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知网论文涨价了,后期出版著作也会涨价吗

发布时间:2024-09-09 20:34:31

知网论文涨价了,后期出版著作也会涨价吗

这种涨价方式是不正常的,因为正常的涨价是不可能一下翻涨10倍的,而这种涨价模式也说明了商家想割学生们的韭菜。

当前,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停用知网的消息属实,“从20号开始停用,现在还可以用。因为科学院没有和中国知网达成统一采购的合作。现在是开通了万方和维普,可以用这两个替代一下。”文章图片2同时,据一些高校称,中国知网多次因频繁涨价遭到抵制,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那么,中国知网为什么会这么贵呢?文章图片3作为一个学术资源的平台,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价格太高过了头那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平台是否存在以此作为牟利手段,或者说是通过垄断来涨价,获得高额利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变了味。针对知网涨价和高昂年费的情况,希望能够查明具体的原因,避免以此牟利的行为,伤害到高校教育建设和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

因为知网是处于一个垄断行业,知网在市场上非常的受欢迎,大家也非常认可所以费用才会连年上涨。

因为在这个时候查重非常的重要,所以不法商家就趁机涨价,实际上知网查,我们学校一直都是50。

知网论文涨价了

知网本来就是一直要收费的。知网不是突然收费,知网是一直收费的。如果你以前使用知网的时候没有收费,那很可能是你们公司购买了知网的数据库。虽然你没有花钱,但是你们公司花钱了。如果现在收费,那说明购买的数据库到期了。知网百科是全球最大的百科知识库,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总和,目前已有近1500多万词条,内容来源于正规出版的2000余部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图录表谱、手册构成的百科知识网等,全部词条均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每个条目都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

一定要对知网的行为进行一个规定,对这家机构进行限制。而且也要按照相应的处罚方式对他们进行处罚。违反的规定就是,造成市场不平衡,哄抬物价,引起市场的消费困难,导致他人不能正常使用,垄断市场。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知网提供的服务无可替代。但对企业而言,店大欺客不道德,优势地位也不意味着可以有恃无恐。须知:企业之上除了法律、监管,更有道义。损害作者“可以转让或部分转让”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在结果上,也终将损害作者依照《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的获得报酬权。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所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变相的提高人们使用的价格,让自己牟取暴利

知网论文涨价

一定要对知网的行为进行一个规定,对这家机构进行限制。而且也要按照相应的处罚方式对他们进行处罚。违反的规定就是,造成市场不平衡,哄抬物价,引起市场的消费困难,导致他人不能正常使用,垄断市场。

由于知网的使用费连年上涨,近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公开表示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从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的声明中可以看到,知网价格年均涨幅近20%。

是因为中国知网是一个网络平台,给很多读者提供了学术文献,同时也提供了学位,论文以及报纸会议等等资源,有很多公司和高校都和知网合作;但是涨价情况实在太严重了,几乎每年都在涨,每次上涨幅度大概是20%左右;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哄抬物价,属于恶意竞争,涉嫌不正当竞争。

这些平台是以赚钱为目的,再加上人工成本价格在不断上涨,所以这些平台也在涨价,尤其是知乎几乎每年涨价幅度都在20%。

感觉版面费涨价了

应该的,cpi也一直涨。。。

@16楼:嗯嗯,因为大三了,现在也想发表一篇,复试时增加点,所以对这个想多了解一下。忒谢谢你啦,^_^呵呵,不客气

@3楼:你好,我是名大学生,请问投稿还要花钱吗?你给他们投稿应该是他们给你钱才对啊。

多谢多谢额·····同学,你说的那个叫稿费,稿费也就-吧,有的甚至更少,但是基本上都要版面费,几百到几千不等,所以总的来说是你要掏钱

@5楼:额·····同学,你说的那个叫稿费,稿费也就-吧,有的甚至更少,但是基本上都要版面费,几百到几千不等,所以总的来说是你要掏钱嗯嗯,因为大三了,现在也想发表一篇,复试时增加点,所以对这个想多了解一下。忒谢谢你啦,^_^

知网论文涨价通知

4月8日中科院因费用高昂停用了知网数据库,并在内部发布了通知。中国知网的订购费用没有什么标准,但是对比同为数据库的万方和维普价格贵了差不多10倍左右,贵的离谱。由于中科院与知网的谈判失败,知网坚持总费用高达千万,中科院决定放弃知网作为知识库供应商。这件事情在网上迅速发酵,因为早在多年前就有多家高校因为知网费用过高而放弃与其的合作。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表声明,由于知网续订价格贵的离谱,加上与知网的谈判没有成功,决定停止与其的合作,在声明中还提及了知网的涨价幅度,从10年到16年,价格涨幅高达86%,平均下来每年几乎有98%的涨幅。虽然知网随后在声明发布后的11天恢复了与武汉理工大学的合作,但是知网的价格贵已经被大家所知道。同年3月,北京大学也发布了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原因也是数据库涨价太高了。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也同样因为价格问题,与知网停止合作。随后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大学都发布了因为“贵”,终止与知网的合同。各大大学采购知网的费用不等,但是低的六十多万,高的上不封顶,但是与万方合作的高校的采购金额一年差不多才十几二十万不等。这样看来知网的价格确实是非常高。并且知网不仅仅是只收文献下载费用,论文查重的也是要收费的,甚至作者自己下载自己的论文也是要收费的。这个曾经一度称在中国高校覆盖率达到100%的数据库,已经从简单的论文知识库,成为到动则收钱的盈利机构了。人民日报也批评知网:“面对维权和批评,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中国知网是时候考虑之后的发展道路了,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绝了。

近日,有关“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各大平台发酵,目前关于消息是否实属双方各执一词。作为“中间商”的知网,赚钱模式一直被戏称为“借鸡生蛋”,中国知网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不能避讳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合理收取费用,但也要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公益价值。多些公益性,少些铜臭味,中国知网才能行稳致远,把知识之网织密织好。如果只是个科研共享平台,并付费给科研结果发表的作者,一味涨价令使用者不堪承受,失去了共享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也不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的话,这种涨价行为是要评估买家和潜在竞争者的风险的。知网做的事情,本身是科研和学术的基础设施,带有公益性目标,而不仅仅是商业目标。如果纯粹是商业、是一门生意的话,那么应该引入更多竞争,开放更多资源,避免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做生意赚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一些生意因为本身借助了公共资源,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意义。本来是定位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随着资源的相对集中,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不断的在提高价格,究其原因是为了提高利润。知网的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用户2000多万。强大的检索能力更是他们的优势。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抬高价格,更多的是针对于机构用户的。仅中科院的订购都是千万级别的,这已经是很夸张的数字了。也脱离了知识基础设施的初心了。知网的毛利率能达到60%,这本身就是个问题。作为一个中介机构,不是内容的创造者,而是内容的呈现者。中介赚的比创的赚的都多,到底知识的价值在哪里?数字平台的建立,是一个有剪刀法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化边界成本降低的过程。如果时时想的收割模式,必然会违背初心。知网以及和知网类似的服务也是如此。可以赚钱,但是不能无限制赚钱,本身应该有公共服务、公益性的属性。未来,要么引入更多竞争者公平竞争,要么知网本身需要明白,自己要承担这种义务,控制合理的收费比例。

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学生是不可以接受的,体系发生了变化,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情况,也会带来很多的不利条件。

知网涨价确实伤害了科研环境知网“异化”了,从帮助知识传播的平台变成了靠垄断知识从而压榨知识分子的平台,吃相太难看。 学者论文发表后,都会被上传到知网,而各大高校使用知网却需额外付费,这是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对知网不满的主要原因。学者论文无论被下载、引用次数多少,几无受益。4月17日,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且连年上涨。4月18日,知网回应:消息不属实。从内部的邮件来看,将于4月20日停止使用知网,使用万方、维普代替知网。目前,有中科院在读学生表示,用科技云登录知网,有的文章下不了了。到底贵不贵,中国政府采购网信息显示,国内不少高校、科研机构仍在采购知网,其费用也被清楚地标示了出来。其实,科研机构对于知网价格太贵的抱怨早已有之,中科院并非首次发声。早在2016年3月31日,北大图书馆发布公告消息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根据北大图书馆后续发布的消息进展,并未看到停用的消息,而是「全力与对方谈判」,争取更合适的价格。与此同时,北大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其它数据库资源,维普、万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功能类似。到底值不值?除了机构采购,个人购买情况如何呢?笔者注册个人用户,就AI主题去中国知网搜索论文,随便点击一篇今年发表在《管理工程学报》的论文,按页计费,这篇论文14页,共7元。伴随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速度加快,中国学者的视野更加放眼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此,众多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更加依赖于国际学术资源。当然,最核心的质疑,恐怕是针对中文学术期刊质量,而这是中国知网的主要内容来源。中国众多期刊正是在与数据库的合作中繁荣起来的。期刊不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赚取版面费,还可通过为数据库提供资源赚取知识费用。然而,学术考评往往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更是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这样高额的查重检测,美其名曰科研诚信管理,实际上却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每查一次耗去数百元。前有89岁中南财经大学退休教授起诉知网收录自己100多篇论文,不仅未经同意,更没收到报酬。后有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用而停用知网。这段时间的知网,再次被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