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4-09-08 12:49:13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怎么选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你可以试试中职学生这块,现在这块领域研究的人很少,而且国家又很重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管理的不断更新,以人文本、人格深化的管理理念已深入管理者的心中。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必须重视人本主义原则。用以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教育 心理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既人本管理,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探索人本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以保证教师物质需要的基础性。 2.建立完善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人本管理 1.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与责任投身高职教育事业 首先,课堂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合理选择。其次,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有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将先进企业文化融入素质教育创造职业素质教育特色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其共同的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顾客至上、消费者为先的原则,实现企业与顾客双方利益都得以实现的“双赢”目标。三是坚持企业利益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统一的原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训练、学习先进企业文化是学生上岗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的重要内容,选作基地的企业应管理规范、科学,具有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且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力量。为了保证学生实训学到的是先进工艺,接触的是先进设备,基地选择必须是中等规模以上、技术和设备先进的企业,优先选择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另外,企业有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工匠能聘作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轮岗条件。 4.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创造规律深化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首先,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其次,由于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5.大力加强科技开发、社会服务营造竞争、创新的成才环境 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是教、学、研、产是一个既有各自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做到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二是既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又能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必须做到“六个对准”,实现“五业贯通”,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坚持“以销定产”;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对准技能建基地,搞好产学研结合“双基地”建设;对准产业搞科研,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对准教学抓师资,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的“五贯通”。三是根据区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要求选择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实践,并在实践中求异、创新,不断总结出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2]李建秀论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可以联系 924347849 论文协助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怎么填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管理的不断更新,以人文本、人格深化的管理理念已深入管理者的心中。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必须重视人本主义原则。用以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教育 心理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既人本管理,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探索人本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以保证教师物质需要的基础性。 2.建立完善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人本管理 1.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与责任投身高职教育事业 首先,课堂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合理选择。其次,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有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将先进企业文化融入素质教育创造职业素质教育特色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其共同的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顾客至上、消费者为先的原则,实现企业与顾客双方利益都得以实现的“双赢”目标。三是坚持企业利益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统一的原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训练、学习先进企业文化是学生上岗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的重要内容,选作基地的企业应管理规范、科学,具有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且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力量。为了保证学生实训学到的是先进工艺,接触的是先进设备,基地选择必须是中等规模以上、技术和设备先进的企业,优先选择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另外,企业有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工匠能聘作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轮岗条件。 4.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创造规律深化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首先,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其次,由于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5.大力加强科技开发、社会服务营造竞争、创新的成才环境 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是教、学、研、产是一个既有各自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做到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二是既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又能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必须做到“六个对准”,实现“五业贯通”,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坚持“以销定产”;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对准技能建基地,搞好产学研结合“双基地”建设;对准产业搞科研,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对准教学抓师资,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的“五贯通”。三是根据区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要求选择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实践,并在实践中求异、创新,不断总结出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2]李建秀论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可以联系 924347849 论文协助

科学技术:适合理工科专业、以工程设计、实验研究报告为主的课题。生产实践:主要是在课程、毕业实习实践活动中,“真题真做”的课题。社会经济:人文、艺术、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类学科来源于社会实际的课题。经典:是对本学科经典实验、课题、原则、理论、结论进行纯学术探讨的选题。科技创新:教师或学生自己拟定的科技创新课题。                                     积累题材想做好选题的工作, 是少不了平时看书积累的, 看书能给予你很大的帮助, 例如:提高英语水准, 培养学习思维 因此, 在阅览书籍的时候, 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笔记, 便于日后的使用联系写作虽然一个新鲜的观点, 能够很好的抓住读者的眼球, 但这也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提出的观点自己要有能力去论证,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 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 要找自己擅长的方面, 这样在后面的写作中, 也能够轻松驾驭联系实际如果选题的时候确实没有很好的思路, 那么联系实际生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可以与自己所学的专业联系, 或者是与目前所做的工作联系, 这样能够把工作的经验变为理论 当然, 如果能把学习和工作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那么选题会出乎意料的好适当选题选题的时候, 要考虑题目的长短, 题目的选择范围以及题目对自己的难易程度 长短无非就是字数的问题, 需要控制在20字左右, 而选题范围最好与课题的范围类似, 难易程度就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控制了

可以写《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等,比如以写《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例,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正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的政策特点是以农补工,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在土地上。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必然性,但也导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前。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强化,初步搭建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国家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限制,推进城乡平等就业,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等。在充分肯定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资源要素流失问题仍然突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土地征收征用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农民工工资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工资与实际劳动贡献错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仍然突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投入欠账多,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财政支农力度与国家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市管县体制从资源配置上强化了市级政府的调控能力,出现了地级市本级与县级争利、财富日益向市级集中、财政投放日趋集中在市本级的现象,带来县及县以下政府促进发展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公共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加重了“城市偏斜”。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民工进城就业,不仅希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且强烈渴望融入城镇。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他们仍被视为城镇的“过客”。城镇对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要务工不管安居”,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高,不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落户定居,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稳定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创造条件,让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又要允许农民继续享有对土地的权益,以此作为应对不确定性及各种风险的生存保障。这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应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快建立县乡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保障基层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法探索在行政上省直管县的体制。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投资和土地政策,加大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把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生产要素集聚和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区域。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应从战略上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我国不能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待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再去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那种大量进城农民沦为城市贫民的发展道路,不能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贫民窟。必须立足国情,确保在农村不凋敝、农业不衰退、农民不破产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要求

“向左转,向右转,蹲下……”近千名学生排着队,听着口令做着动作。事实上,这并不是学生暑期的军训,而是某“价值观培训机构”责任能力训练的现场。训练中,学生们起初躲躲闪闪,但通过训练,亲身感受到他人为自己的错误而承担责任后,学生们最终均愿意站出来担责。  一谈到教育,国人往往会下意识想到文化、知识,而学校教育乃至各类校外培训班的内容,也几乎无不集中于文化知识的灌输,或是具体技能的训练。即便是家庭中,最看中的也往往是孩子的分数甚至名次。然而,我认为,当教育被更多局限于知识和文化时,乍一看来似乎相当实用,也完全可以为将来的升学求职开拓渠道,但这种过于单一的教育层面与理念,恰恰很难真正培养出有着完整人格和素养的人才。  事实上,早有相关研究表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顶多只占30%,而更多的影响则决定于包括人格和素养在内的其他方面。事实上,相比知识和技能,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如何,情商怎样,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其实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现实中,一个成绩不错,但却缺乏起码的责任意识的孩子,往往会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轻易迷失方向,甚至一遇到需要有所担当的时候,便打起了退堂鼓,与人生的重大际遇失之交臂,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无论对于家庭、企业,还是对于社会来说,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感,其实要远比他有没有才更重要。而这些对于现在课业繁重的学生来说,责任教育却不是学校所已经给予的,所以,校外责任教育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亲人乃至社会都应该树立起这种潜移默化责任教育的观念。上面说到父母,亲人乃至社会应当给予学生的责任教育,哪个方面最重要呢?毫无疑问,应该是家庭,一个人的成长,家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校给不了的,那么家庭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下来。有很多父母都会忽视这一点,偶然自己犯了错误却不承担起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心或者责任观影响颇深,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社会责任缺失的关键因素之一了。  基于上述视点,既然人格素养和责任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如此重要,除了家庭,学校教育当然不应该在如此重要的环节上缺位或偏废。在这方面,此机构将责任能力训练引入,对于培养全面人格的孩子来说,无疑值得期待。无论如何,“责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不仅应成为常识,更应真正体现于实践之中。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简单的讲,中国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向终身化、全民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类型的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东京大学 刘文君  摘 要: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本文试对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日本经验,启示  关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上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兴盛于,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在多项指标中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最大的是中等技术人员的数量,由此得出了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结论(Harbison、Myer,1964)。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看到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向。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比如,福斯特通过其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指出,接受职业教育实际上并不是高中生积极主动的选择,即使接受了职业教育,毕业后也往往学非所用,职业学校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Foster,1965)。并且萨卡罗普洛斯从经济学的视点,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费用大于社会效益(George,1986)。金子在系统地分析有关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金子,2001)。并且,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世界银行,也在政策报告书《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中,表明了援助的重点由职业学校转向社会职业训练机构的政策意向(WorldBank,1991)。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对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进行实证性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60年代,我国在经济起飞的80年代,都制定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在我国,普遍认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这种认识也对我国自80年代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期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在日本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争议,但对此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  那么,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高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且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本论文试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高中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教育需求的提高,日本的中等及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中入学率在50年代急速增长,由1950年的40%多到1960年上升为近60%,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临近尾声的70年代中期达到了近90%,高中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国际上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兴盛时期,这对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经济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最有代表性的是1960年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加快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等技术人员的要求,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预测制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包括在高等教育阶段扩大理工科的规模和在高中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关于高中教育提出了普通科与职业科在校生比例由原来的6:4变为5:5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60年代初正值生于战后所谓第一次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升高中,作为高中生迅速增加的应急措施,各地纷纷设立高中,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选择设立费用相对较少的普通高中。结果,实际上到70年代初为止,普通科和职业科的在校生一直是保持着6:4的比例,平行发展。而70年代之后,职业科趋于衰退,普通科逐渐上升。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如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高中的普、职比例保持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分地区来看,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图2可以看出,各县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呈负线性相关。如果将散点图分为4个象限来观察的话就会得知,第1象限和第Ⅳ象限集中体现了上述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而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这一现象,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即在60年代,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为了解决人口稀少化及地区差问题,各自制定了地区开发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通过自己培养人才来招引工商企业。因此,当时最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扩充政策的,是处于第1象限的南九州和东北部的后进县。而处于第Ⅳ象限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由于升大学的需求较大,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比率相对较小。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种类型,即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也高(第Ⅱ象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第Ⅲ象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为避免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需要对各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科毕业生就业的区域间流动状况进行分析。  二、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  (一)对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分析。  在这里不以单纯的经济所得为指标,而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以产业构成等多项指标划分的1960年日本各地区经济产业开发度为基准,将各都道府分为 6个地区群,并以此设定6个哑变量,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开始的1961年和结束的1975年,不同开发度地区和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1是对各变量的说明。  由表2中对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哑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前者为正的有意相关系数,而后者为负的有意相关系数。  这表明在经济增长初期,低开发地区的高中生大量流向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由于数据的限制,无法对职业科和普通科毕业生的流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但根据低开发地区经济计划中的记载,高中毕业生的流出率,职业科特别是其中的工业科远远大于普通科。而高中毕业生流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而达到招致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的目的,相反培养出的技术人才由于在本地区难以学以致用,而大量流向急需人才的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  从1975年的回归分析结果看,低开发地区的哑变量A和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哑变量F仍然是处于两个极端。而从绝对值看,与1961年的回归分析的结果相比,哑变量A的系数增大,而哑变量F减小,而且在1960年相关系数有意的哑变量C和哑变量D其绝对值变小且失去了统计上的意义。由此可以得知,在经过了经济增长期的1975年,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对流入的高中毕业生吸收力趋于减少,而低开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的流出尚未得到缓解,有可能流向哑变量A以外的其他地区。  (二)高中毕业生区域性流动的意义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上述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呢,这样的流动具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上述分析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而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直接得出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过于简单化的结论。对于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时,应对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市场状况、高中教育机会市场,以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做全面的分析。  第二,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展地区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校毕业生的流动,一方面,从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扩大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如果不能提供接受毕业生的劳动机会的话,还会造成教育资金和人才的相对浪费。但另一方面,从全国整体来看,正是由于这样的流动,缓解了工业密集度高的发达地区的人才的不足,使人才供需趋于平衡,而避免了人才的“绝对浪费”。  三、对我国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自7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恢复、振兴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扩大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以及“调整期(90年代后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时期,根据《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1980)的精神,通过部分普通高中改组为职业高中,开始恢复和振兴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个时期,随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的公布,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8.9%迅速上升,到1993年超过了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在 1995年达到了高峰8%。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后,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也开始下滑,特别是由于9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大,而职业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其兴衰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迅速培养人才这固然是首要目的,但是通过各阶段毕业生的“三级分流”,缓解高考的激烈竞争,也是重要的课题。因此,制定了在经济发达和高中教育升学率高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于经济发展落后和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倾斜政策。职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提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学校“就业难”和“招生难”的状况。在思考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上述日本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首先,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时,不应仅以经济发展水平来笼统地制定发展目标,而应以各地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等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目标。而且,不仅需要对劳动市场的供需还应对教育机会市场的供需双方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比率,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同时还会由于高等教育迅速扩大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滞后,而造成高等教育选拔质量降低。  第二,从包括日本和我国在内的各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追赶不上现实中技术革新的发展及产业的调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劳动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通过高中毕业生的区域性流动,弥补或减少了这样的差距。因此,在高速经济增长期日本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大概也是日本对这一时期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问题虽给予了关注,但总体上并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原因所在。而在我国,尽管高中毛人学率在2005年仅为52%,远远低于60年代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水平,为什么却出现了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认为是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缺乏流动性。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地域间的人口流动本身受到限制,而且即使这种限制减少了,而由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动也非易事。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存在各种限制,除了户籍制度外,不少地区还明文规定拒绝接受外省、外市大学学历以下的应届毕业生。实际上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资源过剩,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只是相对过剩,在现实中,一方面中等技术人员不足,而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市场所需技术种类的错位,如果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相互隔断的高中毕业生劳动市场能够敞开{将大大有益于高中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高中生的就业问题。当然,自80年代开始,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高中毕业生的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  但通过上述分析,至少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高中毕业生的流动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制定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并逐步改善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文见《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

学前教育中的教学(这里的教学是广义的)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认为,学习要从属于儿童的发展水平,否则儿童就难以同化新知识,达不到教学目的。如果教育者不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价值和知识的传递,试图以此来加速儿童的发展,最终必然使儿童难以构建应有的认知结构,造成学习困难,同时也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而维果茨基则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广义的教学是儿童发展的源泉。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个水平,其一是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其二是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教学的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由现有的水平向最近发展区过渡。教学取得成功后,原来的最近发展区就成为儿童新的现有水平,而新的现有水平又有其最近发展区,这时教学再次发挥作用,如此循环递进,儿童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因此,教学只有走在儿童的现有水平之前、最近发展区之内,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两者的观点看似针锋相对,但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有很多相通之处。因为从出发点来看,两人都认为教学应该从儿童的实际心理发展水平出发。两人得出的结论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两人对于心理发展水平的理解有差异。维果茨基所说的心理发展水平包括儿童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而皮亚杰所说的主体发展水平是指儿童所处的一个阶段。由于现有水平一般是指达到某一标准而被认可的水平,所以它应该是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点,最近发展区就是从这个点到可能发展到的一个最高域值。而应亚杰的主体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中肯定也包含着儿童在该阶段中所达到的能力和儿童在该阶段中尚未达到的能力。因此,皮亚杰所说的“教学应服从发展”中的“发展”,并不是维果茨基所说的发展中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与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域所组成的阶段有交叉的发展阶段。虽然皮亚杰划分阶段的标准和维果茨基确立最近发展区的标准不同,但是两人所理解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皮亚杰解释道:“例如,只有当儿童发展到接近于运算水平时,也就是说他们能够理解数量关系时,他们在学习中才能达到依次的守恒概念。”儿童发展到接近运算水平,不正意味着运算水平是儿童现有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吗?既然两者的观点并无本质的区别,而维果茨基的表述又较为清晰,因此关于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好的教学应走在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之前,并在最近发展区之内。在学前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讨论。“教学与发展并不是在学龄期才初次相遇的,而实际上从儿童出生的第一天便相互联系着。”这里的教学并不是狭义的课堂中的各科教学,而是广义的,包括一切社会环境有意识地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中的教学也应走在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之前,最近发展区之内。学前教育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3岁的幼儿教育,以自发型教学为主。这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中,产生尽可能多的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从而为幼儿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第二个阶段是3~6岁的幼儿教育,处于自发型教学和反应型教学之间。这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促进幼儿从“按自己的大纲学习”向“按教师的大纲学习”转变。前者是现有水平,后者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逐渐引导孩子的兴趣符合社会的要求(即课程内容)。钱晋也钰媛并澄肃庄诺笕俅蕖酌骏葛鞠介祖弘商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及答案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管理的不断更新,以人文本、人格深化的管理理念已深入管理者的心中。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必须重视人本主义原则。用以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教育 心理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既人本管理,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探索人本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以保证教师物质需要的基础性。 2.建立完善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人本管理 1.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与责任投身高职教育事业 首先,课堂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合理选择。其次,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有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将先进企业文化融入素质教育创造职业素质教育特色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其共同的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顾客至上、消费者为先的原则,实现企业与顾客双方利益都得以实现的“双赢”目标。三是坚持企业利益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统一的原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训练、学习先进企业文化是学生上岗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的重要内容,选作基地的企业应管理规范、科学,具有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且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力量。为了保证学生实训学到的是先进工艺,接触的是先进设备,基地选择必须是中等规模以上、技术和设备先进的企业,优先选择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另外,企业有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工匠能聘作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轮岗条件。 4.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创造规律深化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首先,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其次,由于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5.大力加强科技开发、社会服务营造竞争、创新的成才环境 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是教、学、研、产是一个既有各自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做到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二是既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又能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必须做到“六个对准”,实现“五业贯通”,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坚持“以销定产”;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对准技能建基地,搞好产学研结合“双基地”建设;对准产业搞科研,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对准教学抓师资,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的“五贯通”。三是根据区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要求选择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实践,并在实践中求异、创新,不断总结出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2]李建秀论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可以联系 924347849 论文协助

可以写《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等,比如以写《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例,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正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的政策特点是以农补工,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在土地上。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必然性,但也导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前。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强化,初步搭建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国家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限制,推进城乡平等就业,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等。在充分肯定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资源要素流失问题仍然突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土地征收征用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农民工工资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工资与实际劳动贡献错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仍然突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投入欠账多,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财政支农力度与国家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市管县体制从资源配置上强化了市级政府的调控能力,出现了地级市本级与县级争利、财富日益向市级集中、财政投放日趋集中在市本级的现象,带来县及县以下政府促进发展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公共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加重了“城市偏斜”。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民工进城就业,不仅希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且强烈渴望融入城镇。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他们仍被视为城镇的“过客”。城镇对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要务工不管安居”,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高,不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落户定居,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稳定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创造条件,让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又要允许农民继续享有对土地的权益,以此作为应对不确定性及各种风险的生存保障。这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应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快建立县乡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保障基层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法探索在行政上省直管县的体制。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投资和土地政策,加大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把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生产要素集聚和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区域。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应从战略上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我国不能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待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再去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那种大量进城农民沦为城市贫民的发展道路,不能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贫民窟。必须立足国情,确保在农村不凋敝、农业不衰退、农民不破产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