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6 23:01:01

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1500字

科技发展可大大推动经济发展。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都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从历史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来看,都是科技的巨大创新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 几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法国,向德国,再向美国的转移,将经济发展史同科学技术史或者思想史结合起来,对比就可发现科技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的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把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现象称为科技革命。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是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竞争力的体现。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持续下跌,我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如何平稳度过衰退期,早日进入回升阶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广义上指的是以创造新的技术或者以现有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更多的指的是企业或公司对公司目前的生产水平和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建立起效率更高更快的生产体系,得到更多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这其中更多的包含了:技术设计、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改革,比如:开辟海外市场、更新生产技术、更换管理方式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理论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为技术创新理论不是技术理论,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它不仅侧重于技术的创造能力和层次的提升,更加注重于技术在市场和管理等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应用。目前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世界的一大经济强国,更应该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着力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稳定增长。二、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影响目前来看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机器提高效率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新的机器在企业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人们投资欲望增强,企业的发展前景便一片大好。新企业、新岗位的出现,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方向,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的工资待遇,促使经济进入繁荣期。在西方国家技术是由资本家所掌握,这样机器的出现将会排挤企业中的劳动者,降低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话语权,那么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将有资本家所占有。而在我国,由于国家控制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将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由劳资双方共享。也就是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搜索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在企业家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只有适应市场选择的技术才能给打破原有的均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这种繁荣并不会持续太久,在繁荣开始的时期,每一家企业都会选择各自认为最优的方案,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通过学习和模仿使产品的稀缺性被极大稀释,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不仅是新产品的出现,还包括制造工艺的创新,工艺创新改善了产品生产的价值链,成功降低产品成本,进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手机价格变动上看出这一点。以上两点共同降低了产品价格,价格的下跌终止了经济繁荣,此时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就会延缓,经济进入到衰退期。为适应新技术而形成的制度体系也将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萧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可识别的吸收过程,一种合并新事物并使制度体制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过程,一种探索以达到新的静止状态的途径,通过萧条的调整经济走向新的均衡,而在均衡状态下任何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个时候如果经济体想持续经济发展就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打破原有的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包含新技术,适应新发展的制度体系。技术创新虽然和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关,但是两者并非同步,一般在经济萧条阶段,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家会更主动地推动技术创新,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成喷射状出现。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家的重心放在了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形成上,所以更多的是技术革新活动。所以经济发展是呈螺旋式循环上升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等级,如果制度体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则繁荣的冲击作用毫无意义。三、当前我国制约技术创新的问题(一)企业发展方式难以改变虽然很多企业逐渐将科技创新的经费更多的投入到技术研究和开发阶段,但目前企业科研技术水平不够,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这时在市场等因素的限制下,企业管理者在看到科研创新的效果不明显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逐渐便放弃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这是以庞大的物资和劳动力的消耗作为代价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物和有形的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发展的是重要源泉,我国企业在短期内都实现了资本的积累。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重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缓慢,不仅创新进度缓慢,而且质量也不高,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发展落入了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的恶心循环当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尚未完善,技术创新开发与市场经营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我国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虽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企业和公司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大,但在对企业所起到作用微乎其微。我国企业目前对科研的投资主要分为:基础研究、产品的实验开发、战略性高技术研究这三个方面,有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强度极低,目前截至到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5677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25%,应用研究占27%,而发展研究占47%,这说明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对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缺少破坏性创新,无法打破现有的均衡。导致了目前我国的企业都很难掌握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接受能力也很差,致使技术创新之路受阻。另一方面,从专利数量来看,201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为34648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338503项,多数专利为外观设计专利等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专利类型。(三)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亿元,基本维持上升态势,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明显波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2007年左右达到峰值,事实上那段时间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而从2007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在2016年低至7%,基本和1980年相持平,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多是由第二产业所带动,利用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我国开办工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第二产业依赖人口红利,随着人口红利的衰败,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也在降低。其次,我国第二产业多是以低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附加值低,而且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最后,我国第二产业对出口依赖过强,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近90%的产出用于出口,2007年经济危机后外国的购买力有所下降,至2016年我国出口与2015年相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而到了2016年贡献率则下降到8%,与之相对应,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则有3%上升为5%。即说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降低。可见通过依靠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投资,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已逐渐势弱,以信息技术为推动技术的第五轮经济周期已进入到衰退期,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即将到达界限,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一)完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水平,制定有效的创新机制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国家完善相应的创新体系,安排好相应制度,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问题与纠纷,制定相关政策来调解市场问题,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二)国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技术创新不能离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更是对技术创新的鼓励。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一项技术创新经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这些资源的投入往往无法收回,更不用说利用技术创新来获得收益了,如此循环,技术创新便很难取得成果。国家需要完善目前的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因为技术创新是一种无形的科学成果,只有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展现出来,其特殊性决定了对技术创新这类财产的归属判断,需要借助知识产权的法律,才可得以实现。只有国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使得技术创新成果有所保障,企业和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三)企业注重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奖励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类型不断转变的同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仍不明确,仍未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缺乏创新动力,对技术创新没有重视。企业若要提高期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将技术创新确立为企业的主体,根据现代企业的制度来进行一系列的产权制度的改革,确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技术创新当中获得企业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在技术创新中不断获得收益,技术创新的成果也能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制定一系列技术创新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总之,我国想要维持经济发展,必须从技术创新入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技术带动经济,帮助我国经济平稳度过“新常态”。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此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其他两个重要概念的区别。首先,与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的恢复性增长不同,经济增长在此来说是一个长期概念,其实质是潜在国民产出的增加或经济系统生产能力的增长。其次,经济增长也不同于“经济发展”。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拓展资料: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赶超就是技术的赶超。根据当前的情况,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自由贸易和技术引进为主,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阶段,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重,实施适度的贸易保护,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有选择的产业政策,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第三阶段,必须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面对的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国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和规模经济,将动态的比较优势与静态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平衡与微观效率,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跨越式赶超。目前国内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制度设计主要通过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来完成国家的技术进步和赶超工作,政府通过政策等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来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

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论文1500

打破僵化创兴科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也就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规矩引申为做事情的基本办法,僵化的思想。我认为规矩和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是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竞争力的体现。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持续下跌,我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如何平稳度过衰退期,早日进入回升阶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广义上指的是以创造新的技术或者以现有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更多的指的是企业或公司对公司目前的生产水平和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建立起效率更高更快的生产体系,得到更多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这其中更多的包含了:技术设计、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改革,比如:开辟海外市场、更新生产技术、更换管理方式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理论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为技术创新理论不是技术理论,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它不仅侧重于技术的创造能力和层次的提升,更加注重于技术在市场和管理等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应用。目前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世界的一大经济强国,更应该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着力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稳定增长。二、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影响目前来看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机器提高效率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新的机器在企业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人们投资欲望增强,企业的发展前景便一片大好。新企业、新岗位的出现,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方向,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的工资待遇,促使经济进入繁荣期。在西方国家技术是由资本家所掌握,这样机器的出现将会排挤企业中的劳动者,降低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话语权,那么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将有资本家所占有。而在我国,由于国家控制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将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由劳资双方共享。也就是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搜索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在企业家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只有适应市场选择的技术才能给打破原有的均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这种繁荣并不会持续太久,在繁荣开始的时期,每一家企业都会选择各自认为最优的方案,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通过学习和模仿使产品的稀缺性被极大稀释,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不仅是新产品的出现,还包括制造工艺的创新,工艺创新改善了产品生产的价值链,成功降低产品成本,进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手机价格变动上看出这一点。以上两点共同降低了产品价格,价格的下跌终止了经济繁荣,此时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就会延缓,经济进入到衰退期。为适应新技术而形成的制度体系也将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萧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可识别的吸收过程,一种合并新事物并使制度体制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过程,一种探索以达到新的静止状态的途径,通过萧条的调整经济走向新的均衡,而在均衡状态下任何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个时候如果经济体想持续经济发展就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打破原有的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包含新技术,适应新发展的制度体系。技术创新虽然和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关,但是两者并非同步,一般在经济萧条阶段,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家会更主动地推动技术创新,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成喷射状出现。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家的重心放在了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形成上,所以更多的是技术革新活动。所以经济发展是呈螺旋式循环上升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等级,如果制度体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则繁荣的冲击作用毫无意义。三、当前我国制约技术创新的问题(一)企业发展方式难以改变虽然很多企业逐渐将科技创新的经费更多的投入到技术研究和开发阶段,但目前企业科研技术水平不够,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这时在市场等因素的限制下,企业管理者在看到科研创新的效果不明显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逐渐便放弃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这是以庞大的物资和劳动力的消耗作为代价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物和有形的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发展的是重要源泉,我国企业在短期内都实现了资本的积累。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重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缓慢,不仅创新进度缓慢,而且质量也不高,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发展落入了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的恶心循环当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尚未完善,技术创新开发与市场经营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我国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虽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企业和公司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大,但在对企业所起到作用微乎其微。我国企业目前对科研的投资主要分为:基础研究、产品的实验开发、战略性高技术研究这三个方面,有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强度极低,目前截至到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5677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25%,应用研究占27%,而发展研究占47%,这说明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对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缺少破坏性创新,无法打破现有的均衡。导致了目前我国的企业都很难掌握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接受能力也很差,致使技术创新之路受阻。另一方面,从专利数量来看,201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为34648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338503项,多数专利为外观设计专利等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专利类型。(三)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亿元,基本维持上升态势,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明显波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2007年左右达到峰值,事实上那段时间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而从2007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在2016年低至7%,基本和1980年相持平,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多是由第二产业所带动,利用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我国开办工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第二产业依赖人口红利,随着人口红利的衰败,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也在降低。其次,我国第二产业多是以低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附加值低,而且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最后,我国第二产业对出口依赖过强,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近90%的产出用于出口,2007年经济危机后外国的购买力有所下降,至2016年我国出口与2015年相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而到了2016年贡献率则下降到8%,与之相对应,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则有3%上升为5%。即说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降低。可见通过依靠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投资,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已逐渐势弱,以信息技术为推动技术的第五轮经济周期已进入到衰退期,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即将到达界限,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一)完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水平,制定有效的创新机制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国家完善相应的创新体系,安排好相应制度,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问题与纠纷,制定相关政策来调解市场问题,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二)国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技术创新不能离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更是对技术创新的鼓励。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一项技术创新经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这些资源的投入往往无法收回,更不用说利用技术创新来获得收益了,如此循环,技术创新便很难取得成果。国家需要完善目前的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因为技术创新是一种无形的科学成果,只有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展现出来,其特殊性决定了对技术创新这类财产的归属判断,需要借助知识产权的法律,才可得以实现。只有国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使得技术创新成果有所保障,企业和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三)企业注重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奖励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类型不断转变的同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仍不明确,仍未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缺乏创新动力,对技术创新没有重视。企业若要提高期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将技术创新确立为企业的主体,根据现代企业的制度来进行一系列的产权制度的改革,确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技术创新当中获得企业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在技术创新中不断获得收益,技术创新的成果也能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制定一系列技术创新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总之,我国想要维持经济发展,必须从技术创新入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技术带动经济,帮助我国经济平稳度过“新常态”。

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标志,科技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是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竞争力的体现。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持续下跌,我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如何平稳度过衰退期,早日进入回升阶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广义上指的是以创造新的技术或者以现有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更多的指的是企业或公司对公司目前的生产水平和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建立起效率更高更快的生产体系,得到更多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这其中更多的包含了:技术设计、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改革,比如:开辟海外市场、更新生产技术、更换管理方式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理论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为技术创新理论不是技术理论,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它不仅侧重于技术的创造能力和层次的提升,更加注重于技术在市场和管理等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应用。目前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世界的一大经济强国,更应该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着力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稳定增长。二、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影响目前来看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机器提高效率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新的机器在企业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人们投资欲望增强,企业的发展前景便一片大好。新企业、新岗位的出现,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方向,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的工资待遇,促使经济进入繁荣期。在西方国家技术是由资本家所掌握,这样机器的出现将会排挤企业中的劳动者,降低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话语权,那么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将有资本家所占有。而在我国,由于国家控制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将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由劳资双方共享。也就是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搜索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在企业家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只有适应市场选择的技术才能给打破原有的均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这种繁荣并不会持续太久,在繁荣开始的时期,每一家企业都会选择各自认为最优的方案,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通过学习和模仿使产品的稀缺性被极大稀释,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不仅是新产品的出现,还包括制造工艺的创新,工艺创新改善了产品生产的价值链,成功降低产品成本,进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手机价格变动上看出这一点。以上两点共同降低了产品价格,价格的下跌终止了经济繁荣,此时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就会延缓,经济进入到衰退期。为适应新技术而形成的制度体系也将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萧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可识别的吸收过程,一种合并新事物并使制度体制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过程,一种探索以达到新的静止状态的途径,通过萧条的调整经济走向新的均衡,而在均衡状态下任何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个时候如果经济体想持续经济发展就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打破原有的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包含新技术,适应新发展的制度体系。技术创新虽然和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关,但是两者并非同步,一般在经济萧条阶段,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家会更主动地推动技术创新,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成喷射状出现。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家的重心放在了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形成上,所以更多的是技术革新活动。所以经济发展是呈螺旋式循环上升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等级,如果制度体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则繁荣的冲击作用毫无意义。三、当前我国制约技术创新的问题(一)企业发展方式难以改变虽然很多企业逐渐将科技创新的经费更多的投入到技术研究和开发阶段,但目前企业科研技术水平不够,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这时在市场等因素的限制下,企业管理者在看到科研创新的效果不明显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逐渐便放弃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这是以庞大的物资和劳动力的消耗作为代价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物和有形的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发展的是重要源泉,我国企业在短期内都实现了资本的积累。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重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缓慢,不仅创新进度缓慢,而且质量也不高,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发展落入了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的恶心循环当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尚未完善,技术创新开发与市场经营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我国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虽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企业和公司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大,但在对企业所起到作用微乎其微。我国企业目前对科研的投资主要分为:基础研究、产品的实验开发、战略性高技术研究这三个方面,有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强度极低,目前截至到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5677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占25%,应用研究占27%,而发展研究占47%,这说明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对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缺少破坏性创新,无法打破现有的均衡。导致了目前我国的企业都很难掌握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接受能力也很差,致使技术创新之路受阻。另一方面,从专利数量来看,201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为34648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338503项,多数专利为外观设计专利等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专利类型。(三)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亿元,基本维持上升态势,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明显波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2007年左右达到峰值,事实上那段时间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而从2007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在2016年低至7%,基本和1980年相持平,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多是由第二产业所带动,利用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我国开办工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第二产业依赖人口红利,随着人口红利的衰败,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也在降低。其次,我国第二产业多是以低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附加值低,而且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最后,我国第二产业对出口依赖过强,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近90%的产出用于出口,2007年经济危机后外国的购买力有所下降,至2016年我国出口与2015年相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而到了2016年贡献率则下降到8%,与之相对应,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则有3%上升为5%。即说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降低。可见通过依靠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投资,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已逐渐势弱,以信息技术为推动技术的第五轮经济周期已进入到衰退期,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即将到达界限,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一)完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水平,制定有效的创新机制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国家完善相应的创新体系,安排好相应制度,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问题与纠纷,制定相关政策来调解市场问题,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二)国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技术创新不能离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更是对技术创新的鼓励。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一项技术创新经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这些资源的投入往往无法收回,更不用说利用技术创新来获得收益了,如此循环,技术创新便很难取得成果。国家需要完善目前的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因为技术创新是一种无形的科学成果,只有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展现出来,其特殊性决定了对技术创新这类财产的归属判断,需要借助知识产权的法律,才可得以实现。只有国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使得技术创新成果有所保障,企业和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三)企业注重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奖励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类型不断转变的同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仍不明确,仍未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缺乏创新动力,对技术创新没有重视。企业若要提高期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将技术创新确立为企业的主体,根据现代企业的制度来进行一系列的产权制度的改革,确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技术创新当中获得企业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在技术创新中不断获得收益,技术创新的成果也能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制定一系列技术创新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总之,我国想要维持经济发展,必须从技术创新入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技术带动经济,帮助我国经济平稳度过“新常态”。

提你参考----文如下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发展模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国家和谐发展、维护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为此,中国选择了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  1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建设创新国家的迫切要求  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是一部创新活力不断转化的历史。各种新思想、新知识不断涌现,各种新发现、新发明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各种新的社会生产、科研组织方式不断涌现。这些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要素,又最终汇聚成大量的科技成果被不断地、大规模地转化为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活动,持续支撑着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在创新活力转化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历史都表明,新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强盛,都依赖于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化的运用。例如,美国工业化时期,通用和福特等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和转化获得长久的发展,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了美国工业国际竞争力;20世纪末,微软、苹果、英特尔等新兴的高科技公司,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不仅获得自身迅猛发展,也引领了美国经济发展。再如。日本和韩国也正是由于有一批象索尼、NEC和丰田、三星、现代和LG等这样的大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才创造了经济复兴的神话。还有,芬兰原本是个林业资源国、正是由于诺基亚公司在通信领域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带动了芬兰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信息产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曾推断:生产资料的资本品工业(重工业)将成为主导产业,导致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大规模资本投入来获得。但历史的轨迹并非如此。20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使西方发达国家可不再完全依赖投资规模的扩大来驱动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一大批企业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活动,使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改善了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使这些国家保持了持续的发展活力,同时也为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物质基础。企业的普遍技术创新行为改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些国家二战后的经济繁荣和稳定以及新兴国家的兴起都离不开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总之,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的企业群体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力、转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握技术创新这一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推进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的论文1500字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打破僵化创兴科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也就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规矩引申为做事情的基本办法,僵化的思想。我认为规矩和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论文浅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动力,目前经济的主要增长支柱都是有科技创新所带动,从电脑到网络,从生物科技到航天科技,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创新的意义:1、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2、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4、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5、转变国外对中国的看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6、更好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扩展资料: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12大措施: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2、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3、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5、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7、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8、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10、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11、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12、改变当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