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13 21:04:19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及答案

1、财政收入的含义 ①从静态看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②从动态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资金的过程。 2、从财政收入的含义看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启示 ①国家政权本身影响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国家。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收入企业的利润个人所得都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第二国家自身也是一个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一个腐朽没落管理不善贪污充斥的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不可能是良好的。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国家政权。 ②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言之即税、利、债、费因此税、利、债、费是国家取得财政资金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否健全这些形式和渠道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财政收入的形成。 税收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形成财政收入的渠道中居主导地位这是由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决定的国家是政治组织不是经济组织国家的主要职能不是投资因而“利”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但绝不是主导形式“债”的特点在于到期还本付息因此债虽能形成财政收入但又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否则会形成债务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正是这种随意性易加重企业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降低国家的威信这也是农村的税费改革的重要原因。因此“债”和“费”都不能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形式。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完善税制推进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形成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的体系。 ③价格、汇率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社会财富并非常数在通胀背景下同量的财政收入就会缩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国际价值是变化的因为汇率是波动的。例如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美元的贬值使我国美元债务收入贬值而人民币的升值则使我国以本币计算的财政收入增值。但是价格和汇率的巨大波动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最终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实际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分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决定的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因此财政收入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结构、水平及其发展速度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努力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最终有多少能够成为国家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还必须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财政收入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另外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还有相互影响的一面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可图示为 可见分配或分配政策本身也是影响财政的重要因素。第一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就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财政收入增加困难。而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少其直接后果则是减少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第二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可以调控经济运行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多少要因应经济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增长过热时国家应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而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更多的让利于民。 启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财政收入都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要坚持聚财有度的原则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作用)(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例题3: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还有( )。(2005年多选考题)A生产技术水平 B经济结构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D政府管理级次E价格总水平答案:ABCE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我国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  人们对财政赤字的担心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害怕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有人甚至把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其实,财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资手段运用的时空不当(导致经济体系中需求过度膨胀),财政赤字的规模超出实际需要(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剩)时,才会最终引致通货膨胀。  要保证财政赤字在不发生价格的通货膨胀性上涨的情况下,促进资本形成,加速经济增长,其安全界限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资金来源因素。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man,1971)所言,在实际产出增长的经济中,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应提高。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货膨胀越低,因此,增长的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对国民经济也有可能造成危害。  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的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转化为货币化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这里所说的货币化。货币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作用:(1)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资产动机)的增强,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的现金余额增长;(2)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或其他对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使货币交易余额增长,货币储蓄对实物储蓄的替代也将引起现金余额的增加。虽然由货币化进程本身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净增量比由已经货币化部门经济活动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货币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毕竟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由货币化进程引起的额外货币需求量,就是政府在确定财政赤字规模时所要考虑的指标之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政府以赤字为经济发展融资是否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在产出方面,首先要看经济中是否有未加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现成资源存在,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果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农业和工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资源和能力,那么,预算赤字可能会使闲置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本国的生产水平,而不会对价格水平产生上抬的压力。  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一般而言,只有在更多的货币与更少的产品交易时,赤字融资才会引致通货膨胀压力。因此,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如果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上,就不大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其最简单明了的理由是,生产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众持有货币购买力增加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逆差,那么,该国的赤字财政就可能是非通货膨胀性的。这是因为:(1)一般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表示该国的货币供给量将趋于降低,而赤字财政则表示货币供给量将趋于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价格水平不会明显提高。(2)大量进口外国商品和劳务,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国内市场,从而吸纳家庭部门超额的货币收入,缓解供求紧张状况。(3)把有些资源从出口产业部门转移到为国内市场供应商品和劳务的产业部门来增加国内商品和劳务(例如,土地可以从生产出口原材料转向生产国内消费的食品),减少出口的机会,增加国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由此可见,在不造成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赤字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是以国际收支恶化为代价的。  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一般来说,财政赤字只要出现,就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重要的问题是:政府有无适当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洁高效的管理机构来防止以致消除赤字财政塑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的这种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举债能力与征税能力。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一种工具,赤字融资在导致公众的额外收入增加时,政府如果有能力通过举债和征税等手段把这种额外收入的绝大部分筹集上来,那么赤字财政的实施将是成功的(Lewis,1955)。(2)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政府对工资的控制应与对物价的控制同步进行。为了不使工资上涨过快,物价应首先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而言,价格水平上涨,尤其是供给弹性不大的食品价格的上涨,迟早会导致增加工资的要求。在必要时,还必须对消费品的分配加以管制,甚至对有些消费品实行配给制、凭票制。  公众的牺牲精神。赤字融资安全线的确定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因素,即广大民众的理解和牺牲精神。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变得不可避免,政府部门就有责任向社会做出宣传,求得社会各界的配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如果政府坦诚地告诉人民,要保证将来能持久地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惟一的办法就是忍受今天的低生活水平,那也许是更明智的做法。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资金来源制约因素  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财政赤字的规模自然要受经济体系当中有关因素的制约。但是,即使在各种因素允许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时却发现,某一财政年度伊始所计划的财政赤字水平,在该财政年度终了时,要比计划的水平低。其原因何在?原来,财政赤字的规模还要受到本国能为赤字融资的资金来源的限制。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渠道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国际资金来源和国内资金来源。  国际融资的限制  财政赤字的国际融资渠道至少可以划分为四种,即国际援助、优惠贷款、商业贷款以及外债拖欠。不难看出,前两种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它们可以使赤字国(债务国)不负任何或少负财政负担而使赤字得到部分弥补。所以,赤字国应尽可能地争取这类国际融资方式。但是,一国在—定期间内可供利用的外援和优惠贷款的规模不是赤字国轻而易举就能左右的变量,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债权国。  外债拖欠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也能弥补部分财政赤字而不增加财政负担,但是这一融资渠道无疑使赤字国(债务国)的信用扫地,将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寸步难行,只能作应急之用。商业贷款虽然比较容易得到,但它成本高风险大,如果超过一定规模,会发生外债危机。因此,利用这种融资方式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借款的总额度。  可见,国际融资的规模是否适当,关键在于商业贷款是否适度。衡量外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通用三个指标:(1)外债余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债务率不能超过100%;(2)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率即负债率要小于25%;(3)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偿债率要小于20%。当然,一国的外债举借规模不仅取决于该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还与本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有关。以往研究外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文献指出(Alter,1961),在经济增长中外债的累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外债余额的增长速度不得高于GDP的增长率。  国内融资的限制  国内融资规模可以分两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国债融资的规模;二是货币融资的规模。  衡量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个指标:(1)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即国债负担率,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这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指标;(2)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这是衡量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3)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4)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这是衡量国债依存度的指标。  倘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赤字融资就非常容易,但这种融资方式的危险性也最大。因为这种融资方式会直接导致货币扩张,若货币扩张提高一般价格水平,就会降低货币单位的实际价值。这种实际价值的减少可以看成是对货币持有者的课税,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1)当一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其他一些融资来源就将被迫减少。例如,该国得到外国商业贷款和在国内出售债券将更加困难。(2)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低政府的税收收入和出售公共服务的收入(Tanzi and Blejer,1982)。(3)即使通货膨胀不影响其他融资来源,较高的中央银行融资的比率所增加的实际收入也只能达到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水平。超过了那个比率,通货膨胀再高也只是降低实际税收收入,因为构成通货膨胀税税基的实际余额相对于其通货膨胀前的水平有所降低。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成为低通胀的发展手段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20年,几乎伴随20年的财政赤字,这种持续的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如何评价赤字在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一)我国的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发展手段  回顾我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财政赤字有效地动员了社会资源,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资本,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促进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财政赤字的这种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即增长效应、改革效应和拉动效应。  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财政政策的贡献非常突出。鉴于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税收制度因个人所得税比重微乎其微而缺乏弹性,因此,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政策效果不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相机抉择政策措施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支出(结果必然是财政赤字),但这些措施不仅是出于短期调整不景气、稳定经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长期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来使用的。史永东(1999)曾利用我们修正后的汉森模型,就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是过去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我们对史永东的计算结果作了修正,至少可以得到两点结论。(1)1981—1996年,实施财政赤字的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3%。特别是1990—1996年,这种财政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贡献率近20%,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37%。(2)在16年经济转型过程中,前9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远不如后7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这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加强,运用财政政策的技巧日臻成熟,技能大大提高了。  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  中国的财政赤字极大地支持了经济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改革,二是价格改革。  首先,财政赤字支持了企业改革。(1)减税让利。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造人手,实行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政策,到1983年开始的“利改税”,再到1994年的全面税制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比例,从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这些改革措施,在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财力支持的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政府的财力。而在有关支出并没有同步缩小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2)企业亏损补贴。为了使关系到国计民生企业的生存,为了减轻失业压力,政府对国有企业亏损特别是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近20年来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情况:1985年高达3%,1986—1990年为9%,1991—1995年为2%,1996—1998年为0%。从财政自身运行的结果来看,减收与增支没有区别,都会使已有的财政赤字加大。  其次,财政赤字支持了价格改革。中国在“利用双轨、走出双轨”,逐渐从计划价格走向市场价格的改革进程中,为了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价格改革的关键10年(1981—1990年),财政的价格补贴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1%。  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财政赤字不仅不具有排挤效应,反而可能有拉动效应。从排挤效应理论来看,财政赤字对民间部门(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排挤效应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的,即赤字支出推动利率上扬,抑制了民间部门的投资支出。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利率水平对财政赤字的反应灵敏度很小,公债利率对银行利率没有推动作用,因此,财政赤字不会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而排挤民间部门投资支出。即使利率与财政赤字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民间部门投资对利率变化缺乏弹性。很多经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私人投资对利率反应不灵敏的现象(Rama,1993)。  不仅如此,中国的财政赤字还可能具有拉动效应。学术界认为,拉动效应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财政支出的生产性、投资函数的形式以及资产的替代性。(1)格鲁斯曼和卢卡斯(Grossman and Lu—cas,1974)在分析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时指出,倘若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赤字支出就具有拉动效应。中国在1981—1995年间,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平均占近一半,即7%(国家统计局,1998),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况且,绝大部分赤字支出一般都用于为民间部门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2)巴罗和格鲁斯曼(Barro and Grossman,1976)认为,如果投资函数的形式为I(r,Y)(其中,I为投资,r为利率,Y为国民收入),利率上扬虽然会使投资减少,但国民收入增加却使投资增加,投资最终是增是减,需要考虑这两种相对力量的大小。具体到我国的情况,如前所述,民间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而经济又是长期持续增长,故赤字支出通过国民收入增加而产生拉动效应。(3)在人们现有的财富主要由货币、公债和股票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股票相对于公债的风险越大,以公债融资的赤字支出就会产生拉动效应。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尚不完善,投资者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股票的风险大于公债,这也是理论上早已证明了的。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中国现行统计方法,(1)1979—1997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88%,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47%,如果算上1998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89%和97%;(2)1985—1998年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84%,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3%;(3)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财政赤字比率年均03%,同期消费价格指数为43%。可见,无论以哪种口径计算,最终结果都表明,尽管我国的财政赤字连年不断,但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连年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根据赤字规模决定因素及其相关理论、积极的调整措施进行解释。  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中国2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 8%(国家统计局,1999)。这种持续的实际经济增长大大减轻了财政赤字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况且,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长期赤字就是可行的(Feldstein,1976;Hamilton and Flavin,1986)。(2)在转轨过程中,财政赤字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再加上货币化进程加快,既提高了产出水平,又增加了货币需求,而没有通货膨胀效应。(3)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强。(4)我国民众对政府非常信任,而且具有牺牲精神。经验研究表明,在一个其储蓄者对政府的偿债能力有信心的国家,很容易容纳较大的预算赤字(Congdon,1985,1987)。  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财政补贴作为保证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的积极手段,形成了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租补贴等为辅的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体系。就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而言,1986—1997年间,这两项补贴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年均3%(国家统计局,1998),无疑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们对这种“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的财政补贴如何评价(陈共,1998),正是这种财政赤字的成因,不仅支持了价格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缓解了物价上涨压力。  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8—1989年出现经济过热现象,这两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2%和 4%。中央政府从1990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比率从1989年的94%降至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1992年的经济运行迅速恢复正常,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降至5%和3%的低水平。1993—1995年出现了第二次经济过热现象,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6%和6%。为此中国实施了“软着陆”战略,财政赤字比率从这三年平均的 1%降至78%,降低了近29%,1996—1997年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可见,及时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调整是避免财政赤字引起持续通货膨胀的有力保证。  三、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财政赤字规模  首先应当说明两点:第一,无论在哪个国家,财政赤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棘手的政治问题,是经济与政治的接合点(重森晓,1988)。只要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债规模)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没有引起政治危机,那么,这种赤字规模就可以说是适度的。第二,只有全面考虑一国自身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等种种复杂因素,选择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确定合理的财政赤字规模。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公认的科学方法。因此,财政赤字规模的国际比较不失为判断一国赤字规模是否适度的一种可行方法。  (一)赤字规模  赤字比率。1991—1995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英国),赤字比率比较高,平均为8%;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赤字比率平均为6%;我国的赤字比率为2%。比较来看,我国的赤字比率低于工业化国家,虽然比发展中国家赤字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也低很多,但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的赤字比率比较适中。  然而,如果与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包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同期情况相比,我们就面临解释困境。这些国家在同期不仅没有赤字,反而有2%的财政盈余比率。其实,这正是这些国家刚刚完成工业化的成果。如果作比较的话,也许同它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赤字比率进行比较更为适当。1968—1986年(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这些国家的赤字比率平均为2%,大大高于我国目前的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1990—1995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赤字依存度平均为11%,比80年代中后期(7%)提高了57%;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3%,比80年代中后期(30%)下降了23%;我国的赤字依存度接近23%。比较来看,我国的赤字依存度显然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也高于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依存度(17%),与发展中国家赤字依存度比较高的国家不相上下。这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中赤字支出所占份额较大,财政状况不佳。  (二)内债规模  国债负担率。1991—1995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国债负担率平均为30%,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债负担率平均为34%,就是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1968—1990年为18%, 1991—1995年为15%)也大大高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5%。这表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欧盟各国不得超过60%的标准相距还很远,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龚仰树,199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虽然比其他国家低,但它们的高国债负担率是债务余额滚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倘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再过三五十年,国债负担率也会很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国债余额增长率已经大大高于实际GDP增长率,甚至比名义GDP增长率高。这表明,我国在非经济衰退的正常经济运行时期,要注意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  国债依存度。1991—1995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国债依存度平均为10%,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5%,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1968—1990年)为9%,都远远低于我国的国债依存度53%。这再次表明,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支出过多地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状态。  (三)外债规模  1990—1997年,我国外债的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平均分别为9%、8%和7%,各指标均低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20%、25%和100%。再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来看,1991—1998年我国外债余额增长率平均为7%,名义GDP增长率平均为4%,这说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没有超出经济发展需要和承受能力。若从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8%来看,外债余额增长速度稍快了些。总之,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外债规模不会造成债务危机。  (四)综合分析  我国的赤字比率比较低,而赤字依存度比较高;国债负担率比较低,而国债依存度却很高,这种现象说明:第一,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对较低,或者说,中央财政动员的社会资源相对要少;二是财政状况本身不佳,但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还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从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出这样一种政策选择:政府目前担心的并不一定是赤字会给经济造成多么严重的不良后果,而是应当采取主动的财政调整措施,改善财政状况。  改善财政状况的措施主要有三:第一,扩大中央财政支出,提高中央财政支出占GDP比率;第二,在中央财政支出占GDP比率不变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增加赤字融资渠道之外的融资来源,即增加税收收入;第三,压缩财政赤字。可是,在这三种途径当中,前两种途径都意味着要增加税收收入,而在短期内要使税收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很难的。因而,倘若政治经济形势需要,政府也打算改善财政状况,那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压缩赤字。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一种两难选择:要改善财政状况,就得使1998年以来的经济不景气状况延长存在,下岗职工增多,已下岗的人再忍受更长时期的无工作痛苦;而要尽快走出经济低谷,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就需要以中央财政状况的恶化为代价。  综上分析,第一,无论是从赤字比率还是从国债负担率来看,无论是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还是从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来看,我国目前的赤字规模是比较适度的,不会引起经济混乱,反而从长期来看还能加快工业化进程。第二,鉴于我国目前财政收入体系状况和财政体制特别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收支)划分现状的局限性,无论是从赤字依存度还是从国债依存度来看,无论是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是从中央财政状况来看,中央财政收支规模过小,以至规模不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也几乎将中央财政推向崩溃边缘。  因此,我们的总体结论是:目前的财政赤字规模并不可怕,需要关注的可能是财政状况的恶化趋势;而当前是否要竭尽全力改善财政状况,最终取决于决策者是更关心财政状况,还是更关心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

1、财政收入的含义 ①从静态看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②从动态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资金的过程。 2、从财政收入的含义看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启示 ①国家政权本身影响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国家。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收入企业的利润个人所得都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第二国家自身也是一个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一个腐朽没落管理不善贪污充斥的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不可能是良好的。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国家政权。 ②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言之即税、利、债、费因此税、利、债、费是国家取得财政资金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否健全这些形式和渠道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财政收入的形成。 税收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形成财政收入的渠道中居主导地位这是由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决定的国家是政治组织不是经济组织国家的主要职能不是投资因而“利”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但绝不是主导形式“债”的特点在于到期还本付息因此债虽能形成财政收入但又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否则会形成债务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正是这种随意性易加重企业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降低国家的威信这也是农村的税费改革的重要原因。因此“债”和“费”都不能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形式。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完善税制推进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形成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的体系。 ③价格、汇率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社会财富并非常数在通胀背景下同量的财政收入就会缩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国际价值是变化的因为汇率是波动的。例如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美元的贬值使我国美元债务收入贬值而人民币的升值则使我国以本币计算的财政收入增值。但是价格和汇率的巨大波动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最终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实际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分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决定的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因此财政收入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结构、水平及其发展速度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努力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最终有多少能够成为国家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还必须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财政收入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另外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还有相互影响的一面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可图示为 可见分配或分配政策本身也是影响财政的重要因素。第一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就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财政收入增加困难。而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少其直接后果则是减少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第二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可以调控经济运行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多少要因应经济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增长过热时国家应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而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更多的让利于民。 启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财政收入都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要坚持聚财有度的原则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比如其他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众多复杂,但是通过研究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数等。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他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是影响财政收入最基本的因素。第二是分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分配政策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果国家分得过多,企业和个人就会丧失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最终也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如果企业和个人分得过多,那么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直接减少。所以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总结不易,望采纳一下。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SPSS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比如其他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众多复杂,但是通过研究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数等。

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上海银行存款的因素目的和意义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已经离不开货币。在生活中人们所需的各种商品,都需要用货币去购买;人们所需的各种服务,也需要支付货币来获得;人们劳动工作的所获得的报酬——工资,也是用货币支付的;人们为了种种目的,要积累财富,保存财富,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积攒货币、到银行储蓄。除个人外,企业、行政事业部门的日常运行同样也离不开货币。财政收支也都是用货币进行的。可见,货币已经融入了并影响这经济运行和人们的生活。作为经营“货币”这种商品的银行的功能是办理各种存款(也称为负债业务)、放款和汇兑业务,其中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各种存款(活期、定期、储蓄)约占银行资金来源的70%~80%,为银行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并为实现银行各职能活动提供了基础。所以说,银行存款对银行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银行存款也能反映出一个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对上海的银行存款的分析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本文将介绍运用SPSS5统计分析软件中的逐步回归法对影响上海银行存款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模型,为相关专业人士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影响银行存款的因素分析存款作为银行吸收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其之影响因素非常的多。从中我选取了10个主要因素的(1951年至2000年)数据运用SPSS的逐步回归法分析和研究它们对上海银行存款的影响程度。这10个因素分别是全市居民储蓄(亿元)、从业人数(万人)、全市居民消费水平(元/人)、全市银行贷款(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职工工资总额(亿元)、职工劳保福利费用(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全市财政收入(亿元)。上海全市银行存款及影响其的10个因素的1951年至2000年的数据见下表1。表1上海全市银行存款数据(1951年~2000年)年份 全市银行存款(亿元) 全市居民储蓄(亿元) 从业人数(万人) 全市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全市银行贷款(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职工工资总额(亿元) 职工劳保福利费用(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市财政收入(亿元)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64 29 64 31 270 27 22 40 33117 55 35 521965 66 98 76 276 77 75 07 33819 13 18 651966 18 68 62 298 52 23 74 34536 72 49 741967 58 60 39 300 82 61 22 35268 78 97 421968 25 56 44 293 32 58 75 36016 94 98 491969 42 18 70 309 12 45 06 36780 57 30 761970 41 47 87 304 05 90 63 37560 85 02 671971 28 29 29 318 74 36 14 38356 91 53 811972 81 51 74 334 41 23 08 39169 15 11 301973 86 13 52 357 66 24 37 39999 79 18 161974 21 85 16 380 13 43 80 40847 06 04 391975 09 66 88 397 61 53 49 41737 71 11 201976 60 37 56 408 97 96 79 46531 98 42 781977 30 00 65 411 19 00 97 49797 28 91 211978 93 18 32 442 37 91 12 57424 10 67 931979 92 88 59 527 16 58 73 81664 28 75 751980 06 20 77 582 98 43 10 94004 43 85 661981 85 92 22 638 98 60 59 102061 73 52 071982 56 94 03 640 77 34 34 113909 80 69 051983 73 97 90 688 50 95 91 127679 68 34 481984 51 10 79 789 35 72 72 152282 72 79 871985 09 09 53 1030 27 56 99 190217 39 86 611986 81 95 99 1190 66 93 35 233574 84 72 821987 38 33 12 1298 35 30 78 286323 25 36 601988 68 21 13 1680 11 27 47 391974 83 69 051989 73 47 96 1928 71 76 10 437789 38 25 321990 86 16 72 2009 76 08 78 533797 86 36 211991 95 22 13 2421 82 30 84 670676 06 66 401992 45 09 91 2842 32 38 21 804903 82 13 551993 06 39 25 4162 57 91 33 1038701 30 53 821994 56 95 04 5343 96 29 89 1241344 74 91 771995 76 13 19 6712 33 79 75 1496034 04 46 771996 98 34 21 7742 66 05 70 1873885 30 76 381997 65 57 25 8699 30 59 10 1931500 21 95 241998 43 94 21 9202 71 83 35 1878137 03 00 561999 91 12 09 10328 03 72 54 2095239 38 58 852000 99 05 35 11546 71 76 53 2521553 27 70 54注:该表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全市居民储蓄(亿元)个人货币收入是用来供个人消费的,积蓄是准备用作远期消费或不可预测的需要,它们都不是资本,金额也比较小。由于现代银行制度的发展,举办储蓄,并支付利息,小额的货币收入就可以转化为资本,从而扩大了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的发展。由表1可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市居民储蓄从1951年的01亿元增加至2000年的05亿元,特别是1985年之后呈快速增长趋势。可见社会公众的储蓄增长会提高银行盈利资产的规模,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全市居民储蓄对银行存款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2从业人数(万人)从业人数是指在全市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工作人数的总和,其包括了国有、集体、合资、独资等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以及其他劳动者。从表1可知,从业人数是呈稳定增长趋势的,这与全市人口的增加有着极大的关系。上海近十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吸引了大批的外来人口(外地和外国)来沪居住、创业以及工作。随着全市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从业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从业人数的多少与银行存款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每个从业人员都会有自己的收入,不管收入的多与寡,他们每个人都会在银行拥有一个以上的帐户并利用存折、借计卡来取工资或办理各种活期、定期的储蓄或取款;利用信用卡刷卡消费或提款。3全市居民消费水平(元/人)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1)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2)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3)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品的消费比例等;(4)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0年以后的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大大的提升,可见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加快也越来越好。4全市银行贷款(亿元)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虽然银行运用资金的方式不止贷款一种,但是贷款是商业银行在其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通过贷款联系,银行可密切与工商企业往来联系,有利于拓宽业务领域,获得更多的利润。银行贷款的种类按不同的标注至少又以下几类:按期限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用途可分为投资贷款、商业贷款、消费贷款和农业贷款;按贷款是否有抵押品分为: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按换款的方式分为:一次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从表1可知,银行贷款不断的大幅度增加,表明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表1可知,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是呈不固定态势来增长的,200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00年的增长8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腾飞。6职工工资总额(亿元)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和其他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职工工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市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收入比较高的话,居民用于消费和储蓄的金额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职工工资直接影响着银行存款。7职工劳保福利费用(万元)劳保福利是指劳动保险和福利。为了保护工人职工的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困难,我国对劳动保险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福利指员工与工人福利之总称,亦指以企业员工为对象而实施的福利措施,包括法定的福利,企业主与工会所实施的提高职工生活水准的各种措施。由表1可知,2000年,单位支付职工劳保福利费用的总额已经达到2521553万元,并且其比例每年以3%~8%的速度增长,已高达9%,这一数据说明人们的基本生活标准可以得到保障,从而有更多的钱用于其它的消费和用于储蓄存款或其他金融投资。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包括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不包括住房)和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消费品。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9全市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既然要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就要从国内总收入(GDI——与生产指标GDP相对应的收入指标)中集中一部分收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财政收入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内总收入;财政收入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分配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运行的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环节,在其中形成特定的分配关系或利益关系。财政收入按其形式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财政运行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的一个部分,国民经济的运行决定了财政的运行,而财政的运行也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直接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影响GDP的增长和结构,影响收入分配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0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对外出口贸易一直以来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及体现,也是赚取外汇,达到国际收支平衡和增加国际储备的前提条件。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的对外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且出口的商品数量和金额也大大的提高。目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就支付条款的订立大多都通过银行采用现汇结算的方式。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使用的结算工具主要是货币和票据,而银行作为买卖双方的结算中介为其办理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前两者是银行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结算业务,而承兑业务是以银行的信用来确保客户的信用。到2000年底,一般贸易出口增幅继续高于加工贸易,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也随之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回归方法与模型建立1研究方法与原理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研究预测影响上海的银行存款的因素。逐步回归是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逐个引入回归方程,每引入一个变量同时检验方程中各个自变量的显著性,合格保留、不显著剔除,反复进行直到再没有显著的变量可以引入为止。回归分析是根据自变量的最有组合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因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方法的运用条件是有大量的观测统计数据,适用研究没有确定关系形式的因素对象,运用工具为SPSS统计软件。2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因为银行存款与大部分变量呈指数关系,所以把表1的各个原始变量的50年数据进行对数变换(LN10()),并且把转换后的样本数据倒退8年后来建模。设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为:lnY=β0+β1X1+β2X2+β3X3+…+β9X9+β10X10其中:Y:全市银行存款(亿元)X1 ——全市居民储蓄(亿元) X6 ——职工工资总额(亿元)X2 ——从业人数(万人) X7 ——职工劳保福利费用(万元)X3 ——全市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X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4 ——全市银行贷款(亿元) X9 ——全市财政收入(亿元)X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X10 ——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注:模型中倒退的年数用(t-n)表示,其中n表示倒退几年。(t-n)不参与任何计算,它只做标识之用。利用SPSS5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行后的输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 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Coefficients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B S Error Beta18 (Constant) -994 012 -982 334居储7 692 146 595 741 000从人1 386 604 216 294 029固投6 -285 046 -280 -246 000财政4 -634 146 -289 -358 000银贷4 007 100 813 057 000劳福2 -396 189 -221 -380 000工资1 053 232 754 531 000财政3 -670 134 -311 -005 000从人8 -413 336 -485 -184 000从人2 954 670 479 406 000银贷2 520 110 440 703 000劳福6 418 193 305 168 039即回归模型为:lnY=595X1(t-7) +216X2(t-1) -28X5(t-6) -289X9(t-4) +813X4(t-4) -221X7(t-2) +754X6(t-1) -311X9(t-3) -485X2(t-8) +479X2(t-2) +44X4(t-2) +305X7(t-6)所以,在倒退8年的50年数据样本中,银行存款的增长与前7年的全市居民储蓄,前1年、前8年、前2年的从业人数,前6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前4年和前3年的全市财政收入,前4年和前2年的银行贷款,前2年和前6年的职工劳保福利费用,前1年的职工工资总额等因素之间有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结论和评价1模型评价1进入因素的分析表1 Variables Entered/Removed(a)Model Variables Entered Variables Removed Method1 居储7 Stepwise (Criteria: Probability-of-F-to-enter <= 050, Probability-of-F-to-remove >= 100)2 工资7 Stepwise (Criteria: Probability-of-F-to-enter <= 050, Probability-of-F-to-remove >= 100)3 固投8 Stepwise (Criteria: Probability-of-F-to-enter <= 050, Probability-of-F-to-remove >= 100)4 从人1 Stepwise (Criteria: Probability-of-F-to-enter <= 050, Probability-of-F-to-remove >= 100)5 工资7 Stepwise (Criteria: Probability-of-F-to-enter <= 050, Probability-of-F-to-remove >= 100)由于SPSS5软件通过特定程序对上海市相关数据进行整体的统计运算,所以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公证性。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首先引入的是前7年的居民储蓄,等到第五步时把之前进入的前7年的职工工资给剔除了,再后面的第14和第17步中把前8年的固定投资和前3年的银行贷款给剔除了。这3个被剔除的变量在引入变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被检验出其显著性不合格。除此之外,在10个自变量中,诸如全市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商品总额没有进入模型。因为的外贸出口商品总额涨幅没有达到足以进入方程的显著性,所以被剔除了。不过,随着贸易全球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上海的外贸出口总额也会不断的增加,在不久的将来会对银行存款起明显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表1看到,在进入的因素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前2年的职工劳保福利费用、前8年的从业人员与银行存款是负相关,即随着它们的增加加快,银行存款的增长会减慢,其中前2年的职工劳保福利费用影响最强,其系数为-221。前8年的从业人员、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影响顺次递减。比如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表明了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提供了对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额,那么他们必须从银行拿出自己的存款,有时还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来完成投资,所以银行的存款量会增加缓慢是可以想象的。又比如说财政收入,政府的财政收入是通过税收、收费等途径获得,如果国家对个人、企业所征取的税越多的话,个人与企业的支出就会增加,净收入也就变少了,而如果其用于消费的指出不变或提高的话,那么其用于银行存款的货币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全市银行存款的递增缓慢。而居民储蓄、银行贷款、职工的工资、前1年和前2年的从业人员、前6年的职工劳保福利费用与银行存款呈正相关,即随着它们的增加加快,银行存款的增长也会加快,其中前四年的银行贷款的影响最强,其系数为813,其次是居民储蓄等等。比如说,职工工资的增加会使得人们的收入上升,收入上升后虽然有一部分会被用来支付消费,但绝大部分人们还是会把钱存入银行,用于各种类型的投资,这种行为使得银行存款的增加加快。又如:居民储蓄的增加,当然会直接影响银行存款量的增加,这是勿庸置疑的,因为居民储蓄是银行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它是银行吸收资金的主要方式。再如:经济的发展会使得银行贷款量上升,银行想要通过贷款给个人或企业客户来获得更多利润,那么银行就会运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吸引资金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闲置资金由于较高的收益而会流向银行,使得银行存款增加速度加快。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进入的变量越多,F值由大变小,然后再由小变大,使得最后一步的F值达到379,表明回归模型包括12个变量,且拟合度较高。3自相关问题的诊断DW值一般要求5~5时,残差与自变量互为独立。从表1可见回归模型的DW值为342,说明该模型无自相关的问题,此模型可以被使用。表1 Model Summary(s)Model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 Error of 4样本检验表1年份 取对数值(y1) 取对预测值(y2) 相对误差(%)2001 93 05 052002 98 17 772003 09 32 62以上的样本检验的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是用2001年~2003年各个取对预测值减去对应的取对数值之后再除以取对数值后得到的。其公式:相对误差=(y2-y1)/y1×100%样本检验的相对误差需不大于10%,表示所建立的模型是可以使用的。表1中的所计算的相对误差的都小于10%,说明模型建立的较好。5残差正态性检验图1 银行存款对数的标准化残差直方图图1表明:标准化残差的正态曲线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84,接近标准正态曲线,基本满足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设理论,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好。6银行存款对数的正态概率图和残差散点图图1 正态概率图图2 散点图图1表明:代表样本残差的数据点基本处在表示指定正态分布的直线上或周围,因此基本符合残差正态分布的假设理论。图2表明:残差散点的分布随机均匀,且大多落在水平直线-2和2之间,所以可以判断残差与因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性较高,基本满足残差独立的假设理论,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2结论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存款不断的增加,可以反映上海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地增加、生活品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更可以从侧面反映上海金融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国内各银行之间、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存款是竞争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观念的变化,投资渠道的增多,这些因素将深刻地影响客户存款需求的特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以存款为主,负债结构单一,缺乏稳定性;同时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存在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率高,资本金不足等问题,使得我国银行业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必须进行契约设计的改进,完善其中的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设计,创新存款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要提高存款的稳定性。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应该顺应时代的进步建立一个合理的金融体系并完善其制度,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的重要环节应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服务,这对于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献[2]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4]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4[6]彼得·K·奥本海姆,官青译跨国银行业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6]上海统计年鉴 -/2004shtj/tjnj/htm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有哪些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比如其他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众多复杂,但是通过研究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数等。

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作用)(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例题3: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还有( )。(2005年多选考题)A生产技术水平 B经济结构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D政府管理级次E价格总水平答案:ABCE

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作用)(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响财政收入的主要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怎么写

1、财政收入的含义 ①从静态看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②从动态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资金的过程。 2、从财政收入的含义看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启示 ①国家政权本身影响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国家。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收入企业的利润个人所得都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第二国家自身也是一个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一个腐朽没落管理不善贪污充斥的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不可能是良好的。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国家政权。 ②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言之即税、利、债、费因此税、利、债、费是国家取得财政资金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是否健全这些形式和渠道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财政收入的形成。 税收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形成财政收入的渠道中居主导地位这是由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决定的国家是政治组织不是经济组织国家的主要职能不是投资因而“利”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但绝不是主导形式“债”的特点在于到期还本付息因此债虽能形成财政收入但又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否则会形成债务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正是这种随意性易加重企业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降低国家的威信这也是农村的税费改革的重要原因。因此“债”和“费”都不能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形式。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完善税制推进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形成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的体系。 ③价格、汇率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社会财富并非常数在通胀背景下同量的财政收入就会缩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资金所能代表的国际价值是变化的因为汇率是波动的。例如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美元的贬值使我国美元债务收入贬值而人民币的升值则使我国以本币计算的财政收入增值。但是价格和汇率的巨大波动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最终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实际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分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决定的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因此财政收入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结构、水平及其发展速度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启示:要增加财政收入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努力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最终有多少能够成为国家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还必须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财政收入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另外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还有相互影响的一面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可图示为 可见分配或分配政策本身也是影响财政的重要因素。第一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就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财政收入增加困难。而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少其直接后果则是减少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第二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可以调控经济运行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多少要因应经济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增长过热时国家应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而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更多的让利于民。 启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财政收入都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要坚持聚财有度的原则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分配制度与政策,价格因素,财政政策因素

响财政收入的主要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