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是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7 04:15:51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是

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扩展资料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没有儒家我们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像外国 伦理道德都分不清楚??? 还有一些垃圾说儒家学说是《四旧思想》 憨蛋啊

儒家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多大?看完不敢相信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 期以来, 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 用, 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 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 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 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 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 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 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 以其与现实的结合, 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的追求中日渐接近, 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 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 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 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 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 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 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 想办法, 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 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 “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 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 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 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 “君子” 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 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 “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 品格” 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 《民主与领袖》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 )。 明清以来 “日 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 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 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 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 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 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 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 “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 技、 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 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 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 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 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 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 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 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 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 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 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 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 一体、 人和自然统一, 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 “天人合一”的说法, 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 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 一直被斥为现代 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 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 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 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 所在。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是怎么写的

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作用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的动荡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墨等家,他们各自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这不仅繁荣了文化,也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②形成、发展过程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张以德治民,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损益”旧法。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中的正统思想。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宋朝: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明朝: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东南亚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羡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 期以来, 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 用, 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 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 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 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 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 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 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 以其与现实的结合, 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的追求中日渐接近, 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 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 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 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 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 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 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 想办法, 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 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 “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 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 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 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 “君子” 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 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 “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 品格” 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 《民主与领袖》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 )。 明清以来 “日 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 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 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 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 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 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 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 “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 技、 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 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 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 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 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 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 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 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 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 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 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 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 一体、 人和自然统一, 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 “天人合一”的说法, 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 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 一直被斥为现代 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 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 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 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 所在。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浅析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何为“慎独” 。“慎独”源于儒家的《大学》、《中庸》。《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 于 中,形 于外,故君 子必 慎其 独也。”《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 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的解说中最早提出“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郑玄的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处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所闻之处,也要时刻做到谨慎遵守道德规范。郑玄之说与刘向在《说苑 •敬慎》中的说法相似,之后北齐刘昼的《刘子 •慎独》、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关于“慎独”的解读实际上都继承了郑玄对于“慎独” 的阐说。  而这其中朱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理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 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 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 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 …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舍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舍其恶而卒不可舍,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在《中庸章句》中,朱熹又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 ,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 ,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 ,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通过对朱熹的章句集注以及其他文字的研习,我们不难看出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实当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例如,朱熹强调“‘慎独’之‘独’,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朱熹还说“这独又不是恁地独时,如与众人对坐,自心中发一念,或正或不正,此亦是独处。”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 意念 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由此可 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与压力 的空间。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上述从郑玄到朱熹的关于“慎独”之义的传统解读,着力都在于强调“慎独”的实质是要慎重对待他人不知的隐蔽处之所作所为,努力地做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随着2O世纪 7O年代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及 20世纪 90年代郭店楚简《五行》篇的出土,学界在对简帛文献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与传统解读不同的“慎独”,由此对于“慎独”本义的讨论重新拉开了序幕。  清华大学的廖名春教授在其《“慎独”本义新证》一文中认为,庞朴先生《帛书五行篇校注》一书第 52到 54页的内容说明“帛书《五行》篇的‘慎独’说与《礼记 •礼器》篇、《苟子 •不苟》篇说同,而与《礼记 •中庸》、《大学》篇迥异。”并提出,“‘慎独’就是不重外表,只重内心”[3]52。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梁涛先生通过对简帛《五行》篇原文和传文的解读与分析,认为该篇讲仁、义、礼、智、圣五行“……是形成于内心的,但它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 ,所以,《五行》中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的状态。在梁涛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中的两个“慎独”,前一个是指“诚其意”,后一个强调只有“诚于中”,才可能做到“形于外”,由此可见“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这实际还是要“诚其意”,而《中庸》中的“慎其独”则从道人手,君子“慎其独”所需要戒慎的就是那个“不可须臾离也”的道,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这与《大学》的“诚其意”是一个意思。通过三者的对比分析,可以说三个“慎独”都是“诚其意”,强调要端正内心的意念,从本原上杜绝一切不善行为的出现,这些无一不在突出儒家“内省”的工夫。所以,《大学》《中庸》以及《五行》的“慎独”的本义均是指内心对于儒家涵含仁、义、礼、智、圣五行的完满人格的专一,指内在的精神状态。郑玄和朱熹的错误在于把“诚其意”的内在精神仅仅理解为“慎其闲居所为”的外在行为,把精神专一理解为独居、独处,因而造成整个意义发生改变。通过对“慎独”本义的追根溯源,以及对其传统解读的辨析,我们看到了儒家一贯的对于内省的重视,对于修己工夫的强调。  那么,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个人,在理解了“慎独”的本义后,我们该如何联系时代联系自身,深刻而又发展地理解它运用它呢?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违背本义,也不必完全抛离传统解读。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一种强调内心对于道德境界和人生修养目的专一专注的功夫(本义强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合一状态的专注),是对内心的关照,它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于传统解说中汲取其合理的因素,那就是把“慎独”的形上意义下达到形下层面。每一个人都有独居、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慎独”传统解读中对于闲居时道德自制力的强调。这样才能将“慎独”更好地融人到当今社会,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个儒家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  “慎独”的现实意义。现在对于“慎独”的现实意义的分析大多是基于传统解读进行的。原因就在于《五行》篇中关于“慎独”的解释和郑玄、朱熹等人对于“慎独”的传统理解相比,在实践意义上缺乏可操作性。《五行》篇中将“慎独”归结为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五行的专一与专注,进而统摄诸德而不失于性道之本质。这是具有形上意味的归结,在寻常百姓看来,这种说法不好理解难以践行,缺乏实践上的动力。而郑玄与朱熹的解读,强调闲居时要和有人监督时的行为相一致,这是将“慎独”下达到日用伦常层面后的一种道德自律,这样“慎独”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变为一般人修德修身时的途径,而不只是君子实现其圣人理想人格的专有门径。这显然比本义更能让世人接受,同时,在实践方面更具有效性。  那么,能不能将本义与传统解说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本义中内心对于儒家仁、义、礼、智、圣这一君子人格德行的专一,改造成对于现实中的完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标准的专一与专注,以此形成一个牢固的内心信念,然后在这个诚于中的内心信念的统摄与驱动下,更好地形于外,这样我们就会不断修正自己在大庭广众下的显性行为,也会更为注重和调整独处时候的隐性行为。  这样一来,“慎独”就会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修身正心。培养“慎独”能力,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控制力,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此外,我们还应做到慎独而不唯“独”,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有无人知晓,有无人监督时都同样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绝不因为无人知晓而肆意妄为,也不能因为有人知晓而做表面文章,要时刻专注于内心信念。  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慎独”的修养方法更凸显其必要性。只有当每一个个体都自觉地做到“慎独”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与道德意识才会得到一个很明显的提升,至少会减少坏人坏事的出现。这一点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虽然刘少奇同志讲的是共产党员,其实这对于每一个平常百姓的意义与影响是一样的。当我们心中已经拥有一个诚其意、毋自欺而诚于中的道德理念,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内外如一如是而行,做到时时处处符合道德要求。此外,朱熹把“独”从独居扩展到大众空间,对于当今社会更具现实意义。比较古今社会的外部压力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人要完全摆脱舆论压力,只会出现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独处时。而当今社会,由于人员流动性加大,我们很多时候都身处“陌生人社会”,没有熟人,也就缺少一种舆论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养成肆意胡为的习惯,认为反正做了不该做的说了不该说的也没有关系,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监督我。由此可见,“陌生人社会”虽在众人之中实际也是独,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重“慎独”功夫,注重内心一念发动时别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绝不放松道德修养工夫通过“慎独”,我们要养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凭借自己的内心信念,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依靠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慎独”,是儒家的传统观念与重要思想,是一种修养工夫,是一种自律品质。通过对“慎独”本义与传统解说的厘清,通过对“慎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实践意义的分析,我们看到“慎独”永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是啥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 期以来, 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 用, 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 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 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 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 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 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 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 以其与现实的结合, 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的追求中日渐接近, 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 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 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 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 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 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 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 想办法, 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 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 “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 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 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 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 “君子” 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 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 “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 品格” 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 《民主与领袖》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 )。 明清以来 “日 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 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 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 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 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 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 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 “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 技、 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 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 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 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 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 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 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 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 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 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 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 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 一体、 人和自然统一, 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 “天人合一”的说法, 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 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 一直被斥为现代 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 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 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 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 所在。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

自西汉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2018·孝感)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学派的学说,从战国开始,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重要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基本处于独尊地位。而且,久而久之,这一学派的一些思想观点不断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孔子创建的学派是:儒家学派。

没有儒家我们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像外国 伦理道德都分不清楚??? 还有一些垃圾说儒家学说是《四旧思想》 憨蛋啊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 期以来, 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 用, 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 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 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 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 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 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 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 以其与现实的结合, 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的追求中日渐接近, 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 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 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 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 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 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 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 想办法, 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 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 “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 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 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 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 “君子” 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 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 “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 品格” 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 《民主与领袖》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 )。 明清以来 “日 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 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 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 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 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 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 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 “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 技、 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 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 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 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 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 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 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 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 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 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 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 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 一体、 人和自然统一, 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 “天人合一”的说法, 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 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 一直被斥为现代 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 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 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 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 所在。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题目是什么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 期以来, 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 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 用, 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 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 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 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 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 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 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 以其与现实的结合, 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的追求中日渐接近, 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 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 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 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 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 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 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 想办法, 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 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 “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 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 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 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 “君子” 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 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 “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 品格” 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 《民主与领袖》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 )。 明清以来 “日 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 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 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 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 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 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 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 “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 技、 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 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 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 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 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 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 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 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 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 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 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 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 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 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 一体、 人和自然统一, 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 “天人合一”的说法, 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 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 一直被斥为现代 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 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 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 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 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 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 所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积极方面:(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思想的两部分-----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即"内圣"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统治的意思),都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比如,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道德,仁义,儒家的思想会是对贪官们的谴责依据吧?再者,我们所讲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那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不过由于中国大陆官方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仍无法纠正对儒家的偏见,以至儒教无法在中国大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不少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这和韩国对儒教致力保存过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不过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少部分良知者已重拾起这份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大陆学者目前正努力编纂《儒藏》(藏,音zang4)以弥补历史遗憾(三教中,道教有《道藏》,佛教有《大藏经》,惟儒教无自己的经藏),传承和弘扬儒学。儒教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要多于其负面影响。儒家思想的不可取之处 一,“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最后甚至发展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一个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君王不管多么荒唐,作为臣民只有忠心的份,绝对不能够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估,更别说是批判了。其中一句“故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这不但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还把全国的臣民变为了君王的奴才,只是作为一个受气包而已。 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卑鄙的“三纲”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普通民众的子弟有更多的机会在官场上发迹这一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从哪里来?从儒家思想来的! 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仪的,不合法条的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 在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看他们想看得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如果人们做的某些事情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那么新的法律条款就必须因应而生。在新的法规出台之前,人们的行动应该不受制裁。所以文明国家里的法律是对人们行动的具体制约,而不是指明人们如何行动的行为准则。四,“忠孝”所包含的旧思想 再来说说儒家提倡的忠孝。如果是对国家的效忠,比如岳飞的事例,那当然比效忠一个政党或效忠某个“伟大领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象岳飞这样的军人,在文明国家里都是要效忠国家的,这是军队国家化的结果,是便饭,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本就不值得大书特书。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军队往往都是效忠当朝皇上的,所以岳飞的故事才显得与众不同。 五,,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当权者而言,如果其权力来源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其权力不受限制,任何一个人去当权,不论其修身养性的层次有多高,结果一定是个独裁者,甚至是个暴君,这也正符合了儒家的这句“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劝独断也”。 世界上也有不用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即使自身的涵养不太完美,象克林顿还乱搞男女关系,但是国家却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自在。 为何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是绝对不能造福于人民的,而必须要能齐家之能,治国之智的。 不单单中国的历史,即使在世界历史上,在实施民主制度之前也没有哪个帝王是靠个人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把帝王的权利交给人民,让人民来决定谁当国家领导人,并有权更换不合格的领导人。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人民自由、社会进步。 专制制度篡改歪曲儒家的部分论述来为其服务 对于帝王而言,任何有利于集权统治的思想都是求之不得的。非但崇尚儒学,更有把儒学断章取义者,如把《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骚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变成这样一个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而流传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作用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的动荡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墨等家,他们各自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这不仅繁荣了文化,也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②形成、发展过程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张以德治民,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损益”旧法。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中的正统思想。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宋朝: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明朝: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东南亚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羡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