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版

发布时间:2024-08-01 02:13:27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版

正规战争模型的后继讨论  题目:在正规战模型中,设乙方与甲方战斗有效系数之比为a/b=4,初始兵力x0与y0相同。  (1) 问乙方取胜时的剩余兵力是多少,乙方取胜的时间如何确定。  (2) 若甲方在战斗开始后有后备部队以不变的速率r增援,重新建立模型,讨论如何判别双方的胜负。  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为正规战争建立模型,按题目要求,以3节的模型为基础,现我们建立模型如下:  用x (t)和y(t)表示甲、乙交战双方时刻t的兵力,可以视为双方的士兵人数。  (1) 每一方的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甲乙方的战斗减员率分别用f(x, y)和g (x , y)表示。  (2) 每一方的非战斗减员率(由疾病、逃跑等因素引起)只于本方的兵力成正比。  (3) 甲乙双方的增援率是给定的函数,分别用u(t)和v(t)表示  由此可以写出关于x(t),y(t)的微分方程为  方程(1)  当甲乙双方都用正规部队作战,我们只须分析甲方的战斗减员率f(x ,y)j甲方士兵公开活动,处于乙方每一个士兵的监视和杀伤范围之内,一旦甲方某个士兵被杀伤,乙方的火力立即集中在其余士兵身上,所以甲方的战斗减员率只与乙方兵力有关,可以简单地设f与y成正比,即f=ay。 a表示乙方平均每个士兵对甲方士兵的杀伤率(单位时间的杀伤数),称乙方的战斗有效系数。a可以进一步分解为a=rypy ,其中ry是乙方的射杀率(每个士兵单位时间的射击次数),py是每次射击的命中率。  类似地有g=bx,且甲方的战斗有效系数b=rxpx ,rx和px是甲方的射击率和命中率。而且在分析战争结局时忽略非战斗减员一项(与战斗减员相比,这项很小),并且假设双方都没有增援,记双方的初始兵力分别是x0和y0,方程(1)可化简为:  方程(2)  又由假设2,甲乙双方的战斗减员率分别为  , 。  于是得正规作战的数学模型:  方程(3)  由方程(3)可知,双方的兵力x(t),y(t)都是单调减函数,不妨认为兵力先减至零的一方为负方,为了得到双方胜负的条件,不必直接求解方程(3),而在相平面上讨论相轨线的变化规律,由方程(3)可得  (4)  其解为  Ay2—bx2=k (5)  注意到方程(3)的初始条件。有  K=ay02—bx02 (6)  由(5)式确定的相轨线是双曲线,如图,箭头表示随时间t的增加,x(t),y(t)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如果k>0,轨线将于y轴相交,这就是说存在t1使得x(t1)=0,y(t1)= >0,即当甲方兵力为零时乙方兵力为正值,表明乙方获胜,同理可知,看k<0时甲方获胜,而当k=0时双方战平  进一步分析某一方比如乙方取胜的条件,由 (6)式并注意到a,b的含义,乙方获胜的条件可表为  (7)  (7)式说明双方初始兵力之比y0/x0以平方关系影响着战争的结局,例如若乙方兵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甲方不变),则影响到原来的4倍(px ,ry , py 均不变 ),那么为了与此相抗衡,乙方只需将初始兵力y0增加到原来的2倍,由于这个原因正规战争模型称为平方率模型。  (1)针对第一问。即在正规战模型中,设乙方与甲方战斗有效系数之比为a/b=4,初始兵力x0与y0相同。问乙方取胜时的剩余兵力是多少,乙方取胜的时间如何确定。解如下:  根据上面的相轨线可得:  乙方取胜时的剩余兵力为:y(t)=  要确定乙方取胜的时间t1,需要解方程(3),可得  令x(t1)=,且有a/b=4可算出  t1= ,t1与甲方战斗有效导数b成正比。  以上是第一问的解答,下面进行第二问的解答:  (2)在正规战模型中,设乙方与甲方战斗有效系数之比为a/b=4,初始兵力x0与y0相同。若甲方在战斗开始后有后备部队以不变的速率r增援,重新建立模型,讨论如何判别双方的胜负。  解:当甲方后备部队以不变的速率r增加时,方程(3)的第一个方程应给为  即方程(3)改为:  相轨线为:  ay2—ry—bx2=k  k=ay02-ry-bx02  即在上图的相轨线图中的轨线向上移动r/2a ,由图可得乙方取得胜利的方程条件为k>0,即为:  思考与讨论:  在战争模型里,我们应用了微分方程建模的思想。我们知道,一个战争总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随着战争态势的发展,交战双方的人力随时间不断变化。  这类模型反映了我们描述的对象随时间的变化,我们通过将变量对时间求导来反映其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形态。譬如在战争模型中,我们首先要描述的就是单位时间双方兵力的变化。我们通过分析这一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列出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对方程组化简得出双方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微分方程建模的步骤。

可以的啊,,,,这个帮你搞定,行吗

摘要:席位分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企业、公司、、学校政府部门都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席位可以是代表大会、股东会议、公司企业员工大会、等的具体座位。假设说,有一个学校要召集开一个代表会议,席位只有20个,三个系总共200人,分别是甲系100,乙系60,丙系如果你是会议的策划人,你要合理的分配会议厅的20个座位,既要保证每个系部都有人参加,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个公平都公平,保证三个系部对你所安排的位置没有异议。那么这个问题就要靠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关键词: Q值法 公平席位问题的重述:三个系部学生共200名,(甲系乙系60,丙系40)代表会议共20席,按比例分配三个系分别为10、6、4席。老情况变为下列情况怎样分配才是最公平的,现因学生转系三系人数为(1) 问20席该如何分配。(2) 若增加21席又如何分配。问题的分析:一、通常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否以每个代表席位所代表的人数相等或接近来衡量。目前沿用的惯例分配方法为按比例分配方法,即: 某单位席位分配数 = 某单位总人数比例′总席位 如果按上述公式参与分配的一些单位席位分配数出现小数,则先按席位分配数的整数分配席位,余下席位按所有参与席位分配单位中小数的大小依次分配之。这样最初学生人数及学生代表席位为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0 60 40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0/200 60/200 40/200 席位分配 10 6 4 20学生转系情况,各系学生人数及学生代表席位变为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3 63 34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3/200 63/200 34/200 按比例分配席位 3 3 4 20 按惯例席位分配 10 6 4 20(1)20席应该甲系10席、乙系6席,丙系4席这样分配二、学院决定再增加一个代表席位,总代表席位变为21个。重新按惯例分配席位,有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3 63 34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3/200 63/200 34/200 按比例分配席位 815 615 57 21 按惯例席位分配 11 7 3 21这个分配结果出现增加一席后,丙系比增加席位前少一席的情况,这使人觉得席位分配明显不公平。要怎样才能公平呢,这时就要用数学建模要解决。模型的建立:假设由两个单位公平分配席位的情况,设 单位 人数 席位数 每席代表人数单位A p1 n1 单位B p2 n2 要公平,应该有 = , 但这一般不成立。注意到等式不成立时有 若 > ,则说明单位A 吃亏(即对单位A不公平 ) 若 < ,则说明单位B 吃亏 (即对单位B不公平 )因此可以考虑用算式 来作为衡量分配不公平程度,不过此公式有不足之处(绝对数的特点),如:某两个单位的人数和席位为 n1 =n2 =10 , p1 =120, p2=100, 算得 p=2另两个单位的人数和席位为 n1 =n2 =10 , p1 =1020,p2=1000, 算得 p=2虽然在两种情况下都有p=2,但显然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公平。下面采用相对标准,对公式给予改进,定义席位分配的相对不公平标准公式:若 则称 为对A的相对不公平值, 记为 若 则称 为对B的相对不公平值 ,记为 由定义有对某方的不公平值越小,某方在席位分配中越有利,因此可以用使不公平值尽量小的分配方案来减少分配中的不公平。确定分配方案: 使用不公平值的大小来确定分配方案,不妨设 > ,即对单位A不公平,再分配一个席位时,关于 , 的关系可能有 > ,说明此一席给A后,对A还不公平; < ,说明此一席给A后,对B还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 ,说明此一席给B后,对A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 ,不可能 上面的分配方法在第1和第3种情况可以确定新席位的分配,但在第2种情况时不好确定新席位的分配。用不公平值的公式来决定席位的分配,对于新的席位分配,若有 则增加的一席应给A ,反之应给B。对不等式 rB(n1+1,n2)

初二学生数学课题: 1 图形的变换 2 建筑学中的对称图案赏析 3 二次项展开式 4 面积法证明代数恒等式 5 无理数发现的历史 6 笛卡儿坐标系问题,函数的历史 7 使用函数作图软件画函数图象 8 古代人怎样利用相似形理论 9 分形图形 10 勾股定理的资料 11 三角函数历史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摘要:席位分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企业、公司、、学校政府部门都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席位可以是代表大会、股东会议、公司企业员工大会、等的具体座位。假设说,有一个学校要召集开一个代表会议,席位只有20个,三个系总共200人,分别是甲系100,乙系60,丙系如果你是会议的策划人,你要合理的分配会议厅的20个座位,既要保证每个系部都有人参加,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个公平都公平,保证三个系部对你所安排的位置没有异议。那么这个问题就要靠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关键词: Q值法 公平席位问题的重述:三个系部学生共200名,(甲系乙系60,丙系40)代表会议共20席,按比例分配三个系分别为10、6、4席。老情况变为下列情况怎样分配才是最公平的,现因学生转系三系人数为(1) 问20席该如何分配。(2) 若增加21席又如何分配。问题的分析:一、通常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否以每个代表席位所代表的人数相等或接近来衡量。目前沿用的惯例分配方法为按比例分配方法,即: 某单位席位分配数 = 某单位总人数比例′总席位 如果按上述公式参与分配的一些单位席位分配数出现小数,则先按席位分配数的整数分配席位,余下席位按所有参与席位分配单位中小数的大小依次分配之。这样最初学生人数及学生代表席位为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0 60 40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0/200 60/200 40/200 席位分配 10 6 4 20学生转系情况,各系学生人数及学生代表席位变为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3 63 34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3/200 63/200 34/200 按比例分配席位 3 3 4 20 按惯例席位分配 10 6 4 20(1)20席应该甲系10席、乙系6席,丙系4席这样分配二、学院决定再增加一个代表席位,总代表席位变为21个。重新按惯例分配席位,有 系名 甲 乙 丙 总数 学生数 103 63 34 200 学生人数比例 103/200 63/200 34/200 按比例分配席位 815 615 57 21 按惯例席位分配 11 7 3 21这个分配结果出现增加一席后,丙系比增加席位前少一席的情况,这使人觉得席位分配明显不公平。要怎样才能公平呢,这时就要用数学建模要解决。模型的建立:假设由两个单位公平分配席位的情况,设 单位 人数 席位数 每席代表人数单位A p1 n1 单位B p2 n2 要公平,应该有 = , 但这一般不成立。注意到等式不成立时有 若 > ,则说明单位A 吃亏(即对单位A不公平 ) 若 < ,则说明单位B 吃亏 (即对单位B不公平 )因此可以考虑用算式 来作为衡量分配不公平程度,不过此公式有不足之处(绝对数的特点),如:某两个单位的人数和席位为 n1 =n2 =10 , p1 =120, p2=100, 算得 p=2另两个单位的人数和席位为 n1 =n2 =10 , p1 =1020,p2=1000, 算得 p=2虽然在两种情况下都有p=2,但显然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公平。下面采用相对标准,对公式给予改进,定义席位分配的相对不公平标准公式:若 则称 为对A的相对不公平值, 记为 若 则称 为对B的相对不公平值 ,记为 由定义有对某方的不公平值越小,某方在席位分配中越有利,因此可以用使不公平值尽量小的分配方案来减少分配中的不公平。确定分配方案: 使用不公平值的大小来确定分配方案,不妨设 > ,即对单位A不公平,再分配一个席位时,关于 , 的关系可能有 > ,说明此一席给A后,对A还不公平; < ,说明此一席给A后,对B还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 ,说明此一席给B后,对A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 ,不可能 上面的分配方法在第1和第3种情况可以确定新席位的分配,但在第2种情况时不好确定新席位的分配。用不公平值的公式来决定席位的分配,对于新的席位分配,若有 则增加的一席应给A ,反之应给B。对不等式 rB(n1+1,n2)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很简单的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等。我们也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 。可以分五种模型来写。论文最好自己写,如果是参加竞赛的话从网上找的会被搜出来的这是某数学竞赛的建模论文要求,可以参考一下(一)、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建模论文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有意义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由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现就每个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题目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论文的题目一定要避免指代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建议将论文所涉及的模型或所用的计算方式写入题目如“用概率方法计算商场打折与返券的实惠效应” 摘要摘要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叙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思想如果你有一些创新的地方,一定要在摘要中说明进一步,必须把一些数值的结果放在摘要里面,例如:“我们的最终计算得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比返券的实惠率提高了23%”摘要应该最后书写在论文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完成之前,你不应该书写摘要因为摘要是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将论文全部完成且把论文的体系罗列清楚后,才可写摘要摘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用三句话表述整篇论文的中心第一句,用什么模型,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句,通过怎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第三句,最后结果怎么样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不写摘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的写作中,正文应该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逐渐进行的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该是清晰简短而选择模型和建立模型应该是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公式合理、计算精确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不要用单纯的文字表述,尽量多地结合图表和数据,尽量多地使用科学语言,这会使得论文的层次上升 结论论文的结论集中表现了这篇论文的成果,可以说,只有论文的结论经得起推敲,论文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评价结论的书写应该注意用词准确,与正文所描述或论证的现象或数据保持绝对的统一并且一定要对结论进行自我点评,最好是能将结论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参考资料在论文中,如果使用了其他人的资料必须在论文后标明引用文章的作者、应用来源等信息(二)、建模论文的写作步骤 确定题目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设置论文题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几位老师帮助安排研究课题在确定好课题后,应该写一个写作计划给指导老师看看,并征求他们对该计划的建议 开展科研课题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观察有关的事件,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然后将前期所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在一起,进行论文的结构论证完成这些工作后,你应该要制定一个课题时间安排表,这样能保证书写论文的循序渐进记住在开始写论文后一定要不断地和老师、家长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家长斧正论文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并能提出一些更好的研究建议在论文写作结束以后,一定要得出结论记住,在论文的结果出来后,有可能得出的结果与假设并不相符,这个并不重要,不要强行改变结果来迎合假设只要你在论述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你的论文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最后,需要很好地写一份摘要摘要的字数应该是论文字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完成论文写作完整的论文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新鲜出炉了,完成论文后,一定要再看一遍自己的论文有没有错别字、计算错误、图形的移位或偏差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应该写上感谢的话,感谢帮助你完成这篇论文的所有人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生

最重要的是把思路搞清楚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很简单的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等。我们也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 。可以分五种模型来写。论文最好自己写,如果是参加竞赛的话从网上找的会被搜出来的这是某数学竞赛的建模论文要求,可以参考一下(一)、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建模论文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有意义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由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现就每个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题目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论文的题目一定要避免指代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建议将论文所涉及的模型或所用的计算方式写入题目如“用概率方法计算商场打折与返券的实惠效应” 摘要摘要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叙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思想如果你有一些创新的地方,一定要在摘要中说明进一步,必须把一些数值的结果放在摘要里面,例如:“我们的最终计算得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比返券的实惠率提高了23%”摘要应该最后书写在论文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完成之前,你不应该书写摘要因为摘要是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将论文全部完成且把论文的体系罗列清楚后,才可写摘要摘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用三句话表述整篇论文的中心第一句,用什么模型,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句,通过怎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第三句,最后结果怎么样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不写摘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的写作中,正文应该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逐渐进行的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该是清晰简短而选择模型和建立模型应该是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公式合理、计算精确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不要用单纯的文字表述,尽量多地结合图表和数据,尽量多地使用科学语言,这会使得论文的层次上升 结论论文的结论集中表现了这篇论文的成果,可以说,只有论文的结论经得起推敲,论文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评价结论的书写应该注意用词准确,与正文所描述或论证的现象或数据保持绝对的统一并且一定要对结论进行自我点评,最好是能将结论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参考资料在论文中,如果使用了其他人的资料必须在论文后标明引用文章的作者、应用来源等信息(二)、建模论文的写作步骤 确定题目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设置论文题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几位老师帮助安排研究课题在确定好课题后,应该写一个写作计划给指导老师看看,并征求他们对该计划的建议 开展科研课题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观察有关的事件,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然后将前期所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在一起,进行论文的结构论证完成这些工作后,你应该要制定一个课题时间安排表,这样能保证书写论文的循序渐进记住在开始写论文后一定要不断地和老师、家长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家长斧正论文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并能提出一些更好的研究建议在论文写作结束以后,一定要得出结论记住,在论文的结果出来后,有可能得出的结果与假设并不相符,这个并不重要,不要强行改变结果来迎合假设只要你在论述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你的论文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最后,需要很好地写一份摘要摘要的字数应该是论文字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完成论文写作完整的论文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新鲜出炉了,完成论文后,一定要再看一遍自己的论文有没有错别字、计算错误、图形的移位或偏差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应该写上感谢的话,感谢帮助你完成这篇论文的所有人

初二学生数学课题: 1 图形的变换 2 建筑学中的对称图案赏析 3 二次项展开式 4 面积法证明代数恒等式 5 无理数发现的历史 6 笛卡儿坐标系问题,函数的历史 7 使用函数作图软件画函数图象 8 古代人怎样利用相似形理论 9 分形图形 10 勾股定理的资料 11 三角函数历史

我可以高诉你格式,你去写:摘要;基本假设;问题提出;符号说明;问题分析;模型建立及求解;模型评价及推广;参考文献;附录。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高中生数学建模好的题目包括优化类问题,预测类问题,评价类问题。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来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概念1、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2、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

无忧在线有很多数学建模论文,你去搜一下就行

_9JZwGzhy-GyyuVDVF15d_kRbYU2lgfcNI1FYkpRrE3W20eT8ZBeF9FJ3FSULiiPjmqzWNQY00_gHre在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建模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初中

把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自己实际生活当中去,就可以算是一篇数学建模小论文,对生活观察仔细点,产生一个疑问,就可以做文章,比如,粉笔改造和粉笔套设计 省时超级市场监视员的安排 省电又好吃——电饭锅煮饭的技巧乒乓球打法的数学分析

初二学生数学课题: 1 图形的变换 2 建筑学中的对称图案赏析 3 二次项展开式 4 面积法证明代数恒等式 5 无理数发现的历史 6 笛卡儿坐标系问题,函数的历史 7 使用函数作图软件画函数图象 8 古代人怎样利用相似形理论 9 分形图形 10 勾股定理的资料 11 三角函数历史

数学建模一般用matlab,LINGO等软件计算很方便,不会的话去百度搜索教程或者课件很容易

199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 - 某地区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主要是氮(N),钾(K),磷(P)。某作物研究所在该地区对土豆与生菜做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列表格所示,其中ha表示公顷,t表示吨, 表示公斤,当一个营养素的施肥量变化时,总将另二个营养素的施肥量做实验晨,P与K 的施肥量分别取为196kg/ha与372kg/ 土豆:N P K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18 36 72 29 03 45 15 46 84 75 0 24 49 73 98 147 196 245 294 342 46 47 06 96 04 09 26 17 36 73 0 47 93 140 186 279 372 465 258 251 98 35 86 52 44 73 43 87 77 22 生菜:N P K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0 28 56 84 112 168 224 280 336 392 02 70 56 27 75 59 63 34 12 11 0 49 98 147 196 294 391 489 587 685 39 48 46 33 10 94 64 34 07 53 0 47 93 140 186 279 372 465 558 651 75 76 89 24 56 20 97 84 11 40 试分析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关系,并对所得结果从应用价值与如何改进等方面作出估价。 ------------------------------ B题 实验数据分解 组成生命蛋白质的若干种氨基酸可形成不同的组合,通过质谱试验测定分子量来分析某个生命蛋白质分子的组成时,遇到的首要问题主是如何将它的分子量x分解为几个氨基酸的已知分子量a[i](i=2,,n)之和。某实验室所研究的问题中: n=18, a[1:18]=57,71,87,97,99,101,103,113,114,115,128,129,131,137 ,147,156,163, x为正整数≤1000, 针对该实验室拥有或不拥有微型计算机的情况,对上述问题提出你们的解答,并就所研讨的数学模型与方法在一般情形下进行讨论。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请先阅读 “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A题: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应是重中之重。专家们呼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改善人与自然的环境,减少污染。”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已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2004年10月,由全国政协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团,从长江上游宜宾到下游上海,对沿线21个重点城市做了实地考察,揭示了一幅长江污染的真实画面,其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为此,专家们提出“若不及时拯救,长江生态10年内将濒临崩溃”(附件1),并发出了“拿什么拯救癌变长江”的呼唤(附件2)。 附件3给出了长江沿线17个观测站(地区)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以及干流上7个观测站近一年多的基本数据(站点距离、水流量和水流速)。通常认为一个观测站(地区)的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排污和上游的污水。一般说来,江河自身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通过物理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使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反映江河自然净化能力的指标称为降解系数。事实上,长江干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可以认为是近似均匀的,根据检测可知,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降解系数通常介于1~5之间,比如可以考虑取2 (单位:1/天)。附件4是“1995~2004年长江流域水质报告”给出的主要统计数据。下面的附表是国标(GB3838-2002) 给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其中Ⅰ、Ⅱ、Ⅲ类为可饮用水。 请你们研究下列问题: (1)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 (2)研究、分析长江干流近一年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源主要在哪些地区? (3)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依照过去10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10年的情况。 (4)根据你的预测分析,如果未来10年内每年都要求长江干流的Ⅳ类和Ⅴ类水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且没有劣Ⅴ类水,那么每年需要处理多少污水? (5)你对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附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分 类 标准值 项 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类 1 溶解氧(DO) ≥ 5(或饱和率90%) 6 5 3 2 0 2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2 4 6 10 15 ∞ 3 氨氮(NH3-N) ≤ 15 5 0 5 0 ∞ 4 PH值(无量纲) 6---9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