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发布时间:2024-07-07 04:00:55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就是你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查询很多的资料,进行广泛的了解,查一些新的文献,了解一下这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你的方向要结合最新的进展和研究热点,思路要清晰,研究方法要有创新性,凡事都是越新越好,当然,要立足于你们的实际条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本课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发放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7%、5%、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0%和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6%和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1]李贞琤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J]中国酿造,2021,40(03):[2]马萌古代文学题材剪纸的演变及分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3):23-[3]孙凯昕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相融关系[J]艺术评鉴,2021(05):175-[4]余丹都城文化和古代文学研究的多维透视与立体建构——“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21(03):157-[5]左硕丰基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J]名作欣赏,2021(09):183-[6]张子川中国古代民族文论逻辑体系的建构——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7]娄红岩从叙事文学角度探寻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评《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8]图雅蒙古语授课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101-[9]雷正莲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J]今古文创,2021(05):36-[10]张帆探析中国古代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评《中国古代文学与语文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21(0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相关问题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重阳节习俗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7-10-20 15:29提问者: 531738779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其并反映了许多历史文化。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6回答者: ccge888 - 举人 四级 10-20 15:21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相关内容• 福建重阳节习俗 • 如东重阳节习俗 • 重阳节习俗 • 重阳节 习俗 • 有谁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多一点)并且快一点!!!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重阳节 习俗 等待您来回答梦见已经死的人,又在­经历死亡。香港端午节习俗杭州有哪些民风民俗?高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还有哪些地方的人,比­我们海安民风更好的,­太少了!请教2009年5月份­入住新居的吉日女娲、伏羲的问题求狡猾的风水相士tx­t©2009 Baidu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摘要]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本文谈一下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 中国古代科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向来不为社会重视,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本文从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古代化学研究的推动。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道士们从神仙方士那里接受了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士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那么,这种不死之药是什么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药之类,因为草木药本身易腐烂,在火中会化为灰烬。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道家炼丹学说把服食还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视对矿物质药材的烧炼。晋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里讲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朱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性状呈红色,经过烧炼(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g)分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炼丹术里重要的药物——水银(道教外丹术中称“玄明龙膏”)。  道教炼丹理论认为经常服用“玄明龙膏”可以成仙,在《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一书中提到“玄明龙膏……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积变又还成丹砂”就是把汞(Hg)与硫磺(S)化合(Hg+S→HgS)变成硫化汞(HgS),性状呈黑色,经过升华成硫化汞的结晶,性状呈红色,即又变成丹砂。黄金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难于溶解。  二、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一方面,道教为了修炼成仙,首先得祛病延年,而医学、药物学正是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医药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还可以治病救人济世。道教通过施药治病接近群众,达到宗教宣传,扩大影响的目的。  道教炼丹家发展成为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种药物,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孙思邈对今天的医学和医学院的学生仍有影响。  道教的外丹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外丹术的发展,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加深了对铅丹(pb3O4)、铅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矿物的产地、特性和用途的了解;并对钠硝石(NaNO3)与芒硝(Na2SO4?10H2O)等形态类似的矿物,有了简易可靠的鉴别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内容。两汉前的医学文献中,基本上无化学药剂,也不使用膏药。  道教徒把药分成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只能治病。这是对药物学的一种分类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注》中对药物作了更详细的分类,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八十多类。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居隐性地位,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会不被重视,但却能够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J]哲学动态,2009(02)。  [2]黄永锋,王艺。道教思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005(04)。  [3]白盾。“中国根柢”何以“全在道教”?——论鲁迅对道教、道家思想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1983(05)。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和腐朽成分,也即通常所谓的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这个命题很宽泛,看上去可以写很多,但是还是有点求大,切入口小一点可以写得更有深度。并不是说这个大方向不好,而是受到政治意识观念潜在的束缚,很多人都将此与“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向心力”等等联系起来,却又说得相当浮泛,虽然保险,却让人心生恶感。例如:《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崛起之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荣辱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立足“以人为本”理念 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弘扬中华先进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严格区分文化中的优秀和腐朽成分是武断和草率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具有这方面的判断力。譬如前些年批判儒家文化侵蚀了民主思想,是历史发展的阻碍,可是当追溯至孔子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后期儒生偏离了孔子真正用意,历代统治者虽言独尊儒术,运用的却是法家思想。而且从儒家思想中借鉴的大都不是有益的部分。而今又重拾儒术也是政治诉求多一点。  以下提供参考:1、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作用:《辩证认识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从民族关系视阈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研究》;《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中华传统文化成就学校品牌特色》。  2、择取中华文化长河中的支流,例如武术,茶,礼(宾礼,婚礼,葬礼等),我以为这部分较好写,因为针对性强,还可以以小见大。《中医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之积淀》;《大舜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3、中华文化的现时困境,保持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可以做比较研究(国与国,本国不同时期),例:《中华文化是怎样影响日本、韩国的》《中华文化的复兴必须破除“封建”魔咒》《中和圆融——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本课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发放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7%、5%、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0%和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6%和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话说,我也要啊,周六就要交撒。你给我一篇,我给你悬赏50分……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如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俺给框架可以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本课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发放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7%、5%、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0%和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6%和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文 友情送给你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本课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发放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7%、5%、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0%和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6%和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