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浅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2500字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5:35:38

浅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2500字论文

大学生诚信教育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陪伴着我们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职师莘莘学子的力量源泉,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在这个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还要执著地呼唤一种传统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我们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诚信现亦面临危机。一些学校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这已成为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试想,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考试作弊,是大学学生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考试作弊者是虚伪的,虚伪的背后不乏愚昧。虽然也有一颗向往荣誉的心,但是,透过作弊本身我们发现的却是被“分数、名誉”扭曲了的心,是被混杂了虚荣、懒惰等因素迷惑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丢失了诚信的心。尽管丢了诚信不痛不痒,但由于缺失了诚信而愈发执迷不悟的心却会依赖于这种虚假,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假的真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那卷面的分数也许会换来某些荣誉和名利,但由此而丧失的宝贵的真诚和做人的尊严,却绝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挽救得了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要健全。诚信已不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为。莘莘学子身处这座美丽家园,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之中,必定会茁壮成长。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存在的诚信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历史的发展终将证明: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一]大学生与诚信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 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7,部分同意的占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部环境欠缺。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抱诚守真"、"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有关诚信的经典之句,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也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大学不?quot;世外桃源",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学校教育滞后。一是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 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学风不正。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连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学术方向在哪里,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自控,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四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此外,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家庭教育乏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作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同时,从小缺乏儿童伙伴,离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4、自律意识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约束机制缺乏。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每个教师要各司其职,不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一般干部,都应该义不容辞。在对每个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注意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和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灌输的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同时,实现教育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五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式转变。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本和课堂,要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开放,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诚信教育的好经验,好作法,使诚信教育更富实效。 3、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从社会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先做人后做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底线。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为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弄虚作假。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迅速发达的市场经济熏陶下,人类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却几遭抛弃,真是可惜可叹!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群体。但是,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诚信已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诚信的表现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3%,中学生占1%,大学生占84%。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诚实,缺乏诚信,具体表现为:开假证明,骗取资助;家里并不困难,看到学校有“绿色通道”,故意不缴纳学费,要申请补助,领到助学金后,大吃大喝;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等等。     (二)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助学贷款,但是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76亿助学贷款。然而有近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中国银行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18名97级学生中,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中行联系还贷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国家在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信用缺失问题,成为贷款发放、整体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的2003年~2004年,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20%~50%以上,致使一些银行纷纷收缩甚至取消这项业务,银行的理由很简单:贷款无法收回,部分大学生不讲信用。2000年国家颁布实施“绿色通道”计划后,各高校为贫困大学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等,不让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失学。但是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学生拖欠学费反而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春季学期末,广西高校拖欠学费人数为41793人,拖欠学费金额为58万;到2008年秋季学期末,拖欠学费人数为70176人,拖欠学费金额为3万元。拖欠人数和拖欠金额分别增加了9%和7%。     (三)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定,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在考试前学校也挂出了横幅,醒目地展示在教学楼前,“诚信考试,做文明学子”、“考出的是诚信,留下的是文明”,在笔者的学校,在学生考试之前,让学生签一份有关考试诚信的承诺书,但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     (四)就业诚信: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害怕找不到工作,就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摇身一变成为“三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毕业生”等,于是就出现一家用人单位接收的简历中,竟有多人同为该校学生会主席,一个班大多都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的怪事。在找工作中随意签约、毁约的现象屡次出现,有的毕业生由于害怕没有合适岗位,求职心切,缺少慎重考虑。     (五)学术诚信:抄袭成风     根据几次期中教学检查与同学座谈以及任课教师反映,抄袭作业较为普遍,有关大学生抄袭剽窃的报道很多,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抄袭他人的作业,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论文等,学术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发展的障碍和笼罩在校园象牙塔的阴影。     大学生群体中不诚信的表现已经严重污染了我们的校园,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的形象,要铲除诚信缺失现象就要找出出现诚信危机的根源。     二、诚信出现危机的原因     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发生诚信危机的原因在于历史积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一)现实社会中的失信之风、不文明之事被有些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在日常生活中,眼花缭乱的虚假广告、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企业、经营者的拖欠赖账、偷税漏税,走私骗汇;一些单位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欺骗……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即使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加之,大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教育”,老实人总是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遵循诚信法则的人并不能到得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响和诱惑。     (二)长期教育中,学校、家庭重智商而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环境和手段不利于学生培养诚信的品格。     强调智育教育,希望学生考试取得高分数,这是我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学校经常性开展德育教育,也主要是讲学生如何服从社会这些大道理。如何培养出学生诚信的品格呢?首先在家庭教育中,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家长教育孩子从诚实做起,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教育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只有不断的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教育来引导,才能培养出自己孩子的诚信。     (三)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动力。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阴暗面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还不够,很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规范。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     (一)全民动员起来大力构建诚信社会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社会失信之风的影响,学生们感受到的社会不道德氛围,将直接造成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偏失。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生活是教育厚实的土壤,有什麽样的生活,就有什麽样的教育。好的生活蕴育好的教育,不好的生活产生不好的教育。要得到良好的诚信教育,只能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氛围中获取。为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学生必定从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建立诚信社会出力。     (二)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教师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到以诚信为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应多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     (三)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优势,增进诚信教育实效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真心实意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人。诚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职责优势,走到学生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化解他们的困惑和矛盾,通过思想引导、行为熏陶、人格启迪、榜样示范、观念灌输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诚信心理品质。

浅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2500字论文心得

自己写才能体现出真实

城实我能做,肯定好的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为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弄虚作假。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迅速发达的市场经济熏陶下,人类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却几遭抛弃,真是可惜可叹!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群体。但是,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诚信已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诚信的表现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3%,中学生占1%,大学生占84%。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诚实,缺乏诚信,具体表现为:开假证明,骗取资助;家里并不困难,看到学校有“绿色通道”,故意不缴纳学费,要申请补助,领到助学金后,大吃大喝;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等等。     (二)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助学贷款,但是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76亿助学贷款。然而有近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中国银行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18名97级学生中,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中行联系还贷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国家在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信用缺失问题,成为贷款发放、整体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的2003年~2004年,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20%~50%以上,致使一些银行纷纷收缩甚至取消这项业务,银行的理由很简单:贷款无法收回,部分大学生不讲信用。2000年国家颁布实施“绿色通道”计划后,各高校为贫困大学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等,不让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失学。但是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学生拖欠学费反而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春季学期末,广西高校拖欠学费人数为41793人,拖欠学费金额为58万;到2008年秋季学期末,拖欠学费人数为70176人,拖欠学费金额为3万元。拖欠人数和拖欠金额分别增加了9%和7%。     (三)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定,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在考试前学校也挂出了横幅,醒目地展示在教学楼前,“诚信考试,做文明学子”、“考出的是诚信,留下的是文明”,在笔者的学校,在学生考试之前,让学生签一份有关考试诚信的承诺书,但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     (四)就业诚信: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害怕找不到工作,就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摇身一变成为“三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毕业生”等,于是就出现一家用人单位接收的简历中,竟有多人同为该校学生会主席,一个班大多都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的怪事。在找工作中随意签约、毁约的现象屡次出现,有的毕业生由于害怕没有合适岗位,求职心切,缺少慎重考虑。     (五)学术诚信:抄袭成风     根据几次期中教学检查与同学座谈以及任课教师反映,抄袭作业较为普遍,有关大学生抄袭剽窃的报道很多,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抄袭他人的作业,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论文等,学术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发展的障碍和笼罩在校园象牙塔的阴影。     大学生群体中不诚信的表现已经严重污染了我们的校园,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的形象,要铲除诚信缺失现象就要找出出现诚信危机的根源。     二、诚信出现危机的原因     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发生诚信危机的原因在于历史积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一)现实社会中的失信之风、不文明之事被有些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在日常生活中,眼花缭乱的虚假广告、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企业、经营者的拖欠赖账、偷税漏税,走私骗汇;一些单位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欺骗……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即使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加之,大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教育”,老实人总是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遵循诚信法则的人并不能到得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响和诱惑。     (二)长期教育中,学校、家庭重智商而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环境和手段不利于学生培养诚信的品格。     强调智育教育,希望学生考试取得高分数,这是我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学校经常性开展德育教育,也主要是讲学生如何服从社会这些大道理。如何培养出学生诚信的品格呢?首先在家庭教育中,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家长教育孩子从诚实做起,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教育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只有不断的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教育来引导,才能培养出自己孩子的诚信。     (三)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动力。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阴暗面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还不够,很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规范。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     (一)全民动员起来大力构建诚信社会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社会失信之风的影响,学生们感受到的社会不道德氛围,将直接造成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偏失。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生活是教育厚实的土壤,有什麽样的生活,就有什麽样的教育。好的生活蕴育好的教育,不好的生活产生不好的教育。要得到良好的诚信教育,只能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氛围中获取。为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学生必定从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建立诚信社会出力。     (二)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教师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到以诚信为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应多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     (三)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优势,增进诚信教育实效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真心实意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人。诚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职责优势,走到学生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化解他们的困惑和矛盾,通过思想引导、行为熏陶、人格启迪、榜样示范、观念灌输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诚信心理品质。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论文

所谓责任,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应做的事。而担当,就是要我们勇于去承担任务、责任。 所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我们认清了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去担当,只有我们勇于承担了责任,才能更好的履行我们的义务。 自打各高校开始扩招,全国的大学生数量每年都会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似乎全国的公民受教育程度也在随着上升,是一个喜人的现象,但是同时更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在这种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似乎大学生的素质却在以相反的方向发展,原本“大学生”的定义是: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这三个字不再是good的代名词。并且,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更让民众对当代大学生唏嘘不已。这不禁让我想问:当代大学生是怎么了? 首先,让我们戴着放大镜来看看周边的世界。仔细看,认真看。社会日益进步,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埋首于快节奏的生活状况中,一味的想着赚钱,获取社会地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不择手段。在这种声色犬马,人欲横流,权钱万能的时代,作为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再加上长期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带来的压力,慢慢的使他们进入犬儒主义时代: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短期效益,渐渐的麻木不仁,完全与真理、理想、公平、正义、诚挚、友爱、同情、健康绝缘。 同时,在权力、金钱及关系的导力下,一些大学为了功利,乱送头衔,导致“博士、教授”严重泛滥和贬值;知识分子自然丧失了学术和学者应有的尊严。中国高等学历文凭大规模地贬值,直接损害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与尊严,也直接的打击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深渊。 而对于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总体情况来讲,除了比较著名的高校以外,大部分其他高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学科的设置大部分都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无聊,因此导致逃课现象严重,最终在考试的时候也作弊成风。当然,还有老师的原因。众所周知,大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博士,大部分也是年龄很大了,虽说上课多专注于学术性的讨论之类,但是对于研究还不够深入的学生来讲,未免也会太过枯燥,课堂乏味,也是成为逃课的重要原因。 所以,基于种种的因素,大学生在学校如同行尸走肉,上课只是走马观花,吃饭,然后回寝室,玩电脑,成为生活的全部。不关心时事政治,久而久之,渐渐地丧失了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 责任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没有担当。 作为一名当代的普通大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总觉得有些沉重,脑海里也在不停地思考着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记得高中时学到的哲学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个人又具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普通人物与英雄人物一样都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力量,每个人都应该要明白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新的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世纪。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纵观我们这个社会,由于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懒散、矫情、堕落、放纵,无远大理想,无坚定信念,无高尚追求,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巨大隐患,成为众多关注者的担忧。任其生成,任其发展,怎能承担撑扶自己国家的重任!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曾经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就更应该要明确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把自我的行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和创业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发奋学习、努力成才,义不容辞的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在大学里,我们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有优越的硬件设施可以利用,有纯粹的人际关系,正是在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的“人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专注于学习的同时,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论文

大学生诚信教育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陪伴着我们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职师莘莘学子的力量源泉,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在这个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还要执著地呼唤一种传统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我们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诚信现亦面临危机。一些学校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这已成为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试想,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考试作弊,是大学学生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考试作弊者是虚伪的,虚伪的背后不乏愚昧。虽然也有一颗向往荣誉的心,但是,透过作弊本身我们发现的却是被“分数、名誉”扭曲了的心,是被混杂了虚荣、懒惰等因素迷惑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丢失了诚信的心。尽管丢了诚信不痛不痒,但由于缺失了诚信而愈发执迷不悟的心却会依赖于这种虚假,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假的真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那卷面的分数也许会换来某些荣誉和名利,但由此而丧失的宝贵的真诚和做人的尊严,却绝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挽救得了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要健全。诚信已不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为。莘莘学子身处这座美丽家园,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之中,必定会茁壮成长。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存在的诚信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历史的发展终将证明: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定量研究与现状  我们常常可以对事物作出两种判断,一种是质的判断,即性质怎样;一种是量的判断,即程度怎样。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判断早已有之。在中国学术期刊网输入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搜索年限为1997~2006年,《透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1]是第一篇文章。而关于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量判断则是一个至今尚未弄清的问题。虽有学者早已作过定量研究,但存在取样太少(0-200人之间)、覆盖面太窄(仅以某一学校为例)、代表性严重缺乏(没有照顾到地域、学校层次、年级、所学专业等区别)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与定量判断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意识淡薄的问题”[2]。在这一判断中,“一些”仍然是一个模糊数字。因此,事实上,我们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程度是不清楚的。  国外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仅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在1999~2000年美国全国大学学术诚信评估中,调查发现,杜克大学约有40%的学生在研究中未经注释直接引用别人的句子或篡改试验(研究)数据[3]。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4]。美国的教育从这种研究出发,积极采取措施,不仅扼制了学生的不诚信,而且为美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要弄清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程度及成因。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程度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设计调查方案。抽取地方性院校一所、理工性院校一所、师范性院校一所。照顾到地域、学校层次、年级、所学专业等区别。在湖南科技学院,共从246个班级、10 625名学生中抽样24个班级、1 000名学生,从全校13个系中抽取13个系,从四个年级中各抽取125人进行调查。抽样对象符合原群体特征,是原群体的缩影。在华南理工大学,随机抽样抽取的三个专业是汽车制造专业、自动化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随机抽样的专业中随机抽取样本120个。在华中师范大学,随机抽样抽取的三个专业是外语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法律专业,在随机抽样的专业中随机抽取样本120个。  组织、培训调查队伍,采取集中讲解、当场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在抽样高校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在湖南科技学院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7份;在华南理工大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华中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1 240个,发放问卷1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67份。  学习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共设计了5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399人曾考试作过弊,有612人曾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论文,有146人曾请他人代作过作业或写过论文,有37人曾采取过请吃、送礼的方式从老师那里获得过想要的分数,有177人在学习方面还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学习的不诚信位列第一。除177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共计1 194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3%。  生活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共设计了7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74人曾对朋友有过不诚信的言行,有70人曾在恋爱中欺骗过他人的感情,有21人曾以恋爱为名索取过他人的钱物,有113人曾对爱情、对他人有过不负责任的言行,有55人曾有意给学校提供过虚假、错误的家庭联络信息,有395人曾对朋友以外的其他人有意说过谎,有181人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生活方面的不诚信位列第二。除181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较为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共计928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52%。经济方面的不诚信。本调查项共设计了12个调查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6人曾有钱交费但却故意拖欠学费;有39人曾给学校提供过虚假的困难情况和资料;有69人曾借过钱但却不想还或没还;有27人曾赊过账但却想赖账或赖过账;有28人曾骗取过他人的钱物;有39人曾偷拿过别人的钱物;有20人曾在贷款时有意提供过虚假信息;有17人准备毕业时不主动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万不得已时再签;有12人在万不得已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时准备有意提供虚假的联络信息;有20人毕业后不准备主动还款,能拖则拖,能不还则不还,万不得已时再还;有138人曾谎称过“学校收费”向父母要过钱;有246人有过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经济上的不诚信位居第三。除246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严重的失信行为,共计455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98%。  就业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项共设计了3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163人表示,为了就业,如有必要会提供虚假的成绩、荣誉等信息;有181人表示,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如果又遇到更理想的就业机会会毁掉前约;有202人承认,为了就业他们还会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言行的表现中,在就业方面的不诚信位列第四。除202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较为严重的失信行为,共计344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47%。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很多,调查发现,7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一因素,9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二因素,79%的大学生认为家庭人际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三因素。本文主要从学校、学生中的微观角度进行探讨。  就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因素而言,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诚信最直接的外在的原因在于: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不诚信无记载,无惩戒。他律的缺位,导致了自律的弱化。第二,在高中教育阶段,有的老师、学校、家长参与作假、作弊的恶性竞争助长了学生的不诚信的恶习。为了获取高的高考录取率,有的中学不仅不将学生在高中期间的不诚信言行记载在案,也不上传给大学,而且甚至直接协助学生作弊或为学生作弊提供条件。在高中教育阶段被恶性助长了的作假、作弊恶习不断膨胀并直接带进了大学。第三,在大学期间,各高校对学习不诚信的学生常常是态度不硬、措施不力、人情难拒、掩遮“家丑”、“怜爱”有加。在处分学习不诚信的学生时,常有人言道:“算了吧,放他一马,考上大学不容易!”更有甚者说“以人为本嘛!”这样做一方面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另一方面是对学习不诚信者的纵容。  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及学生自我的角度看,大学生生活方面的不诚信原因是:第一,在高度自主的大学生活中他律的弱化。在大学生活中,学生有了高度的自主权,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否恋爱等问题几乎是完全自主的。这种高度自主的生活方式既有制度的原因,又有学生的迫切要求。从制度层面上看,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很难、很少深入、细化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同时,如果把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从学生的迫切要求方面看,绝大多数学生希望以自律为主,以他律为辅。个别学生甚至盲目地、完全地拒绝他律的管理。据调查,49%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主要靠自律,8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以自我管理为主,以学校管理为辅[5]。第二,大学生自律的缺位。大学生一方面要求自律,而另一方面自律意识又不强、自律能力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中期间,他们的自律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家长的溺爱;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有的人到了大学不愿意自我约束而是自我放纵。第三,对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的不诚信很难有什么硬性的惩戒措施,存在制度缺失。例如,某大学生多次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同学的爱情,当这一问题没有严重到一定的程度、产生较为恶劣的后果时,学校是难以采取什么惩戒措施的。  从学生自身及管理与教育的角度看,大学生经济方面的不诚信原因在于:第一,追求时尚的消费欲望与极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处于青春花季期,交友、参与社会活动、表现自我、恋爱等都会促使他们去打扮自己,甚至是过分地包装自己。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又是极其有限的。面对这种困惑,理智者会从家庭及自我的实际经济能力出发,抑制或适度抑制、满足或适度满足时尚消费欲望。而非理智者则相反,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甚至放纵时尚消费的欲望,借钱消费、超前消费甚至是采取欺骗、偷盗等手段以满足消费欲望。有资料表明,大学生内盗的诱因绝大多数是追求超出自我实际支付能力的时尚消费所致而非生活所迫或迫不得已或偷盗癖。第二,大学生在经济方面,没有受到什么钢性的、硬的诚信约束,存在制度缺失。因此,不诚信言行时常出现。借钱不还、赖账等不诚信行为不达到一定的恶劣的程度的时候,它基本上属于“民间个人行为”。谎称学校收费再向父母要钱的行为也常常难以被发现,或者即使是被发现了,也不会受到校方的什么惩罚。而且,这些行为基本上不在校方的管理制度之中,是校方制度之外的未明确约束的行为。还贷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也只是近一、二年才有约束、才有惩罚措施的。第三,在大学前的学校教育甚至大学期间的教育中,经济诚信方面的教育一直是一处空白,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意识一直没有得到教育和培养。  从学校、学生及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不诚信原因在于:第一,强烈的就业愿望与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就业,从主观上看就有不诚信的动机和愿望。他们想推介自我、美化自我并尽快就业。因此,在包装自我时他们就以言过其实、以小见大、适当杜撰的方式加进“水分”。例如,某个学生大学期间学业成绩可能居中,但他在自荐书上可能会把自己写成是“成绩一直不落后”。又如,某个同学大学期间英语未过四级,但为了就业他可能会说自己已过英语四级并造好了假证,如此等等。第二,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条件。有的用人单位提出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有的条件甚至是大学生难以具备的。例如,有的用人单位提出应聘者“应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这就不太切合大学生的实际。更有甚者,有的用人单位还要求应聘者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有几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大学生可能会贸然作假甚至被迫作假。第三,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可能或者已经给不诚信大学生放了关,甚至是协助其做了假。学校的这种“放关”行为也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诚信。  对于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大学生的诸多不诚信言行已影响或严重影响到了学习、赏罚、资助、贷款、就业等教育资源的公平享受,并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的失衡,其校园危害性、社会危害性已日益凸现。尤其是,要克服把大学生的一些失信行为理解成一时的生存技巧的错误思想,不诚信恶劣品质的最终形成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面对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不敢承认是不对的,必须尊重事实;回避更是错误的,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态度是面对它、承认它,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它,这是唯一的出路。  四、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应对措施  建立新生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  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贯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诚信考察登记制度及完善的社会征信制度之前,高校可首先建立学生的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制作《大学前诚信登记表》,要求新生填写、充分利用机会到生源地考察,收集资料。虽然学生很可能会隐瞒自己的诚信污点,生源地考察也可能很不充分,但这样做,会给学生明显的提示:大学是重视学生的诚信考察的,即使高中的诚信污点被隐瞒,到了大学也不能再像高中那样不重视诚信了,大学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去帮助学生作假作弊和纵容诚信缺失。这一工作的目的和效果是:明示学生要诚信、遏制有的学生对失信心理的放纵,强化诚信心理并为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失信矫正提供基础。  建立大学期间的诚信教育机制和诚信考核登记制度  一是制作《大学生诚信承诺书》,明确大学期间诚信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抄写并签名。二是课堂教育。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育功能,课堂教育要克服重理论轻实际、重史料轻现实的弊端,要讲清国家、社会的诚信建设政策、现状以及失信对自我、对社会的危害。其它各课程的教学也都应渗透诚信教育。三是构建课外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贯穿到考试、评优评奖、活动、生活、恋爱、就业等各个环节。四是建立诚信考核登记档案,记载失信行为。  与社会接轨,为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提供资料,为用人单位提供咨询  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学校的社会责任的关系,不要一味指责社会,不要把责任推给社会,更不能以放纵失信为代价提高就业率,把好出口,让学生接受社会用人标准的考验。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毫无疑问,考场作弊是现在大学里最典型的诚信缺失行为。有人认为作弊是小事,被抓了自认倒霉,没有抓住自己就捡了便宜,在思想上不把它当回事儿。可我们要说,作弊并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操守卑劣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缺乏最基本处事原则的表现。不论对我们个人还是对我们国家来说,考试作弊都是我们新世纪大学生的耻辱!都是对我们诚信形象的玷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诚信”被推为经济活动中的帝王原则。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谈论纳贤之道时说:“对一个公司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有才能而不守信,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更大。”可见,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是有真才实学、诚实守信的人!中国还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积小恶可以成大恶。现在没有充分认识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危害性,这种目前的“小恶”将会渐渐成为性格中最顽固的一部分,当带有这种“小恶”习惯的人物充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中国许多不诚信事实的发生是转轨时期的伴生现象,这是一个暂时现象。特别是青年人看到许多不诚信的现象,不可认为中国永远都会是这样。中国将会建立起信用体系,我们要为中国的信用制度以身作则。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明天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不仅仅要求我们青少年具有这样的历史任命感,而且也要为中华民族踏踏实实的做一点实事,为祖国的明天做一点贡献。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会、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学生们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会是大学生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诚信作为责任需要我们来担负。新世纪新挑战,跨世纪的一种基本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监督和引导,更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以诚信作为生活处世的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考试不作弊做起,让诚实守信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我们齐心努力,共同营造良好校风!共同发扬诚信精神!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论文

时代新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代新人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新时代人要有本领不够、才干不足的紧迫感,并为此而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时代新人要有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新时代的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需要奋斗和奉献。有责任、有担当、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有意义的人生。时代新人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敢于负责的担当意识的人。时代新人不仅要实现价值的自觉认同,而且要实现价值的自觉转化,努力做价值的自觉认同和转化的示范者,引领者。时代新人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行动的有机统一者。时代新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是规范的忠实崇尚者,自觉坚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同时也必须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打破旧有思维、模式等,善于进行创新,从而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时代新人不仅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高度的自信,而且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充满高度的自信。时代新人是文化自信和政治自信的有机统一者。时代新人既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于世界,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去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社会能给我们些什么。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人口中较少的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未来我国迎接科技挑战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我国科技,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历史责任,因此国家需要也希望大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努力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所谓责任,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应做的事。而担当,就是要我们勇于去承担任务、责任。 所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我们认清了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去担当,只有我们勇于承担了责任,才能更好的履行我们的义务。 自打各高校开始扩招,全国的大学生数量每年都会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似乎全国的公民受教育程度也在随着上升,是一个喜人的现象,但是同时更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在这种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似乎大学生的素质却在以相反的方向发展,原本“大学生”的定义是: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这三个字不再是good的代名词。并且,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更让民众对当代大学生唏嘘不已。这不禁让我想问:当代大学生是怎么了? 首先,让我们戴着放大镜来看看周边的世界。仔细看,认真看。社会日益进步,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埋首于快节奏的生活状况中,一味的想着赚钱,获取社会地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不择手段。在这种声色犬马,人欲横流,权钱万能的时代,作为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再加上长期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带来的压力,慢慢的使他们进入犬儒主义时代: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短期效益,渐渐的麻木不仁,完全与真理、理想、公平、正义、诚挚、友爱、同情、健康绝缘。 同时,在权力、金钱及关系的导力下,一些大学为了功利,乱送头衔,导致“博士、教授”严重泛滥和贬值;知识分子自然丧失了学术和学者应有的尊严。中国高等学历文凭大规模地贬值,直接损害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与尊严,也直接的打击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深渊。 而对于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总体情况来讲,除了比较著名的高校以外,大部分其他高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学科的设置大部分都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无聊,因此导致逃课现象严重,最终在考试的时候也作弊成风。当然,还有老师的原因。众所周知,大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博士,大部分也是年龄很大了,虽说上课多专注于学术性的讨论之类,但是对于研究还不够深入的学生来讲,未免也会太过枯燥,课堂乏味,也是成为逃课的重要原因。 所以,基于种种的因素,大学生在学校如同行尸走肉,上课只是走马观花,吃饭,然后回寝室,玩电脑,成为生活的全部。不关心时事政治,久而久之,渐渐地丧失了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 责任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没有担当。 作为一名当代的普通大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总觉得有些沉重,脑海里也在不停地思考着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记得高中时学到的哲学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个人又具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普通人物与英雄人物一样都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力量,每个人都应该要明白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新的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世纪。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纵观我们这个社会,由于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懒散、矫情、堕落、放纵,无远大理想,无坚定信念,无高尚追求,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巨大隐患,成为众多关注者的担忧。任其生成,任其发展,怎能承担撑扶自己国家的重任!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曾经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就更应该要明确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把自我的行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和创业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发奋学习、努力成才,义不容辞的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在大学里,我们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有优越的硬件设施可以利用,有纯粹的人际关系,正是在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的“人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专注于学习的同时,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团体,已经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当今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大学生”这个团体收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当然,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好评,也有一小部分负面的评价。就说从近期的事件来看,大学生的表现也可以让人满意。面对12四川突如其来的地震大灾难,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纷纷组织为灾区奉献爱心,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我们敬爱的老师,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为灾区做贡献,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对这场灾难,大家谁都没有退缩,谁都没有放弃,这些都表现了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 道德,责任,这两个比较大的字眼,在大学生这个团体里面也有更新更全面的诠释。从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当今社会的“我们是未来的希望,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等等”,无不蕴涵着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责任就如行人肩上的行李,也许很沉重,但不能丢掉,因为它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生活要延续,责任也得跟着向前走,它会伴随着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生如夏花般的灿烂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和追求。从总的方面看来,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应该分为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责任,另一个方面就是非个人责任。个人责任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负的责任,包括自己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非个人责任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具有的对国家、社会、家庭、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等等的责任。 毫无疑问,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那没有其他人可以为其做出任何改变。比如说,大学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必须做出选择,为了一些既定的目标和梦想就要放弃一些其他的东西。所以如果你选择了,那就要坚持下去,不管有多少困难,不管前途如何渺茫,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是团队任务,更是要求个人要绝对的负责与服从。试想一个大的团体正在攻克一个大的课题,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任务,既然你当初选择了,那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坚持下去,如果你中途放弃了,你影响的是整个团队,而不仅仅是你个人,你要想想其他人也无法继续了,因为每个人的任务不同,其他人替代不了你,因为你是唯一的,所以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还有另一点要说的,作为一个社会人,就算你先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你首先也要考虑自己应该为自己做的。你不可能一辈子永远活在父母为你打造的天地中,父母不可能跟随你一辈子,他们也不可能帮你打天下,你不可能永远都活在他们的庇护下,所以,就算是为自己考虑也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作为一个大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学业,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要考虑自己的将来。这些都是要自己来做的,而不是由父母或者老师来操办的,他们不可能代替你,谁也替代不了你,因为你是唯一的,你的选择,你的前途发展,你的学业和事业都是由你自己来选择的,最后的结果也是由你来负责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对其做出任何解释,因为至始至终都是你来选择和负责的。 非个人责任,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能仅仅考虑自己,考虑自己的得失,而不管其他群体的利益。首先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这是首当其冲的,也绝对是必须的,你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当然要对这个国家做出贡献。大学生这个团体在这里表现的还算令人满意。面对暴乱,我们可以理性的批判与谴责;面对地震,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帮助灾区;面对火炬,我们可以用心去维护他的尊严;等等的这些事件,都可以反映出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意识与责任。 其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从出生就和社会有了层层的关系,我们从小就受到来个各个社会机构的服务。医院可以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治疗;交通机构的服务让我们的出行方便了很多;国民经济系统的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社会对我们的服务,所以我们都应该为更多的其他的人做出我们自己该负的责任和义务。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团队,各种各样的义务劳动等等都彰显了一个大学生团体的风范。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为一个社会贡献我们自己该做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是对家庭的责任。父母是一生守护和爱护我们的人,还有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这些人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老师们给我们的启蒙教育和谆谆教诲让我们永生难忘,老师给我们的知识让我们终生受用;同学之间的相亲相爱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体会到了人间的友谊和爱;父母对我们从小到大的抚养和培育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报答的。大学时代里,可以让我们经历很多,有老师对我们最真切的培育和关怀;有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珍惜;有父母千里之外的爱护和担心,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体系和责任意识。 当然,大学生这个团体也有他灰暗的一面。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下降趋势。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戏, 或早熟早恋, 或追求时尚,有的自私冷漠, 缺乏同情心, 意志脆弱, 等等, 甚至近些年自杀现象更有向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蔓延的趋势。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中自私、冷漠、懦弱等不良品性大量滋生;极端的后果是大学生中各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乃至对同伴、亲友的生命漠然视之,连基本的出于人道的社会责任感都丧失殆尽……这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因此, 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方面去探寻其根源,以便对症下药予以矫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能,知道自己的责任义务与道德意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承担起自己对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所应有的责任。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可以点燃人们的生命之火,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陷;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也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我们应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今天的成长进步与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树立的远大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当代大学生在明确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的基础上,必须警醒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与社会责任义务,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志向,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毕生以求的奋斗目标。迷茫与困惑决不是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叛逆与逃避更不是大学生的全部。当代大学生以其所拥有的才识与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社会理想的指引下必能凯歌行进,演奏着时代的最强的旋律。和谐是人类永不散失的精神,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则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与追求。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回顾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艰辛历程,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别无选择,唯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追求既定的目标和梦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