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资本论》论文选题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4-09-09 08:21:21

《资本论》论文选题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因此,《资本论》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必然详细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把商品经济分为两个阶段,即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前者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以个体的私有和劳动为特征;后者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实践突破了这个观念,商品经济已经扩展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了,并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共性,这就有必要确立一个“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以便系统研究其运行的规律性。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资本论》的内容,如果抽掉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化商品经济论”。这方面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前面已作过系统介绍,下面摘其要者归纳为10条。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分别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这个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它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要求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和货币的运行规律:(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经济必然发展为货币经济。(3)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这里指金属货币)数量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即货币流通量规律,其公式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4)由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要求货币必须回到它投放的出发点,这是个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货币回流规律。 资本和剩余价值规律:(1)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区别资本的一般和特殊。资本一般即资本的共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运动过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纽带。资本特殊即资本的个性,就是资本所有权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2)根据同样的原则,剩余价值也要区别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剩余价值规律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剩余价值特殊就是占有的社会性质不同。(3)剩余价值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别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劳动者在投资的条件下,也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分配的社会性质也因所有制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原则相联系,对劳动力商品也要作一般与特殊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企业的结合都要通过市场交易,签订契约,这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规律:(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同样要重视资本积累,而且更要用好积累,不断提高积累的使用效益。(2)扩大资本的基本途径包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后者是多个资本的联合,是扩大资本更快的途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马克思认为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殊产物,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可见,失业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的国策,经过努力,在实际效果上超过类似国情的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从货币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的变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因此,产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购、产、销三者的统一,而销售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一是企业的总资本在购、产、销三个阶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个环节的资本连续不断地运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均衡地运转。(3)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固定资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变化。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又要重视固定资本的节约。二是适当提高固定资本的折旧率,缩短固定资本的更新期。三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四是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缩短流通时间。(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节约预付资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利润和平均利润率规律:(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产盈亏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转化形式就成为利润,它是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决定年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年周转次数等。(3)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多种因素引起),而资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驱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展开竞争,通过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上下变化,从而导致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一般利润率,即不同部门的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化,不过,这只是一种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不同部门的职能资本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分配利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不排除各部门内部的某些优势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前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价值运动,在这以后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生产价格运动,不过,价值仍然是深层的基础。(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值得研究。 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1)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和信用制度,从而使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信用经济。(2)借贷资本是以贷放为特征的资本商品,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它的运行表现为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所谓双重支出,就是货币资本家先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再投放货币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双重回流,就是职能资本家通过生产经营先收回资本和剩余价值,然后向货币资本家支付贷放资本和利息。这个运动过程的顺利实现,一是要以职能资本的有效增值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还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证,否则货币资本家也不敢贷放资本。(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的收入,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在这个限度内,利息率的水平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4)信用制度是借贷资本的实现形式,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级形式。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样属于职能资本,要按照银行自有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在商品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的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最发达的产物,是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中央银行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枢纽。(5)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运动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投机、冒险、欺诈行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危机的发生,同时又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1)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促进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资本采取股份资本的形式。股份资本是社会资本,股份企业是社会企业,在它里面,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与劳动进一步分离。(2)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当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同时,股份资本是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点,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是导向共产主义的。(3)随着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必然产生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其主要特点,第一,它不是投入生产和流通的现实资本,而只是现实资本的证书或纸制复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债息),而且可以作为资本商品出卖,获得更大的收入。(4)虚拟资本作为有价证券,它的价格形成有特殊规律,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社会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为这样,虚拟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别很大,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积累是基础,虚拟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两者的积累又很不一致,虚拟资本的积累并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甚至相脱离。(5)虚拟资本的作用。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证券市场为企业资本的扩大开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为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还为国家进行财政和金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虚拟资本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地租和土地价格决定规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垄断地租等形式。所谓级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耕种的土地总是有差别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经营垄断,土地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条件决定的,这就使中优等条件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远近等横向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块上多次投资的生产率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Ⅱ。所谓绝对地租,就是租种任何有所有权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对特殊的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此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资本的折旧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不能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其转让费也要反映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2)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3)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因此,深刻理解《资本论》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性的思想,对于深入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规律、资本运行规律,建立和完善商品、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价格、利润、利息、地租等市场机制的作用,搞好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坚持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导市场经济,强化市场经济法制秩序,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健康有序和卓有成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论》关于三大系列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下面试列举10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种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生产总过程是直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其中,直接生产是基础,它决定着其他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后三个环节又反作用于直接生产,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因为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 科学是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能变成巨大的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耗费,较多地取决于所运用的科学知识的力量。要从一切方面去进行探索,以便不断发现新的使用价值和新的社会需求。 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扩大。社会分工和协作能产生无形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分工制度的优点。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发展,这种必要性决不可能被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因此,每个部门生产的结构与规模必须符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如果超过了社会的需要,就等于废品,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有效实现。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有许多,马克思当时主要分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以及农业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强调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类型。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社会化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由简单再生产创造出来的,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过程还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所以,一定要在维护好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又分为外延与内涵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当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应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轨道。 节约劳动时间与提高经济效益。真正的经济就是节约,即劳动时间的节约,或者说把生产费用降到最低限度,这种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使商品尽可能便宜。劳动时间的节约与合理分配,是一切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 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看成是人类与自然界间的物质变换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改造和战胜自然,忽视人与自然物种变换的良性循环。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其实,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因此,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对待自然界,而要与自然界保持协调的关系。恩格斯希望并相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在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以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科学知识日益应用于生产,分工协作不断变换,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也为此创造了多方面的条件。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成为推动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进一步从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视角,深刻地指出,要发现、创造和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使他具有尽可能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即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劳动体系,而且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需要体系。 社会化生产必然走向世界化。建立在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推动流通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发展趋势必定要突破各国的国界,形成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交流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外开放。社会生产的世界化与资本的世界化是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世界体系。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旦发生危机,往往带有世界性质,后果严重。对此,不发达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趋利避害。 社会化生产需要必要的指挥管理。凡是由共同劳动组成的直接生产过程,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因而必然产生监督和指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必需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恩格斯在谈到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时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管理中的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无疑是很有启迪的。 这些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结构优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开发人力资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增产节约,加强对经济的科学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因此,《资本论》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必然详细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把商品经济分为两个阶段,即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前者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以个体的私有和劳动为特征;后者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实践突破了这个观念,商品经济已经扩展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了,并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共性,这就有必要确立一个“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以便系统研究其运行的规律性。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资本论》的内容,如果抽掉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化商品经济论”。这方面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前面已作过系统介绍,下面摘其要者归纳为10条。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分别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这个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它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要求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和货币的运行规律:(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经济必然发展为货币经济。(3)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这里指金属货币)数量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即货币流通量规律,其公式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4)由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要求货币必须回到它投放的出发点,这是个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货币回流规律。 资本和剩余价值规律:(1)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区别资本的一般和特殊。资本一般即资本的共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运动过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纽带。资本特殊即资本的个性,就是资本所有权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2)根据同样的原则,剩余价值也要区别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剩余价值规律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剩余价值特殊就是占有的社会性质不同。(3)剩余价值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别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劳动者在投资的条件下,也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分配的社会性质也因所有制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原则相联系,对劳动力商品也要作一般与特殊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企业的结合都要通过市场交易,签订契约,这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规律:(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同样要重视资本积累,而且更要用好积累,不断提高积累的使用效益。(2)扩大资本的基本途径包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后者是多个资本的联合,是扩大资本更快的途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马克思认为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殊产物,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可见,失业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的国策,经过努力,在实际效果上超过类似国情的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从货币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的变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因此,产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购、产、销三者的统一,而销售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一是企业的总资本在购、产、销三个阶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个环节的资本连续不断地运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均衡地运转。(3)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固定资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变化。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又要重视固定资本的节约。二是适当提高固定资本的折旧率,缩短固定资本的更新期。三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四是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缩短流通时间。(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节约预付资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利润和平均利润率规律:(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产盈亏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转化形式就成为利润,它是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决定年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年周转次数等。(3)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多种因素引起),而资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驱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展开竞争,通过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上下变化,从而导致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一般利润率,即不同部门的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化,不过,这只是一种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不同部门的职能资本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分配利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不排除各部门内部的某些优势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前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价值运动,在这以后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生产价格运动,不过,价值仍然是深层的基础。(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值得研究。 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1)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和信用制度,从而使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信用经济。(2)借贷资本是以贷放为特征的资本商品,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它的运行表现为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所谓双重支出,就是货币资本家先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再投放货币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双重回流,就是职能资本家通过生产经营先收回资本和剩余价值,然后向货币资本家支付贷放资本和利息。这个运动过程的顺利实现,一是要以职能资本的有效增值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还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证,否则货币资本家也不敢贷放资本。(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的收入,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在这个限度内,利息率的水平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4)信用制度是借贷资本的实现形式,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级形式。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样属于职能资本,要按照银行自有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在商品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的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最发达的产物,是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中央银行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枢纽。(5)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运动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投机、冒险、欺诈行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危机的发生,同时又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1)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促进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资本采取股份资本的形式。股份资本是社会资本,股份企业是社会企业,在它里面,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与劳动进一步分离。(2)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当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同时,股份资本是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点,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是导向共产主义的。(3)随着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必然产生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其主要特点,第一,它不是投入生产和流通的现实资本,而只是现实资本的证书或纸制复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债息),而且可以作为资本商品出卖,获得更大的收入。(4)虚拟资本作为有价证券,它的价格形成有特殊规律,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社会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为这样,虚拟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别很大,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积累是基础,虚拟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两者的积累又很不一致,虚拟资本的积累并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甚至相脱离。(5)虚拟资本的作用。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证券市场为企业资本的扩大开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为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还为国家进行财政和金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虚拟资本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地租和土地价格决定规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垄断地租等形式。所谓级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耕种的土地总是有差别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经营垄断,土地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条件决定的,这就使中优等条件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远近等横向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块上多次投资的生产率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Ⅱ。所谓绝对地租,就是租种任何有所有权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对特殊的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此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资本的折旧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不能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其转让费也要反映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2)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3)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 《资本论》的版本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每出一版,都写了序或跋,这些序言和跋文构成《资本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成为我们学习《资本论》的入门向导。有关《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有七篇,其中前四篇是马克思自己写的,后三篇是恩格斯写的。在这七篇的序言和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在这几篇序言和跋文里,讲到了有关《资本论》的许多重要问题。例如,关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关于《资本论》的方法和结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以及学习《资本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一、《资本论》是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马克思在大学本来是学法律专业的,但主要精力却用在哲学和历史的研究上。1842―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当时普鲁士莱茵省议会通过了“林木盗窃法”,公然侵犯贫民阶级的权力。不久,马克思又遇到摩塞尔河流域酿造葡萄酒的农民的经济状况问题。这些物质利益的冲突,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之一。 于是,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系统地收集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资本论》的创作和完成时期。1857―1958年,马克思写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是他创作《资本论》的最初尝试,通常称它为《资本论》第一稿。在这个手稿的基础上,马克思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书名分册出版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册计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第一分册的书稿于1859年出版,但这个第一分册只包括两章,即《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这是“六册计划”中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绪论性的两章。在1861-1863年期间,马克思接着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分册,结果写成了一个篇幅庞大的书稿,共包括23个笔记本。它开头的总题目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副标题是《第三章资本一般》,通常称之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第二稿。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分四册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从1863年8月开始,马克思撰写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三稿,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即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 从1866年初开始,到1867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誊写工作,同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按原计划,《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并不包括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但是为了“联贯和完整”,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的内容,也扼要地收入《资本论》中,其中关于价值形式、商品拜物教以及交换过程等问题,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不因此而失去独立的科学价值。例如,关于贵金属等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已经作了详细论述,而在《资本论》中就只是简单地提到。所以,在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时,不妨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对照着来阅读。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和再版工作,并帮助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俄文译文,校订法文本。同时,还积极收集材料,改写第二卷和第三卷,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在他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资本论》原稿。 《资本论》是马克思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把它理解为劳动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为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等等。究其原因,“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畴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纵观《资本论》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可见,《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马克思说:“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和比较成熟的国家。但是,《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第一版序言》第5―9段就是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特别提出,对德国来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当时,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政治上封建贵族还占统治地位,在经济上还存在农奴制。因此,在德国,不仅存在着“现代的灾难”,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还存在“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受“活人”即资本主义剥削,而且受“死人”即封建制度的剥削。“活人抓住死人”,即封建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尽管德国和英国相比有这样的差异,但《资本论》所揭示的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必然发挥作用,“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和英国相比,德国等欧洲大陆虽然还比较落后,但英国的变革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到欧洲大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但是,这种革命是用暴动的形式还是用较少流血的和平方式,要由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组织程度和力量壮大等情况来决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列宁在谈到《资本论》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做“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做“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在《第一版序言》的第10、11段和《第二版跋》的第5―15段,马克思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就是阶级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情况,是和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密不可分的。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才产生的。15世纪末,随着早期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重商主义学派。从17世纪中叶开始,又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始于威廉?配第,发展于亚当?斯密,至大卫?李嘉图而登峰造极。在法国,始于布阿吉尔贝尔,中间有魁奈、杜尔哥,最后有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因此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生产关系的本质中去,揭露资本主义的一些矛盾,包含了一些科学的因素。例如,古典学派的最后代表李嘉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这就是,不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社会,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作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规律。这是由他们的阶级立场决定的。所以,古典学派发展到李嘉图时,“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1820年到1830年,“这是李嘉图的理论庸俗化和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的理论同旧的学派进行斗争的时期。”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发表不久,就引起了批评,引起了李嘉图学派及其反对者之间的论战。有的人把它普及开来,有的人利用它来反对重商主义等旧学派,有的人把它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有的人在捍卫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把它庸俗化了。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当时这一论战还带有“公正无私的性质。”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是主要的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然而,这场论战与18世纪下半叶魁奈死后、重农学派和反对者之间的争论相比,已经逊色得很多。 183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中更替其支配地位的分水岭。马克思指出:“1830年,最终决定一切的危机发生了。”“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庸俗经济学局限于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现象,抹煞资本主义的矛盾,为资本主义辩护。随着1848年革命而引起的英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英国出现了庸俗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他的特点是折衷主义,妄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在分配领域实行某些改良,调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庸俗经济学的另一派代表是法国的巴师夏,他代表热衷于自由贸易的法国工商业资本家的观点,企图把资本主义描述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但是,在德国,“政治经济学一直是外来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分析,它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关系为前提。在德国,长期的封建割据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缺乏生存的基础。”所以,“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只能抄袭英国、法国的作品,作为教条加以搬弄。1848年以后,资本主义在德国迅速发展,但这时又不允许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公正的研究了(即使是在资产阶级视野内),因为英、法资产阶级早已夺得政权,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已经感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威胁。因此,“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 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建立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因为“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公正无私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不受阶级偏见的束缚,客观地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具体地说,这个任务是由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完成了伟大的革命,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唯一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绝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绝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 。 四、《资本论》的方法论 在《第二版跋》的第16―27段,马克思说明了《资本论》的方法论。 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但要真正掌握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马克思说:“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例如,有人说马克思是“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是整个英国学派的演绎法”;有人说他用的是批判的分析法;也有人说他的研究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而叙述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等等。对于人们的种种议论,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作了回答,其中特别详细引证了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考夫曼对《资本论》方法的评论。这段评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马克思特别注意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二、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三、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四、马克思特别强调研究每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五、马克思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等等。对于考夫曼的上述评论,马克思满意地认为,他所描述的“正是辩证方法”。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是马克思的首创。“就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马克思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已经“说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表现在,他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在黑格尔那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并且被“神秘化了。”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吸收了他的辩证法中的科学成分,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这两种辩证法对现实世界起着不同的作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这是因为黑格尔运用唯心主义辩证法,企图论证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起着维护统治阶级的反动作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这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的同时,又论证了它灭亡的必然性。 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运用抽象力。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就是说,《资本论》使用的方法同自然科学使用的实验方法是不相同的,因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关系,它既不能使用显微镜,也不能使用化学试剂,而只能运用抽象力。什么是抽象呢?就政治经济学来说,抽象就是从具体的、大量的经济现象出发,经过思维的加工,抽象出一些简单的范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这段话,对于如何进行研究工作,讲得很清楚:(1)占有材料;(2)进行分析;(3)探寻内在联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但这还不是抽象的全过程,在一定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采取适当的形式,把研究的结果叙述出来。 什么是适当的叙述形式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作了阐述。他在总结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经验教训之后认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形式才是唯一正确的叙述形式。 这就是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逻辑加工,并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叙述出来。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以详细占有材料并进行大量研究为前提的,所以它只是在形式上不同于研究的方法。 五、《资本论》的结构 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马克思在1866年10月13日给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 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 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 理论史。” 现在出版的《资本论》的分卷情况,和马克思当时的设想不尽相同。《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第一卷的修改和译文校订工作,并对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进行反复修改,但由于国际工人协会活动占用马克思大量的时间和他自己身体状况的恶化,第二、三卷未能及时出版,他就逝世了。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马克思未竟的事业,把《资本论》“第二册”、“第三册”整理为第二卷和第三卷,并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在世时,曾打算整理出版《资本论》第四卷(理论史),可惜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但是,考茨基把它作为一部与《资本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总的来说,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结构是没有变动的,变动的只是分卷和名称。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把握其每一个理论过渡的关键它不仅对于加深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为分析资本积累的后果以及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深化提供深刻的理论依据;同时,还为理解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系统,如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利息,股息,和地租等,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论文题目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及现实意义

<>关于三大系列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下面试列举10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种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生产总过程是直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其中,直接生产是基础,它决定着其他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后三个环节又反作用于直接生产,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因为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  科学是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能变成巨大的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耗费,较多地取决于所运用的科学知识的力量。要从一切方面去进行探索,以便不断发现新的使用价值和新的社会需求。  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扩大。社会分工和协作能产生无形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分工制度的优点。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发展,这种必要性决不可能被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因此,每个部门生产的结构与规模必须符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如果超过了社会的需要,就等于废品,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有效实现。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有许多,马克思当时主要分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以及农业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强调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类型。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社会化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由简单再生产创造出来的,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过程还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所以,一定要在维护好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又分为外延与内涵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当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应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轨道。  节约劳动时间与提高经济效益。真正的经济就是节约,即劳动时间的节约,或者说把生产费用降到最低限度,这种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使商品尽可能便宜。劳动时间的节约与合理分配,是一切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  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看成是人类与自然界间的物质变换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改造和战胜自然,忽视人与自然物种变换的良性循环。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其实,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因此,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对待自然界,而要与自然界保持协调的关系。恩格斯希望并相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在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以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科学知识日益应用于生产,分工协作不断变换,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也为此创造了多方面的条件。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成为推动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进一步从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视角,深刻地指出,要发现、创造和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使他具有尽可能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即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劳动体系,而且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需要体系。  社会化生产必然走向世界化。建立在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推动流通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发展趋势必定要突破各国的国界,形成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交流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外开放。社会生产的世界化与资本的世界化是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世界体系。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旦发生危机,往往带有世界性质,后果严重。对此,不发达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趋利避害。  社会化生产需要必要的指挥管理。凡是由共同劳动组成的直接生产过程,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因而必然产生监督和指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必需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恩格斯在谈到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时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管理中的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无疑是很有启迪的。  这些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结构优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开发人力资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增产节约,加强对经济的科学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因此,《资本论》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必然详细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把商品经济分为两个阶段,即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前者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以个体的私有和劳动为特征;后者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实践突破了这个观念,商品经济已经扩展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了,并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共性,这就有必要确立一个“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以便系统研究其运行的规律性。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资本论》的内容,如果抽掉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化商品经济论”。这方面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前面已作过系统介绍,下面摘其要者归纳为10条。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分别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这个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它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要求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和货币的运行规律:(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经济必然发展为货币经济。(3)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这里指金属货币)数量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即货币流通量规律,其公式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4)由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要求货币必须回到它投放的出发点,这是个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货币回流规律。  资本和剩余价值规律:(1)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区别资本的一般和特殊。资本一般即资本的共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运动过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纽带。资本特殊即资本的个性,就是资本所有权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2)根据同样的原则,剩余价值也要区别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剩余价值规律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剩余价值特殊就是占有的社会性质不同。(3)剩余价值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别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劳动者在投资的条件下,也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分配的社会性质也因所有制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原则相联系,对劳动力商品也要作一般与特殊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企业的结合都要通过市场交易,签订契约,这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规律:(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同样要重视资本积累,而且更要用好积累,不断提高积累的使用效益。(2)扩大资本的基本途径包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后者是多个资本的联合,是扩大资本更快的途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马克思认为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殊产物,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可见,失业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的国策,经过努力,在实际效果上超过类似国情的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从货币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的变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因此,产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购、产、销三者的统一,而销售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一是企业的总资本在购、产、销三个阶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个环节的资本连续不断地运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均衡地运转。(3)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固定资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变化。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又要重视固定资本的节约。二是适当提高固定资本的折旧率,缩短固定资本的更新期。三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四是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缩短流通时间。(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节约预付资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利润和平均利润率规律:(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产盈亏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转化形式就成为利润,它是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决定年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年周转次数等。(3)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多种因素引起),而资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驱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展开竞争,通过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上下变化,从而导致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一般利润率,即不同部门的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化,不过,这只是一种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不同部门的职能资本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分配利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不排除各部门内部的某些优势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前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价值运动,在这以后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生产价格运动,不过,价值仍然是深层的基础。(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值得研究。  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1)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和信用制度,从而使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信用经济。(2)借贷资本是以贷放为特征的资本商品,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它的运行表现为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所谓双重支出,就是货币资本家先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再投放货币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双重回流,就是职能资本家通过生产经营先收回资本和剩余价值,然后向货币资本家支付贷放资本和利息。这个运动过程的顺利实现,一是要以职能资本的有效增值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还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证,否则货币资本家也不敢贷放资本。(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的收入,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在这个限度内,利息率的水平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4)信用制度是借贷资本的实现形式,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级形式。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样属于职能资本,要按照银行自有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在商品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的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最发达的产物,是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中央银行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枢纽。(5)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运动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投机、冒险、欺诈行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危机的发生,同时又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1)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促进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资本采取股份资本的形式。股份资本是社会资本,股份企业是社会企业,在它里面,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与劳动进一步分离。(2)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当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同时,股份资本是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点,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是导向共产主义的。(3)随着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必然产生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其主要特点,第一,它不是投入生产和流通的现实资本,而只是现实资本的证书或纸制复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债息),而且可以作为资本商品出卖,获得更大的收入。(4)虚拟资本作为有价证券,它的价格形成有特殊规律,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社会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为这样,虚拟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别很大,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积累是基础,虚拟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两者的积累又很不一致,虚拟资本的积累并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甚至相脱离。(5)虚拟资本的作用。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证券市场为企业资本的扩大开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为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还为国家进行财政和金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虚拟资本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地租和土地价格决定规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垄断地租等形式。所谓级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耕种的土地总是有差别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经营垄断,土地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条件决定的,这就使中优等条件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远近等横向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块上多次投资的生产率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Ⅱ。所谓绝对地租,就是租种任何有所有权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对特殊的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此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资本的折旧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不能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其转让费也要反映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2)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3)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还有现实的意义,就是说增强了数字化。

资本论》关于三大系列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下面试列举10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种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生产总过程是直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其中,直接生产是基础,它决定着其他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后三个环节又反作用于直接生产,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因为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 科学是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能变成巨大的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耗费,较多地取决于所运用的科学知识的力量。要从一切方面去进行探索,以便不断发现新的使用价值和新的社会需求。 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扩大。社会分工和协作能产生无形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分工制度的优点。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发展,这种必要性决不可能被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因此,每个部门生产的结构与规模必须符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如果超过了社会的需要,就等于废品,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有效实现。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有许多,马克思当时主要分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以及农业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强调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类型。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社会化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由简单再生产创造出来的,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过程还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所以,一定要在维护好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又分为外延与内涵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当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应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轨道。 节约劳动时间与提高经济效益。真正的经济就是节约,即劳动时间的节约,或者说把生产费用降到最低限度,这种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使商品尽可能便宜。劳动时间的节约与合理分配,是一切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 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看成是人类与自然界间的物质变换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改造和战胜自然,忽视人与自然物种变换的良性循环。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其实,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因此,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对待自然界,而要与自然界保持协调的关系。恩格斯希望并相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在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以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科学知识日益应用于生产,分工协作不断变换,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也为此创造了多方面的条件。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成为推动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进一步从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视角,深刻地指出,要发现、创造和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使他具有尽可能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即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劳动体系,而且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需要体系。 社会化生产必然走向世界化。建立在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推动流通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发展趋势必定要突破各国的国界,形成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交流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外开放。社会生产的世界化与资本的世界化是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世界体系。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旦发生危机,往往带有世界性质,后果严重。对此,不发达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趋利避害。 社会化生产需要必要的指挥管理。凡是由共同劳动组成的直接生产过程,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因而必然产生监督和指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必需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恩格斯在谈到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时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管理中的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无疑是很有启迪的。 这些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结构优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开发人力资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增产节约,加强对经济的科学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因此,《资本论》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必然详细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把商品经济分为两个阶段,即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前者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以个体的私有和劳动为特征;后者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实践突破了这个观念,商品经济已经扩展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了,并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共性,这就有必要确立一个“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以便系统研究其运行的规律性。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资本论》的内容,如果抽掉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化商品经济论”。这方面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前面已作过系统介绍,下面摘其要者归纳为10条。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分别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这个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它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要求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和货币的运行规律:(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经济必然发展为货币经济。(3)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这里指金属货币)数量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即货币流通量规律,其公式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4)由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要求货币必须回到它投放的出发点,这是个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货币回流规律。 资本和剩余价值规律:(1)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区别资本的一般和特殊。资本一般即资本的共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运动过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纽带。资本特殊即资本的个性,就是资本所有权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2)根据同样的原则,剩余价值也要区别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剩余价值规律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剩余价值特殊就是占有的社会性质不同。(3)剩余价值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别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劳动者在投资的条件下,也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分配的社会性质也因所有制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原则相联系,对劳动力商品也要作一般与特殊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企业的结合都要通过市场交易,签订契约,这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规律:(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同样要重视资本积累,而且更要用好积累,不断提高积累的使用效益。(2)扩大资本的基本途径包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后者是多个资本的联合,是扩大资本更快的途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马克思认为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殊产物,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可见,失业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的国策,经过努力,在实际效果上超过类似国情的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从货币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的变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因此,产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购、产、销三者的统一,而销售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一是企业的总资本在购、产、销三个阶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个环节的资本连续不断地运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均衡地运转。(3)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固定资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变化。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又要重视固定资本的节约。二是适当提高固定资本的折旧率,缩短固定资本的更新期。三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四是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缩短流通时间。(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节约预付资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利润和平均利润率规律:(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产盈亏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转化形式就成为利润,它是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决定年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年周转次数等。(3)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多种因素引起),而资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驱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展开竞争,通过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上下变化,从而导致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一般利润率,即不同部门的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化,不过,这只是一种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不同部门的职能资本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分配利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不排除各部门内部的某些优势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前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价值运动,在这以后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生产价格运动,不过,价值仍然是深层的基础。(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值得研究。 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1)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和信用制度,从而使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信用经济。(2)借贷资本是以贷放为特征的资本商品,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它的运行表现为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所谓双重支出,就是货币资本家先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再投放货币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双重回流,就是职能资本家通过生产经营先收回资本和剩余价值,然后向货币资本家支付贷放资本和利息。这个运动过程的顺利实现,一是要以职能资本的有效增值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还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证,否则货币资本家也不敢贷放资本。(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的收入,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在这个限度内,利息率的水平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4)信用制度是借贷资本的实现形式,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级形式。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样属于职能资本,要按照银行自有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在商品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的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最发达的产物,是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中央银行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枢纽。(5)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运动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投机、冒险、欺诈行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危机的发生,同时又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1)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促进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资本采取股份资本的形式。股份资本是社会资本,股份企业是社会企业,在它里面,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与劳动进一步分离。(2)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当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同时,股份资本是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点,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是导向共产主义的。(3)随着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必然产生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其主要特点,第一,它不是投入生产和流通的现实资本,而只是现实资本的证书或纸制复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债息),而且可以作为资本商品出卖,获得更大的收入。(4)虚拟资本作为有价证券,它的价格形成有特殊规律,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社会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为这样,虚拟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别很大,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积累是基础,虚拟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两者的积累又很不一致,虚拟资本的积累并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甚至相脱离。(5)虚拟资本的作用。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证券市场为企业资本的扩大开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为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还为国家进行财政和金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虚拟资本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地租和土地价格决定规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垄断地租等形式。所谓级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耕种的土地总是有差别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经营垄断,土地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条件决定的,这就使中优等条件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远近等横向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块上多次投资的生产率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Ⅱ。所谓绝对地租,就是租种任何有所有权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对特殊的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此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资本的折旧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不能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其转让费也要反映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2)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3)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马克思经济学不如西方经济学显赫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经济学的阶级性很强,产生于阶级斗争激烈的时期,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门斗争的经济学。因此,在当前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提及马克思或马克思经济学,会给人一种阶级敌我对立、阶级相互斗争的感觉。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模式欠妥。在国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始终是围绕《资本论》说《资本论》,也就是说只是对马克思理论的重提、修补等等,至于创新并不见,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革命性创新就更少。相比较而言,西方经济学上的众多这样那样的革命,一次又一次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领域,而获得新的发展。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滞后性。在我国,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总是慢于政策一拍。当政策出台以后,才有学者去翻《资本论》,找出马克思的只言片语来论证政策的合理性,而不是在政策为出台以前为制定政策服务。而西方经济学正好相反,它的实用型更加加深了人们对它的热衷。第四,马克思经济学是纯粹的理论经济学,很难吸引被功利主义熏心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芳心。“学以致用”变成了“学能致富”,所以,不能成为致富“速成教材”的马克思经济学,自然会被冷落。第五,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乏力。在西方经济盛行的今天,以往大批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已经逐渐或已经转向研究西方经济学(当然这不能片面的说对还是不对),以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乏力。第六,政府、学界和媒体对民众的引导作用。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今天,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都大张旗鼓的倡导西方经济学,民众当然就趋之若骛。导致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冷落。以上一些是我的给人看法而已,仅做交流。至于后面两个问题,我还在没有想好,呵呵。

资本的有机构成论文

【资本形成的定义】资本形成的意义,是指社会不把它的全部现行生产活动,用之于满足当前消费的需要和愿望,而是以其一部分用之于生产资本品:工具和仪器、机器和交通设施、工厂和设备一各式各样可以用来大大增加生产效能的真实资本。资本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成为可能。【资本形成】资本形成从广义上讲,包括“物质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形成”两个方面。一般经济学讨论的资本形成,是指狭义的资本形成,即物质资本形成,是指实物形态的机器、工具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工具与设施等长期耐用的生产资料,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所必需的存货。它表明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未来的生产潜力。【资本的形成过程】资本形成最初来源于生产剩余即储蓄,再由储蓄转化为投资,最后才转变成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根据国民收入会计,储蓄(S)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国民收入(Y)中扣除消费(C)后的剩余,是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即:S =Y -C。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论文题目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他国家问的交往关系。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他国或地区的战争。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 资本主义法制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及国家权力运作的原则,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保障的权利。第二个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的原则。这里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主要是指由选民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议会或总统选举或公民投票,以决定谁来统治、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形式并未改变国家权力实际上是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强调立法、行政、司法是三种不同的、相互制约的政治活动方式,必须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机关分别行使其职能。美国宪法是对分权与制衡原则表述得最为典型的宪法。第四个基本原则是人权原则。强调“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以美国为例,在这种政权结构中,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国会的立法权受到宪法保护和严格限制;行政权由行政首脑——总统来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法院独立于总统和国会。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实际上,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合力的结果。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公民主要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产生及其政治决策施加影响。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选举制度来平衡和调节的。哪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是下野,由哪个代表资产阶级的不同利益集团要求的政治人物充当国家元首,一般都是通过选举制度的运行,根据竞选结果来决定的。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操纵选举;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都是政党制度。从政党制度的类型上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两党制是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它表现为一党执政时,另一个党就成为反对党,可以对执政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攻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政党起牵制和监督的作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当今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大多是多党制,如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实行的都是多党制。 以上所列举的资本主义的诸项政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民主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为了得到选民的了解和支持,参选者往往要支付巨额竞选活动经费,这笔经费是普通公民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的,只有大财团才能支付得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还会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参政的程度必然是受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的,不可能出现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参政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建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这时起,与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就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在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极端尖锐,封建统治已被农民战争严重动摇的情况下,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广大农民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夺权斗争。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斗争,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由于所处的时代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还可以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人手。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①价值形成过程既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又是活劳动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与此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即把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劳动凝结在新产品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价值,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的总价值。②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③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论文题目有哪些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他国家问的交往关系。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他国或地区的战争。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 资本主义法制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及国家权力运作的原则,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保障的权利。第二个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的原则。这里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主要是指由选民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议会或总统选举或公民投票,以决定谁来统治、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形式并未改变国家权力实际上是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强调立法、行政、司法是三种不同的、相互制约的政治活动方式,必须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机关分别行使其职能。美国宪法是对分权与制衡原则表述得最为典型的宪法。第四个基本原则是人权原则。强调“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以美国为例,在这种政权结构中,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国会的立法权受到宪法保护和严格限制;行政权由行政首脑——总统来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法院独立于总统和国会。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实际上,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合力的结果。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公民主要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产生及其政治决策施加影响。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选举制度来平衡和调节的。哪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是下野,由哪个代表资产阶级的不同利益集团要求的政治人物充当国家元首,一般都是通过选举制度的运行,根据竞选结果来决定的。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操纵选举;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都是政党制度。从政党制度的类型上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两党制是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它表现为一党执政时,另一个党就成为反对党,可以对执政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攻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政党起牵制和监督的作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当今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大多是多党制,如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实行的都是多党制。 以上所列举的资本主义的诸项政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民主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为了得到选民的了解和支持,参选者往往要支付巨额竞选活动经费,这笔经费是普通公民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的,只有大财团才能支付得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还会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参政的程度必然是受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的,不可能出现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参政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建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这时起,与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就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念,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