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3 18:17:03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双重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转型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之路。正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我国经济才得以成功实现转型、取得巨大成就。同样,能否续写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传递资源配置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自主决策并作出迅速反应,从而使各种资源处于有效流动和动态优化配置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市场机制将潜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财富、资源、知识、信息、技能和创造力动员起来,使它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而政府则确保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公平分享财富,享有选择的自由。  制度条件一旦具备,就如同闸门打开,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类财产和社会财富迅速增加。2013年我国各类工业企业总资产达105万亿元,2010年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达62万亿元。这既是以往财富的积累,又是创造新财富的基础。同时,各类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2013年我国各类企业达241万户,其中国有企业2万户,私营企业176万户。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兴起,它融合各类资本的优势,成为新的资本力量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成长起来,他们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捕捉新机会、开辟新市场、寻找新资源、从事新投资,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大量适合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来,使他们有机会从事非农工作和获取较高的工资性收入。人们职业选择和消费选择更加自由,自我价值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个性化选择又转化为市场信号,促使生产活动和经济结构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需要,推动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重要,经济结构将更加复杂化、精细化。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适应新常态,使经济社会生活更富生机活力。

生活的变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来自公/文:有约)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开、闭幕式表演、赛事组织工作、志愿者服务、场馆设施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给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更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北京奥运会,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驾驭各种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神七一飞冲天,奥运成功举办,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

世界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大环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世界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候,以和平与发展这个当今时代主题为大背景,世界经济诸主要趋势呈现为新的发展状况,这些趋势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图景。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势,对于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我国,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仅就当前世界经济主要发展趋势的状况,作一个概要的阐述。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名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经出现,很快风靡全球。对其意义作怎样高的估价都不过分。有人说,全球化是“一场为期50年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变革。”还有人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没有哪一种关系比世界全球化进程更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在中国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提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大趋势。诸如东亚金融风波,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世界经济重大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试想,若无贸易、投资自由化,何来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大进大出、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资源和市场的状况?若无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来大量资金(特别是“游资”)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划拨便捷的手段?若无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何来触动一点,牵及其他,金融风波迅速蔓延、扩大的传导机制?诸如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多极化、区域化等等趋势的新发展,都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各国都要正视和加深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国家界限的障碍,实行经济自由化。例如,就以关税率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而言,二战结束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为40%,而现在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发达国家降至3%,发展中国家降至14%。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二,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劳务、技术等在内;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容量增大。这具体体现在资源国际流动的各个领域的扩张上。世界商品贸易额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长6%,远高于同期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年均增长8%)。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高达8万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3万亿美元。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年流量)从1970年的4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亿美元;世界跨国银行的国际贷款额(累积量)从1970年的45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万多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从1973年的1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5万亿美元。特别是作为国际分工、跨国生产和资源流动主体力量的跨国公司,在当代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其产值、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专利、技术国际转让,已分别占世界相应总额的1/3、70%、2/3和70%。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三,是把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纽带愈益相互结合、影响,而非各自互不相干地平行、孤立发展。这种诸资源国际流动方式、领域相互结合、一体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转换、互补三个方面。相互促进,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自身发展的同时,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领域也得到发展。譬如资本流动带动商品流动(出口信贷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转换,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动机,既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实现,也可以转换为其他方式、领域的发展来实现。譬如商品贸易转换为对外投资,技术贸易转换为对外投资。相互弥补,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领域的长足发展所弥补。譬如,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互补。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四,是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开放和融合。具体而言,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的相互依赖一般用“贸易依存度”来体现,战后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到1998年已达23%;而且不仅世界各国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20%,诸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传统界限。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议论文800字

看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0941022113 国际经济与贸易 雷娜  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和挑战。作为一名在校主修经济的学生,我想就我个人而言发表下我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微薄看法和见解。近日来关于经济问题引起了全国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一些我们在电视新闻中随时听到的新名词“蒜你狠”等等似乎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中国通货膨胀的时期已经到来。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平日里我们会看各类专业的财经类新闻杂志。我认为,当我们在不断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如何不好,经济如何膨胀时,千万不能忘记从整个经济形势去看待问题,不可以盲目地跟随,应站在公正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经济现象。近日拜读了郎咸平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的文章也感触颇深。  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的面前,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说,依然保持了相当好的一个增长势头,尽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慢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一季度、二季度到三季度,增长有所下滑,比如一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6%,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1%,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9%,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经济增长一样都在放慢,但是,在全球经济明显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平均或者累计依然保持了接近10%的增长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近来,中国经济似乎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通胀趋势。最近,一项面向100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比较严重(占73%)或已经非常严重(占15%左右)。这折射出当前大家对通胀有着相当普遍的感受和担忧。该调查同时显示,有不到四成(38%)的人认为,明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遏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相比之下,该比重明显低于认为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或已经非常严重的比重。也就是说,尽管大部分都同意通胀已经是个严重问题,但并不主张将抑制通胀放在首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来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金融问题时采取的政策措施: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2008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后果是,在保持了GDP增速同时,也带来货币存量的过快增长。2009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4%,增幅比上年末高92个,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63%。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幅高于名义GDP增长率。  过高的货币供应量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显现。尽管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009年11月才变为正增长,但在未来一年,价格上行态势已经形成,居民对物价预期具有逐渐走高的趋势。  面对通胀压力,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主张,显然,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那么如何认识通胀预期,如何认识预期对现实通胀的传导机制,以及用什么政策工具来管理通胀预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政策选择。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货币供给,可以降低利率,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但从货币主义观点看,货币存量的增加,最终将影响到价格总水平的变化。  货币存量大幅增加以后,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逐渐产生,不过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通胀预期调整会非常缓慢。但在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学派看来,货币存量大幅增加后,通胀预期往往很快就能形成。  对货币政策制定者而言,了解通胀预期是如何被货币政策行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以及其他经济发展因素所影响,显然是非常有用的,但做到能够真正管理通胀预期并不简单。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8年在波士顿联储经济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承认,有一些测量预期通胀的方法,如了解家庭预期的调查,职业经济学家的预测,从通胀指数化债券市场收集信息等。然而不幸的是,那些被称之为企业的价格设定者的预期信息,提供的却非常有限。对于通胀的动态演化,哪些预期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中央银行如何从各种方式中找到最好的收取相关信息的方式,依然还是问题。  理性预期认为,行为人能够对经济政策和其后果作出准确判断,因而,政策制定过程常常滞后于公众预期,因而政策是无效的。当然,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之一是认为信息稀缺,并且在经济系统中不会浪费。但实际经济运行状况是不完美信息条件。如果政府与公众在博弈中占据信息优势,也有可能能利用政策影响预期。  在中国目前经济环境下,政府要想管理通胀预期,存在一定难度。  尽管中国CPI增速刚刚转正,政府强调2010年将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这种低通胀目标的政策选择能否得以实现,尚存疑问,因为低通胀的货币政策存在动态不一致性。  2009年11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当前物价满意指数为2%,较上季下降3个百分点,呈继续下降趋势。4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 4%,比上季提高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走高。  从目前政府传递的明年信贷、货币供给计划,以及当前的价格管理信息看,难以产生具有说服力的信号释放,政府只能从产能过剩和CPI水平来游说公众认可政府制定的低通胀目标,但以公众掌握的经济系统信息所形成的理性预期,公众不接受低通胀的说明,这样,就可能导致政策执行中发生动态不一致性,从而使实际通胀水平超出政府设定的政策目标。从实际经济运行看,东北产粮地区农民形成了年底价格上涨预期,因而实行了囤积不卖的策略;主要城市居民预期房价继续上涨,因而在年底出现了投机性抢购的局面。  虽然通胀似乎已成为实事,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中国经济在其他很多领域取得的进步。最近,国家统计局正在陆续的公布10月份的数据,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的指标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1—10月份,我们的工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等这些指标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多数指标还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另外,从一个大的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8月份,我们经历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今年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上是抑制通货膨胀的过快上涨,抑制过快的价格上涨演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我们想力图通过刺激和加快国内的消费,国内的投资增长,来调整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比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今年应该说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内需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速度,尽管外需增长明显放慢,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但1—10月份,中国的外贸出口依然实现了9%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达到2160亿美元,另外,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也趋于协调,中国的粮食已经连续五年获得了丰收,今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将是历史上最高的水平。  另外,我们的油料、食用油的供给也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一度由食用油价格过快上涨和粮食价格过快上涨拉动的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农副产品的供给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1—10月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长4%,高耗能行业的增幅在继续回落,这说明中国政府在一方面抓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推动结构调整,注重来进一步抑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重等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民生活在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前三季度,中国的城镇新增就业936万人,登记失业率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分别增加5%和11%,汶川地震后,国家恢复重建的规划编制已经完成,灾区人民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恢复重建的工作目前正在有序的推进。  在制度改革方面,今年,我国全国推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被认为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标志性的一项改革内容。县乡管理体制改革在进一步推进,在企业改革方面,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在继续深化,电信业通过合并调整,形成了三家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市场经营主体,航空工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铁路投资趋向多元化,在财税金融价格改革方面,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暂用条例,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改革稳步进行,修订了外汇管理条例,外汇管理制度得劲一部完善。调整了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对保障国内能源供给发挥了作用。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端于去年4月份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在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少国家的经济进入了衰退,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逐渐显现,而且在进一步加深。尽管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的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在逐渐放慢,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在加大,针对国际形势的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从7月份开始,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防止经济由增长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化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在当前价格水平上涨得到了明显抑制的情况下,又及时的调整了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这个就是重点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7月份以后,中央人民银行两次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适时调整了纺织品、服装等出口的退税率。10月下旬以来,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不断加重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又及时的进行了重大的经济工作部署,及时的调整了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坚持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出台了扶持稳定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增加保障民生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最近,中央又明确提出,当前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利的扩大内需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些措施并不是仅仅着眼于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从政策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来,其更长远的一些内涵,这就是注重夯实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长远,培育市场,创造需求的活力和动力,坚持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以投资代消费,以消费促增长,重在培育消费的增长能力和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持续的拉动力。  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有条件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的时期,在清醒的认识我们面临的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们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首先,要看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外需减弱的因素,也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累积效应。多年来,面对经济增长过快,投资消费出口比例关系严重不协调的矛盾,面对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承载压力大,以及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中央一直希望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适度放慢中国的经济增长节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今年经济增长适度回落,正是中央宏观调控所预期的,也正如社会上所讲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发展。其次,应该看到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和抗击各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够利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具有有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调动和组织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三是我国人口多,市场大,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还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潜力还十分巨大,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还非常突出,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加大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无论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改善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是推进经济结构升级、优化,提高技术进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能源节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都会创造出许多新的需求。从而,奠定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协调较快发展或者较快增长的基础,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广阔的空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够很好的应对和化解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各种矛盾、风险和困难,更好的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提高供给能力,改善供给结构结合起来,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使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较快发展。

近日,在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上看到一篇阐述我国发展状况的文章,该文作者把我国归入了初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笔者看后心潮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么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我国成了发达国家,哪怕是初级的,这能不让13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吗?然而我们是发达国家吗?愚以为非也。不错自改革开放以来,神州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7位,每年GDP的上升也在10%左右,航空航天事业居世界前列,钢铁产量、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可这就能说明我国已是初等发达国家了吗?中国西部有多少失学儿童?别忘了中国1/3的人刚刚脱贫,8千万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发达的地区也就4个直辖市和海岸线边的沿海省份。初二的地理课上,老师在讲“苏锡常三角经济带”时,说:“西藏一年全省的产值和苏州一样多,甚至有时还不及苏州。”这句话让每个江苏人都感到自豪,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心酸。一个是全国最大的省,一个是以小巧玲珑著称的“中国威尼斯”。诺大的西藏竟和小小的苏州不分伯仲(令人心寒的是有时还不如苏州),尽管苏州的GDP增长率已超过广州,上升为全国第一。历史上的吴国等国也以此为自己的都城,当时有一句俗语:“苏杭熟,天下足。”更是反映了苏州的富饶。这么大的贫富差异也能说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到如此地步!列位看官何

感觉中国经济现在情况比较糟糕,国内发展缓慢了,国外又在这时候打压中国,中国的问题在于思想道德这些,只图眼前利益,不管将来的事,个人利益至上,没有信仰等等,解决问题要靠时间。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800字

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宣告了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这种大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并呈现出与周期性调整不一样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因此,宏观调控理论、调控模式及其工具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主导型因素是结构性的,凯恩斯主义的逆周期调控理论就不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理论基础,需求导向的强刺激就不能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合理选择。因此,结构性改革政策框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一方面通过改革来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强化总供给、总需求对于价格机制反应的灵敏度,另一方面通过化解深层次结构问题,创造新阶段的增长源。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一、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特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呈两个趋势特征:第一,我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处于危机后持久的全球结构调整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各国为了适应数字经济,迎接信息时代到来从而进行的一个战略性选择。整个全球调整重点是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重心由第二产业慢慢的向第三产业转移,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从而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们对知识型服务业的需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催生了一系列的边缘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促进了“新”“旧”产业的融合。信息产业将继续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将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现阶段各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美国在发展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中遥遥领先,北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东亚地区紧随其后,另外欧盟与日本正从落后状态中奋起直追。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持续加快,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目前全球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内,经济的增长肯定会放缓甚至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例如之前的欧债危机)。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增速将逐渐趋缓。我国在之前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是以政府主导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制。在这个经济体制中,一方面政府通过投资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以此拉动经济增长,这就可能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浪费当前有限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资源价改革、工资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出口产业在竞争优势上已经明显减弱,再加上一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也有走向泡沫化的趋势。所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过去高增长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于此同时,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又是货币多、物价上涨等大量周期性矛盾和结构不顺的矛盾交错、重叠,是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积累的时期。例如在当前物价压力中,结构转型中存在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工资上升、资源价格等改革措施,价格目前又处于温和上涨的大环境万外又口道夫国网人觉么政束的影啊,以父别两牛技国自身货币过多投放的影响。因此,政府落实调控物价、货币稍紧,这样经济增速就会出现下滑的状态。二、GDP的历史回顾研究从我国目前GDP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来看,2013年我国 GDP增长率第一季度回落到了81%,之前社会上对我国 GDP增长率第一季度的普遍预期值为4%或者5%。从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增速将逐渐趋缓。我国在之前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是以政府主导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制。在这个经济体制中,一方面政府通过投资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以此拉动经济增长,这就可能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浪费当前有限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资源价改革、工资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出口产业在竞争优势上已经明显减弱,再加上一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也有走向泡沫化的趋势。所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过去高增长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于此同时,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又是货币多、物价上涨等大量周期性矛盾和结构不顺的矛盾交错、重叠,是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积累的时期。例如在当前物价压力中,结构转型中存在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工资上升、资源价格等改革措施,价格目前又处于温和上涨的大环境万外又口道夫国网人觉么政束的影啊,以父别两牛技国自身货币过多投放的影响。因此,政府落实调控物价、货币稍紧,这样经济增速就会出现下滑的状态。二、GDP的历史回顾研究从我国目前GDP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来看,2013年我国 GDP增长率第一季度回落到了81%,之前社会上对我国 GDP增长率第一季度的普遍预期值为4%或者5%。从由图2可知,潜在GDP增长率经历了稳定增长、趋于平稳再到现阶段的略有下降的过程。自我国2000年以来,滤波后的趋势增长率大致处于8%~10%区间,属于一个稳定高速的增长状态。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最合适的经济增长率底线应当为8%。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8%,企业生产问题和就业问题将会凸显出来,尤其是就业问题。由于经济增速放慢,导致企业生产受制约,社会的整体的就业需求就会降低,就业岗位减少,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换句话说,就业问题如果被凸显出来,部分失业人员无法保证基本的饮食起居,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属于产能过剩的情况,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将会影响整个生产,最严重的可能出现全国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此外,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潜在GDP增长率曲线上端的波动会显著大于下端的变化。总体来看,经济受曾策影响向上波动冲出稳定范围的可能性更大。应更加注意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偏快或过热的状况而难以为继的可能,如表1所示。目前,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缓慢下移的过程中,有条件实现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平滑下移。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侧重点先后经历了四次调整。目前为了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以及促进经济形势回升,其侧重点是以“保增长”为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实施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回升的计划,直到2011年7月物价涨幅攀升到5%的峰值。这个期间,我国经济走势以一个“V”形回归正常良好的经济态在此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稳定物价措施出台后,CPI指数逐月回落,到2011年12月回落至1%。与物价涨幅的回落相伴随,2011年经济增长率回落至2%,比上年低12个百分点。进入2012年,物价涨幅继续回落,5月份回落至3%,这就为防止经济增速过度下滑、宏观调控实施适度宽松的微调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到2012年5月,当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以及进出口增长等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降之时,又提出宏观调控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此,一系列相关措施出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鼓励投资,推进“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与2008-2010年的“一揽子”刺激计划相比,这次的刺激力度没有那么大。下半年经济增速进入小幅回升通道。从年度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看,201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第11轮周期)。到2013年年底,本轮周期已进行3年。2010年、2011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和2%,2012年预计为5%。本轮周期不会像第9轮周期那样走出一个“2+7”周期,即2年上升期加上7年平稳回落期也不会像第10轮周期那样走出一个“8+2”周期。本轮周期有可能走出一个新的轨迹,即锯齿形的缓升缓降轨迹。四、PMI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的综合性经济指标检测体系,另外世界制造业PMI体系和服务业PMI体系也已经建立完成。PMI体系目前分为服务业PMI、建筑业PMI、制造业PMI,他是一套按月发布的综合性经济指标检测体系。势。

800字搞定中国经济之发展?还论文?太神奇了!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议论文高中

世界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大环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世界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候,以和平与发展这个当今时代主题为大背景,世界经济诸主要趋势呈现为新的发展状况,这些趋势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图景。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势,对于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我国,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仅就当前世界经济主要发展趋势的状况,作一个概要的阐述。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名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经出现,很快风靡全球。对其意义作怎样高的估价都不过分。有人说,全球化是“一场为期50年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变革。”还有人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没有哪一种关系比世界全球化进程更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在中国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提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大趋势。诸如东亚金融风波,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世界经济重大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试想,若无贸易、投资自由化,何来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大进大出、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资源和市场的状况?若无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来大量资金(特别是“游资”)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划拨便捷的手段?若无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何来触动一点,牵及其他,金融风波迅速蔓延、扩大的传导机制?诸如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多极化、区域化等等趋势的新发展,都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各国都要正视和加深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国家界限的障碍,实行经济自由化。例如,就以关税率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而言,二战结束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为40%,而现在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发达国家降至3%,发展中国家降至14%。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二,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劳务、技术等在内;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容量增大。这具体体现在资源国际流动的各个领域的扩张上。世界商品贸易额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长6%,远高于同期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年均增长8%)。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高达8万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3万亿美元。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年流量)从1970年的4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亿美元;世界跨国银行的国际贷款额(累积量)从1970年的45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万多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从1973年的1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5万亿美元。特别是作为国际分工、跨国生产和资源流动主体力量的跨国公司,在当代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其产值、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专利、技术国际转让,已分别占世界相应总额的1/3、70%、2/3和70%。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三,是把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纽带愈益相互结合、影响,而非各自互不相干地平行、孤立发展。这种诸资源国际流动方式、领域相互结合、一体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转换、互补三个方面。相互促进,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自身发展的同时,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领域也得到发展。譬如资本流动带动商品流动(出口信贷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转换,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动机,既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实现,也可以转换为其他方式、领域的发展来实现。譬如商品贸易转换为对外投资,技术贸易转换为对外投资。相互弥补,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领域的长足发展所弥补。譬如,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互补。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四,是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开放和融合。具体而言,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的相互依赖一般用“贸易依存度”来体现,战后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到1998年已达23%;而且不仅世界各国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20%,诸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传统界限。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2009-07-28 16:35 2009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第二,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一,建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国人民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文革中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到今天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老百姓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不少人还买房买车,到国外旅游。从抗震救灾中,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从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胡书记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同时,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就业保持在5%左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2、经济韧性好是因为经过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回旋空间大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的。3、一是新型经济彰显市场动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加快发展过程之中,并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创造出新动力。二是国家战略增添市场活力,“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全面布局,实现区域经济高层次、高起点开放发展。三是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潜力,我国经济正由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4、从三大产业分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由此可见,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层次提升,都将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议论文800字开头

初中生作文:议论文 阅读指导 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简简单单》很喜欢陶潜笔下的桃源——风光秀丽,人情悠悠,一派祥和和安宁,一颗平常心把简单朴实的生活演绎成千百年来无数人梦中的追求。想着那个简单的怡然自得的村庄,抬头看见那片简单得一如从前的蓝天,那朵简单的、洁白的、漂浮的云彩、那只简单的、自由的、快乐的小鸟,那株简单的春生夏长的小树,一颗心也逐渐明朗清澈,生活的琐屑在此刻都如过眼云烟,而且让我尽情呼吸这简单的甜美空气,找回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吧!  喜欢简单,享受简单,没有理由。  人生苦短,良辰美景易逝,我们单薄的生命中要负起几许重担,终要面对几多选择,终要错过几重美景。用我生命的全部去领悟自然的慷慨与仁慈,去吊祭秋的温情与风韵,去赞美天的湛蓝与深邃,去迷恋风的飘忽与洒脱,去倾听花的私语和心跳尚且不够,哪有时间去斤斤计较,去恼怒怨恨,去空自嗟叹,去勾心斗角,为名利所困,为虚荣所累呢?让一切复杂与阴险逐渐隐退,留一颗简单的心和一个简单的我,过简单的生活,欣赏一切的风景却不思占有,赞叹一切的灵秀却不生妒忌,在简单的生活底色上点染天明的明朗、水的清澈、花的鲜艳、月的清幽,那会使一幅如何美妙的画卷啊!  生命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和不断复原的过程,世界乃是一座在温柔的等我长大的花园,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有那么多感人的话语,有那么多真挚的友情,有那么多甜蜜的回忆,有那么多无私的呵护,有那么多默默的扶持,没有理由去留恋那挫综复杂,也没有理由不去为生命的一点一滴而感动,没有理由不去为一次美丽的邂逅而回味,没有理由不去为一份快乐的简单而喝彩。在简单中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分量,在简单中去感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的凄梦心伤,在简单中感受“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大气沉静,简单的感情最真挚,简单的天空最明亮,简单的笑容最温暖,而简单的我——最-快-乐!  圣经上说,上帝因一个简单的心思,用简单的泥土,造就了我们。生命来源于简单,又何苦把自己变得复杂深沉,又何必把社会变得纷繁不堪,那么多人,沉迷其中 的本就是虚无的功与名、利与禄、一时的得与失。生命终将归于简单,走到最后收获的仅是自己,一切的感慨,因己而生,因己而死,生命不能载乘太多的复杂与争斗,谁人来(环)还宇宙一个简单的颜色,谁来给我们一个简单的世界,这样的简单本无理由。  在简单中拥有纯正的笑容、明亮的眼睛、年轻的壮志。在简单中生命原本可以这般美丽。  简单是一种情调,简单是一种韵致。希望采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双重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转型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之路。正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我国经济才得以成功实现转型、取得巨大成就。同样,能否续写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传递资源配置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自主决策并作出迅速反应,从而使各种资源处于有效流动和动态优化配置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市场机制将潜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财富、资源、知识、信息、技能和创造力动员起来,使它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而政府则确保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公平分享财富,享有选择的自由。  制度条件一旦具备,就如同闸门打开,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类财产和社会财富迅速增加。2013年我国各类工业企业总资产达105万亿元,2010年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达62万亿元。这既是以往财富的积累,又是创造新财富的基础。同时,各类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2013年我国各类企业达241万户,其中国有企业2万户,私营企业176万户。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兴起,它融合各类资本的优势,成为新的资本力量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成长起来,他们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捕捉新机会、开辟新市场、寻找新资源、从事新投资,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大量适合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来,使他们有机会从事非农工作和获取较高的工资性收入。人们职业选择和消费选择更加自由,自我价值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个性化选择又转化为市场信号,促使生产活动和经济结构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需要,推动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重要,经济结构将更加复杂化、精细化。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适应新常态,使经济社会生活更富生机活力。

近日,在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上看到一篇阐述我国发展状况的文章,该文作者把我国归入了初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笔者看后心潮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么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我国成了发达国家,哪怕是初级的,这能不让13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吗?然而我们是发达国家吗?愚以为非也。不错自改革开放以来,神州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7位,每年GDP的上升也在10%左右,航空航天事业居世界前列,钢铁产量、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可这就能说明我国已是初等发达国家了吗?中国西部有多少失学儿童?别忘了中国1/3的人刚刚脱贫,8千万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发达的地区也就4个直辖市和海岸线边的沿海省份。初二的地理课上,老师在讲“苏锡常三角经济带”时,说:“西藏一年全省的产值和苏州一样多,甚至有时还不及苏州。”这句话让每个江苏人都感到自豪,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心酸。一个是全国最大的省,一个是以小巧玲珑著称的“中国威尼斯”。诺大的西藏竟和小小的苏州不分伯仲(令人心寒的是有时还不如苏州),尽管苏州的GDP增长率已超过广州,上升为全国第一。历史上的吴国等国也以此为自己的都城,当时有一句俗语:“苏杭熟,天下足。”更是反映了苏州的富饶。这么大的贫富差异也能说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到如此地步!列位看官何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