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2024-07-04 18:22:57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摘要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 (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会计的简称,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1)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2)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4)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5)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时代变迁,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一直影响着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它促进财务管理与其他学科交合发展。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 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 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 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 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 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 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包括成本 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 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 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 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 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管理会计 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 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 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 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 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 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 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 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 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 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 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 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 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 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 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 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由于我国目前 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 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 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 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 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 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 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 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 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 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 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 究与总结。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 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 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 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 计。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 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 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 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 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 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 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 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 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 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提出以 下改进措施: 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 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 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 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 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 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 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 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2管理会计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 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 广,形成示范效应。要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 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 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 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管 理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 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 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3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首先是加快企业改革,尽快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 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 “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 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 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 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 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4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虽然二十多 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 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 人员队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 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 的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在经 济类、管理类专业中均设置管理会计学科,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 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 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总之,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企业法人 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成 为大势所趋,其发展任重道远。只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认真 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管理会计在我国必将形成一门系 统科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财经CMA是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我国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 理论欠缺实践不足在管理会计近些年的发展中,有关其研究少之又少,但是财务会计方面却显得相当热门,有关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培训班随处可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理论界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同样在实践方面,管理会计也出于无序的自发状态。虽然这些年我国的企业在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借鉴欧美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市场对管理会计的认可和关注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体系,也没有一套相对规范化的管理会计的规章制度,更没有像欧美国家一样,成立民间的行业协会,督促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人才缺乏我国是一个会计人才需求的大国,会计人才在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人才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却不是一个会计人才的强国,高端的会计人才很缺乏,通晓中外会计的规则和财经法规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专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培养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这个职能的重视程度不足,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始终局限在记账、做报表的简单方面,不能较好地为单位管理层提供有助于经营管理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会计是一种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仅局限于对企业的核算行为。管理会计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学的内容,它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核算行为,而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会计做法的影响,会计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会计地位低下,企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和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错误地将两者一概而论,认为管理会计就是做算账、做报表、报账这些简单的事情,至于企业的管理,那是领导的事情。更有一些领导觉得财务会计才是一个企业的“管家”,将管理会计放置在副业的位置上,因此,企业领导的态度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及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艰难的使命从理论研究方面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主要属于规范研究。不同成本服务于不同目的这一指导思想和新古典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引人,为规范研究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领域。七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学者使用经验分析和模拟方法对简单和复杂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发现简单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有时可能是对信息成本效益的最佳反应,从而证实了管理会计实务使用常规技术方法的合理性 (如投资回收期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使用最为广泛,而折现的现金流量法使用却不多)。这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开始注重解释观察到的管理会计实践,管理会计实证研究的倾向开始抬头。当代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使用作业研究、概率论、统计、经济学理论中的定量技术作为分析工具,主要在简化的生产环境申研究复杂的信息和订约问题,而对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管理的信息需要的研究则不多。在新制造环境下,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和发展,早已领先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于企业对环境变迁的反应除了引进新的组织形式和产品生产技术之外,也可能引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还应深入企业组织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实地研究的倡导者针对实际作业或过程,通过直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能够得到真实和精确的研究结果。正是由于实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弥补理论和实践的间距,保证理论的创造性和指导实践的生命力,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从实务改进方向来看,新制造环境下,企业侧重于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并以新观念和技术弥补传统技术方法之不足。发展和完善这种新观念和技术,正是成本管理会计今后改进的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仍然沿袭二十世纪早期以投资报酬率(R0I)指标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偏重短期财务业绩,而忽视长期和非财务量度的业绩表示。这种管理控制系统对经理人采取有效行为以增加企业实际的经济价值的激励能力,较之早期下降很多,甚至还会反向地激励经理人采取牺牲企业长远竞争能力的行为。我们注意到,由于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竞争,短期财务业绩的更大压力,机会主义行为的更大空间,职业经理在企业间的频繁更迭,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红利计划的广泛使用,导致企业经理进行财务、会计方面的盈余管理的情形十分普遍。靠非生产性、非增值性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可能就是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地位。如减少产品和流程开发、质量改善、顾客联系、人力资源、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支出后,企业从长期来看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通货膨胀对ROI计量的扭曲,更使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对增加企业经济价值的相关和有用性受到质疑。烽火猎头认为,没有理由一定要将看似客观和准确却易受操纵的财务业绩计量作为主要控制手段,不必要将利润作为唯一的财务业绩计量对象。企业不应将利润数字本身视为目的,而应将其作为事情做得更好后的自然附产品。而且,管理会计本身必须服务于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它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来成功地服务于所有企业。我们建议,管理控制系统的改进,一方面要完善短期财务业绩计量,如增加对营业现金流量的考虑;另一方面要采用长期、非财务业绩计量,如创新和质量、生产率、工作能力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水平的改善及存货占用总成本的减少等,都是可供选择的非财务计量指标。尽管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非财务计量所得的利益与其成本相比并不合算,但多种计量手段的结合使用,制定雄心勃勃但不一定十分精确的业绩评价制度,理应成为管理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题目

1 中国企业低成本战略研究2 企业财会人员绩效考评问题研究3 EVA与基于价值的管理模式研究4 论企业价值及评估方法比较5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2、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3、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4、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改革路径研究5、责任会计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6、责任会计与企业约束和激励机制7、标杆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8、基于价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研究9、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10、组织结构变迁与管理会计发展11、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研究12、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13、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14、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研究15、关于ABC控制法研究16、责任会计研究17、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18、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探讨19、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20、试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21、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22、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的难点及解决方案23、环境成本核算问题研究24、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若干问题探讨25、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  --------------------------------------------------------------------------------  提要 管理会计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危机,也存在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分析管理会计的现状入手,展望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我国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先后经历了宣传介绍、吸收消化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近年来既遭遇到很大的挑战与危机,也存在着极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对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以及我国今后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曾对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开始逐渐受到冷遇。其表现如下:  (一)学术研究兴趣不高。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论文与前者相比所占比重很小。据对我国会计界最高研究水平的《会计研究》杂志所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余年间,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中,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约为465篇,而涉及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论文约为71篇,后者只约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从过去10余年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来看,专门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再从会计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看,将管理会计领域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也同样寥寥无几。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已明显不受重视,这无疑是中国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首先,管理会计理论的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第一,它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从而形成了现金流动论、价值差量论、总资金运动论等不同的观点。第二,由于研究对象模糊,也导致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不明确。第三,目标不明确,它是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还是提高经济效益,或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无统一、明确的说法。其次,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支离破碎,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出现支解管理会计的情况。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约有30余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账、报账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根据调查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也与上述结论相同。一些总会计师认为,现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少,但企业可以实际应用的却有限,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应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  (四)现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急需总结和提高。我国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一些企业已具有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50年代初期开展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首钢的包、保、核,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上看,我国一些企业过去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介绍,主要是以实务人员为主介绍基本情况的较多,由于没有学术界的参与,其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从而难以将其经验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而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的实践,开展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因而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因此,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由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参与来进行典型案例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富有成效地解决学术界与实务界相互分离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难题,还可以使典型案例经验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形成系统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不仅在实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而且对我国会计学术界今后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能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相结合。从国外的经验看,国外会计界目前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已将重点明显转移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近几年运用非常广泛,成为实证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从普通案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结论,有助于推广运用,使用价值较高。而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如果没有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就难以进行。我国会计学术界将同实务界密切合作,通过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一活动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远规划,追求全球性的发展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由此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新课题。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战略管理会计”逐渐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相关,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战略预算的编制;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等。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进行综合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研究的状况;第二,多课题同时并举,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将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三,多学科互相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  (四)拓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对传统经济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其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必须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为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即对某一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全程”的指导与监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对象由主要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主要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表现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往往是拥有了人才,拥有了高科技知识和信息技术,便拥有了制胜的武器,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便有了新的延伸——对知识资源的计量的复杂性与风险性,要求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发展即要力求充分做到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讲究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这样,企业本身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管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管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文/杨学军)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选题

1 中国企业低成本战略研究2 企业财会人员绩效考评问题研究3 EVA与基于价值的管理模式研究4 论企业价值及评估方法比较5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  --------------------------------------------------------------------------------  提要 管理会计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危机,也存在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分析管理会计的现状入手,展望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我国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先后经历了宣传介绍、吸收消化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近年来既遭遇到很大的挑战与危机,也存在着极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对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以及我国今后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曾对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开始逐渐受到冷遇。其表现如下:  (一)学术研究兴趣不高。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论文与前者相比所占比重很小。据对我国会计界最高研究水平的《会计研究》杂志所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余年间,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中,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约为465篇,而涉及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论文约为71篇,后者只约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从过去10余年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来看,专门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再从会计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看,将管理会计领域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也同样寥寥无几。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已明显不受重视,这无疑是中国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首先,管理会计理论的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第一,它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从而形成了现金流动论、价值差量论、总资金运动论等不同的观点。第二,由于研究对象模糊,也导致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不明确。第三,目标不明确,它是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还是提高经济效益,或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无统一、明确的说法。其次,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支离破碎,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出现支解管理会计的情况。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约有30余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账、报账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根据调查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也与上述结论相同。一些总会计师认为,现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少,但企业可以实际应用的却有限,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应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  (四)现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急需总结和提高。我国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一些企业已具有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50年代初期开展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首钢的包、保、核,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上看,我国一些企业过去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介绍,主要是以实务人员为主介绍基本情况的较多,由于没有学术界的参与,其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从而难以将其经验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而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的实践,开展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因而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因此,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由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参与来进行典型案例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富有成效地解决学术界与实务界相互分离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难题,还可以使典型案例经验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形成系统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不仅在实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而且对我国会计学术界今后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能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相结合。从国外的经验看,国外会计界目前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已将重点明显转移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近几年运用非常广泛,成为实证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从普通案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结论,有助于推广运用,使用价值较高。而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如果没有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就难以进行。我国会计学术界将同实务界密切合作,通过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一活动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远规划,追求全球性的发展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由此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新课题。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战略管理会计”逐渐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相关,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战略预算的编制;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等。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进行综合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研究的状况;第二,多课题同时并举,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将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三,多学科互相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  (四)拓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对传统经济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其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必须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为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即对某一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全程”的指导与监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对象由主要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主要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表现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往往是拥有了人才,拥有了高科技知识和信息技术,便拥有了制胜的武器,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便有了新的延伸——对知识资源的计量的复杂性与风险性,要求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发展即要力求充分做到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讲究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这样,企业本身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管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管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文/杨学军)

浅谈管理会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论文

范文题目: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上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反而会增加财会核算的工作量。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如金蝶KIS、ERP、Oracle等软件协助财务、业务流程的处理。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就业发展。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和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是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  [3]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学术堂提供更多毕业论文范文)

主要内容:管理会计理论自从廿世纪七十年代起引进我国以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是针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有关问题阐述我们的一些看法本文首先描述了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然后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主要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它的方法和手段视不同的需要而设计其模式视不同的经济组织性质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方式而异它是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并籍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正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管理会计是本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廿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管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有40余年所以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是切合实际的它表明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任重道远二影响中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壮大不仅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事物本身的制约管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约(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组成并以决策会计为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统配统拨"[统购统销"和[统收统支"企业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车间"而已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决策权限依照部门的特点特定投资项目的规模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予以严格的划分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资项目由政府作出决策,其它投资项目由有关部门的部长或负责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决策便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贯彻执行这可能就是责任会计为什么常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而决策会计却如阳春白雪少人问津的主要原因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但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③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如有些会计人员举例说由于该企业执行政府定价企业本身根本无法进行定价分析还有些会计人员讲到他们曾经尝试过使用定货模型但问题是经常按正常情况无法取得材料因而测算显得毫无意义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如我国至今没有颁布<反垄断法>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另外法律实施情况不如人意也是制约公平竞争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和[权大于法"的现象经常发生如<破产法>虽然已颁布实施了十多年但在许多国企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真正破产的却寥寥无几使得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体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它能否应用全凭经营者个人素质好坏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正确的信息可见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1)会计工作的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认为会计就是算帐报帐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财务会计工作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则成了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就零打碎敲地搞一些否则干脆抛在一边(2)经营者的[长官意志"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封建专制制度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由此而造成了领导者的[长官意志"虽然管理会计利用各种信息经过各种计算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提供给领导者但在这种[长官意志"前有否作用不改断言(3)一些消极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管理会计在评价业绩时要求赏罚分明但是许多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难以做到[罚"字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事倍功半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应用(二)内部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的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的经营者会计人员和会计电算化设备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即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600多万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2%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5%④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影响现阶段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其应用也仅仅停留在事后算帐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没法运用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的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缓慢(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传统管理会计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自二战以后特别是廿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更来自国外而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管理会计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狭隘传统的管理会计仅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趋于稳定的产品很少研究新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存在的问题一般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会计信息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而现阶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求管理会计不权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而且还应该注重市场信息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管理会计的基点不妥现代企业管理是经营性管理而非生产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应着眼于销售而管理会计却将销售作为一个常量把销售额的确定作为成本预测和控制利润规划和控制以及资金规划和控制的前提条件这必将阻碍管理会计的应用信息滞后性由于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报告但是任何一期的会计报告正好在下一期中间呈报由于这些信息的滞后使得其对管理者进行决策毫无用处严重削弱管理会计的作用对市场寿命较短产品的评价现代产品的一个趋势就是更新换代加快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只有几年有些仅为一年或更短许多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不仅靠产品的低成本生产而且靠产品更新而传统的业绩评价又始终以成本为中心由于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限制三对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现阶段要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推广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现阶段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被全盘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具体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中国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不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中国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人们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主要来自教科书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能否尽可能地规范化则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应用的程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在内容排列的逻辑顺序基本理论结构名词概念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的欠规范化却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也不利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当今世界正处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时代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输出等也愈来愈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而编制管理会计通用软件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会计的规范化中国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管理逻辑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突破口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应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二)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就需要什么样的会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借位导致企业政企不分责权不明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也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业的人财物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没有独立性和自由性无法及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忽视甚至排斥企业自身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既无压力又无动力而丧失积极和主动性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许多方法显得毫无意义同时职能错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投资或直接取代企业投资并且政府和政府附属物的企业又不对投资效果承担责任加之在干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绩往往看速度和产值等总量指标不注重考核投入产出的效益指标而且企业干部按所在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等这就必然会出现有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在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争投资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害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投资分析哪怕再正确当然也无法发挥作用就我个人认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和磨练出真正的企业家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达到优胜劣汰所以要促使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虽然二十年来我国管理会计成绩斐然但要想使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应用仍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才能促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就基础教育而言应在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以及广大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中进行广泛的深入持久的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不但要让这门课的知识深入人心还要培养他们应用管理会计的能力(四)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为重要据调查表明单位领导不重视被列为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首要原因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它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已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事实证明如果企业领导具有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就会自然地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计划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以一种行政手段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例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建立管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推进管理会计的前进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均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在英国一旦持有特许管理会计师证书就被认为是有广泛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往往成为大公司猎取的目标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师专业组织发展的结果和作用来看我国也有必要根据本国的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设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创办管理会计师刊物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壮大而且能够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虽然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必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在国有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主要参考文献:孟凡利王翠春王健杨公隧1997:<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李建芳1996:<管理会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财会研究>1996年第6期方向1996:<粗放增长屡议不改的根子在哪里><改革>1996年第2期乔彦军1997:<为什么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乏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谢礼望1998:<经济顽症与政府职能错位><企业经济>1998年第12期冯巧根1997:<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谢元态1998:<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企业经济>1998年第5期孟焰1997:<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会计研究>1997年第3期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1995:<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郑雨1998:<企业应重视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江苏财会>1998年第9期李苹莉1999:<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会计研究>1999年第1期

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  --------------------------------------------------------------------------------  提要 管理会计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危机,也存在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分析管理会计的现状入手,展望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我国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先后经历了宣传介绍、吸收消化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近年来既遭遇到很大的挑战与危机,也存在着极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对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以及我国今后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曾对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开始逐渐受到冷遇。其表现如下:  (一)学术研究兴趣不高。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论文与前者相比所占比重很小。据对我国会计界最高研究水平的《会计研究》杂志所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余年间,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中,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约为465篇,而涉及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论文约为71篇,后者只约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从过去10余年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来看,专门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再从会计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看,将管理会计领域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也同样寥寥无几。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已明显不受重视,这无疑是中国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首先,管理会计理论的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第一,它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从而形成了现金流动论、价值差量论、总资金运动论等不同的观点。第二,由于研究对象模糊,也导致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不明确。第三,目标不明确,它是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还是提高经济效益,或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无统一、明确的说法。其次,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支离破碎,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出现支解管理会计的情况。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约有30余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账、报账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根据调查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也与上述结论相同。一些总会计师认为,现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少,但企业可以实际应用的却有限,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应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  (四)现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急需总结和提高。我国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一些企业已具有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50年代初期开展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首钢的包、保、核,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上看,我国一些企业过去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介绍,主要是以实务人员为主介绍基本情况的较多,由于没有学术界的参与,其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从而难以将其经验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而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的实践,开展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因而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因此,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由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参与来进行典型案例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富有成效地解决学术界与实务界相互分离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难题,还可以使典型案例经验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形成系统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不仅在实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而且对我国会计学术界今后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能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相结合。从国外的经验看,国外会计界目前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已将重点明显转移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近几年运用非常广泛,成为实证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从普通案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结论,有助于推广运用,使用价值较高。而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如果没有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就难以进行。我国会计学术界将同实务界密切合作,通过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一活动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远规划,追求全球性的发展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由此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新课题。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战略管理会计”逐渐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相关,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战略预算的编制;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等。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进行综合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研究的状况;第二,多课题同时并举,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将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三,多学科互相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  (四)拓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对传统经济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其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必须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为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即对某一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全程”的指导与监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对象由主要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主要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表现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往往是拥有了人才,拥有了高科技知识和信息技术,便拥有了制胜的武器,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便有了新的延伸——对知识资源的计量的复杂性与风险性,要求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发展即要力求充分做到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讲究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这样,企业本身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管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管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文/杨学军)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