从文学角度称之为历史散文。 3.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其中《春秋》《左传》属于编年史,《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史。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产生于春秋末期制战国初年。《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墨子》则是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论语》记录的多是些片言只语,往往有观点而无论据;《墨子》所论就不再是一条条孤立不相干的语句,而是长篇大论,有论有据,称得上是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产生于战国中叶)。《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的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其对话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立,以论说为主体,初步具备驳论性质。《庄子》则已经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产生于战国末期)。《荀子》和《韩非子》的文字基本上是论说文的语言,抽象说理的部分增加,逻辑周密,结构复杂而严谨,篇幅增大,反映了先秦说理文的最高成就。希望采纳!!谢谢

可就齐桓公、管仲的改革的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代的改革进行论述, 论文题目要尽量简介明了的讲清楚你要说的主要内容,需要包括论文中的关键词,至于类似作文一类的题目可以免了

在议论文复习应考中,如何拟题似乎还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排除在了训练内容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高考作文的品格,对提升他们整体的写作能力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一般地说,下面两种拟题的情形是让人感到十分遗憾的:一是文章尚可,标题蹩脚;二是缺乏必要的文体感,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之所以说“十分遗憾”,是因为这两种状况都是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得到改变的,只是我们往往习惯于依据现成的资料和呆板的经验来构建复习系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和鲜活的信息反馈来发现新的教学内容。我们不妨先看一看2015年本市的高三模拟考试写作题,并在议论文文体选择的话语情境下具体谈谈题目的价值和拟题的标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纳”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个完全相反的义项:既有“接受”之意,如接纳;也有“交付”之意,如纳税。你对此有何体验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众所周知,题目自拟,是新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也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好的议论文题目,不仅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还规范了写作的基本内容;不仅有提纲挈领之效,还有画龙点睛之功。也正因为如此,高明的阅卷者,常常能通过标题对文章的优劣高下作出大致的判断。上面的材料通过“纳”字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义项,道出了一个辩证法和一种世界观,即完全对立的事物常常具有同一性,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依存,或者并行不悖,或者殊途同归。材料的落点当然不仅仅停留在“纳”的意义上,而是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让学生展开联想,表达各自的“体验与感悟”。那么,“取”和“予”,“舍”和“得”,“新”和“旧”,“福”和“祸”,“进”和“退”,“攻”和“守”,“强”和“弱”,“高”和“低”,“长”和“短”,“作”和“息”,“尊”和“卑”,“成”和“败”,“盛”和“衰”,“荣”和“辱”,“爱”和“恨”,“生”和“死”……所有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引爆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曾指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要看他的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处世行事。这就是著名的“托利得定理”。应该说,这道题所指引的,正是这样一种相对的概念、辩证的思维和圆融的智慧。毫无疑义,能够在一组关系或者多组关系中进行思辨性叩问,是切合题意的;如果只从某一侧面或某一角度展开,至多只是符合题意。这种审题立意上的区别也大致上能从题目上窥知一二。比方说,“祸福相倚,居安思危”“退步原来是向前”“付出是收获的另一个名字”“没有一种接纳理所当然”“左耳听雨,右耳沐光”“细数阳光的阴影”“最是平常,最是无常”“不纳风雨,何吐新枝”“淡极始知花更艳”“清风便好,浊浪何妨”等题目就准确地阐释了材料的内涵,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主张。这些标题大都是关系型的,并且,无一例外都是采用的“论点式标题”而非“论题式标题”,直言事理而又干净生动,这对考场议论文而言,自然也就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而像“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入应有出”“失去成就下一次得到”“同一事物的相反两面”“正反相依”“收获与付出”“全面地看问题”“万物皆有两面”“千金散尽还复来”“在矛盾中生活”“塞翁失马”“相反亦相融”“角度”等题目,虽然照顾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但或者不能鲜明地表达观点,或者无法概括文章的要旨,或者缺乏必要的美感,都算不上好的标题。至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技时代,忧喜交加”“虚心纳谏”“拿得起,放得下”“因地制宜”“正反面,矛盾综合体”“选择双面性”“苦难是把双刃剑”“海的容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双明亮的眼睛”“独木不成林”“传承与发展”“一字双义”“心态”“谈中华文字的精深与迷失”“笑对人生”等,单从题目来看,就或者错误理解了材料内蕴,或者干脆另起炉灶自说自话,或者故弄玄虚大而无当,或者随意生涩俗不可耐,无不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偏狭、表达的困窘和写作能力的贫弱。从对上面作文题目的分类解说中,我们不难理解标题是怎样影响着文章的品位,决定着文章的走向,也不难推断它又是怎样先声夺人地左右着阅卷的心理。标题重要,毋庸赘言,字字千钧,不可不慎。当然,我们也可以据此归纳出议论文好题的一般特征:一、简洁明确。不含糊,不缠绕,有思考力,单刀直入,一目了然,标题就是论点,也往往就是警句。这类标题比较适合文章学意义上的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二、新颖别致。标题要有陌生感,生动,醒目,独特,引人入胜,常常结合比喻、对比、双关、引用、仿拟、反问等修辞手法。这类标题比较适合杂感、评论和议论性的随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故此,在我们的写作专项训练中,不妨将内容切分得更细一点,如何拟题,包括拟题的原则和技法,包括好题的欣赏揣摩和差题的改造升格,都应该进入老师们的复习视野。

1.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著作,这些历史著作主课是服务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本质上属于学术著作,但由于这些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某月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从文学角度称之为历史散文。 3.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其中《春秋》《左传》属于编年史,《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史。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产生于春秋末期制战国初年。《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墨子》则是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论语》记录的多是些片言只语,往往有观点而无论据;《墨子》所论就不再是一条条孤立不相干的语句,而是长篇大论,有论有据,称得上是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产生于战国中叶)。《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的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其对话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立,以论说为主体,初步具备驳论性质。《庄子》则已经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产生于战国末期)。《荀子》和《韩非子》的文字基本上是论说文的语言,抽象说理的部分增加,逻辑周密,结构复杂而严谨,篇幅增大,反映了先秦说理文的最高成就。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