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初中生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高一下册

发布时间:2024-07-12 20:06:24

初中生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高一下册

经济体制转轨对中学生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作用于社会道德,有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进步的因素,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和总体上讲,目前我国道德风气中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逐步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的转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其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一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会诱发如“钱权交易”、“红包现象”、“有偿救人”、“公款挥霍”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 中学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这种教育应具有一种整体目标的可控性。因此,要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必须科学的构建道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体系。人类道德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多层次的历史系统,因此,中学道德目标的构建也应毫不例外的在这其中寻求内涵和支撑。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全部历史,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决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当前对市场经济的单一适应,否则不仅违背人类对美好道德价值的追求,而且有悖于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使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失去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依托。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1�社会传统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提倡“公忠”爱国的道德原则(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强调“人伦”价值和“人伦关系”的准则(如孟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准则);向往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如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的道德精神);重视修养践履的道德行为(如孔子的“修己”、“克己”,曾子的“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等)。 2�社会基础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现代化社会相呼应而又超出经济道德范围的一种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真诚、友爱、合作、助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履行遵守各种社会公德的道德义务等。 3�社会经济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的与市场经济有直接联系并可以能动地适应其发展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自尊的道德意识;造就学生竞争、务实、实效、创造的道德精神。 4�社会理想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高层次的、具有理想境界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精神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道德取向教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怀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教育等。 三、实现中学道德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目标与层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如前所述,中学道德教育应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教育行为,而不能成为一种简单零散、修缺补差的狭隘的短期教育行为,因此必须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目标的整体性。其实现也应该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首先应将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分学段、分步骤地对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做出科学的安排和合理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教育探讨 来自: 免费论文网(1)初中阶段应主要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础道德、社会传统道德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 (2)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对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应主要向他们进行社会经济道德、社会理想道德中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道德情怀的理性教育。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联系性,从学段上区分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也并非为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学段中道德教育目标的选择,也应该因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差异而有不同层次的区分,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法的教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道德灌输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原则 各种优秀道德观念的内化都不具有自发性,道德能力和觉悟也不能游离于道德灌输之外,而是系统的、科学的外部灌输教育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灌输是自觉内化的前提,自觉内化是外部灌输的升华。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本位的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轻视或舍弃道德的灌输教育,要随时帮助中学生校正人生方向,避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但这种灌输决不是指枯燥无味的、死搬教条的说教,而应该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优秀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换言之,与学生接触的同时,要多一些人情味,甚至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积极回答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使他们能够对老师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并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思想道德得到质的提高。同时,还应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在中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生动活泼鲜明的形象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和感染,因此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教师既要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志士仁人,也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范例,如学校、班级中的先进模范、校园之星等;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例如卫生评比、设计评比、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实践证明:言传重于身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不但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营造出道德效应的优质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道德完善的驱动力,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避免个别学生一听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排斥和厌恶的现象。 总之,将灌输教育与榜样示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娱乐于教育之中,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教育共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3�道德规范养成与道德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原则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学生履行道德义务,遵守各种道德规范,使一切优秀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外显为道德的规范行为,这是中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必须十分注重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有目的地利用和创造各种道德情境,分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积累他们的道德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遵守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 但是,目前的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一种只是简单地、表层地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我们知道,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以主动者、创造者的道德身份出现,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评判各种现象,带着参与的积极性去理解、追求、选择某种道德价值,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可由外在的道德戒律走向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外在的自律,才能使中学道德教育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理想实效的境界。人格遵守道德规范体———学生生活的空间具有多维性,他们广泛接受各种复杂的道德信息,若不能帮助他们对其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和选择,就会无形中关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门,而让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渗透其灵魂,导致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说:注重道德人格的塑造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决不能掉以轻心。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人的工作,而人本身应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驱动力,所以很难做,也很难见效。但是越是难做的工作,干好了、见效了,就越有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确实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挑战,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研究、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对策,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四化栋梁之才的沃土。 1、朋友具有彼此的独立性。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双方都有人格的独立性,如果双方密切到使对方感到受束缚,友谊将难以维系。 2、朋友不具有专一性。你的朋友有权同时选择别的朋友,并且不一定以你的喜好作为选择的标准。 3、朋友具有阶段性。某一时期内,两人可能很投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会在主观上、客观上发生许多变化,朋友关系就可能淡化或解除,这很正常。只要他没有故意伤害你,就无所谓背叛。当然,珍惜每一段友谊,并用心培养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朋友是你前进中的给你指明方向的人朋友是为你解决困难的人,朋友是与你知心的人,朋友是关爱你的人朋友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而不会因为你存在着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而到处乱讲的人因为人无完人嘛!何况你的朋友 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啊! 朋友是金,朋友是银,朋友是阳光,朋友是月亮朋友是星星朋友是在你走向黑岸的时候,为你点亮明灯的那个人朋友不会因为你现在处于困难时期,而离你远去的人朋友不会因为你处 在人生低谷的时刻而抛弃你的人 真正的朋友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在你受伤的伤口上再洒上一把盐的人朋友不会因为小人对你的栽赃,而远离你的人,而是在这个时候,伸出援助的手来关心你,关怀你的人 真正的朋友不会见利忘义不会随风倒,不会对有用的人就阿虞奉承,对无用的人就一脚踢开的人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一点私利,就把朋友的情谊抛开了一边 真正的朋友不会有私心的,他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顾一切的对你呵护的人,他会一直对你最忠诚的人,他会承诺你们以前的一言一行,不会因为你暂时的不顺利,而把你忘掉的人 真正的朋友是有道德的,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不会对你施加任何的压力,对你施加让你喘不过气的做法的真正的朋友会是理智的,会是有头脑的他不会看到你此时的不顺,他不会是袖 手旁观的他会在背地里解劝你,他会私下里与你交流,他绝对不会把对你看法直接说给别人 的听的也就是说,他会给你留面子的 真正的朋友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朋友可以呼风唤雨,为朋友可以是阳光般的心情,会是对你百般呵护 谁的处世都有自己的方法,你要求别人这样做,也不能强求人家非要按照你的方法来做,何况 父母也没有这样要求的,何况你是一个外人啊,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方法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所以友谊和与朋友的交往更不要强加于人家。 为人处世你有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别人也不一定接受的,所以与朋友交往上,不能千篇一律的 ,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追求。 结交朋友要靠诚心和真心,结交朋友要靠自己的为人,是真朋友不会因为你有难处的时候,离开你,不是你的真正的朋友,即使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你,你也不必懊恼,因为你可以 认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在与朋友交往的问题上,要多结交朋友,在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 ,你不要袖手旁观,不要对朋友远离,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友谊是一个人的需要的 ,友谊是一个人必须的,友谊是一个人向往的,友谊是一个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我们都渴望友谊我们都珍视友谊。 朋友是真诚的,朋友是真心的.有朋友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心中明月清风坐看风云变化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人生离不开友情! 友情会随着人的一生,与你同行 真正的友谊除了付出不求回报,还要做到每天想着他,上课看着他,一下课就去找他说话,间隔一段时间就会非常想和他说话,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有时会想起和他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快乐的。。伤心的。。无忧无虑的。。属于你我两人的时间。。很美好,常常会想起他所为你做的一切,你所回报的一切,虽然他不需要你去回报,但你觉得你应该去回报或为他也付出一次。 他会在你伤心的时候去为你擦干眼泪,安慰你,让你不再哭泣,那时的你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你的内心还是很充实,很快乐的! 当然真正友谊是互相的!他为你,你也为他,这样的友谊是让人羡慕的!那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友谊,是纯洁的友谊! 当他无意间伤害到你的时候你会大哭一场!会想起以前为他所做的一切!会想他为什么不了解你的感受,但是当他知道了他的错时,来安慰你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雨过天晴了!不再怪他,你们的感情会比以前更好。这是一环扣一环的!环环扣住让你们能妥当的面对眼前的风雨,不再害怕!因为你们心连心,感应到对方了! 其实真正的友谊很简单,并不复杂,但两个人能互相心连心,彼此能了解对方的感受,那就不简单了,真正的友谊还是需要付出的 高中生拿手机的利与弊 现在有很多高中生拥有手机,并且把它带到学校去,这一现象是好还是坏,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调查:“亲爱的,我在上课……”近日,我市某校高一的刘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一部手机,当时手机的主人正在给一名高一年的女生发短信。该老师犹豫:“该不该把这个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来?”惊人的消费:月话费超过400元。“现在学校将近有70%的学生在使用手机或小灵通。”刘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明文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但还是有许多学生明目张胆地在校园里使用,甚至在课堂上偷偷发短信息。有的学生一个月的手机费竟有四五百元之多,比许多成年人还高。“只要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一律没收。期末考试完了再还给学生。”刘老师算了算说,她平均一个月要没收四部手机。家长:给孩子配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手机没收上来后,多数家长都会急匆匆地找到老师,要求把手机归还给孩子。他们称:“给孩子配手机就是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另一所高中的王老师告诉记者,手机普及率高了,价格也较便宜,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手机。但家长没想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常常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不少学生利用手机谈情说爱,没心思学习。学生:使用手机是很正常的事。“凭什么中学生就不能使用手机?”采访时,一名高中男生质疑道:“学校的IC卡电话机不够使,还经常出毛病,使用手机既不用排队又便捷。”据了解,我市不少中学明确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有的学校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经常口头提醒学生。“禁带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防止学生出现消费攀比现象,另一个就是怕影响学习。”一名老师说,事实上,学生朝这两个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家:“硬禁”不可取,需要理性引导。“硬性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可能有效的。”某中学高级教师王老师说,部分住读的学生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所以才配备手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买部手机使用也无可厚非。但对学生来说,使用手机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习。对老师来说,课堂上应坚决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中学生拥有手机,手机短信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高二学生张同学说,不久前对某些学校的800名中学生接收短信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垃圾短信正大量涌入校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六成短信是垃圾,去年暑假的一天,张同学和家人在饭店吃饭,有一群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忽然打了起来,抡凳子、摔酒瓶,差点出了人命。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男同学发短信骚扰了一位女同学。这些事使张同学深受触动,萌生了十分强烈的冲动:详细调查手机垃圾短信在中学生中泛滥和危害的情况,用自己的行动向不良垃圾短信宣战!调查表明,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短信成了中学生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他们收、发的手机短信息中,约61%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垃圾信息。这其中约64%是“有色”信息和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此外还有封建迷信类、诈骗类信息等。“我昨晚梦到你了:我们漫步在小河边,相互依偎着。你抬头凝视着我的眼睛,深情地吐出三个字——汪、汪、汪。”此类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是中学生接收、发送量最大的一类,有的学生甚至大量发送该类信息和同学“玩”。“有色”信息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类垃圾信息。这类信息除了淫秽、色情信息外,也包括不适合中学生的成人笑话等信息。此外,中学生经常收到的垃圾信息还有:恶意连环信,这类信息往往要求收到短信者再转发若干条,否则就被诅咒;诈骗类信息,这类信息有的谎称收到信息的人“中奖”了,有的谎称自己手头有“海关罚没车”,要低价出售,有的谎称“将此短信转发若干条即可获赠手机话费若干”等:“黑色商业”信息,这类信息有办证的,还有卖防盗解码器、迷幻药、窃听器、透视眼镜、透视麻将的等等。当心手机变手雷。“这是一个古老的符咒,请在收到此消息后发给20个朋友,等发完后,5天内家中就会发生好事,不发将有一个月的霉运。”在调查中张同学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收到这样的短信后心里都不好受,总担心有什么事发生,其中一些同学连忙转发“以求心安”,但随之又很“内疚”。垃圾短信正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立产生着不良影响。为此,年少的张为易大声疾呼:“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渴望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最终能否实现,但封建迷信类的信息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要么放弃“命里本没有的”,要么坐等“命里本该有的”,将成败与命运联系起来。心理、情感测试类信息,容易使中学生靠“测试”来“解决问题”,成长中遇到的心理、情感问题得不到正确引导。恶意连环类信息,往往使接到的同学处在矛盾之中,要么自己一人苦恼,要么向同学朋友转嫁,影响正常的同学朋友关系。而诈骗和黑色商业类信息,则会使中学生对诚信这一做人准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产生片面认识。可怕的是,中学生对垃圾短信对自身健康成长的危害并没有足够认识。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此类信息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发个短信、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14%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高中生拿手机是有利有弊的!但是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带手机去学校大多都是会影响到学习的,所以建议高中生买手机是可以的,但是最好不要带去学校,并且不能影响到学习,因为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从中摘几段借鉴一下!!!!!!!!

初中三年级语文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2 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1 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2 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1 答案 初三语文 记叙文 初三语文 文言文 初三语文 小说 初三语文综合试题-1 上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第三模拟题 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其分析(二)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 三 语 文(第35周) 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35讲) 初 三 语 文(第34周) 初 三 语 文(第36周) 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总复习试卷(五册) 初三语文总复习测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病从口入>练习 初三语文期中复习 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上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第六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六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五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2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1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2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1 初三语文 说明文 初三语文 议论文 初三语文 戏剧 初三语文综合试题-2 初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春季初三月考 语文第一模拟题 语文第二模拟题 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考前模拟试题 初 三 语 文(第35周)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4月) 初 三 语 文(第37周) 初 三 语 文(第34讲) 初 三 语 文(第38周) 初三语文总复习(第六册) 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初三(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练习 初三月考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初三语文总复习试卷 初三语文总复习测试题 初三语文试卷 第六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 第六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 第五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 初中三年级数学 《函数及其图象》复习概要 《圆的有关性质》复习指导 初三数学 统计初步试题 答案 初三数学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试题 答案 初三数学 圆试题 答案 初三数学 圆的有关性质试题 答案 初三数学 四边形试题(B卷)答案 初三数学 四边形试题(A卷) 初三数学 函数及其图象 试题 初三数学 代数初步知识试题 初三 (上) 期末测试 (A卷) 初三(下)期末测试(B卷) 初三 (上) 期末测试 (A卷)答 案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代数测试题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代数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二)(答案)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一)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四)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五)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二)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三)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一)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 初中代数综合测试题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题(二)(答案)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题(一)(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三)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五)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四)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2003年中考数学精品模拟试题一 中考复习第二次检测 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初中数学模拟试题(5) 初 中 升 学 模 拟 考 试(二) 初中数学模拟试题(三) 初 中 升 学 模 拟 考 试(一) 初中毕业升学数学模拟试题四 数学模拟试题(一) 初三数学 四边形试题(B卷) 初三数学 统计初步试题 初三数学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试题 初三数学 圆试题 初三数学 圆的有关性质试题 初三数学 四边形试题(A卷)答案 初三数学 函数及其图象试题 答案 初三数学 代数初步知识试题 答案 初三 (上) 期末测试 (B卷) 初三(下)期末测试(B卷)答 案 初三 (上) 期末测试 (B卷) 答 案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几何测试题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一)(答案)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四)(答案)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五)(答案)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二)(答案)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三)(答案) 初三数学总复习题(一)(答案)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初中代数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题(二)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题(一)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二)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一) 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二) 初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2003年中考模拟试卷(2) 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训练测试题 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初 中 升 学 模 拟 考 试(二) 初中数学模拟试题(4) 初中数学模拟试题(2) 初中毕业升学数学模拟试题五 数学模拟试题三 初三数学月考试题 初三代数期中试题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中三年级物理 初三年物理(1-9章)综合练习卷 物理试卷 初三物理 电和磁、生活用电 初三物理 热现象、分子运动论、内能、热机 初三物理 电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期末试题 及答案-2 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物理期中试题 及答案-1 初三物理 热量 内能(1) 初三物理单元试题-1 初三物理 生活用电 初三物理 电阻 初三物理 电流强度 初三物理 电路 初三物理 电和磁-2 初三物理 无线电通信常识 初三物理 欧姆定律 初三物理 机械功和机械能-1 初三物理 电功电功率-2 初三物理 电功 电功率 初三物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6讲) 初 三 物 理(第35讲) 初 三 物 理(第34讲) 初三物理 初三地理第四册练习卷 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续) 初三物理 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 初三物理期末测试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二) 初三年物理卷 初三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初三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 初三物理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初三物理 热膨胀、热传递、热量 初三物理 热现象、热机、内能、光的反射、 初三物理期末试题 及答案-1 初三物理期中试题 及答案-2 初三物理 热量 内能(2) 初三物理单元试题-2 初三物理 热现象 初三物理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三物理 电压 初三物理 安全用电,电与磁 初三物理 有用的电子元件 初三物理 分子和原子 初三物理 电和磁-1 初三物理 内能 初三物理 机械功与机械能-2 初三物理 电功电功率-1 初三物理 内能的利用、热机 初 三 物 理(第35周) 初 三 物 理(第34周) 初三物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4讲) 物理中招模拟试题 初三年(下)(物理部分)质量检查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清华附中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 初三年(下)(物理部分)质量检查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初中三年级化学 第二学期期中试题(一) 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第一至第三章) 初三化学 铁及其它金属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酸碱盐-2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 溶液试题-2及答案 初三化学 空气、氧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模似试题-1及答案 初三 (下) 期中测试 (B卷) 初三 (上) 期中测试 (B卷) 初三 (上) 期中测试 (A卷) 初三化学 化学计算及答案 初三化学 元素化合物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期末试题-1及答案 初 三 化 学(第35周) 初三化学 化学综合模拟试卷 化学综合模拟试卷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关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 第一学期期中试题(2)及答案 初三化学 化学方程式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酸碱盐-1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氢气、核外电子的排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溶液试题-1及答案 初三化学模拟试题-2及答案 初三 (下) 期中测试 (B卷)答 案 初三 (上) 期中测试 (B卷)答 案 初三 (上) 期中测试 (A卷)答 案 初三化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答案 初三化学 化学实验及答案 初三化学期末试题-2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试题(二)及答案 初三化学同步辅导教材(第36讲) 初三化学同步辅导教材(第34讲) 关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化学综合模拟试卷 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初三化学期终考试试卷 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初三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化学期终考试试卷 初中三年级历史 初三历史期中试题-2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11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9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7 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6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4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2 初三历史试题-3 初三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二) 初三历史试题-1 初三总复习试题2 初三历史毕业统一考试试题 初三期中试题2 三年级历史单元复习考试试卷 初三历史科考试卷 第一单元(1-9课)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第二单元(10-18课)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初三历史期中试题-1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12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10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8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13 初三历史试题-4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5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3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1 初三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一) 初三历史试题-2 初三总复习试题3 初三总复习试题1 初三历史测试题(一) 第三单元(19-27课)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初三历史科考试卷 初三历史单元复习考试试卷 初三历史测试题(一) 初中三年级地理 初三地理 全国统一标准地理试题 初三重热点试题3 初三重热点试题2 初三地理单元试题 初三地理模拟试卷(一) 初三地理模拟试卷(三) 初三地理期中试题-2 世界地理模拟试卷 初三地理期中考试卷 初三地理期末考试卷 初三第三单元复习 训练 初三重热点试题4 初三重热点试题1 初三世界地理模拟试卷 初三地理模拟试卷(二) 初三地理期末试题 初三地理期中试题-1 初三地理上期期中试题 初三地理期末考试卷 世界地理模拟试卷 初三地理第四册练习卷 初三地理期中考试卷 初三地理上期期中试题 初中三年级政治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 初三政治单元试题 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初三) 第一学期初三思想政治复习试卷 思想政治模拟试卷一 初三《思想政治》中考调研试卷(1) 初三《思想政治》中考调研试卷(1) 第二次考试试题(卷) 初三政治(上)期末试卷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7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9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5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3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1 初三政治(上)期末试卷 初三政治同步试题 初三政治期中考试卷 初三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初三政治月考试卷 初三《思想政治》专题练习 模拟试题试题 初三政治(上)期末试卷 初三政治(上)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三政治期中考试卷 初三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初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8 初三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1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4 初三模拟考试政治试卷-2 初三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初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初三政治月考试卷 初三《思想政治》专题练习 初中三年级生物 初三生物 伴性遗传和变异试题 初三生物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四)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二) 初三生物期中试卷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五) 初三生物期中试卷 初三生物测试题-4 初三生物测试题-2 初三生物测试题-3 初三生物测试题-5 初三生物测试题-1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五)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三) 初三生物模拟卷(一) 初三生物模拟卷 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200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 初三生物模拟试卷(三) 初三生物模拟卷 初三期中试题3 初三期中试题1 初三生物 软体动物门试题 初三生物期中试题-2 初三生物期末试题 初三生物期中试题-1 初中三年级英语 初三单元测试(unit8-10) 初三年英语精选单选题错题100题 初三英语Units1--2 初三英语单元检测 (Units1-2) 初三英语模拟试卷 初三英语模拟试题2 初三英语语法测试 初三英语月考试题 初三英语试卷 初中英语介词练习 初中毕业会考 初三单元测试 九年级学业阶段性评估(Unit1-5) 初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 九年级英语阶段检测试题 初中英语宾语从句语法专项精选试题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阶段评估检测卷(Units1—18)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阶段评估检测卷(Units1—2) 初三英语期中检测题2 初三英语期中检测题1 初三英语期末测试题5 初三英语期末测试题4 初三英语期末测试题3 初三英语期末测试题2 九年级英语第一次知识测试 初三英语期末测试题1 初三英语Unit18试卷4 初三英语Unit18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7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5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4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3试卷2 初三词汇练习 初三英语Unit12试卷4 初三英语Unit12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1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1试卷4 初三英语Unit11试卷2 初三LESSON 37测试 初三英语Unit10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0试卷3 初三Lesson 33测试 初三英语Unit9试卷3 初初三英语Unit9试卷2 初动词的被动语态练习1 初三英语单元检测题(UNIT 8—9) 初三英语Unit7试卷5 初三英语Unit7试卷4 初三英语Unit7试卷3 初三英语Unit7试卷2 The homework of Lesson 21 初三英语Unit6试卷3 初三英语Unit6试卷2 初三英语Unit5试卷7 初三英语Unit5试卷6 初三英语Unit5试卷5 初三第3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英语综合练习(四) 初三英语综合练习(五) 九年级新目标英语第11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九年级新目标英语第1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新目标英语第15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中学初三调研考试 综合测试 英 语 模 拟 试 卷 初三英语Unit5试卷4 初三英语4-6单元测试题 Unit 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rtiful 初三英语Unit3试卷2 初三英语Unit3-4试卷2 初三英语Unit2试卷6 初三英语Unit2试卷5 初三英语Unit2试卷4 初三英语Unit2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试卷6 初三英语Unit1试卷5 初三英语Unit1试卷4 初三英语Unit1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12试卷5 初三英语Unit1-12试卷4 英语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 初三英语Unit1-12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12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12试卷1 初三英语期中试卷 初三级11月月考英语科试卷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6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5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6试卷1 初三英语Unit1-3试卷4 初三英语Unit1-3试卷3 初三英语Unit1-3试卷2 初三英语Unit1-3试卷1 初三英语Unit13-16试卷 Unit 2测试题 初中英语词汇比赛试卷 初三英语总复习检测题 第1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第五单元英语“四位一体”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1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第十五单元英语“四位一体”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4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3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7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第十七单元英语“四位一体”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6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2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第十二单元英语“四位一体”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0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初三第18单元同步验收练习题 第十八单元英语“四位一体”同步验收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试题 小学二年级试题 小学三年级试题 小学四年级试题 小学五年级试题 小学六年级试题 初中一年级试题 初中二年级试题 初中三年级试题 高中一年级试题 高中二年级试题 高中三年级试题 2006中考试题 2006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常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70年代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成为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 另外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法制工作的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5km,占全长5km的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初中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高一下册

初中政治论文"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嘿嘿h h h h h

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国民旅游素质 近日,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提出了一些有关国民在旅游时应该遵守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报道称,出台“指南”和“公约”,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良好的国际形象 这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少数中国公民在旅游时由于种种不文明的举动与行为,受到各方的侧目和批评,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中国人自己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一些国人的生活陋习与文明和礼仪相去又何其远也。“指南”和“公约”中列举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国人又常常会不经意“露一手”的坏习惯,无意中让外国人留下了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现在中国大陆高层提倡建筑“和谐社会”,是十分及时的。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自觉地讲礼仪,讲文明。而要做好这一点,当政者注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中间包括建立健全的社会体制、用人制度,消灭权钱勾结,缩小贫富差距,等等。让广大的老百姓心中少点“气”,多点心情舒畅,社会就会多点“和谐”。 在这样的社会大氛围中,国民的文明和礼仪更容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实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公民的文明、礼仪程度上。且让世界先从中国公民的旅游文明上看到泱泱中华的大国风范和国民的良好素质吧

党在我心中  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现在,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已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改革大潮。  时间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跨过21世纪的门槛,中国党迎来了85周年华诞。回首85年,弹指一挥间。85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党员。党员是党的活的细胞。党的先进性从党员身上集中体现出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一面旗帜,就代表党的魂!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当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在战乱、贫弱、落后的旧中国中,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中国党的诞生、成长、壮大,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才有了一把银镰,能聚拢遍地的收成。  早在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就读到《红岩》的故事,那里有一大批像许云峰、江姐那样铁骨铮铮的党人。正是他们,齐聚在共产主义红旗下,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让中华民族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天安门前的那座有形的丰碑,它将永远告慰那些先我们而去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千千万万的英灵!新中国的车轮,已经辗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新中国的建设,如火如荼,突飞猛进。许许多多的党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在奉献、在拼搏、在献身!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党的好干部孔繁生,徐虎、李素莉、徐洪刚、高建成,蒋筑英,袁隆平等等,他们将这座丰碑点缀得灿烂辉煌,五彩缤纷!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出生在新中国,或许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诚,也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解放前后新旧中国那鲜明的对比。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学习党的先进性、实践党的先进性。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的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学习党的先进性、实践党的先进性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  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顺应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一切为群众着想,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就是要在务实求效上下功夫;就是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心里装着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作用,就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只有我们每个党员都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党的先进性才会不断发展。在工作中,有党员在,群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对职工群众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关怀,就可能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体会到党的温暖。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郭秀明等一批优秀党员,都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境界,正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生动写照。  目前,公司正处在改革发展当中,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兢兢业业、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革命斗志,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责,为广大职工群众做实事、谋福利,积极投身公司的改革发展,携手并进,为企业的腾飞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政治小论文1500字高一下册

嘿嘿h h h h h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  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  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改革开放 政治小论文 1500字如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零花钱”不容轻视(政治小论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便也在不止不觉间不断上涨,有的甚至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班吧!班里有些男生女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对于穿着打扮,可都是“行家”。"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书包,“SONY”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会带有上百块的钱,用于所谓的“吃喝玩乐”,泡网吧,打游戏,看色情录像、结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种例子在如今的校园中已不再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其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这种超前消费意识是不适合中学生的,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第一,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经对身体无益了,更何况这种环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浪费的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馒头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现在的孩子谁手里要是没几个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拿着钱去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又尴尬的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那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4月12日江北区一名约7岁的女孩哭喊着要跳楼。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从父母那得到零花钱。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义,以金钱或能换取金钱的一切作为自己的钟爱。 再次,会给其他人树立不好的榜样,给他们的父母造成压力。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还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用,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我相信,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甚至维护他们的“尊严”,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点来给孩子。可孩子并不心疼,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还嫌不够。 第四,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知道应认真学好知识,不懂得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只懂得吃喝玩乐,腹中却空空如也。更是忘却了将来有独立生活,赡养父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将永远富有,倘若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将来要如何面对贫穷呢?也许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过去,但有的人却会难以自拔。前不久,报纸曾经报道,广州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潜入同字家中盗窃被发现后,向同学的母亲狂刺38刀实在是惨无人道。 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知识和正确的引导。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伤人———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在处理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家长首先要牢记:零花钱,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专家建议,至少在孩子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 零花钱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作为父母,首先,绝不能在经济上放纵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一句话,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初中生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高一

关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小论文,首先先说说发展对外经济对我国的利弊得失,罗列好处,若干点,罗列弊端,若干点,比较好处与弊端、权衡那一种对民生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如何做,使人民得益。最后做出总结陈词结论。一千多字,很容易写出来的。

作业还是的自己做政治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1欠新”。主要表现在立意不新,见解不新,取材不新,写不出时代信息,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小论文看去“一般化”,没有特色,缺乏新的感觉。为此,要注意1立意要新。新意从何而来?来自时代的洪流,来自现实的生活。所以应从现实生活中,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作认真的调查,深入的分析 2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的做法,力求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示。例如:春游是许多学生参加过的集体活动。以春游为题的小论文一般是以歌颂祖国美好河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的。如换一个新的角度,作者从春游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出发,作深入调查,分析钱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从表面现象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杜绝奢侈之风,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继承、发扬。这一见解就与众不同,就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3取材要新。文章所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欠精”。主要表现在:选用材料太多,论文越定越长,与“短小精悍”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应注意 1论文的题目要小,要具体。有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太大,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论经济体制改革》、《论人生价值》等,同学们的水平有限,题目过大,选用材料多了,文章篇幅就太长,写少了就显得空洞,难以说明问题,很难符合小论文的要求。因此,题目不要过大,选取其中一方面讲就可以了。如《良药也可以不苦口》、《驳孟母三迁》等,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以小见大 2选票要精。写小论文必须要有丰富而又真实确凿的材料。但这么多的材料又不能都搬上去。否则,一个材料连着一个材料,就如记流水帐一样,既长又没新意。因此,要对这些丰富而又确凿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观点,富有代表性,既典型又生动,这样才会写好小论文。

3)文章字词要精练,小论文写作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面向主题,不能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以至离题万里。不少同学起好初稿后,就如释重负一样,丢到一边,不看也不修改,抄好了就交给老师,或者是为了凑足一定的字数而短话长说。这样的小论文质量肯定不高。为此,写好初稿后,要多看几遍,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把多余的话删去,病句错句改正过来 3欠融”。事理脱节,即事实材料和理论挂不上勾,谈不拢。写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整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所谓“事”即事实,事例;所谓“理”即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要克服以下三种毛病 1重“事实”轻“理论”。有些同学写小论文时一头栽进事例的堆子里,整篇文章象记流水帐一样罗列了不少例子、材料。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有时看起来好象很生动,但文章缺乏基本理论的分析,这就失去了小论文的特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给人一种花言巧语而又空洞无物的感觉。为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透彻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把例子的道理讲清楚,使小论文的主题鲜明,给人以启迪。
2)重“理论”轻“事实”。有些同学觉得既然是小论文,似乎总是“理论性”越强越好。文章引经据典,洋洋洒洒。道理讲一大堆,但缺少例子印证,以至从理论到理论,空话套话连篇,结果是文章缺乏说明力。对此,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选取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事实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理论与例子衍接生,做不到事理交融。事理交融是指理论和事实有机联系,摆事实,讲道理,即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如其分地分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写小论文,普遍有一个通病:先写一段理论,然后公式化地加上一个例子;或先写一个例子,后面再例行公事地加上一段理论,就象水和油混在一起一样“层次分明”。不能做到事理水乳交融。要克服这一毛病,应注意事理的统一,通过例子引出道理,或运用道理分析例子,光讲例子或光讲道理都不行。一篇好的小论文,应当既有生动实在的例子,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于摆事实中,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做到事理交融 二、写政治小论文的几点体会1要热爱生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轻描淡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写不出引人入胜的小论文来的。热爱生活,就是要求同学们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命之源,创作之源。不能整天愤世疾俗、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带着变色镜看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立意如果生活上没有上进心,思想境界不高,立意也就不会高。倘若立意不高或不正确,再华丽的辞藻又有什么用?在当今时代应该歌颂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不能触及个别丑恶的现象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材料,充分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既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写作原料的矿藏,它是小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受欢迎,但缺乏材料绝对写不出令人信服的小论文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主题。“意在笔先”,“留心处处皆学问”。同样生活在一个学校里,有的同学写出来了,有的写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缺乏感受、缺乏思考。任何一篇有见地的政治小论文,从议题的选定,主题的确立,到谋篇成文,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理解、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论证,正确的立意。只有走进生活深处,用全身心去观察体验,才能做到所见者深,所知者深。尤其要善于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个人的感受越深刻、越独特,小论文的个性就愈鲜明,价值就越高。初学写作的人,应该从自己周围熟悉的东西写起,扬长避短,从自己生活基础最丰厚的地方选取写作材料,根据表现、论证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选择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提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明力的典型、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及时按住时代脉博。防止出现罗列事实、堆彻材料的现象。荣获“知国情、爱中华”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家乡变化启示录》就是作者深入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之后有感而发的。作者没有停留在对家乡的朴素感情,而是深挖细掘,寻找变化的根据,并敏锐地发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的问题,把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深沉的热爱。另一篇《邹蕴,你真走运》的小作者是在观察了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组感人镜头而生发的感想。可见小作者确是生活的有心人,很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并加以升华,让瞬间变为永恒。有不少小论文是从“我”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突出了一个“小”字,以小见大。 如何写好论文结构式摘要 关键词] 论文结构 摘要 健康网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目前科技期刊的论文摘要均要求按结构式摘要的格式书写,即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针对部分作者在摘要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文摘编写详细说明如下,以供写作时参照。 目的: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用一、两句话概括,不要简单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 方法:简述研究所用原理、条件、材料、对象和方法,并说明有无对照、病例或实验次数。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所得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 结论: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并说明得到何种启发或提出问题及展望。 在摘要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②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③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④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而不使用“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⑤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⑥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⑦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⑧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参考资料:范围太广了,方法留下给你!

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民主法制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二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话题。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针对当前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三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现代社会的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求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社会前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都是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条件支撑。要使社会充分释放活力,必须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五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和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都是政法机关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六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都是我们近期的奋斗目标。我认为,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因此,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创建社会和谐。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国民旅游素质 近日,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提出了一些有关国民在旅游时应该遵守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报道称,出台“指南”和“公约”,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良好的国际形象这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少数中国公民在旅游时由于种种不文明的举动与行为,受到各方的侧目和批评,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中国人自己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一些国人的生活陋习与文明和礼仪相去又何其远也。“指南”和“公约”中列举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国人又常常会不经意“露一手”的坏习惯,无意中让外国人留下了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现在中国大陆高层提倡建筑“和谐社会”,是十分及时的。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自觉地讲礼仪,讲文明。而要做好这一点,当政者注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中间包括建立健全的社会体制、用人制度,消灭权钱勾结,缩小贫富差距,等等。让广大的老百姓心中少点“气”,多点心情舒畅,社会就会多点“和谐”。 在这样的社会大氛围中,国民的文明和礼仪更容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实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公民的文明、礼仪程度上。且让世界先从中国公民的旅游文明上看到泱泱中华的大国风范和国民的良好素质吧大庆建设卫生城市的 通过大庆建设卫生城市,市环境质量和整体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有以下十大突破。1、城市规划经专家论证不断修编完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2、街道路桥设施建设取得了惊人变化;3、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4、在污水无害化处理上为我省开辟了先河;5、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城市形象工程;6、改善了城市饮用水质量;7、生态环保建设取得重大突破;8、结束了黄土见天、绿色草木难活的历史;9、市政工程配套建设和改造上取得可喜成绩;10、老旧城区和结合部改造上取得重大突破。 这次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和治制建设,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

“三农”问题是首先要关注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高,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不是缩小反而加大了。 每年在外打工的上亿农民,在城市处于最低阶层,工资水平极低。农民收入水平过低,不仅福利水平难以上升,而且导致其消费力极低,进而使得国内经济减少对外经济依赖性、扩大内需容易流为宣传口号。 要解决“三农”问题,一要创造条件让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减少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二是要用法律保障农民土地产权及土地收益,使农民进入城市拥有最基本的财富起点;三要确立农民公民权利,使得他们在自由迁移过程中不受到歧视,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受到公平的基本的教育;四是在上述基础上创造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的制度环境与条件。 其次,目前市场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的状况已经改变。理由有二,一是中国解放后“婴儿潮”的人口35-50岁)基本上达到顶峰,劳动力人口增长将出现放缓;二是从东南沿海的情况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开始转变为供不应求。 笔者以为,在今后的20年里,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将无法改变。一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尽管“后婴儿潮”时期的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但绝对量并不会下降;二是随着这几年国内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国内劳动力人口的素质越来越高,而就业机会的增长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培养的增长;三是城市化快速发展,肯定会让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四是只要从农民工十几年来的工资收益水平增长幅度十分微小、甚至于没有增长就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在未来一段时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仍然应该是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的目标。 第三,国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国内居民个人储蓄成倍增长,中国是否出现了资金过剩的格局?从近几个月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来看,遏制流动性快速增加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就目前市场的主流意见来看,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基本是外汇占款增长过快及居民储蓄过高的结果。对于前者,只要本外币市场分割、结售汇制度不改变,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不可能放缓的。对于后者,国内外学界一直在以中国人的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说事,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人口结构下,无论政府如何来提倡消费,无论政府把储蓄利率压到再低水平上,国内居民的储蓄并不会因此下降。 目前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过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在低利率政策下,无论政府采取多少行政性措施来压制这种过多的流动性,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此起彼落。当大量的流动性在市场流窜时,各种资产价格就会快速上涨。如房地产市场与股市都会如此。 第四,经济生活严重的制度性利益失衡,从而使得社会财富在短期内向少数人聚集。比如,目前市场炒作严重的蓝筹股,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国有垄断性企业或政府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使得市场化不充分的行业。这些企业的好坏并非是通过市场竞争,企业努力的结果,而是通过政府垄断性政策轻易获利。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严重弱化绝大多数民众的劳动努力程度,也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上述都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基本认识,中国经济生活将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会更多。

政治论文800字范文初一下册

1、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本单元是上两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逻辑发展。学生通过上两个单元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这个单元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甚至上册书中的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各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做了有力的准备。设计本单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意图、内容和要求。2、本单元的内容介绍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磨炼意志,选择坚强”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两课组成。第五课设计了两个框即“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面前也从容”,一共四个目。第六课设计了两个框即“让我们选择坚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共四个目。(二)本课内容结构及知识网络1、内容结构  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的内容:“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面前也从容”。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运用邓亚萍材料引出第一目“挫折与人生相伴”。从中揭示,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碰钉子,然后通俗地讲解挫折的含义。在确定了挫折含义之后,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难免,挫折与人生相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接着指出,挫折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可分为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  通过登山材料进入第二目“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让学生了解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人生态度,这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再通过让学生填写挑战者、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词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让学生们议一议自己曾经经历的一次挫折以及所采取的态度而导致的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地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两个战胜挫折的例子谈起。一个是发生在我国的真实故事──化名小丹的残疾姑娘如何战胜一次次的挫折走向成功之路。另一个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多次经历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这两个事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勇敢地战胜它,就会获得智慧和人生的成功。最后组织“每人奉献一个通过战胜挫折后获得的智慧,存入班级智慧栏”活动,让学生体验这一道理。   第二目是“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勾画的生动画面,将自己战胜挫折的经验总结成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他们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地认识挫折”、“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几种方法。 2、知识网络(三)本课具体知识介绍1、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  (1)挫折的含义:即“碰钉子”,是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  (2)造成挫折的原因:  ①外在因素:指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其中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  ②内在因素:是指来自于个体内部的原因,笼统地说就是各种人为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虽然人人希望万事如意,但没有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2、人生难免有挫折——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三种人:  (1)胆怯、懦弱的人,其心理反映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是一事无成;  (2)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其心理反映是:在困难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半途而废往往得到是遗憾和沮丧。  (3)意志坚强和有坚定信念的人,其心理反映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能够享受战胜挫折的喜悦与幸福。3、挫折面前也从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挫折的作用  ①消极作用:挫折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②积极作用:挫折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在艰难的环境中,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取得了出色的成就。4、挫折面前也从容——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只要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们就能主动、积极地迎战各种挫折,这些有效方法有: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要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要会自我疏导。二、重点知识解析  关于挫折问题,我们既不陌生,也不难学习。关键是要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树立起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这是本课的重点。  找到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我们就能主动、积极地迎战各种挫折: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的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  (3)要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支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有效方法。  (4)要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三、难点知识剖析关于造成挫折的因素  教材没有强调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概念,但我们需要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去理解。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有目的的活动,如生产、科学研究、教育、生活、学习、交往等。当人们的这些活动受到阻碍时,就会出现挫折。  造成挫折的因素主要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人们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地变。比如,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使无数良田和房屋毁于一旦,人们无家可归而为此焦虑;2003年SARS明病毒在中国一些地区肆虐,人们称之为非典型肺炎疫情,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致使人们产生惊慌和恐惧。这些外在的自然因素由于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而使人们生活遭受挫折。  社会因素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遭到各种人为因素的打击和阻碍。比如,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据伊拉克方面公布有1 254名平民丧生,5 000多人受伤。1995年,一位两岁的孩子因医务工作者的疏忽,错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导致孩子药物性耳聋。从那一年起,父亲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儿子讨回了公道。孩子已长到10岁,然而这个意外的打击使他仍然只会喊出“爸爸”这两个字。  学校因素是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环境对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比如,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一些教师简单生硬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畏惧感。  家庭因素是指家庭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比如,亲人突然死亡使人产生强烈的悲痛,父母不理解子女的成长需要产生心理隔膜,等等。  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体由于体力、智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例如,有的人很想当飞行员,但是在身体检测时被检测出色盲而失去了当飞行员的机会;有的人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但是由于努力不足造成考试失败,从而产生消极颓丧的情绪;等等。- 返回 -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 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自从日本政府7月7日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之后,日本政府和东京都政府上演“购岛”双簧闹剧,日本首相称计划明年4月对钓鱼岛实现“国有化”,并已经启动“购岛”程序。15日下午,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冲破日方阻挠在钓鱼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展开中国国旗宣示主权。随后,一行14人相继被日方以“非法入境”为由扣押。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并在11日签署所谓“买卖合同”。对此,中国多部门密集表态反击日本政府"购钓鱼岛"行动。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却因为日本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而陡生波澜。中国历来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和外交协商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陆上边界没有一条是完整清楚划定,和邻国没有争议的。中国通过谈判目前已经解决了90%的陆上领土,都是通过谈判解决成的。所以,中国不主张使用武力,中国也不主张在解决之前来改变现状,这是中国外交在处理边界争议问题上一贯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到目前取得的成绩还是非常明但是一旦对方要采取武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必将遭到中国全面的反击。

我的低碳小窍门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低碳的生活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的一些低碳小窍门就是针对节水方面的。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台洗衣机就可以节约用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来洗一次衣服,减排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4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洗衣机虽然好用,但是三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来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还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吗?来看看我的建议吧。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随手管好水龙头。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民主法制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二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话题。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针对当前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三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现代社会的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求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社会前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都是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条件支撑。要使社会充分释放活力,必须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五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和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都是政法机关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六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都是我们近期的奋斗目标。我认为,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因此,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创建社会和谐。 3 零花钱”不容轻视(政治小论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便也在不止不觉间不断上涨,有的甚至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班吧!班里有些男生女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对于穿着打扮,可都是“行家”。"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书包,“SONY”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会带有上百块的钱,用于所谓的“吃喝玩乐”,泡网吧,打游戏,看色情录像、结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种例子在如今的校园中已不再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其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这种超前消费意识是不适合中学生的,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第一,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经对身体无益了,更何况这种环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浪费的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馒头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现在的孩子谁手里要是没几个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拿着钱去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又尴尬的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那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4月12日江北区一名约7岁的女孩哭喊着要跳楼。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从父母那得到零花钱。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义,以金钱或能换取金钱的一切作为自己的钟爱。 再次,会给其他人树立不好的榜样,给他们的父母造成压力。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还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用,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我相信,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甚至维护他们的“尊严”,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点来给孩子。可孩子并不心疼,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还嫌不够。 第四,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知道应认真学好知识,不懂得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只懂得吃喝玩乐,腹中却空空如也。更是忘却了将来有独立生活,赡养父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将永远富有,倘若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将来要如何面对贫穷呢?也许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过去,但有的人却会难以自拔。前不久,报纸曾经报道,广州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潜入同字家中盗窃被发现后,向同学的母亲狂刺38刀实在是惨无人道。 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知识和正确的引导。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伤人———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在处理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家长首先要牢记:零花钱,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专家建议,至少在孩子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 零花钱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作为父母,首先,绝不能在经济上放纵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一句话,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