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语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14:11:09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语文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企业通过专设信息机构、信息主管,配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建立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发展模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系统也代写硕士论文大量使用计算机,但是这种使用只是去解决个别财务问题,缺乏从企业总体角度对财务进行网络设计,从而形成众多的财务“信息孤岛”,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财务管理效率的低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消除各个“信息孤岛”,实现财务集成式管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对传统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改造,即通过对对传统财务模式的工作环节、工作单位、工作步骤加以判断,并对逻辑关系、时间耗费、可否并行等进行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构思出能够最佳的完成统一工作目标的一系列工作单位和环节,以求在质量、速度、成本、服务等各项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得到改善。  1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及其缺陷  1传统财务会计流程  财务会计流程是指财务会计部门为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财务会计流程包含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输出四大过程,它是连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桥梁。因此财务会计流程的设计思想、数据的采集方法效率、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是根据几百年前帕乔利的会计理论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思想是分类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也是分类汇总数据,它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其数据的主要载体是原始凭证,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填制凭证一登记账簿一编制报表”的顺序,经过对原始凭证进行数据加工生成各类账簿,最后以账簿、记账凭证为依据,编制对内对外报表提交给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管理者等。·具体结构如图4-l所示:  2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  面对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构的挑战,基于帕乔利的会计理论发展起来的财务会计流程已不再适应网络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AICPA主席罗伯特。梅得尼克(Robert Mednick)曾指出:“如果会计行业不按照IT技术重新塑造自己的话,他将有可能被推到一边,甚至被另一个行业一对提供信息、分析、签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视角的行业所代替。因此,深入分析传统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对于改革财务会计流程、财务管理流程,用流程再造的思想指导财会人员重塑并控制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在传统的手工账务系统时期,财务会计流程都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到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时期,也只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手土会计流程,虽然也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IT环境下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子系统,如材料核算系统、账务处理系统等,但也只是实现了财务会计流程自动化,实质只是操作手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传统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各个子系统或模块之间彼此分隔,形成的是以子系统为单位的一个个信息孤岛。各核算子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只能满足财务部门的需要,而不能满足与之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的需要,无法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  (2)传统财务会计流程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管理的需要  企业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伴随着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由于传统会计体系结构、思想和技术的制约,会计师并不采集业务流程的全部数据,而是通过判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哪些数据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采集其中的符合会计定义的资金流信息,而对于业务活动过程中伴随的物流和信息流,如信息客户所需的诸如生产力、执行情况、可靠性之类的其他信息,却不予考虑。结果同一经济业务活动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手中。由于传统会计体系只关注整个业务过程的一小部分,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这种流程方式不仅使得流程环节增加,而且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不一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再者,传统会计流程的最终结果一三张财务报表,限制了财务管理者得到的信息代写硕士论文种类,不能从多层次、多角度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传统财务流程无法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  任何企业资金流都是伴随着物流流动的,但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质流信息,财务管理流程中的控制功能往往都是事后控制,这使得企业无法从效益的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实时控制。这是因为,会计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而不是在业务发生时实时采集;会计数据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据进行过账、汇总、对账等;财务报告不能直接利用,必须经过若干道环节加工才能供使用者使用;传统财务管理更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经济的约束使得财务控制仅仅是事后控制。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日,要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必须实现信息的实时性,但是传统财务流程的滞后性不能使财务管理者从中得到所需的信息,不能满足财务实时控制的需要。  2业务流程重构理论分析  业务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伴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而产生的一个理论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柔性、低成本的经营目标。其核心思想是要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它不是在原有组织结构上进行简单的专业化划分,也不是对原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而是在对企业业务流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以获得极小上重大改善的活动。  业务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lneering,简称BPR)理论首次于1990年由美国的Mchael Halluner博士提出。它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tlti。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它的内涵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的、系统化的企业组织工作流程及相关活动,它突破了传统劳动分工理论的思想体系,强调企业组织形式以“流程导向”替代原有的“职能导向”,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发展到现在,不同的学者对BPR有不同的理解,但概括起来讲,BPR是以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18]。其核心是“过程”观点和“再造”观点。“过程”观点,即集成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使其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的分界线,以求管理作业过程重建;“再造”观点,即打破旧的管理规范,再造新的管理程序,以回归原点和从头开始,从而获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大突破。  业务流程重构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业务流程分析与诊断,它是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给予诊断;业务流程的再设计,针对前面分析诊断的结果,重新设计现有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业务流程重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对于业务流程重构的主要方法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模糊或跨越组织界限。IT技术使时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不复存在,因此,BPR也可以使严格划分的组织界限模糊,甚至跨越组织界限,建立扩展的企业业务过程。  3财务会计流程重构  为了顺利实施网络财务,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对传统财务会计流程进行重构。我们应该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仔细研究财务流程的具体内容和各个环节,从传统财务流程的缺陷出发,重新构建财务会计流程,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达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预算的全面管理和资金的动态控制。  1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的目标  财务会计流程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生产规模的发展,能够科学有效管理子公司,能够及时服务决策等。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网络财务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流程重构必须满足以下目标:  (1)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实现数据共享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在基础理论、工作程序、组织方法等发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按照信息处理的要求,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管理要求。再造的财务会计流程不再是传统会计流程的模拟系统,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同目前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崭新系统,是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共享。即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有关标准编码等简单加工,形成源数据,以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是财务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实现共享。  (2)建立集中管理系统  一方面建立集中的网络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另一方面将系统管理权限集中到公司总部。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服务和共享,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同时,上级机构从计算机上能做到即时查询、审计,严格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3)强化系统处理能力  充分运用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处理能力,通过人为的程序设定,实现业务自动生成会计实时凭证,财务数据的及时自动上报,强化数据汇总、合并和分析的能力,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减少审批程序、强化控制体系  减少相关的审批程序,缩短业务流程运行的时间,通过强化控制机制,实现对内部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如通过预算管理,目标管理等加强内部管理力度。  (5)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服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如何及时准确地将财务报告反馈给决策者,是业务流程重构的最终目标。  2财务会计流程重构思路  (1)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事件驱动”是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照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例如:利用事件驱动表而不是账户来“登记”一项销售业务,要将销售数据记录在销售事件数据和销售一存货事件表,当发生销售时,将销售收入记入销售表,将销售成本记入销售一存货表。初始  设计时,同时为该事件设计相应的“事件驱动程序”模型,当需要某类信息时,根据不同的事件驱动相应的处理程序,从而提供相应的信息。根据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原理,当业务事件发生时,业务事件处理器按业务和信息处理规则,将企业所有与业务相关的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逻辑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最大程度地存储了财务系统和非财务系统的数据,企业范围的各类“授权”人员都可以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所需的信息,这一集成的数据仓库足以支持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由于数据仓库的引入,数出一源,信息集中,避免了数据的不完整和重复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范围的数据共享,简化了流程,实现了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做到所有数据出自一处,共同使用,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信息,支持决策。具体流程过程如图4-2所示:  (2)将实时信息处理嵌入财务管理过程中  将实时信息处理流程嵌入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去,企业执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将业务事件的相关信息输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信息系统中,通过执行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生成集成信息,实现集成化财务管理。这样,财务人员将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把财务部门延伸到各个业务部门,直接关注实际业务过程,实现实时控制事中业务并理风险。  (3)将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规划及设置  通过财务工作与其它业务工作的整合,财务部门的许多岗位将受到影响,一些工作岗位将被取消,如材料岗,固定资产岗,报表岗等,他们将被整合到相关的管理工作中。在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的过程中,将需根据财务信息化的要求,重新设置岗位,如审核岗,要定期与不定期地核对网络财务信息与业务原始数据;会计主管岗,要保证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制定财务制度并监督其实施,搞好内部控制,搞好核算与其他信息流之间的协同;会计综合管理岗,将输入、处理与输出为整合到其他价值流中的会计信息,例如,管理费用的处理、财务分析与管理等。同时还应设有系统维护,出纳岗等。  (4)使财务人员从信息处理者转变为业务管理者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财务人员从财务信息日常处理中摆脱出来,能够更好地关注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其管理的职责。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分离,并且只处理业务过程中所发生事件的一个子集,而财务会计又是财务管理所需数据的重要提供者,因此这种状况将导致财务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脱节,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因为,解决业务问题要了解企业的战略、业务过程、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情况,当财务人员忙于并仅限于处理业务过程中所发生事件的“传统会计数据”时,无暇获得其他信息,也就无法更好的进行财务决策,实现财务管理。因此,使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制定和实施整个业务处理,按照模糊或跨越组织界限的方法再造流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3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的组织与实施  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的组织与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项目实施组。它是项目的专职工作组,从公司业务部门、信息部门和财务部门抽调业务娴熟的人员参与,并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这样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权威性,同时,也解决了部门间利益的协调问题。  (2)开展广泛的宣传培训工作。业务流程重构的本质是思想观念的重塑,因此,开展广泛的培训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培训对象包括: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一般员工各层次。培训内容包括:会计流程再造的主要步骤的概念与必要性的教育、企业新构造的业务流程的讲解、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应用培训等。同时,将培训贯彻整个实施过程,它与项目实施计划相伴而行。  (3)数据准备和数据整顿。根据新业务流程和软件需求进行相关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主要包括:会计科目、部门、职员、客户、供应商、物料等项目的设计和编码。项目的设置和编码要以满足企业管理需求为标准。  (4)实施系统初始化。将整顿后的数据维护进系统中,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5)系统运行测试。这是系统的试运行环节,也是对业务流程重构效果的检测。采用跟踪、记录的方式总结运行中问题,并通过协调进行业务流程的修正。保证新业务流程的适应性。运行测试过程中原有业务流程要并行,至少在3个月以上。  (6)上岗人员考核。新系统的日常操作和基本要求要求操作员必须掌握。并经过考核合格方可取得上岗资格。考核主要包括:新业务流程、软件应用和系统操作管理制度等。  (7)进行系统和流程切换。这是正式启用新业务流程和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始。  4财务会计流程重构典型案例分析  1公司业务分析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叉车行业唯一上市公司,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叉车生产、科研和出口基地,每年生产销售500多个系列品种,公司年产叉车2万台,连续13年各项指标全国第一。旗下拥有十多个分子公司、生产厂和100多个经销公司、销售服务网点。它是一个由单一财务核算单位逐步演变为拥有合肥铸锻厂、合力配件公司、安庆车桥厂、蚌埠液力机械厂、宝鸡合力叉车厂等多家实体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的现代企业。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会计流程再造前,财务核算上总部和分支机构地域差异,造成数据传递不及时,公司及各下属企业财务软件系统不统一,无法实现公司统一的财务信息汇总、财务成果分析等财务管理;分支机构上报的仅仅为简单报表,总部对其业务具体情况很难及时查询;公司所有财务软件均采用DBASE、ACCESS等小型数据库,系统安全性较差、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维护量大;系统与企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不能跟上,不能与企业ERP系统形成较好的接口,形成以财务为核心,业务为主线的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问题的提出  短短几年内,安徽合力已经从单一企业发展为拥有合肥铸锻厂、合力配件公司、安庆车桥厂、蚌埠液力机械厂、宝鸡合力叉车厂等多家实体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的现代企业。按照传统的职能化的财务管理方式,每增加一个分厂,一个子公司,不仅要增加一个完整的财务部,还要在总部相应增加财务核算人员汇总账目。分子公司的财务职能化使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更加健全,但由此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关科目等设置缺乏统一性,数据统计分析难度大。  (2)数据缺乏共享,部门与部门、机构与机构间存在信息孤岛。  (3)监管存在部分权利真空,缺乏有效的集中式管理。  (4)重复性劳动过多,相关环节冗余。  (5)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差、成本高。  为了减轻财务人员的压力,合力一些分公司的财务部门曾先后采用一些电算化系统或财务软件,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DBASE、ACCESS等小型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较差、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维护量也很大,数据传递不及时,无法实现公司统一的财务信息汇总。同时分支机构的上报数据仅仅限于简单报表,总部很难对其业务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查询,更无法及时进行管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可见,不进行  统一的集团财务整合,单单在分支机构设立财务部门,这些财务职能部门能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3财务会计流程重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安徽合力从2002年开始通过启用金蝶K/3集团财务系统,开始实施“统一财务”信息化改造。与很多集团企业认为实施集团财务就是上一套集中管理软件不同的是,合力的集团财务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流程优化改革。  (1) 财务会计流程重组的目标  在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公司领导层提出了以下目标:  1)统一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原则。其中,尤其强调会计科目等基础资料的统一。  2)建立集中管理系统。一方面建立集中的网络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另一方面将系统管理权限集中到公司总部。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服务和共享,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同时,上级机构从计算机上能做到即时查询、审计,严格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3)强化系统处理能力。充分运用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处理能力,通过人为的程序设定,实现业务自动生成会计实时凭证,财务数据的及时自动上报,强化数据汇总、合并和分析的能力。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4)减少审批程序、强化控制体系。,减少相关的审批程序,缩短业务流程运行的时间,通过强化控制机制,实现对内部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如通过预算管理,目标管理等加强内部管理力度。  5)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服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如何及时准确地将财务报告反馈给决策者,是业务流程重构的最终目标。金蝶集团财务顾问认为,安徽合力的集团财务流程优化策略,实际上是金蝶倡导的企业绩效管理在企业的实践形式。明确集团财务流程优化策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要实现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只是手段,真正的出发点是通过流程优化建立企业绩效管理的财务监控体系。  (2)财务会计流程重组实施方案  安徽合力的管理理念是“实时有效,追求卓越”。安徽合力的集团财务从流程优化起步,也体现了公司的这一管理理念,可以总结为“聚焦重点、快速合力”。聚焦重点:安徽合力信息化整体规划包含四个方面:集团财务平台、P洲平台、三维设计平台和生产运作平台。业内都知道,安徽合力自主开发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安徽合力学会了两条腿走路一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继续其自主开发的策略,集团财务则选择与金蝶合作。这使集团财务的实施多了一些自由度,降低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复杂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集团财务的以流程优化为核心的实施目标变得非常明确,需求也更容易掌握。  快速合力:如果把安徽合力的“合力”二字当作动词,恰好可以说明公司的信息化实施的既快又稳的实施过程。调查显示,安徽合力“快速合力”的技巧主要体现在:  1)财务主导:财务部门主导集团财务对完善基础数据和快速优化流程起到了决定作用。在企业只有财务部门对流程混乱和数据不统一感受最深,所以在实施的过程,财务部门最投入。最初的系统基础设置,包括会计科目、基本财务流程,就是财务部员工全面讨论的结果。其中,仅仅是会计科目,财务部门就花了整整两周时间进行讨论。这为系统实施后的顺利运行打下了基础。  2)目标选型:从目标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功能和系统好坏的简单对比进行产品选型,这个选型策略也体现了计划信息处张孟清处长(项目负责人)的流程化思维。他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明确我们选择的集团财务系统是拿来干什么的?合力的目标就是统一财务,我们只需要告诉员工这一系统多么重要就可以了。所以,集团财务选型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根据事先调查的结果,邀请了两家供应商。在经过一些细节的比较之后,选定了金蝶K/3集团财务解决方案。  3)流程创新:集团财务的流程优化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这要求软件系统支持业务流程的不断创新和快速配置。事实证明,金蝶K/3的快速配置平台成了合力不断优化集团财务流程的最理想的工具。财务部要求,总部和机构的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对系统应用流程进行调整和创新,每个财务人员都要具有创新应用的能力。结果,合力的金蝶k/3财务系统每年都在更新,而且流程开发的数量特别大,为了配合这些新设计的流程,每到年末岁初,合力财务部都对财务系统进行初始化。而现在,金蝶己经推出K/3的专用快速配置平台—金蝶K/3 BOS,进一步增强了金蝶系统的柔性化流程设计能力,为企业可持续的流程创新打开了自由的空间。  4)通过培训推动观念转变:业务流程重构的本质是思想观念的重塑,因此,开展广泛的培训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安徽合力集团财务培训过程贯穿了整个实施过程,主要的的培训对象包括:企业领导、  管理干部和一般员工。培训内容包括:会计和财务流程再造知识教育、企业新业务流程的讲解、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应用培训等。公司要求45岁以下的员工必须通过培训考试。  5)具有“合力”的实施团队:整个实施和切换过程中,合力自己的项目组成员与金蝶的实施顾问共同为各地财务人员提供培训和工作指导,耐心细致的工作将推行的阻力下降到最小。在合力,我们并没有看到具体的支持口号,但是却可以从制度中找到真正的支持。  在合力,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回报考核一向是充满了信任和长远眼光的,合力的每个具体业务负责人也能够体会信息化给自己工作带来的真实价值。  天时,地利,人和,是任何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天时”来自于企业的快速成长,“地利”和“人和”却需要企业创造。“重点聚焦、快速合力”可谓为安徽合力的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创造了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4财务会计流程重组时效分析  VBM(基于价值的管理)管理思想认为,以财务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已经成为经济金融化条件下最为合乎形势发展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活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财务管理活动居于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从财务流程优化着手集团财务改造,体现了企业价值与集团财务管理行为的内在联系,因此,必将打开集团财务价值增长的新空间。  安徽合力的集团财务流程优化从哪些方面打开了集团财务价值增长的新空间:  (1)统一基础科目提高了财务基础数据的可比性和通用性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将下属公司科目统一至二级,并对有关科目规定了核算项目。在原来的分散账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经常出现公司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的情况,给公司财务管理和各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而通过统一科目和规定核算项目,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公司内外部资源整合,发挥总部的计划与  控制作用等需求也都得到了满足。  (2)统一的财务与业务流程提高了财务的实时核算和实时控制能力只要核算时输入的基础信息充分、正确,系统就能自动按照设定的业务模板进行相应的凭单的账务处理,并自动生成资金、往来、费用报表,资金管理、往来管理、产品管理信息可以迅速反映到决策层,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和实时监控。  (3)及时准确的合并报表提升了企业价值评估能力  过去,安徽合力总部很难对其业务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查询,更无法及时进行管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现在,通过金蝶合并报表,集团财务内部数据能及时自动上报,上级机构能对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合并和分析,使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全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其提供决策支持数据,提升了企业价值评估能力,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应变能力。  (4)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价代写毕业论文值的预算控制能力  安徽合力集团财务管理系统己经实现以目标利润为出发点,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预算,并提供全面预算的编制、预警控制、预算追踪及预算分析,为公司的预算管理提供流程控制,并建立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公司企业经营活动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

首先,信息化建设后的结果是一组信息化系统软件的集合。而信息化系统本身具备,数据易于存储,计算统计分析速度快,数据易传递易共享(让其他人也可以按相关的规则获得),等特性,这种优势在人工的情况下,是无法比拟的,因而在物理上,提供了快速处理数据的基础。 其次,信息化系统软件集合,并非只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享、计算数据,而是依具一整套规则来进行的,即是将企业的业务运作规则及管理机制复制到其中,换言之,即是企业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再现,否则信息化系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组织在人工状况运行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常因人的原因(人情、意识、行为习惯等)导致业务运作受到滞阻,工作效率不高,而有了信息系统,相当于多了一个无形的判官,通过强制的手段,促使和提醒人员按时进行工作办理,从而能够强化组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非只是将企业管理机制,简单直接复制到相应的信息系统中,而是事先通过对原有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经营模式)进行审视,而审视的过程,则是以现有的管理机制能否满足企业战略实现的需要来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可能因原有管理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如不合理等),因而将这些问题同样也带到信息系统中,使信息系统失去意义。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机制改善后,而进行的复制。即满足组织现有业务运作的需求。 第五,在信息系统对合理的管理机制复制的条件下,获得的数据,是相对准确和客观的,而且获得这些数据的速度非常快,因而组织高层也能够对组织的情况进行快速分析,做出决策和响应,即决策分析,制定和调整战略。 第六,组织的发展需要(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要求组织进行持续的改进(按照战略的要求不断变化或变革),因而其管理机制也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因此,信息系统并非是在简单地完全或固化式对管理机制进行复制,而一定是要保证在灵活可变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因为一旦组织管理机制发生变化时,而信息系统此时无法进行自主适应时(通过简单配置达到适应的目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会变为一堆废物,或是必需花费更多,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编程开发)。 第七,组织在有意识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可能早就存在一些信息化系统和相关硬件设备,从节约投资,降低浪费,整合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对这些已有的信息系统和设备进行审视,即该信息系统能否达到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运作的要求,不符合时,有没有进行改造的可能,如果可改造话,改造是否经济。因此,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信息化资产,拿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置。 第八,自从有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就成为组织运作的重要载体和资产,即其实质就是组织运作的写照,因而需要好好地保护它,不然就会对组织运作和组织战略带好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其安全性特别重要。安全性体现在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运作,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是否是在允许的规则下被合法的共享。 总言之,信息化系统是一组工具,比之如,军队士兵的装备,有了良好的装备,就是能够打胜战的前提。 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过程,首先是依据组织的战略,对组织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IT规划),制定策略,然后再按照规划进行实施。 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对组织业务运作(管理机制)是否合符组织战略目标达成的要求进行审视。如不能满足,就应该提出其改善意见。 同时需要,对组织现有的信息化资产进行评估,看能否满足对组织战略、业务运作、信息安全足够支撑,分析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善和处置建议。 同时还需要,对组织的信息化资产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看承载其信息化资管理的组织,能否保证信息安全,信息化系统正常运作,以及组织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并提出改善和重组的建议。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得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篮图),以及投资预算,及组织中信息化管理组织的改善保障措施、和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对信息化资产进行治理和处置(IT治理),信息化资产的增加(IT选型)、及对组织中信息化管理组织的治理。而这一切都源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明白了信息化建设对于组织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结果,让我们获得了优秀的工具,就如同军队,获得了优良的武器装备,确保我们战无不胜。正如土枪永远敌不过大炮,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 同时我们也知道,再好的工具、再好武器装备,如果没有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队伍来使用的话,同样也会打败战。而信息化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对组织进行整治和改善过程。 一言以蔽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帮助组织构建起对组织的战略、业务运作、信息安全获得实现和保障的管理机制和支撑平台。其具体表现在于:固化和加速组织业务运作,强化组织执行力,提高组织响应速度和决策水平,提升组织效率,降低组织成本,是组织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生

在企业没有做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是不会发现企业的运营有如此多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意味着所有的流程都 要规范化,仅这个过程就能让企业意识到机构和岗位出现很多不匹配问题,各部门沟通不畅,落不明确。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企业规范自身管理的过程 。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企业通过专设信息机构、信息主管,配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建立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发展模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数学

研究目的一般就是本文通过关于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主要是梳理出当前我国第四方物流都存在哪些运作模式,并就将来运作模式的整合等趋势进行预测。意义一般分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就是对理论有什么贡献现实意义是对行业发展有什么贡献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不懂可追问合适请采纳给你一份,更详细回答见下方的附件,手机可能看不到,得电脑上网看供参考,免财富值下载

教育信息化其建设意义在于:1、教育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各环节的效率并改进教育各环节的效果众所周知,信息化之于社会各领域最大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超快的反应速度,同时还有着极低的差错发生率,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同时改进工作效果,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截至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在教育的末端环节也就是考查环节,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批阅速度,甚至很多教育中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答案纸以标准填涂卡的形式最终由系统进行阅卷,有些教育领域甚至已经广泛推行了无纸化考试,全部在系统上完成,考试交卷即可立即获得自己成绩,这相比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手工阅卷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阅卷的出错率,还做到了环保,可谓一举三得。2、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理应最大限度的实现均衡化分布,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均衡化进程很慢,在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越来越不均衡的分布趋势。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过于集中以及山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是没有意识到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社会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围绕教育信息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在课件以及教案统一化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影像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学校各个教室的每一节课都实现同步化上传至大数据云端,然后各个地区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视频直播或者回看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全过程,甚至未来我们还可以引入VR技术等前言信息化技术,实现跨地区的虚拟现实参与式听课,相信这样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对于彻底消灭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将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为什么医院要发展信息化?答: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已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医院既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因而,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和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实施者进行系统培训也同样势在必行。2、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答:经济效益 庞大的医疗体系、大量的数据信息,靠人工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医院对管理水平的需求。对药品的调价通过网络立即传输到门诊,门诊收费也就可以以最快最新的价格进行收费,药房发药通过立即调收费处的处方核对发药,对不合格的处方或多收漏收的处方及时的反馈,从而杜绝多收或漏收现象。通过信息系统管理,病人出院打印清单清晰明了、简单易行。信息系统在方便病人的同时,也在方便了医院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对药品出入每个环节的监管。例如:临床科室可以监督B超、CT、检验科等功能科室的收费情况;药房通过信息管理发现和杜绝药品的差错,从而避免错收或漏收。另外规范医院的流程,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药房和药库盘点,以要一个星期,现在一天时间就行。还有基本的医疗数据采集工具,在帮助医院的日常管理、医疗活动和经济核算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论文摘要怎么写

如何实现办公信息化建设  摘要: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关键词:办公信息化,方案,信息建设,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充分发挥信息的先导作用,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突出信息服务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农村获取信息难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村信息化实用型、互动型数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成立各级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信息化设备拥有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二)具体任务:  1、组织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和村四级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市级要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县(市)区有信息中心、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设立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培训,强化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2006年市级要丰富完善平台内容和数据库,县(市)区、乡(镇)要抓好试点建设,有条件的村也要设立信息室。明年宽带网络覆盖村要在828个村的基础上达到1200个,两年内基本实现联网。200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逐步形成一个队伍健全、手段先进、制度规范的集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组织实施网络入村入企工程。为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依托通讯公司现有的网络建立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设立专家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价格、多媒体互动、农村党建等栏目,利用市农业信息网、当地学校和村委会现有的信息资源,采取微机入网、手机短信入网、IPTV网络电视入网等多种形式,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级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和农村种类专业协会等延伸。明年全市入网的乡(镇)要达到85%、村要达到60%,三年内基本实现村村入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的信息入网工作,明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  3、发挥网络优势,提供信息服务。以现有的三级网络为依托,以“佳木斯市三江农业信息服务网”为龙头,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做好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时发布各种农民所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提高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逐步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大户提供信息资源,采取会员制方式建立网络信息市场。进行农业价格行情分析、市场预测等信息交流互动,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建立农业信息化试点。今年要在全市各县以一个乡五个村为单位建立信息化试点,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新技术、新经验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开展与农民互动式信息服务。力争三年内100%的乡镇和85%的村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应用信息化。  5、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培养,解除专业人才缺乏局面。对农产品、销售、贮存、加工动态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保证我市上传信息、发布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组织机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三到位”。  (二)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制定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总体要求和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与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方案相衔接,明确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培训,提高信息员的素质和水平。各县(市)区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建立一套长期、科学、规范的培训、认证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和增强全市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和市县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训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逐步建立一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涉农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村集体、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介入。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共同筹措信息化所需资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积极争取项目落实,用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建设。  (五)制定安全保障制度。为保障农村信息网络正常运转,各县(市)乡(镇)必须作好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要采取内外网隔离、设立防火墙、及时杀毒、软件升级等方式,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支持下采集、储存、管理、检索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与图形产品的计算机系统。介绍了GIS的数据组织及其在配网自动化中的主要应用,包括离线和在线两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组件的系统开发模式及建立WEBGIS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 应用 以实际地理位置为背景的电力设备分布图,不仅能在设备管理上为用户增加设备空间位置的信息,而且通过实时信息能准确地反映配电网的实时工作状况。因此,GIS已成为配电网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数据组织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空间位置为参考的数据,地图是空间数据的一种表达方式,空间位置通常是用空间实体与某中参数坐标系统的关系来表达。 各种地理空间实体,如居民区、街道、市政管线、电话亭、电力线路等,在计算机中的表达一般抽象为点、线、面这3种最基本的实体,任何空间实体都可以用点、线、面,再加上说明和记号来表示。 这种空间数据的组织能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布置设备、线路,展示配电网的实际分布,采用层的概念组织图形和管理基础数据,自由分层,层次之间又可以灵活的自由组合。 与空间图形数据对应的还有属性数据,既对图形相关要素的描述信息,如配电线路的长度、电缆型号、线路编号、额定电流、配变型号、编号、名称、安装位置、投运时间、检修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这些属性数据的用途为结合图形进行档案资料的查询提供具体信息。对已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中录入和使用的部分属性数据,可通过共享途径直接获取,末录入的则必须在GIS中进行录入和编辑。 属性数据可存于任何关系型数据库中,如:SQLSERVER,SYBASE,ORACLE 等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能管理具有地理属性的空间数据,所以大多以文件形式存储。从数据的多用户、访问安全性以及数据操作的高效性来讲,这种储存形式力不从心。各大GIS 公司相继推出这类产品。如:ESRI公司的SDE(空间数据库引擎),通过SDE把地理空间数据加到商业关系型数据库:MAPINFO公司的SPATIALWARE上,可以将地理数据存储到RDBMS中,ORACLE81 SPATIAL使得ORACLE81数据库具有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2 配电网GIS的建立 目前开发配电网GIS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把GIS作为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平台,另一种是把GIS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与SCADA等其他系统共同完成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案比较可行。原因是目前大部分地区SCADA系统的功能已经完成,并且投入运行,作为新增加的GIS只要通过数据库的关联,就能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又能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独立性,使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增强。同时减少了开发GIS子系统的工作量,免去了资金的重复投入。 3 配电网自动化中GIS实现的功能及其特点 GIS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分为离线和在线两个方面。 1离线应用方面主要包括: A.图形的操作:在以地理图为背景的配电网分布图上,可以分层显示变电站、线路、变压器、开关到电杆以及到用户的地理位置。由于这些图形均为矢量图,可完成无级放大、缩小和漫游,并且地理的比例尺及视野可以任意设定。 B:空间数据测量:测量两点、多点之间的距离和任意定义区域的面积。通过鼠标定位,既可得出该点的坐标,可完成配电线长度的测量,也可以统计供电区域的面积。 C:设备档案管理:管理所有的配电系统设备档案和用户档案,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查询统计。主要根据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关系,进行双项查询。条件查询(从数据库查询图形,按设备的属性数据库查找设备地理位置,对典型设备可以进行查询、显示、列表、统计)和空间查询(从图形查询属性数据,在图形上对任意设备进行定点查询和多边形小区查询,并且显示、列表和统计)D:设备检修管理:根据检修管理指标,自动地进行校核,自动列出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提醒工作人员安排设备检修工作,并提出设备检修计划。 E:用户报装辅助决策:通过直接在地图上部设报装用户位置,系统根据报装容量,电流强度等自动的搜索设定范围内(范围值可以在界面上灵活设置)满足要求的变压器,选择不同的变压器系统自动在图上画出最佳的架设路径,并给出具体的长度。 F:开操作票:把开操作票的任务放在GIS界面上完成,直观、简单地在地图上用鼠标电击选取操作对象,就能把操作对象的名称及其当前状态填入相应的操作票表单中,再在标准动作库及术语库中选择操作目标结果,就能方便、准确地开操作票。 G:模拟操作:可以做计划内停电检修前的预演。分为拉开关、停线段、停馈线等不同方式,根据不同的操作自动搜寻停电范围,预演操作结果,确认后打印停电通知单。 2在线应用 在线方面应用主要包括: A:反映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读取SCADA系统实时状态量,通过网络拓扑着色,反映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对于模拟量,通过动态图层进行数据的动态更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对于事故,推出报警画面(含地理信息),显示故障停电的线路及停电区域,做出事故记录。 B:在线操作:在地理接线图上可直接对开关进行遥控,对设备进行各种挂牌和解牌操作。 C:负荷管理:根据地图上负荷控制点的位置,结合独立运行的负荷监控实时系统,以用户的负荷控制终端的基本数据为数据,实现各种查询和分析功能,用图表方式显示结果。根据负荷点的地理分布及其各种实测数据,进行区域负荷密度分析,制定负荷专题图,通过不同时期的对比,辅助电网规划。 D:停电管理:他是配网自动化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打来的故障投诉电话弥补配电自动化信息采集的不足,根据用户停电投诉电话中故障地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故障定位,确定隔离程序;并且分析故障停电的范围,排除可能的故障点顺序。根据维修队伍的当前位置,给出到达故障地点的最佳调度路径,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并隔离故障点,恢复供电。 E:与用户抄表与自动记费系统接口:远方抄表与自动记费系统向GIS传送用户地址、用户的名称以及用电负荷等信息,GIS可以显示抄表区域和区域的负荷情况,使数据更加直观。 4系统的开发 应根据GIS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功能进行模块划分,由于GIS数据量大,维护工作比一般管理系统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另一面,根据供电企业部门的职能划分,对GIS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对建立整个配网GIS来说,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3个自系统。 A:系统编辑,系统自维护,主要完成配电网图形的编辑和数据库的维护。 B:实时运行子系统,能够对配电设备进行各种操作,并实时反映操作结果。 C:浏览,查询子系统,查看当前电网状况,完成各种查询、统计和分析。 随着平台及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GIS的应用越来越来深入,广泛。 参考文献: (1) 朱义勇,宣晓华,王孟龙,配电管理系统(DMS)的技术要求(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37——37 (2) 王学超,配网自动化中动态地理信息系统(J)电网技术,1999(8):58——60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提纲是我们写论文前,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提纲写好后,论文结构、层次、重点也就一一分明了。  毕业论文提纲一般有两种写法,标题式写法和句子式写法。由于我们的论文提纲要提交给指导老师审阅,所以建议用句子式写法。今天我们重点介绍句子式写法。  句子式写法  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只是有些费时费力。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具体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 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 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1、简单提纲  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2、详细提纲  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今天我们说说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提到论文摘要,不得不说2019年下的考试,这次考试论文要求有所创新,第一次没有说写摘要的事。论文的总体要求中只说不少于2000字,项目背景不能杜撰。而在论文的格子纸中,也没有明确标记出写摘要的地方。 当时在考场拿到这个卷子时我是蒙的,反复读了三遍要求和论文纸,没找到写摘要的地方,思考再三我没写摘要。但是考完后,写摘要的小伙伴也过了。可能是第一次创新,评分要求不高! 不要求写摘要这种要求,在软考论文考试历史中是第一次。我猜,多半是大家的摘要都是一个格式,不仅浪费阅卷老师的时间,而且也起不到考核大家归纳摘要水平的作用,所以取消了摘要。 但是,这仅仅是一次考试取消,不一定能代表一直取消。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还是把摘要的写法稍微准备一下。一什么是摘要 摘要就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再简洁的说,就是论文子题目的总结。 为什么说是论文子题目的总结?因为你整个论文都是围绕着三个子题目展开论述的。从摘要就能看出你整个论文是如何对应子题目论述的,写了哪些观点,得出哪些结论。 下面以我之前准备的摘要模板为例子,讲一下摘要的写法。二摘要模板模板开始~~~~ 本文以2018年6月我参与的XXX项目为例,从项目经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讨论项目XX管理(论文题目)的相关内容。文中首先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和系统等一些基本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其次,论述XXX和XXX的关系/其次论述项目XXX管理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完善的XX管理是实现XX的保障。再次,从XX管理的XXXXX几个过程入手,阐述各过程中应用的项目理论知识、工具和技术,并举例说明XXXXX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后,对项目中收获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模板结束~~~~~~注意标黑的连接词~~~~最好是背下来~~三摘要模板分析 下面说说我的这个模板为什么这么写! 整个摘要模板采用总—分的结构。----分割线---- 第一句:本文以2018年6月我参与的XXX项目为例,从项目经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讨论项目XX管理(论文题目)的相关内容。 第一句是一句总句,交代项目的时间,我在项目中的角色以及论文的主题。 第二、三、四、五句都是分句。----分割线---- 第二句:文中首先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和系统等一些基本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二句对应的就是论文第一个子题目。交代项目的背景等相关信息。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摘要怎么写

如何实现办公信息化建设  摘要: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关键词:办公信息化,方案,信息建设,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充分发挥信息的先导作用,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突出信息服务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农村获取信息难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村信息化实用型、互动型数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成立各级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信息化设备拥有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二)具体任务:  1、组织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和村四级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市级要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县(市)区有信息中心、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设立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培训,强化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2006年市级要丰富完善平台内容和数据库,县(市)区、乡(镇)要抓好试点建设,有条件的村也要设立信息室。明年宽带网络覆盖村要在828个村的基础上达到1200个,两年内基本实现联网。200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逐步形成一个队伍健全、手段先进、制度规范的集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组织实施网络入村入企工程。为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依托通讯公司现有的网络建立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设立专家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价格、多媒体互动、农村党建等栏目,利用市农业信息网、当地学校和村委会现有的信息资源,采取微机入网、手机短信入网、IPTV网络电视入网等多种形式,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级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和农村种类专业协会等延伸。明年全市入网的乡(镇)要达到85%、村要达到60%,三年内基本实现村村入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的信息入网工作,明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  3、发挥网络优势,提供信息服务。以现有的三级网络为依托,以“佳木斯市三江农业信息服务网”为龙头,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做好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时发布各种农民所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提高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逐步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大户提供信息资源,采取会员制方式建立网络信息市场。进行农业价格行情分析、市场预测等信息交流互动,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建立农业信息化试点。今年要在全市各县以一个乡五个村为单位建立信息化试点,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新技术、新经验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开展与农民互动式信息服务。力争三年内100%的乡镇和85%的村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应用信息化。  5、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培养,解除专业人才缺乏局面。对农产品、销售、贮存、加工动态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保证我市上传信息、发布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组织机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三到位”。  (二)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制定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总体要求和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与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方案相衔接,明确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培训,提高信息员的素质和水平。各县(市)区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建立一套长期、科学、规范的培训、认证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和增强全市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和市县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训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逐步建立一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涉农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村集体、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介入。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共同筹措信息化所需资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积极争取项目落实,用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建设。  (五)制定安全保障制度。为保障农村信息网络正常运转,各县(市)乡(镇)必须作好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要采取内外网隔离、设立防火墙、及时杀毒、软件升级等方式,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

回答 您好,我刚写过一个毕业论文,学校提供了内容提要写作指导,等我找来给你参考。 请等几分钟,我开电脑。 (二)论文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应当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摘要是用来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见解,而不是对各标题的简单罗列。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更多2条 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缩影。写内容提要时,作者应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  具体说来,写论文的内容提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采,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