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7-12 23:36:28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着眼于理念方向,着力于基础性框架,明确提出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必将为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牢制度桩基,夯实体制基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小标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国内许多学者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针对生态文明如何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的研究较少。本书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期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宗旨,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彻底改变资源和环境无价值、自然界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不断克服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实践过程(刘静,201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过去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也同样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它涵盖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在实践过程中力求取得的成果,应包括生态文明软件建设和生态文明硬件建设两个方面。生态文明软件建设包括人的生态意识的转变、生态素质的培养、生态文化的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硬件建设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设施、环境保护等硬件建设。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遵循生态性(绿色)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1)生态性(绿色)原则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性原则体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生态性原则体现在人类的经济方面就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继而探究能够维系两者之间达到长期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生态经济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的承载力一致的水平,并同时达到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性原则体现在消费方面即绿色消费,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的“消费理念至上”的消费主义、享受主义价值观,建立从资源环境实际出发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生态消费观。生态性原则体现在创新方面即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政府、企业和公众采用绿色技术及相应的管理手段,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将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的动态过程(索贵彬,2014)。(2)公平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还要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公平性原则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代内的横向公平。包括一国之内的地区间公平、城乡间公平和阶层间公平等,还包括给世界人民以公平的发展权。二是代际的纵向公平。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即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公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公正。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表现为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来满足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需要。(3)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同发展为目标。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4)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坚持共同性原则,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就是要遵循《里约宣言》提出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原则。只有全球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采取联合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成功。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两句话系统表述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综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建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核心,遵循生态性(绿色)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涵盖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见图1。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图(1)建设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从建设主体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主体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居民。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是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者、建设的推动者和公共环境服务的提供者;科研院所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科学技术的研发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社会团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发挥咨询、监督作用;广大居民是最广泛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2)建设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领域看,包括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分为水域(海洋、淡水)生态文明建设、湿地(湖泊、沼泽、海滨湿地)生态文明建设、陆地(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农田)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遵守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发挥各种经济机理(如企业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和生态机理(如生态位、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以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和科技支撑作为保障。水域生态文明建设以海洋和淡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利用为核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湿地(湖泊、沼泽、海滨湿地)和陆地(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构筑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农业(农村、农田)生态文明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做好农村住房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以维持稳定持续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目标,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遵循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体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备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要把城市建设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空间(谷树忠等,2013)。(3)建设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社会建设四个层面。1)生态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经济层面,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生态经济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维系两者之间达到长期动态平衡,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具有深绿色、大循环、超低碳的特点。生态经济是一种深绿色经济。生态经济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承载力一致的水平,并实现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科学史家库恩(1962)的科学范式理论,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一种是修补式、应对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在污染造成以后进行治理。另一种则是变革式、预防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通过变革生产和生活模式,使得污染较少产生甚至不再产生。褚大建(2008)将两种模式分别称为浅绿色和深绿色,而只有深绿色才是生态经济的真正内涵。生态经济是一种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按其产业类型划分为三个层次: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也称为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企业层次)。组织内物料循环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基本表现,其实质是组织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也称为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产业层次)。针对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社会层次)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等静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生态经济应是包括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社会层次在内的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超低碳经济。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辛章平等,2008)。英国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诸大建教授认为,低碳城市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讲指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排放相脱钩。从微观上的物质流过程来看,低碳经济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要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高碳性的能源;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经济过程的出口环节,要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措施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吸收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即所谓碳汇(褚大建,2009)。关于如何评价经济发展是否低碳,可采用年CO2排放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比率,即弹性系数来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般情景、相对脱钩情景(5情景)和绝对脱钩情景(0情景)(图2)。本书将弹性系数小于等于25的相对脱钩情景下的经济称为超低碳经济,而超低碳经济应是目前人类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图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2)生态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作为国家重大的政治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四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又称为绿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我们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4)生态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社会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生态意识。具体要求: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树立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社会风气;二要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居住区”;三要实现人口良性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4)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为了实现该目标,就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路径看,可以分为生态文明意识导向、生态文明行为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1)生态文明意识导向。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生态价值取向等。人类如果没有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就必然缺乏对待自然的合理行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这是指导人们进行自然实践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导向,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包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切思想、方法、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文明行为建设是指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需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要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生态文明行为建设可分为三个领域。一是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人们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模式来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采用生态-技术创新来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同时,做好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二是生活领域。在生活领域,应当践行合理的生活方式,追求“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改变“消费社会”不合理的现状。人们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必然反馈给生产环节,从而带动生产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是规划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工作,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由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规划与各专项资源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应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要做好国土资源规划,划定“生存线”、“生态线”,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另外,应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来统领资源环境生态规划体系。3)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进行深化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目标相比,我国现行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资源制度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反映其稀缺程度,资源产权边界不明晰、流转不顺畅,资源税费结构不科学。环境制度方面,环境污染付费制度仍未全面落实,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仍不健全。生态制度方面,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国土管理方面,制度缺失或落实不到位,国土开发失序、开发强度失当、整治格局失衡等问题突出。为此,迫切需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谷树忠等,201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出以来,我国许多省市都积极参与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建设规划。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评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人与自然和谐程度及文明水平而制定的指标体系,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本书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1)。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SPSS的实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涉及水域、湿地、陆地、农业和城市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内容,构成要素众多,结构和功能复杂,必须采取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为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评价指标赋权问题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本书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我国从2004~2013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评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在进行评价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内涵的准确性,对表1中的个别指标进行了调整。原始数据见表2。表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原始数据表续表本书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2004~2013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3是总方差解释表,表中描述提取四个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时,提取四个公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6%的信息,这是非常理想的。表3 总方差解释表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图3为碎石图,可以显示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点间连线坡度的陡缓程度可以直观看出因子的重要程度。由图3可以看出,提取四个因子是比较合适的。表4是因子载荷矩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时,共提取了四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6%,非常理想。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包括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城镇化水平、高校在校生数量、养老保险覆盖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社会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可命名为综合发展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主要包括单位GDP能耗、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可命名为发展模式因子;第三公因子主要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可命名为发展目标因子;第四公因子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等指标,可命名为和谐发展因子。图3 碎石图(可以显示因子的重要程度)表4 因子载荷矩阵表(方差最大化旋转)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六次迭代后收敛。表5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表,表中显示自2004~2013年10年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四个公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综合发展、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整体建设状况。表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表进一步对我国10年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进行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四个公因子和综合得分为纵坐标,作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发展情况趋好,在2004~2007年出现小幅波动。从五条曲线的形状分析,综合得分曲线与综合发展因子曲线高度关联,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情况良好。而发展模式因子、发展目标因子以及和谐发展因子则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发展模式因子自2010年后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和谐发展因子从2011年开始好转,而发展目标因子以2009年为转折点开始趋稳,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显示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啊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必须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一、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及取得成就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提出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在不断丰富的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城市里的蓝天越来越多;通过开展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6168万公顷的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第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有力推进。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1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了9%;而“十一五”时期,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第三, 大力促进绿色发展。‘

朋友,你的论文搞定了么,可以传我一份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类型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四方面主要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四方面的内容。其一,生态意识文明。思想意识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行动。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其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其三,生态制度文明。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其四,生态产业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以及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扩展资料: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 生态文明是一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式,探索创新是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包括3个特点: 第一,以探索科学发展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第二, 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第三,以各种形式的生态示范区、试验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怎么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因此,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必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