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有什么书好写的

发布时间:2024-09-09 22:44:00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有什么书好写

美国文学理论家雷纳·韦勒克在他的经典之作《文学理论》中,质疑文学史的书写:写一部文学史,即写一部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书,有可能吗?因为大多数注明文学史的著作,要么是社会史,要么是文学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史,要么只是写下对那些文学作品的印象与评价。《剑桥中国文学史》之所以在众多同类著作中如此引人注目,表面上是因为此书的编撰囊括了了西方汉学界众多研究中国文学的知名学者,孙康宜和宇文所安的主编,艾朗诺、傅君劢、康达维、田晓菲、商伟、王德威等等分别撰写不同的章节,基本上代表了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但是在我看来,除了以上提及的原因,本书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缘由,考虑到这套上下卷的中国文学史,绝大部分的章节都是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诠释,涉及到现当代文学的部分少之又少——尤其是简体版中又删去了1949年以后的部分章节——我们可以说,这是西方文学观念解读中国传统文学的集之大成者,尤其是引入现代性的观念,让传统文学复活于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可谓新颖而夺目。相对于那些固守着一种本土观念,甚至不惜用政治和意识形态当作指导思想的文学史书写,《剑桥中国文学史》引入的不仅仅是新的文学史写法,也是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冲击,最终激荡而引发的文学史新格局的排列组合,有望改变当下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陈旧范式。我们不妨借鉴下另外一种文学史的写法,俄国学者德·斯·米尔斯基《俄国文学史》(上下卷)。米尔斯基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批评家和文艺学家,同时也是重要的俄国政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时用俄英两种语言著书撰文,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欧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极为活跃的人物之一。若用一个概念来归纳米尔斯基的《俄国文学史》所体现出的文学史观,或许就是“折中主义”,即若干貌似相互对立的美学观和文学观之调和或曰融合。米尔斯基是想写一部“纯粹的”文学史,“文学的”文学史。在这部文学史的字里行间,米尔斯基似乎始终在刻意排除各种“非文学”因素,他在下卷序言中这样申明其写作立场:“西方的俄国文学史家自一开始便惯于告诉其读者,俄国文学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学,它与政治和社会史的关联更为紧密。这绝对不是实情。俄国文学,尤其是1905年后的俄国文学,其非政治化几乎令人震惊,如若考虑到它所见证的那些巨大政治灾难。即便诉诸‘政治’主题,当代俄国作家其实仍是非政治的;即便他们进行宣传,如马雅可夫斯基,这宣传在他们手中亦为手段而非目的。”相对于上面提到的两本书的厚重,这本《红书》也丝毫不逊色,我们甚至经常说这是一本天书。2009年9月,荣格的《红书》英文版上市,成为了当年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这本奇特的书,高46厘米,宽31厘米,与报纸幅面相当,厚416页,重达4公斤,定价195美元,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记录个人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的作品。在出版之前,只有少数几人耳闻目睹过此书,因为内容过于个人私密,荣格生前曾嘱咐过家人不得外传。1961年荣格去世,其后五十年间,荣格家人仍然拒绝出版此书。直到新世纪后,他们开始意识这本写满了拉丁文、德文、希腊文、以及荣格亲笔绘制许多插图的书对“荣学”的研究大有裨益,才决定授权出版。此书对荣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剑桥大学的印度裔学者沙姆达萨尼的话说:“十九卷的荣格全集,皆为《红书》的注释,那是荣格终生心理意象的原始素材。”某种程度上,《红书》可以看作是一本探索荣格内心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自传。它记载了荣格在1913年到1930年间对各种梦境和幻觉的自我描述和分析。

丨关海山前些日子,在某报看到古远清一篇文章《“隐私”能否进入文学史?》,谈及汉学家夏志清2013年去世后,他的妻子王洞“忽然站出来向大众公布她先生的隐私”。文中说,2009年,夏志清在一场大病后,“记忆和思维已大不如前,连编注都要王洞代劳,因而他要赶紧‘交代后事’,横下一条心不再把心中的秘密带到坟墓里去,这样也可省却文学史家在未来钩沉和考证的麻烦,便大胆说出自己与Lucy和Helen的恋情。”文章借王洞的话说:“夏志清有过‘左拥右抱、毛手毛脚’的恶名。世上有几个文人没有风流韵事?”古远清写到:“夏志清认为人生的目标和乐趣不只表现在教书育人以及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与传世上,他追求的是成为‘有学问又好玩’的教授。”受此事启发,他提出,对此类问题,我们不要把它“看作全是八卦”,因为“其中还蕴含有可不可以消解大家以及用什么方式消解等一系列文学史的严肃命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可视为对文学史的挑战:能否以特异的思维向度与言说方式来重构文学史?”公允地说,“重构文学史”的提议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换个角度再去写文学史,也许会令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问题是,所转换的角度是否是一个适合表述文学史的角度?这个角度是否就比以前撰写文学史的角度更科学?或者说,从这个角度去撰写文学史,是否可以弥补以往文学史中所存在的纰漏,从而让前后文学史形成互补?“隐私”的范畴涉及很广,都是指不愿告诉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比如小偷小摸行为、不良卫生习惯等等。但是,从古远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此处的“隐私”是特指男女婚内出轨的。为了证明“隐私”进入文学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古远清特地搬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写张爱玲隐私的一段,还不厌其烦地表示:“这样写(文学史)当然不是为了增加卖点,而是为了知人论世,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的题材选择和人物塑造根源。”他又举了李昂的例子:“在台湾,喜欢写情色的李昂,文学史家都不会忘记她个人的情感生活,她本人更是把自己与陈某某同‘抢’一个男人的风流韵事,略加改造后写进《北港香炉人人插》小说中。”再说文学史。文学史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然而,古远清却以“特异的思维向度与言说方式”解释:“‘文学’和‘历史’并不是矛盾的,两者完全可以兼容。这里讲的‘历史’,除了大写的社会背景外,还可以包括小写的作家情史。将情史写进文学史,会使读者感到文学史不再是抽象的叙述,而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至于写隐私,“当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说明夏志清是感情型的评论家。”也许古远清的“思维向度与言说方式”太过于“特异”了,以至我对于文中的几处观点实难苟同。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婚内出轨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古远清怎么却认为“夏志清敢做敢当,在生前敢于承认自己结婚后不止一次有过出轨行为,说明他是一个坦诚的人、一个真实的人。”这是不是在说,一个人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后他敢不敢于承认、能不能主动承认?并且,古远清说,夏志清“喜欢女孩子是事实,但女孩子自重的话,夏氏也不会失态”。这不就等于说,如果某人家中被偷了,却要怨他家中有那么多的财物吗?再者,虽然台湾女作家李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够作为广大作家的代表,但你古远清先生仍然要用她来举例子,还说:“在这方面,评论家对作家甘拜下风,而两性作家对比起来,堪称娥眉不让须眉,男作家书写自己的‘绝对隐私’比起李昂们来,自叹不如”——这,与“重构文学史”又有何关联?还有,我认为,评价作家、评论家的成绩,应该就其作品而论,即使评价他是否注重感情,也是以其作品而言的,怎么到了古远清这里,便可以以作者本身的日常行为而论——不观其言而只重其行,那和行为艺术又有何区别?本来,文学史就是有关“文学”的“历史”,追求“大而全”的讲述模式并非理想,正如郜元宝在《没有“文学故事”的文学史——怎样讲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所说:“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权威的讲述方法还是‘大而全’的‘做总账’,即力求展示与文学史相关的全部历史真相,兼顾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精神背景,文学生产方式,单个作家及作家群活动,各种身份的读者反应,重要作品的形式、内容与审美效果等……”不由得想起钱钟书对想拜访他的女读者说的那句著名的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文学史说白了只是文学史,并不是某个人的全史。写文学史,你只要写清楚作家的作品、对作家作品的客观评价、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该作家一生中与文学有关的活动即可,为何非要写上与文学创作并无关系的作家隐私不可呢?既然古远清口口声声说,自己提出的“隐私能否进入文学史”的话题“当然不是为了猎奇”,那么,为什么还要一再为“隐私”进入文学史而念念不忘据理力争呢?文学史就是文学史,隐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永远是隐私。不管是多么著名的作家,他身上的虱子也不会因此而具有了半点文学的意味。(《文学自由谈》授权同步发布)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国部分,写的不错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别录》汉代刘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六一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第一部诗话。《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有什么书好写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原毁》、黄宗羲的《原君》。《通鉴纪事本末》。 《六国论》、《过秦论》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齐鲁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复习辅导与习题集 7、上海古籍《古代文学三百题》

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碧鸡漫志,随园诗话等等。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有什么书推荐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齐鲁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复习辅导与习题集 7、上海古籍《古代文学三百题》

三言两拍: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是拟话本的代表作。“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整理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明代凌蒙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我个人很喜欢,特别是其中的警句,故事如名也都有警示意义且耐人寻味。有细腻的人物心理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志人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指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小说。《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志怪小说: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东晋干宝《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戏杂剧: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的四部作品:《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中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捏海风》。都是长篇短制小说。倒回去说,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是必要看的。既然你希望研究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就应该系统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样可以提高你的接受能力。推荐你一本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 主编

如下:1、《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2、《边城》《边城》精心描写的是黑暗时代中的一片净土(山村)的生活,着力渲染的是乡村人的人性美,要表现的是人性美的“魅力”。作者褪去了黑暗时代中所有的不幸,用人性美的堤坝隔断了人间的各种丑恶,只让善良的花朵在一个“世外桃源”样的土地上开放,将美的芬芳撒向四面八方。3、《白鹅》丰子恺先生能文能画,精书法,通音乐,会翻译,不仅是造诣深厚的艺术大师,也是成就卓越的艺术教育家。他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己任,将当时还少为人知的西洋艺术理论介绍到中国来。4、《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 篇诗歌。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迭反复的章法是《诗经》中诗体的主要特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逃之夭夭”,“杨柳依依”等四字句,今天仍被广泛使用。5、《楚辞》《楚辞》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定的,共17篇,其中7篇为屈原所作。《楚辞》代表了中国文人文学最早的辉煌成就,对于中国美学及中国文人的思想有持续的巨大的影响。《楚辞》以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离骚》为代表。

古代文学论文写什么好的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齐鲁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复习辅导与习题集 7、上海古籍《古代文学三百题》

1,假于你喜欢古典小说作品的话,推荐你看《四大名著》,巜儒林外史》,巜七侠五义》,《小五义》,巜狄仁杰四大奇案》,巜包公案》,《岳飞传》,巜聊哉至异》等2,如果喜欢古典诗词的话,推荐你看《诗经》,《魏晋南北朝诗选》,巜唐诗三百首》,巜宋代词选》等3,如果喜欢医药学方面的知识,推荐你看《黄帝内经》,巜本草纲目》等4,如果你喜欢历史,推荐你看巜史记》,巜中国通知》,巜三国志》,巜明朝史》,《清朝史》,巜民国历史》等(略)总之,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经典名著很多,你首先要定好位,看选择哪些书?必竟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涉猎很多,只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国部分,写的不错

古代史论文好写的书

可以看一看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外,白寿彝、翦伯赞也有相应的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不推荐看《资治通鉴》,太厚太说教,还是文言文,你又不是历史专业的人,不需要学习古文。如果对古代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前四史,分别是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就是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三国志》加以改编而创作的。

中国历史的书分正史和杂记正史是历朝历代政府组织编写的。主要有史记 ( 汉·司马迁 ) ▪ 汉书 ( 汉·班固 )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 三国志 ( 晋·陈寿 )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 南齐书 ( 南朝梁·萧子显 ) ▪ 梁书 ( 唐·姚思廉 ) ▪ 陈书 ( 唐·姚思廉 ) ▪ 魏书 ( 北齐·魏收 )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 隋书 ( 唐·魏征等 ) ▪ 南史 ( 唐·李延寿 ) ▪ 北史 ( 唐·李延寿 )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等 )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 宋史 ( 元·脱脱等 ) ▪ 辽史 ( 元·脱脱等 ) ▪ 金史 ( 元·脱脱等 ) ▪ 元史 ( 明·宋濂等 )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 合称二十四史。也有把民国 柯邵忞等编的▪ 新元史纳入合称为二十五史。正史虽然受到皇权的影响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但绝大多数都是真实可信的。 还有一部分是为正史为基础,对正史的资料进行补充、修订,被称为注或者是传,如 ▪左传、 ▪三国志注,作为正史的研究和补充也被归位正史一类。  与正史相对的是野史、也称稗史、外史等属杂记。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野史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刘鹗 ▪老残游记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 相比较而言,正史的史料更可靠,更权威也更可信,但由于封建的正统观念及其他种种原因,也删去了一些本该记入正史的事情。这些事情,便给野史留下了广阔天地。 还有一些古代奇文异事录,如 ▪山海经 ▪水经之类的,也可作为杂记一类。 看历史主要还是应该看正史,比较可信;野史杂记虽然相对粗鄙,但有时可以作为参考。其他的比如演义之类,属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凭据。

如果中学的历史基础不好,建议首先还是先看历史教材,这样可以全面的梳理一下中国历史的脉络。历史教材中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这可能是目前文字最流畅清晰又不枯燥的历史教材了。如果对中国历史的框架很熟悉,又想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那么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均为各个朝代的经典断代专著。或者范文澜版的《中国通史》,共十二卷,应该说在这个篇幅依然是最好的通史著作。

中国:翦伯赞《中国历史纲要》 张岂之《中国历史》(没有共和国史) 钱穆《国史大纲》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张传玺《中国史纲》 周谷城《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世界: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6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汤因比《历史研究》 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蓝勇《历史地理学》(今天刚从老师那里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 王力《古代汉语》 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宗教史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准备了这么多,还缺少史学理论、史学史 以上书有的看了一遍,有的数遍,但是对于专门史和世界史还是害怕啊~~~~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