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简述洪涝灾害成因及其危害性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2024-08-29 08:58:14

简述洪涝灾害成因及其危害性论文

分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理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95%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①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②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③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④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

洪涝的原因,可分为深浅两个原因。浅者,豆腐渣的防洪措施;深者,环境恶化也。而高温,谁都知道环境恶化是其根源。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5℃,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自然条件中,大面积持续性高强度的降雨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趋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泊萎缩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等多种非气候因素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我国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降雨分布不均匀,气候异常加剧;②主要江河中下游地势平缓,河道曲折,洪水排泄不畅;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活动剧烈;④河湖淤积严重,行洪蓄洪能力下降;⑤大江大河沿岸工程条件复杂,堤防隐患严重(张梁,1999)。降水分布不均我国降水的最大特点是时间和区域上分布的严重不均,这是导致洪涝和干旱频繁交替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时间上,年内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际丰枯交替,形成多种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在空间上,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东部特别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雨量丰沛。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纬35°以北(特别是西北地区)降水偏少,北纬30°~35°地区基本持平,北纬30°以南地区显著偏多。这种降水特征是伴随着新生代的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环境演化逐步形成的。第四纪以来,全球性降温使中低纬度地区的海陆热力差异加剧,形成大范围的东亚季风环流,并因青藏高原的急剧隆起而得到极大的加强,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加炎热多雨,洪涝灾害频发。此外,受局部山地地形的控制,降水的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在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以及伏牛山、大别山、雪峰山、罗霄山和武夷山等地区,不但年降水量较高,且暴雨频繁而强烈。地势低洼与区域性地面沉降受区域性构造控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依次形成高原、高山→山地、高原→平原、丘陵三级台阶式的地貌格局。受此控制,我国主要江河上游地势陡峻,水流一泻千里,而到中游、下游地区,地势陡降,河道曲折迂回、河水流速骤减,大量泥沙淤积,行洪不畅,极易泛滥成灾。以长江为例,自宜昌向东进入中游后,河道的海拔标高由100m以上陡降至50m以下,由此至长江入海口长达1800km的河道平均坡降只有万分之二点八。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属于中新生代构造沉降盆地,从白垩纪开始沉降速率不断加大,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构造沉降加速期。据研究,更新世的构造沉降速率约为065~129mm/a,全新世约19mm/a,现代约82mm/a。据此推算,江汉平原在1954~1998年间仅构造沉降就超过4m(张人权等,1998)。开采地下水等人类活动更加剧了地面的沉降量。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构造沉降和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更加强烈,以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地面沉降已使地面高程降低几十厘米至2m以上(张业成,1999)。上海是个地势低平的沿海城市。20世纪40年代以前,地面标高一般在4m以上,市区内几乎没有防汛设施,但几乎未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自6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区地面标高普遍降至5m以下,市中心地段只有6m左右,每逢大暴雨市区许多街道积水,民宅进水受害。1995年6月24~25日,全市普降1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造成市区200多条马路严重积水,25600多户居民住宅进水(刘毅,1999)。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洪水灾害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暴雨洪水是激发水土流失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崩滑流)的重要因素,反过来这些地质过程又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灾害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及土地资源,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调蓄水分功能下降,从而增大了洪水的暴发强度和频次;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产生的泥沙物质造成河、湖、水库淤积,河床抬高,甚至高出两岸地面,使之成为地上“悬河”,从而加剧了洪水灾害(张业成,1999)。例如,处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20世纪50年代共发生水灾4次,70年代8次,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都要发生水灾,并且出现了198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下游地区河床湖底逐年抬高,城陵矶—汉口段20年间平均淤高43m,洞庭湖等不断萎缩。因此,长江中下游的干流,除个别河段外,洪水水位在流量未增的情况下仍然逐年上涨。据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的观测资料,1954年的最高水位为45m,最大流量44500m3/s。除这两次特大洪水外,期间还发生多次较大洪水,洪峰流量相近,均为29100~29800m3/s,最高水位在逐年上涨。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湖泊对于蓄洪分洪和调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大幅度萎缩,使其调蓄洪水的能力急剧下降。据有关资料,19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总面积达25828km2,减少了一半以上。被称为“千湖之省”的湖北,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天然湖泊1066个,到80年代末仅存309个。1825年以前,洞庭湖为一个统一的大湖,面积达6270km2;此后,逐渐分解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到20世纪90年代湖泊总面积缩减至2150km2。鄱阳湖面积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600km2缩小到现今的3860km2(张业成,1999)。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是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积不但直接造成湖泊萎缩,而且也为人工围垦造田提供了基础。例如,洞庭湖平均每年接纳泥沙33×108m3,其中82%来自长江上游。江河沿岸堤防工程脆弱江河两岸的天然堤坝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在平水期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但在洪水期,稳定性较差的堤坝可能发生溃决,导致洪水灾害。具有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堤坝常常位于隐伏岩溶发育的地段或土质结构疏松以及土洞、孔穴发育的河段。如江西省境内长江干堤长约160km,其中近80km地段为隐伏岩溶发育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22km长的干堤曾发生过隐塌,是造成堤防溃决的重要隐患。土质结构和稳定性较差的岸坡也使堤防安全受到影响。如长江中游大多数地段的天然堤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极易发生管涌等形式的渗透变形而被水流冲刷破坏。综合上述,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不一,但它们多与地质动力过程相关。气候是控制洪涝灾害的先决条件,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崩滑流活动与河湖淤积等因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简述洪涝灾害成因及其危害性论文的题目

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自然条件中,大面积持续性高强度的降雨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趋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泊萎缩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等多种非气候因素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我国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降雨分布不均匀,气候异常加剧;②主要江河中下游地势平缓,河道曲折,洪水排泄不畅;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活动剧烈;④河湖淤积严重,行洪蓄洪能力下降;⑤大江大河沿岸工程条件复杂,堤防隐患严重(张梁,1999)。降水分布不均我国降水的最大特点是时间和区域上分布的严重不均,这是导致洪涝和干旱频繁交替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时间上,年内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际丰枯交替,形成多种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在空间上,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东部特别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雨量丰沛。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纬35°以北(特别是西北地区)降水偏少,北纬30°~35°地区基本持平,北纬30°以南地区显著偏多。这种降水特征是伴随着新生代的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环境演化逐步形成的。第四纪以来,全球性降温使中低纬度地区的海陆热力差异加剧,形成大范围的东亚季风环流,并因青藏高原的急剧隆起而得到极大的加强,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加炎热多雨,洪涝灾害频发。此外,受局部山地地形的控制,降水的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在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以及伏牛山、大别山、雪峰山、罗霄山和武夷山等地区,不但年降水量较高,且暴雨频繁而强烈。地势低洼与区域性地面沉降受区域性构造控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依次形成高原、高山→山地、高原→平原、丘陵三级台阶式的地貌格局。受此控制,我国主要江河上游地势陡峻,水流一泻千里,而到中游、下游地区,地势陡降,河道曲折迂回、河水流速骤减,大量泥沙淤积,行洪不畅,极易泛滥成灾。以长江为例,自宜昌向东进入中游后,河道的海拔标高由100m以上陡降至50m以下,由此至长江入海口长达1800km的河道平均坡降只有万分之二点八。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属于中新生代构造沉降盆地,从白垩纪开始沉降速率不断加大,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构造沉降加速期。据研究,更新世的构造沉降速率约为065~129mm/a,全新世约19mm/a,现代约82mm/a。据此推算,江汉平原在1954~1998年间仅构造沉降就超过4m(张人权等,1998)。开采地下水等人类活动更加剧了地面的沉降量。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构造沉降和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更加强烈,以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地面沉降已使地面高程降低几十厘米至2m以上(张业成,1999)。上海是个地势低平的沿海城市。20世纪40年代以前,地面标高一般在4m以上,市区内几乎没有防汛设施,但几乎未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自6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区地面标高普遍降至5m以下,市中心地段只有6m左右,每逢大暴雨市区许多街道积水,民宅进水受害。1995年6月24~25日,全市普降1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造成市区200多条马路严重积水,25600多户居民住宅进水(刘毅,1999)。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洪水灾害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暴雨洪水是激发水土流失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崩滑流)的重要因素,反过来这些地质过程又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灾害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及土地资源,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调蓄水分功能下降,从而增大了洪水的暴发强度和频次;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产生的泥沙物质造成河、湖、水库淤积,河床抬高,甚至高出两岸地面,使之成为地上“悬河”,从而加剧了洪水灾害(张业成,1999)。例如,处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20世纪50年代共发生水灾4次,70年代8次,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都要发生水灾,并且出现了198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下游地区河床湖底逐年抬高,城陵矶—汉口段20年间平均淤高43m,洞庭湖等不断萎缩。因此,长江中下游的干流,除个别河段外,洪水水位在流量未增的情况下仍然逐年上涨。据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的观测资料,1954年的最高水位为45m,最大流量44500m3/s。除这两次特大洪水外,期间还发生多次较大洪水,洪峰流量相近,均为29100~29800m3/s,最高水位在逐年上涨。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湖泊对于蓄洪分洪和调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大幅度萎缩,使其调蓄洪水的能力急剧下降。据有关资料,19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总面积达25828km2,减少了一半以上。被称为“千湖之省”的湖北,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天然湖泊1066个,到80年代末仅存309个。1825年以前,洞庭湖为一个统一的大湖,面积达6270km2;此后,逐渐分解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到20世纪90年代湖泊总面积缩减至2150km2。鄱阳湖面积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600km2缩小到现今的3860km2(张业成,1999)。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是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积不但直接造成湖泊萎缩,而且也为人工围垦造田提供了基础。例如,洞庭湖平均每年接纳泥沙33×108m3,其中82%来自长江上游。江河沿岸堤防工程脆弱江河两岸的天然堤坝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在平水期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但在洪水期,稳定性较差的堤坝可能发生溃决,导致洪水灾害。具有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堤坝常常位于隐伏岩溶发育的地段或土质结构疏松以及土洞、孔穴发育的河段。如江西省境内长江干堤长约160km,其中近80km地段为隐伏岩溶发育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22km长的干堤曾发生过隐塌,是造成堤防溃决的重要隐患。土质结构和稳定性较差的岸坡也使堤防安全受到影响。如长江中游大多数地段的天然堤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极易发生管涌等形式的渗透变形而被水流冲刷破坏。综合上述,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不一,但它们多与地质动力过程相关。气候是控制洪涝灾害的先决条件,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崩滑流活动与河湖淤积等因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洪涝的原因,可分为深浅两个原因。浅者,豆腐渣的防洪措施;深者,环境恶化也。而高温,谁都知道环境恶化是其根源。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 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 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 5℃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洪涝灾害的形成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所以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第二,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区都是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而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又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洪涝大致上又可以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河流洪洪涝中影响最大、最常见,如果流域内暴雨长时间积蓄就会造成河流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引发堤坝决口,造成地区重大损失,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伤亡。

广西本来就是个洪水多发地,最好的方法是修水榘和水库没什么其他的办法

洪涝灾害论文

重庆市是全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齐、分布广、发生频繁、损失重、危害大等特点。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救灾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12月到2008年7月,全市共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00多万人次,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100多亿元,该市各级财政安排救灾款20多亿元。 重庆市30年来解决了3000多万人次因灾缺粮困难,为近1000万人次提供御寒衣被,帮助灾民恢复、重建住房200多万间。从1999年以来,该市致力于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重庆2006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2007年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2008年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庆民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全系统动员、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救援。1997~2008年,全市投入救灾资金95亿元,有力保证了救灾救济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全市救助灾民共4万人次。 2008年,该市制定了《重庆市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保障预案》,全市所有区县、乡镇均制定了相应的灾害应急救助预案,至此,全市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建成以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备灾减灾为基本内容的减灾救灾工作体系。 此外,重庆市自上世纪90年代末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已建立完备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月/人)提高4%、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年/人)提高1%。低保制度惠及群众160万人,其中城市居民低保83万人,低保平均标准230元/人·月;农村低保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发展至今从不到1万的低保群众,惠及到现在的77万人。2007年,重庆市将城市低保对象中的80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分类救助的对象中。另外,为了保障低保水平的适应性,从2008年4月起,由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对城市100户低保家庭生活开支情况实行记账监测,按月分析低保家庭生活状况,为调整保障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分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理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95%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①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②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③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④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

楼主真够找乐的了 600字也叫论文啊?顶多叫作文~~

洪涝灾害论文3000字

抗洪救灾工作总结  受第9号超强台风的影响,我乡8月19日至22日持续普降暴雨,给8个行政村的水利、交通、农田等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统计,这次“19”洪灾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3900万元。现把今年619洪水的抗洪救灾情况总结如下:  一、洪涝灾害情况  受灾群众多于历次洪灾。全乡受灾群众达5000人,特别是连溪村,有田心、竹园、码园等三个组全体村民被围困,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指导下,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据统计,全乡共转移围困群众2113人,倒塌房屋53栋,无人员伤亡。  农业损失较为严重。全乡共水淹稻田4000余亩,成灾率达80%,水冲沙压1000亩,难以恢复的达500亩。全乡共决口鱼塘62口,走失鱼苗约计18万余尾。洪水冲走生猪106头,鸡600余只。其他经济作物损失达8万元。  基础设施损失惨重。全乡村组道路被冲毁10条39处长达4000米。乡境内多条渠道倒塌,左干渠共倒塌4处计800方,王家山圳倒塌3处计600方,黄山燕渠倒塌3处计1000方,连源村亭子组烟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400方,沙山组烟水配套工程排灌水圳塌方500方,树山组山体滑坡600方,山下方排灌水圳难以恢复。特别是连溪村土地平整项目工程刚建好的排灌水圳塌方更为惨重,倒塌排灌水圳长达700米。  二、抢险救灾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乡高度重视,把抗洪救灾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来抓,并采取了如下紧急措施:  (一)党委、政府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乡村干部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参加抢险。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党委彭书记亲自在指挥部坐镇指挥,24小时在指挥部指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险救灾:  1、迅速召开党政领导会议,成立抗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彭 伟,组长:豆小华,常务副组长:彭瑞珍,副组长:蔡晓斌 、豆华即 、陈国生,成员:侯剑、侯清林、陈 勇、刘水秀、各驻村乡领导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彭瑞珍兼任,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由刘水秀同志负责,灾情汇总由侯剑负责,灾情上报水利局由侯清林负责,上报民政局由侯剑负责。2、迅速启动防汛抢险全部应急方案。3、全乡干部职工深入到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迅速疏散安置受灾群众。4、发出紧急通知:<一>是要求驻村领导指导群众做好抗洪救灾工作。<二>是协助做好受困村组的人员、财产转移工作,并妥善安置。<三>是进村入户、排查灾情。<四>是组织力量修复一些水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交通、通讯、照明等。<五>是协助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六>是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二)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率先垂范,奋斗在抗灾一线。在洪灾面前,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终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乡全体干部进村入组指导抗洪救灾工作;组成抗洪救灾工作队,深入全乡受灾村组组织群众进行抗灾自救;同志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一切为了灾民的安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在抗洪救灾前线上到处体现。  (三)及时落实抗洪抢险。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救灾物资、资金,做好救灾物资发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8月24日救灾队就深入到全倒户进行了慰问,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对水浸农户进行消毒等工作,基本保证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确保不出现因灾逃亡、死亡现象。  (四)及时排除水库险情,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加强南腰垅水库安全监测,水库大坝8月20日出现险情后,彭书记指示豆乡长和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及时赶赴现场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强行拆除拦鱼网,截断上游的进水,成功地排除了险情。并督促驻村干部和水库责任人刘大慢要坚持24小时严防死守,以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五)坚持以人为本,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确保灾民安全转移为中心。在洪灾面前,我们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各种困难,不顾自身安危奋斗在灾民安全转移第一线。在营救松岗村井水组李定妹时,情况万分危急。8月20日,驻村干部多次做她的工作要她搬出危房,她死死不肯离开那又破又旧的土胚屋,最后,彭书记指令乡村干部把李定妹抬出来,抬出来不到一分钟,整个房屋就哗拉一声地倒塌了。从8月19日早上5时40分到6月23日16时,乡防汛指挥部共接到求救被困群众电话18个,被困群众2100余人,在群众最需要的紧迫关头,我们乡村干部想群众所急,解群众之困,组织力量及时施救,在洪水围困后,没有一名群众因得不到救助而造成伤亡。  (六)加强值班和汇报工作。乡防汛办、乡政府办、水库执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在这次洪灾中,防汛值班的同志整天整夜都得不到休息,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为了抗洪救灾工作不受延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联络资源,加强信息联络和灾情上报。驻村干部全面掌握了村组干部的电话或手机号码。是乡、村、组干部坚持24小时不关机。是办公室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是三个村的高音喇叭发挥了作用。是抗洪期间,驻村干部每天7点向彭瑞珍汇报灾情,由办公室统一汇总上报。

洪水像一个恶魔一样,为人们带来了痛苦,带来了不便,带来了灾难。据电视报道:截止9月6日,渭南市一共有5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85万人,9万亩农田被洪水无情的冲毁,渭南老城街被淹了一部分,妈妈单位的苗铺也被冲毁,人们迁来迁去,许多人无家可归。洪水冲走了牛羊,淹没了庄镓,灾民们没饭吃,没有衣服穿,寒冷逼迫着他们,适龄儿童上不了学。水火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关系到渭南市人民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解放军叔叔、武警战士、机关 干部和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抗洪第一线,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的雨水,困了就地倒在河堤上,在风雨中露宿,日夜不停的扛沙袋,堵决口。爸爸也去抗洪,不知不觉,感冒之神来到爸爸的身上,可是他还是带病去抗洪,每天吃住都在河堤上,不能回家,我很想他,只能靠电话联系。现在23万人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剩下20多万人,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把灾民的生活安排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渭河、洛河、黄河三河的水,都在潼关交汇,三河的水遇在一起,不能及时往下游流,整个聚集在渭南的华阴、潼关等地,使渭河水开始倒流,形成洪水。同时由于人们随意砍伐树木、花草,使大量水土流失,许多淤泥沉积在河床,使河床升高,造成洪水泛滥,这是人类破坏大自然,没有保护环境,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的恶果。 所以,我们从小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全体干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洪涝灾害。

关于洪涝灾害的论文题目

分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理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95%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①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②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③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④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