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大全

发布时间:2024-08-03 19:22:09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大全

一.韩国服饰的起源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二.韩国服饰的文化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  (一) 韩国服装,即韩服。  1.韩国服饰文化特点  (1)韩国服饰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韩服的特征是色彩, 纹路, 装饰等很随意。 使用两种以上颜色, 超越单纯色彩的范围, 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 花纹, 衣边装饰也增添了韩服的美。韩服的美可以从外观的线条, 布料的色彩及装饰的变化中看出。强调女性颈部柔和线条的短衣, 内外边V字型领或自然柔和的袖口曲线, 突出温和感。 从短衣到裙子, 垂直下垂的线条都体现端庄, 贤淑。 裙子从上到下渐渐扩散细纹增加优雅之美。 线条的美在男性的服装中也一样。  (2)韩国服饰还可掩饰体形上的不足,使体形较矮的人看上去较高,较瘦的人看上去则较丰满,增添女性之美。如今,大部分国民是已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韩国传统服装-韩服女装由短上衣和宽松裙子组成,显得十分优雅,男装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作为白衣民族,韩服基本色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  提到韩国服饰就不能不提到05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韩国特意为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制作了韩服。据介绍,每件韩服的颜色和图案分别根据“阴阳五行说”选定,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黄、青、赤、黑、白五色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图案方面,制作者则选择了青松、竹子、云和牡丹为花样。青松和竹子代表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君子风范,而云和牡丹则象征着远离世俗的超脱境界和华丽富贵。  (3)历史上,韩国服饰是朝鲜半岛居民的普及服装,不过如今却很难在大街上看到了。韩国人之所以平时不穿韩服,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传统韩服穿起来相对复杂,活动也不很方便。不过,这样反而提高了韩服的档次,使之成为重要节庆活动的礼服。韩国服饰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得多,以女式韩服穿法为例,裙子里边要穿上衬裤、衬裙等配套服装。衬裤要比衬裙短3到4厘米,衬裙也要比外裙短3到4厘米。裙子的开启部分要放到后边,侧襟放到左边,并从前面系上。此外,女子穿韩服时搭配的发卡、耳坠、戒指等首饰,应选择古典的风格才可展示出典雅的气质。穿韩服当然必须化妆,不过据朋友讲,即便在平时,韩国女孩出门前也会精心打扮一番,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在韩国人心中,正式场合穿韩服已经上升为一种规范,如果有晚辈违反,长辈便不会接受他们的“请安”。过年过节,上街不穿韩服还会被陌生人指为“粗鲁、没有礼貌。”也正因为如此,不管韩国人身处何方,韩服在他们心目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2.韩国服饰的种类韩国服饰可根据身份, 功能, 性别 , 年龄, 用途, 材料分类。 现代观点中, 用途上的区分最有代表性。 根据生活风俗用途, 韩服分为婚礼服, 花甲服, 节日服, 周岁服等。  (1)节日服  在韩国, 春节早上必须给父母拜年, 父母穿平常韩服, 孩子们穿色童(七色彩缎)短衣和韩服拜年。  (2)花甲宴服  是子女们为花甲的父母举办的仪式, 祝父母身体健康, 长寿, 这时摆上宴席祝寿。花甲宴的男性穿戴金冠草服; 女性穿小礼服一唐装。   (3)周岁服  在韩国, 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要举行祈求孩子, 无病长寿的仪式。 这时, 孩子要穿周岁服。 男孩子转浅色衣服, 一般是篮色边粉红色短衣浅紫色裤子, 上面穿蓝色背心, 草绿色衣带。 女孩子用深绿色或黄色做短衣, 周岁或特殊的日子里穿色童短衣, 最近也给周岁的女孩子穿唐装。  (4)婚礼服  传统婚礼上的韩服比平常韩服华丽。 婚礼上, 新郎的穿戴是裤子, 短衣背心, 带结上穿外套, 戴纱帽冠带, 穿木靴。 新娘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 戴发簪, 龙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  (5)生活韩服  传统韩服因穿戴复杂繁琐, 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穿。 因此,最近出现追求简单便利的生活韩服。 生活韩服种类繁多, 根据材料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差异生产各种各样的样式。 因其传统美和价格低廉也受到国外游客的欢迎。  (二)韩国现代服装  韩国现代服装的特点标新立异的不对称设计,是“韩流”中最典型的款式。比如去年开始流行的裸露一侧肩部的单肩设计,给追求时尚的女孩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而这种不对称设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韩式服装上:裙长变得不规则不对称,裙子下摆被设计成斜线的不对称或完全的不规则,使穿着更有动感。领部的独特设计,前襟的不对称设计,都给夏日服装注入新鲜的感受。  韩国服饰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所运用的夸张手法,它满足了都市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渴望宣泄的心情。个性的张扬就是快乐的源泉:宽就宽到极至的阔腿裤,瘦便瘦到极至的紧身衣。你可以妩媚到极至:纯白色紧身背心,嫩粉色的绣花长裤,一举手,一凝眸,都散发无尽的女性魅力;你也可以神秘到极至:黑色无带背心配黑色的阔腿长裤,本色的鱼网长裙,一个令人目光追寻的神秘女郎。

问老师最好- -然后看你个人兴趣爱好来定,要是定了自己没兴趣那也烦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比如: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礼节的国家,就是在餐桌上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比如斟酒,韩国老板权先生介绍说:“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低端斟酒。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 ●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这点与我国传统正好相反)。 ●先喝汤再吃别的食物;用餐时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我看中韩饮食文化比较好做吧。楼上仁兄真认真呀,哈哈哈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一.韩国服饰的起源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二.韩国服饰的文化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  (一) 韩国服装,即韩服。  1.韩国服饰文化特点  (1)韩国服饰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韩服的特征是色彩, 纹路, 装饰等很随意。 使用两种以上颜色, 超越单纯色彩的范围, 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 花纹, 衣边装饰也增添了韩服的美。韩服的美可以从外观的线条, 布料的色彩及装饰的变化中看出。强调女性颈部柔和线条的短衣, 内外边V字型领或自然柔和的袖口曲线, 突出温和感。 从短衣到裙子, 垂直下垂的线条都体现端庄, 贤淑。 裙子从上到下渐渐扩散细纹增加优雅之美。 线条的美在男性的服装中也一样。  (2)韩国服饰还可掩饰体形上的不足,使体形较矮的人看上去较高,较瘦的人看上去则较丰满,增添女性之美。如今,大部分国民是已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韩国传统服装-韩服女装由短上衣和宽松裙子组成,显得十分优雅,男装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作为白衣民族,韩服基本色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  提到韩国服饰就不能不提到05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韩国特意为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制作了韩服。据介绍,每件韩服的颜色和图案分别根据“阴阳五行说”选定,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黄、青、赤、黑、白五色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图案方面,制作者则选择了青松、竹子、云和牡丹为花样。青松和竹子代表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君子风范,而云和牡丹则象征着远离世俗的超脱境界和华丽富贵。  (3)历史上,韩国服饰是朝鲜半岛居民的普及服装,不过如今却很难在大街上看到了。韩国人之所以平时不穿韩服,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传统韩服穿起来相对复杂,活动也不很方便。不过,这样反而提高了韩服的档次,使之成为重要节庆活动的礼服。韩国服饰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得多,以女式韩服穿法为例,裙子里边要穿上衬裤、衬裙等配套服装。衬裤要比衬裙短3到4厘米,衬裙也要比外裙短3到4厘米。裙子的开启部分要放到后边,侧襟放到左边,并从前面系上。此外,女子穿韩服时搭配的发卡、耳坠、戒指等首饰,应选择古典的风格才可展示出典雅的气质。穿韩服当然必须化妆,不过据朋友讲,即便在平时,韩国女孩出门前也会精心打扮一番,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在韩国人心中,正式场合穿韩服已经上升为一种规范,如果有晚辈违反,长辈便不会接受他们的“请安”。过年过节,上街不穿韩服还会被陌生人指为“粗鲁、没有礼貌。”也正因为如此,不管韩国人身处何方,韩服在他们心目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2.韩国服饰的种类韩国服饰可根据身份, 功能, 性别 , 年龄, 用途, 材料分类。 现代观点中, 用途上的区分最有代表性。 根据生活风俗用途, 韩服分为婚礼服, 花甲服, 节日服, 周岁服等。  (1)节日服  在韩国, 春节早上必须给父母拜年, 父母穿平常韩服, 孩子们穿色童(七色彩缎)短衣和韩服拜年。  (2)花甲宴服  是子女们为花甲的父母举办的仪式, 祝父母身体健康, 长寿, 这时摆上宴席祝寿。花甲宴的男性穿戴金冠草服; 女性穿小礼服一唐装。   (3)周岁服  在韩国, 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要举行祈求孩子, 无病长寿的仪式。 这时, 孩子要穿周岁服。 男孩子转浅色衣服, 一般是篮色边粉红色短衣浅紫色裤子, 上面穿蓝色背心, 草绿色衣带。 女孩子用深绿色或黄色做短衣, 周岁或特殊的日子里穿色童短衣, 最近也给周岁的女孩子穿唐装。  (4)婚礼服  传统婚礼上的韩服比平常韩服华丽。 婚礼上, 新郎的穿戴是裤子, 短衣背心, 带结上穿外套, 戴纱帽冠带, 穿木靴。 新娘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 戴发簪, 龙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  (5)生活韩服  传统韩服因穿戴复杂繁琐, 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穿。 因此,最近出现追求简单便利的生活韩服。 生活韩服种类繁多, 根据材料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差异生产各种各样的样式。 因其传统美和价格低廉也受到国外游客的欢迎。  (二)韩国现代服装  韩国现代服装的特点标新立异的不对称设计,是“韩流”中最典型的款式。比如去年开始流行的裸露一侧肩部的单肩设计,给追求时尚的女孩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而这种不对称设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韩式服装上:裙长变得不规则不对称,裙子下摆被设计成斜线的不对称或完全的不规则,使穿着更有动感。领部的独特设计,前襟的不对称设计,都给夏日服装注入新鲜的感受。  韩国服饰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所运用的夸张手法,它满足了都市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渴望宣泄的心情。个性的张扬就是快乐的源泉:宽就宽到极至的阔腿裤,瘦便瘦到极至的紧身衣。你可以妩媚到极至:纯白色紧身背心,嫩粉色的绣花长裤,一举手,一凝眸,都散发无尽的女性魅力;你也可以神秘到极至:黑色无带背心配黑色的阔腿长裤,本色的鱼网长裙,一个令人目光追寻的神秘女郎。

韩国人非常封建,非常迷信。在韩国,算命是一个大产业,大约有2万亿韩元的市场规模,从业人口达30万。在首尔的钟路街、东大门、大学路,都有算命一条街,一个个档口写着“奇门遁甲、四柱、手相、面相、择业、择偶、起名”等等。算命服务甚至面向外国游客,在一些景区用多种语言招徕客户。在韩国,谈恋爱要很谨慎,一不小心就会犯了大忌。不能送鞋子给情侣,因为鞋子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一旦送鞋子,恋人就穿着鞋子飞了!也不能带恋人吃鸡翅,因为恋人会用这翅膀飞走!同我们很多地方一样,韩国忌讳筷子插碗里。写名字要注意,不能用红笔,因为红笔是用来咒人死亡的。据说这个传统来自秦始皇,她认为红色高贵,只能自己用。事实上,中国有一些朝代,皇帝批阅奏章,很多用红笔,名为“朱批”。韩国人迷信风水,甚至有人要申遗。在传统文化上,一些韩国人认为自己更正统,汉文化的三大精华是“易经、风水、申遗”,如果降看风水申遗成功,无疑更有文化优越感。在韩国,盖房子、修铁路、选首都,都要看风水的。韩国人信鬼神,敬神、捉鬼非常流行。人们认为,如果夜间吹口哨,会招来蛇、甚至引来鬼魂。韩国人忌考前吃海带汤,因为这种食物很滑,吃了会导致成绩“滑下去”。在韩国民间口语里,“吃海带汤”就是落榜的意思。

中韩文学交流研究 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 *韩国语中的外来语 *韩国的民俗文化 *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 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韩两国俗语比较研究 *关于中韩敬语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 1970年代小说研究 黄顺元小说研究 中韩文化交流研究 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韩中共时音调对比 韩中共时语法对比 韩中共时词汇对比 中国儒家文化在韩国 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 *浅析南北分断 南北统一展望 韩中文化交流展

韩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人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 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确立,大家族式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户人家的子女数减少为1人或2人。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迹可寻,如长男为重、儿子为重。为了破除这种思想,政府立法规定男女在遗产继承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几乎都从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现在韩国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夫妇为中心的小家庭。 姓名韩国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婚姻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里,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日,子孙后代都会通过祭拜来召唤先祖的灵魂。韩国人相信凭借这种特殊的仪式能和逝去的亲人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 暖炕(ondol) 韩国住宅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厨房或屋外设置的灶坑烧柴产生的热气通过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个房间。[Ondol]式的暖,冬暖夏凉,有益于健康。因此现代化城市的高级公寓区或建筑中,依然使用现代化暖气设备传热的[Ondol]式的暖 韩国传统服装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如今,大部分国民是以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优雅的长裙(chima);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daenim)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韩国传统住房 传统韩式住宅从三国时期(公元前57年~668年)到朝鲜王朝(1392~1910年)后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某些方面略加改进,以适应北部寒冷和南部温暖的不同气候。建造传统风格住宅的主要材料是泥土和木头。泥土将室内同室外的热气隔开。房顶所用黑色瓦片是用泥土做的。通常是红色。而且,韩式住宅的框架不用钉子而只靠木桩支撑而成。简单的传统住宅里有一块长方形地板,一间厨房,有一边是卧室从而形成一个 'L'形,后来又形成了‘U'形或中间有一个院子的方形。上层社会的住宅由几个独立建筑物构成,一处供妇女和孩子住,一处供家庭中的男子和他们的客人使用,称作“厢房”,还有一处是给佣人们的。所有这些都在一座围墙内。韩国民俗 韩国传统风俗习惯方面, 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 拜年元月一日是新年开始。韩国自古以来使用阴历, 然而自十九世纪末叶以来, 由於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迄今已演变成任由百姓选定过阳历的新年或旧历的新年。阳历一月一日起连续三天休假, 阴历一月一日, 也被定为休假日, 连休两天。每逢新年, 家家户户都准备隹肴, 换上新衣, 全家团聚在一起, 行新年祭祖之礼, 这是拜年。阴历正月十四日, 韩国每家都做很多混合各种杂粮的「五谷饭」及菜肴, 以招待访客及邻里乡人, 以增进村里人之间彼此友谊, 加强团结, 以祈求另一个丰收年。阴历四月初八是佛教释迦如来佛的诞生日, 因此, 这一天称为佛诞日或佛浴日, 许多佛教信徒们在全国各地寺庙中, 厌祝、祈求,同时信徒们悬挂许多灯笼。阴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 这天除了摔角的活动外, 尚有专为女子而办的荡秋千活动。而阳历五月五日是儿童节, 为了鼓励儿童们成长强健, 这一天通常举办运动会或游艺节目。 阴历六月十五日称为流头日, 人们在从东方流来的清澈的河水中洗头发, 以除去暑热, 洗去一年的恶运。在这一段暑期中人民可以暂时休假, 在流头日的宴会上, 吟诗作乐, 在酷热的三伏中必须吃人浍、糯米和鸡做成的浍鸡汤, 抑止酷暑热天, 此种风俗已流传迄今, 风行全国许多地方。阴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 有些家庭, 在这一天也向着北斗七星祭拜, 为不孕的妇女求子。阴历八月十五是秋夕(即中秋节)。自古以来韩 国人就非常重视秋夕, 在丰盛的秋收后, 准备很多隹肴祭祀其祖先。冬至是表示冬季 以到, 其特色是在一年中昼短夜长最明显的一日, 而和冬至刚好相反的是夏至, 夏至 在这一年中白昼最长, 夜最短。在冬至这一天, 韩国人家家户户都吃红豆汤圆粥, 按 照韩国传统习俗, 相传鬼魅恨红色, 因而用红豆汤圆粥来祭祀,驱除和防止漫长夜里 鬼魅的侵扰。 阴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 这一天, 家中年青人须向长者行跪拜大礼, 以表示对长辈们的祝福, 这种风俗礼节称「旧岁拜」。这一天, 为了守岁驱除鬼魅的接近, 厨房的灶内彻夜都要保持薪火不断。此外, 全家都要大扫除, 以迎接明日的新年纳福。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问老师最好- -然后看你个人兴趣爱好来定,要是定了自己没兴趣那也烦

中日韩语言艺术的异同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最好写清明节的,因为那样会觉得你比较怀念祖先。

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各省献上的对联。品赏这些对联,我们不但对伟大祖国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矿物宝藏等有一个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止是品对联,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外儒内法”的传承研究《红楼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玄”与“禅”的比较研究……

《忠诚》、《孝道》、《论廉耻》、《治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并说明它对今天保护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有益启示。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对于“道”这个命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告诉人们:“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1章,以下凡引自《道德经》的均只列出章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在老子看来,“道”是可知的,它并不神秘,其中有象,其中有物。但由于“道”的权威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而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称呼它,只好暂且称之为“道”。庄子也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鬼神鬼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以下凡引自《庄子》的均只列出篇名),“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庄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到毫不含糊地宣称:“道”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可知性。至于“道”为何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南怀瑾先生的统计,“道”在传统古书中大约有三种意义与用法:一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二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三是形而上的道[3]。另外,在《辞海》中“道”有14种解释之多。近年来,不少学者也试图对“道”的含义做出新的诠释。但概括起来,他们的认识几乎没有能够超出南怀瑾先生的理解范围,亦即认为“道”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规律或法则。虽然也有学者认为“道”还应该包含客观实体的意义,但这种看法谬如晨星,而且他们的论述也不是很深入。笔者认为,“道”在《道德经》、《庄子》中多处提到,而且根据不同的场合也可以作不同的解释。但是,“道”作为规律法则的意义已是很明确,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可;同时,既然我们承认“道”是一种规律、法则,我们就不应该否认“道”也是一种客观实存。因为,规律或法则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撇开客观实在而大谈规律或法则,这个规律或法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载体而无法捕捉。这样一来,我们的认识就极有可能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大体说来,“道”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和自然规律。首先,“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可道”、“有象”、“有物”、“有情”、“有信”、“先天地生”、“自古以固存”。不但如此,“道”在空间上还是一个整然有序的有机排列。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自然的结构是一张由万物相应相求、相附相依联系而成的生态网,是环环相扣、“疏而不失”之网。世间万物之间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的,是永恒而不失其秩序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的充满活力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其次,“道”是一种法则或规律。“道”是蕴藏在天地万物之中并成为制约其盛衰消长的规律,世间万物自然地形成、发展和消亡。同时,自然规律是永恒的、普遍的。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庄子说: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天地运而无所积”(《天道》)。自然规律装载、规范和统率着世界万物,不曾有过任何的停息。自然规律又是循返守静的,世上万物和生死变化是平静的、自然而然的,其动力来自万物本身。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6章)千姿百态的自然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平静地回归于自己的本源。这个规律,我们称之为“返本复初”规律、“反者道之动”(40章)规律,老子称它为“静”,“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6章)。自然规律又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一方面,“道”的对立统一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8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庄子也指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另一方面,“道”的对立双方之间是相互转化的。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万物不仅回复本源,而且只有在矛盾对立双方之间的转化中才获得新生。只有尊崇“天道”,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社会,人与自热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才可能实现。二、根本理念:天人合一在论述天人关系时,原始道家的思想是很独特的。与世界一些宗教、文明认为上天赋予了人类统治世界的权利、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观点相反,原始道家认为,世上最高尚的主宰为“道”。“道”无偏私,它公平地繁衍并规范着这个世界。这个公平就是法则,就是以“万物为刍狗”(5章)。天地万物及人类都是自然的产物,它们的活动都只能是自然规律范围内的活动,都只能被当作“刍狗”来对待,切不可胡作非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章)。自然万物的生成过程是一幅美妙的渐进的画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它们不是由上天、上帝等超然物创造的,而是在“道”即自然规律的统帅下自然有序地形成的,包括人。对于自然的进化形成过程,庄子也作了精彩的描述:“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壮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暓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至乐》)不可否认,庄子的这一“进化论”并不能称为科学的进化论,而且他所描述的各物种之间由此及彼的关系在今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庄子的这一论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世间万物是经过一定的过程演化而来的,他们都不是由神创造的。尤其是其中的关于“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的论述,更明确地表明,人也是经过演化而来的,他是自然万物中普通的一员,没有特权。另外,庄子还指出:“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他还在《大宗师》中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管我们是否认同,自然都是一体的,世界万物离不开这个整体,只有承认人“与天为一”(《达生》)、自觉地维护自然平衡的人才是真人。老庄的关于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论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的。在现代生态学中,科学家也认为,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光合作用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还原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密不可分的,用老子的方法话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无论其中哪一环出现脱节,整个系统都会崩溃。可以说,今天人类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圈内。人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人类应当承担义务。这与其说是对老庄思想的佐证,不如说是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即天地与人同根,万物与人为一,维护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类责无旁贷。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途径:无为“无为”是原始道家的重要思想。在部分人看来,“无”就是没有,“无为”就是指“无所作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原始道家的“无为”,《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同时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此外,在《道德经》中还多处提到与“无为”意思相近的词或词组,如无名、不言、弗持、弗居、无知、无欲、不争、无私、无身、勿、勿伐、勿骄、无事、无心、无味、不学、不武、不怒、不敢等。这些词与“无为”可以说是一个集合,即“无为集合”。根据这个集合,“无为”一词的意义就清晰多了。笔者认为,老子从未主张过浑浑噩噩、毫不作为,否则他就不会去思考那么多的社会问题,不会去怒诉假仁假义,不会提倡效仿圣人。在这里,“无为”真正含义应为“不为之为”、“善为”,亦即是对过激行为的否定、对有违自然规律的行为的否定;换言之,就是主张自然、适度地作为;这一种“无为”是以“无不为”,“柔弱胜刚强”(36章)为目的的。无为,是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无为可分为外在行为的“无为”和内在行为的“无为”两方面。(一)外在行为的“无为”外在行为的“无为”是指要求人类认识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反对人类自然的过激行为,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概括起来即为顺、和、静。顺,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这个要机体中,人是其中的一环,人的能力在自然面前是有限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可以得到它的恩泽,否则只会遭受惩罚。要顺应自然,就要有“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自然是一个有秩序的逐渐演进的过程,人类要有“德”,便是要“畜之”,便是要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这样一个过程中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爱惜自然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让万物自然地享尽天命。庄子也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大宗师》),强调“万物一齐”(《秋水》),彼此间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因而庄子提出了“物无贵贱(《秋水》)之说。在此基础上,庄子呼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对于违背自然规律的胡作非为,庄子予以强烈的谴责:“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骈拇》)进而庄子警告说,如果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乱天之经,逆物之情”(《在宥》),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灾及草木,祸及止虫”(《在宥》)等灾难性后果。和,即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根源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老子说:“其安易持。”(64章)事物稳定时就容易维持。庄子则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很羡慕原始社会的自然境界:“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强作妄为的“有为”,“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胠箧》),只能是威胁了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静,这是针对人类社会提出关系的,即要求人类不要争战。老庄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国间的争战带来的残酷场面让这两位哲人痛心疾首。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武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68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0章)。老子的论述,可以说是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进行的,但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争战最激烈的方式莫过于战争,战争造成的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约有700余口油井起火,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造成了全球性污染,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石油雨”[4]。1999年,由北约飞机轰炸潘切沃炼油厂等设施造成的污染,至今还影响着原南斯拉夫及周边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二)内在行为的“无为”内在行为的“无为”是要求人们效仿圣人,约束内心的欲望,做到 “少私寡欲”。(19章)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巨大进步在促进了社会和私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私欲进一步膨胀,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更加频繁和无所顾忌。老庄迅速而冷静地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并给予评价。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庄子继承老子的衣钵,认为“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胠箧》)。为避免因贪欲无限扩张而导致自然的惩罚,人类应该增强自制力,爱惜自然,知足而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33章);“祸莫过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知止所以不殆”(32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世间万物都有个度,只有适度而止、“少私寡欲”,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

儒家礼教与礼仪之邦之间的联系与背离;一下就想到这个了。“礼”和“乐”的思想绝对是儒家文化的中心,在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我们自称礼仪之邦,很大程度上有以儒家这两个思想为约束的关系,但是礼仪之邦,还有很多更丰富的内涵的。另一方面,儒家的“礼”也和礼仪之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内涵上的相异和背离,有约束人性的一面。

最好写清明节的,因为那样会觉得你比较怀念祖先。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