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七年级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7 05:15:24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七年级答案

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我不知道,我不会写,你看别人的叭

光环衡钢花好月圆好好干活雨u含含糊糊uuu哈哈哈哈哈哈孤鸿寡鹄哈哈镜计划经济很久很久含含糊糊几号回家紧急集合黄金季节近近景近景回家结婚哼哼唧唧霍建华巨匠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家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干活韩国国会宝贝回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股海护航回家好好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七年级

植物也会睡觉(供你参考) 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植物也会睡觉。 今天,我家栽了几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第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们那嫩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色。入冬后,为了不让盆花受寒流的侵袭,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蔫了,再看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室内环境快枯死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了观察日记。 晚上7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片又重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所以我断定:酸角草也会“睡觉”。 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便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中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高,使上侧生长加快,结果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还能用特殊的文字符号去解释自然。就是说,人类比其它动物更具有一种科技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类才能创造出大自然中本不存在的东西――人类文明。 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由渔猎采集文明向传统农耕文明转型。传统农耕文明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铜时代,中国的商朝和西周王朝属青铜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黑铁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属黑铁时代。随着铁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适应不了新生产力的要求而开始崩溃。直到秦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但人类总的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当时的科技主流顺应了自然法则。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对大自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敬畏自然。中国四千年前的夏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桔杆,消费食物后的粪便,都作为农家肥再还到土地,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中国耕地经几千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是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使村庄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口的膨胀也带来了周期性战争,而周期性的战争又将人口压缩回到自然资源的边界之内。世上任何科技系统,都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资源范围内,支撑起特定的人口和文明形态。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我调节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因此延绵至今。 西方近代以牛顿力学、纺纱机、蒸气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脱离农耕文明,迅速奔向了传统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相比,传统工业文明通过全新的科技手段开发了更多的矿产资源,集约化地利用了更多的土地和森林,带来了人类财富和人口总量的膨胀,形成了一个以扩大物质消费为根本导向的社会。仅上世纪100年来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消耗量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限扩散,终于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逼了出来。人类终于深切感受到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所谓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可用财富的进程,所谓的现代化社会,就是人均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的社会。由于人口增加,由于物欲横流,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人均资源消耗量直线上升。以水为例,公元前每人每天耗水12升,中世纪约20至40升,18世纪增加到60升,而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每天耗水量达500-600升。据有关材料统计,工业化国家每创造100美元的收入,约需要300公斤的自然资源,人均每年需要45000-85000公斤自然资源。中国如果要达到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消耗水平,比如13亿中国人都将自行车换成汽车,那就不是2003年每天消耗546万桶石油的水平,而要变成每天消耗8100万桶,远远超过世界目前石油消耗总量,地球上有这么多资源供我们消耗吗?我们有能力对因此而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吗?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因为全面承袭了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更是因为中国对本土能源的过度消耗。从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从18亿吨到35亿吨),天然气增长92%(从114亿立方米到277亿立方米),钢增长143%(从67亿吨到63亿吨),铜增长189%(从 9万吨到211万吨),铝增长380%(从4万吨到5万吨)、锌增长311%(从9万吨到3万吨)、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从217万吨到816万吨)。人们在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兴奋的同时,往往会忘记这些成绩背后的资源消耗、垃圾成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有成本的。有人算过,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有12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如果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也得把地球全部吃空才能现代化。道理再清楚不过,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而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却又偏偏指向了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这种科技具有不可持续性。谁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之路,谁就走上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 二、走向新的生态科技 在全球资源环境压力下,发达国家早已全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我曾在《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一文中说,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丰裕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循环可再生利用,零垃圾与零排放)正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转型阶段。谁最早转型成功,谁就是未来的主人。转型的关键在于探索“生态科技之路”。新能源和循环经济即是生态科技之路的核心。 从现有能源结构看,工业经济目前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不能回收,燃烧后就消失了。更何况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仅够人类再使用40―50年。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美国一边在伊拉克打仗以保障石油的安全,一边全力发展新能源。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我提议拨款12亿美元作为研究资金,使美国在制造无污染的氢燃料汽车方面领先全世界……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努力克服障碍,以便使这种汽车能早日从实验室走进商品展览室,而今天诞生的婴儿将会成为未来驾驶第一辆氢动力无污染汽车的人。请大家和我一起加入这个重要的创新行动,把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洁,让我们的国家减少对其他国家能源的依赖。”布什要求在2040年用新能源替代石油进口。为什么偏偏要求到2040年呢?因为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正好只有40年。如果没有发现新的大油田,到2040年时世界已没有石油供应美国。众所周知,美国人口只占世界5%,却消耗着世界能源总量的30%,但美国仍对自己的能源未来充满担扰而大张旗鼓地开发新能源,确令人深思。1980年,美国第一架太阳能飞机上天。1995年,美国政府颁发“绿色化学挑战奖”以鼓励绿色科技发明者。2002年,美国10辆太阳能驱动的汽车无声开动。过去的四年中,太阳能和风能连续以40%的速度增长。风力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从1995年到2002年增长了6倍,从4800兆瓦特到31100兆瓦特。世界上现在的风力机组发电总量,已可满足4000万欧洲人的家庭需要。 从循环经济看,工业经济中的有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不会消失,如铁、铜、铝等等。这样的资源只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使它们永远处于循环利用之中。几百年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曾是实现经济增长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环境的恶化和环境运动的发展,随着资源成本的逐步攀升,逼使一些企业开始追求一种建立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都可经过处理后再以资源的形式重新进入生产流程。这便是循环经济。丹麦取缔了燃煤能源工厂和一次性饮料生产线,首都哥本哈根32%的交通使用自行车。日本的《家电循环法》,使上百万台旧家电变废为宝;《汽车循环法案》使几百万吨旧汽车变废为宝;《建设循环法》使几千万吨建设工地废弃物变废为宝。日本还计划到2010年把垃圾掩埋量将从现在的7400万吨/年减少到3700万吨/年,到2050年计划减少到370万吨/年,最终达到“零垃圾”目标。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技术皆有突破性进展,为什么迄今仍没有全面普及开来呢?这是由于传统能源与工业集团的阻挠,西方各政党受到强力制约。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技术一旦普及,将对原有利益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几大石油公司,尽管研制氢能与太阳能最有积极性,但他们为了现有的利益,将这些科研成果封锁在自己的试验室中,以知识产权的名义限制转让,特别是限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他们既要占尽现有石油利益格局下的好处,又要为石油枯竭时代的到来而“未雨绸缪”。在最后一滴石油没有被用干以前,新能源技术就难以真正普及。当然,由于规模限制,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技术产品的成本也很高,也是普及受阻的另一原因。因此说,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普及,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和利益问题。但反过来说,别的国家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早一天晚一天问题不大,惟独中国不成。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惟一可行之路。代价再高,成本再大,我们都得走。 集中资源干大事,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是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认清楚。面对眼前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我们少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少修一些对生态不利的大坝,少建一些怨声载道的豪华办公楼,少投资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如石油汽车),就可以积攒下办大事的钱。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能力,打破一些权力部门和企业的垄断私利,将政府财政大规模投向新能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将政府的系列优惠政策去鼓励新能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在美国,每购买一辆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在丹麦,强有力的税收政策鼓励人们以风力发电。这便是我国未来绿色税收与绿色贷款的参照样本。新能源技术的使用,虽短期成本巨大,长期将占尽优势。政府应当积极支持那些走在生态科技前列的企业,使它们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主流,因为生态科技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还应当针对那些迫在眉捷的生态科技难题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保障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等。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多地抓好公共事务管理;在抓好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要抓一些关系国家民族未来成败的大事。这些大事,暂时无利可图但关系国计民生,是政府真正的义务。 中国本来就是在传统工业文明的迟到者。迟到就要挨打。1840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受尽列强欺凌,内部也混乱不已。如今,我们不能在生态工业文明的路上再次落后,否则那心酸的大刀对火炮的历史仍会重演。试想,如果别人用的是太阳能飞机与氢能汽车,我们的飞机与汽车仍是用日趋枯竭而污染环境的石油,这样的国力如何与人家竞争?发达国家如果在能源结构和循环经济科技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决定放弃旧的工业经济科技转向全新的生态经济科技,那我们多年以极高环境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统统将成为笑话。有人将传统工业文明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文明”,因为传统工业文明把自然这个生命摇篮变成了生命的坟墓。又有人将新出现的生态工业文明称之为“从坟墓到摇篮的文明”,因为它抛弃了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了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从而打开了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围绕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开发,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这才是我们中国未来真正可持续的现代化。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人类科技必须发展生态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这是一项共同的事业,这是一项艰难的事业,我们这代人不得不承担起来。

为什么用热水洗不掉血渍   —、探究问题  下午放学回家,我在石头小路上走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拌倒了,卷起裤角一看,膝盖磕破了,血渍染红了裤子。回到家里,妈妈把裤子放入盆里,倒入一些热水,用手搓洗,可是怎么也洗不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通过实验来找到为什么热水洗不掉血渍的原因。  二、实验过程:  我拿来两个脸盆,将两只脸盆里分别放入相同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把两件沾有血渍的衣服分别放入两个脸盆里,我和妈妈一人搓洗一件衣服。实验结果我的放入热水的脸盆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妈妈的衣服却洗干净了,是由于我的力气不够,所以洗不掉,还是因为冷水和热水的问题呢?如果因为是我的力气不够,妈妈刚才为什么也不行呢?  三、查找原因:  少年朋友们经常在户外运动,有时往往会碰伤,衣服与伤口的地方接触,就会留下血渍。如果你及时用冷水来冲洗,血渍很快地去掉了。相反,如果你用热水去洗,无论你怎么揉搓,血渍就像沾在衣服上一样,怎么也去不掉。就像我做的实验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查了许多的资料,原来血液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有一个特性,叫做“变性”。在冷水中,蛋白质能以“胶体”的形态溶解在水里,温度升高蛋白质变热发生凝聚就变成固体了。这时,即使温度降低,它也不会再溶解。血渍中除去水和盐外,主要的成分也是蛋白质。用热水洗血渍,会使蛋白质凝固起来,变成不容于不的物质,牢牢地附着在衣服的纤维上而变得不易除去。蛋白质受热会发生变性,受到阳光照射或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也会发生变性。所以衣服上沾上了血渍要及时洗掉,时间久了,洗起来就很难了。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七年级上册

植物也会睡觉(供你参考) 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植物也会睡觉。 今天,我家栽了几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第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们那嫩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色。入冬后,为了不让盆花受寒流的侵袭,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蔫了,再看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室内环境快枯死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了观察日记。 晚上7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片又重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所以我断定:酸角草也会“睡觉”。 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便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中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高,使上侧生长加快,结果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还能用特殊的文字符号去解释自然。就是说,人类比其它动物更具有一种科技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类才能创造出大自然中本不存在的东西――人类文明。 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由渔猎采集文明向传统农耕文明转型。传统农耕文明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铜时代,中国的商朝和西周王朝属青铜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黑铁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属黑铁时代。随着铁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适应不了新生产力的要求而开始崩溃。直到秦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但人类总的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当时的科技主流顺应了自然法则。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对大自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敬畏自然。中国四千年前的夏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桔杆,消费食物后的粪便,都作为农家肥再还到土地,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中国耕地经几千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是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使村庄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口的膨胀也带来了周期性战争,而周期性的战争又将人口压缩回到自然资源的边界之内。世上任何科技系统,都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资源范围内,支撑起特定的人口和文明形态。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我调节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因此延绵至今。 西方近代以牛顿力学、纺纱机、蒸气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脱离农耕文明,迅速奔向了传统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相比,传统工业文明通过全新的科技手段开发了更多的矿产资源,集约化地利用了更多的土地和森林,带来了人类财富和人口总量的膨胀,形成了一个以扩大物质消费为根本导向的社会。仅上世纪100年来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消耗量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限扩散,终于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逼了出来。人类终于深切感受到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所谓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可用财富的进程,所谓的现代化社会,就是人均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的社会。由于人口增加,由于物欲横流,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人均资源消耗量直线上升。以水为例,公元前每人每天耗水12升,中世纪约20至40升,18世纪增加到60升,而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每天耗水量达500-600升。据有关材料统计,工业化国家每创造100美元的收入,约需要300公斤的自然资源,人均每年需要45000-85000公斤自然资源。中国如果要达到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消耗水平,比如13亿中国人都将自行车换成汽车,那就不是2003年每天消耗546万桶石油的水平,而要变成每天消耗8100万桶,远远超过世界目前石油消耗总量,地球上有这么多资源供我们消耗吗?我们有能力对因此而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吗?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因为全面承袭了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更是因为中国对本土能源的过度消耗。从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从18亿吨到35亿吨),天然气增长92%(从114亿立方米到277亿立方米),钢增长143%(从67亿吨到63亿吨),铜增长189%(从 9万吨到211万吨),铝增长380%(从4万吨到5万吨)、锌增长311%(从9万吨到3万吨)、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从217万吨到816万吨)。人们在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兴奋的同时,往往会忘记这些成绩背后的资源消耗、垃圾成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有成本的。有人算过,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有12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如果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也得把地球全部吃空才能现代化。道理再清楚不过,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而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却又偏偏指向了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这种科技具有不可持续性。谁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之路,谁就走上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 二、走向新的生态科技 在全球资源环境压力下,发达国家早已全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我曾在《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一文中说,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丰裕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循环可再生利用,零垃圾与零排放)正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转型阶段。谁最早转型成功,谁就是未来的主人。转型的关键在于探索“生态科技之路”。新能源和循环经济即是生态科技之路的核心。 从现有能源结构看,工业经济目前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不能回收,燃烧后就消失了。更何况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仅够人类再使用40―50年。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美国一边在伊拉克打仗以保障石油的安全,一边全力发展新能源。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我提议拨款12亿美元作为研究资金,使美国在制造无污染的氢燃料汽车方面领先全世界……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努力克服障碍,以便使这种汽车能早日从实验室走进商品展览室,而今天诞生的婴儿将会成为未来驾驶第一辆氢动力无污染汽车的人。请大家和我一起加入这个重要的创新行动,把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洁,让我们的国家减少对其他国家能源的依赖。”布什要求在2040年用新能源替代石油进口。为什么偏偏要求到2040年呢?因为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正好只有40年。如果没有发现新的大油田,到2040年时世界已没有石油供应美国。众所周知,美国人口只占世界5%,却消耗着世界能源总量的30%,但美国仍对自己的能源未来充满担扰而大张旗鼓地开发新能源,确令人深思。1980年,美国第一架太阳能飞机上天。1995年,美国政府颁发“绿色化学挑战奖”以鼓励绿色科技发明者。2002年,美国10辆太阳能驱动的汽车无声开动。过去的四年中,太阳能和风能连续以40%的速度增长。风力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从1995年到2002年增长了6倍,从4800兆瓦特到31100兆瓦特。世界上现在的风力机组发电总量,已可满足4000万欧洲人的家庭需要。 从循环经济看,工业经济中的有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不会消失,如铁、铜、铝等等。这样的资源只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使它们永远处于循环利用之中。几百年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曾是实现经济增长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环境的恶化和环境运动的发展,随着资源成本的逐步攀升,逼使一些企业开始追求一种建立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都可经过处理后再以资源的形式重新进入生产流程。这便是循环经济。丹麦取缔了燃煤能源工厂和一次性饮料生产线,首都哥本哈根32%的交通使用自行车。日本的《家电循环法》,使上百万台旧家电变废为宝;《汽车循环法案》使几百万吨旧汽车变废为宝;《建设循环法》使几千万吨建设工地废弃物变废为宝。日本还计划到2010年把垃圾掩埋量将从现在的7400万吨/年减少到3700万吨/年,到2050年计划减少到370万吨/年,最终达到“零垃圾”目标。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技术皆有突破性进展,为什么迄今仍没有全面普及开来呢?这是由于传统能源与工业集团的阻挠,西方各政党受到强力制约。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技术一旦普及,将对原有利益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几大石油公司,尽管研制氢能与太阳能最有积极性,但他们为了现有的利益,将这些科研成果封锁在自己的试验室中,以知识产权的名义限制转让,特别是限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他们既要占尽现有石油利益格局下的好处,又要为石油枯竭时代的到来而“未雨绸缪”。在最后一滴石油没有被用干以前,新能源技术就难以真正普及。当然,由于规模限制,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技术产品的成本也很高,也是普及受阻的另一原因。因此说,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普及,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和利益问题。但反过来说,别的国家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早一天晚一天问题不大,惟独中国不成。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惟一可行之路。代价再高,成本再大,我们都得走。 集中资源干大事,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是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认清楚。面对眼前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我们少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少修一些对生态不利的大坝,少建一些怨声载道的豪华办公楼,少投资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如石油汽车),就可以积攒下办大事的钱。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能力,打破一些权力部门和企业的垄断私利,将政府财政大规模投向新能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将政府的系列优惠政策去鼓励新能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在美国,每购买一辆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在丹麦,强有力的税收政策鼓励人们以风力发电。这便是我国未来绿色税收与绿色贷款的参照样本。新能源技术的使用,虽短期成本巨大,长期将占尽优势。政府应当积极支持那些走在生态科技前列的企业,使它们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主流,因为生态科技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还应当针对那些迫在眉捷的生态科技难题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保障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等。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多地抓好公共事务管理;在抓好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要抓一些关系国家民族未来成败的大事。这些大事,暂时无利可图但关系国计民生,是政府真正的义务。 中国本来就是在传统工业文明的迟到者。迟到就要挨打。1840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受尽列强欺凌,内部也混乱不已。如今,我们不能在生态工业文明的路上再次落后,否则那心酸的大刀对火炮的历史仍会重演。试想,如果别人用的是太阳能飞机与氢能汽车,我们的飞机与汽车仍是用日趋枯竭而污染环境的石油,这样的国力如何与人家竞争?发达国家如果在能源结构和循环经济科技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决定放弃旧的工业经济科技转向全新的生态经济科技,那我们多年以极高环境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统统将成为笑话。有人将传统工业文明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文明”,因为传统工业文明把自然这个生命摇篮变成了生命的坟墓。又有人将新出现的生态工业文明称之为“从坟墓到摇篮的文明”,因为它抛弃了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了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从而打开了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围绕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开发,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这才是我们中国未来真正可持续的现代化。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人类科技必须发展生态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这是一项共同的事业,这是一项艰难的事业,我们这代人不得不承担起来。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七年级下册

为什么用热水洗不掉血渍   —、探究问题  下午放学回家,我在石头小路上走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拌倒了,卷起裤角一看,膝盖磕破了,血渍染红了裤子。回到家里,妈妈把裤子放入盆里,倒入一些热水,用手搓洗,可是怎么也洗不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通过实验来找到为什么热水洗不掉血渍的原因。  二、实验过程:  我拿来两个脸盆,将两只脸盆里分别放入相同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把两件沾有血渍的衣服分别放入两个脸盆里,我和妈妈一人搓洗一件衣服。实验结果我的放入热水的脸盆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妈妈的衣服却洗干净了,是由于我的力气不够,所以洗不掉,还是因为冷水和热水的问题呢?如果因为是我的力气不够,妈妈刚才为什么也不行呢?  三、查找原因:  少年朋友们经常在户外运动,有时往往会碰伤,衣服与伤口的地方接触,就会留下血渍。如果你及时用冷水来冲洗,血渍很快地去掉了。相反,如果你用热水去洗,无论你怎么揉搓,血渍就像沾在衣服上一样,怎么也去不掉。就像我做的实验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查了许多的资料,原来血液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有一个特性,叫做“变性”。在冷水中,蛋白质能以“胶体”的形态溶解在水里,温度升高蛋白质变热发生凝聚就变成固体了。这时,即使温度降低,它也不会再溶解。血渍中除去水和盐外,主要的成分也是蛋白质。用热水洗血渍,会使蛋白质凝固起来,变成不容于不的物质,牢牢地附着在衣服的纤维上而变得不易除去。蛋白质受热会发生变性,受到阳光照射或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也会发生变性。所以衣服上沾上了血渍要及时洗掉,时间久了,洗起来就很难了。

植物也会睡觉(供你参考) 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植物也会睡觉。 今天,我家栽了几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第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们那嫩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色。入冬后,为了不让盆花受寒流的侵袭,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蔫了,再看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室内环境快枯死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了观察日记。 晚上7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片又重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所以我断定:酸角草也会“睡觉”。 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便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中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高,使上侧生长加快,结果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科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初中八年级答案

人体里的魔术师人的血液里含有许多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就像是一个个的魔术师,维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身体里一旦缺少了这些魔术师们中任何的一个,一些可怕的疾病也就会接踵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魔术师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镁。镁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燃烧后会变成灰白色的细细的粉末。另外,由于镁能够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先来说一说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吧。很多人容易在夜里睡眠时发生腿部“抽筋”,特别是在夜里着凉的时候比较严重。不少人把这种“抽搐病”统统归咎于缺钙,殊不知从人体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求来说,缺镁时也会发生这种症状。而且,据国内外科学家研究数据表明,人到了中年以后要多吃富含镁的食物以保持健康。因为人们在中老年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糖尿病等疾病与人体内镁元素的降低有着重大的联系。另外,镁参与人体内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骨及细胞的形成等,调查结果表明镁与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有密切关系。人体内如果缺镁,可导致肌肉无力,耐久力降低。由于运动,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大量消耗体内的镁,从而降低肌肉的活动功能,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抽搐、痉挛等。许多专家认为,在正常摄入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缺镁和补镁的问题。若出现缺镁症状时,应该多吃一些谷类、豆类、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猪肉、河鲜产品、花生、芝麻、香蕉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另外,豆腐中也含有丰富的镁。所以,多吃一些卤水豆腐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治疗身体因缺少镁带来的各种疾病,如抽搐病等。镁普遍存在于食物中,由于叶绿素是镁卟啉的鳌合物,所以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镁。食物中诸如糙粮、坚果也含有丰富的镁,而肉类、淀粉类食物及牛奶中的镁含量则不是很高。除了食物之外,从饮水中也可以获得少量镁。由于酒精中毒的人通常有缺镁的现象,所以常喝酒、喝浓茶和喝浓咖啡的人最好多摄取镁。但是摄取镁也不能过量,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过量摄入镁会导致恶心、胃肠痉挛等胃肠道反应,出现昏睡不醒、肌肉无力、肌麻痹,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或者心跳停止。如果体内含镁量过多,可以摄入一定量的钙来缓解。镁不单单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一种金属元素,镁在其他方面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比如说镁常用做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轻金属合金、球墨铸铁、科学仪器脱硫剂脱氢和格氏试剂,也能用于制烟火、闪光粉、镁盐等。镁的结构特性类似于铝,具有轻金属的各种用途,可以作为飞机、导弹的合金材料。但是镁在汽油的燃点可以燃烧,这一点也限制了镁在这方面的应用。总的来说,镁等元素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一、玉米田的化学除草(一)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我省玉米田杂草可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常见的主要杂草种类有:1、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等。2、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苍耳、反枝苋、龙葵(黑星星)、风花菜、铁苋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兰花菜、苘麻、繁缕、马齿苋、猪毛菜、菟丝子、猪殃殃等。3、多年生杂草:主要有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等。(二) 化学除草方式的选择 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主要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势、气象条件及杂草群落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化学除草方式。 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除草效果比较稳定,即便防除杂草效果不好,苗后还可进行补救。缺点一是土壤处理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影响较大,土壤过于黏重、有机质含量过高或pH值不符合某种药剂时不适宜采用土壤处理;二是药效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三是有些除草剂如嗪草酮、2,4—D丁酯等在砂质土、低洼地由于药剂的淋溶易产生药害。 苗后茎叶处理的优点是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已出土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针对性强。缺点一是在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和杂草生长缓慢的情况下除草效果不佳;二是有些药剂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易产生药害;三是苗后茎叶处理必须在大多数杂草出土且具有一定附着药液的叶面积时才能进行。玉米田播前、播后苗前主要采用乙草胺分别同2,4—D丁酯、阿特拉津、嗪草酮混用。1、玉米田播后苗前封闭除草配方(用药量按公顷计算)① 50%乙草胺25~0升或90%乙草胺4~2升加72% 2,4~D丁酯0~5升。② 50%乙草胺25~0升或90%乙草胺4~2升加70%嗪草酮400~500克,乙草胺混嗪草酮的复配制剂有50%安威,每公顷用25~0升。③ 50%乙草胺5~5升或90%乙草胺1~8升加38%阿特拉津2~5升。乙草胺混阿特拉津的复配制剂有40%乙•阿合剂(乙•莠合剂),每公顷用5~0升。④ 50%异丙草胺7~75升加72% 2,4—D丁酯0~5升。异丙草胺混2,4—D丁酯的复配制剂有50%双乐,每公顷用75~65升。异丙草胺混2,4—D丁酯和扑草净的复配制剂有60%苞豆宁,每公顷用7~75升。⑤ 90%乙草胺8~2升加75% 噻吩磺隆30克。2、玉米田土壤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玉米田土壤处理配方中有2,4—D丁酯的配方只能用于播种后出苗前,含有嗪草酮、阿特拉津的配方在玉米播前或播后苗前均可使用。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以下的地块适宜采用土壤处理除草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黏重、土壤水分不好用高量,反之用低量。有机质含量2%以下砂质土,低洼地不能选用含嗪草酮的配方。(三)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目前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品种较少,安全系数较高且杀草效果较好的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只有玉农乐(烟嘧磺隆)。玉农乐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成本过高,较难被农民接受。一般将玉农乐同2,4—D丁酯或阿特拉津混用,可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对玉米的安全性,减轻对后作的影响。 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在玉米的安全性3~5叶期,尤其是玉农乐与2,4—D丁酯混用不能在玉米5叶期之后施药。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多数杂草2~4叶期喷雾。施药期过晚,杂草抗性增强,除草效果受影响。喷药时要求气温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秒以下时进行。按要求选好喷雾器械和喷嘴并按喷药作业操作规范施药。1、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配方(用药量按公顷计算)① 4%玉农乐9升加38%阿特拉津5升对水150升② 4%玉农乐9升加72% 2,4—D丁酯3升对水150升用苗后茎叶处理可加入喷液量1%植物油型助剂或其它表面活性剂,可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在干旱条件下亦可获得稳定的除草效果。2、如何正确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近几年,玉米田由原来的苗前封地除草剂发展到现在使用的苗后除草剂。两者相比,苗后除草剂更优于苗前封地除草剂的效果。但由于农户使用时期、方法不当,经常造成生产上出现一些药害问题,造成玉米矮化、不长,直至减产,现根据生产实践,归纳以下八条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按照规定剂量进行常量喷雾,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采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成母液,后对水均匀喷雾。   一般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适期应在玉米可见叶2叶以后至可见叶5叶以前。若在5~7叶期用药,应在玉米行间使用,避免药液喷到心叶内。   有些玉米苗后除草剂对甜玉米、制种田、自交系比较敏感,勿用。应严格按照除草剂标签说明使用。   用有机磷药剂处理过的玉米对苗后除草剂敏感。两药间隔期至少7天。   使用机动喷雾器施药,不得擅自增加药量,禁止重复喷雾。  除草剂使用前要注意清洗喷过有机磷农药的喷雾器。   下午4点以后用药效果好,持续高温天气(气温超过35℃)避免用药。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 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光环衡钢花好月圆好好干活雨u含含糊糊uuu哈哈哈哈哈哈孤鸿寡鹄哈哈镜计划经济很久很久含含糊糊几号回家紧急集合黄金季节近近景近景回家结婚哼哼唧唧霍建华巨匠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家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干活韩国国会宝贝回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股海护航回家好好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