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会计论文5000字范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7-12 15:16:18

会计论文5000字范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下面对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仅供参考:  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  、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  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  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  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  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  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  ,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  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  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  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  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  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  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  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  、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  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  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  ,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  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  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  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  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  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  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  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  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  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  ,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  ,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  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  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  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  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  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  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标准格式  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长足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 对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将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 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动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1 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 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4 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五是强化审计线索制。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5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要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采用双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将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不可能相同,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你是求助于别人帮你写毕业论文吗?难怪你会给出那么高的分。我是会计,学过会计电算化。但是我不能替你写论文。这些东西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以及见解,才能让你成长。目的也是为了让你更彻底的了解你所学的东西。

会计发展的方向就是电算化逐步取消手工帐在今后社会上你的学历证明越多你就业的机会就会越多升本和考试会计证没有什么冲突的你首先需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也就是上岗证要想以后好找工作的话建议最少要取得中级会计证要是肯学的话就去考注会几个证都有的话你今后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基本上说是十拿九稳了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论文

参考文献:  [1]董锦锦,谈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学理论  [2]汪永军,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的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3]俞峰,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目 录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  (一)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条件 1  1、企业的客观需要 1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交易授权、执行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 1  3、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 1  4、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 2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2  1、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 2  2、数据储存形式的变化 2  3、数据处理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变化 2  4、人员岗位的变化 3  5、内控制度形式的变化 3  6、安全问题 3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3  (一)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中的主要问题 3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3  2、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 4  3、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4  (二)会计电算化设备及软件的管理 4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5  1、制度保障 5  2、技术保障 5  3、加强系统的防病毒入侵工作 5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绪论:随着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该文从会计电算化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和人才等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条件  1、企业的客观需要  会计电算化可以满足企业内部和外界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就不一样。这种不同的需要,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目标和内容。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态无论是在及时性方面。还是准确性方面都大大优于手工处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处理的量与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具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客观需要。但也有部分小企业,其业务量不大、手工会计系统运行良好,则没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交易授权、执行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  授权、批准控制是—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部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授权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造成损失的案例数不胜数。  3、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会计基础工作之上的。它对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性、基础数据的准确及时性都有严格要求。输入到计算机中原始数据和记账凭证错误.必然导致会计信息输出的失真,即所谓会计电算化中的“垃圾进、垃圾出”。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将危害极大。  4、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财政部财会〔1996〕17号文件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而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应包括电算化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核等,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确定后要明确各岗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如凭证输入与复核不能由同一个执行,出纳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的操作等等。输出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如账簿、报表。为确保及时、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可建立输出文件分送清单,设专人负责传送,设置工作日志等。于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介质中,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很容易被篡改或删除因此对数据文件要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并按财政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归档,同时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失,保证按要求生成各种档案,保证各种档案的安全与保密。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1、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  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形式是讲记账凭证的内容按会计科目登记到日记账,明细账以及总账中会计核算形式分为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及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等五种。但这些核算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化工作量。电算化后计算机处理采用凭证文件核算形式,需要时可根据设定的条件分别以总账、日记账或明细账的形式随时输出,可以减少大量的工作量。  2、数据储存形式的变化  手工会计中数据存储在账簿中,一张新凭证产生后,将其数据按会计科目、金额及方向登记到相应的日记账或分类账中,提供的数据有局限性。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是根据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统计的中间结果,只要选定一个会计科目,软件系统就可将涉及到该科目的所有业务全部筛选出来形成账簿,不管这个科目是现金还是存款类,是总账科目还是明细账科目。数据存储形式更加灵活。  3、数据处理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核算的前提下,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明细账要使用活页账,通过设置不同的账簿来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簿记录不能空行、隔页、错误之处要划线更正法和红字冲销法更正。电算化下的账页书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只要输入的凭证正确,软件系统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同时电算化系统更有利于建立各种辅助账,以便更详细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通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采用“冲销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以便留下修改的痕迹。  4、人员岗位的变化  就总体而言,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由系统维护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专职会计人员和档案管理员共同完成。  5、内控制度形式的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控制度措施在电算化后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等;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控制度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如凭证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内控制度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人工控制转为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由于电算化系统中内控制度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控制度功能。这些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加上人们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要性,就会使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因此,内控形式的变化需要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新措施。  6、安全问题  电算化情况下,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电子数据较易被打量删除、破坏和非法篡改并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和审计线索,这使电子数据的安全保护、备份和恢复、禁止非法操作变得极为重要。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会计数据是绝对秘密的。作为财务软件的加密,目前主要是对软件系统而言,财务软件公司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盗版,但对用户会计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会计数据基本上是以一种开放式的关系数据而进行非法篡改。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很多单位已经使用电脑记账,甚至生成会计报表,财务管理数据,对会计电子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账存在的差异和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增加一下内容:  (一)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中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总账、明细帐分人管理,互相监督,相互制约,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首先输出记账凭证提供数据,及时篡改了计算机储存的凭证数据,单从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中也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输出的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和计算机储存的记账凭证逐一核对,才能发现问题。不少的单位的会计人员经计算机培训后又兼行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取得了直接修改会计数据的机会,使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2、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  必须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以确保会计软件能安全、有效、正常地支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在现在的市场上各种会计软件五花八门,应慎重选择那些通过财政部门进行了较全面的功能测试合格的软件。开发这类软件产品的公司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软件维护、版本更新升级等各种优质服务,以确保软件的良好运行。选购优质软件后应及时建立健全会计软件维护的申请、审批、维护、监督、验收制度。软件的维护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提出申请,待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在有关部门、人员的监督、陪同下进行软件的维护、修改。并认真做好软件的维护记录。维护完毕须经会计部门测试无误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避免会计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建立密码授权操作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密码授权进行操作,对密码进行保密。密码必须按照规定定期更换,严禁私自更改密码;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必须执行相应命令,完全退出系统,并做好上机记录。计算机防毒是我国电算化会计系统所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干扰应加强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当前有效的反病毒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如安装防病毒卡或防病毒软件,以及一定的管理措施,防止非法软件、未经检测磁盘侵入系统,造成系统损害。  3、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几个会计科目加上借贷方符号和金额就能准确描述企业的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不仅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会计软件是由人设计的,它最终体现的是设计人的财务理水平。如果财务人员基本功不扎实,对于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就有局限性,不仅削弱会计软件的功能.而且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甚至可能酿成重大财务漏洞。  (二)会计电算化设备及软件的管理  财务软件和计算机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配置中,要注重产品自身的质量和档次,也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时一方面要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另一方面要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能及时提供日常维护,版本升级和软件再开发。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阶段电算化安全控制虽然难度大,但只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实行日常工作制度化管理就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制度保障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硬、软件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网络化的位还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者还要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现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障,制度制订后还需要重视并倡导制度在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2、技术保障  具体包括:a电算化操作人员要善于运用软件的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功能。成熟的财务软件对输入的数据具有校验功能,如总额控制校验、数据平衡验、重复输入校验,以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只要对该功能启用就能发挥作用,要经过必要的授权,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b建立多级备份与恢复机制。系统备份与恢复机制的目的就是防止系统瘫痪,提高安全性,保证在意外情况下有快速自救能力。要善于运用先进的安全保障设备和措施,建立多级备份和恢复机制,会计电算化开展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分层次的采用以下几种备份形式.第一、行服务器双热机备份,发生故障时,保证在一般故障出现时,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瞬间恢复。其级别最高,保障系数最高,但投入多,对人员要求高。第二、采取磁盘镜像备份技术,是指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磁盘的完全备份,即两个物理磁盘的数据完全一致,保证在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可另一个磁盘上读出,不会停止系统运行。第三、财务及管理软件自动备份,它是利用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本身的备份功能,实现重要数据的定期或定时备份。备份程序运行时可能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但对数据的安全很有必要。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第四、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数据备份和账务主管的日常备份,这是最基本的备份级别。当前三种备份条件不能实现时,其备份尤为重要,而且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第五、系统的恢复也是电算化安全的重要一环,恢复时,特别是第一次恢复数据,要做到忙而不乱,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在软件商的专业人员或开发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勤备份、少恢复,内部管理制度也要对恢复流程有明确的规定,每次恢复操作必须有详细的书面记载。  3、加强系统的防病毒入侵工作  加强系统的防病毒入侵工作。尽可能做到财务系统的相对封闭运行,控制病毒源,及时更新防杀病毒软件,充分运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磁盘读写控制。网络环境下除防病毒措施外,还应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网关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已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必将对企业的信息进程产生新的推动,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加健康、高效,加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规范性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方法影响前 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这个巨大飞跃也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要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搞明白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会计电算化?ERP是什么样的软件?网络会计又是怎么回事?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国会计电算化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将来将会进行如何改革。科学联系实际才能称之为科学,否则我们将无从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进行探讨,即使进行了探讨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状况人类正在步出工业社会,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会计在内,必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对传统会计模型提出新的挑战。从理论上讲,会计模型中的所有规则都应当与其所存在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然而所有这些规则的建立,却又都不能超越其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会计软件开发等因素综合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到1987年的自发发展阶段;1987年以财政部发布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为标志的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 基本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盲目、孤立地投资开发会计软件, 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会计软件的市场基础。到80 年代后期, 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仅有会计软件的规范化和通用化还不够, 必须实现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解决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进入90 年代,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评审、实施等管理规章, 大批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开发的软件或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又市场广阔的领域。ERP软件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会计电算化软件正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并没有全面实现。全面的、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应为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子系统,电算化会计理子系统和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它凭愧会计数据处理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通过会计管理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并通上会计决策来参与企业管理。只有三个子系统书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的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应当看到,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水平,尚处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弟一步—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即把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原样移植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模拟、替代人工处理,远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的优点。(二)发展趋势目前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人/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然而当今社会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拿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系统化的和以管理为重心的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编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手工条件下,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这一基本程序仍不会改变,会计人员仍然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但是,电算化的实行对手工条件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②记账凭证添加了“科目代码”栏。手工条件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的名称,这就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人员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③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以限制顺序等。通过这些,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可以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④手工条件下, 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输入模块中一般的凭证处理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类似于手工条件下的处理。但是,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它主要用于定期结转损益、结转有关税金的账务业务处理。⑤在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两种条件下的处理也有所不同,结账前的处理类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我们提倡使用后面的两种方法进行修改,而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反结账的方法修改。⑥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⑦填制好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中凭证是全部资料的惟一入口,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证输入正确,账、表资料则一定正确对待,所以对于凭证的录入、审核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对对账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汇总进行登账,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平等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记入账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平行登账就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来源于记账凭证,其他的处理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所以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电算化会计中失去了在手工体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输入阶段的控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二)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第一、会计电算化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二、会计电算化对社会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三、会计电算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联系(1)目标与理论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2)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3)编制报表。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比较差异典型电子商务的支付应该是在网上完成支付的,网上支付通过信用卡支付和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而实现这一过程涉及网络银行玉网络交易客户之间的协议、网络银行与网站之间的合作协议以及安全保障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明确网上支付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网上支付制度。(1)系统初始化。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2)账务处理。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四、会计电算化的利弊分析(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科学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大大加速了会计核算工作。在手工作业下,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手工编制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手工计算速度极其缓慢,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管理阶层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使财务部门不能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经济业务,系统还可以调用常用凭证、常用摘要、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自动转账等固定的模式自动生成。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可运用电子表格UFO,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好计算公式,从总账模块中自动抽取数据,随时按照自己的要求输出不同类型的报表,这样不仅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确保了会计核算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地满足经营决策层对不同财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有效防止人为造假等现象。在手工记账条件下,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经过很多人重复记账、制单、制表等,因此数据记录时难免发生计算及登记错误;而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财务数据,便可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本身必须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的特点。另外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设置相应软件的管理权限,增设个人密码,遵循财务相互牵制制度。财务人员只能使用,不能篡改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安全、可靠。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成就了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企业经营决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够将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按自己的要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会计方式下,反映会计信息主要靠每月会计报表和年终的财务决算,时效性较差,其他会计信息的取得则更为不易,会计工作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因而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而在电算化环境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充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查询,各级领导也可以随时从网上调阅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可以随时取得。(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会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理论知识,遇到计算机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知识。通常在使用微机过程中,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乱码、死机等故障,财务人员便会束手无策;既使最初参加了一些会计软件的应用培训,也无法避免在上机时遇到难以处理的一些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如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正在录入数据,计算机突然出现黑屏或一些无法理解的其他图案,按回车键或其他键,异常情况仍然无法消除,最后,只好实施“ 热启动”结束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以会计数据丢失甚至应用程序损坏为最终代价,使辛辛苦苦的劳动一瞬间化为乌有。无疑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务数据的安全隐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财务风险,如:系统密码被非法盗用,致使企业财务数据外泄、货币资金账户资金被转移;网络传输中,各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结算同样也面临着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无止境地生成,不断破坏数据库,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财务数据的保存,既使数据的多次备份,也很有可能出现备份介质的自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等。(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转变观念,强化认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打破常规,把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形成复合型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积极组织所有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避免风险,杜绝隐患,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完整。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方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看电影。同时也要防止计算机之间软盘的乱拷贝;安装适时的杀病毒软件,并且定期、定时地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现在许多病毒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还应设置适当的网上防火墙,防止病毒的侵袭。最后应做好会计资料的保存与收集工作,要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并采用双份备份,且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复制,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四)会计电算化的深远意义1.会计电算化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抄写、计算、记账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向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 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过程中,将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及时、大量和精确地处理各类数据,扩展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为实现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方法与会计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在分析、预测和决策中借助各类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促使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理论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与飞跃。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促进会计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这样会计电算化改革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大。结 论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应当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致 谢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直至最终定稿,都饱含着导师的心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善豁达的为人,将使我终身受益。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在本人学习期间教育和培养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我一起学习了四年,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同窗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对我的无私的爱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奋发向上的最大动力!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参考文献 [5] 新会计电算化 [EB/OL] [2009-5-1] [6] 作者:郭剑锋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作者:贾杰 会计电算化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 作者:孙红侠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10] 作者:白晓军 会计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与策划 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论文5000字

参考文献:  [1]董锦锦,谈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学理论  [2]汪永军,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的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3]俞峰,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规范性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方法影响前 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这个巨大飞跃也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要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搞明白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会计电算化?ERP是什么样的软件?网络会计又是怎么回事?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国会计电算化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将来将会进行如何改革。科学联系实际才能称之为科学,否则我们将无从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进行探讨,即使进行了探讨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状况人类正在步出工业社会,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会计在内,必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对传统会计模型提出新的挑战。从理论上讲,会计模型中的所有规则都应当与其所存在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然而所有这些规则的建立,却又都不能超越其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会计软件开发等因素综合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到1987年的自发发展阶段;1987年以财政部发布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为标志的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 基本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盲目、孤立地投资开发会计软件, 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会计软件的市场基础。到80 年代后期, 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仅有会计软件的规范化和通用化还不够, 必须实现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解决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进入90 年代,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评审、实施等管理规章, 大批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开发的软件或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又市场广阔的领域。ERP软件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会计电算化软件正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并没有全面实现。全面的、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应为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子系统,电算化会计理子系统和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它凭愧会计数据处理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通过会计管理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并通上会计决策来参与企业管理。只有三个子系统书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的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应当看到,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水平,尚处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弟一步—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即把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原样移植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模拟、替代人工处理,远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的优点。(二)发展趋势目前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人/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然而当今社会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拿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系统化的和以管理为重心的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编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手工条件下,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这一基本程序仍不会改变,会计人员仍然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但是,电算化的实行对手工条件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②记账凭证添加了“科目代码”栏。手工条件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的名称,这就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人员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③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以限制顺序等。通过这些,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可以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④手工条件下, 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输入模块中一般的凭证处理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类似于手工条件下的处理。但是,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它主要用于定期结转损益、结转有关税金的账务业务处理。⑤在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两种条件下的处理也有所不同,结账前的处理类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我们提倡使用后面的两种方法进行修改,而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反结账的方法修改。⑥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⑦填制好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中凭证是全部资料的惟一入口,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证输入正确,账、表资料则一定正确对待,所以对于凭证的录入、审核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对对账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汇总进行登账,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平等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记入账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平行登账就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来源于记账凭证,其他的处理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所以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电算化会计中失去了在手工体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输入阶段的控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二)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第一、会计电算化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二、会计电算化对社会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三、会计电算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联系(1)目标与理论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2)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3)编制报表。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比较差异典型电子商务的支付应该是在网上完成支付的,网上支付通过信用卡支付和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而实现这一过程涉及网络银行玉网络交易客户之间的协议、网络银行与网站之间的合作协议以及安全保障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明确网上支付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网上支付制度。(1)系统初始化。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2)账务处理。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四、会计电算化的利弊分析(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科学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大大加速了会计核算工作。在手工作业下,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手工编制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手工计算速度极其缓慢,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管理阶层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使财务部门不能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经济业务,系统还可以调用常用凭证、常用摘要、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自动转账等固定的模式自动生成。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可运用电子表格UFO,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好计算公式,从总账模块中自动抽取数据,随时按照自己的要求输出不同类型的报表,这样不仅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确保了会计核算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地满足经营决策层对不同财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有效防止人为造假等现象。在手工记账条件下,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经过很多人重复记账、制单、制表等,因此数据记录时难免发生计算及登记错误;而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财务数据,便可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本身必须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的特点。另外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设置相应软件的管理权限,增设个人密码,遵循财务相互牵制制度。财务人员只能使用,不能篡改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安全、可靠。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成就了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企业经营决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够将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按自己的要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会计方式下,反映会计信息主要靠每月会计报表和年终的财务决算,时效性较差,其他会计信息的取得则更为不易,会计工作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因而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而在电算化环境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充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查询,各级领导也可以随时从网上调阅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可以随时取得。(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会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理论知识,遇到计算机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知识。通常在使用微机过程中,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乱码、死机等故障,财务人员便会束手无策;既使最初参加了一些会计软件的应用培训,也无法避免在上机时遇到难以处理的一些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如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正在录入数据,计算机突然出现黑屏或一些无法理解的其他图案,按回车键或其他键,异常情况仍然无法消除,最后,只好实施“ 热启动”结束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以会计数据丢失甚至应用程序损坏为最终代价,使辛辛苦苦的劳动一瞬间化为乌有。无疑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务数据的安全隐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财务风险,如:系统密码被非法盗用,致使企业财务数据外泄、货币资金账户资金被转移;网络传输中,各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结算同样也面临着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无止境地生成,不断破坏数据库,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财务数据的保存,既使数据的多次备份,也很有可能出现备份介质的自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等。(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转变观念,强化认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打破常规,把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形成复合型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积极组织所有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避免风险,杜绝隐患,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完整。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方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看电影。同时也要防止计算机之间软盘的乱拷贝;安装适时的杀病毒软件,并且定期、定时地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现在许多病毒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还应设置适当的网上防火墙,防止病毒的侵袭。最后应做好会计资料的保存与收集工作,要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并采用双份备份,且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复制,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四)会计电算化的深远意义1.会计电算化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抄写、计算、记账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向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 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过程中,将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及时、大量和精确地处理各类数据,扩展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为实现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方法与会计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在分析、预测和决策中借助各类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促使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理论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与飞跃。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促进会计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这样会计电算化改革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大。结 论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应当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致 谢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直至最终定稿,都饱含着导师的心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善豁达的为人,将使我终身受益。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在本人学习期间教育和培养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我一起学习了四年,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同窗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对我的无私的爱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奋发向上的最大动力!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参考文献 [5] 新会计电算化 [EB/OL] [2009-5-1] [6] 作者:郭剑锋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作者:贾杰 会计电算化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 作者:孙红侠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10] 作者:白晓军 会计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与策划 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论文提纲

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提供一篇会计论文,供写作参考。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纲)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四)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六)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四)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五)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六)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福建电脑,2005,(8)。[3]刘志。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一:减轻工作负担;二: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三:可有效防止作假帐,可做到数据的时效性,高效性,准确性

一、引言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及同传统会计的区别和联系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2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区别21传统手工会计的业务处理流程22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流程3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之间的联系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1、对会计记账规则发生变化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程序有所改变3、部分会计处理方式有所改变四、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利与弊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传统会计的优缺点五、电算化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六、结论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论文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规范性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方法影响前 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这个巨大飞跃也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要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搞明白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会计电算化?ERP是什么样的软件?网络会计又是怎么回事?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国会计电算化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将来将会进行如何改革。科学联系实际才能称之为科学,否则我们将无从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进行探讨,即使进行了探讨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状况人类正在步出工业社会,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会计在内,必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对传统会计模型提出新的挑战。从理论上讲,会计模型中的所有规则都应当与其所存在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然而所有这些规则的建立,却又都不能超越其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会计软件开发等因素综合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到1987年的自发发展阶段;1987年以财政部发布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为标志的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 基本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盲目、孤立地投资开发会计软件, 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会计软件的市场基础。到80 年代后期, 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仅有会计软件的规范化和通用化还不够, 必须实现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解决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进入90 年代,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评审、实施等管理规章, 大批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开发的软件或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又市场广阔的领域。ERP软件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会计电算化软件正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并没有全面实现。全面的、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应为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子系统,电算化会计理子系统和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它凭愧会计数据处理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通过会计管理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并通上会计决策来参与企业管理。只有三个子系统书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的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应当看到,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水平,尚处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弟一步—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即把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原样移植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模拟、替代人工处理,远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的优点。(二)发展趋势目前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人/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然而当今社会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拿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系统化的和以管理为重心的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编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手工条件下,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这一基本程序仍不会改变,会计人员仍然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但是,电算化的实行对手工条件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②记账凭证添加了“科目代码”栏。手工条件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的名称,这就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人员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③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以限制顺序等。通过这些,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可以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④手工条件下, 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输入模块中一般的凭证处理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类似于手工条件下的处理。但是,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它主要用于定期结转损益、结转有关税金的账务业务处理。⑤在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两种条件下的处理也有所不同,结账前的处理类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我们提倡使用后面的两种方法进行修改,而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反结账的方法修改。⑥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⑦填制好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中凭证是全部资料的惟一入口,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证输入正确,账、表资料则一定正确对待,所以对于凭证的录入、审核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对对账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汇总进行登账,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平等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记入账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平行登账就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来源于记账凭证,其他的处理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所以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电算化会计中失去了在手工体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输入阶段的控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二)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第一、会计电算化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二、会计电算化对社会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三、会计电算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联系(1)目标与理论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2)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3)编制报表。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比较差异典型电子商务的支付应该是在网上完成支付的,网上支付通过信用卡支付和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而实现这一过程涉及网络银行玉网络交易客户之间的协议、网络银行与网站之间的合作协议以及安全保障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明确网上支付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网上支付制度。(1)系统初始化。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2)账务处理。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四、会计电算化的利弊分析(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科学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大大加速了会计核算工作。在手工作业下,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手工编制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手工计算速度极其缓慢,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管理阶层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使财务部门不能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经济业务,系统还可以调用常用凭证、常用摘要、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自动转账等固定的模式自动生成。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可运用电子表格UFO,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好计算公式,从总账模块中自动抽取数据,随时按照自己的要求输出不同类型的报表,这样不仅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确保了会计核算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地满足经营决策层对不同财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有效防止人为造假等现象。在手工记账条件下,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经过很多人重复记账、制单、制表等,因此数据记录时难免发生计算及登记错误;而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财务数据,便可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本身必须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的特点。另外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设置相应软件的管理权限,增设个人密码,遵循财务相互牵制制度。财务人员只能使用,不能篡改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安全、可靠。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成就了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企业经营决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够将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按自己的要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会计方式下,反映会计信息主要靠每月会计报表和年终的财务决算,时效性较差,其他会计信息的取得则更为不易,会计工作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因而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而在电算化环境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充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查询,各级领导也可以随时从网上调阅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可以随时取得。(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会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理论知识,遇到计算机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知识。通常在使用微机过程中,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乱码、死机等故障,财务人员便会束手无策;既使最初参加了一些会计软件的应用培训,也无法避免在上机时遇到难以处理的一些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如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正在录入数据,计算机突然出现黑屏或一些无法理解的其他图案,按回车键或其他键,异常情况仍然无法消除,最后,只好实施“ 热启动”结束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以会计数据丢失甚至应用程序损坏为最终代价,使辛辛苦苦的劳动一瞬间化为乌有。无疑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务数据的安全隐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财务风险,如:系统密码被非法盗用,致使企业财务数据外泄、货币资金账户资金被转移;网络传输中,各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结算同样也面临着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无止境地生成,不断破坏数据库,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财务数据的保存,既使数据的多次备份,也很有可能出现备份介质的自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等。(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转变观念,强化认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打破常规,把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形成复合型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积极组织所有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避免风险,杜绝隐患,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完整。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方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看电影。同时也要防止计算机之间软盘的乱拷贝;安装适时的杀病毒软件,并且定期、定时地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现在许多病毒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还应设置适当的网上防火墙,防止病毒的侵袭。最后应做好会计资料的保存与收集工作,要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并采用双份备份,且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复制,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四)会计电算化的深远意义1.会计电算化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抄写、计算、记账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向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 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过程中,将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及时、大量和精确地处理各类数据,扩展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为实现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方法与会计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在分析、预测和决策中借助各类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促使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理论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与飞跃。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促进会计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这样会计电算化改革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大。结 论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应当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致 谢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直至最终定稿,都饱含着导师的心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善豁达的为人,将使我终身受益。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在本人学习期间教育和培养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我一起学习了四年,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同窗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对我的无私的爱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奋发向上的最大动力!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参考文献 [5] 新会计电算化 [EB/OL] [2009-5-1] [6] 作者:郭剑锋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作者:贾杰 会计电算化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 作者:孙红侠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10] 作者:白晓军 会计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与策划 1

你好呀~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有利有弊,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等都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规范等等,这些都是与之而来面临的一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加油!

参考文献:  [1]董锦锦,谈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学理论  [2]汪永军,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的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3]俞峰,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