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2024-07-05 15:52:38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对一个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崇尚快速化的形势下,幼儿园教育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状况,正在逐步走向“小学化”,这种利用小学教育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方式的做法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仅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且还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 一、创新教育理念,秉承先进的幼儿园教育思想,避免“小学化”思想理念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保障,只有转变思想理念,树立新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 首先,幼儿园园长转变理念。幼儿园园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是幼儿园办学方向的决策者,因此幼儿园园长应该积极地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时刻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机会和优质的环境。幼儿园园长应该大胆地放弃办学的功利性,以远见的目光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学中,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挖掘幼儿的潜力,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教师要用心呵护幼儿的成长,为祖国培养栋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整合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要深刻地研究幼儿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幼儿的成长方法,使幼儿快乐地度过幼儿时光,为幼儿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全面地更新教学模式,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教学培训活动,为教师创设平台,使教师能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共同研讨幼儿园“小学化”的成因,尤其是“小学化”给幼儿造成的危害等,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为幼儿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健全幼儿园科学管理方案,治理“小学化”管理模式的落后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尤其是幼儿的健康成长,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关键环节。要健全管理体系,完全管理机构,幼儿园的领导层需要积极地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治理小组,明确小组分工,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加强实施的力度,使管理者能够依据一定的制度来管理。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在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思维开发,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在遵循上述基础性制度的前提下,幼儿园还特意制定并实施专项工作制度,如培训制度:立足于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每月对教师、家长进行专题培训;教师反思制度。每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存在“小学化”现象,并及时从语言、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成果展示制度:每学期末,教师以教育笔记、论文、活动案例等形式展示自己在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方面的收获与成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教师每月自评、每学期教师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纵向发展跟踪评价指导,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到教师评优、评先中。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较好地保证了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的效果,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丰富幼儿园的学习方式,构建快乐式教学,扭转“小学化” 丰富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园幼儿的学习增添趣味性,是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学习目的是对事物产生兴趣,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我们应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太多小学的模式。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很难对“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感兴趣,他们的求知欲也有可能在一些比较枯燥的写写算算中受到抑制。因此,我们应该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作为幼教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健康、科学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还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为此,我们将以规范、严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实际行动,坚决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把快乐还给孩子,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

现在的应试教育孩子的成熟,年龄都比较早,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我觉得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的话,就一定要严厉禁止那些学前幼儿园,学一些小学的东西。

这个时候应该好好的和家长谈一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而且也会让孩子减轻一定的压力。

现在的应试教育孩子的成熟,年龄都比较早,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一定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或者是文案来严格约束这样的行为,还有就是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意识,应该做好教育工作安排。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答辩

应该去给幼儿园一个非常好的指导思想的,而且要严禁他们去教授一些小学的内容。

这应该是分析孩子现在的状况,还有就是应该知道孩子的劣势以及缺点,这样才可以进行分析,也可以改变孩子。

论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影响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但近几年,在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相违背的“小学化”现象,严重危害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述、分析危害和原因以及提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02-01  一、引言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近些年很多幼儿园不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致使很多幼儿开始厌学,对学校产生了恐惧。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述  目前,对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外国专家学者提出了2种模式:一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指幼儿园对小学课程资源、教学理念、评价标准、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渗透到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和状态,以及普遍趋势的功利教育。二是从实践层面上,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学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幼儿的行为和形式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在,首先,一味地追求知识的传授。幼儿园提前开设本不属于这个阶段的课程,把小学内容放到幼儿阶段进行,片面追求知识的获得。其次,教学方法陈旧。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学校的多样性办学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滞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也急需发展。目前的幼儿园教师大多在幼儿教育中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过早地对幼儿教育采用小学教学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一)危害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小学化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该承受的学习范围,孩子存在不安全感,压力随之升高,使刚进入校的孩子不喜欢上学,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对幼儿的教育采用教授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机械背诵和习惯化的思维就将严重地阻断孩子本来该得到发展的智慧和想象力。  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人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形成。在幼儿园,教师们喜欢的是听话的孩子,忽视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实际上,那些孩子常常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教师甚至对那部分孩子问的那些奇怪的问题的态度比较冷淡,长此以往,孩子问问题的欲望也就随之熄灭。  不利于幼儿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小学教育不利于正确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习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原因分析。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园的质量如何,主要看孩子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家长甚至支持小学化教育。在幼儿方面,部分幼儿园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扭曲学前正确的教学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不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老师不顾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为了符合父母的需求,设定小学化课程,给孩子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为此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再加上一些学校只在乎学校自身的升学率的高低。该理念成了幼儿园小学化的基础。  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一)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建立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设计适宜的活动,老师须明确活动的目的,然后依据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对学期目标进行确定,然后老师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特质,进行区域安排,让幼儿自主的表现自己,从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二)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特色办学。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兴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认为兴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儿家长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只要是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 并且在他们的经济范围承受之内, 都要求孩子学习。幼儿教育应遵循不同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三)转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对于幼儿园小学教育而言,家长的作用也不很大。现在,有些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对此,各地的幼儿园的老师要经常开展幼儿专家教育内容的相关论坛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准确的理解幼儿教育的核心观念。幼儿园要不断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更加多层化的发展。  (四)加大政府的监管。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投资和管理。由于前期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幼儿园办学趋势不好。为了纠正中小学儿童教育管理部门的倾向,政府应明确其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保证学前教育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总的来讲,政府的教育的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对教育理念出台适合的政策。此外,政府还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缤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与评价[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2:77-  [2]严仲连,盖笑松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4,01:150-  [3]刘智成,边霞 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J]教师教育研究,2014,01:28-  [4]教育研究,2014,09:69-  [5]王廷廷 “镣铐”下的孩子—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西北师范大学,  [6]程秀兰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7]张斌 江平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究王泽敏   摘 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教育部门正在出台相关的治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政策,坚定地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坚持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调研,并且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教育界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分析都很匮乏,例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小学化”问题,如何考察并且量化小学化问题,如何解决小学化问题等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在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部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此同时,教育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正在大力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化”是人们在研究幼儿园教育时所经常用到的专业术语,从文字本身而言,人们通常认为“小学化”这三个字是指:把小学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把小学中的教育评价方式也相应地迁移到幼儿园教育中;从教育形式来看,通过小学化,幼儿园课堂由课堂教学取代了游戏;从教育内容来看,幼儿园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课后作业来看,课后作业较为繁重,孩子们用来玩乐的课余时间减少;从学校制度来看,教学考试评价成为判定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过于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幼儿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组合最终所导致的结果,有许多根深蒂固的因素都是导致小学化的原因,例如我国重视早教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和功利化教育等等。我们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小学化并不仅仅是幼儿园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教育界出现的问题,小学化问题只是整个中国教育界应试教育问题的延伸,学生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然后经历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到大学,一直离不开考试,幼儿园作为一切教育的始发点,自然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格外重视,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孩子们送到各种辅导班,补习英语、算术,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细胞,还给孩子额外报了钢琴、跳舞等艺术辅导班,大大缩短了他们的周末娱乐时间,孩子们成为竞争之路上的牺牲品,幼儿教育也逐渐成为生存竞争工具。  有许多幼儿园是直接对接小学的,从某个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会被直接送往固定的小学,因此,这些幼儿园中,有的就直接模仿目标小学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小学教育打基础,实际上这对孩子们的危害极大。从应试教育的原因看,我们可以继续向深处挖掘,那就是我国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惯性,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实用性较强的文化,因此,我们的教育界比较重视具有实用性质的文化,例如算术、文字等等,而精神文明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则显得不太关注。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视舆论引导,传递科学幼儿园教育理念  要想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帮助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走出幼儿园教育的误区,这是解决小学化问题的一个重点。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背诵《百家姓》的女孩子王仙妮红极一时,在广大家长朋友中掀起了一阵“神童热”,一时间,背诵元素周期表,背诵百家姓,背诵圆周率的趋势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这种死记硬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应当让孩子成为为家长撑面子的工具。因此,社会和公共部门应当传递合理的幼教理念,不要一味地向社会推荐幼年神通,而是要向社会传递培养综合素质优良、拥有欢乐童年、能够健康成长的孩子的教育观念。  要规范小学学校的招生规章制度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想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小学招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力求小学招生的合理化、规范化。小学的招生标准应当降低,不应有拼音、识字和算术知识的过高要求,从而让幼儿园教育中的此类课程逐渐消失,在小学教育安排中,我们应当尽力实现小学的零起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刚刚步入小学时都处于一个相同的学习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家长对孩子们的“抢跑”行为。  严格监管幼儿辅导市场  随着家长对孩子幼教的重视,许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多种多样的辅导班之中,这对孩子们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有效监管幼教辅导市场的角度出发,杜绝幼教辅导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当严格要求幼教辅导机构,对其资质提出严格的高要求,不能让其变为一味的盈利机构,在学前教育越来越火热的情形之下,幼教市场的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9):69-  [2]张娟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曾有新闻报道,广州某小学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学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些试题:“4-1在什么时候等于5?”“哪个词既是它的反义词又是它的近义词?”“17-18+19+20=?”许多试题不但孩子答不上来,连家长也被难倒了。面对这些试题,我们忍不住要问:“这些知识,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话,那还有必要上学吗?难道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掌握小学知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  学不完的知识,孩子变成小学预科生;课外辅导班成负担,孩子害怕上小学;被迫学习成压力,孩子拿桌子出气,等等,这些现象说明幼儿教育问题多多。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地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查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第二幼儿园)关于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透视研究   摘 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当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安排大量的课程让幼儿进行学习,给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多学科视野;幼儿园;小学化;透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超前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这违背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会对家长造成误导,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及时改变这种“小学化”现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将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讨论。  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失范现象。人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是世界中存在的一个个体;从道德上讲,每个个体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如果对他们的本性进行了限制,他们势必会受到约束。[1]在幼儿教育阶段过于严苛地对幼儿进行管束,并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就会导致出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家长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只能让孩子尽量地参与更多教学活动,却根本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此外,家长们普遍对科学的幼儿教育缺乏认识和情感支持,家长总是认为自身与教师之间是存在对立关系,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2)幼儿园办学观念不正确。我国很多民办幼儿园在创立初始阶段大都只是为了盈利,而并非为了幼儿的发展。这种幼儿园会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故意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让家长迅速看到教学效果。但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近年来一直采取应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认为,只有高考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高考,因此导致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只看重幼儿的知识性学习,而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有所忽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将对人才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2]  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改正路径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先进的思想观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基础。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某一项基本的技能,而是要在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给幼儿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受到心智上的启蒙。因此,在教育观念上,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完善幼儿园教育制度。要想纠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能受到限制。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应做到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同时教育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置,以基础的游戏方式作为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内容中。[3]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国虽然也有相关内容规定,但这些法律限制并没有对幼儿园教育起到作用。对此,国家应更加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来扭转当前这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3)跟进教学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不够完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加以区分。对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跟进式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将所学过的知识与日后的学习产生联系。  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因此, 在幼儿园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让幼儿尽可能地感受童年快乐,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只有这样,这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好的,对此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2]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1,(4):50-  [3]李康耀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3-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引言

现在还用么 我有一点资料 可能有一点用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透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颇能蛊惑人心的口号,像魔咒一样不断地把孩子们的“起跑线”向前推移。于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几乎成为学前教育的常态。特别是近几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势日趋严重。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往往会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过早给孩子立下太多不切实际的规矩,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压抑,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安与不合群,从而使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摧残。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已成为国家高端会议、中央领导、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成为教育界内外,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试从学前教育“小学化”表现、原因及危害、对策研究几方面与广大幼教工作者做简单交流,以期就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化 原因透析 对策研究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最近六、七年,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普遍化,“这种倾向漫延城乡、日趋严重、愈演愈烈,如不加以及时纠正,势必会成为一个违背学前教育规律、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贻害儿童终身的重大社会问题”。国家教委原副主任的柳斌曾专门讲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他指出,目前有一些幼儿园存在着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的倾向,片面地向孩子填塞各种知识;有的地方对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错误理解;仅仅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体质和品德的健康发展。根据我的观察实践以及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目标上,一些幼儿园无限拔高幼儿园培养目标,以强调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不恰当地提出入小学前要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运算、认识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唐诗、记住几百个英语单词。在教学内容上,很多幼儿园将学习领域学科化,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演绎为5个学科,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设计幼儿园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实行单一的集中教学,让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忽视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作息时间也不遵守幼儿一日活动规范,按小学课表,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儿童的发展必须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实时、适度的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在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直接后果是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的专注力,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 (一)小学化倾向幼儿的身体发育有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要培养完整的儿童,对幼儿的教育必须是多方面的。因为人的大脑的完整发展本身需要多方面的刺激,有了多方面的刺激才能使各脑功能区的神经细胞不断地形成复杂的联系,单项内容的训练不利于大脑的完整发展。而学前教育“小学化”恰恰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只重视幼儿写字,算题等单项内容的训练。 (二)小学化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害 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对幼儿成长有重要影响,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化模式教育,以智育为主,以“教学”代替“保教”,以“知识的积累、行为的规矩”代替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轻视了幼儿基本的必需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体育锻炼乃至休息时间,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幼儿人性的粗暴践踏。幼儿本身处于知识经验不足、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和想象活跃的为特征的年龄阶段,游戏的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集体性特征最适合于幼儿的这种特征实践因此,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 (四)小学化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不利 有的幼儿园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要求幼儿伸直腰板端坐,不准随意走动,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幼儿被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这就会异化幼儿的生活,压抑幼儿的主动性,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产生,因为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理解力不强,根本无法领会为什么等于,他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掌握得不扎实。这样施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没一点儿的好处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只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还容易因为“我己懂”而不专心听课,这些孩子往往有张扬的心理,认为都学过而不用心学习,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严重滑坡。 (五)有损孩子良好兴趣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否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是否教会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家长及教师向学生灌输的书本知识,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如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激发孩子的厌烦情绪,从而不利于良好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透析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体现教育,而分数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教育只是灌输统一的知识结论,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让人死记硬背,被动掌握。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 (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这本来是好事

论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影响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但近几年,在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相违背的“小学化”现象,严重危害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述、分析危害和原因以及提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02-01  一、引言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近些年很多幼儿园不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致使很多幼儿开始厌学,对学校产生了恐惧。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述  目前,对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外国专家学者提出了2种模式:一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指幼儿园对小学课程资源、教学理念、评价标准、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渗透到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和状态,以及普遍趋势的功利教育。二是从实践层面上,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学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幼儿的行为和形式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在,首先,一味地追求知识的传授。幼儿园提前开设本不属于这个阶段的课程,把小学内容放到幼儿阶段进行,片面追求知识的获得。其次,教学方法陈旧。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学校的多样性办学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滞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也急需发展。目前的幼儿园教师大多在幼儿教育中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过早地对幼儿教育采用小学教学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一)危害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小学化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该承受的学习范围,孩子存在不安全感,压力随之升高,使刚进入校的孩子不喜欢上学,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对幼儿的教育采用教授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机械背诵和习惯化的思维就将严重地阻断孩子本来该得到发展的智慧和想象力。  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人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形成。在幼儿园,教师们喜欢的是听话的孩子,忽视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实际上,那些孩子常常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教师甚至对那部分孩子问的那些奇怪的问题的态度比较冷淡,长此以往,孩子问问题的欲望也就随之熄灭。  不利于幼儿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小学教育不利于正确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习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原因分析。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园的质量如何,主要看孩子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家长甚至支持小学化教育。在幼儿方面,部分幼儿园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扭曲学前正确的教学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不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老师不顾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为了符合父母的需求,设定小学化课程,给孩子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为此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再加上一些学校只在乎学校自身的升学率的高低。该理念成了幼儿园小学化的基础。  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一)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建立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设计适宜的活动,老师须明确活动的目的,然后依据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对学期目标进行确定,然后老师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特质,进行区域安排,让幼儿自主的表现自己,从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二)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特色办学。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兴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认为兴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儿家长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只要是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 并且在他们的经济范围承受之内, 都要求孩子学习。幼儿教育应遵循不同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三)转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对于幼儿园小学教育而言,家长的作用也不很大。现在,有些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对此,各地的幼儿园的老师要经常开展幼儿专家教育内容的相关论坛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准确的理解幼儿教育的核心观念。幼儿园要不断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更加多层化的发展。  (四)加大政府的监管。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投资和管理。由于前期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幼儿园办学趋势不好。为了纠正中小学儿童教育管理部门的倾向,政府应明确其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保证学前教育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总的来讲,政府的教育的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对教育理念出台适合的政策。此外,政府还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缤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与评价[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2:77-  [2]严仲连,盖笑松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4,01:150-  [3]刘智成,边霞 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J]教师教育研究,2014,01:28-  [4]教育研究,2014,09:69-  [5]王廷廷 “镣铐”下的孩子—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西北师范大学,  [6]程秀兰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7]张斌 江平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究王泽敏   摘 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教育部门正在出台相关的治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政策,坚定地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坚持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调研,并且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教育界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分析都很匮乏,例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小学化”问题,如何考察并且量化小学化问题,如何解决小学化问题等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在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部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此同时,教育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正在大力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化”是人们在研究幼儿园教育时所经常用到的专业术语,从文字本身而言,人们通常认为“小学化”这三个字是指:把小学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把小学中的教育评价方式也相应地迁移到幼儿园教育中;从教育形式来看,通过小学化,幼儿园课堂由课堂教学取代了游戏;从教育内容来看,幼儿园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课后作业来看,课后作业较为繁重,孩子们用来玩乐的课余时间减少;从学校制度来看,教学考试评价成为判定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过于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幼儿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组合最终所导致的结果,有许多根深蒂固的因素都是导致小学化的原因,例如我国重视早教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和功利化教育等等。我们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小学化并不仅仅是幼儿园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教育界出现的问题,小学化问题只是整个中国教育界应试教育问题的延伸,学生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然后经历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到大学,一直离不开考试,幼儿园作为一切教育的始发点,自然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格外重视,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孩子们送到各种辅导班,补习英语、算术,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细胞,还给孩子额外报了钢琴、跳舞等艺术辅导班,大大缩短了他们的周末娱乐时间,孩子们成为竞争之路上的牺牲品,幼儿教育也逐渐成为生存竞争工具。  有许多幼儿园是直接对接小学的,从某个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会被直接送往固定的小学,因此,这些幼儿园中,有的就直接模仿目标小学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小学教育打基础,实际上这对孩子们的危害极大。从应试教育的原因看,我们可以继续向深处挖掘,那就是我国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惯性,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实用性较强的文化,因此,我们的教育界比较重视具有实用性质的文化,例如算术、文字等等,而精神文明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则显得不太关注。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视舆论引导,传递科学幼儿园教育理念  要想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帮助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走出幼儿园教育的误区,这是解决小学化问题的一个重点。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背诵《百家姓》的女孩子王仙妮红极一时,在广大家长朋友中掀起了一阵“神童热”,一时间,背诵元素周期表,背诵百家姓,背诵圆周率的趋势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这种死记硬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应当让孩子成为为家长撑面子的工具。因此,社会和公共部门应当传递合理的幼教理念,不要一味地向社会推荐幼年神通,而是要向社会传递培养综合素质优良、拥有欢乐童年、能够健康成长的孩子的教育观念。  要规范小学学校的招生规章制度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想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小学招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力求小学招生的合理化、规范化。小学的招生标准应当降低,不应有拼音、识字和算术知识的过高要求,从而让幼儿园教育中的此类课程逐渐消失,在小学教育安排中,我们应当尽力实现小学的零起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刚刚步入小学时都处于一个相同的学习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家长对孩子们的“抢跑”行为。  严格监管幼儿辅导市场  随着家长对孩子幼教的重视,许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多种多样的辅导班之中,这对孩子们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有效监管幼教辅导市场的角度出发,杜绝幼教辅导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当严格要求幼教辅导机构,对其资质提出严格的高要求,不能让其变为一味的盈利机构,在学前教育越来越火热的情形之下,幼教市场的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9):69-  [2]张娟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曾有新闻报道,广州某小学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学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些试题:“4-1在什么时候等于5?”“哪个词既是它的反义词又是它的近义词?”“17-18+19+20=?”许多试题不但孩子答不上来,连家长也被难倒了。面对这些试题,我们忍不住要问:“这些知识,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话,那还有必要上学吗?难道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掌握小学知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  学不完的知识,孩子变成小学预科生;课外辅导班成负担,孩子害怕上小学;被迫学习成压力,孩子拿桌子出气,等等,这些现象说明幼儿教育问题多多。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地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查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第二幼儿园)关于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透视研究   摘 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当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安排大量的课程让幼儿进行学习,给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多学科视野;幼儿园;小学化;透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超前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这违背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会对家长造成误导,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及时改变这种“小学化”现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将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讨论。  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失范现象。人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是世界中存在的一个个体;从道德上讲,每个个体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如果对他们的本性进行了限制,他们势必会受到约束。[1]在幼儿教育阶段过于严苛地对幼儿进行管束,并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就会导致出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家长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只能让孩子尽量地参与更多教学活动,却根本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此外,家长们普遍对科学的幼儿教育缺乏认识和情感支持,家长总是认为自身与教师之间是存在对立关系,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2)幼儿园办学观念不正确。我国很多民办幼儿园在创立初始阶段大都只是为了盈利,而并非为了幼儿的发展。这种幼儿园会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故意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让家长迅速看到教学效果。但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近年来一直采取应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认为,只有高考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高考,因此导致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只看重幼儿的知识性学习,而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有所忽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将对人才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2]  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改正路径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先进的思想观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基础。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某一项基本的技能,而是要在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给幼儿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受到心智上的启蒙。因此,在教育观念上,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完善幼儿园教育制度。要想纠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能受到限制。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应做到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同时教育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置,以基础的游戏方式作为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内容中。[3]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国虽然也有相关内容规定,但这些法律限制并没有对幼儿园教育起到作用。对此,国家应更加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来扭转当前这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3)跟进教学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不够完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加以区分。对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跟进式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将所学过的知识与日后的学习产生联系。  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因此, 在幼儿园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让幼儿尽可能地感受童年快乐,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只有这样,这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好的,对此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2]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1,(4):50-  [3]李康耀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3-

现在的应试教育孩子的成熟,年龄都比较早,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的目标

这应该是分析孩子现在的状况,还有就是应该知道孩子的劣势以及缺点,这样才可以进行分析,也可以改变孩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对一个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崇尚快速化的形势下,幼儿园教育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状况,正在逐步走向“小学化”,这种利用小学教育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方式的做法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仅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且还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 一、创新教育理念,秉承先进的幼儿园教育思想,避免“小学化”思想理念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保障,只有转变思想理念,树立新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 首先,幼儿园园长转变理念。幼儿园园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是幼儿园办学方向的决策者,因此幼儿园园长应该积极地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时刻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机会和优质的环境。幼儿园园长应该大胆地放弃办学的功利性,以远见的目光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学中,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挖掘幼儿的潜力,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教师要用心呵护幼儿的成长,为祖国培养栋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整合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要深刻地研究幼儿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幼儿的成长方法,使幼儿快乐地度过幼儿时光,为幼儿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全面地更新教学模式,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教学培训活动,为教师创设平台,使教师能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共同研讨幼儿园“小学化”的成因,尤其是“小学化”给幼儿造成的危害等,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为幼儿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健全幼儿园科学管理方案,治理“小学化”管理模式的落后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尤其是幼儿的健康成长,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关键环节。要健全管理体系,完全管理机构,幼儿园的领导层需要积极地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治理小组,明确小组分工,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加强实施的力度,使管理者能够依据一定的制度来管理。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在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思维开发,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在遵循上述基础性制度的前提下,幼儿园还特意制定并实施专项工作制度,如培训制度:立足于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每月对教师、家长进行专题培训;教师反思制度。每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存在“小学化”现象,并及时从语言、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成果展示制度:每学期末,教师以教育笔记、论文、活动案例等形式展示自己在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方面的收获与成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教师每月自评、每学期教师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纵向发展跟踪评价指导,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到教师评优、评先中。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较好地保证了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的效果,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丰富幼儿园的学习方式,构建快乐式教学,扭转“小学化” 丰富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园幼儿的学习增添趣味性,是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学习目的是对事物产生兴趣,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我们应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太多小学的模式。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很难对“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感兴趣,他们的求知欲也有可能在一些比较枯燥的写写算算中受到抑制。因此,我们应该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作为幼教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健康、科学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还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为此,我们将以规范、严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实际行动,坚决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把快乐还给孩子,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

这个时候应该好好的和家长谈一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而且也会让孩子减轻一定的压力。

一定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或者是文案来严格约束这样的行为,还有就是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意识,应该做好教育工作安排。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