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7-08 11:22:16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按时间来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古代社会到17世纪为机械设计起源和古代机械设计阶段,由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机械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现在为现代设计阶段。如果按其内容来分,可分为: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和理论设计阶段。两种划分是一一对应的,是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机械设计的发展史。每一个阶段在设计理论,方法和制造工艺方面都有明显的特色。下面就按时间来划分,把机械设计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1 机械设计起源和古代机械设计 我国近代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一些传说和记载。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郑裴李岗等遗址中都发现了七八千年以前制造相当精致的农具如石铲等。我国古代经书中,对于古代使用,制造机械的情况有许多记载。《周易》“系辞下”中有“黄帝,尧,舜氏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剡楫之力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以致远”,“断木为杵,掘地为舀”。由此可见,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已经发明了车,船,农具和许多生活用具。在《周易》第47卦“困”的卦辞中有“困于金车”,金车指用铜装饰起来的豪华马车。清代学者章诚说“六经皆史”,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随处可以见机械产品与人民生活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道德经》中有“三十辐共一毂,像日月也”的说法,而在秦陵发掘出来的二号铜车马,车融会贯通就有30个车辐。虽然据统计,当时的车每个车轮用30个轮辐,但是对轮辐的数目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此外,我国古代在武器,纺织机械,农具,船舶等方面也有许多发明,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至公元220年)我国机械设计和制造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选地位,在世界机械工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古代,机械发明,设计者与制造者是统一的。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成果代表了当时我国的机械的设计水平。唐代的时侯我国与许多国家开展了经济,文华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非洲东海岸贸易频繁,对中国和世界其它的一些国家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贸易的发展,要求商品增加,从而改进生产设备,使机械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造纸,纺织,农业,矿业,陶瓷,印染,兵器等都有了新的进展,机械设计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步,宋代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的许多科学成就,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水平。世界其它的国家也有不少机械的成果。但这些设计多是凭设计者的经验完成的缺乏必要的,有一定精度的理论的计算。2 近代机械设计 17世纪欧洲的航海,纺织,钟表等工业的兴起,提出了许多技术部题,1644年英国组成了“哲学学院”,德国成立了实验研究会和柏林学会,1666年,法国,意大利也成立了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工作的意大利人伽里略(1564~1642)发表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还进行过梁的弯曲实验;英国人牛顿提出了到家动的三大定律,1688年,他提出了计算流体黏度阻力的公式,奠定了古典力学的基础;英国人虎克建立了在一定范围内弹性体的应力 - 应变成正比的虎克定律;1705年伯努力提出了梁弯曲的微分方程式,在古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近代机械设计的理论(也称常规机械设计理论),为18世纪产业革命中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持; 1764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为纺织,采矿,冶炼,船舶,食品,铁路等工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多种行业对机械的需求,使机械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机械化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进入了产业革命时代。这一时期,对机械设计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各种机械的载荷,速度,尺寸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机械设计理论也在古典力学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力学。疲劳力学,疲劳强度理论,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等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在1854年德国学者劳莱克斯发表了著作《机械制造中的设计学》把过去溶在力学中的机械设计学独立出来,建立了以力学和制造为基础的新科学体系,由此放生了“机构学”,“机械零件设计”,成为机械设计中的基本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机械设计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疲劳强度,接触应力,断裂力学,高温蠕变,流体动力润滑,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滚动轴承强度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新工艺,新材科的,新结构的不断涌现没什么械设计的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机器的尺寸减少,速度增加,性能提高,机械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数据积累也相应有了很大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特色。3 现代机械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机械设计的理论基础的机械学继续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摩擦学,可靠性分析,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计算,尤其是计算机在机械设计中迅速推广,使机械设计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大幅的提高。在机械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现代的具有明显的特色。因此,机械设计在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是现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发展的催化剂。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产品市场竞争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产品竞争中,德国临于印有“MADE IN USA”的美国产品充斥德国市场,计划努力恢复德国产品的信誉,使“MADE IN GERMANY”风靡世界,提出了“关键在于设计”(Der Engpass ist die Knostrution)的口号。日本虽然在某尖端科学研究方面走在了一些国家的后面,但是,在产品设计的方面发展很快,迅速摆脱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东洋货不好”的印象,大量生产各国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英国也逐渐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美国提出了“为竞争的优势而设计”(Designing for Compentitive Advance)的口号,有人说“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因些,机械产品设计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械设计目前已经不宜作为机械学的一个分支,而应该认为是与机械学并立的一门技术科学了。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特征是,它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专门的内容。其核心技术有3个方面: (1)以产品的“功能”作为机械计的核心目标。美国麦尔斯提出了“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的本身,而是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明解地说明了“功能”是产品的本质和灵魂。这一原理的提出大大地解放了设计师的思想,为了实现某一功能,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原理和结构。我们可以从近年来的计时装置,文件复制设备,通讯方法等方面的飞速发展看出,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多方面的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2)“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机械的工作往往与人是不可分的,如汽车,飞机有些操纵的信号要靠人输入。必须考虑操纵者的反映速度和能力限制,还必须考虑操纵者和乘客的传舒适性。如有一些武器设计者已经考虑使用者中,虽然磊部分是作右手方便的,但是习惯于用左手的(称为左利手或左撇子)也占有一定的百分率。虽然许多产品已经向自动化发展,许多民用产品对使用者的拔术要求日益降低(俗称 “傻瓜化”)。但是机械产品竞毕竟是为了人类设计的。考虑“人机学”是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傻瓜化”就是当前处理人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3)建立系统的“工业设计”学科体系。工业设计是设计者使产品在外观,色彩,形状,尺寸比例等方面的合理设计,使产品与人,环境更协调,以得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与况争力。

先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任务。然后查阅大量的论文,英文的论文翻译过来很有质量的,最后写论文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题目是什么

世界机械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公元前7000城市文明的出现到十七世纪末为机械起源和古代机械发展阶段;二、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为近代机械发展阶段;三: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为现代机械发展阶段

公元前1300年,中国始用铜犁。 中国用研磨方法加工铜镜。 公元前1200年,叙利亚出现磨谷子用的手磨。 两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装运物料过程中,已使用了杠杆、绳索滚棒和水平槽等简单工具。 滑轮技术流传到亚述,亚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机构。 埃及出现绞盘,最初用在矿井中提取矿砂和从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现了水钟、虹吸管、鼓风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体机械。 公元前1000年,铁器制作技术自印度传入中原邻近的少数民族,中国西部国家(南越,楚国)出现带铁犁铧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国发明冶铸青铜用的鼓风机。 公元前770年,中国开始使用失蜡铸造方法铸造青铜器。 中原出现可锻铸铁和铸钢。 中国已普遍采用漏壶计时 西元纪年法(阳历)诞生(凯撒公元前48年,经凯撒修正后,这一历法称为凯撒历),罗马文明确定太阳历与24节气。 公元前770年,中国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留存木制辘轳轴。 中国出现制造战船的工场。 公元前700年,中国出现滑轮。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进入古典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古希腊诞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对古代机械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学者希罗著书阐明关于五种简单机械(杠杆、尖劈、滑轮、轮与轴、螺纹)推动重物的理论,这是已知的最早的机械理论书籍。 公元前513年,中国的《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铸铁件——晋国铸刑鼎。 希腊罗马地区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进,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锯、弓形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此时,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已开始广泛使用,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世界上第一枚冲制法制成的钱币在罗马诞生,这是金属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现代成批生产技术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国出现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青铜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 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公元前400年,中国的公输班发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腊的阿基米德创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物体浮动理论——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轮磨。 中国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大约诞生于此时期。 公元前206年,中国西汉出现青铜铸件透光镜。 公元前206年,齿轮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应用是装在战车用来记录行车里程的里程计上。 中国四川成都市站东乡留存滑车。 罗马在单轮滑车的基础上发明复式滑车。它最早应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公元前110年前后,罗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车使用范围扩大,涡形轮和诺斯水磨等新的流体机械出现,前者靠转动螺纹形杆,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主要用于罗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来磨谷物,靠水流推动方叶轮而转动,其功率不到半马力。 公元前100年,罗马功率较大的维特鲁维亚水磨出现,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西罗著有《气动力学》,其中记载利用蒸汽作用旋转的气转球(反动式汽轮机雏形)。同时,西罗发明的汽转球(又叫风神轮)出现。汽转球作为第一个把蒸汽压力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装置,它也是最早应用喷气反作用原理的装置。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国的毕岚发明翻车(龙骨水车)。 中国的杜诗发明冶铸鼓风用水排。 中国出现水轮车(水轮机雏形)。 78~139年,中国的张衡发明浑天仪(水运浑象),由漏水驱动,能指示星辰出没时间。 2世纪,中国用花纹钢制造宝刀、宝剑——类似大马士革刚。 105年,中国的蔡佗监造出良纸。 220~230年,中国出现记里鼓车。 235年,中国的马钧发明由齿轮传动的指南车。 265—420年,中国的杜预发明由水轮驱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4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酿酒压力机上应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机械技术的发展因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处于消沉而陷于长期停顿。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长达400年的黑暗。 5~6世纪,中国发明磨车。 420~589年,中国出现车船。 550—580年,中国的綦母怀文发明灌钢技术。 618—907年,中国西安沙坡村留存银质被中香炉,结构奇巧。 700年,波斯开始使用风车。 953年,中国铸造大型铸铁件——沧州铁狮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88年,中国的苏颂、韩公廉制成带有擒纵机构的水运仪象台。 1097年,中国在山西太原晋祠铸有四个大铁人——宋代铁人。 1127~1279年,中国发明水转大纺车。 1131~1162年,中国记载走马灯(燃气轮机雏形)。 1263年,中国的薛景石完成木制机具专著《梓人遗制》。 1330年,中国的陈椿在《敖波图》中记载化铁炉(搀炉)。 1332年,中国用铜制造大炮。 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意、法,英等国相继兴办大学,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培养人才,西方机械技术开始恢复和发展。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成机械钟,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 1395年,德国出现杆棒车床 1439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凸版印刷机。 1608年,荷兰的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设计出靠蒸汽冲击旋转的转轮(冲动式汽轮机的雏形)。 1637年,中国刊印了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书中对中国古代生产器具和技术有详细记载。 1643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定标准大气压值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柱式压力测量仪表的基础。 1660年,法国的帕斯卡提出静止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基础。 1650~1654年,德国的盖利克发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显示了大气压的威力。 1656~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创制单摆机械钟。 1665年,荷兰的列文胡克和英国的胡克发明显微镜。 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它开创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定律。 1705年,英国的纽科门发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取代了萨弗里的蒸汽机。功率可达六马力。 1709~1714年,德国的华佗海特先后发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度的华氏温标。 1713~1735年,英国的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735年,达比之子将焦炭炼铁技术用于生产。 1733年,法国的卡米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尔第一·贝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量方程—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摄尔西乌斯创立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温标。1745年,瑞典的林奈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即成为摄氏温标。 18世纪中叶,法国的拉瓦锡和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755年,瑞士的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 1764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多锭、手工操作的珍妮纺纱机。 1769年,英国的瓦特取得带有独立的实用凝汽器专利,从而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这种蒸汽机后于1776年投入运行,热效率达2~4%。 法国的居诺制成三轮蒸汽汽车,这是第一辆能真正行驶的汽车。 1772~1794年,英国的瓦洛和沃恩先后发明球轴承。 177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的炮筒镗床,这是第一台真正的机床—加工机器的机器。它成功地用于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投入运行。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论。 英国的卡特赖特发明动力织布机,完成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1786年,英国的西兹发明割穗机。 1787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第一艘铁船。 1789年,法国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档案米尺) 1790年,英国的圣托马斯发明缝制靴鞋用的链式单线迹手摇缝纫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 18世纪90年代,英国的边沁先后发明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 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加工螺纹的丝锥和板牙。 179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冲天炉。 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 1797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带有丝杠、光杠、进给刀架和导轨的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1799年,法国的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使画法几何成为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扬提出弹性模量概念,揭示了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 1803年,英国的唐金制成长网造纸机。 英国的特里维希克制成第一辆利用轨道的蒸汽机车。 1804年,法国的毕奥提出热传导规律,并由法国的傅里叶最早应用,因而称傅里叶定律。 1807年,英国的布律内尔发明木工圆锯机。 1807年,英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09年,英国的迪金森制成圆网造纸机。 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发明圆压平凸板印刷机。 1814年,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成铁路蒸汽机车“皮靴”号。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机车比赛中以速度58公里/小时、载重3137吨安全运行6公里的成绩获奖。 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发明热气机。 1817年,英国的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创制卧式铣床。 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有车把、依靠双脚蹬地行驶的两轮自行车。 1820年前后,英国的怀特制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的机床。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进行照相制版实验,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摄出一张照片。 1827~1845年,法国的纳维和英国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国出现火管锅炉。 1833~1836年,美国的奥蒂斯设计制造单斗挖掘机械。 1834年,美国的佩奇和费伊分别发明榫槽机和开榫机。 1834~1844年,美国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别制成以乙醚为工质的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 1835年,英国的惠特沃斯发明滚齿机。 1836年,美国的麦考密克创制马拉联合收割机(康拜因)。 1837年,俄国的雅可比发明电铸方法。 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 美国的布鲁斯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铅字。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苏格兰的庞顿在其报告中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 英国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 美国的巴比特发明锡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国的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用各种方式实测热功当量。他的实验结果导致科学界抛弃“热质说”而公认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1年,英国的惠特沃斯设计英制标准螺纹系统。 法国的蒂莫尼埃设计和制造实用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发明蒸汽锤。 1848年,中国的丁拱辰著《演炮图说辑要》,其中的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论述。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六角车床)。 英国的汤姆森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以后分别由英国的邓洛普和法国米西兰橡胶公司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英国的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柯拜船舶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机械厂。 1846~1851年,美国的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美国的胜家设计制造了这种缝纫机,从此缝纫机被大量生产。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法国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压力表。 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圆压圆凸版)印刷机。 1848年,英国的开尔文(即汤姆森)创立热力学温标。 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德国发明万能式轧机。 1849年,美国的弗朗西斯发明混流式水轮机。 1850~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英国的开尔文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国发明各种气体保护无氧化加热方法。 185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成立。 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1856~1864年,英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1857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连续铸造方法。 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颚式破碎机。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也是第一台内燃机)。 德国的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间模拟绝对黑体,建立基尔霍夫定律。 1861年,中国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械厂。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黄鹊”号。 1862年,德国的吉拉尔发明液体静压轴承。 1863年,英国的索比用显微镜观察到钢铁的金相组织,并于1864年展出钢的金相显微照片。 1864年,法国的若塞尔最早研究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1865年,中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1867年,德国的沃勒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疲劳极限概念,奠定了疲劳强度设计的基础。 1868年,美国的希鲁斯发明打字机。 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工具钢。 1868~1887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出现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 1870年,俄国的季梅最早解释切屑的形成过程。 1872~1874年,贝尔和德国的林德分别制成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多轴自动车床。 1874年,英国的瑞利发现莫尔条纹现象。 英国的劳森制成链条传动、后轮驱动的现代型自行车。 1875年,德国的勒洛建立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奠定了机构学的基础。 1876年,德国的奥托创制往复活塞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1877年,法国的凯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获得雾状液态氧。1892年,英国的杜瓦制成液化气体容器。 1878~1884年,奥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兹曼建立辐射换热的斯忒藩一玻耳兹曼定律。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的电力机车试车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 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离心分离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1881年,法国出现蓄电池电力汽车。 中国胥各庄修车厂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1882年,瑞典的拉瓦尔制成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机,1885年取得专利。 英国的雷诺发现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884年,英国的帕森斯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创制三轮汽油机汽车,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汽油机摩托车。 1885~1887年,俄国的别那尔多斯和美国的汤普森分别发明电弧焊和电阻焊。 1886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 美国的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的装置,这是最早的流量测量仪器。 英国的雷诺建立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888年,德国的奥斯蒙德提出钢、铁与生铁的金相转变理论,后由英国的奥斯汀制成铁碳相图。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 美国的佩尔顿发明水斗式水轮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国的艾奇逊制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国的弗罗希利奇创制农用拖拉机。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瑞典的约翰森发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创制柴油机。 美国的费洛斯创制插齿机。 英国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轮机船“透平尼亚”号。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成立。 1898年,美国的拉普安特创制卧式内拉床。 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 1899年,法国的埃鲁发明电弧炉炼钢法。 公元1900年~现在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创制速度级汽轮机。 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1901年,法国发明气焊。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并试飞成功。 美国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08年,福特研制的T型汽车投入市场。 第一艘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1904年,德国的普朗特建立边界层理论。 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1906年,法国的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率的燃气轮机(但效率仅3~4%,未获实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试制复合式发动机。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发现“热定理”,1912年,经德国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7年,美国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国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单缸卧式8马力柴油机)。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门用空气动力学的观点阐明卡门涡街。 美国的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 德国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胶。 1912年,英国的布里尔利和德国的施特劳斯等分别制成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中国的詹天佑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后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1915年,中国第一家钟厂——中宝时钟厂在烟台创办。 上海荣昌泰机器厂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床(4英尺脚踏车床)。 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协昌、润昌缝纫机行在上海创办。 1920年,德国的霍尔茨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 奥地利的卡普兰发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英国的格里菲思进行断裂力学分析。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1923~1927年,德国的柯斯特尔设计制造柯式干涉仪。 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 1927年,美国的伍德和卢米斯进行超声加工试验。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 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4年,中美合资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曾制造出全金属轰炸机。 1935~1936年,中国的刘仙洲等发起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 德国的德古萨公司发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和麦钱特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切屑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屑的形成机理。 1939年,瑞士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按等压加热循环工作)。 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 1942年,美国的费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 1943年,苏联的拉扎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问世。 英国的莫罗和威廉斯制得球墨铸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 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美国利普公司制成电子手表。 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船——“鹦鹉螺”号核潜艇。 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投产。 中国建立机床研究所。 中国成立工具科学研究院,1957年改组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 美国研制成工业机器人。 美国的舒罗耶发明实型铸造。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成立。 美国的汤斯和肖洛发表形成激光的论文。1960年,美国的梅曼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 中国最大的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投产。 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建成投产。 美国的马瑟取得谐波传动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方法。 苏联和美国在生产中应用电解加工方法。 液体喷射加工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美国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二次定义“米”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时,其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73倍”。 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建成投产。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 1964年,美国的格罗弗发明热管。 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开始大规模动工建设。1975年建成5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197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鹏刀片。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 1979年,美国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数等于机械啮合摩擦系数、粘着摩擦系数、犁削摩擦系数之和。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第3次定义“米”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长度”。(end)

网上会有很多这样的论文范文的,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吧~看下(机械工程与技术)期刊里面关于这类的论文文献~找找你自己的写作灵感~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机械原理发展史 (一)机械原理简介 机械原理(machines and mechanisms,theory of),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人们一般把机构和机器合称为机械。机构是由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联接以实现规定运动的组合体。机器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用来作有用的功或完成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这一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 不同的机器往往由有限的几种常用机构组成,如内燃机、压缩机和冲床等的主体机构都是曲柄滑块机构。这些机构的运动不同于一般力学上的运动,它只与其几何约束有关,而与其受力、构件质量和时间无关。1875年 ,德国的 F勒洛把上述共性问题从一般力学中独立出来,编著了《理论运动学》一书,创立了机构学的基础。书中提出的许多概念、观点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1841年,英国的R威利斯发表《机构学原理》。19世纪中叶以来,机械动力学也逐步形成。进入20世纪,出现了把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合在一起研究的机械原理。1934年,中国的刘仙洲所著《机械原理》一书出版。1969年,在波兰成立了国际机构和机器原理协会,简称IFTOMM。 机构学的研究对象是机器中的各种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螺旋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以及组合机构等。它的研究内容是机构结构的组成原理和运动确定性,以及机构的运动分析和综合。机构学在研究机构的运动时仅从几何的观点出发,而不考虑力对运动的影响。 机器与机构 机器是人为实物的组合体,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它可以用来转换能量、完成有用功或处理信息,以代替和减轻人的劳动。机构是人为实物的组合体,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它可以用来传递和转换运动。机器与机构二者的联系是:1)机器和机构都是人为实物的组合体,都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2)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简单的机器可能只有一个机构,但一般会有多个机构。如空气压缩机只含有一个连杆机构,而内燃机则含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机器与机构二者的区别是:单个机构不具有转换能量或完成有用功的功能,而只能传递与改变运动和动力;而机器可以完成有用功、能量转换或处理信息。机械则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构件与零件 构件是组成机构并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零件是指不可再拆分的最小制造单元。一个构件可以是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是由若干个不同的零件装配组成,但这些零件间没有相对运动,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运动。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由于机构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与组成构件的零件形状和数量、构件的外形及其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无关;因此,在机械原理课程中机构的分析与综合及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都是以构件为最小单元进行研究的,并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表示构件。搞清楚这些,学生们在以后学习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内容时就不会迷惑不解了。 运动链与机构 特别要强调的是运动链的概念以及它与机构的关系。运动链是由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组成的构件系统。如果运动链中每个构件至少包含两个运动副元素则各构件形成首末封闭的系统称为闭式链;否则称为开式链。在运动链中,若将某一构件固定作为机架,并给定另外一个或少数几个构件的运动规律,则运动链中其余构件的运动便随之确定,这种运动链便成为机构。凡是机构都具有确定的运动。这一点在目前的多数机械原理教材中都没能阐述清楚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机器或机器的组合。研究内容是确定机器在已知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规律及其调节、摩擦力和机械效率、惯性力的平衡等问题。按机械原理的传统研究方式,一般不考虑构件接触面间的间隙、构件的弹性或温差变形以及制造和装配等所引起的误差。这对低速运转的机械一般是可行的。但随着机械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还必须研究由上述因素引起的运动变化。因而从40年代开始,又提出了机构精确度问题。由于航天技术以及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的飞速发展,机构精确度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机械原理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机械各个阶段 原始机械 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创造并使用了杠杆、滑轮、斜面、螺旋等原始单机械。埃及在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中就使用了滚木来搬运巨石。阿基米德用螺旋将水提升至高处,那就是今天的螺旋式输送机的始祖。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一些专用机械的设计和应用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指南车、水排、地动仪等,均有独到之处。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之一,是古代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指南车巧妙利用了齿轮传动机构,不管车子向何方行驶,放于车子上的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这一发明充分体现了古人伟大的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原始机械仅用人力、畜力和水力来驱动,其功能是减轻人的体力劳动,是动力制约了机械的发展。 传统机械 1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各种动力驱动的机械如纺织机、车床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世纪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是又一次技术革命。在绝大多数场合,电力代替了蒸汽,在机床和纺织机上都安装了独立的电机。而内燃机的发明则为汽车、飞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原始机械相比,传统机械具有了自己的“心脏”——动力驱动,其功能不只是减轻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替代人的体力劳动。 现代机械 在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的发明是科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随着计算机的问世,机器人作为现代机械的典型代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承担着许多人们无法完成的工作。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的结合使得机械变得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智能化,机器甚至可以在无人操作下正常的运行。现代机械正向着主动控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必将大大改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传统机械相比,现代机械具有了自己的“大脑”——控制系统,其功能不只是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 替代人的脑力劳动。[1]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而学科的发展又反过来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和机械自动化的要求,就需要不断创新一些新型机构,因而以机构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多杆多自由度的平面连杆机构、空间机构、各种组合机构(包括各种含有挠性构件的组合机构)、机、电、液一体化的机构都在研究之中,有些已得到应用。同时机器人、机械手等仿生机械得到较快的发展,包括高温、高压、有毒、有放射性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机器人和机械手。例如宇宙飞船上用于收回卫星的机械臂;在核电站安装设备的机器人;在深海海底作业的机器人等。此外,微技术的发展,还创造了一些微型机械。如可在人的腹腔内进行外科手术的手术刀,甚至可在人的血管中爬行的微型机器人等都已经使用。 为了对这些新型机械的分析及设计,机械原理学科近年来也发展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引入了一些不同的数学及力学工具,特别是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为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包括多目标优化设计)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渐趋成熟。 由于机械向高速度、高精度、高负荷、高效率等方向发展,也给机械原理学科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对于高速重载机械来说,不仅要研究其运动性能,还要研究其动力性能,有时还要考虑构件的弹性形变、质量分布、连接间隙及机械中摩擦等对机械工作的影响,考虑机械的振动冲击和平衡问题。 (三)未来的展望 近年来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不论在基本原理方面,还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在机构的类型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创造,有些已突破传统机构学的范畴,而进入所谓“广义机构学的”领域,创造了具有气、液、光、电等环节的机构。当前尚有由三本基本机构组成的组合机构,和包括挠性构件的组合机构。对空间组合机构的研究也已进行了不少工作。此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运动及动力性能的组合机构也有所研究。随着机械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发展很快。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较快发展。从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可以看出,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科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的水平。可以期望,随着生产对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机械原理学科也会继续迅速的得到发展。[2]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目的——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索,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

自己看 看好了 满意的话 给点分哈!

去知网找相关论文来移花接木吧,其他找论文的方法可以看看我baidu空间里的文章,有关于网络上如何找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题目是什么类

公元前1300年,中国始用铜犁。 中国用研磨方法加工铜镜。 公元前1200年,叙利亚出现磨谷子用的手磨。 两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装运物料过程中,已使用了杠杆、绳索滚棒和水平槽等简单工具。 滑轮技术流传到亚述,亚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机构。 埃及出现绞盘,最初用在矿井中提取矿砂和从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现了水钟、虹吸管、鼓风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体机械。 公元前1000年,铁器制作技术自印度传入中原邻近的少数民族,中国西部国家(南越,楚国)出现带铁犁铧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国发明冶铸青铜用的鼓风机。 公元前770年,中国开始使用失蜡铸造方法铸造青铜器。 中原出现可锻铸铁和铸钢。 中国已普遍采用漏壶计时 西元纪年法(阳历)诞生(凯撒公元前48年,经凯撒修正后,这一历法称为凯撒历),罗马文明确定太阳历与24节气。 公元前770年,中国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留存木制辘轳轴。 中国出现制造战船的工场。 公元前700年,中国出现滑轮。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进入古典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古希腊诞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对古代机械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学者希罗著书阐明关于五种简单机械(杠杆、尖劈、滑轮、轮与轴、螺纹)推动重物的理论,这是已知的最早的机械理论书籍。 公元前513年,中国的《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铸铁件——晋国铸刑鼎。 希腊罗马地区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进,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锯、弓形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此时,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已开始广泛使用,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世界上第一枚冲制法制成的钱币在罗马诞生,这是金属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现代成批生产技术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国出现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青铜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 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公元前400年,中国的公输班发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腊的阿基米德创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物体浮动理论——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轮磨。 中国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大约诞生于此时期。 公元前206年,中国西汉出现青铜铸件透光镜。 公元前206年,齿轮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应用是装在战车用来记录行车里程的里程计上。 中国四川成都市站东乡留存滑车。 罗马在单轮滑车的基础上发明复式滑车。它最早应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公元前110年前后,罗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车使用范围扩大,涡形轮和诺斯水磨等新的流体机械出现,前者靠转动螺纹形杆,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主要用于罗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来磨谷物,靠水流推动方叶轮而转动,其功率不到半马力。 公元前100年,罗马功率较大的维特鲁维亚水磨出现,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西罗著有《气动力学》,其中记载利用蒸汽作用旋转的气转球(反动式汽轮机雏形)。同时,西罗发明的汽转球(又叫风神轮)出现。汽转球作为第一个把蒸汽压力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装置,它也是最早应用喷气反作用原理的装置。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国的毕岚发明翻车(龙骨水车)。 中国的杜诗发明冶铸鼓风用水排。 中国出现水轮车(水轮机雏形)。 78~139年,中国的张衡发明浑天仪(水运浑象),由漏水驱动,能指示星辰出没时间。 2世纪,中国用花纹钢制造宝刀、宝剑——类似大马士革刚。 105年,中国的蔡佗监造出良纸。 220~230年,中国出现记里鼓车。 235年,中国的马钧发明由齿轮传动的指南车。 265—420年,中国的杜预发明由水轮驱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4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酿酒压力机上应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机械技术的发展因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处于消沉而陷于长期停顿。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长达400年的黑暗。 5~6世纪,中国发明磨车。 420~589年,中国出现车船。 550—580年,中国的綦母怀文发明灌钢技术。 618—907年,中国西安沙坡村留存银质被中香炉,结构奇巧。 700年,波斯开始使用风车。 953年,中国铸造大型铸铁件——沧州铁狮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88年,中国的苏颂、韩公廉制成带有擒纵机构的水运仪象台。 1097年,中国在山西太原晋祠铸有四个大铁人——宋代铁人。 1127~1279年,中国发明水转大纺车。 1131~1162年,中国记载走马灯(燃气轮机雏形)。 1263年,中国的薛景石完成木制机具专著《梓人遗制》。 1330年,中国的陈椿在《敖波图》中记载化铁炉(搀炉)。 1332年,中国用铜制造大炮。 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意、法,英等国相继兴办大学,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培养人才,西方机械技术开始恢复和发展。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成机械钟,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 1395年,德国出现杆棒车床 1439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凸版印刷机。 1608年,荷兰的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设计出靠蒸汽冲击旋转的转轮(冲动式汽轮机的雏形)。 1637年,中国刊印了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书中对中国古代生产器具和技术有详细记载。 1643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定标准大气压值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柱式压力测量仪表的基础。 1660年,法国的帕斯卡提出静止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基础。 1650~1654年,德国的盖利克发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显示了大气压的威力。 1656~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创制单摆机械钟。 1665年,荷兰的列文胡克和英国的胡克发明显微镜。 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它开创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定律。 1705年,英国的纽科门发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取代了萨弗里的蒸汽机。功率可达六马力。 1709~1714年,德国的华佗海特先后发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度的华氏温标。 1713~1735年,英国的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735年,达比之子将焦炭炼铁技术用于生产。 1733年,法国的卡米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尔第一·贝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量方程—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摄尔西乌斯创立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温标。1745年,瑞典的林奈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即成为摄氏温标。 18世纪中叶,法国的拉瓦锡和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755年,瑞士的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 1764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多锭、手工操作的珍妮纺纱机。 1769年,英国的瓦特取得带有独立的实用凝汽器专利,从而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这种蒸汽机后于1776年投入运行,热效率达2~4%。 法国的居诺制成三轮蒸汽汽车,这是第一辆能真正行驶的汽车。 1772~1794年,英国的瓦洛和沃恩先后发明球轴承。 177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的炮筒镗床,这是第一台真正的机床—加工机器的机器。它成功地用于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投入运行。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论。 英国的卡特赖特发明动力织布机,完成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1786年,英国的西兹发明割穗机。 1787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第一艘铁船。 1789年,法国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档案米尺) 1790年,英国的圣托马斯发明缝制靴鞋用的链式单线迹手摇缝纫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 18世纪90年代,英国的边沁先后发明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 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加工螺纹的丝锥和板牙。 179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冲天炉。 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 1797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带有丝杠、光杠、进给刀架和导轨的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1799年,法国的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使画法几何成为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扬提出弹性模量概念,揭示了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 1803年,英国的唐金制成长网造纸机。 英国的特里维希克制成第一辆利用轨道的蒸汽机车。 1804年,法国的毕奥提出热传导规律,并由法国的傅里叶最早应用,因而称傅里叶定律。 1807年,英国的布律内尔发明木工圆锯机。 1807年,英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09年,英国的迪金森制成圆网造纸机。 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发明圆压平凸板印刷机。 1814年,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成铁路蒸汽机车“皮靴”号。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机车比赛中以速度58公里/小时、载重3137吨安全运行6公里的成绩获奖。 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发明热气机。 1817年,英国的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创制卧式铣床。 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有车把、依靠双脚蹬地行驶的两轮自行车。 1820年前后,英国的怀特制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的机床。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进行照相制版实验,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摄出一张照片。 1827~1845年,法国的纳维和英国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国出现火管锅炉。 1833~1836年,美国的奥蒂斯设计制造单斗挖掘机械。 1834年,美国的佩奇和费伊分别发明榫槽机和开榫机。 1834~1844年,美国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别制成以乙醚为工质的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 1835年,英国的惠特沃斯发明滚齿机。 1836年,美国的麦考密克创制马拉联合收割机(康拜因)。 1837年,俄国的雅可比发明电铸方法。 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 美国的布鲁斯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铅字。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苏格兰的庞顿在其报告中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 英国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 美国的巴比特发明锡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国的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用各种方式实测热功当量。他的实验结果导致科学界抛弃“热质说”而公认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1年,英国的惠特沃斯设计英制标准螺纹系统。 法国的蒂莫尼埃设计和制造实用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发明蒸汽锤。 1848年,中国的丁拱辰著《演炮图说辑要》,其中的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论述。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六角车床)。 英国的汤姆森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以后分别由英国的邓洛普和法国米西兰橡胶公司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英国的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柯拜船舶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机械厂。 1846~1851年,美国的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美国的胜家设计制造了这种缝纫机,从此缝纫机被大量生产。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法国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压力表。 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圆压圆凸版)印刷机。 1848年,英国的开尔文(即汤姆森)创立热力学温标。 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德国发明万能式轧机。 1849年,美国的弗朗西斯发明混流式水轮机。 1850~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英国的开尔文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国发明各种气体保护无氧化加热方法。 185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成立。 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1856~1864年,英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1857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连续铸造方法。 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颚式破碎机。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也是第一台内燃机)。 德国的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间模拟绝对黑体,建立基尔霍夫定律。 1861年,中国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械厂。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黄鹊”号。 1862年,德国的吉拉尔发明液体静压轴承。 1863年,英国的索比用显微镜观察到钢铁的金相组织,并于1864年展出钢的金相显微照片。 1864年,法国的若塞尔最早研究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1865年,中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1867年,德国的沃勒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疲劳极限概念,奠定了疲劳强度设计的基础。 1868年,美国的希鲁斯发明打字机。 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工具钢。 1868~1887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出现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 1870年,俄国的季梅最早解释切屑的形成过程。 1872~1874年,贝尔和德国的林德分别制成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多轴自动车床。 1874年,英国的瑞利发现莫尔条纹现象。 英国的劳森制成链条传动、后轮驱动的现代型自行车。 1875年,德国的勒洛建立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奠定了机构学的基础。 1876年,德国的奥托创制往复活塞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1877年,法国的凯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获得雾状液态氧。1892年,英国的杜瓦制成液化气体容器。 1878~1884年,奥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兹曼建立辐射换热的斯忒藩一玻耳兹曼定律。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的电力机车试车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 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离心分离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1881年,法国出现蓄电池电力汽车。 中国胥各庄修车厂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1882年,瑞典的拉瓦尔制成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机,1885年取得专利。 英国的雷诺发现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884年,英国的帕森斯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创制三轮汽油机汽车,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汽油机摩托车。 1885~1887年,俄国的别那尔多斯和美国的汤普森分别发明电弧焊和电阻焊。 1886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 美国的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的装置,这是最早的流量测量仪器。 英国的雷诺建立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888年,德国的奥斯蒙德提出钢、铁与生铁的金相转变理论,后由英国的奥斯汀制成铁碳相图。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 美国的佩尔顿发明水斗式水轮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国的艾奇逊制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国的弗罗希利奇创制农用拖拉机。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瑞典的约翰森发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创制柴油机。 美国的费洛斯创制插齿机。 英国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轮机船“透平尼亚”号。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成立。 1898年,美国的拉普安特创制卧式内拉床。 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 1899年,法国的埃鲁发明电弧炉炼钢法。 公元1900年~现在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创制速度级汽轮机。 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1901年,法国发明气焊。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并试飞成功。 美国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08年,福特研制的T型汽车投入市场。 第一艘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1904年,德国的普朗特建立边界层理论。 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1906年,法国的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率的燃气轮机(但效率仅3~4%,未获实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试制复合式发动机。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发现“热定理”,1912年,经德国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7年,美国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国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单缸卧式8马力柴油机)。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门用空气动力学的观点阐明卡门涡街。 美国的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 德国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胶。 1912年,英国的布里尔利和德国的施特劳斯等分别制成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中国的詹天佑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后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1915年,中国第一家钟厂——中宝时钟厂在烟台创办。 上海荣昌泰机器厂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床(4英尺脚踏车床)。 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协昌、润昌缝纫机行在上海创办。 1920年,德国的霍尔茨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 奥地利的卡普兰发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英国的格里菲思进行断裂力学分析。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1923~1927年,德国的柯斯特尔设计制造柯式干涉仪。 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 1927年,美国的伍德和卢米斯进行超声加工试验。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 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4年,中美合资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曾制造出全金属轰炸机。 1935~1936年,中国的刘仙洲等发起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 德国的德古萨公司发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和麦钱特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切屑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屑的形成机理。 1939年,瑞士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按等压加热循环工作)。 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 1942年,美国的费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 1943年,苏联的拉扎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问世。 英国的莫罗和威廉斯制得球墨铸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 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美国利普公司制成电子手表。 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船——“鹦鹉螺”号核潜艇。 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投产。 中国建立机床研究所。 中国成立工具科学研究院,1957年改组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 美国研制成工业机器人。 美国的舒罗耶发明实型铸造。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成立。 美国的汤斯和肖洛发表形成激光的论文。1960年,美国的梅曼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 中国最大的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投产。 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建成投产。 美国的马瑟取得谐波传动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方法。 苏联和美国在生产中应用电解加工方法。 液体喷射加工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美国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二次定义“米”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时,其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73倍”。 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建成投产。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 1964年,美国的格罗弗发明热管。 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开始大规模动工建设。1975年建成5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197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鹏刀片。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 1979年,美国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数等于机械啮合摩擦系数、粘着摩擦系数、犁削摩擦系数之和。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第3次定义“米”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长度”。(end)

你好,刚好看到你的求助,我这边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点开看详情

机械设计类论文题目 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4 JLY3809机立窑(加料及窑罩部件)设计 5 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6 JLY3809机立窑(总体及传动部件)设计 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8 PB006糖尿病专家系统开发 PB012自动组卷系统 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 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弹丸循环及分离装置、集尘器设计)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滚筒及传动机构设计) 14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 15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内外筒体及原设计改进探讨 16 SF500100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17 VC005基于WebCam的人脸检测技术 18 X700涡旋式选粉机 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20 Z30130×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21 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22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 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 24 柴油机齿轮室盖钻镗专机总体及夹具设计 25 柴油机气缸体顶底面粗铣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 26 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31 工艺-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32 管套压装专机 33 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34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5 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36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39 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 40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41 模具-Φ6药瓶注塑模设计 42 模具-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 43 模具-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 44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45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8 设计-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49 设计-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50 设计-ZL15型轮式装载机 设计-插秧机系统设计 设计-工程钻机 的 设 计 53 设计机床-S195柴油机机体三面精镗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夹具设计 54 设计机床-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 55 设计-搅拌器的设计 56 设计-精密播种机 57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58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59 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 60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62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3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64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65 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66 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总体及分级部分设计 67 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68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69 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70 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题目是什么类型

Apple计算机发展史

公元前1300年,中国始用铜犁。 中国用研磨方法加工铜镜。 公元前1200年,叙利亚出现磨谷子用的手磨。 两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装运物料过程中,已使用了杠杆、绳索滚棒和水平槽等简单工具。 滑轮技术流传到亚述,亚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机构。 埃及出现绞盘,最初用在矿井中提取矿砂和从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现了水钟、虹吸管、鼓风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体机械。 公元前1000年,铁器制作技术自印度传入中原邻近的少数民族,中国西部国家(南越,楚国)出现带铁犁铧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国发明冶铸青铜用的鼓风机。 公元前770年,中国开始使用失蜡铸造方法铸造青铜器。 中原出现可锻铸铁和铸钢。 中国已普遍采用漏壶计时 西元纪年法(阳历)诞生(凯撒公元前48年,经凯撒修正后,这一历法称为凯撒历),罗马文明确定太阳历与24节气。 公元前770年,中国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留存木制辘轳轴。 中国出现制造战船的工场。 公元前700年,中国出现滑轮。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进入古典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古希腊诞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对古代机械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学者希罗著书阐明关于五种简单机械(杠杆、尖劈、滑轮、轮与轴、螺纹)推动重物的理论,这是已知的最早的机械理论书籍。 公元前513年,中国的《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铸铁件——晋国铸刑鼎。 希腊罗马地区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进,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锯、弓形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此时,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已开始广泛使用,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世界上第一枚冲制法制成的钱币在罗马诞生,这是金属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现代成批生产技术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国出现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青铜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 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公元前400年,中国的公输班发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腊的阿基米德创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物体浮动理论——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轮磨。 中国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大约诞生于此时期。 公元前206年,中国西汉出现青铜铸件透光镜。 公元前206年,齿轮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应用是装在战车用来记录行车里程的里程计上。 中国四川成都市站东乡留存滑车。 罗马在单轮滑车的基础上发明复式滑车。它最早应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公元前110年前后,罗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车使用范围扩大,涡形轮和诺斯水磨等新的流体机械出现,前者靠转动螺纹形杆,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主要用于罗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来磨谷物,靠水流推动方叶轮而转动,其功率不到半马力。 公元前100年,罗马功率较大的维特鲁维亚水磨出现,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西罗著有《气动力学》,其中记载利用蒸汽作用旋转的气转球(反动式汽轮机雏形)。同时,西罗发明的汽转球(又叫风神轮)出现。汽转球作为第一个把蒸汽压力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装置,它也是最早应用喷气反作用原理的装置。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国的毕岚发明翻车(龙骨水车)。 中国的杜诗发明冶铸鼓风用水排。 中国出现水轮车(水轮机雏形)。 78~139年,中国的张衡发明浑天仪(水运浑象),由漏水驱动,能指示星辰出没时间。 2世纪,中国用花纹钢制造宝刀、宝剑——类似大马士革刚。 105年,中国的蔡佗监造出良纸。 220~230年,中国出现记里鼓车。 235年,中国的马钧发明由齿轮传动的指南车。 265—420年,中国的杜预发明由水轮驱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4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酿酒压力机上应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机械技术的发展因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处于消沉而陷于长期停顿。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长达400年的黑暗。 5~6世纪,中国发明磨车。 420~589年,中国出现车船。 550—580年,中国的綦母怀文发明灌钢技术。 618—907年,中国西安沙坡村留存银质被中香炉,结构奇巧。 700年,波斯开始使用风车。 953年,中国铸造大型铸铁件——沧州铁狮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88年,中国的苏颂、韩公廉制成带有擒纵机构的水运仪象台。 1097年,中国在山西太原晋祠铸有四个大铁人——宋代铁人。 1127~1279年,中国发明水转大纺车。 1131~1162年,中国记载走马灯(燃气轮机雏形)。 1263年,中国的薛景石完成木制机具专著《梓人遗制》。 1330年,中国的陈椿在《敖波图》中记载化铁炉(搀炉)。 1332年,中国用铜制造大炮。 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意、法,英等国相继兴办大学,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培养人才,西方机械技术开始恢复和发展。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成机械钟,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 1395年,德国出现杆棒车床 1439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凸版印刷机。 1608年,荷兰的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设计出靠蒸汽冲击旋转的转轮(冲动式汽轮机的雏形)。 1637年,中国刊印了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书中对中国古代生产器具和技术有详细记载。 1643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定标准大气压值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柱式压力测量仪表的基础。 1660年,法国的帕斯卡提出静止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基础。 1650~1654年,德国的盖利克发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显示了大气压的威力。 1656~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创制单摆机械钟。 1665年,荷兰的列文胡克和英国的胡克发明显微镜。 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它开创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定律。 1705年,英国的纽科门发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取代了萨弗里的蒸汽机。功率可达六马力。 1709~1714年,德国的华佗海特先后发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度的华氏温标。 1713~1735年,英国的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735年,达比之子将焦炭炼铁技术用于生产。 1733年,法国的卡米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尔第一·贝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量方程—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摄尔西乌斯创立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温标。1745年,瑞典的林奈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即成为摄氏温标。 18世纪中叶,法国的拉瓦锡和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755年,瑞士的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 1764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多锭、手工操作的珍妮纺纱机。 1769年,英国的瓦特取得带有独立的实用凝汽器专利,从而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这种蒸汽机后于1776年投入运行,热效率达2~4%。 法国的居诺制成三轮蒸汽汽车,这是第一辆能真正行驶的汽车。 1772~1794年,英国的瓦洛和沃恩先后发明球轴承。 177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的炮筒镗床,这是第一台真正的机床—加工机器的机器。它成功地用于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投入运行。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论。 英国的卡特赖特发明动力织布机,完成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1786年,英国的西兹发明割穗机。 1787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第一艘铁船。 1789年,法国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档案米尺) 1790年,英国的圣托马斯发明缝制靴鞋用的链式单线迹手摇缝纫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 18世纪90年代,英国的边沁先后发明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 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加工螺纹的丝锥和板牙。 179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冲天炉。 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 1797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带有丝杠、光杠、进给刀架和导轨的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1799年,法国的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使画法几何成为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扬提出弹性模量概念,揭示了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 1803年,英国的唐金制成长网造纸机。 英国的特里维希克制成第一辆利用轨道的蒸汽机车。 1804年,法国的毕奥提出热传导规律,并由法国的傅里叶最早应用,因而称傅里叶定律。 1807年,英国的布律内尔发明木工圆锯机。 1807年,英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09年,英国的迪金森制成圆网造纸机。 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发明圆压平凸板印刷机。 1814年,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成铁路蒸汽机车“皮靴”号。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机车比赛中以速度58公里/小时、载重3137吨安全运行6公里的成绩获奖。 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发明热气机。 1817年,英国的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创制卧式铣床。 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有车把、依靠双脚蹬地行驶的两轮自行车。 1820年前后,英国的怀特制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的机床。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进行照相制版实验,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摄出一张照片。 1827~1845年,法国的纳维和英国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国出现火管锅炉。 1833~1836年,美国的奥蒂斯设计制造单斗挖掘机械。 1834年,美国的佩奇和费伊分别发明榫槽机和开榫机。 1834~1844年,美国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别制成以乙醚为工质的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 1835年,英国的惠特沃斯发明滚齿机。 1836年,美国的麦考密克创制马拉联合收割机(康拜因)。 1837年,俄国的雅可比发明电铸方法。 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 美国的布鲁斯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铅字。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苏格兰的庞顿在其报告中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 英国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 美国的巴比特发明锡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国的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用各种方式实测热功当量。他的实验结果导致科学界抛弃“热质说”而公认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1年,英国的惠特沃斯设计英制标准螺纹系统。 法国的蒂莫尼埃设计和制造实用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发明蒸汽锤。 1848年,中国的丁拱辰著《演炮图说辑要》,其中的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论述。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六角车床)。 英国的汤姆森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以后分别由英国的邓洛普和法国米西兰橡胶公司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英国的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柯拜船舶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机械厂。 1846~1851年,美国的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美国的胜家设计制造了这种缝纫机,从此缝纫机被大量生产。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法国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压力表。 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圆压圆凸版)印刷机。 1848年,英国的开尔文(即汤姆森)创立热力学温标。 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德国发明万能式轧机。 1849年,美国的弗朗西斯发明混流式水轮机。 1850~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英国的开尔文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国发明各种气体保护无氧化加热方法。 185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成立。 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1856~1864年,英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1857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连续铸造方法。 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颚式破碎机。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也是第一台内燃机)。 德国的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间模拟绝对黑体,建立基尔霍夫定律。 1861年,中国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械厂。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黄鹊”号。 1862年,德国的吉拉尔发明液体静压轴承。 1863年,英国的索比用显微镜观察到钢铁的金相组织,并于1864年展出钢的金相显微照片。 1864年,法国的若塞尔最早研究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1865年,中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1867年,德国的沃勒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疲劳极限概念,奠定了疲劳强度设计的基础。 1868年,美国的希鲁斯发明打字机。 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工具钢。 1868~1887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出现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 1870年,俄国的季梅最早解释切屑的形成过程。 1872~1874年,贝尔和德国的林德分别制成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多轴自动车床。 1874年,英国的瑞利发现莫尔条纹现象。 英国的劳森制成链条传动、后轮驱动的现代型自行车。 1875年,德国的勒洛建立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奠定了机构学的基础。 1876年,德国的奥托创制往复活塞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1877年,法国的凯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获得雾状液态氧。1892年,英国的杜瓦制成液化气体容器。 1878~1884年,奥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兹曼建立辐射换热的斯忒藩一玻耳兹曼定律。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的电力机车试车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 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离心分离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1881年,法国出现蓄电池电力汽车。 中国胥各庄修车厂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1882年,瑞典的拉瓦尔制成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机,1885年取得专利。 英国的雷诺发现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884年,英国的帕森斯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创制三轮汽油机汽车,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汽油机摩托车。 1885~1887年,俄国的别那尔多斯和美国的汤普森分别发明电弧焊和电阻焊。 1886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 美国的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的装置,这是最早的流量测量仪器。 英国的雷诺建立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888年,德国的奥斯蒙德提出钢、铁与生铁的金相转变理论,后由英国的奥斯汀制成铁碳相图。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 美国的佩尔顿发明水斗式水轮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国的艾奇逊制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国的弗罗希利奇创制农用拖拉机。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瑞典的约翰森发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创制柴油机。 美国的费洛斯创制插齿机。 英国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轮机船“透平尼亚”号。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成立。 1898年,美国的拉普安特创制卧式内拉床。 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 1899年,法国的埃鲁发明电弧炉炼钢法。 公元1900年~现在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创制速度级汽轮机。 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1901年,法国发明气焊。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并试飞成功。 美国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08年,福特研制的T型汽车投入市场。 第一艘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1904年,德国的普朗特建立边界层理论。 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1906年,法国的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率的燃气轮机(但效率仅3~4%,未获实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试制复合式发动机。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发现“热定理”,1912年,经德国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7年,美国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国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单缸卧式8马力柴油机)。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门用空气动力学的观点阐明卡门涡街。 美国的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 德国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胶。 1912年,英国的布里尔利和德国的施特劳斯等分别制成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中国的詹天佑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后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1915年,中国第一家钟厂——中宝时钟厂在烟台创办。 上海荣昌泰机器厂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床(4英尺脚踏车床)。 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协昌、润昌缝纫机行在上海创办。 1920年,德国的霍尔茨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 奥地利的卡普兰发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英国的格里菲思进行断裂力学分析。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1923~1927年,德国的柯斯特尔设计制造柯式干涉仪。 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 1927年,美国的伍德和卢米斯进行超声加工试验。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 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4年,中美合资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曾制造出全金属轰炸机。 1935~1936年,中国的刘仙洲等发起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 德国的德古萨公司发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和麦钱特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切屑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屑的形成机理。 1939年,瑞士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按等压加热循环工作)。 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 1942年,美国的费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 1943年,苏联的拉扎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问世。 英国的莫罗和威廉斯制得球墨铸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 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美国利普公司制成电子手表。 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船——“鹦鹉螺”号核潜艇。 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投产。 中国建立机床研究所。 中国成立工具科学研究院,1957年改组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 美国研制成工业机器人。 美国的舒罗耶发明实型铸造。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成立。 美国的汤斯和肖洛发表形成激光的论文。1960年,美国的梅曼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 中国最大的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投产。 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建成投产。 美国的马瑟取得谐波传动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方法。 苏联和美国在生产中应用电解加工方法。 液体喷射加工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美国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二次定义“米”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时,其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73倍”。 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建成投产。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 1964年,美国的格罗弗发明热管。 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开始大规模动工建设。1975年建成5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197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鹏刀片。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 1979年,美国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数等于机械啮合摩擦系数、粘着摩擦系数、犁削摩擦系数之和。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第3次定义“米”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长度”。(end)

这个说不清,反正我是从事机械制造业有7年了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