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4-07-11 02:00:39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电子版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提取码:YFZI    书名: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豆瓣评分:4作者: 乐黛云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05页数: 213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二是深入探讨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对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和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互动认知”、“和而不同”等纲领性的意见,显示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精深的理论功力。作者简介:乐黛云,1931年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原理》(1987)、《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1987)、Int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1987)、《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跨文化之桥》(2002)等。

《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周宪 )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ZCMW    书名: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豆瓣评分:4作者: 周宪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副标题: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出版年: 2017-8页数: 337内容简介 跨文化研究,如同一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论旅行。其中,既有差异与冲突,亦有融通与理解,既遇见陌生风景,亦重新发现自我。本书作者周宪,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书收录的诸篇什是他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集萃:从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方法,到全球化和本土性问题,包括如何用中国智慧来解决一些理论难题,国内人文学科所面临的原创焦虑等;从福柯、巴特等法国当代思想家理论的引进与流变,到布莱希特、易卜生等西方艺术家的 “中国镜像”等。本书既表达了作者在文化之间漫长理论旅行的个人体验,也呈现出晚近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观念的嬗变。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美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和艺术史论。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05),《视觉文化转向》(2008)等。

来源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有按自己需要的整理和文句改动,不多。快速浏览啊,就做得这个样啦~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另一种途径:比较文学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以文学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歌德1872年提出,可解释为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水平的文学宝藏的总和。第三节 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美)孟而康(Earl Miner):“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四节 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比较文学的另一个功能:“互证”。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第五节 比较文学在与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的关系中寻求文学的生长点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首先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心的诠释和理解(“双向阐释”);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略)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略) 第四章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略) 第五章 差别·类同·流变第一节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第二节 素材—题材—题旨—主题素材(Raw Material):触发作者思考的原始材料。题材(Subject Material):素材经剪裁写入作品。题材往往包含一个信号,一个想法。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题旨(Motif,亦称母题):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主题(Theme):类似的题材可以抽取共同的题旨,这些题旨多次出现在不同做品的不同主题中。题旨更依赖客观素材,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作家对主题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决定。不同的主题往往反映着许多无法解决的人生的共同难题。(“和而不同”的视野和基础)(法)圣伯甫(Saint Beuve):主题和她所借以表现的形式宾白无直接的必然联系。歌德:一方面“世界毫无保留地提供题材”,另一方面“意义(即作家对整个时间的看法)从他(作者)逢迎的灵魂中升起”,“这两者不自觉地遇合在一起,以至最终不可能分清哪一部分产生了后来的结果。”柯尔提斯(Ernest Robert Gurtius):“主题是关系到人对世界独特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是诗人固有的。” 第三节 题材、题旨和主题的比较研究实例分析 第四节 主题和题材的流变传统继承,引进,独创。 第五节 意象、象征、原型的比较研究意象: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中特殊含义和文学以为的具体形象。同一客观事物构成的意象在不同文学体系中有很大差异。象征:象征和比喻不同之处是它的喻体缺席。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意象、象征与“套语”或译“惯用语”(topos)并无绝对界限。惯用语与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典故”有很多共同处。原型: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做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布莱克(Willian Blake):《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任务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形象。尼采:希腊悲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只是酒神这为最早主角的面具”。维柯:深化是一种隐喻,是一种想象的“类概念”,以及和这些想象的类概念相应的一些寓言故事。荣格(GGJung):远古心理经验“沉淀”在下意识深处,不知不觉凝聚为深化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并引起人类强烈共鸣。(比)莱维·施特劳斯(Levi Stranss)《神话集》:神话是接近最深层的心灵结构的原始表现,是人类“心灵结构”外化的最初形态。神话是人类集体创造的梦,价值在于它的无意识的,绝对自由的想象成分。弗莱(Northrop Frye):把莱维·施特劳斯的深化理论推广到一般的文学分析。“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神话中有的原型模式在一般文学中都能找到,并构成文学的基本模式。 第六章 接受·影响·交流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萨(Wolfgang Iser)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审美对象”。(对比绘画、雕塑)文学欣赏是一个“历时”的过程;依赖于对象的不实际存在,不是功过“感知”,而是功过“呈象”,即赋予不存在以存在;阅读时“我”居于篇章之内:文学欣赏过程的主观性、创造性和广阔的想象余地,对一部伟大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往往很不相同。接受的实现和特点:接受屏幕,期待视野。文学就是一种框架,能最大限度激发读者想象,使他们体认到对象之直接感知所无法呈现的那些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者并未写在纸上但却可以提供读者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创作过程本身包含着接受过程;文学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垂直接受(历史发展的)和水平接受(同时并存的)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不断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 第二节 传统的影响研究模仿、同源、借用、流行都和影响有关却不完全等同。影响需要一定条件,影响的种子只有落在那片准备好的土地上才会萌芽生根,同时又会被它所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所局限和改造。影响的全过程:“启发(一种心理的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了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促进—认同—消化变形(appropriation)—艺术表现”,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某些环节。 第三节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接受的“反射”现象。负影响:(法)梵乐希(Paul Valery):“影响是两个精神神秘的接触”,这种接触会使作家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拒绝接受影响。“因此受影响最深的作家可能边成最伟大的。”布鲁姆(Harold Bloom)《影响的焦虑》:作者企图从前人影响的阴影下摆脱,有多种抗拒方式。由于接受屏幕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外国被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时代的变化;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不同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的可能。 第四节 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 第七章 诠释·理解·翻译第一节 诠释的多样性作品意义的构成:传统的方式;新批评派的方式,“作者已死”;结构主义分析;叙述学方式;心理学分析,艺术是“拒绝欲望的现实与满足欲望的幻想之间的缓冲地带”(弗洛伊德)。 第二节 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 第三节 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能指漂浮强调差别。“他者原则”,“互动原则”,“远景思维空间”,“双向阐释”。 第四节 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英)罗纳德·诺克斯(Ronald Knox)文学翻译归结为:以何为主?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文体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英)德莱顿:“在我掌握了这位虔诚的作者(指他译的维吉尔)的全部材料之后,我是使他说这样一种英语,倘若他生在英国,而且生在当代,他自己说话就会使用这种英语。”在一连续的光谱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可产生精彩的译文。(德)鲁道夫·潘维治(Rudolf Pannwitz):“必须通过外国语言来扩展和深化本国语言”,而“翻译家的基本错误是试图保存本国语言的偶在状态,而不是让自己的语言受到外来语言的有力影响。”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一切语言的创造性作品中都有一种无法交流的东西,它与可以言传的东西并存”。译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这种“无法交流的东西”从原著的魔咒中解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同时突破自己语言的种种障碍,促进其发展。把原著比做一个圆,而译作则好比这个圆的切线,仅仅在一点上与圆相切,随即在语之流的王国中,开始自己的行程。经过一段时间,有生命力的原著又需要有新的译作出现。 第八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第一节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关于诗的比较研究,要求具体、细致、逐字逐词地精雕细琢,同时又要顾及与之有关的广阔文化领域。文学性这一美学中心问题,必须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首先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抒情为主。其次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希腊神化、基督教教义和近代科学,尤其是神化和宗教,无论是希腊的多神教或是基督教的一神教,都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涵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住宅宇宙的神。中国文化建立在儒道两教的基础上,或重人事或崇虚无,同西方相比都不是真正超世的,没有西方诗歌中的对立观念,多写人与自然的摸切和现实人生情怀等,并呈现为物我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主要形式。朱光潜:“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语言上,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形统一为汉诗的基本单位;西方诗歌如英诗,音、形统一只能靠音节,音节成为英诗基本单位。汉字声调形成中国格律诗特有的平仄互协、句法相对的自合节拍特点。英诗以音节的轻重来决定节拍。汉诗押尾韵,英诗压头韵和中间韵。英文中,声音刚强、含义朴拙的单音词往往源自古英文,发音柔和含义文雅的复音词往往来自拉丁文,这种对比产生了诗作中运用选择这两类词汇来形成戏剧性对比的修辞技巧。汉字的单音节特点,使“双声”“叠韵”成为中国诗律上重要技巧。汉语没有时态、语态和性数的字形变化,也不必在誓词中如英诗那样非要有主语、谓词和冠词、连接词等,而且诗中的词可以倒置和改换词性,是文字简洁蕴涵丰富,增添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有更强的无时间性与广垠性的境界。 第二节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从发展渊源看,小说是吸收之前叙事文体特征的最后出现的叙事文体。小说结构的形成几乎包含了小说的全部。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复杂错综地发生着的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以期明确而饱满地表现主题。西方小说结构布局偏重于将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组合,突出清洁的吸引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对主题的思考与想象,作者喜将种种线索交错在一起,忽隐忽现。结构的手段不是使矛盾显明,而是使之隐蔽,读者必须各个发觉,才能明白主题的全部内涵。叙事角度是谈结构时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受史传影响,大部分用全知观点。西方小说大多随着人物目光行进,作者、人物、读者处于同一地平线,成一种立体走向的趋势。有的小说不一定用第一人称,而往往采用人物的特定角度来叙述。场景方面,西方小说多以人物对话、氛围、细节描写等构成不同的场景,在其中完成任务性格、心理与行动的塑造。精彩的断片小说几乎就是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以致“截取人生片段”成为短篇小说的定义。中国古典小说写场景主要为突出行动,而行动的流动并不必界定空间,只是按时间叙述即可。人物塑造上,中国重秩序、以规范界定个人,中国小说家较少直接去写内心,更大成就是通过外表,通过动作去写隐藏其下的内心。西方小说重视对内心的探索与发掘,常常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展示人物气质、才能、心智、感情多方面的复杂混合及其过程。俄国是最善于沉思的民族,俄国小说一出现,西方文学就越过了天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阶段,而进入深邃的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展现得更为深广。 第三节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戏剧是虚实文学与抒情文学的结合,它以一种摒除作者插入、由人物自己表演的方式出现。1.文体渊源看,史诗和抒情诗。“事件中心”原则和接近抒情文体(人物特定际遇中的心情),祭典和娱众。动作作为重心。亚里士多德:对于行动的模仿。莎士比亚:性格与动作不可分割。斯坦尼斯拉夫基:潜台词。2.矛盾,冲突,高潮。西:“意志的冲突”(劳逊),冲突相互关联,冲突解决是集中的。中:抒情偏于独白。3.高潮的起落欧洲传统戏剧的观众由于不知而期待,中国观众由于已知而期待。不知而期待要求戏剧出人意料,已知的期待要求戏剧入情入理。西:阶梯式上升,最后回落解决冲突。中:高潮迭起。4.戏剧结构中国吸取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西方戏曲由于时间制约,多半在冲突已经形成时开始戏剧行动,而过去的事件——冲突的成因则通过多种手段来表达,各种矛盾似众渠汇河,形成高潮。莱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转换,互相转变的。但是,这种无限纷纭复杂的情况,只是无限精神的表现。有限精神为了享受这种无限精神的表现,就必须取得一种能够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的本领;必须取得一种能够选择一种可以随意转移自己注意里的本领。”中:线状结构,时空自由,折子戏。西:完整。5.虚拟与写实西:真实显现生活的法则,有技巧地回避无法展现的事件或动作。中:涵虚无性是中国美学的特征,真实感淡薄。时空随台词叙述而变化,人物独白时其他人物虚化。 第四节 中西文类比较研究 第五节 文类的划分

[题库+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网页链接[电子书+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网页链接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第三版电子版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发展阶段 ,形成了“涟漪式”的理论结构。这是一种层叠式、累进式的发展态势。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周宪 )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ZCMW    书名: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豆瓣评分:4作者: 周宪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副标题: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出版年: 2017-8页数: 337内容简介 跨文化研究,如同一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论旅行。其中,既有差异与冲突,亦有融通与理解,既遇见陌生风景,亦重新发现自我。本书作者周宪,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书收录的诸篇什是他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集萃:从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方法,到全球化和本土性问题,包括如何用中国智慧来解决一些理论难题,国内人文学科所面临的原创焦虑等;从福柯、巴特等法国当代思想家理论的引进与流变,到布莱希特、易卜生等西方艺术家的 “中国镜像”等。本书既表达了作者在文化之间漫长理论旅行的个人体验,也呈现出晚近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观念的嬗变。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美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和艺术史论。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05),《视觉文化转向》(2008)等。

故事写作 东城市市中心是几条繁华的商业街,每天街上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购物者

[题库+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网页链接[电子书+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网页链接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电子版下载

《比较文学译文集》(张隆溪 选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yp0x      书名:比较文学译文集作者:张隆溪 选编豆瓣评分:1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1982年页数:239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DmA 密码:83zm    书名: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作者名:乐黛云豆瓣评分:4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05页数:213内容介绍: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二是深入探讨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对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和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互动认知”、“和而不同”等纲领性的意见,显示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精深的理论功力。作者介绍:乐黛云,1931年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原理》(1987)、《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1987)、Int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1987)、《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跨文化之桥》(2002)等。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第三版电子书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发展阶段 ,形成了“涟漪式”的理论结构。这是一种层叠式、累进式的发展态势。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提取码:YFZI    书名: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豆瓣评分:4作者: 乐黛云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05页数: 213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二是深入探讨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对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和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互动认知”、“和而不同”等纲领性的意见,显示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精深的理论功力。作者简介:乐黛云,1931年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原理》(1987)、《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1987)、Int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1987)、《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跨文化之桥》(2002)等。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它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和比较诗学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它的两个基本方法,前者侧重研究各民族文学中存在的事实联系,后者则对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目前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前苏联学派三大学派。中国早在五四时期就引入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但真正获得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文学是一门有着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又把异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等新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 [ bǐ jiào wén xué ] 现代人文学科之一。主要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彼此的相互影响及其与时代、社会、文化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 (1790~1870)。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文写作教程电子版百度云

来源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有按自己需要的整理和文句改动,不多。快速浏览啊,就做得这个样啦~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另一种途径:比较文学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以文学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歌德1872年提出,可解释为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水平的文学宝藏的总和。第三节 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美)孟而康(Earl Miner):“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四节 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比较文学的另一个功能:“互证”。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第五节 比较文学在与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的关系中寻求文学的生长点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首先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心的诠释和理解(“双向阐释”);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略)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略) 第四章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略) 第五章 差别·类同·流变第一节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第二节 素材—题材—题旨—主题素材(Raw Material):触发作者思考的原始材料。题材(Subject Material):素材经剪裁写入作品。题材往往包含一个信号,一个想法。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题旨(Motif,亦称母题):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主题(Theme):类似的题材可以抽取共同的题旨,这些题旨多次出现在不同做品的不同主题中。题旨更依赖客观素材,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作家对主题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决定。不同的主题往往反映着许多无法解决的人生的共同难题。(“和而不同”的视野和基础)(法)圣伯甫(Saint Beuve):主题和她所借以表现的形式宾白无直接的必然联系。歌德:一方面“世界毫无保留地提供题材”,另一方面“意义(即作家对整个时间的看法)从他(作者)逢迎的灵魂中升起”,“这两者不自觉地遇合在一起,以至最终不可能分清哪一部分产生了后来的结果。”柯尔提斯(Ernest Robert Gurtius):“主题是关系到人对世界独特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是诗人固有的。” 第三节 题材、题旨和主题的比较研究实例分析 第四节 主题和题材的流变传统继承,引进,独创。 第五节 意象、象征、原型的比较研究意象: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中特殊含义和文学以为的具体形象。同一客观事物构成的意象在不同文学体系中有很大差异。象征:象征和比喻不同之处是它的喻体缺席。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意象、象征与“套语”或译“惯用语”(topos)并无绝对界限。惯用语与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典故”有很多共同处。原型: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做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布莱克(Willian Blake):《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任务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形象。尼采:希腊悲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只是酒神这为最早主角的面具”。维柯:深化是一种隐喻,是一种想象的“类概念”,以及和这些想象的类概念相应的一些寓言故事。荣格(GGJung):远古心理经验“沉淀”在下意识深处,不知不觉凝聚为深化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并引起人类强烈共鸣。(比)莱维·施特劳斯(Levi Stranss)《神话集》:神话是接近最深层的心灵结构的原始表现,是人类“心灵结构”外化的最初形态。神话是人类集体创造的梦,价值在于它的无意识的,绝对自由的想象成分。弗莱(Northrop Frye):把莱维·施特劳斯的深化理论推广到一般的文学分析。“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神话中有的原型模式在一般文学中都能找到,并构成文学的基本模式。 第六章 接受·影响·交流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萨(Wolfgang Iser)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审美对象”。(对比绘画、雕塑)文学欣赏是一个“历时”的过程;依赖于对象的不实际存在,不是功过“感知”,而是功过“呈象”,即赋予不存在以存在;阅读时“我”居于篇章之内:文学欣赏过程的主观性、创造性和广阔的想象余地,对一部伟大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往往很不相同。接受的实现和特点:接受屏幕,期待视野。文学就是一种框架,能最大限度激发读者想象,使他们体认到对象之直接感知所无法呈现的那些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者并未写在纸上但却可以提供读者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创作过程本身包含着接受过程;文学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垂直接受(历史发展的)和水平接受(同时并存的)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不断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 第二节 传统的影响研究模仿、同源、借用、流行都和影响有关却不完全等同。影响需要一定条件,影响的种子只有落在那片准备好的土地上才会萌芽生根,同时又会被它所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所局限和改造。影响的全过程:“启发(一种心理的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了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促进—认同—消化变形(appropriation)—艺术表现”,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某些环节。 第三节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接受的“反射”现象。负影响:(法)梵乐希(Paul Valery):“影响是两个精神神秘的接触”,这种接触会使作家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拒绝接受影响。“因此受影响最深的作家可能边成最伟大的。”布鲁姆(Harold Bloom)《影响的焦虑》:作者企图从前人影响的阴影下摆脱,有多种抗拒方式。由于接受屏幕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外国被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时代的变化;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不同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的可能。 第四节 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 第七章 诠释·理解·翻译第一节 诠释的多样性作品意义的构成:传统的方式;新批评派的方式,“作者已死”;结构主义分析;叙述学方式;心理学分析,艺术是“拒绝欲望的现实与满足欲望的幻想之间的缓冲地带”(弗洛伊德)。 第二节 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 第三节 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能指漂浮强调差别。“他者原则”,“互动原则”,“远景思维空间”,“双向阐释”。 第四节 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英)罗纳德·诺克斯(Ronald Knox)文学翻译归结为:以何为主?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文体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英)德莱顿:“在我掌握了这位虔诚的作者(指他译的维吉尔)的全部材料之后,我是使他说这样一种英语,倘若他生在英国,而且生在当代,他自己说话就会使用这种英语。”在一连续的光谱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可产生精彩的译文。(德)鲁道夫·潘维治(Rudolf Pannwitz):“必须通过外国语言来扩展和深化本国语言”,而“翻译家的基本错误是试图保存本国语言的偶在状态,而不是让自己的语言受到外来语言的有力影响。”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一切语言的创造性作品中都有一种无法交流的东西,它与可以言传的东西并存”。译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这种“无法交流的东西”从原著的魔咒中解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同时突破自己语言的种种障碍,促进其发展。把原著比做一个圆,而译作则好比这个圆的切线,仅仅在一点上与圆相切,随即在语之流的王国中,开始自己的行程。经过一段时间,有生命力的原著又需要有新的译作出现。 第八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第一节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关于诗的比较研究,要求具体、细致、逐字逐词地精雕细琢,同时又要顾及与之有关的广阔文化领域。文学性这一美学中心问题,必须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首先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抒情为主。其次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希腊神化、基督教教义和近代科学,尤其是神化和宗教,无论是希腊的多神教或是基督教的一神教,都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涵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住宅宇宙的神。中国文化建立在儒道两教的基础上,或重人事或崇虚无,同西方相比都不是真正超世的,没有西方诗歌中的对立观念,多写人与自然的摸切和现实人生情怀等,并呈现为物我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主要形式。朱光潜:“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语言上,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形统一为汉诗的基本单位;西方诗歌如英诗,音、形统一只能靠音节,音节成为英诗基本单位。汉字声调形成中国格律诗特有的平仄互协、句法相对的自合节拍特点。英诗以音节的轻重来决定节拍。汉诗押尾韵,英诗压头韵和中间韵。英文中,声音刚强、含义朴拙的单音词往往源自古英文,发音柔和含义文雅的复音词往往来自拉丁文,这种对比产生了诗作中运用选择这两类词汇来形成戏剧性对比的修辞技巧。汉字的单音节特点,使“双声”“叠韵”成为中国诗律上重要技巧。汉语没有时态、语态和性数的字形变化,也不必在誓词中如英诗那样非要有主语、谓词和冠词、连接词等,而且诗中的词可以倒置和改换词性,是文字简洁蕴涵丰富,增添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有更强的无时间性与广垠性的境界。 第二节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从发展渊源看,小说是吸收之前叙事文体特征的最后出现的叙事文体。小说结构的形成几乎包含了小说的全部。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复杂错综地发生着的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以期明确而饱满地表现主题。西方小说结构布局偏重于将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组合,突出清洁的吸引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对主题的思考与想象,作者喜将种种线索交错在一起,忽隐忽现。结构的手段不是使矛盾显明,而是使之隐蔽,读者必须各个发觉,才能明白主题的全部内涵。叙事角度是谈结构时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受史传影响,大部分用全知观点。西方小说大多随着人物目光行进,作者、人物、读者处于同一地平线,成一种立体走向的趋势。有的小说不一定用第一人称,而往往采用人物的特定角度来叙述。场景方面,西方小说多以人物对话、氛围、细节描写等构成不同的场景,在其中完成任务性格、心理与行动的塑造。精彩的断片小说几乎就是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以致“截取人生片段”成为短篇小说的定义。中国古典小说写场景主要为突出行动,而行动的流动并不必界定空间,只是按时间叙述即可。人物塑造上,中国重秩序、以规范界定个人,中国小说家较少直接去写内心,更大成就是通过外表,通过动作去写隐藏其下的内心。西方小说重视对内心的探索与发掘,常常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展示人物气质、才能、心智、感情多方面的复杂混合及其过程。俄国是最善于沉思的民族,俄国小说一出现,西方文学就越过了天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阶段,而进入深邃的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展现得更为深广。 第三节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戏剧是虚实文学与抒情文学的结合,它以一种摒除作者插入、由人物自己表演的方式出现。1.文体渊源看,史诗和抒情诗。“事件中心”原则和接近抒情文体(人物特定际遇中的心情),祭典和娱众。动作作为重心。亚里士多德:对于行动的模仿。莎士比亚:性格与动作不可分割。斯坦尼斯拉夫基:潜台词。2.矛盾,冲突,高潮。西:“意志的冲突”(劳逊),冲突相互关联,冲突解决是集中的。中:抒情偏于独白。3.高潮的起落欧洲传统戏剧的观众由于不知而期待,中国观众由于已知而期待。不知而期待要求戏剧出人意料,已知的期待要求戏剧入情入理。西:阶梯式上升,最后回落解决冲突。中:高潮迭起。4.戏剧结构中国吸取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西方戏曲由于时间制约,多半在冲突已经形成时开始戏剧行动,而过去的事件——冲突的成因则通过多种手段来表达,各种矛盾似众渠汇河,形成高潮。莱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转换,互相转变的。但是,这种无限纷纭复杂的情况,只是无限精神的表现。有限精神为了享受这种无限精神的表现,就必须取得一种能够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的本领;必须取得一种能够选择一种可以随意转移自己注意里的本领。”中:线状结构,时空自由,折子戏。西:完整。5.虚拟与写实西:真实显现生活的法则,有技巧地回避无法展现的事件或动作。中:涵虚无性是中国美学的特征,真实感淡薄。时空随台词叙述而变化,人物独白时其他人物虚化。 第四节 中西文类比较研究 第五节 文类的划分

故事写作 东城市市中心是几条繁华的商业街,每天街上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购物者

[题库+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网页链接[电子书+打印版]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网页链接

《西南联大英文课(英汉双语版)》(陈福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提取码:GZRC    书名:西南联大英文课(英汉双语版)豆瓣评分:4作者: 陈福田 (作者) / 胡晓凯 (编者, 丛书主编)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副标题: (英汉双语版)原作名: 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译者: 罗选民出版年: 2017-3-1页数: 790内容简介:一、品读八十年前民国英文课本,感受联大通识教育独特魅力。1 《西南联大英文课》原名《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是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大一学生的英文课本,编者为时任外文系主任陈福田。2 西南联大的大一英文课是一门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因此,这本书也是联大八年办学中所有学生都学习过的。二、是西南联大大一英文课本首次完整呈现。1 全书荟集四十三篇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文章,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如赛珍珠、毛姆、林语堂、胡适、兰姆、梭罗、爱伦·坡等。2 文章具有跨学科、多层次的特色,体裁多样,篇篇经典,集中了体现了联大外文系“通识为本”“培养博雅之士”的教育理念。时隔八十年,这一理念对今天的外语教学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三、清华、北大、南开、北外等多校英语名师联袂翻译,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首席推荐读物。原书为纯英文,本次出版,集结了清作者简介:主编简介:陈福田1897年出生于夏威夷,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著名的外国语言文学专家、西洋小说史专家。历任美国檀香山明伦学校教员,美国波士顿中华青年会干事1923年到北京清华大学执教,曾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主译简介:罗选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英汉语比较研究,比较文学。参译者简介:彭 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白桦: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余苏凌: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文博:清华大学讲师张 萍:清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苗 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江: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潘华凌:江西宜春学院教授,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