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中国知网

发布时间:2024-07-12 06:57:14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中国知网

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如何更好地向青年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文化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步的,然而,我国的许多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正在消失,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呢?  一、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地从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经典的、人性的和有时代特征的文学艺术等。其内容自然也应当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生活、语言,从而形成了它们共同的意识、共同的文化。伟大的华夏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的生活理念中诞生、成长和发展,通过这种语言载体来认知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和传承文化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始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上表现得最为鲜明,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冷遇。由于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公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社会上不只是青少年,也包括我们的许多文化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的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更谈不上积极地去开展文化的传承工作。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这样下去连自己是中国人都快忘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陈香梅女士说,一些外国人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外国人这样认为情有可原,一些中国孩子也这样认为就很可悲了。这说明我们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实在太落后了。  我们融入国际社会,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但更应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中国社会进步,既要从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合理成分,又要从别人的经验里吸取有效营养。如果一个人、民族和国家对自己的历史不了解、不重视,那么就会对自己的文化认同、自身处境的理解产生偏差。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  烈为亘古所未见,但那都是在被动的状态下产生的。如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大了融入国际潮流的步伐。中外文化在一种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亲密接触”,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拿来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其民族特点一样是多元一体和丰富多彩的。我们在走自己的路时,也应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及时对自己的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事实上唯有为本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终能起到激励和提倡的作用,这里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成为本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  三、语文教学中要让中华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认识国学、呼唤国学、振兴国学,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然。而学校中的语文课,正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东西不少,仅从文学角度而言,从《诗经》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经典,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我国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那些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最辉煌的,李杜韩柳,欧王苏巩等,一代风流,多么精彩!但在考试测验时却让学生选择ABCD填充,把思想、美感、意境、韵味破坏殆尽,谁还会对这些传统文化作品有学习的兴趣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表达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喜欢了,愿意去读去欣赏,自然就会去传承了。 你自己筛选一下啊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时,我们要慎之又慎,既有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又要蕴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并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开展多样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在班队会上树立典型:如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的,助人为乐的等等。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中,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同时,我们也务必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过多的形式化也许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负担。孩子们真正的收获应该是潜心下来,快乐诵读,并有所收获。  四、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以我国传统的文化作为依托,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效果。我国当代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把国学经典用音乐的形式演绎,情真意切地再现古诗、古文的韵律美。既淡化了读诗时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这不失是用现代媒介,为国学经典的一种创新。  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注重整体教育氛围营造,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书香文化校园。利用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创设浓厚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部分宣传栏、班级“文化展板”专栏,专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方法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把小学语文中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昙花一现。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重要性。参考参考吧,采纳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

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语文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便是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众多好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素养。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砺,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其实不难,你可以找一些范本,自己仔细看看,然后照着它的格式写就可以啦。具体的内容要靠你自己去发掘。如果确实不会,俺给你一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文化结构和文化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文化涌入和新生文化的兴起,对于调节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尤为突出,这种现象,也闯进了本该单纯的小学校园。不少学生对快餐文化、网络文化、西方节日文化等兴趣极厚,乐也融融,但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基本的常识,对我国古代志士仁人的光辉形象知之甚少,对传统节日了解十分苍白,对传统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仁爱礼让、修身正德等文化精华懵懵懂懂,根植不牢。这种冲击和现象使得社会上有些人没有家国情怀,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懂处世伦常,不懂尊老爱幼,行为上见利忘义,丧失人伦。而冲击到小学生身上,则表现为自私、冷漠、和同学相处时斤斤计较,对老师和家长的培养抚育没有感恩之心,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常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反思自身,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外界的冲击,还因为我们自身做得不够好,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也缺乏足够的热爱。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成才。西方著名学者曾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足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域外如此看重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人更应自觉加以传承和弘扬。而这一项工作,应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内,体现在语文课堂上。现今,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已陷入“文本主义”的框架,缺乏人文情怀。有的是机械背诵文章诗句,少的是对这些精华句词的分析与品味;有的是大量试卷的题海战术,缺的是对经典好文的阅读与赏析。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单调的,评议课堂是苍白的,无法提升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更遑论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教育,承担对其传承的使命。语文课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如果让一支没有深厚文化功底的教师队伍来组织实施,其结果不堪设想。因此,语文教师要堪此重任,除了教师必备基本素质之外,特别要提高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素养,自觉加强自身历练。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科学、哲学、史学、艺术 、习俗等兼容并包,且有粗精优劣之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史哲知识和辨别优劣的眼光,在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瀚海中劈波前行时,让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弃粗取精,吸纳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精华,抛弃不适时宜的文化垃圾,使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捍卫。此外,还要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修为,为人师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捍卫,不仅要落根于学生的心中,更要表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上。师者有世范之义,教师要让学生从之,必须具备较强的传统文化修为,集传统文化精华成分于一身,思想境界要高,德行要正,术业要精,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树起标杆,让学生真真切切看到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的优秀形象,进而在心底里敬佩之,行为上效仿之。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传承和捍卫传统文化,可以在文言文和古诗文教学中打开缺口。一、指导学生丰富成语和名言佳句的积累,形成传统文化积淀。成语言简意赅,使用率极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业精于勤等等。有些成语本身就是典故,趣味性和历史性都很强,如拔苗助长、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等。名言佳句内容上或明理,或持节,或修为,或自强,或治学等等,形式上对仗整齐、寓意深刻,浓缩了古人的伟大智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完成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地积累成语和名言佳句,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尤其是在作文中掌握运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成语和名言佳句的储备量就会不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也会随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二、让学生学会赏析人物形象,汲取人物形象中的优秀文化成分。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些是根据文言文改编的,其中不乏名篇佳作。里面的人物形象骨肉丰满,栩栩如生。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秉承着民族的优秀文化,如《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聪敏机智、彬彬有礼;《将相和》中的蔺相如以国为先、私仇置后;廉颇幡然悔悟、勇于认错;《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晏子使楚》中的晏子忠贞爱国、顾全国家利益等等。要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法的眼光,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提升自身人格。这样,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星火相传、生生不息。三、让学生过好传统节日,维护民族文化的特色。经过历代积累,我国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传统节日系统,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等。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元素,具有东方民族的特色。在语文教材中,反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指导学生创新过节形式,拓宽传统节日文化的辐射面,如对春节、中秋等节日,应拓展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内容,充分体现家国情怀;对清明、重阳等节日,应拓展以不忘根本、敬老爱幼等内容,充分体现感恩图报的品质;对端午节,不仅让学生了解民族习俗的特色,更要让学生传承屈原的爱国忠贞的气节和情操。过好我国的传统节日,依浅处看,可以维护民族的特色;依深处看,可以弘扬传统、把根留住,增强文化的软实力。让学生懂得,我们不能重演邯郸学步,在轰轰烈烈的圣诞狂欢之中,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当然,传承和捍卫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不止以上三个方面,如加强语文课外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传承等也必不可少。总而言之,我们传承和捍卫传统文化,并非盲目自恋,装腔作势,也并非排斥异己,抱残守缺。而是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用明辨是非的方法,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洋为中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在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才能赢得国外尊重的目光。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范文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我们民族赖以存活的养分,是我们活的灵魂,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促进我们的成长,对国家的复兴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近代以来,外来文化逐渐的传入中国,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来自西方的快餐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的青睐,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则被人越来越少问津,面临被抛弃的尴尬处境,正在逐渐走向衰弱。这种状况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领导人号召人们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进行创新与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然而进行文化传承必须从小做起,从小学语文教育做起。因此教育部在进行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对其加以继承,使其能够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目前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教师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走出目前的教学困境,解决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传承,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担着国家发展与富强的重任,是国家的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小学生正好处于懵懂的年纪,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授课讲解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中国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渗透,能够对学生的为人处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外界的不良诱惑。这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与他们正好处于叛逆期以及正好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关,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外界的诱惑,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别人给予的建议与批评,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高有重大的意义。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播古代的优良品德,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语文课文《丝绸之路》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介绍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播放张骞出使西域的纪录片,进而让同学们从中学习丝绸之路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发展。(三)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和谐观念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将中国古人提倡的人文和谐相处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和谐相处的观念。如教师在讲解古诗《牧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再现当时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感受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使学生树立和谐相处的人文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影响。这是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使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选择,但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存在许多问题。如传统文化渗透力不足;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须借助参考书来了解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对其内涵理解不足;对教材中的古诗鉴赏能力差,不能深究其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再则教师虽然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也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不到位,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学生的课堂效率,忽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导致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一)教师语文教学中要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意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想永远传承下去,必须从小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而在这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培养意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如教师在讲解《白杨》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紧紧围绕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这几个词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懂得自己将来要向白杨那样,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屈,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生。教师也可以在课文结束后穿插地讲解一些古代像白杨一样具有这种品格的人,使学生的感情得到深华,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内涵。(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中汉字学习的挖掘汉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教材中汉字的学习和文化挖掘,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举措。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好多种意思,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发生了好多次的字体变换,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现在提倡少写多认,但我却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规范以及汉字所代表的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潜移默化地传承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学,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事半功倍。如教师在讲解《清平乐·村居》时,学生通过对这首诗主要汉字的学习以及字义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古诗句的字面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对老师后续的讲解以及古诗整体的情感有个大致的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渗透事半功倍。(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一个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经过慎重讨论选定的,这些课文对小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发展自身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能够体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影响到学生自身,但是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诵读中的不良习惯。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的《白杨》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课文丰富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师一定要先带头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起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其缺点,如学生在读课文时容易摇头晃脑不带感情地念,没有置身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够体会到白杨那种无私奉献,扎根边疆,服从需要,面对艰苦环境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进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间接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传承传统文化,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四)注意对古诗文进行有效的情境讲解古诗文一般是学生学习能力最缺乏的一块,但是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力最强的一块。对古诗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学生从小接触的是白话文,浅显易懂,而古文晦涩难懂,表达的感情方法含蓄,不易理解,使得学生常常断章取义,不能很好地鉴赏古文,掌握其情感,造成传统文化渗透障碍。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进行有效的情境讲解,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所表达的内涵。如教师进行古诗《牧童》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古诗中的情境进行讲解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再现,然后再让同学进行诵读并辅以教师细致的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五)创新教学情境,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创新教学情境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空间情境方法,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如在教室中粘贴古词古句或名言警句等,来加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四、小结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着重从必要性、现状、措施三个方面来论述了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语文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便是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众多好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素养。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砺,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赞一个,虽然我不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但对于您这样的想法很赞叹,希望有经验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建议,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摘要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时,我们要慎之又慎,既有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又要蕴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并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开展多样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在班队会上树立典型:如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的,助人为乐的等等。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中,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同时,我们也务必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过多的形式化也许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负担。孩子们真正的收获应该是潜心下来,快乐诵读,并有所收获。  四、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以我国传统的文化作为依托,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效果。我国当代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把国学经典用音乐的形式演绎,情真意切地再现古诗、古文的韵律美。既淡化了读诗时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这不失是用现代媒介,为国学经典的一种创新。  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注重整体教育氛围营造,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书香文化校园。利用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创设浓厚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部分宣传栏、班级“文化展板”专栏,专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方法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把小学语文中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昙花一现。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重要性。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其实不难,你可以找一些范本,自己仔细看看,然后照着它的格式写就可以啦。具体的内容要靠你自己去发掘。如果确实不会,俺给你一份

我们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可能比其他学科的教师的责任更为重大,每一篇都有它蕴含的感情,使学生在朗读上有更深的体会,目的是教师根据每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选择曲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诚实守信教育等等、用语文课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 语文课不单是几篇课文的讲授。传统的文化,不仅需要教师在晨会班会上进行系统教育,为学好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开个好头。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敏锐性,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我们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这次改革中的地位、崇高民族气节,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本中,因骄傲而去振兴祖国。另外在作文指导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下。如《吃墨水》一课,小青蛙的谦虚礼貌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做教师的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学生在具体,然后通过对句子的朗读理解,难点处的讲解。作为第一线上的教师,例如教学《骄傲

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论文题目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小学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  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  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  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  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  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  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  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  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  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  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  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  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  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  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  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  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  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  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  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  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  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  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  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  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  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  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  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  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