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题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7 08:05:45

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题目有哪些

需要我帮你写吗? 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包通过 老师有问题包修改↓↓↓↓↓下面找我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更加容易,并更多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易和投资策略可以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交易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监管机构可以更高效地分析、预警和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2、助力我国金融业“弯道超车”: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术,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传统金融行业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员工重复劳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金融科技产品已走在了国外金融机构的前列,未来,我国金融机构有望基于金融科技的技术与成果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民生普惠: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4、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借助金融基础设施和科学信息技术管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我国金融科技成果。不同国家文化及政治经济的差异,使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金融与经济数据信息共享备受挑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抓手将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

用小邓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已经很短了,能很快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王江, 李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022)摘要: 本文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的背景下, 以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为基础,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发现,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最后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4034 ( 2007) 02- 0017- 0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及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不仅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而且其对外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表1 可以看出,1998-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 特别是1999 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增长, 2005 年已经突破4000 亿大关。同时, 1991- 2003 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  表1 1996-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数据  年份EX( 亿美元) EX年增长率(%) IM( 亿美元) IM年增长率(%) TOTAL( 亿美元) TOTAL年增长率(%) NET( 亿美元)  1991 77 38 15 - 61  1992 96 39 12 13 08 19 - 16  1993 76 17 09 49 85 40 - 33  1994 42 36 95 29 37 31 - 53  1995 91 59 27 06 18 18 - 36  1996 63 25 69 03 32 10 - 06  1997 10 29 93 06 03 14 - 83  1998 51 24 01 22 52 23 - 50  1999 04 22 98 29 02 26 - 94  2000 43 50 07 40 50 44 - 64  2001 57 25 16 22 73 23 - 59  2002 55 46 39 29 94 36 - 84  2003 20 63 00 44 20 52 - 80  2004 40 50 32 35 72 42 08  2005 50 32 10 22 60 27 4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EX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IM代表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 TOTAL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 NET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  贸易差额, 即净出口。下同。  表2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 单位: %)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EX IM EX IM EX IM EX IM  1991 00 80 20 80 1999 70 70 10 10  1992 70 30 90 90 2000 90 30 60 40  1993 10 30 20 70 2001 50 30 40 40  1994 20 80 30 80 2002 80 10 80 70  1995 80 50 90 30 2003 20 90 30 10  1996 40 20 80 80 2004 90 70 90 60  1997 90 80 30 00 2005 60 00 60 90  1998 00 80 40 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每年均有大量贸易逆差, 特别是在2001 年更是达到了176 亿美元, 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但近年来, 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 贸易逆差持续减少, 并从2004 年起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 实现了顺差。此外,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年增长率除1993 年和1996 年以外,均大于进口的年增长率。相对来说, 出口增长较快, 而进口增长较缓。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对外贸易额占我国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如表2所示,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2005 年约占商品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占工业制成品三分之一强,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相关系数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利用软件E0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及支出法计算的GDP(GDP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下同。) , 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格兰杰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Obs F- Statistic Probability  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2851 6E- 05  IM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35871 03337  NE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61854 07599  TOTA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1889 00154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于假设“A 不是B的格兰杰原因”, 若可能性( Probability) 的值极小,则认为此假设是小概率事件, 假设将不被接受, 也即表明“A 是B 的格兰杰原因”。从上图可知,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以及净出口均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利用E0研究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关系发现,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及总额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而与净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 如表4 所示) 。  表4 相关系数表  EX IM NET TOTAL  GDP 960437 969188 677562 965935  表面上看, 这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相悖, 其根源在于支出法核算GDP 的理论依据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而该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环境, 即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通过各种手段扩大总需求, 而净出口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 是作为国内需求重要补充的国外需求。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进口的增加可以补充本国市场上的供给, 从而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 最终带动GDP 的增长。而出口则会减少国内供给, 出口动力不足, 出口即使增加, 其上涨幅度也必低于进口增加的幅度, 体现在净出口上即为净出口的减少或贸易顺差的减少,所以会出现净出口较低、但GDP 增长却较高的现象。同理, 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市场上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时, 就需要国外需求来补充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此时, 出口动力加大, 出口增长的幅度大于进口, 表现为净出口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大, 并以此带动GDP上涨。由此可见, 只有当本国市场处于供大于求,即市场环境为需求约束型时, 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进口, 净出口的增长才与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之, 如果整体经济供小于求, 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时, 进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净出口与GDP 增长就会呈现非强相关, 甚至是负相关。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来说, 我国是一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 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巨大需求, 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且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基本不能替代, 必须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因此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进口到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最终会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 直接推动GDP 的增长。所以在我国现阶段,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净出口与GDP 增长非显著相关。  我国GDP 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或一组变量( 自变量) 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 因变量) 变动之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1991- 2005 年的GDP、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 分别以进、出口额为自变量, 以GDP 为因变量, 首先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GDP=09+83*EX ①  ( 01) ( 43)  ( 00) ( 00)  R2=92DW=41F=61  GDP=28+81*IM ②  ( 97) ( 19)  ( 00) ( 00)  R2=94DW=62F=26从①、②可以看出, 自变量和常数项的回归系数都超过了临界值, 检验结果呈高度显著性, 方程拟合很好, 但DW统计值分别仅为41 和62,说明回归模型残差存在着序列自相关, 违背了OLS 的高斯- 马尔柯夫定理的基本假定。所以, 我国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内在依存关系, 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为了揭示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真实的内在依存关系, 必须消除序列自相关问题。Eviews 采用在原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中添加AR  ( 1) 来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 添加AR  (2) 消除二阶自相关, 添加AR  ( 3) 消除三阶自相关, 以此类推。重新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GDP=97+04*EX+[AR( 1)=70] ③  ( 15) ( 33) ( 60)  ( 00) ( 00) ( 00)  R2=97DW=80F=70  GDP=43+37*IM+[AR( 1)=70] ④  ( 80) ( 87) ( 98)  ( 00) ( 00) ( 01)  R2=97DW=71F=16  由③、④可知, DW 检验值均已接近于2, 表明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复相关系数也均有所提高。模型中的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且达到了非常高的显著性水平。所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 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 个单位; 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7 个单位。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且进口的作用大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凯恩斯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Y)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 I) +净出口(X-M) , 可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属于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 如上文所述, 由于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该类产品的进口不会抵消国内需求, 而是最终转  表5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GDP 的贡献  年份  出口进口  年份  出口进口  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  1992 78 25 72 24 1999 20 50 25 94  1993 34 06 95 81 2000 98 22 27 47  1994 46 49 44 49 2001 78 84 77 03  1995 28 37 - 66 - 47 2002 84 84 77 63  1996 82 22 - 13 - 17 2003 51 16 43 69  1997 81 38 29 09 2004 50 33 50 45  1998 12 45 62 61 2005 70 67 36 75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GDP 按支出法计算。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每年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化为消费和投资,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认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是与消费、投资类似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一般衡量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测度指标为贡献度和贡献率: 贡献度反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量在GDP 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贡献率则反映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经济总量的拉动程度, 用公式表达如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出口( 进口) 增量/GDP 增量×1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GDP 的增长率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 结果见表5。  从表5 我们可以看出, 从1992 年起至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的贡献度、贡献率均较低, 出口贡献度不足10%, 贡献率不足5%; 进口的贡献度、贡献率更是在1995 和1996 两年呈现负值, 表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拉动作用。而在1999 年以后, 基本呈现出较好的上升状态。进出口贡献度均突破20%, 出口的贡献度最高为2003 年的51%, 贡献率在2004 年达到了最高, 为33%; 进口贡献度的最高值为2003 年的69%, 贡献率最高值也为2003 年的45%。从总体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 自1999 年我国实行科技兴贸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 以及2002 年我国入世后开放度增加后,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均有较大上升, 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了较大提升。2005 年数据有明显下降, 主要是由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较快, 以及这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从27 下降到19 所造成。因此, 尽管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但仍未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  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 为了给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整个国家的技术基础相对来说仍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政府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仍十分有限, 但是政府可以转变职能, 从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 转向在宏观调控上创造条件和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制度平台, 如: 充分利用税收杠杆, 优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技术特征, 制定出有差别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贸易壁垒高的产业, 如国防技术产品, 政府要加大投入, 重点扶持; 对一些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国内已经可以自主开发的产业, 如某些电子产品, 应减少政策扶持; 而对于那些技术依赖性较强、产业化过程尚未完成的, 如某些信息产品, 则应采取较高倾斜度的扶持政策。在外贸政策上, 根据产业的发展程度, 也同样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 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贸易方式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如表6 所示, 加工贸易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但许多关键技术及主要零部件必须依靠引进, 使得产业发展始终停留在对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水平上, 这也从侧面暴露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加工贸易的过分依赖性, 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忧。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 提高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及吸收加工贸易中的溢出效应的能力。同时努力提高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   相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 进口增加相对缓慢。我国进口壁垒偏高和渠道不畅,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正常的进口需求,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的持续增长。但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 如何改善进口机制, 即通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来分享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我国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根据《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框架》的要求, 我国必须扩大技术引进的规模, 改造老设备, 围绕机械、电子、石化、高科技产业等主导产业以及与主导产业前后关联的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等, 把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结合起来,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加速经济增长。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为了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 加大力度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软环境。如: 加强与银行、金融、税务、商检、海关等有关机构的协调工作, 以保证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顺畅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信息库, 使信息网络化, 保证企业第一时间了解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动态, 及时抓住商机等等。

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可大大推动经济发展。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都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从历史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来看,都是科技的巨大创新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几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法国,向德国,再向美国的转移,将经济发展史同科学技术史或者思想史结合起来,对比就可发现科技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的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把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现象称为科技革命。

科技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离不开科技;反之,发展科技也离不开经济。在世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必须靠先进的“高、精、尖”技术做支撑,而科技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推动和促进经济向前发展。譬如,要发展交通物流业,就必须有强大的铁路交通(高铁)运输体系,还要发达的航天航空技术、先进的海路船运等领域先进技术。我国发达的高铁技术,在国内建立起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而且正在有力支援世界各国高铁发展——高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不仅省时省力,大大提高长距离运输能力,而且在世界上掀起基建高潮,使我国有了“基建狂魔”之称,从而带动了世界性的“高铁经济”,也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其它相关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职业病的产生对职工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不迅速扭转我国重大事故不断和职业病高发的严重局面,其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将日益突出。主要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未来的时代,独生子女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劳动力,这些人一旦发生伤亡事故,要严重影响家庭人员结构,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同时,对国家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也会带来影响。� 第三,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生产模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发展。�第四,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我国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安全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不仅是劳动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生活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对社会和家庭也造成重大的影响。�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和保障生活安康,从而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和人类安全生存。安全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每年要花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来弥补由于不安全所造成的损失。一些研究也表明,事故对生产企业带来的损失可占企业生产利润的10%,而安全的投入的经济贡献率可达5%。这些数据说明安全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专门设有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指标。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需要我帮你写吗? 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包通过 老师有问题包修改↓↓↓↓↓下面找我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题目有哪些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王江, 李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022)摘要: 本文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的背景下, 以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为基础,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发现,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最后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4034 ( 2007) 02- 0017- 0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及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不仅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而且其对外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表1 可以看出,1998-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 特别是1999 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增长, 2005 年已经突破4000 亿大关。同时, 1991- 2003 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  表1 1996- 2005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数据  年份EX( 亿美元) EX年增长率(%) IM( 亿美元) IM年增长率(%) TOTAL( 亿美元) TOTAL年增长率(%) NET( 亿美元)  1991 77 38 15 - 61  1992 96 39 12 13 08 19 - 16  1993 76 17 09 49 85 40 - 33  1994 42 36 95 29 37 31 - 53  1995 91 59 27 06 18 18 - 36  1996 63 25 69 03 32 10 - 06  1997 10 29 93 06 03 14 - 83  1998 51 24 01 22 52 23 - 50  1999 04 22 98 29 02 26 - 94  2000 43 50 07 40 50 44 - 64  2001 57 25 16 22 73 23 - 59  2002 55 46 39 29 94 36 - 84  2003 20 63 00 44 20 52 - 80  2004 40 50 32 35 72 42 08  2005 50 32 10 22 60 27 4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EX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IM代表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 TOTAL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 NET 代表高新技术产品  贸易差额, 即净出口。下同。  表2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 单位: %)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年份  占商品占工业制成品  EX IM EX IM EX IM EX IM  1991 00 80 20 80 1999 70 70 10 10  1992 70 30 90 90 2000 90 30 60 40  1993 10 30 20 70 2001 50 30 40 40  1994 20 80 30 80 2002 80 10 80 70  1995 80 50 90 30 2003 20 90 30 10  1996 40 20 80 80 2004 90 70 90 60  1997 90 80 30 00 2005 60 00 60 90  1998 00 80 40 0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每年均有大量贸易逆差, 特别是在2001 年更是达到了176 亿美元, 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但近年来, 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 贸易逆差持续减少, 并从2004 年起扭转了贸易逆差的局面, 实现了顺差。此外,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年增长率除1993 年和1996 年以外,均大于进口的年增长率。相对来说, 出口增长较快, 而进口增长较缓。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对外贸易额占我国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如表2所示,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2005 年约占商品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占工业制成品三分之一强,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相关系数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利用软件E0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1991- 2005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及支出法计算的GDP(GDP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下同。) , 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格兰杰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Obs F- Statistic Probability  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2851 6E- 05  IM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35871 03337  NE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61854 07599  TOTA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1889 00154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于假设“A 不是B的格兰杰原因”, 若可能性( Probability) 的值极小,则认为此假设是小概率事件, 假设将不被接受, 也即表明“A 是B 的格兰杰原因”。从上图可知,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以及净出口均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利用E0研究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关系发现,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及总额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而与净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 如表4 所示) 。  表4 相关系数表  EX IM NET TOTAL  GDP 960437 969188 677562 965935  表面上看, 这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相悖, 其根源在于支出法核算GDP 的理论依据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而该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环境, 即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通过各种手段扩大总需求, 而净出口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 是作为国内需求重要补充的国外需求。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进口的增加可以补充本国市场上的供给, 从而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 最终带动GDP 的增长。而出口则会减少国内供给, 出口动力不足, 出口即使增加, 其上涨幅度也必低于进口增加的幅度, 体现在净出口上即为净出口的减少或贸易顺差的减少,所以会出现净出口较低、但GDP 增长却较高的现象。同理, 当本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市场上产品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时, 就需要国外需求来补充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此时, 出口动力加大, 出口增长的幅度大于进口, 表现为净出口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大, 并以此带动GDP上涨。由此可见, 只有当本国市场处于供大于求,即市场环境为需求约束型时, 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进口, 净出口的增长才与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之, 如果整体经济供小于求, 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时, 进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净出口与GDP 增长就会呈现非强相关, 甚至是负相关。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来说, 我国是一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 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巨大需求, 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且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基本不能替代, 必须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因此市场环境为供给约束型。进口到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最终会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 直接推动GDP 的增长。所以在我国现阶段,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出口, 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净出口与GDP 增长非显著相关。  我国GDP 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或一组变量( 自变量) 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 因变量) 变动之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1991- 2005 年的GDP、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数据, 分别以进、出口额为自变量, 以GDP 为因变量, 首先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GDP=09+83*EX ①  ( 01) ( 43)  ( 00) ( 00)  R2=92DW=41F=61  GDP=28+81*IM ②  ( 97) ( 19)  ( 00) ( 00)  R2=94DW=62F=26从①、②可以看出, 自变量和常数项的回归系数都超过了临界值, 检验结果呈高度显著性, 方程拟合很好, 但DW统计值分别仅为41 和62,说明回归模型残差存在着序列自相关, 违背了OLS 的高斯- 马尔柯夫定理的基本假定。所以, 我国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内在依存关系, 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为了揭示GDP 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之间真实的内在依存关系, 必须消除序列自相关问题。Eviews 采用在原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中添加AR  ( 1) 来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 添加AR  (2) 消除二阶自相关, 添加AR  ( 3) 消除三阶自相关, 以此类推。重新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GDP=97+04*EX+[AR( 1)=70] ③  ( 15) ( 33) ( 60)  ( 00) ( 00) ( 00)  R2=97DW=80F=70  GDP=43+37*IM+[AR( 1)=70] ④  ( 80) ( 87) ( 98)  ( 00) ( 00) ( 01)  R2=97DW=71F=16  由③、④可知, DW 检验值均已接近于2, 表明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复相关系数也均有所提高。模型中的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且达到了非常高的显著性水平。所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 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 个单位; 进口额每增加1个单位, 就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7 个单位。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且进口的作用大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凯恩斯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Y)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 I) +净出口(X-M) , 可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属于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 如上文所述, 由于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该类产品的进口不会抵消国内需求, 而是最终转  表5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GDP 的贡献  年份  出口进口  年份  出口进口  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贡献度贡献率  1992 78 25 72 24 1999 20 50 25 94  1993 34 06 95 81 2000 98 22 27 47  1994 46 49 44 49 2001 78 84 77 03  1995 28 37 - 66 - 47 2002 84 84 77 63  1996 82 22 - 13 - 17 2003 51 16 43 69  1997 81 38 29 09 2004 50 33 50 45  1998 12 45 62 61 2005 70 67 36 75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而来。  注: GDP 按支出法计算。贸易额依据原始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进行换算。每年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折算, 所得为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化为消费和投资,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认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是与消费、投资类似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一般衡量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测度指标为贡献度和贡献率: 贡献度反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量在GDP 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贡献率则反映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对经济总量的拉动程度, 用公式表达如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出口( 进口) 增量/GDP 增量×1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进口) 对经济增长贡献度×GDP 的增长率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 结果见表5。  从表5 我们可以看出, 从1992 年起至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的贡献度、贡献率均较低, 出口贡献度不足10%, 贡献率不足5%; 进口的贡献度、贡献率更是在1995 和1996 两年呈现负值, 表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拉动作用。而在1999 年以后, 基本呈现出较好的上升状态。进出口贡献度均突破20%, 出口的贡献度最高为2003 年的51%, 贡献率在2004 年达到了最高, 为33%; 进口贡献度的最高值为2003 年的69%, 贡献率最高值也为2003 年的45%。从总体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 自1999 年我国实行科技兴贸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 以及2002 年我国入世后开放度增加后,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均有较大上升, 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了较大提升。2005 年数据有明显下降, 主要是由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较快, 以及这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从27 下降到19 所造成。因此, 尽管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但仍未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  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 为了给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整个国家的技术基础相对来说仍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政府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仍十分有限, 但是政府可以转变职能, 从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 转向在宏观调控上创造条件和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制度平台, 如: 充分利用税收杠杆, 优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技术特征, 制定出有差别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贸易壁垒高的产业, 如国防技术产品, 政府要加大投入, 重点扶持; 对一些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国内已经可以自主开发的产业, 如某些电子产品, 应减少政策扶持; 而对于那些技术依赖性较强、产业化过程尚未完成的, 如某些信息产品, 则应采取较高倾斜度的扶持政策。在外贸政策上, 根据产业的发展程度, 也同样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 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贸易方式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如表6 所示, 加工贸易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但许多关键技术及主要零部件必须依靠引进, 使得产业发展始终停留在对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水平上, 这也从侧面暴露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加工贸易的过分依赖性, 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忧。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全面推动出口产业的创新, 提高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及吸收加工贸易中的溢出效应的能力。同时努力提高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   相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 进口增加相对缓慢。我国进口壁垒偏高和渠道不畅,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正常的进口需求,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的持续增长。但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 如何改善进口机制, 即通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来分享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我国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根据《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框架》的要求, 我国必须扩大技术引进的规模, 改造老设备, 围绕机械、电子、石化、高科技产业等主导产业以及与主导产业前后关联的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等, 把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结合起来,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加速经济增长。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为了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服务体系, 加大力度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软环境。如: 加强与银行、金融、税务、商检、海关等有关机构的协调工作, 以保证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顺畅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信息库, 使信息网络化, 保证企业第一时间了解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动态, 及时抓住商机等等。

提供一些科技论文的题目,供参考。人工改变天气 科技小论文都有什么类型的?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电磁跑道 彩色投影小磁针 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做勇于创新的人 别把垃圾浪费掉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对于生物能源,我们能做什么? 双胞胎真的有心灵感应吗? 冰棍为什么冒“汽”? 暗物质的新理论 怎样写科学论文? 做个勇于创新的人 科技俱乐部与我 人类可以飞了 不开门也能看到门外来人 清洁雨伞 养花时水中能否加食醋 智能型水面垃圾搜集装置的发明 科技创新小论文 - 折叠尺 烟灰的妙用 长城为什么千年不倒? 研究蜘蛛的觅食习性 螳螂的生命力 植物也会睡觉 论物体上浮至漂浮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鸭神奇的口水 关于墨水的实验 厨房油烟有什么危害?

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题目大全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更加容易,并更多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易和投资策略可以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交易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监管机构可以更高效地分析、预警和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2、助力我国金融业“弯道超车”: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术,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传统金融行业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员工重复劳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金融科技产品已走在了国外金融机构的前列,未来,我国金融机构有望基于金融科技的技术与成果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民生普惠: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4、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借助金融基础设施和科学信息技术管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我国金融科技成果。不同国家文化及政治经济的差异,使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金融与经济数据信息共享备受挑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抓手将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标志,科技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需要我帮你写吗? 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包通过 老师有问题包修改↓↓↓↓↓下面找我

科技创新和消费 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1500字

朋友,你看好吗,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经济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发展模式是发展观念的具体体现。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这种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长,经济会自然发展起来。而且认为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是社会进步的惟一标志。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社会两极分化趋势严重,忽视社会公平。显然,这种发展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也是个传统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它侧重于供给的角度,强调量的增长。包括经济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   中国原来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经济增长任务就显得特别艰巨。尽管我国经过近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仍然很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也掩盖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如,近几年,由于投资与消费增长的不协调,造成大量新增生产能力闲置。再如,某些行业和领域建设过度扩张,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占主体地位。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12种重要原材料的物耗水平高出发达国家5~10倍。我国GDP占全球的5%左右,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1%。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其次,经济增长中大量资源被过度开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导致经济发展所需自然资源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由于过度开发使某些重要资源出现了短缺,国外石油、铜、富铁矿、钾等大宗矿产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这样,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将严重影响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按照这样的发展方式,如果还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很难做到经济稳定增长。   最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带来利益上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增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尽管改革开放使我国个人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政府近几年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不对称状况却未根本改观,相当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改善。      二、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上存在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广大人民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   其次。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节约能源资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最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存在内在统一性。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目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目标,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的目标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精神。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安全科学技术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职业病的产生对职工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不迅速扭转我国重大事故不断和职业病高发的严重局面,其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将日益突出。主要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未来的时代,独生子女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劳动力,这些人一旦发生伤亡事故,要严重影响家庭人员结构,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同时,对国家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也会带来影响。� 第三,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生产模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发展。�第四,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我国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安全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不仅是劳动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生活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对社会和家庭也造成重大的影响。�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和保障生活安康,从而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和人类安全生存。安全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每年要花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来弥补由于不安全所造成的损失。一些研究也表明,事故对生产企业带来的损失可占企业生产利润的10%,而安全的投入的经济贡献率可达5%。这些数据说明安全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专门设有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指标。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能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能为科技进步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