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5:14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

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启示。

我认为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教之才,并不是孩子不好,而是自己的本身教育没有做好。

启发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启发,让教育学家知道了,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值得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

孔子,中国二千余年中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后世更是被历代皇帝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在我国,孔子影响深远的无疑是他的教育思想,其主张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教育理念,至今被我们现代教育界所使用。孔子的教学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他追求的目标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为个各国培养治国安邦所需的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多才多艺的治国之才,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当然这是孔子最高的教育目的,孔子最低的就是要讲这个人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士,这些士要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还要能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孔子的这个教育思想后来就在其弟子曾参所作的《大学》中被归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而这8个目的就在日后成为了学子一生追求的目标。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追求的就是“有教无类”,不管这人身份如何,地位如何,财富如何,只要愿意学,孔子就愿意教。如此秉持着这个思想的孔子就将本只专属于贵族的教育给推行到了平民阶级中,自此穷苦百姓也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力。“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就是说不管什么人,无论阶级、国家、年龄、贫富、贵贱、智愚、狂狷、高矮、俊丑、健残……只要虚心向学,孔子都可以收他们为徒,让他们接受教育。可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让孔子得以兴办私学,首创私人讲学风气,打破了中国古代官学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限。当然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孔子虽不会在意身份,但学生们之间始终是存在着贵贱之别,他们也会相互比较的,如此以来,身份低贱的学生难免会出现自卑的心理,而孔子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每每孔子在讲学的时候,都会现身说教。“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就是孔子告诉自己的寒门弟子,他也是寒门出身,所以不用在意自己的身份如何,只要自己乐观向上,勤奋好学,就一定能出人投地。同时对于那些自恃身份高贵的弟子,孔子也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论语述而》),就是无论身份如何,几个人在一起走路,总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可以说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孔子总是会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坦诚的言语行为,向弟子们示范学习、实践、修身、养性的过程,如此是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达到了令人信服、感人至深的教育效果,而这点至今都足以让我们的教师为之学习。孔子办私学,主要是教授六艺和五经。六艺即礼(礼法)、乐(乐舞)、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算术)(《周礼保氏》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典籍著作。可以说从孔子教授的内容来看,孔子的最终目的不仅注重传授系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能力,以此来达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今影响最深的,不是教学目标,也不是“有教无类”,更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四类。一、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很坚定的,他认为学习就一定要“学思结合”,“吾尝终曰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就是孔子告诫弟子学习不能只知道空想而不去学,也不能只知学习而不知冥想,学习一定要学思结合,才能得到最快的效果。即使是面对着自己最喜欢学习颜回,他也是如此认为的,“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为政》),就是孔子认为颜回在课堂上仅是洗耳恭听、学而不违,却不主动的去思考,这种学习说法是不对的,不利于学习的。二、知行结合“学而优则仕”学习有成果后就要入世的这种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学以致用”是孔子一直在奉行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包括使用的方法,注意的事项)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他一直在教育弟子要努力学习,积极用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就是不能藏而不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孔子在教导子路的时候,就明确表明自己要入仕为官的态度,再如《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句话也急切的表明孔子自己要想学有所成,出仕求仕的急切愿望。三、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在此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言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举一反三,就是学生要有学习欲望,思考欲望,只有他们有欲望,想要求知,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启发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开心的去学,这样老师再去“开其意、达其辞”,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因材施教孔子招收学生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会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经历、性格、志趣、天资禀赋等施行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而这点孔子就做的很好,“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等等孔子精确的评价自己的弟子的例子在《论语》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实现在的教育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盲点,就是误认让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但其实并非如此。学生他们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既然是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既然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独特的思想,那教师自然就应该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经历、性格、志趣、天资禀赋等施行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能成才。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我们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同时,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二、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许多老师往往在课外从事第二职业,导致分散了教学精力,无法深入走到学生身边,了解学生;同时,随着高校不断合并扩建,许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使得学生与老师隔离在两个校区。许多老师在下课后不得不为了赶车而马上离开学校,减少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四、阐述学与思的关系学与思的紧密结合是孔子教育原则的重要出发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学习活动的两个方面,只学习不思考必然一无所获;反之,过多思考而不学习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强调把学与思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和重视的,他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从中获得启示,得到启迪,合理的吸收;对于其中还不成熟的过于保守的部分,我们要加以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使之更好的为教育现代化服务,推动我国教育的变革和新跨越

1、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教育与孔子首重德育的教育思想相去甚远。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4]自此次从国家层面提出“素质教育”的方针之后多次在不同场合予以重申和强调,如果从此次首次提出开始算起,素质教育的方针也已经执行了30多年,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怪圈。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为中小学生减负”这样的新闻报道不时的会出现在各类媒体之上。为什么我们的媒体要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呢?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我们的社会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学校里老师往往喜欢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在一些学校甚至分班和学生座次都是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安排的;在学校之外,学生家长之间讨论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想尽办法给孩子报各类的辅导班,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绩,甚至连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都被完全的占用了。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吗?老师和家长一味追求的考试成绩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现实面前,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这个社会去认真反思的。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出现了一种现象:我们的很多学生,很多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他们除了学习好,成绩好之外,其他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考试的“考试机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转向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创新能力、独立自主、健康身心、人际交往等的“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2、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即所谓的“灌输式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即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而并非是老师对学生的“灌输”,更不是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教师教师传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而并不是书本知识的获得。在教学活动主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3、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大大加快,这就要求公众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更新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就必须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并掌握前沿知识,进而将其传授给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在其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教育水平的核心就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拥有一支世界顶尖的人才队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在教育,因此,在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作为减负人才培养、国家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以“四个面向”要求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4、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拥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师生关系友好、和谐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师生关系友好、和谐,也能够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轻松愉悦,从而以更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于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友好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与自己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要好,在各方面如慈父般关心、照顾学生,甚至在学生生病期间亲自给学生送药,自然而然学生对孔子也是非常好的,在孔子晚年日常生活基本也都是学生在照顾,甚至在孔子去世之后学生为其守三年之孝。这些都足以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育教学和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当然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因此,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等的各方力量应该共同努力,为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才可能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素质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题目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有什么启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1)德育至上论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德育过程:知、情、意、行(3)道德教育内容“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者,爱人。”“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仁”是道德的内在情感准则,“礼”是道德的外在准则。“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所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从“仁”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主要是由推己及人的逻辑路线,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从“礼”出发,强调人必须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社会行为规范即是“礼”,必须接受礼的约束,这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4)道德原则方法(道德修养的方法):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认为,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为了实现志向,不能过多地计较物质生活。②克己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是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③力行“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提倡“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④中庸待人处事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都不好,最好是做得恰到好处。⑤内省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⑥改过人非圣人,即使是君子,要一贯正确也是不可能的。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1)孔子思想对现代世界道德的建构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代世界许多严峻问题,世界人们提出了许多对策和方法,但是治标而不治本。治本的办法是从道德入手,改善人性。孔子思想中理想化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恰恰适合于当下的社会语境。(2)孔子思想可以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孔子思想中阳刚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求实精神、“民为帮本”的思想、重视道德的精神等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精神驱动力,为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自尊、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为发展现代经济提供民族凝聚力,为增强科技意识提供紧迫感,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民族自信力。

1、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教育与孔子首重德育的教育思想相去甚远。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4]自此次从国家层面提出“素质教育”的方针之后多次在不同场合予以重申和强调,如果从此次首次提出开始算起,素质教育的方针也已经执行了30多年,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怪圈。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为中小学生减负”这样的新闻报道不时的会出现在各类媒体之上。为什么我们的媒体要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呢?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我们的社会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学校里老师往往喜欢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在一些学校甚至分班和学生座次都是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安排的;在学校之外,学生家长之间讨论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想尽办法给孩子报各类的辅导班,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绩,甚至连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都被完全的占用了。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吗?老师和家长一味追求的考试成绩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现实面前,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这个社会去认真反思的。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出现了一种现象:我们的很多学生,很多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他们除了学习好,成绩好之外,其他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考试的“考试机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转向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创新能力、独立自主、健康身心、人际交往等的“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2、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即所谓的“灌输式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即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而并非是老师对学生的“灌输”,更不是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教师教师传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而并不是书本知识的获得。在教学活动主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3、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大大加快,这就要求公众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更新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就必须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并掌握前沿知识,进而将其传授给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在其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教育水平的核心就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拥有一支世界顶尖的人才队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在教育,因此,在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作为减负人才培养、国家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以“四个面向”要求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4、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拥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师生关系友好、和谐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师生关系友好、和谐,也能够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轻松愉悦,从而以更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于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友好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与自己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要好,在各方面如慈父般关心、照顾学生,甚至在学生生病期间亲自给学生送药,自然而然学生对孔子也是非常好的,在孔子晚年日常生活基本也都是学生在照顾,甚至在孔子去世之后学生为其守三年之孝。这些都足以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育教学和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当然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因此,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等的各方力量应该共同努力,为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才可能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素质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题目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我们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同时,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许多老师往往在课外从事第二职业,导致分散了教学精力,无法深入走到学生身边,了解学生;同时,随着高校不断合并扩建,许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使得学生与老师隔离在两个校区。许多老师在下课后不得不为了赶车而马上离开学校,减少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 四、阐述学与思的关系 学与思的紧密结合是孔子教育原则的重要出发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学习活动的两个方面,只学习不思考必然一无所获;反之,过多思考而不学习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强调把学与思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和重视的,他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从中获得启示,得到启迪,合理的吸收;对于其中还不成熟的过于保守的部分,我们要加以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使之更好的为教育现代化服务,推动我国教育的变革和新跨越

自己去改此次曲阜之行拜谒了孔圣人枣两千五百年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走遍了三孔遗址及尼山寺,听到了大量关于孔子的传说,沿途购买了有关孔子的书籍及论著。认真阅读后,收获颇大。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方法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德育为主的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包括德、智、体、美、德育,而以德育为主。由此我们看到他的教育内容与我们目前提倡的“德育为先,实用为主”的思想是吻合的。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已验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我们已毕业的学生中我们不时发现被市场淘汰的往往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是因为做人出了问题。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认为教育要从做人开始。首先要有崇高的志向;其次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三,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第四,要学会内省;第五,要知错就改。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我们每个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的学生众多,而且每人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育成材呢?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对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仍然是我们职业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我校生源复杂,层次差别较大,在2000年,我们就提出了分层次教学方法,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来看,我们因材施教的力度还需加强进一步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单要学孔子那样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还要运用尽可能多的现代手段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及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每个学生培养为有用之材。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需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即:如果一个人不发奋求知,我是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惑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启发。他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的职业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仍有一些教师在“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学习,启发诱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四、教于乐的教学艺术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培养,他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他通过如下办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乐于学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乐学的前提。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孔子总是善于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

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

在我国古代,蒙学读物以其“浅俗易懂与韵律和谐”的特点深受古代儿童的喜爱,蒙学读物具有“道德启蒙性、实用工具性、内容丰富性”的意义,在古代蒙童的学习中它同时起到了优秀的教育效果笔者尝试将传统蒙学中有益的经验同现代的语文课程理念结合起来,探讨我国传统蒙学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迪与借鉴蒙学是指“对于那些处于幼稚、蒙昧状态的蒙童进行的教育”,通俗说法就是古代的启蒙教育,教育对象主要为8-15岁的儿童教学内容以“读、写、算、道德启蒙”为主,语文教育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含概了“识字教育、读写训练、作文训练”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蒙学以其“齐整押韵的语句、丰富多彩的内容”达到教育孩童的目的,其思想内容则是通过要求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定养成习惯并贯彻为人的始终,最终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功效在今天,如何运用优秀蒙学读物丰富现代语文教育的舞台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有效运用一些公认的经典蒙学读物让学生进行辅助学习并形成体系能够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孩子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就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优秀的蒙学读物不仅语言朴实优美而且通俗易懂,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进行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共行,这样孩子就能够通过浅显的语言感受到“优美的文学形式、感人的传统美德、流传至今的名人名言”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以只有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文言基础才能够为下一步骤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大人那里获取生活中最质朴的道理,并以此为依据面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依旧喜欢历史故事与古代的英雄事迹,听结果编故事;依然对文字游戏乐此不疲,包括对对子写诗歌这些内容在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学习这些能够让儿童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进而形成自身发展所必备的语文素养程颢“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学之法,以豫为先”所谓“豫”就是说要尽早进行准备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幼儿园(孩童幼时)让其学习经典蒙学教材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专心读书等),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家长与教师应合理通过传统经典蒙学教材带领孩童去尊重祖国语言,学习并关心古代优秀文化,从启蒙教材开始让孩童积累词汇培养其阅读习惯,让孩童逐渐喜欢古诗文,从而陶冶孩童话形成美好的情操,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二、我国传统蒙学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迪与借鉴二——培养学生品德素质自古以来,道德都被教育家认为是人类学习和教育的最高目的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知识较丰富且大多考试很拿手,可是却越来越缺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所应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学习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爱惜书本,书本上被随便涂改,有时还在爱国诗人的脸上加上了几撇大胡子,伟大的圣人头上戴上奇特的帽子等等,在生活中他们是父母的小祖宗,一有不如意就大嚷大闹我国传统的蒙学则通过各类方式对孩子进行细致的道德教育,崔学古《幼训》中的“敬书”就要求“儿童读圣贤书,不知敬重,每至墨污纸损,糜烂不堪,皆师之过也……凡揭书,以右手大指,侧衬书左边尖角抬起,以食指捻之,毋以指爪乱撮,毋以唾粘”以养成孩子珍惜书本的习惯学校所开设的每门学科都兼顾着德育的任务,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具有德育的功能,加之文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所以更能够有效的表情达意,这些优势条件决定着语文学科在教学的同时担负着最为重要的德育任务且道德的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为孩童讲解课文时,德育就会在语文中渗透,孩童也会被“润物细无声”的感染“苏轼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在教学中教师情感的变动直接传染给孩童,当教师用“愉悦、沉痛、悲戚、低徊缠绵、慷慨激昂”的情感阅读时孩童的心情也将伴随教师的声音起伏教师通过赞美“真、善、美”的典型,鄙视“虚伪、丑恶”的形象,孩童也随之会形成善恶美丑的概念语文不仅仅是让孩童来学习母语,更是一扇让孩童通过学习来“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反思自我”的窗口这就是语文在德育教育中潜移默化学生品德素质的优势一、我国传统蒙学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迪与借鉴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在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要求学生“能力”向“素养”的直接转变研究认为所谓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其年龄的发展可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根据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需要,包括“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基本阅读知识、写作方法知识”五个方面,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才能为形成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通过“勤查工具书,专心读书,思考提问”等形成熟练的语言技能,包括“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常用的思维方式、具备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三个方面,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有效根据有关的语言材料,按照不同的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最后,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培养其具备高雅的言谈举止,进行文明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际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中具有大量优秀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是值得家长与教师借鉴的传统蒙学教材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适应古代孩童的心理发展要求的,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大部分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的需求并不大,依旧喜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开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养成教育大有裨益。  古代蒙养教育的传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蒙以养正。古人非常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认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视。据刘向《烈女传》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视胎教。此后,汉代贾谊《新书》、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等著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许多家训都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仅包含优生优育的观念,而且着眼点仍是注重伦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训名篇《许云邨贻谋》,对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二是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长还制订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阶段的道德教育规程,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针对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第二、德教为先。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对违背礼教的行为即使再小也“严诃禁之”;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第三、习惯养成。譬如教育家朱熹就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应就其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和“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规矩去做。”在我国传统家训和蒙学读物中更是对那些未“冠”子弟、学童的行为习惯规定得具体详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弟子规》,在学童刚开蒙识字时,就以生活起居、侍奉长辈、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这些最为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他们,从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习惯养成做起,逐渐凝成品质,收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之效。  第四、环境濡染。孔子认为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这一思想与实践被荀子概括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国传统处世箴言、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的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陈宏谋《养正遗规》)  传统蒙养教育思想,剔除其中某些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首先,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德育中应注重早教固本。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家庭(当然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例如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重视品德教育从母亲开始、从人生的最初开始,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抓住这一阶段的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养正”的教育,就能为以后优良道德品质的“成型”打下扎实的根基。其次,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此外,在对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更要言传身教并施,注重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训导、激励孩子。再次,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当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接受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对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大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亦即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力度,注意将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以身立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此外,古人提倡的“易子而教”,在今天似乎由学校教育解决了,但这一观点的实质也是强调德育环境问题,它启发我们要注意教育的多主体性,以更有利于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