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2 17:05:06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税制结构的生产力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着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比例,决定着税制结构的选择。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相互联系的总体构成形式。它所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具体包括诸如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税制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的经济运行制度,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税制结构,这种制约关系,在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中的税制结构选择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税制结构的变革与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经济调节职能方面,都要求选择以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制模式。二是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经济情况变得异常复杂,需要有一个由多种税组成、多环节课征、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税制与之相适应。三是强调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经济杠杆调控经济运行,需要以一个完善的税收宏观调控制度为基础。因此,我们所需要建立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国家政策的税制结构。国家政策取向。税收是国家聚财的主要手段,也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国家政策目标需要通过税收来实现。为此,税制结构会做出相应反应。如发达国家早期以自由放任政策为主基调,奉行税收中性原则,将效率看作首要目标,目的在于加快商品经济发展。此时,这些国家的主体税种为流转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对税制加以改革,在政策导向上将公平原则置于重要地位。福利经济学此时也对税制结构变革产生影响,国家通过所得税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更加普遍。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在漫长的经济衰退中又重新审视经济政策,并将税收政策重要目标进行调整,即由公平转向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对过大的所得税比重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流转税比重,使税制结构更加趋于优化。政治和传统习惯。税收对于各利益主体而言是利益消长的调节器。不同税种,由于其课征对象不同,作用力度不同,会对不同利益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社会各阶层、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等。税制结构的设计,须考虑到各利益主体的相对平衡,因此,政治因素对税制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传统习惯也会对税制结构产生影响。在设计税种时,对本国的传统习惯也应加以考虑。其他因素。税制结构的正常运行,并达到设定的预期目标,还需要一定其他因素的配合。这些因素包括税收征管水平、纳税意识、国际税收协调等。

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劳动力素质、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基础

就业机会,钱币价值,国库储备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消耗GDP = 各行业增加值总和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3、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计算,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 =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

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论文

政治,军事,经济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军事服务于政治,政治服务于经济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富强,军队战斗力强大。首先要保证国家总的趋势发展平稳向好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发展经济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专家一针见血,涨知识了

1、自然因素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2、人口数量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3、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4、文化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扩展资料:粗放型经济在现代,主要的粗放型经济形式有两种:一是迁移农业,二是游牧业。迁移农业主要分布于森林一类的地方。比如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土著人就有这种经济形式;游牧业当然主要分布在草场草地一类的地方,比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集约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第一,中国庞大、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使中国在科技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国际上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第二,长期的积贫积弱使每一个中国人有一种奋力赶超的强烈欲望,人们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第三,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开了窗口,压抑已久的生产能量就像决堤之水迸发出无限的能量。第四,我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控性。第五,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提供了和平的发展环境。

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任何国家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都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因素。再进行归并,就是供给与需求。投资可以创造供给(部分投资政策也制造需求),消费与出口制造需求。然后,你归并后再划分,目前国内几个最流行的概念,一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供给侧解决的是供给问题,任务是避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质量,这是高质量发展任务的一体两翼之一;而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5日电 题:《吴晓求: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七大关键因素》作者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时期,接下来,如果一味的再追求高速增长,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的所谓人口红利和自然资源也难以支撑那样的高速增长。我们必须从目标设计上,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中国经济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9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也已接近一万美元,跨进了一个新门槛,这是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坦率讲,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着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这么复杂的国情和这样完整的产业结构。中国是世界的万花筒,从最低端产业到最高端产业,中国几乎囊括所有的产业。最近四十年,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基础,没有工业化,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必须要经过这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们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四十年来,中国坚守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成为一个中高收入国家,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种代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我们的空气、水、土壤、河流、海洋受到了严重污染;二是,贫富差距有明显的扩大,地区发展明显不平衡。协调发展非常重要,一个社会的发展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收获经济发展的福利。此外,过去较长时期内还出现了腐败现象。我认为,实现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七大关键因素在于:下调增速目标、推动结构转型、推动市场化改革、保证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推动创新、扩大开放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第一,增速目标下调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要素。中国现在要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走向持续稳定增长,过去我们总是追求高增长目标。若一味追求高增长,将会造成很多弊端,如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等,因此中国把增速目标降下来是非常正确的。第二,推动结构转型。中国经济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型,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口红利,现在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中国很快就要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动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低效的产能出清,要保持一个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集群。第三,一定要持续推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改革一定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最重要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如果我们认为“有形的手”可以发挥无边的力量,就会破坏经济发展的规律。此外,要正确对待民营经济。我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标志,如果民营经济不存在,我们谈不上市场经济。我们要让各种社会资本能放心地投资,没有忧虑。政策的稳定和预期很重要。中央提出来的投资要稳预期、稳投资是要让所有投资主体有信心。政策要稳定,就要让民营经济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第四,一定要保证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周期调整,特别是财政税收政策。我们过去相当长时期根本没有降税的概念,而是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收。实际上,当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要降低市场主体的税收和费用成本。我们要扩大税基,要让市场主体有积极性、有希望、有信心,其中税和费是非常重要的。第五,一定要推动创新。没有创新,中国经济就没有希望,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创新,其中科技创新特别重要。我们要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都要有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靠科技创新来完成。第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闭关锁国永远成就不了伟大的国家。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开放,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的关系,也是中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内容。中美一定要互利、尊重、协商解决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在WTO规则基础上来管理经济,可以根据新的变化去修改WTO某些规则,但是修改之前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第七,劳动力素质需要提高。我认为,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很难。我们经常讨论中等收入陷阱,当然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力素质不能够适应高增长的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基础,没有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何来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靠教育,中国的大学一定要培养岀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经济的建设者。我认为,这七点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对中国经济一直抱有乐观的态度,以上这七点我们都在做,这也是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中新经纬APP)吴晓求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的演讲,从增速目标下调、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推动创新、扩大开放、劳动力素质提高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下为会议纪要全文: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时期,我们不会再回到高速增长的状态,也没有必要回到那样的状态。如果我们再追求高速增长,我们的生存环境会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的所谓人口红利和自然资源也难以支撑那样的高速增长。我们必须从目标设计上,就要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中国经济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9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也已接近一万美元,跨进了一个新门槛,这是中国人经过40年的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坦率讲,我在上大学时期,甚至在上研究生时期,没有想到2018年中国人均GDP能达到一万美元。这是40年改革开放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复杂的国情和这样完整的产业结构。中国就是世界的万花筒,从最低端产业到最高端产业,几乎所有的产业中国都有。同时,中国并没有经过一个真正工业化的时期。最近40年,我们开始了工业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基础,没有工业化,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必须要经过这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们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40年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坚守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座的各位可能不完全知道40年前,中国人的思想有多么禁锢。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个词叫“崇洋媚外”,现在中国人已经基本告别了崇洋媚外这个词的时代。40年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成一个中高收入国家。在一个较长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3%,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个代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我们的空气、水、土壤、河流、海洋受到了严重污染。十八大以后,我们及时调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略,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增长。二是,贫富差距有明显的扩大,地区发展明显不平衡。协调发展非常重要。一个社会的发展还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经济发展的福利。此外,过去一个较长时期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措施,正在不断消除腐败的温床。中国现在要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走向持续稳定增长。我认为6%的增长速度对中国来说已经非常好了。过去我们总是追求高增长目标。一个时期社会利欲熏心,非常浮躁,急功近利。做学问的急功近利,恨不得快速成为著名学家,哗众取宠,不用心研究基本问题。中国社会非常复杂,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实际上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就是一个著名学者。学界很浮躁,这些年真正好看的经济学著作很少,要么枯燥无味,要么浮光掠影,没有认真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做企业的也浮躁,恨不得一天就要挣一个亿。所以,中国企业生命周期是最短的。我认为,中国把增速目标降下来是非常正确的,6-5%的目标已经非常了不起,增长的基础是90万亿人民币巨大的规模,毎年的增量相当于八千亿到九千亿人民币。增速目标下调是第一个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因素。第二,推动结构转型。中国经济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型,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口红利,现在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中国很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要依靠这个人口红利已经不行了,我们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这其中最重要是,推动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低效的产能出清,要保持一个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集群。第三,一定要持续推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改革一定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最重要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中,我们什么时候正确处理好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的经济就会好;我们什么时候忘掉了这一条,认为有形的手可以有无边的力量,经济一定是差的,因为破坏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此外,要正确对待民营经济。我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标志,如果民营经济不存在,我们谈不上市场经济。我们要让各种社会资本能放心地投资,没有忧虑。政策的稳定和预期很重要。中央提出来五个稳定,其中投资要稳预期,稳投资的核心是要让所有投资主体有信心。政策要稳定,就要让民营经济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我们有一个时期认为民营经济可有可无,中国经济很快就走了下坡路。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第四,一定要保证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周期调整,特别是财政税收政策。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要大幅度减税降费,这非常正确。我们过去相当长时期根本没有降税的概念,而是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收。实际上,当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要降低市场主体的税收和费用成本。我们要扩大税基,要让市场主体有积极性、有希望、有信心,其中税和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在企业界的朋友告诉我,之前税费太高了,受不了。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交税,但是按照那样的税收结构,企业是很难做下去。我相信他们的呼声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多赚一点钱,他们活下去中国经济才会有希望。第五,一定要推动创新。没有创新,中国经济就没有希望,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创新,其中科技创新特别重要。华为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我希望中国在不同领域要有不同的华为,我们要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都要有类似华为那样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这个要靠科技创新来完成。第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经验,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闭关锁国永远成就不了伟大的国家。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开放,开放里面,非常重要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我认为,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的关系,也是中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内容。中美一定要互利、尊重、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做生意不是强卖强买,有利益就做,没利益就不做,一个国家不能要求另外一个国家必须做什么,以及必须不能做什么。我们必须在WTO规则基础上来管理经济,我们可以根据新的变化去修改WTO某些规则,但是修改之前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第七,劳动力素质要提高。我认为,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很难。我们经常讨论中等收入陷阱,当然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力素质不能够适应高增长的要求,这个国家教育系统有问题,培养的劳动力素质下降了、没有创造力了,不能培养只会享受的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基础,没有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何来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靠教育。中国的大学一定要培养岀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经济的建设者。我认为,这七点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对中国经济一直抱有乐观的态度,以上这七点我们都在做,这也是我有信心的重要原因。谢谢大家。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论文

巴罗最近的研究兴趣包括对经济增长的根源的探讨,即那些使得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更快的因素。他在论文“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多国经验研究” (NBER,1994年)中考察了1960~1990年间约10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发现,在给定的真实人均GDP的初始水平下,那些教育水平较高、出生率与政府支出水平较低以及法治较好的国家,经济增长率更高。同时,巴罗还在论文中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他说:“经验证明,制度差异是各国经济增长率、投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体制改革为一国从贫穷走向繁荣提供了一条最佳捷径。”巴罗关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就业和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商业周期、税收、个人储蓄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很强的影响力。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合,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最好的框架。很多人认为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是高度关联的,认为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希望。但巴罗研究发现,作为竞选权利和公民自由量度的民主,与经济增长并无多大关联。他用法治测量产权保护程度,用自由选举测量民主,然后考察这两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他发现“法治对于增长的效果相当大,而民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相当弱”,即是说,“民主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因此,巴罗主张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加强法治;没有法治,民主不可能带来经济繁荣。巴罗这些成果反映在他的著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1997年MIT出版社)中,其主要观点是:政府应该维护法治,削减支出,降低通货膨胀;其结论是:民主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政治权利的扩大一开始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一旦民主达到适当水平便可能放缓增长的速度。”目前,巴罗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向宗教、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e4%b8%ad%e5%9b%bd%e5%ad%a6%e6%9c%af%e6%96%87%e7%8c%ae%e7%bd%91%e7%bb%9c%e5%87%ba%e7%89%88%e6%80%bb%e5%ba%93&ConfigFile=SCDBxml&db_value=CJFQ%2CCDFD%2CCMFD%2CCPFD%2CCCND%2CSCPD%2CSCSD%2CSNAD%2CSOSD%2CCYFD%2CCBFD&NaviField=%E4%B8%93%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orderby=relevant&txt_1_sel=%e9%a2%98%e5%90%8d&txt_1_value1=%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5%a2%9e%e9%95%bf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刘庆宝; 未良莉 特区经济 2007-12-25 期刊 0 150 2 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经济增长与教育关系的一种实证分析(1981-2000年) 宋光辉 财经科学 2003-01-28 期刊 33 507 3 论政府行为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兼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约因素 卢现祥 新疆财经 1996-10-15 期刊 0 21 4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 王乾 技术经济 2000-06-30 期刊 0 25 5 诺斯经济增长理论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 贾辉艳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12-15 期刊 0 104 6 经济增长速度变动规律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定位 张李节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7-12-15 期刊 0 21 7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对策 李桂兰 商情(财经研究) 2008-03-15 期刊 0 32 8 从世界经济增长方式演变规律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王国平 理论探讨 2006-11-15 期刊 0 131 9 经济增长、要素投入与发展战略选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机制的实证分析 贺东伟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01-08 期刊 1 116 10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选择探讨 潘琴 商场现代化 2007-02-20 期刊 1 355 11 从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看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高玉泉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9-25 期刊 4 136 12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历程看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矛盾 李维桥; 兰成华 理论界 2005-09-30 期刊 1 35 13 信息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定——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研究 顾潇华; 郭春丽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01-15 期刊 4 58 14 我国经济增长的"软着陆"和经济增长的"软扩张 刘金全; 张艾莲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25 期刊 3 38 15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林琼慧; 邵晓芙 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08-15 期刊 3 143 16 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观点综述 宋克杰 当代经济 2004-01-30 期刊 0 25 17 把握规律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文魁; 谭永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2-28 期刊 16 303 18 战后各国经济交错增长特征与我国经济增长战略选择 徐广军 亚太经济 1999-12-10 期刊 1 7 19 经济增长:选择正道——抓住入世机遇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文存柱 ; 王福强 中国石油石化 2002-01-15 期刊 0 12 20 我国经济增长与现代经济增长的比较 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1254条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论文

这个问题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去分析就基本可以了。对经济增长因素,停滞因素都可以采取此方法。这是对问题分析的鱼刺分析法,很管用的,你可以试试。

也不给信箱什么的 怎么发给你全文啊,  中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与分析更新时间 2006-8-23 17:22:30 打印此文 点击数 5298  中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与分析  一、问题的背景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附图  和CI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于是GDP的短期波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般(β[,2]-1)都会小于0,因此,若(t-1)时刻GDP大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负值,使△GDP[,t]减少;若(t-1)时刻GDP小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正值,使△GDP[,t]增加。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流量指标一般是一阶单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属于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以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的短期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短期的影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既受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短期变动的直接影响,又受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调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讨论这种关系:  附图  表明如果FAI变化了1%,GDP将变化β[,1]%。α[,1]同理。可见各个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中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自1981年始,且已经折算为1981年不变价,这样可以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的数据如下;  表1 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  (1981-1999年,单位:亿元)  附图  注:所有数据均为1981年不变价;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 R[2]=982 F=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228-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结果如下(1981年—1999年间):  变量 D[,i] S[,i] q[,i]  CI(建筑安装投资) 324 196 652  FAI(固定资产投资) 317 300 057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 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38.  [2]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3] 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 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 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 D·Hendry,秦朵著.动态经济计量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 Kessedes C,Ingram G Infrastructure's impact on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WDR 1994[J]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1995,(1):16-3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专家一针见血,涨知识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