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及答案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3 22:39:11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及答案初中

初中主要培养地理兴趣,个人认为各地旅游资源对学生比较有吸引力。

主题:关注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你可以先写生态平衡的事,比如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从而造成各种现象,如土地荒漠化、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这些可以是自然原因,也可以是人为原因,不过我个人觉得写人为的原因会比较好写,你可以上网找资源,套进去就可以了。最后写保护环境的原因、措施等,应该怎么做,要实际客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不懂可以qq联系我。(猫君个人观点,谢绝复制转载)

<论我国锦秀河山>呵呵...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代码如下:$(

刘 松 陈宝国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摘 要: 前中央地质调查所 ( 1916 ~ 1950,简称地调所) 在新中国成立前总领和规划全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在中国的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地调所进行了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地质人才的培养方面,为新中国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地质学者。本文从地调所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介绍了其区调概况、在地质理论方面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关键词: 地质调查所 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学 科学技术史一、地调所成立背景及发展沿革前中央地质调查所 ( 其前身是 1912 年初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地质科)由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矿政司于 1913 年 9 月设立,因专业人才缺乏,1916 年 7 月才真正开始了全面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该所先后由北京政府农商部,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实业部、经济部直辖。1950 年全国地质科学机构进行了调整重组,地质调查所之名从此成为历史。二、地质调查所区域地质调查概况 准备时期 ( 1913 ~ 1915)1913 ~ 1915 年,这段时期可称为中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的准备时期。由于缺少地质调查人员,这一时期的地质调查主要是丁文江、翁文灏、章鸿钊等几位奠基人及其地质研究所学员进行的野外调查。此期间简单区域地质调查情况见表 1。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学科分化不细,受经费紧张、技术落后、地质人才缺乏等条件限制,地质调查所没有条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因此,地质调查所开展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勘探矿产资源和积累地质资料。表 1 1913 ~1915 年区域地质调查简表 草创时期 ( 1916 ~ 1927)1916 ~ 1927 年是地质调查所区域地质调查的创业阶段。这一时期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地质调查所几经改制,勉强维持,地质资料一片空白,此时期野外地质调查规模很小,每年有 2 ~5 个地质调查队在野外工作,每个调查队由 2 ~3 名地质学者组成。野外调查队一般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带领一两位年轻的学者,或是几位年轻学者组成调查队到各调查区域调查地质矿产情况。其调查任务主要是应工商部、省实业厅及一些煤矿公司的要求来进行。其调查区域和内容大多在华北、华南和东北各地考察矿产资源和地震灾害情况,且以煤田地质调查为主。主要区域地质调查见表 2。表 2 1916 ~1927 年区域地质调查简表 大发展时期 ( 1928 ~ 1945)1928 ~ 1945 年是中国早期地质调查的大发展阶段。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地质调查所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研究和调查能力最强的地质调查机构。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技术上都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进入30 年代后,地质调查所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不但政府的拨款增加,基金会和社会的资助明显增多。同时随着地质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入地质学领域,涌现出一批新的地质学家,如李春昱、孙健初、王曰伦、尹赞勋、赵亚曾、田奇隽、计森荣、潘钟祥、杨钟健、谢家荣、王竹泉、裴文中、贾兰坡、李善邦、侯光炯、马溶之等。他们为促进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5 年地调所迁到南京,所内环境优美,学术氛围良好,组织机构完善,科技人员不断充实加强,各学科涌现的权威专家和周口店 “北京人”的发掘,为地调所赢得了较高的声誉。随着人才储备和科研能力的增强,这一时期地调所小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明显增多,同时也开始组织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活动。如翁文灏、黄汲清、朱森、李春昱、杨曾威调查热河北票附近地质构造 ( 1928) ; 赵亚曾、侯德封、李春昱调查开平盆地及其附近地质( 1928) ; 王竹泉、黄汲清调查热河阜新煤田地质 ( 1928) ; 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区地质调查 ( 1929 ~1931) ; 赵亚曾、侯德封、李春昱调查开平盆地及其附近地质 ( 1929) ; 谭锡畴、李春昱调查四川地质 ( 1929 ~ 1931) ; 王竹泉、潘钟祥调查陕北石油地质 ( 1932 ~1933) ; 孙健初调查绥远及察哈尔西南地质 ( 1930 ~ 1933) ; 黄汲清、王曰伦领导的南岭地区地质调查 ( 1936 ~1937) ; 叶连俊、关士聪1940 ~1941 年到甘肃西秦岭进行的地质矿产调查; 1941 年程裕淇等在西康开展区域地质调查; 1942 ~1943 年黄汲清、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等到甘肃、新疆进行油田调查等。这些比较重要的野外地质调查成为当时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标志。此期间地质调查所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地质调查———西南地质大调查和南岭地区地质调查。这两次调查称之为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两次野外考察。1929 年,由丁文江领导的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地质考察工作,几乎动用了所中的全部骨干力量、配置了良好的野外考察设备。历时一年的野外考察成果丰富,考察队采集了大量地质标本,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43 年建立西北分所后,由王曰伦领导有计划地开展西北地质矿产的调查。首先开始甘肃省比例尺 1∶ 20 万的地质填图,同时路兆洽、陈梦熊进行了靖远、景泰地区的煤田调查; 毕庆昌、何春荪等进行了陇东地区的煤田调查; 1945 年,组织了以王曰伦为队长的祁连山地质矿产考察队,主要有李树勋、黄劭显、陈梦熊、刘增乾等,自西宁经门源、俄博等地进入河西走廊,成为我国第一个横跨祁连山的地质调查队。当时外有战争的困扰,内有所长的数度更换,经费紧张,生活艰苦,野外治安险恶,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考察。在这种情况下,地质调查所的学者们仍励精图治,积极组织野外调查。调查主要局限于西南、西北各省,地质调查工作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表明地质学者的爱国主义笃诚与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发展地质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停顿时期 ( 1946 ~ 1950)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这时北平分所恢复了工作,接收中国台湾地质调查所,设立了长春办事处,地调所又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刘东生、楚旭春、姜达权、李广源、张咸恭、沈永和、周慕林、刘秉俊、章元龙、沈其韩、朱福湘、程伯容、张瑞锡等在这一时期入所。因内战爆发,经费困难,野外地质调查几乎陷于停顿,不得已转入以室内研究为主。这一时期所中学者只做了为数不多的小规模野外调查,主要对北京和西北地区进行了局部的地质考察,主要的区域地质调查有: 1946 年 4 ~ 11 月刘增乾、张尔道、刘乃隆、乔作栻调查酒泉、张掖、高台间祁连山、合黎山地质矿产 ( 与玉门油矿合作) ; 1946 年 12 月黄劭显、乔作栻测绘甘肃成县黑峪乡银洞湾重晶石矿区地形地质图; 1947 年 4 月至 1948 年 2 月乔作栻、靳毓贵、王瑗负责开采银洞湾重晶石矿,并调查矿区外围地质 ( 与玉门油矿合作) ; 1948 年 5 ~11 月王曰伦、乔作栻、靳毓贵、王瑗调查青海东北部地质矿产。三、地调所在地质制图及地质理论方面取得成果从 1913 年成立到 1950 年结束的近 40 年间,地质调查所在地质学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重要成果。( 一) 地质图的绘制 分区地质填图分省或分区地质图多见于地质调查报告中,是全国地质总图填制的基础,尤其是中比例尺 ( 1∶ 20 万、1∶ 25 万) 地质图的覆盖程度与工作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总体水平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地位。1913 年底由丁文江与梭尔格绘制的 《1∶ 10 万井陉煤田地质图》、《正太铁路沿线部分地质图》,是中国人进行系统的地质填图的开端。在大比例尺地质图绘制方面有特殊意义。中国测制第一幅详细地质图件是 1∶ 10 万北京西山地质图,附在 1920 年出版的由叶良辅主编的 《北京西山地质志》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详尽、准确,而且采用了科学的绘图程序的地质图,是由丁文江率领地质调查队填绘的 1∶ 20 万地质图。还有王竹泉的 1∶ 10 万大青山全区地质图; 正太铁路沿线地质图 ( 王曰伦,1∶ 40 万) ; 胶济铁路沿线地质图 ( 谭锡畴,1∶ 10 万) ; 浙江西部十一县地质图 ( 赵亚曾、刘季辰,1∶ 50 万) ,等等。 全国地质总图绘制———1∶ 100 万与 1∶ 300 万地质图编制大区域小比例尺地质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比例尺地质图是绘制小比例尺地质图的基础。地质调查所始终把绘制 1∶ 100 万地质图作为主要的工作,并制订计划实施。但由于地质资料缺乏、人员少、技术落后等各种原因,1∶ 100 万地质图的编制十分缓慢。1924 年谭锡畴主编完成了 《北京—济南幅地质图》; 1926 年王竹泉等编制完成了《太原—榆林幅地质图》; 1928 年李捷等编制完成了 《南京—开封幅地质图》。为了加快制图进度,1936 年,专门成立了由翁文灏、黄汲清负责的中国地质图编撰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编制 1∶ 100 万小比例尺的地质图。因战争的爆发制图工作不得不中断。1945 年春,地质调查所继续 1936 年制定的地质图绘制计划。利用长期积累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资料,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先后有朱夏、王超翔、秦鼐、姚瑞开、陈梦熊、楚旭春、宫景光、曾鼎乾等人参加制图工作。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地质调查所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完成了 1∶ 100 万的区域地质图和 1∶ 300 万的中国地质总图的编绘,这不仅填补了国际地质学界的空白,而且为以后的研究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更为 1949 年以后大面积地质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矿产资源勘探中国近代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矿产资源的调查,也是中国地质学者开始最早、投入最多的一项研究工作,因此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多。地质调查所在煤、铁、石油以及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重视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勘测。仅在 1916 ~1921 年,这 5 年间所发现的铁矿就有 1 万 t 之多。地质调查所对所有北方的重要煤田做了科学的调查研究,第一次对中国煤铁储量做出了比较可靠的估计。据统计,仅经地质调查所调查过的煤田就有 200 余处,其中新发现的有10 多处,1949 年以前全国开采的煤矿中,有 80% ~ 90% 都是经地质调查所的学者调查勘定的。其中既有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翁文灏、谢家荣等人的矿产地质理论研究成果,更有对玉门油田及白云鄂博、攀枝花、淮南煤田等许多重要矿藏的发现。特别是在 40 年代初期,地质调查所的学者通过对西北部进行的多次石油地质调查,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论。在铁矿资源调查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发现有六七处铁矿。地质调查所 1923 年印行的翁文灏的 《中国铁矿志》,反映了对中国铁矿生成年代和开采利用情况的综合性调查研究成果。所中先后 7 次编印了 《中国矿业纪要》,对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铅、锌和汞,贵州的汞、锑均有专题报告,详述了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的储量、地理分布以及矿业情况,是中国近代第一套详细系统的矿产资源分布资料。此外,在云南昆明、昆阳、呈贡等地发现丰富的磷矿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其意义不只是找到一个大型的磷矿床,而是为此后在其他地区沿着同样的地层层位———寒武系下部寻找磷矿,提供了一条线索。( 三) 地层、古生物及古人类学研究在地层研究方面,由于古生物学的发展,中国古生界各系地层的存在及其在中国东部的大致分布得到确认,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划分和对比。1920 年叶良辅发表 《北京西山地质志》,建立了北京西山的地层系统; 1924 年刘季辰发表 《江苏地质志》与 《浙江西部之地质》,建立了江苏与浙江两省的地层系统; 1931 年赵亚曾、黄汲清合著 《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建立了秦岭及大巴山的地层系统; 高平、徐克勤所著《江西西部地质志》,谭锡畴、李春昱所著 《四川西康地质志》,及叶连俊、关士聪的 《甘肃中南部地质志》,多对该区的地层、古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丁文江等人的重视,地质调查所从 20 世纪 20 年代即开始了古生物学研究。为了弥补古生物学研究的不足,1920 年地质调查所邀请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A W Grabau,1870 ~1946) 来华领导古生物及地层研究。丁文江请他担任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并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实践证明这种智力引进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不仅加强了与西方学者的合作,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古生物学者。古生物学研究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十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很快,尤其是杨钟健、孙云铸等人的脊椎与无脊椎古动物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并在短期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裴文中、贾兰坡等古人类学的研究更是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周口店 “北京人”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成为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学界获得的第一枚世界金牌, “北京人”的研究 “划地成方,记石具数,搜罗鸿博,记载精详,其工作之精细,为世界所少见,故其记录之成绩,殆可为世人研究之模范。”“北京人”的发现使 “现在国际科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的重要。”( 四) 造山运动与大地构造理论章鸿钊、翁文灏、丁文江都十分重视造山运动的研究,完成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1926 年,翁文灏先生分析研究了当时所知的中外地质学者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盘山以东的华北地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和构造运动时代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其中他所创立的 “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纠正了李希霍芬等人的错误之处,“是对中国地质学的重大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燕山运动的发现是 20 世纪中国和太平洋区域地质学的重大成果,它使 “环太平洋构造”这个全球概念,获得了完整而现实的内涵。“燕山运动”一词为国际地质学界接受和认可,至今沿用。1929 年,丁文江在 《中国造山运动》一文中首次引进 “造山旋回”概念。1936 年章鸿钊提出震旦运动,并发表 《中生代晚期地壳运动之动向与动力之探讨并震旦方向之新认识》的论文,把构造作用与地质动力联系起来。黄汲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 1945 年发表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采用地槽 -地台说,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进行初步总结,提出多旋回构造理论,并编绘了一系列大地构造 - 古地理图。他的这一理论,在有关中国地质构造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五) 土壤调查与研究地质调查所自 1930 年开始接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委托,从事中国土壤调查与研究,并成立了土壤研究室。在此之前, “就现代土壤科学来说,在我国不论是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专业人才都还是空白”。所里从美国聘请了潘德顿 ( R L Pendleton) 和梭颇 ( J Thorp) 等土壤学家来华协助土壤调查工作。先后在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广西、广东及江西等省展开展了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壤资源分布调查,发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出版了《土壤季刊》、 《土壤专报》和 《土壤特刊》等杂志,发表了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为中国早期的土壤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仅 《土壤专报》上就刊出了 2000 多个土系和 18 个土类的分类系统,同时还编制了土壤图上百幅、采集土壤标本上万个、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上百篇。在此基础上,1935 年,梭颇编制了 1∶ 750 万的 《中国土壤概图》,1936 年他编写的 《中国土壤地理》 一书集中反映了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成绩。对很多土壤科学问题,作了有创建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且培养造就出中国第一代土壤学家,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六) 地震考察与研究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质调查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1920 年,翁文灏关于甘肃地震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将断层与地震灾害联系起来,开辟了地震地质研究的方向。在考察与研究地震的同时,还向社会普及地震知识,1929 年翁文灏出版了《地震》一书。该所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地震考察工作,并建立了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地震研究室──鹫峰地震台。作为当时东亚唯一的地震观测机构,其成立之初就备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四、地调所在地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地质调查所在中国地质学界,乃至中国学术界的声望,使它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地质人才,堪称是中国地质学界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是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与那些具体的科研成果相媲美,甚至价值和影响远超过这些成果的是,地质调查所不仅聚集了当时中国地质学界最杰出专家的绝大部分,还不断地培养造就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中国地质学四大奠基人中,除李四光外,其余三人均是地质调查所的创办者。被当时中国学术界誉为地质学界 “领袖人才”的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李捷、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等人,是地质调查所自己培养的学者,并长期在地质调查所工作。我们还可以从所中人员的社会任职和获得的学术荣誉上见到其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1949 年以前,中国地质学会 25 届会长中有 18 任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如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叶良辅、杨钟健、尹赞勋、孙云铸、黄汲清、李春昱等。在1948 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地质学领域有 6 人,其中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 4 人正在或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的科研人员当中,就有 49 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调查所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培养了基本的研究队伍。五、结束语中国早期较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基本上是由地质调查所完成的。地质调查所不但组织了几百次的地质考察、绘制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图、出版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区域地质专著和矿产资源的考察报告,还开拓了许多地质科学的基础工作。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区域地质调查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着当时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水平。但在区调发展史上其工作仍是开创时期,为新中国的区调工作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地质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其在人才培养、科学工作管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地质学,对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都很有意义。相信其区域地质调查历程,也是其他成功的科学曾经经历的,对其他科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参 考 文 献[1]李星学 难忘的中央地质调查所 见: 程裕淇、陈梦熊主编 前中央地质调查所 ( 1916 ~ 1950) 的历史回顾: 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6,182 ~183[2] 李庆逵 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工作回顾 见: 程裕淇、陈梦熊主编 前中央地质调查所 ( 1916 ~1950) 的历史回顾: 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6,151 ~153[3] 丁文江 我所知道的翁讠永霓 独立评论,97 号,1934[4] 黄汲清 一百万分之一中国地质图出版了 科学通报,1951,2 ( 5)[5] 翁文灏序 中央地质调查所概况———二十五周年纪念,1941[6]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二十五周年纪念记略 地质论评,1942,6 ( 1 ~3) : 87 ~98[7] 翁文灏 抗战时期几种地质工作的商榷 地质论评,1940,5 ( 4) : 271 ~276[8] 丁文江 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申报,1935 年 12 月 6 日[9] 章鸿钊 中华地质调查私议 地学杂志,1912 ( 1,3,4)[10] 章鸿钊 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11] 孙圭荣 地质科学史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2]《中国区域地质志》丛书 北京: 地质出版社[13] 程裕淇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4,9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及答案大全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代码如下:$(

地质方面的论文范围广,选题多,你的题目没有,让别人怎么帮你写提纲呀,只能帮你找些论文,以供参考。工程地质勘察的论文有关水文地质水力方面的论文100篇_html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要求及答案

主要看是构造描述还是岩石矿物描述。。你可以找找以前的资料做可参考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代码如下:$(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内容和要求与其他区调类型有所不同,除各类相关的总则、规范、技术要求、工作细则外,具体任务中也会有明确体现。1:5万区调成果可以直接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矿产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的研究、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与监测、经济开发区建设、大中城市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可见,1:5万区调成果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地球科学的研究程度。基本工作内容有地质工程、设计编审、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整理、野外验收、图件编制、成果编制及验收、成果登记与出版和成果提交与资料归档。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最终成果主要包括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矿产图、物化探地质图等,文字说明书以及单测图幅或联测图幅、汇编的区调报告、矿产报告等。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该阶段主要有两部分工作,一是进行综合水文地质调查,二是查明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的浅层地球化学效应。查明自流水盆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石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盆地);通过野外水文地质基础调查,对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获得初步认识,为盆地区域含油气远景评价、油气勘探与开发以及工业、生活等各类供水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地形地貌条件调查自流水盆地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景观,即周边为山地环绕,中部为低平的平原,地形高差相差悬殊。山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来源于冰雪融化和大气降水,并以地表水的形式,在山前或断裂破碎带补给地下水,向盆地内部汇集。从四周山麓到盆地中心,水动力和水化学成分具有典型的分带现象。从宏观上讲,地形地貌条件控制着盆地内地下水的补给、形成、流量、动态及水化学成分的演变。在自然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的形态,主要同地形和地质构造有关。地形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查明区域总地形地貌的景观、成因类型、地貌形态的变化规律;新构造运动的地貌标志与特征;同地形地貌有关的近代地质作用及其性质(滑坡、泥石流、潜蚀、侵蚀切割、逆源侵蚀、沼泽化、喀斯特化等现象)。在上述调查基础上,编制自流水盆地的地貌图,图件除表示出地貌成因类型、分布外,还要标出地形分水岭和风化(残积)带的范围及其具体位置——地下水体的约束边界、集水面积、自流水盆地边界等。以柴达木盆地的实例,说明地形地貌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图1-15)。该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大型封闭的内陆盆地,南边为昆仑山脉,东北部为祁连山脉,西北部为阿尔金山脉。这些山脉的海拔在3500~5500m之间。而盆地内部高程一般为2600~3000m,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盆地周边高山的冰雪在夏季融化后,是盆地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丰富补给源。盆地内部气候干旱,多风少雨,一般年降水量为50~150mm,有的地区不足20mm。而且蒸发很强烈,年蒸发度在2000~3000mm之间。因此,在盆地内部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形成没有实际意义。图1-15 柴达木盆地水文地质剖面图柴达木盆地为一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第三系是油气的主要勘探目的层,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质岩,缝洞比较发育,分布有丰富的地下水。第四系晚更新统天然气伴有浅层承压水。由于中新生代时期的构造运动,使整个盆地被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的小盆地,每个小盆地都有各自独立的汇水流域。因此,由四周山区流入盆地的地表水系没有形成单一的汇水中心,而是形成许多湖泊,这些湖泊洼地都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水中心,也是盆地地下水的循环基准面。盆地四周山区的水资源是丰富的,来源于冰雪融化水和降水,在巨大的地形高差促使下,以河流形式注入盆地,在山前大量的补给地下水。季节性的河流在出山口5~10km的地段上就消耗尽了。据统计,河流流经山前平原时,渗漏损耗量占总径流量的29%~70%,甚至达100%。总之,柴达木盆地从四周山麓向盆地中心,在水动力循环和水化学特征上,都具有典型的分带现象。石油地质结构调查按一定比例尺的精度进行地质-水文地质填图。在山区地层出露区,查明地层时代、分布范围、岩石性质与结构,特别注意砂岩、泥岩层及比例与相互配置关系,识别可能的油气生、储、盖层或含水层;查明不同时代的接触关系、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特征、火成岩与变质岩的发育程度;了解构造特征——断层、褶皱、裂隙的发育程度、时代、性质、延伸方向、大小规模及破碎的范围、充填胶结物情况。在盆内部平原区,主要依据井、试坑等手段,了解第四系沉积物岩性、厚度等。要重视和借助于地球物理技术手段与资料,调查有关地质、水文地质问题。提交自流水盆地范围内的地质图(基岩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图),还要在图上表示出地形与地质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水文地质调查应用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试验及水文地质长期观测等方法,查明区域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与油气地质相关联的水文地质问题。水文地质测绘以地面调查为主,一般从山区开始,然后再推向山前与平原。调查内容包括: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地下水露头、地表水体、物理地质现象乃至植物等。水文地质勘探是借助于试坑、探井、钻探、硐探等勘探手段,查明深部含水层的数目、岩性、厚度、富水性能、水位、化学成分等。水文地质试验包括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分析测试地下水化学成分、岩石水理性质与颗粒成分、岩石孔隙度与渗透率、岩溶试验等;后者则有抽水、压水、注水、渗水、地下水流向与流速测定等。通过上述试验,对地下水的水质与水量进行定量的判断。水文地质长期观测,由于地下水是活动易变的流体,需要选择有代表性和能说明问题的水文地质点或剖面进行长期观测,借以了解和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地下水均衡的研究。除上述方法外,还经常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如电法(电测井、电测深等),研究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厚度、含水层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及补给量、地下水的流速与流向等。通过上述调查对地下水本身以及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在地层岩性方面,要掌握不同时代岩层的含水性能、岩层的胶结情况、裂隙发育程度、喀斯特发育程度、泉的涌水量、井的水量、隔水层;在侵入岩的分布区,尽量划分出岩相上有差别的各带(如粗粒或细粒的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等),并分别确定各个带的富水性;对于大片变质岩发育的地区,尽量按其岩性、变质程度、年代等圈出不同的层次,并确定其富水性。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有很大的影响,除了解裂隙对富水性的控制外,要通过多种方法确定断层的导水性能(有无泉水出露、渗水与漏水现象、充填物情况等),对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岩脉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要了解其是否导水性等。在水文方面,要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对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水及有代表性民用井(水位、水量、水质和水温等)进行调查。最后,编制水文地质图,在图上要表示出地形、地质及地下水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地下水的性质与有关参数(地下水位、涌水量、埋藏深度、化学成分、水温等);还要包括:基岩地质(年代、岩性、产状、构造),第四纪地质(年代、岩性、成因类型)、岩石富水性能(隔水层、含水层、富水程度)、地貌(成因、类型)、地下水特征(埋深、水位、流向、流速、化学成分等)、控制点(代表井、泉、钻孔、涌水量、成分、水位等)、水文地质分区、水文地质剖面等。利用上述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取得的资料,根据水动力场与水化学成分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成果,可为盆地早期含油气远景预测评价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图1-16)。例如合肥盆地舒城凹陷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认为,本区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指出油气聚集最有利区集中在东部的花岗、千人桥、三河镇一带,是本区油气勘探的突破口,水文地质成果起到先导作用,引起勘查家的关注。图1-16 舒城凹陷含油气远景预测图油气浅层地球化学效应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种独具风貌的现象。石油与天然气是流动性很强的液体矿床,其化学成分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和易挥发的特点。在温度、压力等不均衡因素的控制下,油气水始终保持着自下而上的垂向微运移的势态。因此,在近地表形成与油有关的地球化学形迹。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按照一定的网度(线距与点距)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民用井或泉水),通过检测与油气组分有成因联系的直接指标、反映水文地球化学场特征的环境(间接)指标以及能确认地下水来源的成因指标,进行综合研究,不仅在已知油田上方获得清晰和高强度的浅层地球化学效应,而且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图1-17是松辽盆地南部红岗油田的浅层水化学效应,该油田是龙虎泡-红岗阶地南端的一个背斜带,背斜轴向NNE,西翼较陡,以断层与西部斜坡相接,东翼较缓。具有多套油气层和埋藏浅的特点(主要生产层的埋藏深度为1200m),其上分布有明水组气藏,埋深400m。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地下水沿地形倾斜方向流动。选择相对比较稳定的全新统下部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岩。按普查阶段的网度采取水样,各种水化学组分的浓度分布如表1-2所示。图1-17 红岗油田浅层水化学效应1—含油构造;2—断层;3—可溶气态烃三次趋势面(μL/L);4—矿化度四次趋势面剩余异常值大于500mg/L的点主要水化学指标在油田上方及其周边较高,叠合程度好。在宏观上,浅层效应的形态与含油构造极为相似。可溶气态烃的甲烷碳同位素比较重,在-42‰左右,说明浅层水化学效应的形成与油气藏有成因上的联系。表1-2 红岗油田内外水化学成分对比表注:分子-最小值;分母-最大值。泌阳凹陷的油田浅层水化学效应,在全区呈现有规律的分布,从图1-18中看出:除在下二门、安棚、双河及王集四个已知油田上出现较强的水化学效应外,在其他12个地区存在着与已知油田类似的浅层效应,说明本区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其中北部斜坡带,浅层水化学效应比较集中。该带是继承性的沉积构造复合带。古近系各组段地层在斜坡带均有沉积,地层从凹陷内向外部边缘(斜坡)逐渐收敛减薄,但无明显的超覆现象,说明该斜坡是一个边沉积边抬起的继承性斜坡。后期构造运动使该斜坡进一步抬升,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砂体发育给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断裂发育形成了较多的鼻状构造,它们控制着油气的富集。古近纪末期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及新近纪广泛发育的泥岩是良好的盖层,并为油气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众多浅层水化学效应的出现,是上述油气地质特征的映照,说明北部斜坡是油气富集和勘探的有利地带。根据区域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所提供的油气信息,并结合地震-地质成果,选择了有利的区块进行钻探,结果在4号、5号、9号、10-12号等浅层水化学效应区,均获得工业油流,相继建成了新庄、杨楼、付湾、古城及井楼等油田。图1-18 泌阳凹陷浅层水化学效应注:书中仅涉及一个非法定单位——当量浓度,它等于法定单位离子的摩尔浓度(mol/L)与其离子价的乘积。例如摩尔浓度为02mol/L的钙离子溶液,其当量浓度应为04克当量/L(eq/L)。在水文地质(包括油田水文地质)研究中,一般用的当量浓度单位是毫克当量/L(meq/L),它和eq/L之间的转换关系是1 eq/L=1000meq/L。水中常量组分阳离子的当量浓度之和应等于阴离子的当量浓度之和。另外,国内外油田水化学成分的许多分类,都建立在“等当量”化合的基础上,因此,当量浓度在油田水文地质中广泛应用,在短期内不可能停用,故本书仍继续使用。在我国西部半干旱、干旱水文地质区的诸多含油气盆地的浅层水化学效应也比较发育,如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在地形切割较深、黄土覆盖厚、梁、峁、塬发育的鄂尔多斯盆地,同样出现较强的油田浅层水化学效应。浅层地下水中甲烷平均含量高达13μL/L,普遍含有乙烷及其以上的组分。甲烷碳同位素大部分属于石油伴生气或过成熟气的范畴,而属于近代生化成因气的只占11%左右(表1-3),说明浅层水化学效应的形成,具有深部成因的特征。表1-3 可溶气态烃甲烷碳同位素分布 单位:‰

主要侧重于中国早期造山运动研究。从大量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一批区域地质矿产志撰成的基础上,对中国南方各省区区域构造、框架及其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特别对中国造山运动有较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地质会志》3卷3-4期)本书已有专题论述,这里就不赘述。1927年翁文灏发表《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之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会志》4卷1期),文中论述了中国中生代以来地壳运动激烈,造山作用和造山活动强烈,并与欧洲同时代地壳运动相对比,发现中国中生代以来地壳运动的特点,故命名为燕山运动,文中试图以燕山为标准区,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了不整合、火山岩活动和成矿作用。1929年在发表《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会志》8卷1期)时,将燕山运动划分为A、B两幕,代表前髫髻山组、前王氏组的不整合。后为谢家荣所补充,并在1936年、1937年划为五期。1929年丁文江在《地质会志》8卷2期上发表《中国造山运动》,他十分重视造山运动的研究,并倾向于施蒂勒造山运动同时性的观点,文中强调把燕山运动划分为三幕,其中把晚三叠世瑞替克期后的印支运动为燕山运动的第一幕,他在研究广西地质时,也曾提出过广西运动和越南运动的术语和概念。燕山运动虽为中国地质学家普遍应用,但各自都有不同划分原则。1931年李四光发表《中国东南部古生代后期之造山运动》(《会志》11卷2期),文中对中国东南部造山运动做了精辟的论述,由于他多年从事造山运动的研究,系统的划分出若干运动系列,并对所划分的运动均给以科学概念和命名,诸如:怀远运动(O1-O2),柳江运动(D3-C1),淮南运动(C-C2),昆明运动(C2-C3),东吴运动(D1-D3),金子运动,淮阳运动(T2-T3),南象运动(T3-T1),宁镇运动(T3-K1)等。1936年谢家荣在《地质会志》15卷1期发表《中国中生代末第三纪后期造山运动》及《北京西山地质构造概说》(《会志》16卷)把中国造山运动划为五幕,即:前门夹沟组,前九龙山组,前东岭台组,前仕它里组,前长辛店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为代表,张文佑1941年划分为三幕,三次地壳运动,1945年在黄汲清的《中国地质构造基本单位》中,划分为5期,等。在笔者引述李四光教授所著《中国东南部古生代后期之造山运动》(《地质力学方法》第119页),文中列有中国东南部造山运动,与欧洲对比表,特抄录之以供参考。中国北部中国西南部中国东南部欧洲中部(丁文江的云南运动)(H?史蒂勒)青龙灰岩三叠系苏皖运动法尔琴运动山西系龙潭系蔡希斯坦(Zechstein)上罗廷根(Oberotliegend)第三幕东昊运动萨尔运动栖霞灰岩中罗廷根(Mitelrotliegend)太原系臭灰岩下罗廷根(Unterotliegend)船山灰岩沃特维尔系(OtwelSeries)中国造山运动与欧洲对比表中国北部中国西南部中国东南部欧洲中部(间断)第二幕昆明运动阿斯突里运动本溪系黄龙灰岩萨尔布雷克系(SarbrückSeries)瓦尔敦堡系(WaldenburgSeries)(间断)淮南运动苏台德运动和州灰岩维宪第一幕高骊山系建康运动金陵灰岩七里台页岩㊣╭╰乌桐石英岩杜内艾特罗约江南运动布锐东运动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燕山运动具有长期性,多幕性的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动,燕山期为我国重要的形变期与成岩、成矿期,是我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和改造期。老一辈的地质学家十分关注燕山运动,还是因为燕山运动不仅是我国地质结构的极为重要的地壳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以致对整个东部特提斯带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上述几位以外,我国许多地质学家一直对整个中国造山运动(包括黄山运动)都做过系统的观测与研究。1927年程裕祺在《地质会志》上发表《中国造山运动》,此文是程先生1938年在英国利物浦地质学会会报上发表的短文,文中阐述了中国之造山运动:(1)前震旦纪运动之二幕;(2)古生代前期喀里多运动(广西运动);(3)古生代后期海西运动(天山运动);(4)中生代燕山运动之五幕;(5)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之二幕。文中还指出毛理士(FKMorris)对中国造山运动的错误论点。1932年朱森在《地质会志》上发表《安徽南部古生代后期造山运动之一幕》。1936年章鸿钊在《地质论评》创刊号上发表《中国中生代晚期后地壳运动之动向与初期之检讨并震旦方向之新认识》及《中国中生代初期之地壳与震旦运动之异点》,前一篇论文是综述性的,主要对翁文灏之燕山运动和丁文江造山运动的一些评述,同时探讨了震旦方向与地壳运动方向之关系,火成岩及其震旦运动的关系,最后还论及震旦向及震旦运动的成因、性质等;后一篇论文主要论及到地壳运动中的造山运动,认为运动方向与震旦向之间是直角相交的关系。1937年谢家荣在《地质论评》2卷5期上评述黄汲清等的《江西萍乡煤田中生代造山运动》,同年陈国达发表《广东境内燕山运动的构造的型相》(《论评》2卷1期),同年田奇隽发表《湖南造山运动》(《论评》2卷1期)。1938年边兆祥在《地质论评》3卷6期上发表《安徽南部海西运动之末相》。1942年叶连俊、关士聪在《地质会志》上发表《陇南龙山造山运动之性质》(22卷3-4)。1942年郭文魁在《地质论评》上发表《滇北之造山运动》(7卷1-3)。1944年刘国昌在《地质会志》上发表《湘西之造山运动及其地理》(24卷3-4)。1945年米士(西南联大教授)在《地质会志》上发表《云南构造史》中,曾提出澄江运动和晋宁运动(《地质会志》25卷)。1945年喻德渊在《地质会志》上发表《淮阳山脉主要造山运动——淮阳运动》(《会志》25卷),淮阳运动原为李四光于1939年提出创用,指三叠纪末期的褶皱运动,后为马鞍山、安庆的黄马青组与青龙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有人认为与金子运动相当。1947年李四光发表《关于震旦运动及华夏式构造线三个名词》(《评论》12卷5期)。1948年李树勋在《地质会志》(38卷3-4)上发表《祁连山区地层及造山运动之几个问题》。1947年黄汲清在《地质论评》(12卷1-2期)上发表《关于震旦运动》。以上属于中国造山运动研究及其论文列举,显示出中国地质构造研究发展历史中一段对中国造山运动理论的探讨与理论成就概括,个别论文虽与上文论述有些论题有重复举例之处,为集中反映中国造山运动系统理论研究之全面,仅此致歉!正是由于中国早期地质基础雄厚,为新中国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以使新中国在较短的时间里,在资源保障上,从资源大国过渡到资源强国,在当代地质理论上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其中中国大地构造学现已是中国地质科学理论突破的亮点,这学科共同的特点是学说繁多,学派林立,学术气氛浓厚,可以说是繁花似锦、异彩纷呈,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喜人的形势。除上述中国造山运动理论性探讨外,其他带有综述性的成果,也有着不同广度和深度的反映:诸如:1924年葛利普在《地质会志》上发表《地槽的迁移》(3卷3-4)。1936年高平在《地质论评》1卷4期发表《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之分布与地质构造之关系》,文中认为中国东南部在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繁多,其分布与东南部之地质构造格局密切相关,认为地壳活动常以地下岩浆之移动而起波动作用,基本论点正符合于曾流行的地壳波动论和地壳均衡理论,认为地壳运动完全与中生代末期之花岗岩侵入是同步同时,并作为其原动力,文中附一幅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之分布与地质构造之关系图,颇有参考价值。1936年赵金科在《地质论评》1卷4期上发表《震旦纪地层之分布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首先肯定了德国魏格纳大陆漂移理论并运用葛利普的地极控制论研究震旦纪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及古地理,在《震旦纪大地槽及联合古陆中之位置》一文中论及亚洲东部的古亚洲大地槽,北美西部考得兰瑞大地槽,与南美安底斯大地槽相互衔接、围绕北半球大陆周围的环形状大地槽:其论点即认为当时大地槽均在陆之边缘,而环绕分布与理念不同,而当时之大陆为一体,南北美、欧亚非澳各洲均属相连,即大家所熟悉的联合古陆(Paugoca)。1937年谢家荣继叶良辅等之《北京西山地质志》后,在《地质论评》2卷上发表《北京西山地质构造》,文中认为北京西山地质构造自西北向东南有两个背斜层,其间有清水尖庙安岭之向斜层为最高峰,北岭的向斜层及房山周口店背斜层等,都是这个区域的重要构造,文中也论及到陈凯所发现的逆掩断层。1941年李四光在《地质会志》上发表《广西台地构造之轮廓》(21卷1期)。1944年刘国昌在《会志》上发表《贵州威宁水城之地质构造》,曾繁印在《会志》上发表《瓦山峨嵋山区之地质构造》(1940年)。1944年张寿常在《地质会志》(24卷1-2)上发表《谈小型构造》及《岩石解理之生成及其在地质现象上之应用》(《会志》26卷,1946年)。1944年张文佑发表《X及T式节理初记》(《会志》24卷3-4期),文中论及X型节理的生成,论述了大量模拟试验工作和数据,相继还发表《测量节理应注意的几点》(1948年)以及《劈理节理发育初步探讨》(《地质论评》15卷1-3期),反映出他在李四光老师指导下所取得地质力学方面的成果。1945年黄汲清在《地质专报》第20号上发表名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On Major Teatonic Forms of China)。黄先生在多年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槽—地台单位的内涵,按历史分析和建立起的独道的分析法,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几个前寒武纪地块,特别中朝地块等。地块概念系1922年阿尔岗(EArgand)所创用,诸如:印度地块(Serindia)和震旦地块等;在阐述褶皱中论及到加里东褶皱、华力西褶皱、印支褶皱,燕山褶皱和喜马拉雅褶皱及其分布特征,论述中着重强调新中生代的基底褶皱的影响和作用,认为这是形成中国东部独特的多旋回构造,并创造性把亚洲划分为: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个主要构造型式,以活动论观点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编绘有《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该文后来以专著形式出版,是一部流传广远的中国地质构造名著,是国内外赋有盛名的论著,有英文版和俄文版,俄文版由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沙茨基院士作“序”,做了高度评价。1944年王超翔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云南东北地质构造及其与云南弧之关系》(9卷1-2)。1948年徐铁良在《论评》上发表《“秦岭弧”构造之我见》(13卷1-2)。1948年孙殿卿、徐煜坚在《地质论评》上发表《豫皖边境长山一带东西向构造带与南北向构造线之反接现象》(13卷1-2)。1948年李春昱在《地质论评》上发表《褶皱现象和动力来源的关系问题》(14卷4-6)。1949年梁文郁在《地质论评》上发表《祁连山西段之近代运动》(14卷4-6)。1948年李四光发表《新华夏海之起源》(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的论文集,第53-62页,《地质论评》13卷5-6)。1949年李四光发表《中国的造山历史和构造轮廓》(第7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录第2卷,26-44页,新西兰出版)。总之,从以上所述,中国地质学家经过半个世纪以来对造山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倾注过大量精力的研究,取得新的认识。燕山运动(Yanshanian movement),翁文灏于1927年以燕山为标准地区创名,原义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成岩活动和成矿作用。1929年翁文灏又将燕山运动划分为AB两幕,分别代表前髫髻山组、前王氏组的不整合。丁文江(1929年)把燕山运动分为三幕,其中把晚三叠世瑞替克期后的印支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的第一幕。谢家荣(1936年、1937年)将燕山运动分为五期,分别以前门头沟组、前九龙山组、前东邻台组、前坨里组、前长辛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为代表。李四光(1939年)在燕山运动名下分为六个幕,它从中三叠世末,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末。张文佑等(1941年)将燕山运动包括宁镇、兴安、闽浙三次地壳运动。黄汲清(1945年)认为谢家荣的燕山运动第一幕应属印支旋回,并将北京西山区的燕山运动分为前九龙山组与髫髻山组、前坨里组、前长辛店组三个幕。后来(1960年)黄汲清又将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分为五期,并认为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主要造山运动,甚至波及到中国西部。李春昱(1948—1951年)把燕山运动只作为侏罗纪晚期,或侏罗纪末、白垩纪初的一个幕,后来(1964年)他又将其限定是侏罗纪—白垩纪间的地壳运动。赵宗溥(1959年、1963年)先后将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划分为三个和六个造山幕,并认为此运动延续到始新世。燕山运动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生于我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在不同的构造部位,燕山运动的强度表现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如就我国东部以至整个西滨太平洋带来说,燕山期的构造变动与岩浆活动有着愈向太平洋方向愈加强烈的演变规律。燕山期的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动具有长期性与多幕性相统一、渐进与激化相交替的特点,与此相应,燕山期的岩浆喷发与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次性的特点。燕山期为我国重要的形变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我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目前看来,燕山运动不仅为我国的重要地壳运动,而且这一时期地地壳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以及部分特提斯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燕山运动应属洲际性的重要构造运动。【说明】以上主要内容取录自《地质辞典》(一)392页,地质出版社,1983年。根据最近,中国地质学院研究员董树文先生对“燕山运动”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发表《“燕山运动”新定义重塑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史》专题,有关专家认为,这项研究重塑了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历史,重新厘定了燕山运动的定义,是我国近年来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新成果,深化了对东亚大陆力学过程的新认识。“燕山运动”是翁文灏先生1927年在东京泛太平洋科学大会上最早命名的,作为陆内造山的典型记录,“燕山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家对世界地质科学理论贡献的经典。几十年来,燕山运动的概念在我国广泛应用,并在构造运动波及范围、精细过程与定年和动力学起因等方面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在学界也明显存在许多,甚至根本性的分歧。但董树文先生在文中表示: “随着近年华北地块周边和中国东部构造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以及东亚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计划的实施,我们能更加全面审视侏罗纪构造演化及其区域动力学机理,从多层面诠释燕山运动的内涵及其动力学本质。”根据董树文的研究,在65亿年中—晚侏罗世前后,东亚构造体制发生了重大转换,西伯利亚板块向南、太平洋板块向西、印度洋板块向北东同时向中朝板块汇聚,形成了以陆内俯冲和陆内多向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晚侏罗纪大陆内汇聚,导致岩石圈急剧增厚,随之引发早白垩世岩石圈垮塌和大规模岩浆火山作用,中侏罗纪燕辽生物群向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生更替,成为中国大陆和东亚重大构造变革事件,这是燕山运动的基本内涵。据了解,燕山运动时期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矿期,伴随着大规模构造运动导致岩浆侵入—火山爆发作用,约80%的大中型金属矿床在这一阶段形成。同时构造作用形成地质环境的巨变导致燕辽生物群的更替,“燕山期”也成为生物进化的激变期。因此“燕山运动”在我国甚至在东亚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是全球中生代构造演变的重大事件。【致谢】有关上述引文,参考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网站。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