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及范文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2024-07-08 16:41:04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及范文图片高清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简称农研会。1933年在上海成立。该会由理事会领导,陈翰笙任理事会主席,吴觉农任常务理事。1933年创办《中国农村》月刊,其后创办中国经济情报社和文化资料供应社,向各报刊提供经济论文和经济资料。不久又成立新知书店,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农研会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农研会成员通过农村调查的实际材料,论证了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做了理论上的论证。1937年该会迁往武汉、长沙、桂林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农研会迁回上海,参加了上海人民举行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该会及其主要成员在30~40年代的学术活动,尤其是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所做的广泛、深入的调查,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现代农业营造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改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世界农业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农业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Liberalism of Agricultural Trade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y》,2000年德国柏林国际农经学者年会提交论文《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中国鲜香菇遭受日本“寒流”》,中央电视台7频道《致富经》,《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农业合作》,“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战略电视系列片《农业农村农民》,《新华音像中心出版》2001年版《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熵的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出口猪肉产品关键在质优》,《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日报》《农产品名牌的塑造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欧盟农业金融环境的演变》,《农村金融研究》《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调研世界》《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河北学刊》《中国天然橡胶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农垦经济》《中国肉类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WTO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The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Meeting of the Advisory Panel on the ESCAP/UNDP Initiative to Suppor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llennium Goal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2 Bangkok59.《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0660.《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0161.《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区域分析》,《调研世界》0562.《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我国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1863.《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济诱因》,》,《农村经营管理》0664.《论农户与涉农企业的契约关系》,《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965.《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0166.《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0667.《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268.《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新疆农垦经济》1269.《农村外出劳动力经济地位获得初探》,《农村经济》1270.《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071.《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0972.《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0873.《中国县乡财政运行机理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0174.《非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管理》0475.《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0476.《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农村经济》0777.《假冒伪劣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0878.《乡镇企业资本密集型增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79.《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7-880.《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 81.《中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对农民就业影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0982.《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1183.《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分析》,《中国禽业导刊》0684.《论法律风险与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选择》,《中国禽业导刊》1785.《关于粮食直补政策所引发问题的思考》,《经济快讯舆情》0886.《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Workshop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EU and Israel,26-28 in Beijing87.《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集》16-1788.《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河南商丘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高层论坛》789.《调控粮食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论坛》1290.《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991.《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分析》,《农村金融研究》,592.《国际棉价与中国棉价的相关性及因果性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993.《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调研世界》,794.《农民工工资现状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095.《内蒙古农户与牧户消费需求比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96.《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1297.《农民工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8.《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9.《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配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100.《新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学术前沿》,2101.《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6102.《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农业经济》,11103.《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世界农业》,1110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3105.《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6106.《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1107.《国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经验及借鉴》,《世界农业》,6108.《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4109.《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目标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12110.《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11111.《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6112.《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中国禽业导刊》,4113.《以德为先,用心做事-对德青源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禽业导刊》,8114.《欧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述》,《新农村》,9115.《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12116.《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4117.《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创刊号118.《The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Policies,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Regional workshop on pro-po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s, coalition of the rural poor,and strategic thrust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arch 13~16, 2007, Seoul, Korea119.《中国国定贫困县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熵值分析》,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联合研讨会,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 验的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2007年6月20日,中国北京120.《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战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代农业高峰论 坛,2007年5月23日,中国北京 《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猪肉价格的循环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 》,《调研世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 》,《中国食物与营养》,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生产者认知与生产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为例 》,《调研世界》, 《基于质量安全的检疫人员对生猪及猪肉检疫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经济》, 《中国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及趋势探讨 》,《中国物价》, 《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价格月刊》, 《相机抉择的棉花滑准税政策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我国棉花短期价格波动研究——基于时间序列 》,《技术经济》,4134.《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技术经济》,5135.《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双月刊,6136.《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8137.《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经济》,12138.《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0139.《中国大豆批发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garch模型》,《技术经济》,10140.《都市型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畜牧》,2009增刊141.《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认知行为分析》,《第十届全国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暨首届中国畜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10142.《从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看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科学时报》,21A4143.《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统计与决策》, 《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技术经济》,《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视角》,《资源科学》,《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双月刊,《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中国农村经济》,《品牌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以羊肉产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CSSCI,中文核心,《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期刊,《中国城市居民户外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一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我国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问题分析》,《晋阳学刊》,CSSCI核心期刊,《我国肉羊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对2006—2010年羊肉价格波动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核心期刊,《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中国肉鸡养殖业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CSSCI,《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布局向经济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核心期刊,《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农村养殖技术》,《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当代畜牧,2011增刊《北京向城乡一体化行进》,《数据》,社科类一级期刊,《西部大开发中地理标志畜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经济问题探索》,CSSCI核心期刊,《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CSSCI,10 《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该著作于2008年7月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9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8月版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编著,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版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0教学--教学与研究生培养 教学曾为本专科学生主讲的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保险》、《保险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为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讲《农业经济学》,为经管学院硕士生主讲《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发展经济学》,为经管学院博士生讲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资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1) (admin,2009-9-02 00:29:08) [资讯] 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其未来取向(1) (admin,2009-9-02 00:28:47) [资讯]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下) (admin,2009-9-02 00:27:11) [资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admin,2009-9-02 00:26:26) [资讯] 以智力支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admin,2009-9-02 00:23:25) [资讯] 茂名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admin,2009-9-02 00:20:52) [资讯]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突破口 (admin,2009-9-02 00:09:10) [资讯]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admin,2009-9-02 00:08:58) [资讯]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dmin,2009-9-02 00:08:37) [资讯] 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admin,2009-9-02 00:08:25) [资讯] 关于灾后农村经济重建的几点建议 (admin,2009-9-02 00:08:25) [资讯]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admin,2009-9-02 00:08:06) [资讯] 浅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对策 (admin,2009-9-02 00:08:03) [资讯] 论乡村休闲及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admin,2009-9-02 00:08:00) [资讯]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admin,2009-9-02 00:07:59) [资讯]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admin,2009-9-02 00:07:53) [资讯]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admin,2009-9-02 00:07:42) [资讯] 论乡村自治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admin,2009-9-02 00:06:56) [资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admin,2009-9-02 00:06:44) [资讯] 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与思考 (admin,2009-9-02 00:06:33)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3:57)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3:28)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1:21)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1) (admin,2009-9-01 22:47:30) [资讯]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admin,2009-8-30 23:05:57) [资讯] 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奉献了什么 (admin,2009-8-30 02:23:46) [资讯]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admin,2009-8-29 07:09:06) [资讯] 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 (admin,2009-8-27 11:23:33) [资讯] 市场化: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评价 (admin,2009-8-27 10:44:23) [资讯] 论农村经济产业化 (admin,2009-8-27 10:38:40) 文章还是挺多的。在这里找找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图片高清

农村肯定是累赘。但农业是支撑。农村不等于农业。通过农业现代化的方法,释放农村劳动力,鼓励劳动力流动,逐步降低户籍限制,是最好的办法。

包含题目,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等。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参考文献格式(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文么,建议你按以下结构构思,简单地说是4个字:引议联结1)引: 引出问题,简单叙述,清楚问题的表面情况。2)议: 以探讨的方式,或借助其它理论,或借助已有的公论, 作为基础,展开评价议论。3)联: 即联系实际,把第2条探讨的几条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314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Introduction to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Acustica,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图片高清下载

1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  2只要不是抄的,你写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论文就 可以。  3比着葫芦画瓢,找一篇去年毕业 同学的范文,格式样式,照着写就行了。  4毕业论文的实 质是读后感,选一本书,花一个星期读一遍。边读 边做笔记。把笔记整理一下,按范文格式条理一下,就是很好的论文了。  5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花一周的时间。许多同学不愿花费这个时间,那就没辙了。别的也别谈了。 完了。  6有的同学找朋友帮忙,自已不写,让朋友替自己写一篇。 这当然好,但现在的朋友大都靠不住。你让他写一篇给你,他满口答应,没过两天就送给你一篇。你千恩万谢。可是拿给老师一看,原来是从网上粘下来的,乱码都 还没改。更可气者,一稿多用,他还把这篇“论文”送给好几个人,赚了好几顿饭,造成“雷同抄袭”、频烦吃饭。  7结论:只能自己写,花一周时 间。  8那位问了:“我写得不好怎么 办?”答:“这是伪问题。别管好坏,先写出来就行。老师还怕都写好呢:没法分优良中差了!总之,你写出一篇全球最差的论文就行,只要不是抄的!”  9只要硬着头皮写,傻瓜都能写一篇。  第一章 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一)有价值(有品位,内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适中,难易恰当)  (三)有浓厚兴趣(兴趣是动力,必须是自己喜欢的。)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你什么都不喜欢,那就更好办:让辅导老师给你一个题目就行。  (四)专业对口(专业专长)  二、 选题的 方法  (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填补空白的课题  (三)有争议的课题  (四)有矛盾的课题  (五)可综述的课题  第二章 搜集资料  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关文献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确地搜集到所需的资料信息。  一、直接材料的搜集  第 一手材料  二、间接材料的搜集  从文献及网络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对。)  图书、期刊,纸本索引及网络检索GOOGL、百度网等,关键词检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让材料自然分类,类聚法。  第三章 写提纲  提纲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条块分明。  (镶玻璃法: 把内容分成几块,一块块往上填内容就行了。)  一般分为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形式,纵深式(递进式),平列式,综合式。  第四章 写论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体部分  前置部分:标题、署名、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关键词  (一)标题:对论文重点的直接呈现。准确得体,通俗易懂,简短精练(不能 简短,可加副标题),符合规范。  (二)署名,在题下。  (三)指导教师:xxx  (四)摘要(可复制文中关键句子,稍作修 饰、连缀即可)  (五)关键 词,一般3—5个即可,以重要程度为序。  (六)目录  主体部分:  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一)前言(引言,序论,导言,绪言)  (二)正文(本论,主体)  (三)结论  (四)注释  (五)参考文献  (文献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二、具体方法与规 范  (一)写作的顺序  1按照提纲自首至尾  2先写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后焊接起来。(若不知从何写起,就这样写)  写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证。推论,尊重,显示自己并非标新立异,不乏同道。(拉赞助)  2先斩后奏法  先概述观点,然后指出某人某文已详言之(加注参见)  3映带法  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研究韩愈,不妨提及东坡;研究明清诗,也可上溯到汉魏。  4戒剽窃。学会运用,而不是照抄。  (三)论文的整体要求  准确,概括、简练,严谨客观,平实,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问题,要注意上下影响。  (四)段落、标点规范  (五)语体的要求  要简约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厌改,要改得去活来。  一、自己反复阅读, (1)改正错误的字、词、句(笔下误)。(2)逻辑错误  (3)修正完善观点(4)论据错误(5)调整结构布局(完美,圆满,面团原理,增删 材料)(6)修饰词句。  面团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写五个部分,最后只写成三个部分;那你就说你本来就打算写三个部分,现在如期完成了,很“圆满”。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原计划,也 没有人想知道,所以没必要告诉他人。  二、他人审校(吸收他人意见;自己的错误往往看不出)。  互相审阅,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辩  虚心点就行。自己写的,也不用心虚。

《江村经济》(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w 提取码: twe2    书名:江村经济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0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2001-3页数:356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③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格式都是浮云。。找代写吧。。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及范文图片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这方面的论文比较容易写的,你是要写本科毕业论文吗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都以农业为生,农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离开农业,他们的生产生活就会陷入困境,这是我国传统社会最大的国情。在传统社会中,土地问题又是农业中的最大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则是农业发展变化中的核心所在,也是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生活中的关键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经历了一次经济体制变革时期,由西周时期的领主制经济体制向地主制经济体制过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变动,到秦汉时期,地主制经济体制得到确立。废井田“民得买卖”,开创了经济运行的新纪元。地主制经济体制是以地主经济为核心,包括国有经济、自耕农经济、佃农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小农经济(包括自耕农经济和佃农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基础。当地主经济无限扩张时,地主制经济体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自耕农经济会受到极大打击而衰败下去,广大自耕农便沦落为佃农,或地主的依附农,或雇佣工人。佃农经济因受自耕农破产挤压,原来的佃农中有相当部分受到排挤,而沦落为流民,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随着小农经济破坏而得到强化,整个农民阶层社会地位在下降。与此同时,手工业者也因小农经济破产,产品找不到出路而倒闭。这时地主制经济体制就会发生倒退,甚至是逆转。不甘心破产、没落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就会为争取曾经有过的经济利益进行抗争,一场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爆发了。在农民战争洗涤下,地主制经济体制又回到正常轨道上,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利益暂时得到平衡,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又会得到巨大的发挥,社会经济又会在新一轮经济关系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走向繁荣昌盛。 经过一场巨大的农民战争洗礼,新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垦荒,并给垦荒者以土地所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免于升科纳粮、免除徭役负担,没有耕牛、籽种者给予资助,大力兴修水利,或资助农户凿井溉田,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在受灾年份可以免除部分田赋,或给予赈济,或对地主兼并土地行为进行抑制,等等。这时,小农经济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经济在小农经济发展拉动下,也由衰败走向恢复,并走向繁荣和昌盛。这一切都受到地主制经济影响和约束。 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土地可以买卖,并不固定在某个人手中。由于土地所有制不同,所以中国社会经济运行与西欧领主制经济体制运行有巨大不同,西欧在领主制经济体制约束下,庄园内部实行分工制,生产各种各样产品以满足庄园内部生产生产需求,与市场联系不密切;中国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由于各个经济单位规模小,产品又单一,对市场有强烈依赖性,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每家每户都是一个独立经济单位,由于他们经营土地面积规模都不大,南方地区,耕地多的农户,所占有的土地不过数十亩,占地少的家庭,所耕种的土地不过三五亩,少的甚至几分地而己。北方自耕农虽然耕地面积大些,多者上百亩,少者十几亩或几亩,但单位面积产量比南方要低。从家庭人口结构看,不论南方或北方,家庭成员也不多,一般为四五口之家,数世同堂大家庭虽有,但为数不多。地主占地有的很大,多者以万计,但绝大部分土地是划分为小块,出租给农民,以收取地租为生。土地收获物以粮食为主,很单一,无法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经济再生产。这成千成万经济单位存在,以及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情况下,为市场经济发展堤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不过,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取决于当时社会的购买力。我国传统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繁荣与萧条,取决于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衡量。有人认为个别地区市场发展是靠当地官僚集中、消费水平高来拉动。但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这仅仅是很特殊的事例,不能把它扩大化。手工业工人、商人、官僚数量也不大,据研究,到明清时期,城镇人口还占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最多也不过十分之一而己。尽管这些人与市场关系很密切,对市场经济依赖性很强,消费也较高,但必竟人少,对整个社会经济来说,购买力还是有限,对市场经济整体而言,起不到拉动作用。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至为关键所在。舍此,而去寻找其他什么原因,都是拾芝麻丢西瓜,抓小而不抓大。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体,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条件。明清两代农业经济发展与衰落,农村经济繁荣与衰败,农民需要增加与缩减的发展变化历史过程,生动地描绘了“三农”与市场之间水与鱼关系。水丰则鱼多,水枯则鱼亡。农民口袋钱多,市场则购销两旺。当地主制经济体制正常轨道运行时,自耕农经济大量存在,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发展,商品量增加,农民钱袋子也随生产发展而逐渐饱满起来,农民钱多了,市场出现购消两旺,商人发财。到王朝后期,市场逐渐走向萎缩,商号倒闭,其原因是政府重农政策不能坚持到底,在地主经济迅速上升情况下,重农政策转化为弃农政策,把农民当作羔羊任意宰割,自耕农承受不了苛重赋役剥削,而抛弃土地,佃农经受不了地主沉重地租掠夺,而离开土地,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这时农民钱袋子又变得空敞,市场失去拉动力,而变得疲软。商品卖不出去,市场就不景气。这时就会出现商家破产,商人失业,手工业倒闭,社会经济萧条。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从前,有很多人谈论中国商业不发达时,总喜欢把问题简单地归结为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这可能是一种误解。除汉武帝采用告缗钱办法,抑制商人发展以外,其后历代王朝都没有对商人采取过打击或剥夺政策。虽然在政治上有限制商人参加科举规定,但并不影响商人当官,历代买官商人所在有之。况且,汉武帝时所采取的告缗钱政策,主要还是针对逃税不法商贾,是针对人,并不是针对要不要商业制度,守法商贾准予照常营业,同时小商小贩并没有受到打击,盐铁买卖也照常进行。当时政府行为并不是取缔市场,禁止买卖,这一点还是很明确的。不能因为惩治不法商人,而笼统地把它夸大为“抑商”。

解决“三农”问题的人口学思考一、“三农”问题的本质温铁军教授于1995年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策建议,并在1996年发表的《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是产业的问题、农村是聚落的问题、农民是“人”的问题。尽管学者们对“三农”问题的成因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但是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问题,其实质就是人口问题。二、人口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人口与“三农”问题本来是两个问题,但是在我国,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源。站在人口学的研究视角,马克思曾在1853年所写的《强迫移民》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迁移“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的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以此来审视我国的“三农”问题,我们会发现,农民人口问题的核心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力压迫人口”的并存现象。学者于学军指出,“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地区或时期,是指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有效地供养现存的人口,造成人口过剩,而过剩的人口又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压迫人口”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指制度本身要求发展生产力,需要减少过剩的人口,以便达到人口和经济的协调。“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它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人口过剩,劳动力也过剩,解决起来规模大;再加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解决起来就更加困难和复杂。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一)综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之路在哪里?把社会学家的观点综合起来就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体制和政策问题。解决的措施有破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户籍制度、取消农民身份的不平等、彻底进行县乡机构改革及国家财政政策对农村的倾斜等。樊纲教授综合了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让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是解决人口问题以及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显然,这一工作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市场信号告诉人们去哪儿,政府则为人口流动创造环境,让人们去该去的地方。著名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帕金斯(Dwight HPerkins)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篇论文中就曾指出,中国如果能够成功地把15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的话,那么中国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亚洲的经济巨人。(二)几点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严格执行“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城镇化速度以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方针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至关重要。1.稳定低生育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说到底,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口总量的减少。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农村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城市。如此下去,农村人口将继续增加,将会减慢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速度,也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是绝不能放松的。但中国的人口减少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所以中国的“三农”问题在此之前只能是暂时缓解,而不会得到根本解决。就人口总量问题,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学者李建新就坚决反对单纯的“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的观点,坚决反对所谓200年后的人口目标,即200年后中国人口降至3~5亿。其反对的理由:一是对于我国人口总量统计数据及对生育率准确性的质疑;二是一般学者往往用“分母效应”分析人口数量问题。“分母效应”隐含着一个不真实的前提,即作为分母的人口数量,其数量规模对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些负面影响往往被夸大了。李建新为此主张不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并强调以放宽和放开二胎来达到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最佳结合。2.人口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已经成为整个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要解决前文提到的农村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现实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增加土地,要么减少人口。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只有减少耕地上的农民数量。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及“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等主张。这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学者于学军提出主要的途径应该是就地城镇化,在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此外,我们还应注意人口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工商业,它必须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相适应。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不能大量涌向物质生产部门,要坚持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化用什么来度量?就是城市化水平,它的计算就是城市人口除以总人口。下表为1996-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的基本变化情况。很显然,这10年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稳步提高,已进入中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了30%)。这同时也是一个加速阶段,未来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同时也多次表示:城市化未必能解决“三农”问题。他指出,没有发现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无论是墨西哥、巴西还是印度。那里的所谓城市化基本上是靠大型贫民窟实现的。就算是发达国家,城市化也不能解决其“三农”问题。在日本,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日本农村不是在衰败吗?可见,城市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村人口结构问题重要环节在人口老龄化、农村趋向城市化的今天,处于社会保障网之外的农民,迫切需要一个社会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来保障其老有所养。土地是农民不能流动的生产要素,是保障之本。没有适宜的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农民不可能从根本上离开土地,城市化就是空谈。中国老年人口有近60%分布在农村。我国政府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土地保障和家庭赡养功能。《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保护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规范赡养内容和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或有关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以保证老年人享受赡养扶助的权利。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开展了“家庭赡养协议”签订工作,到2005年底,已签订“家庭赡养协议”1300多万份。此外,中国还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把农村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白皮书还指出,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3亿元人民币。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政府缺位和农民缺钱交不起保费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存在,使得处于试点中的不具备社会性的农村养老保险曾经出现了停顿中止的现象。为了减少一般财政税收的压力,关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还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渠道进行特殊筹资:在全国范围开卖计划生育彩票以及推行小额柜台式机器自动付款博采(可参照美国的方式),并将除福利彩票以外的所有其他现有彩票收入全部归入中央计划生育奖励基金。四、结论总的来说,上文提到的几项措施实际上是一项将人口控制、农村社会保障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机统一起来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措施。从在人口学的视角,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严格贯彻这项综合措施能够加速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加速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由此加速促进城乡平等的进程等等。不要轻易听信谁可以解决“三农”问题,一些学者开出的药方往往很简单,实际上照搬过来并不能用。在中国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三农”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纳入总体发展的框架中,特别是要与制度创新、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发展联系起来。合理的制度设置将使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处在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格式模板及范文图片下载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简称农研会。1933年在上海成立。该会由理事会领导,陈翰笙任理事会主席,吴觉农任常务理事。1933年创办《中国农村》月刊,其后创办中国经济情报社和文化资料供应社,向各报刊提供经济论文和经济资料。不久又成立新知书店,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农研会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农研会成员通过农村调查的实际材料,论证了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做了理论上的论证。1937年该会迁往武汉、长沙、桂林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农研会迁回上海,参加了上海人民举行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该会及其主要成员在30~40年代的学术活动,尤其是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所做的广泛、深入的调查,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合作时报》是报纸,上面刊载的文章一般也不大能算论文——在字数、研究方法、写作规范上往往与学术论文不大一样。你可以报报看,反正评不上也没什么?  另外那个“中国合作经济研究成果(著作、论文)评奖”2010年的获奖情况也能看出来,虽然报社是组织单位,但报纸上的文章没有获奖的:  附上2010年获奖情况:2010“中国合作经济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  (一)获奖著作(6部)  1、著作名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论》  编著:牛若峰 夏英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0  2、著作名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  主编:韩俊  上海远东出版社 11  3、著作名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  著者:徐旭初  经济科学出版社 7  4、著作名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分析》  著者:孙亚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  5、著作名称:《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的视角》  著者:黄胜忠  浙江大学出版社 9  6、著作名称:《中国农村民间合作服务组织研究》  著者:庞晓鹏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5  (二)获奖论文(10篇)  1、刘文璞等:《合作社:农民的公司》,中国农村经济,1997(2)  2、杜吟棠、潘劲:《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的雏形》,管理世界,2000(1)  3、冯开文:《村民自治、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协调演进——来自山东烟台的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2003(2)  4、傅晨:《“新一代合作社”: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源泉》,中国农村经济,2003(6)  5、国鲁来:《合作社制度及专业协会实践的制度经济学》,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6、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5)  7、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3)  8、应瑞瑶:《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江海学刊,2002(6)  9、周立群、曹立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经济研究,2001(1)  10、周兆生:《流通型农业合作社的交易效率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9(3)

[资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1) (admin,2009-9-02 00:29:08) [资讯] 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其未来取向(1) (admin,2009-9-02 00:28:47) [资讯]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下) (admin,2009-9-02 00:27:11) [资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admin,2009-9-02 00:26:26) [资讯] 以智力支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admin,2009-9-02 00:23:25) [资讯] 茂名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admin,2009-9-02 00:20:52) [资讯]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突破口 (admin,2009-9-02 00:09:10) [资讯]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admin,2009-9-02 00:08:58) [资讯]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dmin,2009-9-02 00:08:37) [资讯] 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admin,2009-9-02 00:08:25) [资讯] 关于灾后农村经济重建的几点建议 (admin,2009-9-02 00:08:25) [资讯]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admin,2009-9-02 00:08:06) [资讯] 浅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对策 (admin,2009-9-02 00:08:03) [资讯] 论乡村休闲及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admin,2009-9-02 00:08:00) [资讯]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admin,2009-9-02 00:07:59) [资讯]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admin,2009-9-02 00:07:53) [资讯]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admin,2009-9-02 00:07:42) [资讯] 论乡村自治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admin,2009-9-02 00:06:56) [资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admin,2009-9-02 00:06:44) [资讯] 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与思考 (admin,2009-9-02 00:06:33)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3:57)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3:28)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 (admin,2009-9-01 22:51:21) [资讯] 明代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1) (admin,2009-9-01 22:47:30) [资讯]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admin,2009-8-30 23:05:57) [资讯] 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奉献了什么 (admin,2009-8-30 02:23:46) [资讯]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admin,2009-8-29 07:09:06) [资讯] 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 (admin,2009-8-27 11:23:33) [资讯] 市场化: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评价 (admin,2009-8-27 10:44:23) [资讯] 论农村经济产业化 (admin,2009-8-27 10:38:40) 文章还是挺多的。在这里找找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