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初中

发布时间:2024-08-02 00:02:19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初中

不知道同学,要写多少字的么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啊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东京大学 刘文君  摘 要: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本文试对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日本经验,启示  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兴盛于,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在多项指标中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最大的是中等技术人员的数量,由此得出了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结论(Harbison、Myer,1964)。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看到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向。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比如,福斯特通过其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指出,接受职业教育实际上并不是高中生积极主动的选择,即使接受了职业教育,毕业后也往往学非所用,职业学校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Foster,1965)。并且萨卡罗普洛斯从经济学的视点,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费用大于社会效益(George,1986)。金子在系统地分析有关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金子,2001)。并且,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世界银行,也在政策报告书《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中,表明了援助的重点由职业学校转向社会职业训练机构的政策意向(WorldBank,1991)。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对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进行实证性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在我国,普遍认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这种认识也对我国自80年代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在日本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争议,但对此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  那么,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且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本论文试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高中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教育需求的提高,日本的中等及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中入学率在50年代急速增长,由1950年的40%多到1960年上升为近60%,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临近尾声的70年代中期达到了近90%,高中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国际上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兴盛时期,这对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经济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最有代表性的是1960年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等技术人员的要求,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预测制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包括在高等教育阶段扩大理工科的规模和在高中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关于高中教育提出了普通科与职业科在校生比例由原来的6:4变为5:5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60年代初正值生于战后所谓第一次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升高中,作为高中生迅速增加的应急措施,各地纷纷设立高中,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选择设立费用相对较少的普通高中。结果,实际上到70年代初为止,普通科和职业科的在校生一直是保持着6:4的比例,平行发展。而70年代之后,职业科趋于衰退,普通科逐渐上升。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如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高中的普、职比例保持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分地区来看,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图2可以看出,各县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呈负线性相关。如果将散点图分为4个象限来观察的话就会得知,第1象限和第Ⅳ象限集中体现了上述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而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这一现象,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即在60年代,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为了解决人口稀少化及地区差问题,各自制定了地区开发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通过自己培养人才来招引工商企业。因此,当时最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扩充政策的,是处于第1象限的南九州和东北部的后进县。而处于第Ⅳ象限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由于升大学的需求较大,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比率相对较小。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种类型,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也高(第Ⅱ象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第Ⅲ象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为避免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需要对各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科毕业生就业的区域间流动状况进行分析。  二、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  (一)对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分析。  在这里不以单纯的经济所得为指标,而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以产业构成等多项指标划分的1960年日本各地区经济产业开发度为基准,将各都道府分为 6个地区群,并以此设定6个哑变量,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开始的1961年和结束的1975年,不同开发度地区和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1是对各变量的说明。  由表2中对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哑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前者为正的有意相关系数,而后者为负的有意相关系数。  这表明在经济增长初期,低开发地区的高中生大量流向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由于数据的限制,无法对职业科和普通科毕业生的流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但根据低开发地区经济计划中的记载,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职业科特别是其中的工业科远远大于普通科。而高中毕业生流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而达到招致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的目的,相反培养出的技术人才由于在本地区难以学以致用,而大量流向急需人才的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  从1975年的回归分析结果看,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仍然是处于两个极端。而从绝对值看,与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相比,哑变量A的系数增大,而哑变量F减小,而且在1960年相关系数有意的哑变量C和哑变量D其绝对值变小且失去了统计上的意义。由此可以得知,在经过了经济增长期的1975年,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对流入的高中毕业生吸收力趋于减少,而低开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的流出尚未得到缓解,有可能流向哑变量A以外的其他地区。  (二)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上述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呢,这样的流动具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上述分析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而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直接得出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过于简单化的结论。对于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时,应对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市场状况、高中教育机会市场,以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做全面的分析。  第二,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展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校毕业生的流动,一方面,从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扩大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如果不能提供接受毕业生的劳动机会的话,还会造成教育资金和人才的相对浪费。但另一方面,从全国整体来看,正是由于这样的流动,缓解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人才的不足,使人才供需趋于平衡,而避免了人才的“绝对浪费”。  三、对我国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自7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恢复、振兴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扩大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以及“调整期(90年代后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时期,根据《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1980)的精神,通过部分普通高中改组为职业高中,开始恢复和振兴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个时期,随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的公布,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8.9%迅速上升,到1993年超过了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在 1995年达到了高峰8%。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后,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也开始下滑,特别是由于9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大,而职业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其兴衰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迅速培养人才这固然是首要目的,但是通过各阶段毕业生的“三级分流”,缓解高考的激烈竞争,也是重要的课题。因此,制定了在经济发达和高中教育升学率高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于经济发展落后和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倾斜政策。职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提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学校“就业难”和“招生难”的状况。在思考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上述日本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首先,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时,不应仅以经济发展水平来笼统地制定发展目标,而应以各地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等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目标。而且,不仅需要对劳动市场的供需还应对教育机会市场的供需双方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比率,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同时还会由于高等教育迅速扩大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滞后,而造成高等教育选拔质量降低。  第二,从包括日本和我国在内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追赶不上现实中技术革新的发展及产业的调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劳动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通过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弥补或减少了这样的差距。因此,在高速经济增长期日本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大概也是日本对这一时期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问题虽给予了关注,但总体上并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原因所在。而在我国,尽管高中毛人学率在2005年仅为52%,远远低于60年代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水平,为什么却出现了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认为是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缺乏流动性。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地域间的人口流动本身受到限制,而且即使这种限制减少了,而由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动也非易事。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存在各种限制,除了户籍制度外,不少地区还明文规定拒绝接受外省、外市大学学历以下的应届毕业生。实际上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只是相对过剩,在现实中,一方面中等技术人员不足,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市场所需技术种类的错位,如果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相互隔断的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能够敞开{将大大有益于高中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高中生的就业问题。当然,自80年代开始,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高中毕业生的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  但通过上述分析,至少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高中毕业生的流动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制定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并逐步改善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文见《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

你可以试试中职学生这块,现在这块领域研究的人很少,而且国家又很重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初中

可以选择学一门技术,出来就业前景比较好。大学生吧,现在太多了,而且学的大多都是过时的东西,除非你读研究生,考博士之类的,现在缺的是高学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在好多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只要自己有个拿手的技术就不愁找不到工资高的好工作,现在的厨师行业确实发展不错,可以考虑下。

我写的是 我国网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你可以谢谢,比较新颖 我这有资料

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

一.×××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2005年-2015年,20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 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 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2、企业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测评结果(略)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 ,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1.2005-2008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 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职务目标:外企企业商务助理 能力目标:具备在经济领域从事具体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5篇以上论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1万元;商务助理年薪5万 2.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经济目标:年薪10万 3.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职务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25万 六.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为了家庭牺牲职业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28岁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差距:1、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2、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技能、创新能力;3、快速适应能力欠缺;4、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5、社交圈太窄。 八、缩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时间:长期 (3)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间:五年以内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要求

选题需要注意,这个题目你懂不懂,能够做出来,第二,题材是否新鲜,不要重复,这两点都满足就可以了,一般都是挺简单的

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一个题目太小了则不利于展开理论上的探讨。比如,"储蓄柜台客户填表制度的废除"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小题目。如果做一篇2-3千字的小型论文就可以将这种制度上的变革目的和效果阐释清楚,但是拿它来做一篇1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就显得小题大做了。这种具体业务做法上的些许改变其意义一般也不是太大的。反过来,一个题目太大则不利于抓住重点展开论述。

回答 你这个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硕士呢? 如果是研究生的,我给你如下建议:一、题目来源图片对于想申报一项基金项目或撰写一篇论文的研究者而言,选择一个好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简洁准确的题目陈述对项目评审或论文能够获得发表机会也是很重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一样。假如编辑或审阅人读不懂一篇论文的题目或是不能快速地从论文题目中明白该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或内容的话,那该篇论文或申请书就离“回收站”不远了。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呢?无外乎两个:一是直接经验,另一个是间接经验。这两种来源并无优劣之分。事实上,间接经验其实还是来自直接经验,只不过因为经验感知者发生了变化而改变了称谓。由此,也可以说,问题的来源最终是直接经验。可是,对专门研究者或是院校教师来说,因为时空的限制,他们不能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或感知直接经验。于是,间接经验有时便成为一种现实之举。就教育教学研究而言,有关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和师生交往等教与学的存在就是典型的直接经验。相对而言,基于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及管理议题则既有直接经验的成分,也兼备间接经验的某些特征。现实中,院校教师们在申请研究项目或撰写论文时,往往喜欢或倾向于选择那些宏大主题。这种做法其实是不明智的,它不但没有发挥出教师们的特长和优势,恰恰是启动了劣势按钮。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这样的题目就根本不适合教师们去研究和撰写,它适合于智库或校长去研究。概言之,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教师们应该尽量去选择那些与自己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议题并在其中选择值得研究的问题或对象。这些议题对教师而言,就是鲜活的直接经验。有时候,研究者也会从间接经验中选择议题或问题。这么做,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因为研究者缺少直接经验或没有机会获取直接经验。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们就是这种情况。正因如此,研究生在选题时经常会把真实的假问题作为论文题目。 有了可靠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至关重要。一般而言,课题或论文名称在表达上首先要简洁。为此,要尽可能地用最简单的句式和最少的字。假如研究对象是 A 的话,常见的句式可以是:A是什么?为什么是A?如何成为(或改革、变革) A?影响A 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其次,名称的表达要力求准确。准确的要求是指不能让读者产生歧义或疑问。最后,论文名称一定要使读者感受到清晰的问题。任何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一定要试图回答或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可是,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缺乏问题意识的论文名称。例如,素质教育研究。试想,假如你第一眼看到该名称的论文,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作为期刊论文的名称,这种表达太宽泛了,没有恰当、直接地反映出作者在该文想要回答或解决的特定问题。除非你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涉及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或是你的研究“容量”较大,抑或是一本专著。否则,就不能用这种边界模糊的表达作为论文的名称。恰当的表达可以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价、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等等。图片二、问题分类图片可以按照某种规则将所研究的问题予以归类。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为不同类别的研究课题或论文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或是结构。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常见以下四种类型。(一)描述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通过描述、归纳等手段和方式来揭示教育教学中的未知现象,其最终目的在于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有关信息。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障碍研究,等等。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相比,描述型研究是研究中最基本的也是初学者入门的研究类型。描述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其所揭示或归纳的结论或发现必须是前人未曾完成或留有研究不足或缺陷的。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 (二)预测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对某教育现象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或时段的状态予以预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是依据该教育现象在当前或之前某一时段的表现状态或基本信息。如,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趋势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趋势研究,等等。预测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基于当前看未来,其所给出的结论在当前是没法验证或判断的。但这并不是说,这种研究没有价值。相反,科学的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而来的结论恰恰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从而帮助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未来“会怎样”或“成为怎样”。(三)改进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通过寻找和发现那些阻碍或促进某教育教学现象存在或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最终给出改进性的建议或方案。这类研究更多时候是聚焦于教育政策或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些方案或制度。如,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促进策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及促进策略,等等。改进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寻找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因此,该类研究更多时候涉及的是政策咨询或管理咨询。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怎么做”或“如何做”。(四)解释型研究这类研究重在对教育教学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予以总结、概括或归纳。其关键特征是揭示出抽象的规律或对现象予以概念化的命名以便人们能够更为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如,慕课的本质与理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征研究,等等。解释型研究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研究,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为什么”或“为何这样”。一般而言,某教育教学现象如果能够被解释或发现规律的话,也就意味人们已经能够对其描述、预测和使用介入因素。由此说,解释型研究是建立在以上三种研究类型基础之上的。研究者一旦将其所研究的问题按上述分类予以定位的话,这将有助于其接下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也将有助于其设计研究方案。因此,可以说,对问题类型予以定位在研究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环节之一。 图片三、目标陈述图片目标陈述不仅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是必要的,在期刊论文中也是需要明确表述的。研究者在填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基金项目的课题申请书时,必然要陈述目标、研究思路等内容。下面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课题论证书的内容。1、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2、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3、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5、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6、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在这个论证书中,前 4 项事实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构成或要素。我们可以依次将前四项概括为“为何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和“为研究准备了什么”。“为何研究”实际就是结合已有文献对你研究的问题的必要性和价值的论证和确认。在“研究什么”这部分,最为关键是要交待清楚研究目标,即目标陈述。在有些基金申请书或有些学校的学位论文结构要求中,常常也被称为研究目的。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将同一内容既用作研究目标,也用作研究内容。学生为此经常很困惑,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研究目标是指你的研究最终想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而研究内容是为了完成研究目标所依次回答或解决的一系列相互之间有逻辑关联的子问题。在克雷斯威尔看来,研究目标重在阐明研究的意图。他同时指出,研究目标不是研究的问题——那些问题将由所收集的数据来给予回答。准确地陈述研究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如下是克雷斯威尔所做的针对定性研究目标陈述的“脚本”。这则 (指研究策略,如民族志、个案研究或其他类型)研究的目的(将)是为了对位于 (指研究地点)的 (指参与者,如个人、团体、组织)的 (指将被研究的主要现象)进行 (理解、描述、形成、揭示)。在这一研究阶段, (指将要被研究的主要对象)将被暂时定义为 (给出一个大体的定义)。 上述“脚本”既适合于项目申请书,也可以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中使用。很明显,利用这个“脚本”,审阅者或读者便可以快速容易地知晓研究者或写作者的意图或主要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对该“脚本”的思考、语言组织及表达事实上还同时是促进研究者或写作者思路不断清晰化、条理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倘若研究者或写作者尚不能顺利地利用类似“脚本”来陈述研究目标的话,那说明他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这个“脚本”同时就是研究计划的纲领。接下来,如何研究以及具体的研究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纲领而展开的。至于研究内容如何确定呢?它实际上就是“脚本”中的理解、描述、形成或揭示的具体内容。或者说就是研究者或写作者想理解什么,描述什么,或揭示什么,这些具体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结构就自然构成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和研究思路。 上述仅供参考。预祝学业进步。 更多5条 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东京大学 刘文君  摘 要: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本文试对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日本经验,启示  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兴盛于,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在多项指标中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最大的是中等技术人员的数量,由此得出了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结论(Harbison、Myer,1964)。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看到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向。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比如,福斯特通过其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指出,接受职业教育实际上并不是高中生积极主动的选择,即使接受了职业教育,毕业后也往往学非所用,职业学校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Foster,1965)。并且萨卡罗普洛斯从经济学的视点,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费用大于社会效益(George,1986)。金子在系统地分析有关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金子,2001)。并且,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世界银行,也在政策报告书《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中,表明了援助的重点由职业学校转向社会职业训练机构的政策意向(WorldBank,1991)。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对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进行实证性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在我国,普遍认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这种认识也对我国自80年代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在日本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争议,但对此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  那么,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且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本论文试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高中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教育需求的提高,日本的中等及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中入学率在50年代急速增长,由1950年的40%多到1960年上升为近60%,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临近尾声的70年代中期达到了近90%,高中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国际上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兴盛时期,这对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经济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最有代表性的是1960年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等技术人员的要求,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预测制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包括在高等教育阶段扩大理工科的规模和在高中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关于高中教育提出了普通科与职业科在校生比例由原来的6:4变为5:5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60年代初正值生于战后所谓第一次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升高中,作为高中生迅速增加的应急措施,各地纷纷设立高中,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选择设立费用相对较少的普通高中。结果,实际上到70年代初为止,普通科和职业科的在校生一直是保持着6:4的比例,平行发展。而70年代之后,职业科趋于衰退,普通科逐渐上升。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如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高中的普、职比例保持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分地区来看,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图2可以看出,各县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呈负线性相关。如果将散点图分为4个象限来观察的话就会得知,第1象限和第Ⅳ象限集中体现了上述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而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这一现象,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即在60年代,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为了解决人口稀少化及地区差问题,各自制定了地区开发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通过自己培养人才来招引工商企业。因此,当时最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扩充政策的,是处于第1象限的南九州和东北部的后进县。而处于第Ⅳ象限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由于升大学的需求较大,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比率相对较小。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种类型,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也高(第Ⅱ象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第Ⅲ象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为避免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需要对各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科毕业生就业的区域间流动状况进行分析。  二、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  (一)对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分析。  在这里不以单纯的经济所得为指标,而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以产业构成等多项指标划分的1960年日本各地区经济产业开发度为基准,将各都道府分为 6个地区群,并以此设定6个哑变量,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开始的1961年和结束的1975年,不同开发度地区和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1是对各变量的说明。  由表2中对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哑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前者为正的有意相关系数,而后者为负的有意相关系数。  这表明在经济增长初期,低开发地区的高中生大量流向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由于数据的限制,无法对职业科和普通科毕业生的流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但根据低开发地区经济计划中的记载,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职业科特别是其中的工业科远远大于普通科。而高中毕业生流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而达到招致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的目的,相反培养出的技术人才由于在本地区难以学以致用,而大量流向急需人才的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  从1975年的回归分析结果看,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仍然是处于两个极端。而从绝对值看,与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相比,哑变量A的系数增大,而哑变量F减小,而且在1960年相关系数有意的哑变量C和哑变量D其绝对值变小且失去了统计上的意义。由此可以得知,在经过了经济增长期的1975年,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对流入的高中毕业生吸收力趋于减少,而低开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的流出尚未得到缓解,有可能流向哑变量A以外的其他地区。  (二)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上述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呢,这样的流动具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上述分析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而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直接得出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过于简单化的结论。对于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时,应对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市场状况、高中教育机会市场,以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做全面的分析。  第二,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展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校毕业生的流动,一方面,从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扩大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如果不能提供接受毕业生的劳动机会的话,还会造成教育资金和人才的相对浪费。但另一方面,从全国整体来看,正是由于这样的流动,缓解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人才的不足,使人才供需趋于平衡,而避免了人才的“绝对浪费”。  三、对我国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自7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恢复、振兴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扩大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以及“调整期(90年代后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时期,根据《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1980)的精神,通过部分普通高中改组为职业高中,开始恢复和振兴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个时期,随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的公布,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8.9%迅速上升,到1993年超过了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在 1995年达到了高峰8%。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后,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也开始下滑,特别是由于9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大,而职业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其兴衰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迅速培养人才这固然是首要目的,但是通过各阶段毕业生的“三级分流”,缓解高考的激烈竞争,也是重要的课题。因此,制定了在经济发达和高中教育升学率高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于经济发展落后和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倾斜政策。职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提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学校“就业难”和“招生难”的状况。在思考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上述日本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首先,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时,不应仅以经济发展水平来笼统地制定发展目标,而应以各地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等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目标。而且,不仅需要对劳动市场的供需还应对教育机会市场的供需双方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比率,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同时还会由于高等教育迅速扩大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滞后,而造成高等教育选拔质量降低。  第二,从包括日本和我国在内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追赶不上现实中技术革新的发展及产业的调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劳动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通过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弥补或减少了这样的差距。因此,在高速经济增长期日本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大概也是日本对这一时期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问题虽给予了关注,但总体上并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原因所在。而在我国,尽管高中毛人学率在2005年仅为52%,远远低于60年代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水平,为什么却出现了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认为是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缺乏流动性。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地域间的人口流动本身受到限制,而且即使这种限制减少了,而由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动也非易事。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存在各种限制,除了户籍制度外,不少地区还明文规定拒绝接受外省、外市大学学历以下的应届毕业生。实际上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只是相对过剩,在现实中,一方面中等技术人员不足,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市场所需技术种类的错位,如果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相互隔断的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能够敞开{将大大有益于高中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高中生的就业问题。当然,自80年代开始,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高中毕业生的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  但通过上述分析,至少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高中毕业生的流动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制定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并逐步改善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文见《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论文题目怎么写的高中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东京大学 刘文君  摘 要: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本文试对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日本经验,启示  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兴盛于,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在多项指标中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最大的是中等技术人员的数量,由此得出了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结论(Harbison、Myer,1964)。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看到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向。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比如,福斯特通过其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指出,接受职业教育实际上并不是高中生积极主动的选择,即使接受了职业教育,毕业后也往往学非所用,职业学校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Foster,1965)。并且萨卡罗普洛斯从经济学的视点,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费用大于社会效益(George,1986)。金子在系统地分析有关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金子,2001)。并且,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世界银行,也在政策报告书《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中,表明了援助的重点由职业学校转向社会职业训练机构的政策意向(WorldBank,1991)。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对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进行实证性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在我国,普遍认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这种认识也对我国自80年代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在日本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争议,但对此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  那么,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且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本论文试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高中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教育需求的提高,日本的中等及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中入学率在50年代急速增长,由1950年的40%多到1960年上升为近60%,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临近尾声的70年代中期达到了近90%,高中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国际上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兴盛时期,这对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经济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最有代表性的是1960年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等技术人员的要求,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预测制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包括在高等教育阶段扩大理工科的规模和在高中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关于高中教育提出了普通科与职业科在校生比例由原来的6:4变为5:5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60年代初正值生于战后所谓第一次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升高中,作为高中生迅速增加的应急措施,各地纷纷设立高中,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选择设立费用相对较少的普通高中。结果,实际上到70年代初为止,普通科和职业科的在校生一直是保持着6:4的比例,平行发展。而70年代之后,职业科趋于衰退,普通科逐渐上升。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如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高中的普、职比例保持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分地区来看,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图2可以看出,各县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呈负线性相关。如果将散点图分为4个象限来观察的话就会得知,第1象限和第Ⅳ象限集中体现了上述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而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这一现象,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即在60年代,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为了解决人口稀少化及地区差问题,各自制定了地区开发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通过自己培养人才来招引工商企业。因此,当时最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扩充政策的,是处于第1象限的南九州和东北部的后进县。而处于第Ⅳ象限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由于升大学的需求较大,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比率相对较小。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种类型,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也高(第Ⅱ象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第Ⅲ象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为避免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需要对各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科毕业生就业的区域间流动状况进行分析。  二、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  (一)对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分析。  在这里不以单纯的经济所得为指标,而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以产业构成等多项指标划分的1960年日本各地区经济产业开发度为基准,将各都道府分为 6个地区群,并以此设定6个哑变量,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开始的1961年和结束的1975年,不同开发度地区和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1是对各变量的说明。  由表2中对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哑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前者为正的有意相关系数,而后者为负的有意相关系数。  这表明在经济增长初期,低开发地区的高中生大量流向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由于数据的限制,无法对职业科和普通科毕业生的流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但根据低开发地区经济计划中的记载,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职业科特别是其中的工业科远远大于普通科。而高中毕业生流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而达到招致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的目的,相反培养出的技术人才由于在本地区难以学以致用,而大量流向急需人才的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  从1975年的回归分析结果看,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仍然是处于两个极端。而从绝对值看,与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相比,哑变量A的系数增大,而哑变量F减小,而且在1960年相关系数有意的哑变量C和哑变量D其绝对值变小且失去了统计上的意义。由此可以得知,在经过了经济增长期的1975年,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对流入的高中毕业生吸收力趋于减少,而低开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的流出尚未得到缓解,有可能流向哑变量A以外的其他地区。  (二)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上述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呢,这样的流动具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上述分析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而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直接得出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过于简单化的结论。对于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时,应对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市场状况、高中教育机会市场,以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做全面的分析。  第二,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展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校毕业生的流动,一方面,从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扩大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如果不能提供接受毕业生的劳动机会的话,还会造成教育资金和人才的相对浪费。但另一方面,从全国整体来看,正是由于这样的流动,缓解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人才的不足,使人才供需趋于平衡,而避免了人才的“绝对浪费”。  三、对我国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自7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恢复、振兴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扩大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以及“调整期(90年代后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时期,根据《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1980)的精神,通过部分普通高中改组为职业高中,开始恢复和振兴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个时期,随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的公布,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8.9%迅速上升,到1993年超过了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在 1995年达到了高峰8%。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后,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也开始下滑,特别是由于9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大,而职业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其兴衰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迅速培养人才这固然是首要目的,但是通过各阶段毕业生的“三级分流”,缓解高考的激烈竞争,也是重要的课题。因此,制定了在经济发达和高中教育升学率高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于经济发展落后和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倾斜政策。职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提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学校“就业难”和“招生难”的状况。在思考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上述日本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首先,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时,不应仅以经济发展水平来笼统地制定发展目标,而应以各地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等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目标。而且,不仅需要对劳动市场的供需还应对教育机会市场的供需双方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比率,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同时还会由于高等教育迅速扩大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滞后,而造成高等教育选拔质量降低。  第二,从包括日本和我国在内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追赶不上现实中技术革新的发展及产业的调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劳动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通过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弥补或减少了这样的差距。因此,在高速经济增长期日本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大概也是日本对这一时期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问题虽给予了关注,但总体上并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原因所在。而在我国,尽管高中毛人学率在2005年仅为52%,远远低于60年代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水平,为什么却出现了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认为是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缺乏流动性。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地域间的人口流动本身受到限制,而且即使这种限制减少了,而由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动也非易事。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存在各种限制,除了户籍制度外,不少地区还明文规定拒绝接受外省、外市大学学历以下的应届毕业生。实际上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只是相对过剩,在现实中,一方面中等技术人员不足,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市场所需技术种类的错位,如果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相互隔断的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能够敞开{将大大有益于高中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高中生的就业问题。当然,自80年代开始,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高中毕业生的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  但通过上述分析,至少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高中毕业生的流动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制定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并逐步改善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文见《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

你可以试试中职学生这块,现在这块领域研究的人很少,而且国家又很重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高中生的人生规划的写法作为一名高中生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人生规划使我们在规划人生的同时可以更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初步尝试性的选择未来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自己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人生规划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行动的措施,增强责任感,增强学习的动力。哈佛大学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规划对人生影响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发现: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规划;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规划;60%的人目标规划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规划。时间很快轮回到了25年以后,结果确实如此清晰: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规划的人,在25年来从来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那些占10%的有短期目标规划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那些60%的人他们的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确定目标规划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不如意,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其实上面的这个著名的案例让我们已经很清楚我们如果现在的处境走下去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同学们不要再去幻想你要做什么样的人?以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有这种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眼前以至于脚下的路应该怎么去走,这是我人参规划的六大步骤:第一步:确定你人生的目的地在哪里?面对失败我们感到失落,产生压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去面对未来呢?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关键的时刻必需重拾自信,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并为之不懈地努力,我们一样会走进大学,做国际化职业经理人。2个人计划书范文一、自我分析通过冷静的自我剖析,理性的思考,我对自己的性格及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这使我写下了如下的职业规划书:职业兴趣:我的职业兴趣是当一名教师,理想的职业岗位是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我希望自己将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教师无疑是最佳选择,我现在是一名优秀的高一学生,希望高中毕业后能考上一所重点师范大学。职业能力:我相信通过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数学专业方面,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个人特质:我的个性比较温和,有耐心,有极强的责任心,与同学关系相处融洽,但是不太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希望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尤其是与不同的学生交流的能力。职业价值观: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喜欢并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认为教师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工作,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同时,可能是当了太多年学生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处在一群求学的学生当中,可以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时间,有能力,也有优势进一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胜任能力:优势:1、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2、责任心强,有耐心3、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劣势:1、不擅长与陌生人沟通2、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小编推荐:高三学习目标计划书300字二、职业分析:通过与家人的集体讨论以及在人才市场所作的调查,在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我对影响自己职业选择的因素和相关情况作了如下分析:高中人生个人规划书范文高中人生个人规划书范文家庭环境分析:我出生在农村,父母是普通农民,不存在为我安排好工作的可能,所以毕业后必须自己找工作。我们整个家族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获得好的工作,父母希望我可以找份稳定的,待遇不错的工作,教师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的两位表姐也从事教育事业,应该说,她们的工作经历也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社会环境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刚步入高中应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我们不仅要和同等学历的其他高校毕业生比,而且还要和专科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人比。所以,唯有加强自身竞争力,才可在这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职业环境分析:1、行业分析: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说是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我选择教育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2、职业分析:教师这个职业工作环境单纯,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的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更为突出的条件。3、企业分析: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息,易于形成良好的心态,而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可以自己的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地域分析:之所以选择北京,首先是因为它是我的家乡,作为家中独子,又是女生,在北京工作离父母比较近,便于照应。3作为一名高中生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优势和局限。成功的人生规划,就在于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长大后肯定不成器,甚至曾想把他赶出校门。但他对数学、几何和物理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借他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最终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比尔·盖茨尚未读完大学就被迫退学,但他凭自己在计算机上的优势和天分成为世界首富。还有许多在校成绩平平的同学,走向社会后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都是因为他们找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善于经营自己长处的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值。人的一生,面临着很多选择,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做出选择的过程。而一旦做出了路线选择,重要的还在于坚持到底。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做规划容易些,但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坚持。当坚持达到一定的程度,成功就会悄悄来临。如果说规划是一座灯塔,而我们就是划船的人。一路上,我们可以欣赏两岸的风景,但同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划。高中生应培养的九大核心能力:①了解个人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的关系;②分析个人特质与潜能;③探索个人特质与生活角色间的关系;④关切教育发展、学习内涵与生涯之路;⑤了解大学生涯与职业生活间相关资讯;⑥认识人力资源供需与职业生活相关资讯;⑦统整生涯资讯以完成生涯评估;⑧运用决策技巧以规划行动方案;⑨落实执行生涯抉择事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中心理念:首先,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各层面认识自己;其次,探索世界。对于世界的认识,了解这世界广泛与多元的可能性;最后,整理相关资讯。对自我的了解与对世界的认识结合,对未来做出可能性评估,尝试可能的方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