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表现

发布时间:2024-07-06 20:42:26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表现

常见到"随生附和","人云亦云"的现象,这些都是从众现象的表现。

基本观点错误或有偏颇。基本观点是指统率全篇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与总结论。如果基本观点错了,其他一切论点、论据都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稳脚跟了。观点主观、片面。要避免毕业论文的观点走极端,妄下结论,也要防止观点只顾一头,缺少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有一篇论文为了说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这“三铁”是“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这就在批判“铁饭碗”时走了极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任意夸大或缩小,然后就匆忙地谈看法、下结论,这样的论文,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也就缺乏科学性。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有的毕业论文过多地叙述工作过程,或选材不严,众多的材料缺乏认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论点不明显,重点不突出,这种情况在毕业论文中比较多。还有的毕业论文似乎成了--份工作总结或汇报,或是对某一工作所做的调查报告,却没有自己的见解。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途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毕业论文,也必须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见解,有独创性。而在毕业论文中,有些文章重复别人已经谈过的东西,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个人创见,没有什么新角度、新材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不注意阅读文献资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研究的问题是别人已经研究或解决了的,或者也是由于作者对某问题缺乏科研精神,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上就是关于毕业论文观点陈述方面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从众现象:大家都这样说,我这样说也不会怎么错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表现呢

从众现象:大家都这样说,我这样说也不会怎么错

1、抄袭抄别人的观点,或抄别人的原材料,或抄别人的文章段落,或抄别人的文献资料,或将别人的文章内容稍作修改全面性抄袭,或单单是把标题修改署上自己的姓名。强制的在别人成果上署名这具体有以下几类情况:一是指导老师与学生们的关系,指导老师规定学生们发表论文务必把指导老师的姓名署上,甚至于规定署名第一作者,但指导老师并没有审阅文章内容,只要文章内容被别人举报,指导老师就想方设法回避;或是当众声称自己不清楚,是学生们擅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是是下属有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是是上级领导使用行政权力强制的规定篡改文献资料和数据信息、有意以偏概全这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信息和文献资料,而自己的毕业论文很有可能又非常需求这样一组数据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能对边缘有数据信息进行为己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资料的观点进行有意地曲解,或以偏概全地引用,以满足自己研究的需求。注释不正确或做“伪注”,如前边所说的混淆是非低水平反复不愿意去阅读文献资料,以至于不清楚学术发展动态,造成自己的研究在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于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转引二手文献资料并且未核对导文献资料造成人云亦云只引证自己的毕业论文,自我吹嘘阅读中文文献资料却引用外语表达文献资料,结果功亏一篑源于外语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转引外语注释却不标明原出处,令人无法查找原文献资料,难以辨认其真一稿多投,有的甚至于是稍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一样的好几家刊物拓展资料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现今学术体制中学术行政化的衍生现象所造成的,应当及时、有效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因为无知啊,不懂的事情又没有主见又想说点什么。。就大部分人都会人云亦云

常见到"随生附和","人云亦云"的现象,这些都是从众现象的表现。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表现形式

从众现象:大家都这样说,我这样说也不会怎么错

据学术堂了解,学术论文的文题是论文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文眼”,是学术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是决定读者是否阅读论文的首要条件。论文的文题反映的是论文的核心内容,要求精炼、准确、醒目。一般要求使用偏正结构的词组,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在标题中尽量避免使用标点符号、公式、缩写及简称等,创题时做到字斟字酌、惜字如金,使得读者一看到论文的题目就勾起阅读的欲望。  学术论文题目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文题冗长。曾读到过一位青年教师写的论文“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这篇论文的文题长达33个字,一口气读下来还有些气喘,其实在 这种情况下,作者可以改成“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下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或者干脆用副标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基于创 e +大学生创业平台下”,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信息清楚。  2)表达不准确,文题过大或者过小。有一位年青教师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援外培训联络口译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这篇论文实际上是讲的乌干达援外项目中,对于陪同人员的口译能力培训问题。但是我们看题目,就容易引起歧义,改成“负责援外培训项目的联络口译人才的培养及对策” 。  3)用词不规范,使用英文缩写。英文缩写的使用,要求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给予解释和说明,因此英文缩写和简称都不宜用于文题。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文题也是学术论文的窗户,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高度浓缩。新颖、精准、简洁的论题,将开启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缩影,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是对论文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高度浓缩,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通过阅读论文的摘要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论文所要讨论的内容,获取必要的论文信息,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感觉。学术论文的摘要直接影响着论文的录用情况和学术期刊的知名度,摘要必须能够反映出此文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及结论,并且要用数据定量说明实验结果。摘要一定要用直接的语言,简明易懂,一般控制在200~300 字。  学术论文的摘要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摘要中出现了“本文” 、“我们”“作者”等,这是不合摘要的写作规范;  2)摘要繁简失当,有些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摘要,在摘要中甚至会对背景进行叙述,还有的对于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一篇摘要长达1000多字;  3)重复文题、前言及结论的信息,有些论文的摘要几乎就是将前言或者结论复制一下,浪费信息渠道,可读性差,信息价值也低;  4)摘要中出现了评述性的语句,比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  5)夸大学术论文的研究结果,有的甚至将引用的结果和结论写入了论文摘要。  对于摘要的撰写,写清楚摘要的“四要素”即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结果及结论,编辑在加工时也会紧扣摘要的“四要素”,只要写清楚了“四要素”,论文的内容也就通过摘要呈现在读者面前,再加上对结果的定量数据说明,一篇好的摘要就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检索、信息贮存的需要而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最能表达学术论文的中心思想的几个词语和词组,一般从论文的文题中提炼或者论文中出现频次较高,反映主要研究内容,一篇论文关键词一般3~8 个,其排列顺序是按其重要性的大小,但是,有一个地方一定要注意,就是大众化的词,比如“研究”、“探讨”、“实践”等这些词不要作为关键词。  正文  正文部分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三个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  前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质量的前言给人一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感觉。前言简要说明此文研究的背景、目的、范围、途径,以及前人研究的状况,提出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课题、设想及预期效果和研究的价值。前言长短要适中,不能采用图表及公式,在前言部分提出问题,引出正文主体,做到言简意赅、实事求是。  前言中易出现的问题:  1)结构层次的问题,各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紧密,上下文跳跃性较大,承接生硬;  2)内容问题,就是不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论文所要研究的课题及其研究范围、方法、角度和途径。  正文主体占论文的主要篇幅,是论文的核心。正文主体的撰写必须层次清晰,条理清晰,按照各层次内容划分段落,各层次间用小标题来区分。正文的撰写必须有理有据,内容充盈翔实,在资料的取舍上面不能掺杂个人主观的喜好,引用他人成果时必须用文献标明出处。  正文主体常出现的问题:  1)图表的运用容易出现问题,图表的逻辑性和对比性、自明性都较强,可以使内容表达更加简洁、清晰和准确,但图表在使用中却常出现问题,如,图表与文字内容不符,图表的取点和构成不正确,图表的内容不完整,缺少对图表文字分析等;  2)量和量符号的使用存在问题,青年教师在初写稿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坚持使用国标规定的量和量符号,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就不会出现问题;  3)文献的标注也常出现问题,参考文献的标注对于学术论文是必不可少的,是否查阅文献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了论文所述项目的研究基础,常见问题有文中所用文献与文后所列文献不一致,文献序号混乱,多次出现同1个文献却没有标明页码等。  正文主体是作者倾注主要精力和心血的部分,这部分是整个论文的中心部分,撰写时一定要避免出现上述错误。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学术论文的高度总结,并对以后的工作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提出建议,是全文的归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论要与前面的摘要和前言相呼应,肯定前面所提出的观点,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结论部分常出现的问题:  1)简单地将各层次小标题总结起来作为结论;  2)将常识性的知识放在结论中或者在结论中引用文献中的内容作为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的是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所查阅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参考文献可以帮助编辑和读者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阅资料的广度和深度,也方便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材料及了解相关的研究情况,同时,参考文献也是判断作者学术水平、评价学术论文创新性的重要依据,反映了作者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和认可。  引用参考文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引用的文献要尽量全面、最好引用权威性的文献、注重经典文献和新颖文献相结合、尽量引用期刊文献和专著文献。另外,在表述文献时,一定要规范,要将文献的作者、题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出版社等信息表述全面。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一、结构学术写作与小说或新闻写作不同,其整体结构是正式且有逻辑的。这意味着句子和段落之间应该有叙述性的联系,这样读者才能理解论点。引言应包括对论文其余部分如何组织的描述,以及在整个论文中正确引用的所有来源。二、基调整体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所传达的态度。论文中以叙述语气陈述他人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当陈述一个你不同意的立场或论点时,准确地描述这个论点,不要使用带有偏见的语言。在学术写作中,应该从正规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因此,应该使用中立的语言,而不是对抗或轻蔑的语言。三、措辞 措辞是指使用的词语的选择。因为具有几乎相同字典定义的单词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内涵(隐含意义)。学术写作中尤其如此,因为词语和术语可以演变出一种微妙的含义。四、语言  使用明确的语言很重要。结构良好的段落和清晰的主题句使读者能够容易地跟随你的思路。你的语言应该简洁、正式,并准确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要使用不具体或不够精确的模糊表达。

常见到"随生附和","人云亦云"的现象,这些都是从众现象的表现。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原因

人云亦云是人的固有属性,如同自私一样。人云亦云有好的一面,别人20多结婚了,你也该会考虑什么时候结婚;人云亦云有坏的一面,像你所说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不对称是人云亦云的一个原因

上千年的封建礼教禁锢了中国人的个性,如果当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基本观点错误或有偏颇。基本观点是指统率全篇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与总结论。如果基本观点错了,其他一切论点、论据都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稳脚跟了。观点主观、片面。要避免毕业论文的观点走极端,妄下结论,也要防止观点只顾一头,缺少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有一篇论文为了说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这“三铁”是“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这就在批判“铁饭碗”时走了极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任意夸大或缩小,然后就匆忙地谈看法、下结论,这样的论文,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也就缺乏科学性。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有的毕业论文过多地叙述工作过程,或选材不严,众多的材料缺乏认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论点不明显,重点不突出,这种情况在毕业论文中比较多。还有的毕业论文似乎成了--份工作总结或汇报,或是对某一工作所做的调查报告,却没有自己的见解。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途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毕业论文,也必须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见解,有独创性。而在毕业论文中,有些文章重复别人已经谈过的东西,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个人创见,没有什么新角度、新材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不注意阅读文献资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研究的问题是别人已经研究或解决了的,或者也是由于作者对某问题缺乏科研精神,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上就是关于毕业论文观点陈述方面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既不知道人家说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跟着人家走,这种心理便是人云亦云心理。人云亦云普遍存在,有一个幽默故事。讲的就是人们的这种人云亦云心理。一个人走在街上,突然鞋带松了,于是他便在马路当中系鞋带。他弯着腰,有两个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便走过来瞧。另外几个人看见这里站着一些人。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也围过来看。其他的过路人发现马路中间围了两圈人,也想看个究竟,便又围了一圈。结果外面的人越围越多,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可是人们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怀着好奇心围站在那里。相信里面一定有什么事发生。有这种人云亦云心理的人很多。他们习惯于这么想:大家都在做的事,一定是对的。而且这已形成心理定势,不容易改变。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便情愿地随着大家去,跟着众人走,而不做任何思考。人们很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的心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安全意识的需要。在众人面前,人们总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大家都那么认为。我这么想对吗?还是按照大家的想法做吧。”即使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害怕“枪打出头鸟”,“千夫所指”。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也不敢坚持。其次,出于合群的习性。人类构成的群体社会,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员,要想生存下去或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被群体所接受。其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处处和大家保持一致。即使这种一致出现明显的错误,为了不被群体所抛弃,也违心地去做了。许多人事后反省自己。写出大量的忏悔录。思痛录。便是这种例证。既有盲目性,又有积极的影响力。人云亦云,有其盲目性。当大家的行为都出现了偏差,你的行为也势必有误。有时受历史的局限或个别领导者的左右。时代会出现暂时的逆转趋势,引导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舆论导向都发生了错误。例如“文化大革命”。一边是上级导向的错误,一边是人们人云亦云心理的作用,结果造成中国的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到了贫穷崩溃的边缘。这是人云亦云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事实证明,当这种心理波及到全国各地时,也就是全国人民同时就某事产生了人云亦云的心理,如果该事是错误的,那么其危害力便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当社会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人们人云亦云的心理就可以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力。当国家号召青年积极参军,以保家卫国时;当社会出现先进典型,要求大家都来学习时:当一方有难,需要八方支援时;当科技发展。亟待有人攻关时……人们响应号召,组成一股正义而坚强的力量,其积极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人云亦云的心理效应,对其作具体、科学的分析,发扬其积极的因素,扼制其消极影响。使这一心理倾向在社交活动中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现象有哪些原因呢

人是情感动物,很容易人感染人,产生共鸣,一件事一个人说不足为奇,两个人说自没什么,一百个一千个人说就会产生不同效应,而且偏出事实。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知觉、判断、行为等方面与大众趋于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假如你去听一场演讲,当你身边的人都开始鼓掌,即使你感觉很一般,你父母对子女的挑剔,表面上都让人觉得是一种负能量,其实事后默默地回想起来,大多都是一语中的,好象他们都有先见之明。不是他们真的有先见之明一定会跟着鼓掌。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五位大学生围坐着一张桌子, 实验者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每次呈现一组卡片,每组包括两张, 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平 行线段,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了许多,要么 短了许多,要求大学生们把那条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找出来。按理 说,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作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当第一组的两张卡片呈现后,大学生们依次大声地回答了自己的 判断,所有人意见一致,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呈现第二组, 大家又都做了正确的回答。就在大学生们觉得实验单调而无意义时, 第三组卡片呈现了,第一位大学生在认真地观察这些线段后,却做出 了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接着第二、三、四位大学生也做了同样错误的 办。最后,他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这一实验说明,当个人的感觉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 体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 大多数人的判断。 这其实是种"从众心理",即"随大流"。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 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用我们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或者是 "随波逐流"。很多人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 那我也这么做了。" 随大流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 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许多时候,在 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 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得益而没有产生处罚后果的时 候,从众定式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思维,法不治众的心理就会充斥 于胸。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集体盗墓、球迷闹事等。 随大流,有时候能取得好的结果,但更多是消极的结果,所以, 我们要保持冷静,对事物有个客观的认识,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