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6:39:20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怎么写

Using the plant soilless cultivation method, about two leaves a corn seedling to experience deficiency The missing element for K After three weeks of training to take out and maiz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measur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rn seedling cultivation, the growth of the training of the obvious difference YuQuanSu corn seedling, and the deficiency symptoms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Deficiency the raise, plant growth rate drop, rootshoot ratio changed, for plant growth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on

植物生长阶段皆可以用植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如病虫害,缺素,缺水等。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应用  农业以栽培植物为主体,要控制作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产量并提高质量,就需要了解植物的生理活动。如对植物的矿质营养的知识是合理施肥以及肥料工业的基础;对植物的水分关系的分析能为灌溉提供方案;了解了植物对光周期或春化作用的需要,不仅能解释气象条件如何决定物候期和预测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用人工照光或遮暗,和春化处理等办法来控制开花的季节;激素的发现,使人们得以合成,促进插条生根,疏花疏果,诱导、加强或解除休眠,促进或抑制生长等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除草剂则是生长调节物质的高剂量应用,节约了大量除草的劳力;光合、代谢、运输、抗性等生理机理的研究为选种、育种提供了筛选指标;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发展,为加快纯种的繁殖,改良与创造新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数次农业及粮食的国际会议讨论中,曾提出10余项迫切的研究任务,其中①光合作用与增产;②生物固氮;③矿质吸收;④对不良环境的抗性;⑤对竞争性生物系统的抗性;⑥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等都属于植物生理学的范畴。其余几项,如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菌根及土壤微生物,大气污染,病虫害的控制,也与植物生理学有关。所以植物生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主要任务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为作物栽培以及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如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为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为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保存植物产品提供有效的方法;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存并获得一定产量的生理机制。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代谢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植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从发芽、发育繁殖到维持生命整个过程。知道了植物生理规律,就知道了什么时候该给植物浇水、施肥、调节光照,也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

植物生长阶段皆可以用植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如病虫害,缺素,缺水等。

回答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植物在各种环境 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农业生产服务。 例如,对矿质营养的研究,奠定了化肥生产基础;对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农业生产上间作套种、 多熟栽培、合理密植、矮秆化和高光效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的研究,推动了 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人工合成及应用,使作物生长发育进入了化学调控时代。这些成果说 明,植物生理学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使农业生产技术产生重大变革,使生产力极大提高;充 分证明了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 亲,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一个赞吧!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怎么写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当前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树木育苗。目前生产上常用有水培、砂砾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锯末培等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数采用砾、沙、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其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最佳要求。由于无土栽培花卉不用土壤,可扩大种植范围,加速花卉生长,提高花卉质量,节省肥水,节省人工操作,节省劳力和费用。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增添设备,如果营养源受到污染,容易蔓延,营养液配制需要技术知识。(一)无土栽培的方法无土栽培的方法很多,目前生产上常用有水培、砂砾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锯末培等。1.水培是指花卉根系连续或不连续浸入营养液中栽培的方法。为了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一般需要通气设施。主要适用于球根花卉如风信子、朱顶红、郁金香、黄水仙等。2.砂砾培是采用直径大于3毫米和小于1厘米的小石子作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木本观赏植物月季、山茶、杜鹃、茉莉等。3.珍珠岩+泥炭培用珍珠岩与泥炭混合基质作盆栽花卉固定基质的较为普遍,常用于仙客来、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球根秋海棠等开花盆栽花卉。4.锯末培采用中等粗度的锯末加适当谷壳混合作为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常配用滴灌系统提供水肥,这在瓜叶菊、多花报春、天竺葵、矮牵牛、蒲包花中常应用。(二)无土栽培的装置无土栽培所需装置主要包括栽培容器、贮液容器、营养液输排管道和循环系统。1.栽培容器主要指栽培花卉的容器,常见有塑料钵、瓷钵、玻璃瓶、金属钵和瓦钵等。主要以容器壁不渗水为好。2.贮液容器包括营养液的配制和贮存用容器,常用塑料桶、木桶、搪瓷桶和混凝土池。容器的大小要根据栽培规模而定。3.营养液输排管道一般采用塑料管和镀锌水管。4.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来控制,将配制好的营养液从贮液容器抽入,经过营养液输排管道,进入栽培容器。其中,荷格伦特(Hoagland)营养液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营养液。荷格伦特营养液的配方如下:大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毫升数KH2PO4 1 mol 1KNO3 1 mol 5Ca(NO3)2 1 mol 5MgSO4 1 mol 微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克数H3BO3 86MnCl2·4H2O 81ZnSO4·7H2O 22CuSO4·5H2O 08H2MoO4·H2O 02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无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科学技术发达水平不同,当地资源条件不同,自然环境也千差万别,所以采用的无土栽培类型和方式方法各异。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无基质(也称介质)栽培和有基质栽培两大类(表4-4-3)。(一)水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O2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为了解决供O2 问题,英国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5-1厘米)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二)雾(气)培又称气增或雾气培。它是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上喷雾。一般每间隔2-3分钟喷雾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同时保证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气。但此方法设备费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不能停电,没有缓冲的余地,目前还只限于科学研究应用,未进行大面积生产。(三)基质栽培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基质栽培缓冲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O2之间的矛盾,且设备较水增和雾培简单,甚至可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生产中普遍采用。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欧洲许多国家目前应用较多的基质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后,在1600℃的高温下煅烧熔化,再喷成直径为005毫米的纤维,而后冷却压成板块或各种形状。岩棉的优点是可形成系列产品(岩棉栓、块、板等),使用搬运方便,并可进行消毒后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几年后就不能再利用,废岩棉的处理比较困难,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积最大的荷兰,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现在有些人主张开发利用有机基质,使用后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环境。四、无土栽培技术要点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无土栽培,几个最基本的环节必须掌握,无土栽培时营养液必须溶解在水中,然后供给植物根系。基质栽培时,营养液浇在基质中,而后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对水质、营养液和所用的基质的理化性状,必须有所了解。(一)水质水质与营养液的配制有密切关系。水质标准的主要指标是电导度(EC),pH值和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电导度(EC)是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mS)表示。各种作物耐盐性不同,耐盐性强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蓝类。耐盐中等(EC=4mS),如黄瓜、菜豆、甜椒等。无土栽培对水质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培,因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缓冲能力,所以许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许的浓度标准低,否则就会发生毒害,一些农田用水不一定适合无土栽培,收集雨水做无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无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为一般作物对营养液pH值的要求从中性为好,如果水质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碱进行调整,既浪费药品又费时费工。(二)营养液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目前世界上发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异,因为最初的配方本源于对土壤浸提液的化学成分分析。营养液配方中,差别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钾的比例。表4-4-4介绍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科学家所采用的配方,可供参考。配制营养液要考虑到化学试剂的纯度和成本,生产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制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进行稀释,可以节省容器便于保存。需将含钙的物质单独盛在一容器内,使用时将母液稀释后再与含钙物质的稀释液相混合,尽量避免形成沉淀。营养液的pH值要经过测定,必须调整到适于作物生育的PH值范围,水增时尤其要注意pH值的调整,以免发生毒害。(三)基质的理化性状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很多,已在表4-4-3中列举,可供参考。可根据当地基质来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尽量选用原料丰富易得、价格低廉、理化性状好的材料做为无土栽培的基质。无土栽培对基质的要求是: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质。这会影响基质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基质颗粒大小会影响容量。孔隙度、空气和水的含量。按着粒径大小可分为五级、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据栽培作物种类、根系生长特点、当地资状况加以选择。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基质必须疏松,保水保肥又透气。南京农业大学吴志行等研究认为,对蔬菜作物比较理想的基质,其粒径最好以5-10毫米,总孔隙度>55%,容重为1-8克•厘米-3,空气容积为25-30%,基质的水气比为1:4。3.具有稳定的化学性状,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营养液发生变化。基质的化学性状主要指以下几方面:PH值:反应基质的酸碱度,非常重要。它会影响营养液的pH值及成分变化。PH=6-7被认为是理想的基质。电导度(EC):反映已经电离的盐类溶液浓度,直接影响营养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对各种元素的吸收。缓冲能力:反映基对肥料迅速改变pH值的缓冲能力,要求缓冲能力越强越好。盐基代换量:是指在pH=7时测定的可替换的阳离子含量。一般有机机质如树皮、锯未、草炭等可代换的物质多;无机基质中蛭石可代换物质较多,而其它惰性基质则可代换物质就很少。4.要求基质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浙江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用南方农村广 为存在的砻糠灰(农村家庭饭用的燃料废渣),做无土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在无土栽培中,基质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营养液;增强根系的透气性。基质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关系栽培的成败。基质栽培时,一定要按上述几个方面严格选择。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通过1986-1987年的试验研究,在黄瓜基质栽培时,营养液与基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互为影响又互相补充。所以水培时的营养液配方,在基质栽培时,特别是使用有机基质时,会受基质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换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发生变化,这是应当加以考虑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套。(四)供液系统无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营养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双壁管式灌溉系统、滴灌系统、虹吸法、喷雾法和人工浇灌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循环水(闭路系统)和非循环水(开路系统)两大类。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营养液膜法和滴灌法。1. 营养液膜法(NET)(1)备三个母液贮液灌(槽)。一个盛硝酸钙母液,一个盛其它营养元素的母液,另一个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调节营养液的pH。(2)贮液槽。贮存稀释后的营养液,用泵将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回流。液槽大小与栽培面积有关,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贮液槽容量为4-5吨。贮液槽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回收由回流管路流回的营养液。(3)过滤装置。在营养液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装过滤器,以保证营养液清洁,不会造成供液系统堵塞。2. 滴灌系统的灌溉方法(1)备两个浓缩的营养液罐,存放母液。一个液罐中含有钙元素,另一个是不含钙的其它元素。(2)浓酸罐。用业调节营养液的PH。(3)贮液槽。用来盛按要求稀释好的营养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积,贮液槽的容积1-5吨即可。贮液槽的高度与供液距离有关,只要高于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离。如果用泵抽,则贮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设置。(4)管路系统。用各种直径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类的孳生。(5)滴头。固定在作物根际附近的供液装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头和线性发丝管。孔口式滴头在低压供液系统中流量不太均匀,发丝管比较均匀。但共同的问题是易堵塞,所以在贮液槽的进出口处,也必须安装过滤器,滤出杂质。五、无土栽培前景展望从历史上来看,农业文明标志,就是人类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干预和控制程度。实践证明,对作物地上部分的环境条件的控制,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规土培条件下很困难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包括无机营养条件在内的,对作物生长全部环境条件进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这将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长。从资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无土栽培可以将许多不可耕地加以开发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资源得到了扩展和补充,这对于缓和及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无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许多荒漠变成绿洲,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海洋、太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利用领域。美国已将无土栽培列为国该国本世纪要发展的十大高技术交流会上,就是关于宇宙空间植物栽培的研究报告,那只能是无土栽培。因而无土栽培技术在日本,已被许多科学家做为研究”宇宙农场”的有力手段,人们称为太空时代的农业,已经不再是不可思议的问题。水资源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在干旱地区,就是在发达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资源紧缺也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水资源被超量开采,某些地区已近枯竭。所以控制农业用水是节水的措施之一,而无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渗漏和流失,使得难以再生的水资源得到补偿。它必将成为节水型农业、旱区农业的必由之路。诚然,无土栽培技术在走向实用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同时还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从理论上讲,进一步研究矿质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减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无土栽培中的病虫防治,基质和营养液的消毒,废弃基质的处理等等,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无土栽培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未广泛用于生产,特别是设施条件,供液系统工程本身,还未形成专门生产行业。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术与农业工程技术还不能协调同步,致使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速度,不如发达国家那样迅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更重要的是这项新技术本身固有的种种优越性,已向人们显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营养液的配制 各国科学家先后研制出数百种营养液配方,其中,荷格伦特(Hoagland)营养液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营养液。荷格伦特营养液的配方如下:大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毫升数KH2PO4 1 mol 1KNO3 1 mol 5Ca(NO3)2 1 mol 5MgSO4 1 mol 微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克数H3BO3 86MnCl2·4H2O 81ZnSO4·7H2O 22CuSO4·5H2O 08H2MoO4·H2O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1 mL FeEDTA溶液(即乙二胺四乙酸铁盐溶液)。通常应当先配出各种盐类的浓缩液。注意避免浓缩液中出现沉淀。使用时按一定的比例加水稀释到要求的浓度。采用循环供液时,营养液中的矿质元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应当及时进行调节,使营养液仍旧符合原配方的要求。营养液的特点 任何一种营养液都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包括所有的必需的矿质元素。对某些植物还可以增加有关的元素。例如,禾本科植物的营养液中可以加入适量的Si。第二,是均衡的营养液,也就是矿质元素之间要有适宜的浓度比例。第三,具有适宜的pH范围。pH的控制 营养液的pH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及生长发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根吸收阴离子以后往往引起营养液的pH升高,根吸收阳离子以后往往引起营养液的pH降低。多数植物在pH偏低时有利于对阴离子的吸收,在pH偏高时有利于对阳离子的吸收。对于多数植物来说,pH为5~7时是适宜的。当营养液的pH超出适宜的范围时,需要用碱液或酸液重新调整营养液的pH,或者更换营养液。氧的调节除了水稻等少数植物以外,大多数植物对根系缺氧是十分敏感的。营养液供氧不足会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甚至使根系腐烂死亡。一般情况下,水中氧的溶解度不高,并且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在水中氧含量低的情况下,根系吸收K+、Ca2+等矿质元素的数量就会明显减少。可以采取营养液流动供应、营养液通气、营养液喷雾和更新营养液等方法解决根系供氧祝你早日成功! 您所说的“无土栽培”可能指的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1、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特点: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除具有一般营养型无土栽培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用有机固体肥料取代传统的营养液 传统的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无机养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以供作物吸收利用,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则是各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施入混合基质中,作为供应栽培作物所需的营养基础,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可分阶段将固态肥直接施于基质表面,以保持充分的养分供应。 2操作方便,管理简单 传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需要维持各种营养元素的一定浓度及各种元素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其技术条件要求高、难度大,需要专门的测试仪器,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因采用基质栽培及施用有机肥,不仅各种营养元素齐全,其微量元素更是供应平衡,便于操作和管理。 3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所需基质材料来源十分广泛,主要使用各种作物秸秆和有机肥,与传统的无土栽培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从而大大节省了无土栽培的成本。同时还可节约耕地,建棚不受耕地条件的影响。 4产品质优,可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传统的无土栽培使用高浓度的盐水,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从栽培基质到使用的肥料均以有机质为主,在其分解释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有害无机盐,同时土传病害大大减轻,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生产出“AA”级的绿色产品。  2、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1配制栽培基质 选择农作物的秸秆、酒糟、茹渣、木屑、树皮、刨花等均可,粉碎后使其直径不大于3mm,并将尿素或硝酸铵溶于水加入基质材料中,加尿素5~0kg/ m3或硝酸铵0~0kg/ m3,充分拌匀,含水60%~80%,然后堆闷发酵90d,每30d翻1次。为了调整基质的物理性质,可加入一定量的石砾、珍珠岩、炉渣、砂石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的体积比为8∶2左右。配合基质的养分水平因所用基质原料不同而差异很大,但必须以氮、磷、钾为主要指标。 2建造栽培设施系统 1栽培槽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系统采用基质槽栽培的形式。一般可用砖建槽,槽框建成后,在槽的底部铺1层10mm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以防土传病害。槽宽依不同栽培作物而定,果菜类作物一般槽宽48cm,可供栽培2行作物,槽距6~0cm,槽高15cm,槽长应以大棚、温室状况而定。 2供水系统在有自来水或自压水泵井的条件下,以单个棚室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以专用灌溉材料为主,每槽铺设滴灌带1~2根,加过滤器与肥料液。 3栽培管理要点 1栽培管理 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价位情况,确定适宜种植的蔬菜种类、品种搭配、上市时间等,拟定播种育苗时间、种植密度、株形控制等。 2营养管理 肥料供应量以氮、磷、钾三要素为主要指标。为了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均处于最佳供肥状态,通常以作物种类及所施肥料的不同,将肥料分期施用。在向栽培槽内填入基质之前或收获后应先在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肥料作基肥,一般情况下基质应加尿素5kg/ m3、磷酸二铵0kg/m3、硫酸钾0kg/ m3。所追肥的次数、数量、比例依所种作物的生长期、类型及温湿度情况而定。 3供水管理 根据栽培作物种类及温室温度、作物长势确定灌水定额,同时在生长期根据基质含水状况调整灌溉水量。定植前1d灌水量以达到基质的饱和含水量为度,应把基质灌透。作物定植以后每天灌溉次数不定,以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灌水,灌水量多少主要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大小进行调整。

提高大棚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植物生长阶段皆可以用植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如病虫害,缺素,缺水等。

目前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类种苗的快速繁殖。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题目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如果从工作上来讲,你可以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如果从个人来讲,你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应用  农业以栽培植物为主体,要控制作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产量并提高质量,就需要了解植物的生理活动。如对植物的矿质营养的知识是合理施肥以及肥料工业的基础;对植物的水分关系的分析能为灌溉提供方案;了解了植物对光周期或春化作用的需要,不仅能解释气象条件如何决定物候期和预测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用人工照光或遮暗,和春化处理等办法来控制开花的季节;激素的发现,使人们得以合成,促进插条生根,疏花疏果,诱导、加强或解除休眠,促进或抑制生长等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除草剂则是生长调节物质的高剂量应用,节约了大量除草的劳力;光合、代谢、运输、抗性等生理机理的研究为选种、育种提供了筛选指标;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发展,为加快纯种的繁殖,改良与创造新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数次农业及粮食的国际会议讨论中,曾提出10余项迫切的研究任务,其中①光合作用与增产;②生物固氮;③矿质吸收;④对不良环境的抗性;⑤对竞争性生物系统的抗性;⑥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等都属于植物生理学的范畴。其余几项,如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菌根及土壤微生物,大气污染,病虫害的控制,也与植物生理学有关。所以植物生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主要任务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为作物栽培以及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如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为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为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保存植物产品提供有效的方法;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存并获得一定产量的生理机制。

无论是耐贮藏番茄,还是转Bt基因的抗虫棉、抗虫玉米、抗虫杨、抗虫甘蓝,耐贮藏或抗虫的特性,都和改变细胞代谢有关。因为在转基因过程中,无论是基因的导入、调控,还是基因的表达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上述任何一个过程都与细胞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关于细胞代谢的知识也是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选题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全球变暖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关系 植物气孔开关的机理二氧化碳施肥的应用无土栽培的发展与应用

可写的很多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代谢、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体内运输、生长与发育、抗逆性和植物运动等研究内容。可以就某一区域植物的某些植物生理特征写起,也可以写某种植物的生理特征,比如小麦的抗倒伏机理,干旱区植物抗旱性研究等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应用  农业以栽培植物为主体,要控制作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产量并提高质量,就需要了解植物的生理活动。如对植物的矿质营养的知识是合理施肥以及肥料工业的基础;对植物的水分关系的分析能为灌溉提供方案;了解了植物对光周期或春化作用的需要,不仅能解释气象条件如何决定物候期和预测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用人工照光或遮暗,和春化处理等办法来控制开花的季节;激素的发现,使人们得以合成,促进插条生根,疏花疏果,诱导、加强或解除休眠,促进或抑制生长等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除草剂则是生长调节物质的高剂量应用,节约了大量除草的劳力;光合、代谢、运输、抗性等生理机理的研究为选种、育种提供了筛选指标;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发展,为加快纯种的繁殖,改良与创造新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数次农业及粮食的国际会议讨论中,曾提出10余项迫切的研究任务,其中①光合作用与增产;②生物固氮;③矿质吸收;④对不良环境的抗性;⑤对竞争性生物系统的抗性;⑥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等都属于植物生理学的范畴。其余几项,如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菌根及土壤微生物,大气污染,病虫害的控制,也与植物生理学有关。所以植物生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