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论文3000

发布时间:2024-07-13 03:55:21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论文3000

思路:可以从学习党史国史教育的优势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理解加以说明。我认为在学习党史、国史与中国梦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党史和国史,就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党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建立起新中国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我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有过错误。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我们犯过错误,也要讲出我们为什么犯错误,并且要讲明我们又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要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要明白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党史和国史都有丰富的内容,是最好的教科书。同时,将学习党史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有很多理论创造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再者,学习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中国古代一直很注意历史的教化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史和国史更要发挥文化再造功能,要展现何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何为历史上名流千古的国史英雄。他们不仅包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还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奉献者。在党史和国史的撰写中,我们要为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努力的人们留下历史的印记。这样的书写不仅是在做历史的记载,也是在做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用丰富的历史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史学的繁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功能。认真学习党史和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用历史去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文化功能,起到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化上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论文3000字

从中国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防控),中国速度(火神山,雷神山,解决国内疫情),党的集中领导和身先士卒(人民至上的理念)。

论点是中国制度的优势,论据是中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围绕相关制度,给出对应在疫情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来证明这个制度的优势。议论文写作要体现出论点、论据和论证,而且论点要鲜明、准确,论点最好放在文章的开头,用一句话,而且是判断句式,把中心论点都摆出来,同时文章内容结构要严谨,逻辑性也要强,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生动、符合逻辑。下面是一则范例: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一、抗疫斗争充分展现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形成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次抗疫斗争,再一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体现为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病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参考。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我们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并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这一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个政党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表现,最能检验其领导力。我们党在抗疫大战中所发挥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展现了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二、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凝聚起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要经受住这场历史大考,必须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迅速组织动员起各方面的力量。各行各业都自觉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依靠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数量庞大、构成多元的社会群体团结凝聚起来,使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中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方面关系都要协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暂停键”,但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我们党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面展开,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三、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不仅采取了正确的防控措施,更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我们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加快有效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担责。依靠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我们不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也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四、不断发挥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的斗争深刻启示我们,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努力提高面向未来的“答卷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考验,不断化危为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论文3000字

一、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传统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我们党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丰富经验,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也有一套有效的领导方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活动由原来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计划指标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内部由过去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变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投资、管理和劳工三方关系等等。这些重大变化,必然要求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带来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权力分配、人员流动等变化和影响,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形成了不同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多层次社会阶层,出现了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国有企业随着“改组、改制、改造”的深化,亏损企业一部分工人下岗、分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在迅速增加。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盲区”。某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多数也是普通劳工,流动性很大,这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市场经济原则给党性原则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带来新的变化和考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认为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动力。但共产党人在承认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强调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必要时能够牺牲个人利益。这两种价值观显然有不一样的地方。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面前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贪图物质享受,沉溺于纸醉金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不惜以身试法。四是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村股份合作制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带来深刻变化。一些地方主要是通过公司章程和经济手段来管理村务,党组织实际上处在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在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和致富带头人,使得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有的处在瘫痪状态,甚至被宗教组织或其他地方恶势力所取代。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与任务,及时改进自己的领导观念、领导方法和活动方式,提高执政水平。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有机结合的。我们要纠正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认识,树立二者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树立运用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进行经济建设的观点;改变地方保护、部门封锁和条块分割的做法,树立改革开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观点;改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观念,树立敢闯敢试、开拓进取、善于探索的观点,等等。一方面,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要求充分享有自主性,减少行政干预和决策层次,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改变过去那种压指标、分任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以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领导方式。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领导方法和方式,使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由微观转向宏观,把主要精力用在制定政策方针、引导发展规划、搞好协调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如何将市场经济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是党驾驭市场经济、转变领导方式的根本性任务。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首先要把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机制规范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经济体系,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保证党对经济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安排人事、协调关系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转变领导方式。对企业党组织来说,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二是规范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容。党委坚持议大事、管干部,对企业重大问题把关定向,不对生产经营中的具体事务进行指挥干预。三是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范围。四是组织保证,党委必须依法进入决策层。五是有党员的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或者将其党员纳入归口管理,消灭党建工作的“盲区”。六是对流动党员建立形式多样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如一些地方探索出来的“归口管理”、“社区管理”、“挂靠管理”等。七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标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即选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一个好书记,培养一支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好的党员队伍,选准一条发展致富的好路子,建立健全好的经营体制,以及好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三、针对自身问题坚持不懈抓党建加强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腐败与反腐败的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得多。所有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等,都必须在改革开放面前接受考验。党员干部要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享乐观、亲朋关等考验,首先必须守住自己的思想防线。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党在新世纪面临的新情况和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三个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四、从严治党,务必健全法制。从严治党必须做到:一是根据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和党章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健全各级党委的工作制度、决策制度和反馈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杜绝目前干部人事制度中的腐败现象;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有效的监督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和轮换制度,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五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考核、评审、奖惩、升迁、流动制度,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六是建立健全党员进出和管理制度,改变目前“易进难出”的状况;七是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八是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举报制度等一系列制约和防范腐败的规章制度。五、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权力没有制约或制约不力,是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同志当年讲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有效监督的新路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增加监督的渠道,如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等等。要害是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要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建立人民通过有效途径监督党和政府的机制。必须拓宽监督的内容,如决策监督、工作监督、职权监督等等。要害是职权监督,要通过有效途径制约权力滥用,对违纪者或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处理。必须实现监督手段和途径的多样化,如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要害是建立起有力有效的监督。监督的对象也很多,有行业监督、岗位监督、部门监督等等,重点是对领导机关、执法者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因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是从这些部门及其领导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六、抓好党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员干部要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理论研讨、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全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在开展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选好配领导班子配备力度,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不断深入推进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在各级班子、各个班子中形成了竞相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形成了各尽所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党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营造风清气正、实干创业的政治环境。我市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组织开展了“利民行动”和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交通、住房、饮水等民生难题,许多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各级党组织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同时引导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主动推进工作落实,形成了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工作态势。七、经济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中推进党的建设。注重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改进领导经济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形势研判、目标确立、政策制定、措施落实等工作,领导经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党始终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只有不断通过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通过强有力的党的建设,才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朝着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努力奋斗。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下,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能改的坚决改,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改的坚决守住。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广泛凝聚全党全国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推进改革合力的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然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强大力量。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紧迫课题。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可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自身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了实现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领导。4、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着力抓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把握改革方向,凝聚改革共识。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引导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二是完善推进改革落实的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营造全面深化改革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论文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下,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能改的坚决改,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改的坚决守住。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广泛凝聚全党全国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推进改革合力的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然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强大力量。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紧迫课题。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可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自身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了实现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领导。4、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着力抓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把握改革方向,凝聚改革共识。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引导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二是完善推进改革落实的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营造全面深化改革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论文3000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当从三个层面来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第一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体现党的宗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之所在。认识不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把二者机械的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么是思想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挑拨。至于一些人宣扬“党、法不能两立”,诘问“党大还是法大”?其目的更是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蛊惑群众、搞乱人心,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引向邪路。第二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一方面,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在社会主义中国,法体现的就是人民政权的意志,维护和保障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政权和国家法制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说,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与意志是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能够实现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离开了这一基石和连接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也就不能实现辩证统一。如果我们的立法、司法和执法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意愿,不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保障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就必然不能符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这时,党作为执政党必然要对法治进行修正;如果我们党的领导违背了自己的宗旨,党的执政必然也和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矛盾。始终坚持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辩证统一,是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键所在。第三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理论命题,而且是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基本的原则,就是法治,通过各领域、各系统实现法治,形成完备的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建设也会得到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也会得到不断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把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出符合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能够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研究和学习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关系的实践意义之所在。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下,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能改的坚决改,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改的坚决守住。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广泛凝聚全党全国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推进改革合力的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然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强大力量。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紧迫课题。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可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自身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了实现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领导。4、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着力抓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把握改革方向,凝聚改革共识。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引导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二是完善推进改革落实的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营造全面深化改革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一、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传统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我们党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丰富经验,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也有一套有效的领导方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活动由原来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计划指标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内部由过去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变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投资、管理和劳工三方关系等等。这些重大变化,必然要求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带来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权力分配、人员流动等变化和影响,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形成了不同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多层次社会阶层,出现了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国有企业随着“改组、改制、改造”的深化,亏损企业一部分工人下岗、分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在迅速增加。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盲区”。某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多数也是普通劳工,流动性很大,这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市场经济原则给党性原则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带来新的变化和考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认为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动力。但共产党人在承认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强调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必要时能够牺牲个人利益。这两种价值观显然有不一样的地方。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面前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贪图物质享受,沉溺于纸醉金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不惜以身试法。四是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村股份合作制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带来深刻变化。一些地方主要是通过公司章程和经济手段来管理村务,党组织实际上处在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在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和致富带头人,使得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有的处在瘫痪状态,甚至被宗教组织或其他地方恶势力所取代。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与任务,及时改进自己的领导观念、领导方法和活动方式,提高执政水平。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有机结合的。我们要纠正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认识,树立二者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树立运用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进行经济建设的观点;改变地方保护、部门封锁和条块分割的做法,树立改革开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观点;改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观念,树立敢闯敢试、开拓进取、善于探索的观点,等等。一方面,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要求充分享有自主性,减少行政干预和决策层次,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改变过去那种压指标、分任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以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领导方式。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领导方法和方式,使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由微观转向宏观,把主要精力用在制定政策方针、引导发展规划、搞好协调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如何将市场经济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是党驾驭市场经济、转变领导方式的根本性任务。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首先要把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机制规范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经济体系,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保证党对经济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安排人事、协调关系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转变领导方式。对企业党组织来说,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二是规范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容。党委坚持议大事、管干部,对企业重大问题把关定向,不对生产经营中的具体事务进行指挥干预。三是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范围。四是组织保证,党委必须依法进入决策层。五是有党员的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或者将其党员纳入归口管理,消灭党建工作的“盲区”。六是对流动党员建立形式多样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如一些地方探索出来的“归口管理”、“社区管理”、“挂靠管理”等。七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标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即选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一个好书记,培养一支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好的党员队伍,选准一条发展致富的好路子,建立健全好的经营体制,以及好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三、针对自身问题坚持不懈抓党建加强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腐败与反腐败的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得多。所有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等,都必须在改革开放面前接受考验。党员干部要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享乐观、亲朋关等考验,首先必须守住自己的思想防线。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党在新世纪面临的新情况和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三个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四、从严治党,务必健全法制。从严治党必须做到:一是根据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和党章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健全各级党委的工作制度、决策制度和反馈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杜绝目前干部人事制度中的腐败现象;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有效的监督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和轮换制度,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五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考核、评审、奖惩、升迁、流动制度,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六是建立健全党员进出和管理制度,改变目前“易进难出”的状况;七是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八是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举报制度等一系列制约和防范腐败的规章制度。五、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权力没有制约或制约不力,是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同志当年讲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有效监督的新路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增加监督的渠道,如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等等。要害是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要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建立人民通过有效途径监督党和政府的机制。必须拓宽监督的内容,如决策监督、工作监督、职权监督等等。要害是职权监督,要通过有效途径制约权力滥用,对违纪者或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处理。必须实现监督手段和途径的多样化,如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要害是建立起有力有效的监督。监督的对象也很多,有行业监督、岗位监督、部门监督等等,重点是对领导机关、执法者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因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是从这些部门及其领导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六、抓好党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员干部要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理论研讨、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全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在开展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选好配领导班子配备力度,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不断深入推进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在各级班子、各个班子中形成了竞相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形成了各尽所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党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营造风清气正、实干创业的政治环境。我市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组织开展了“利民行动”和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交通、住房、饮水等民生难题,许多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各级党组织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同时引导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主动推进工作落实,形成了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工作态势。七、经济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中推进党的建设。注重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改进领导经济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形势研判、目标确立、政策制定、措施落实等工作,领导经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党始终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只有不断通过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通过强有力的党的建设,才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朝着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努力奋斗。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