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13 01:00:26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Hi, NAU的同学们,能看到这个问题就是缘分,这是一个杂烩版的答案,大家一起努力凑,多少改改,不要抄的太过分啦!祝明天考试顺利!===================================================================一、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908)历史阶段的划分应是以该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为标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1840年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从社会性质来看: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战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割让香港等条款破坏了中围的领土及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制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小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为列强广泛地掠夺中国提供了方便。这样,中国就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园家开始沦为一个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2、中国的发展方向来看: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但封建制度已经腐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 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主要矛盾来看:战前中国社会基本上只有两大对立阶级,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因此,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出现了一批买办和买办商人;在外国企业中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相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4、革命任务来看: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二、试分析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1156)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在于: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谋求强大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于帝国主义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③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的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使黑暗的中国出现了曙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3、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当时中国收到压迫最深重的就是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虽然这一阶级当在中国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工人阶级分布范围有限,基本集中在几个教发达的地区,有利于组织和发动。二是工人阶级收到压迫最为深重,因此革命也最为彻底。三是工人阶级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理论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从他诞生以后就不断地进行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斗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初期罢工斗争,还都是自发性的斗争。这就是说,工人阶级还没有觉悟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还没有本阶级先进组织的领导。一些带有封建性质的组织,如哥老会、行会、帮口等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这些组织的实权大多掌握在商人、官僚和封建把头的手中。这些组织不可能真正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就产生了建立自己阶级组织的要求。总之,工人阶级的成长及其斗争的初步发展,说明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三、论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790)1、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5、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四、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的经验教训(790)经验:1、农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必须依靠农民才能取得中国胜利。但是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都失败了,这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到中国取得胜利。2、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胜利,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由于受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自然经济的抵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和辛亥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说明资产阶级也也不可能领到中国去得胜利。3、中国党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识到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就不能去得胜利。教训: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没有发动广大群总。改革过程急躁,甚至对列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无法战胜一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3、在国民大中,面对发动的反政变,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了对的领导权,结果汪精卫发动了15反政变。从此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自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4、秋收起义后,领导进攻长沙受挫,率部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党人打破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广大,有着众多可以依靠的农民,而敌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此后,中国的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而长征则使中国转危为安,中国党从实际出发,结束了左倾思想在的统治。5、中国要去得胜利,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五、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893)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①思想形成期商代、西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②思想发展期汉唐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③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④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⑤思想转型期晚清  ⑥思想变革期辛亥革命以后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无为自化”、“道法自然”的道论出发,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对“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集中表达主要体现在《老子》五十七章的四句话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都是对无为的申说,也是无为主张的具体化“好静”是针对统治者蹂躏骚扰百姓而发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政事繁苛残暴而发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贪婪糜烂的生活而发的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为政能够实行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地去完善,社会就归于纯朴和安定了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  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简述商鞅富国强兵的农战思想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他说:“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农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拥有充足的粮食和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决定能否取胜的重要条件,商鞅主张把“农战”作为基本的国策加以实施,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为了贯彻“农战”这一基本国策,商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择其要者有:  1)奖励耕织他提出“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即勤于耕织、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还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粮食的人,可以取得相应的官爵  2)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打击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如规定富人不得农业劳动力大兴土木;对脱离农业生产的游手好闲者收为官府奴婢;取消商店、旅店;不准自由迁徙  3)利用税收调节杠杆,保护农业生产商鞅认为粮价便宜伤农,钱重则富商,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即“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外内》)  实行这些重农抑商的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利于农战,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起来看,商鞅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他的变法改革主张和农战思想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性论和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简述荀子的尊君爱民思想  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的探讨上,荀子也有他自己的新见解  首先,他探讨了君与民究竟谁为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春秋以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民为君;一是君为民荀子持后一种看法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基于此,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新思想——君民舟水论他说:“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这种君民舟水论,到唐朝已经被李世民魏征等人总结成了一套很成熟的治国经验,并已成为聪明统治者的一种共识  其次,对如何君与民的关系,荀子提出君主必须“爱民”、“利民”,把人民作为治国的重点因素来考虑他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君道》)荀子给当政者指点的很清楚,你就是为了你自己的位子也得爱民,而不能胡作非为  再次,荀子告诫了君主,还总怕民犯上作乱,危机到君主的位子,就又回过头来告诫民一定要“尊君”他说:“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正论》)又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二能长久者”(《致士》)  可见他的尊君爱民论,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主义但这是一种开明专制论,尤其是当战国之时,封建君主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的进步荀子这些理论,就是为将要出现的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进行理论准备的所以,如果说在治国方略上,孔孟提出的更多的是宏观原则性意见的话,那么,荀子则更侧重实际操作性的设计因此,务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荀子思想的突出特征  总之,荀子“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还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融会贯通了”(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他的思想体系规模宏大,就其政治思想来说,有许多闪光之处,也有许多消极、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社会等级秩序绝对化,把“少事长,贱事贵”(《仲尼》)看作是天下之通义,“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剥削阶级德立场十分明显,企图把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绝对化,看不到变化二是大讲什么“君道”驭下之术和“臣道”“持宠处位”之术等政治权术,“货与帝王家”的意味越来越浓所以,荀子既可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又是使儒学媚俗邀宠走向犬儒哲学的始作俑者他把孔子神圣纯洁的儒学原旨,变成了操作性的工具手段三是他兼采百家是其优点,同时也导致了缺点他的思想体系非常驳杂,充满许多矛盾  简述韩非的君利中心论  关于君主、国家、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孟子从性善和仁政学说出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尊君爱民而韩非则站在极端君主专制制度的立场,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要以君利为中心  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韩非说:“国者,君之车也”(《外储说右下》)在理论上,韩非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君主的私有,因此,君主的利益也就体现着国家的利益  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虽然韩非也说过君主霸天下离不开臣下的辅佐,但在君主与臣下的利益谁重要的问题上,韩非则坚决主张一切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臣下的利益应该绝对服从君主的利益他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外储说右下》)而为人臣的则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以上尽制之”(《有度》)也就是说,臣下必须一心一意,以服从为天职,只做听话的工具  在君主与民的关系上,韩非认为民众的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六反》)民对君的用处就是为君出力和卖命能够作到这两条的有如下六种类型,即“赴险殉诚,死节之民;寡闻从令,全法之民;力作而食,生利之民;嘉厚纯粹,整谷之民;重命畏事,尊上之民;挫贼遏奸,明上之民,”(《六反》)除此六种,其他都要给以惩罚对那些视君主若草芥,不愿为君主供职者,格杀无论  总之,臣下和民众,一切要以君主为中心,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思想比民贵说是一种极大的反动,这种君利高于一切的主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  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极端君主专制论  在韩非之前的法家,慎到贵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韩非从君利中心论出发,兼取三家之长,形成了他自己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  关于“法”,韩非下定义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定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难三》)从这个定义来看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公开颁布,使全体百姓知晓,这是守法的前提;二是法设在官府,并以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三是法律的统治对象是民众韩非认为法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基本手段,而推行法的关键在于君主掌握刑、赏二柄他说:“明主之所以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为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在实践中,韩非提出实行法制的具体原则有:法不阿贵,即执行法律要公正;法一而固即法律要统一,不能随意解释;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有度》)即法要信,法律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术”,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明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定法》)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南面之术,类似阴险狡诈之权术,不述也  关于“势”,即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韩非认为君主所以能为君,就是由于有势,离开了势,就不成为君所以君主一定要牢牢把臣下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时刻刻防止为臣下所制因此,势对君主对“势”只能独擅除此以外,还要:禁止臣下结党营私;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人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总之,韩非的“君利中心论”和“法、术、势”理论都是围绕加强君主专制而展开的,为中国走向极权道路起了极大的助恶作用但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简述董仲舒君权至上论的内容与实质  理论的出发点是君权天授论他认为君主字权力来自于天,天以天下授天子,君主根据天的意志统治天下,只有君主才是社会最高的政治权威  董仲舒认为,宇宇宙间的根本法则是一,因而专制政治的基本格局也应该是大—统,臣子应该尊君,在思想方面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论证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也强调君主应该遵循天的法则治国,如果君主滥用权力,天就要降灾异谴告君主  其君权至上理论的实质:用天的神性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至上性,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简述董仲舒的德治主张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治,他认为天之道以阳为主,阴为辅,阳为德,阴为刑,因此为政治困任德不任刑德治的基本内容有:  1)行教化,在中央、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化民众  2)省徭役,薄赋敛,减轻人民负担  3)限民名田,限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以缓和社会矛盾  4) 轻刑罚,以德治教化为主,以刑为辅,但并不是不要刑罚  简述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  1)李世民、魏征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君主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拥戴,迟早将被民众遗弃因而,在政治上李世民、魏征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藏富于民,宽缓刑政,以仁义治国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对于唐初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统治民众,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秩序,所以,民本思想并没有在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如何认识李世民、魏征谏议理论的实质  李世民、魏征在政治上主张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认为能否求谏纳谏是明君与暗君的根本区别,兼听则明,偏借则暗,求谏纳谏的前提是君主要有自知之明,君主不能刚愎自用,集思广益是君主的责任另一方面,臣下也负有极言直谏的义务君臣之间能够进谏、纳谏的基本条件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主对待臣下尽礼,臣下事君尽忠  李世民、魏征的谏议理论对于贞观时期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本质上谅谏理论是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君主求谏纳谏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长治天下,从而实现对民众的牢固统治李世民、魏征强调臣下极言直谏的前提是臣下对于君主无条件地尽忠,而是否纳谏、求谏,在根本上决定于君主的意志  3)李世民、魏征求贤任贤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李世民、魏征认为,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人,而为政能否得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统治者有无求贤心理,善不善于求贤选拔人才的原则主要有三点:第一,不避亲疏,唯才是举,第二,量才授官,用得其人,第三,用人务求精而不求多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道德品行为主  求贤任贤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人治,每一代王朝政治是否开明,政治秩序能否安定,用人是关键,求贤任贤思想恰好抓住了这一关键贞观时期统治集团励精图治,君臣义均一体,与李世民魏征的求贤任贤思想是分不开的  10.简述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1.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政治是主流,各诸侯国君在选用官员是的基本做法还是任人唯亲墨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他认为,不少诸侯国之所以政治混乱,原因就是当权者不能做到任贤使能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解释说: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韩愈的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愈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性是善的,中等的人性可善可恶,下等的人性只是恶,上等人性的特点是愈学愈明,下等人性则是畏威而寡罪,只能由上等人统治下等人,君主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韩愈认为君主是受命于天的圣人,在没有君主以前,人民与禽兽无别,没有自治能力,后来,出现了圣人,教会了人民衣食住行等一切技能,制定了礼乐刑政,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治民的政策上,韩众主张实行愚民政策韩愈的君主专制理论,适应了专制主义政治统治的需要  简述柳宗元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主张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一直是汉魏以来思想家论争的主题柳宗元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作《封建化》,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理由  1) 柳宗元认为,分封制是由原始部落向统一国家进化的过渡性政体,并不是圣人之决,分封制决定于当时落后的历史条件  2) 西周实行分封制,显然有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稳定,但是,西周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分裂一样,也是由分封制造成的秦汉以来的历史证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  3) 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现状,柳宗元指出,藩镇割据的原因不在于郡县制,而在于骄兵悍将,绝对不能废除郡县制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柳宗元主张把兵权、州县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使黑暗的中国出现了曙光; 3、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遭受两次严重挫折及中共挽救革命的措施。第一次挫折: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挽救措施:1、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1927年,中共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二次挫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挽救措施: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有两次大的转移:一次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一次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土地革命时期,反革命力量强大,统治中心在城市,中国共产党独立进行的几次武装起义均以进攻大城市为主要目标,遭到挫折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1927年9月在文家市做出重大决策,决定放弃进攻大城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这样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可以积蓄发展革命力量,以达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了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要用最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它适应新的形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 近代史就是从蒙昧走向警醒的历史,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从被动挨打到抗争胜利的历史,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任务

(l)社会条件:“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八股科举束缚思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的强化。(6分)核心:初步的反专制的民主与民权思想。(2分)主要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如果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某个层面,1分)。(4分,如果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作答1分)(2)观点: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次文化启蒙,后期是一场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6分)特点:由强调思想解放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3分,未说明“变化”的2分)影响: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4分)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即可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其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再结合上题即可知其不同的和影响。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及答案高中版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①思想形成期商代、西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②思想发展期汉唐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③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④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⑤思想转型期晚清  ⑥思想变革期辛亥革命以后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无为自化”、“道法自然”的道论出发,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对“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集中表达主要体现在《老子》五十七章的四句话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都是对无为的申说,也是无为主张的具体化“好静”是针对统治者蹂躏骚扰百姓而发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政事繁苛残暴而发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贪婪糜烂的生活而发的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为政能够实行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地去完善,社会就归于纯朴和安定了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  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简述商鞅富国强兵的农战思想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他说:“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农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拥有充足的粮食和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决定能否取胜的重要条件,商鞅主张把“农战”作为基本的国策加以实施,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为了贯彻“农战”这一基本国策,商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择其要者有:  1)奖励耕织他提出“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即勤于耕织、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还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粮食的人,可以取得相应的官爵  2)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打击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如规定富人不得农业劳动力大兴土木;对脱离农业生产的游手好闲者收为官府奴婢;取消商店、旅店;不准自由迁徙  3)利用税收调节杠杆,保护农业生产商鞅认为粮价便宜伤农,钱重则富商,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即“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外内》)  实行这些重农抑商的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利于农战,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起来看,商鞅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他的变法改革主张和农战思想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性论和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简述荀子的尊君爱民思想  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的探讨上,荀子也有他自己的新见解  首先,他探讨了君与民究竟谁为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春秋以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民为君;一是君为民荀子持后一种看法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基于此,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新思想——君民舟水论他说:“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这种君民舟水论,到唐朝已经被李世民魏征等人总结成了一套很成熟的治国经验,并已成为聪明统治者的一种共识  其次,对如何君与民的关系,荀子提出君主必须“爱民”、“利民”,把人民作为治国的重点因素来考虑他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君道》)荀子给当政者指点的很清楚,你就是为了你自己的位子也得爱民,而不能胡作非为  再次,荀子告诫了君主,还总怕民犯上作乱,危机到君主的位子,就又回过头来告诫民一定要“尊君”他说:“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正论》)又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二能长久者”(《致士》)  可见他的尊君爱民论,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主义但这是一种开明专制论,尤其是当战国之时,封建君主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的进步荀子这些理论,就是为将要出现的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进行理论准备的所以,如果说在治国方略上,孔孟提出的更多的是宏观原则性意见的话,那么,荀子则更侧重实际操作性的设计因此,务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荀子思想的突出特征  总之,荀子“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还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融会贯通了”(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他的思想体系规模宏大,就其政治思想来说,有许多闪光之处,也有许多消极、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社会等级秩序绝对化,把“少事长,贱事贵”(《仲尼》)看作是天下之通义,“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剥削阶级德立场十分明显,企图把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绝对化,看不到变化二是大讲什么“君道”驭下之术和“臣道”“持宠处位”之术等政治权术,“货与帝王家”的意味越来越浓所以,荀子既可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又是使儒学媚俗邀宠走向犬儒哲学的始作俑者他把孔子神圣纯洁的儒学原旨,变成了操作性的工具手段三是他兼采百家是其优点,同时也导致了缺点他的思想体系非常驳杂,充满许多矛盾  简述韩非的君利中心论  关于君主、国家、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孟子从性善和仁政学说出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尊君爱民而韩非则站在极端君主专制制度的立场,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要以君利为中心  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韩非说:“国者,君之车也”(《外储说右下》)在理论上,韩非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君主的私有,因此,君主的利益也就体现着国家的利益  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虽然韩非也说过君主霸天下离不开臣下的辅佐,但在君主与臣下的利益谁重要的问题上,韩非则坚决主张一切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臣下的利益应该绝对服从君主的利益他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外储说右下》)而为人臣的则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以上尽制之”(《有度》)也就是说,臣下必须一心一意,以服从为天职,只做听话的工具  在君主与民的关系上,韩非认为民众的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六反》)民对君的用处就是为君出力和卖命能够作到这两条的有如下六种类型,即“赴险殉诚,死节之民;寡闻从令,全法之民;力作而食,生利之民;嘉厚纯粹,整谷之民;重命畏事,尊上之民;挫贼遏奸,明上之民,”(《六反》)除此六种,其他都要给以惩罚对那些视君主若草芥,不愿为君主供职者,格杀无论  总之,臣下和民众,一切要以君主为中心,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思想比民贵说是一种极大的反动,这种君利高于一切的主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  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极端君主专制论  在韩非之前的法家,慎到贵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韩非从君利中心论出发,兼取三家之长,形成了他自己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  关于“法”,韩非下定义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定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难三》)从这个定义来看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公开颁布,使全体百姓知晓,这是守法的前提;二是法设在官府,并以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三是法律的统治对象是民众韩非认为法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基本手段,而推行法的关键在于君主掌握刑、赏二柄他说:“明主之所以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为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在实践中,韩非提出实行法制的具体原则有:法不阿贵,即执行法律要公正;法一而固即法律要统一,不能随意解释;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有度》)即法要信,法律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术”,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明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定法》)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南面之术,类似阴险狡诈之权术,不述也  关于“势”,即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韩非认为君主所以能为君,就是由于有势,离开了势,就不成为君所以君主一定要牢牢把臣下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时刻刻防止为臣下所制因此,势对君主对“势”只能独擅除此以外,还要:禁止臣下结党营私;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人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总之,韩非的“君利中心论”和“法、术、势”理论都是围绕加强君主专制而展开的,为中国走向极权道路起了极大的助恶作用但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简述董仲舒君权至上论的内容与实质  理论的出发点是君权天授论他认为君主字权力来自于天,天以天下授天子,君主根据天的意志统治天下,只有君主才是社会最高的政治权威  董仲舒认为,宇宇宙间的根本法则是一,因而专制政治的基本格局也应该是大—统,臣子应该尊君,在思想方面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论证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也强调君主应该遵循天的法则治国,如果君主滥用权力,天就要降灾异谴告君主  其君权至上理论的实质:用天的神性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至上性,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简述董仲舒的德治主张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治,他认为天之道以阳为主,阴为辅,阳为德,阴为刑,因此为政治困任德不任刑德治的基本内容有:  1)行教化,在中央、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化民众  2)省徭役,薄赋敛,减轻人民负担  3)限民名田,限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以缓和社会矛盾  4) 轻刑罚,以德治教化为主,以刑为辅,但并不是不要刑罚  简述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  1)李世民、魏征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君主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拥戴,迟早将被民众遗弃因而,在政治上李世民、魏征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藏富于民,宽缓刑政,以仁义治国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对于唐初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统治民众,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秩序,所以,民本思想并没有在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如何认识李世民、魏征谏议理论的实质  李世民、魏征在政治上主张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认为能否求谏纳谏是明君与暗君的根本区别,兼听则明,偏借则暗,求谏纳谏的前提是君主要有自知之明,君主不能刚愎自用,集思广益是君主的责任另一方面,臣下也负有极言直谏的义务君臣之间能够进谏、纳谏的基本条件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主对待臣下尽礼,臣下事君尽忠  李世民、魏征的谏议理论对于贞观时期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本质上谅谏理论是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君主求谏纳谏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长治天下,从而实现对民众的牢固统治李世民、魏征强调臣下极言直谏的前提是臣下对于君主无条件地尽忠,而是否纳谏、求谏,在根本上决定于君主的意志  3)李世民、魏征求贤任贤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李世民、魏征认为,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人,而为政能否得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统治者有无求贤心理,善不善于求贤选拔人才的原则主要有三点:第一,不避亲疏,唯才是举,第二,量才授官,用得其人,第三,用人务求精而不求多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道德品行为主  求贤任贤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人治,每一代王朝政治是否开明,政治秩序能否安定,用人是关键,求贤任贤思想恰好抓住了这一关键贞观时期统治集团励精图治,君臣义均一体,与李世民魏征的求贤任贤思想是分不开的  10.简述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1.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政治是主流,各诸侯国君在选用官员是的基本做法还是任人唯亲墨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他认为,不少诸侯国之所以政治混乱,原因就是当权者不能做到任贤使能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解释说: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韩愈的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愈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性是善的,中等的人性可善可恶,下等的人性只是恶,上等人性的特点是愈学愈明,下等人性则是畏威而寡罪,只能由上等人统治下等人,君主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韩愈认为君主是受命于天的圣人,在没有君主以前,人民与禽兽无别,没有自治能力,后来,出现了圣人,教会了人民衣食住行等一切技能,制定了礼乐刑政,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治民的政策上,韩众主张实行愚民政策韩愈的君主专制理论,适应了专制主义政治统治的需要  简述柳宗元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主张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一直是汉魏以来思想家论争的主题柳宗元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作《封建化》,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理由  1) 柳宗元认为,分封制是由原始部落向统一国家进化的过渡性政体,并不是圣人之决,分封制决定于当时落后的历史条件  2) 西周实行分封制,显然有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稳定,但是,西周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分裂一样,也是由分封制造成的秦汉以来的历史证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  3) 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现状,柳宗元指出,藩镇割据的原因不在于郡县制,而在于骄兵悍将,绝对不能废除郡县制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柳宗元主张把兵权、州县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及答案高中生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第二题,严复是跟康有为梁启超同个时期的人,都是维新派,A选项是新文化运动,B选项是洋务派,C选项是革命派,所以只能选D。

儒家强调等级秩序,即奴隶就要为贵族服务服从贵族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①思想形成期商代、西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②思想发展期汉唐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③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④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⑤思想转型期晚清  ⑥思想变革期辛亥革命以后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无为自化”、“道法自然”的道论出发,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对“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集中表达主要体现在《老子》五十七章的四句话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都是对无为的申说,也是无为主张的具体化“好静”是针对统治者蹂躏骚扰百姓而发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政事繁苛残暴而发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贪婪糜烂的生活而发的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为政能够实行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地去完善,社会就归于纯朴和安定了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  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简述商鞅富国强兵的农战思想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他说:“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农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拥有充足的粮食和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决定能否取胜的重要条件,商鞅主张把“农战”作为基本的国策加以实施,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为了贯彻“农战”这一基本国策,商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择其要者有:  1)奖励耕织他提出“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即勤于耕织、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还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粮食的人,可以取得相应的官爵  2)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打击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如规定富人不得农业劳动力大兴土木;对脱离农业生产的游手好闲者收为官府奴婢;取消商店、旅店;不准自由迁徙  3)利用税收调节杠杆,保护农业生产商鞅认为粮价便宜伤农,钱重则富商,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即“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外内》)  实行这些重农抑商的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利于农战,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起来看,商鞅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他的变法改革主张和农战思想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性论和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简述荀子的尊君爱民思想  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的探讨上,荀子也有他自己的新见解  首先,他探讨了君与民究竟谁为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春秋以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民为君;一是君为民荀子持后一种看法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基于此,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新思想——君民舟水论他说:“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这种君民舟水论,到唐朝已经被李世民魏征等人总结成了一套很成熟的治国经验,并已成为聪明统治者的一种共识  其次,对如何君与民的关系,荀子提出君主必须“爱民”、“利民”,把人民作为治国的重点因素来考虑他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君道》)荀子给当政者指点的很清楚,你就是为了你自己的位子也得爱民,而不能胡作非为  再次,荀子告诫了君主,还总怕民犯上作乱,危机到君主的位子,就又回过头来告诫民一定要“尊君”他说:“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正论》)又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二能长久者”(《致士》)  可见他的尊君爱民论,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主义但这是一种开明专制论,尤其是当战国之时,封建君主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的进步荀子这些理论,就是为将要出现的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进行理论准备的所以,如果说在治国方略上,孔孟提出的更多的是宏观原则性意见的话,那么,荀子则更侧重实际操作性的设计因此,务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荀子思想的突出特征  总之,荀子“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还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融会贯通了”(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他的思想体系规模宏大,就其政治思想来说,有许多闪光之处,也有许多消极、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社会等级秩序绝对化,把“少事长,贱事贵”(《仲尼》)看作是天下之通义,“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剥削阶级德立场十分明显,企图把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绝对化,看不到变化二是大讲什么“君道”驭下之术和“臣道”“持宠处位”之术等政治权术,“货与帝王家”的意味越来越浓所以,荀子既可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又是使儒学媚俗邀宠走向犬儒哲学的始作俑者他把孔子神圣纯洁的儒学原旨,变成了操作性的工具手段三是他兼采百家是其优点,同时也导致了缺点他的思想体系非常驳杂,充满许多矛盾  简述韩非的君利中心论  关于君主、国家、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孟子从性善和仁政学说出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尊君爱民而韩非则站在极端君主专制制度的立场,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要以君利为中心  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韩非说:“国者,君之车也”(《外储说右下》)在理论上,韩非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君主的私有,因此,君主的利益也就体现着国家的利益  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虽然韩非也说过君主霸天下离不开臣下的辅佐,但在君主与臣下的利益谁重要的问题上,韩非则坚决主张一切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臣下的利益应该绝对服从君主的利益他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外储说右下》)而为人臣的则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以上尽制之”(《有度》)也就是说,臣下必须一心一意,以服从为天职,只做听话的工具  在君主与民的关系上,韩非认为民众的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六反》)民对君的用处就是为君出力和卖命能够作到这两条的有如下六种类型,即“赴险殉诚,死节之民;寡闻从令,全法之民;力作而食,生利之民;嘉厚纯粹,整谷之民;重命畏事,尊上之民;挫贼遏奸,明上之民,”(《六反》)除此六种,其他都要给以惩罚对那些视君主若草芥,不愿为君主供职者,格杀无论  总之,臣下和民众,一切要以君主为中心,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思想比民贵说是一种极大的反动,这种君利高于一切的主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  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极端君主专制论  在韩非之前的法家,慎到贵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韩非从君利中心论出发,兼取三家之长,形成了他自己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  关于“法”,韩非下定义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定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难三》)从这个定义来看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公开颁布,使全体百姓知晓,这是守法的前提;二是法设在官府,并以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三是法律的统治对象是民众韩非认为法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基本手段,而推行法的关键在于君主掌握刑、赏二柄他说:“明主之所以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为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在实践中,韩非提出实行法制的具体原则有:法不阿贵,即执行法律要公正;法一而固即法律要统一,不能随意解释;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有度》)即法要信,法律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术”,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明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定法》)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南面之术,类似阴险狡诈之权术,不述也  关于“势”,即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韩非认为君主所以能为君,就是由于有势,离开了势,就不成为君所以君主一定要牢牢把臣下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时刻刻防止为臣下所制因此,势对君主对“势”只能独擅除此以外,还要:禁止臣下结党营私;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人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总之,韩非的“君利中心论”和“法、术、势”理论都是围绕加强君主专制而展开的,为中国走向极权道路起了极大的助恶作用但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简述董仲舒君权至上论的内容与实质  理论的出发点是君权天授论他认为君主字权力来自于天,天以天下授天子,君主根据天的意志统治天下,只有君主才是社会最高的政治权威  董仲舒认为,宇宇宙间的根本法则是一,因而专制政治的基本格局也应该是大—统,臣子应该尊君,在思想方面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论证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也强调君主应该遵循天的法则治国,如果君主滥用权力,天就要降灾异谴告君主  其君权至上理论的实质:用天的神性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至上性,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简述董仲舒的德治主张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治,他认为天之道以阳为主,阴为辅,阳为德,阴为刑,因此为政治困任德不任刑德治的基本内容有:  1)行教化,在中央、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化民众  2)省徭役,薄赋敛,减轻人民负担  3)限民名田,限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以缓和社会矛盾  4) 轻刑罚,以德治教化为主,以刑为辅,但并不是不要刑罚  简述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  1)李世民、魏征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君主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拥戴,迟早将被民众遗弃因而,在政治上李世民、魏征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藏富于民,宽缓刑政,以仁义治国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对于唐初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统治民众,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秩序,所以,民本思想并没有在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如何认识李世民、魏征谏议理论的实质  李世民、魏征在政治上主张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认为能否求谏纳谏是明君与暗君的根本区别,兼听则明,偏借则暗,求谏纳谏的前提是君主要有自知之明,君主不能刚愎自用,集思广益是君主的责任另一方面,臣下也负有极言直谏的义务君臣之间能够进谏、纳谏的基本条件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主对待臣下尽礼,臣下事君尽忠  李世民、魏征的谏议理论对于贞观时期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本质上谅谏理论是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君主求谏纳谏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长治天下,从而实现对民众的牢固统治李世民、魏征强调臣下极言直谏的前提是臣下对于君主无条件地尽忠,而是否纳谏、求谏,在根本上决定于君主的意志  3)李世民、魏征求贤任贤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李世民、魏征认为,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人,而为政能否得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统治者有无求贤心理,善不善于求贤选拔人才的原则主要有三点:第一,不避亲疏,唯才是举,第二,量才授官,用得其人,第三,用人务求精而不求多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道德品行为主  求贤任贤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人治,每一代王朝政治是否开明,政治秩序能否安定,用人是关键,求贤任贤思想恰好抓住了这一关键贞观时期统治集团励精图治,君臣义均一体,与李世民魏征的求贤任贤思想是分不开的  10.简述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1.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政治是主流,各诸侯国君在选用官员是的基本做法还是任人唯亲墨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他认为,不少诸侯国之所以政治混乱,原因就是当权者不能做到任贤使能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解释说: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韩愈的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愈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性是善的,中等的人性可善可恶,下等的人性只是恶,上等人性的特点是愈学愈明,下等人性则是畏威而寡罪,只能由上等人统治下等人,君主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韩愈认为君主是受命于天的圣人,在没有君主以前,人民与禽兽无别,没有自治能力,后来,出现了圣人,教会了人民衣食住行等一切技能,制定了礼乐刑政,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治民的政策上,韩众主张实行愚民政策韩愈的君主专制理论,适应了专制主义政治统治的需要  简述柳宗元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主张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一直是汉魏以来思想家论争的主题柳宗元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作《封建化》,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理由  1) 柳宗元认为,分封制是由原始部落向统一国家进化的过渡性政体,并不是圣人之决,分封制决定于当时落后的历史条件  2) 西周实行分封制,显然有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稳定,但是,西周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分裂一样,也是由分封制造成的秦汉以来的历史证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  3) 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现状,柳宗元指出,藩镇割据的原因不在于郡县制,而在于骄兵悍将,绝对不能废除郡县制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柳宗元主张把兵权、州县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使黑暗的中国出现了曙光; 3、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遭受两次严重挫折及中共挽救革命的措施。第一次挫折: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挽救措施:1、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1927年,中共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二次挫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挽救措施: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有两次大的转移:一次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一次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土地革命时期,反革命力量强大,统治中心在城市,中国共产党独立进行的几次武装起义均以进攻大城市为主要目标,遭到挫折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1927年9月在文家市做出重大决策,决定放弃进攻大城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这样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可以积蓄发展革命力量,以达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了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要用最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它适应新的形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 近代史就是从蒙昧走向警醒的历史,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从被动挨打到抗争胜利的历史,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任务

呵呵 你上学不自己写 你觉得你对得起你自己啊?感觉你吧 就是一寄生虫 寄生在大学里 只为了自己能够有一个容身之地 你真的白上这么多年学了! 我一个高中生都看不起你耶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①思想形成期商代、西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②思想发展期汉唐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③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④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⑤思想转型期晚清  ⑥思想变革期辛亥革命以后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无为自化”、“道法自然”的道论出发,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对“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集中表达主要体现在《老子》五十七章的四句话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都是对无为的申说,也是无为主张的具体化“好静”是针对统治者蹂躏骚扰百姓而发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政事繁苛残暴而发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贪婪糜烂的生活而发的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为政能够实行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地去完善,社会就归于纯朴和安定了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  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简述商鞅富国强兵的农战思想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他说:“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农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拥有充足的粮食和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决定能否取胜的重要条件,商鞅主张把“农战”作为基本的国策加以实施,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为了贯彻“农战”这一基本国策,商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择其要者有:  1)奖励耕织他提出“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即勤于耕织、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还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粮食的人,可以取得相应的官爵  2)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打击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如规定富人不得农业劳动力大兴土木;对脱离农业生产的游手好闲者收为官府奴婢;取消商店、旅店;不准自由迁徙  3)利用税收调节杠杆,保护农业生产商鞅认为粮价便宜伤农,钱重则富商,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即“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外内》)  实行这些重农抑商的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利于农战,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起来看,商鞅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他的变法改革主张和农战思想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性论和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简述荀子的尊君爱民思想  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的探讨上,荀子也有他自己的新见解  首先,他探讨了君与民究竟谁为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春秋以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民为君;一是君为民荀子持后一种看法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基于此,在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新思想——君民舟水论他说:“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这种君民舟水论,到唐朝已经被李世民魏征等人总结成了一套很成熟的治国经验,并已成为聪明统治者的一种共识  其次,对如何君与民的关系,荀子提出君主必须“爱民”、“利民”,把人民作为治国的重点因素来考虑他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君道》)荀子给当政者指点的很清楚,你就是为了你自己的位子也得爱民,而不能胡作非为  再次,荀子告诫了君主,还总怕民犯上作乱,危机到君主的位子,就又回过头来告诫民一定要“尊君”他说:“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正论》)又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二能长久者”(《致士》)  可见他的尊君爱民论,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主义但这是一种开明专制论,尤其是当战国之时,封建君主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的进步荀子这些理论,就是为将要出现的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进行理论准备的所以,如果说在治国方略上,孔孟提出的更多的是宏观原则性意见的话,那么,荀子则更侧重实际操作性的设计因此,务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荀子思想的突出特征  总之,荀子“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还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融会贯通了”(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他的思想体系规模宏大,就其政治思想来说,有许多闪光之处,也有许多消极、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社会等级秩序绝对化,把“少事长,贱事贵”(《仲尼》)看作是天下之通义,“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剥削阶级德立场十分明显,企图把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绝对化,看不到变化二是大讲什么“君道”驭下之术和“臣道”“持宠处位”之术等政治权术,“货与帝王家”的意味越来越浓所以,荀子既可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又是使儒学媚俗邀宠走向犬儒哲学的始作俑者他把孔子神圣纯洁的儒学原旨,变成了操作性的工具手段三是他兼采百家是其优点,同时也导致了缺点他的思想体系非常驳杂,充满许多矛盾  简述韩非的君利中心论  关于君主、国家、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孟子从性善和仁政学说出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主张尊君爱民而韩非则站在极端君主专制制度的立场,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要以君利为中心  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韩非说:“国者,君之车也”(《外储说右下》)在理论上,韩非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君主的私有,因此,君主的利益也就体现着国家的利益  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虽然韩非也说过君主霸天下离不开臣下的辅佐,但在君主与臣下的利益谁重要的问题上,韩非则坚决主张一切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臣下的利益应该绝对服从君主的利益他说:“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外储说右下》)而为人臣的则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以上尽制之”(《有度》)也就是说,臣下必须一心一意,以服从为天职,只做听话的工具  在君主与民的关系上,韩非认为民众的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六反》)民对君的用处就是为君出力和卖命能够作到这两条的有如下六种类型,即“赴险殉诚,死节之民;寡闻从令,全法之民;力作而食,生利之民;嘉厚纯粹,整谷之民;重命畏事,尊上之民;挫贼遏奸,明上之民,”(《六反》)除此六种,其他都要给以惩罚对那些视君主若草芥,不愿为君主供职者,格杀无论  总之,臣下和民众,一切要以君主为中心,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思想比民贵说是一种极大的反动,这种君利高于一切的主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  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极端君主专制论  在韩非之前的法家,慎到贵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韩非从君利中心论出发,兼取三家之长,形成了他自己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  关于“法”,韩非下定义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定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难三》)从这个定义来看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公开颁布,使全体百姓知晓,这是守法的前提;二是法设在官府,并以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三是法律的统治对象是民众韩非认为法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基本手段,而推行法的关键在于君主掌握刑、赏二柄他说:“明主之所以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为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在实践中,韩非提出实行法制的具体原则有:法不阿贵,即执行法律要公正;法一而固即法律要统一,不能随意解释;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有度》)即法要信,法律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术”,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明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定法》)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南面之术,类似阴险狡诈之权术,不述也  关于“势”,即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韩非认为君主所以能为君,就是由于有势,离开了势,就不成为君所以君主一定要牢牢把臣下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时刻刻防止为臣下所制因此,势对君主对“势”只能独擅除此以外,还要:禁止臣下结党营私;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人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总之,韩非的“君利中心论”和“法、术、势”理论都是围绕加强君主专制而展开的,为中国走向极权道路起了极大的助恶作用但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简述董仲舒君权至上论的内容与实质  理论的出发点是君权天授论他认为君主字权力来自于天,天以天下授天子,君主根据天的意志统治天下,只有君主才是社会最高的政治权威  董仲舒认为,宇宇宙间的根本法则是一,因而专制政治的基本格局也应该是大—统,臣子应该尊君,在思想方面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论证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也强调君主应该遵循天的法则治国,如果君主滥用权力,天就要降灾异谴告君主  其君权至上理论的实质:用天的神性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至上性,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简述董仲舒的德治主张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治,他认为天之道以阳为主,阴为辅,阳为德,阴为刑,因此为政治困任德不任刑德治的基本内容有:  1)行教化,在中央、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化民众  2)省徭役,薄赋敛,减轻人民负担  3)限民名田,限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以缓和社会矛盾  4) 轻刑罚,以德治教化为主,以刑为辅,但并不是不要刑罚  简述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  1)李世民、魏征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君主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拥戴,迟早将被民众遗弃因而,在政治上李世民、魏征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藏富于民,宽缓刑政,以仁义治国李世民、魏征的民本思想,对于唐初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如何统治民众,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秩序,所以,民本思想并没有在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如何认识李世民、魏征谏议理论的实质  李世民、魏征在政治上主张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认为能否求谏纳谏是明君与暗君的根本区别,兼听则明,偏借则暗,求谏纳谏的前提是君主要有自知之明,君主不能刚愎自用,集思广益是君主的责任另一方面,臣下也负有极言直谏的义务君臣之间能够进谏、纳谏的基本条件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主对待臣下尽礼,臣下事君尽忠  李世民、魏征的谏议理论对于贞观时期的开明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本质上谅谏理论是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君主求谏纳谏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长治天下,从而实现对民众的牢固统治李世民、魏征强调臣下极言直谏的前提是臣下对于君主无条件地尽忠,而是否纳谏、求谏,在根本上决定于君主的意志  3)李世民、魏征求贤任贤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李世民、魏征认为,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人,而为政能否得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统治者有无求贤心理,善不善于求贤选拔人才的原则主要有三点:第一,不避亲疏,唯才是举,第二,量才授官,用得其人,第三,用人务求精而不求多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道德品行为主  求贤任贤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人治,每一代王朝政治是否开明,政治秩序能否安定,用人是关键,求贤任贤思想恰好抓住了这一关键贞观时期统治集团励精图治,君臣义均一体,与李世民魏征的求贤任贤思想是分不开的  10.简述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1.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政治是主流,各诸侯国君在选用官员是的基本做法还是任人唯亲墨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他认为,不少诸侯国之所以政治混乱,原因就是当权者不能做到任贤使能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解释说: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韩愈的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愈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性是善的,中等的人性可善可恶,下等的人性只是恶,上等人性的特点是愈学愈明,下等人性则是畏威而寡罪,只能由上等人统治下等人,君主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韩愈认为君主是受命于天的圣人,在没有君主以前,人民与禽兽无别,没有自治能力,后来,出现了圣人,教会了人民衣食住行等一切技能,制定了礼乐刑政,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治民的政策上,韩众主张实行愚民政策韩愈的君主专制理论,适应了专制主义政治统治的需要  简述柳宗元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主张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一直是汉魏以来思想家论争的主题柳宗元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作《封建化》,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理由  1) 柳宗元认为,分封制是由原始部落向统一国家进化的过渡性政体,并不是圣人之决,分封制决定于当时落后的历史条件  2) 西周实行分封制,显然有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稳定,但是,西周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分裂一样,也是由分封制造成的秦汉以来的历史证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  3) 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现状,柳宗元指出,藩镇割据的原因不在于郡县制,而在于骄兵悍将,绝对不能废除郡县制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柳宗元主张把兵权、州县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Hi, NAU的同学们,能看到这个问题就是缘分,这是一个杂烩版的答案,大家一起努力凑,多少改改,不要抄的太过分啦!祝明天考试顺利!===================================================================一、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908)历史阶段的划分应是以该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为标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1840年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从社会性质来看: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战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割让香港等条款破坏了中围的领土及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制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小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为列强广泛地掠夺中国提供了方便。这样,中国就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园家开始沦为一个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2、中国的发展方向来看: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但封建制度已经腐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 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主要矛盾来看:战前中国社会基本上只有两大对立阶级,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因此,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出现了一批买办和买办商人;在外国企业中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相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4、革命任务来看: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二、试分析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1156)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在于: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谋求强大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于帝国主义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③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的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使黑暗的中国出现了曙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3、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当时中国收到压迫最深重的就是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虽然这一阶级当在中国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工人阶级分布范围有限,基本集中在几个教发达的地区,有利于组织和发动。二是工人阶级收到压迫最为深重,因此革命也最为彻底。三是工人阶级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理论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从他诞生以后就不断地进行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斗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初期罢工斗争,还都是自发性的斗争。这就是说,工人阶级还没有觉悟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还没有本阶级先进组织的领导。一些带有封建性质的组织,如哥老会、行会、帮口等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这些组织的实权大多掌握在商人、官僚和封建把头的手中。这些组织不可能真正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就产生了建立自己阶级组织的要求。总之,工人阶级的成长及其斗争的初步发展,说明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三、论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790)1、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5、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四、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的经验教训(790)经验:1、农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必须依靠农民才能取得中国胜利。但是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都失败了,这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到中国取得胜利。2、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胜利,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由于受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自然经济的抵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和辛亥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说明资产阶级也也不可能领到中国去得胜利。3、中国党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识到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就不能去得胜利。教训: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没有发动广大群总。改革过程急躁,甚至对列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无法战胜一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3、在国民大中,面对发动的反政变,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了对的领导权,结果汪精卫发动了15反政变。从此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自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4、秋收起义后,领导进攻长沙受挫,率部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党人打破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广大,有着众多可以依靠的农民,而敌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此后,中国的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而长征则使中国转危为安,中国党从实际出发,结束了左倾思想在的统治。5、中国要去得胜利,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五、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893)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读

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l)社会条件:“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八股科举束缚思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的强化。(6分)核心:初步的反专制的民主与民权思想。(2分)主要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如果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某个层面,1分)。(4分,如果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作答1分)(2)观点: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次文化启蒙,后期是一场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6分)特点:由强调思想解放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3分,未说明“变化”的2分)影响: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4分)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即可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其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再结合上题即可知其不同的和影响。

新旧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集)记录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1)陈独秀1916年提出“最后觉悟之觉悟”,反对传统,呼喊启蒙。个性解放与政治批判携手同行,相互促进,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新页。(2)五四运动带来了青年一代行为模式的改变,从婚姻自主到工读互助团。一部分人经由无政府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救亡又一次压倒启蒙。知识分子在革命战争中也为这场革命所征服。(4)封建主义并未消除,它在社会主义装束下带来种种祸害,令人重新呼喊五四。重要的是转换性的创造。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1)二十年代张君劢等人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在身心、社会领域,因果律无效,要求回到宋明理学。(2)丁文江等人强调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要求建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以作为信仰,指导生活。(3)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三派,陶希圣等人的“新生命派”和托派《动力》都强调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新思潮》派则强调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前者主张反帝反资,后者主张反帝反封建。(4)两次论战中的科学性(学术)与意识形态性(政治)的交错纠缠的特点。(5)四十年代胡风反对向林冰以民间形式为创造文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强调继承五四,以吸取外来为主。(6)革命战争要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广大群众和干部“喜闻乐见”的“大众化”成为时代主流,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适陈独秀鲁迅(1)文学的语言形式改革的重要意义,胡适首倡白话文运动而成名。(2)胡适的第二个贡献是在文史领域开创了近代学术的思想新范式。关于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哲学方法论。(3)陈独秀的主要兴奋点始终是政治。他从政治角度看待文学革新,突破了胡适的“八不主义”。陈反对把孔孟与程朱划开,反对把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混为一谈。(4)陈的启蒙主义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对德谟克拉西由提倡到否定再回到肯定。(5)鲁迅对“死”的形上感受,他超越了启蒙,具有现代性的孤独与悲凉。青年毛泽东(1)青年毛以“动力”和“斗争”为宇宙本体和人格本性,这“动”具有体魄性的特点。(2)以“实现自我”为道德律,以不可穷尽的永恒追求为理想,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调。(3)与“贵我”映对,强调方法上、认识上的“通今”,重视现实经验的概括。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唯物史观特别是阶级斗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突出的被接受和被实践的部分。实用理性使中国知识分子乐于接受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它们主要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理性的信仰被奉行。(2)李大钊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他号召“到民间去”和强调“改造精神”的两大特征。(3)瞿秋白承上启下,介绍、宣传了辩证唯物主义。(4)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成为关于革命的战略学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和游击战争等一系列战略策略。(5)总结战争经验,军事辩证法提升为哲学世界观,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和经验理性的哲学认识论。(6)思想改造运动,高扬道德主义。刘少奇的自我修养理论。(7)1949年的胜利带来了独立、统一、平等的新中国。毛反对“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依靠激烈的政治思想斗争提前、超额完成了农业合作化。(8)毛继续强调“政治挂帅”,强调“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扩及一切领域,它们经常变成了劳动与剥削、公与私、善与恶的道德判定。(9)斗争哲学(“以阶级斗争为纲”)、道德主义(“斗私批修”)、民粹主义(“向贫下中农学习”)成为思想特征,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高峰。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在道德主义下的屈从。(10)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呐喊,其理论弱点及历史正义性。马克思主义应是建设的哲学。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1)从形象思维世界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态。苏曼殊创作中的某种黎明期的清新气息。(2)五四时期多愁善感的敏感主义特色,对人生、对自我的探索、追求,新鲜性、多样性和朦胧性。冰心的母爱、郁达夫的性爱、郭沫若的力、许地山的哲理……(3)春天过去,夏日当头,青年成熟,走进社会:三十年代创造具体模式的一代,现实生活的广泛写照,现代文学获得了客观性: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夏衍。(4)走向工农兵及其心灵的复杂和痛苦。艾青、路翎和农民作家赵树理。(5)颂歌(贺敬之)和忏悔(张贤亮)作为解放一代的文学特征。(6)噩梦苏醒后的彷徨、愤慨、寻求和否定:从舒婷、北岛到刘索拉。略论现代新儒家(1)熊十力完成了谭嗣同、章太炎未竟之业,将宋明理学的伦理学翻转为宇宙观和本体论。强调“体用不二”,即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心物感性世界。(2)梁漱溟从文化立论讲哲学,认为中西文化之分在于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和不同道路。情感一直觉重于理知。儒学是世界文化的希望。(3)冯友兰不同于熊、梁,构造了一个纯粹逻辑的“理世界”的哲学系统.强调要经过“思议”、“了解”后才能达到那“不可思议”、“不可了解”的人生最高境界。(4)牟宗三认为陆、王才是孔孟正宗,程、朱的“义理之性”乃“存有而不活动”,从而失去道德自律的基础。牟强调“内圣之道”是直觉的体认、证悟,非思议、理知所能了解或达到。(5)熊、梁——冯——牟,似乎是一个现代新儒家的正反合圆圈全程。儒学的前景问题。漫说“西体中用”(1)中国近代由“技”而“政”而“教”的改革过程和“中体西用”说的提出。五四凸出了西学与中学的根本差异: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上述“中学”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2)在接收、吸取外物同时.常以自己的系统将异物融解同化,使外物失其性能,这才是“中体西用”的要害。(3)以“太平天国”为例,“中国化”过程中的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命令主义和道德主义。(4)应对“体”、“用”、“中”、“西”重新解释,“体”首先是社会存在的本体。不要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混为一谈,不同意文化相对主义,但赞成多元化。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