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9-10 02:07:34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家有哪些

计成的《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唐朝王庆芳的《庭院草木疏》、宋朝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清朝汪灏的《广群芳谱》、民国黄氏的《花经》、近年陈俊愉等的《中国花经》,这些著作系统全面地记载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园林植物概况。

孟兆贞、唐学山、刘滨谊、俞孔坚、朱建宁、王向荣、苏雪痕、李雄、王箐、包志毅、王浩、李敏、杨学成、陆琦,以上都是学院派的。另外设计公司的更多了能称得上大师的那只有院士级别的了

看看《中国园林》啊等几本专业杂志的编委,那上面的都能算得上大师了吧。呵。

曹明纲:浙江上虞人。1949年11月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应聘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现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著有《赋学概论》、《六朝文契译注》、《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中国园林文化》等。《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台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六朝文契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魏晋南北朝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中国园林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古诗三百首(图文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百地一吟——与山水名胜互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2009年9月第二版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者有哪些

储兆文,男,1965年生,安徽舒城人,文学硕士,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建筑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发表《论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山水诗》、《山水精神与人格超越》等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包括与他人合著)《中国家训经典》《<左传>精华》《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等10余部。

周维权,云南大理人,一九二七年生,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建筑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长期从事建筑教育、设计工作,以及中国园林和中国建筑的研究工作。发表过园林、风景、古建筑、建筑理论方面的论文三十余篇,主要学术著作有《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名山风景区》。2007年7月于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曹明纲:浙江上虞人。1949年11月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应聘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现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著有《赋学概论》、《六朝文契译注》、《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中国园林文化》等。《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台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六朝文契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魏晋南北朝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中国园林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古诗三百首(图文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百地一吟——与山水名胜互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2009年9月第二版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家是

计成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望采纳。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总上所述仅仅只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更精髓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浩瀚宇宙。而未来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的美也要靠我们去创造,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我们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光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高手在民间,2013年中国园林大赛冠军,周军,江苏江阴人,除园林以外,对观赏鱼,盆景,大型喷泉,4d水幕都有独到见解,全能型人才,性格孤僻,不善言谈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家是谁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改为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注: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8--1521)画家文征明曾参与设计。

曹明纲:浙江上虞人。1949年11月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应聘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现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著有《赋学概论》、《六朝文契译注》、《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中国园林文化》等。《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台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六朝文契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魏晋南北朝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中国园林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古诗三百首(图文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百地一吟——与山水名胜互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2009年9月第二版

中国园林论文2500字开头的作者有

储兆文,男,1965年生,安徽舒城人,文学硕士,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建筑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发表《论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山水诗》、《山水精神与人格超越》等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包括与他人合著)《中国家训经典》《<左传>精华》《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等10余部。

曹明纲:浙江上虞人。1949年11月生于上海。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应聘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现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著有《赋学概论》、《六朝文契译注》、《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中国园林文化》等。《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台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六朝文契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魏晋南北朝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中国园林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古诗三百首(图文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百地一吟——与山水名胜互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2009年9月第二版

彭一刚教授,1932年9月生于安徽合肥市。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199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经彭一刚教授设计的建筑有天津大学建筑馆、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刘公岛甲午海战馆、平度市现河公园、伦敦中国城等等。山东甲午海战馆个性鲜明,并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建筑界的赞誉。 彭一刚教授在尽心教书育人、设计创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建筑理论的研究。他撰写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撰写了《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创意与表现》等六部专著,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他在国内外发表了30多篇论文,被学术界认为处于建筑理论研究的前沿。?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