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主题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7 06:57:41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主题有哪些

求名词解释。。。。。。

1921 年——1927 年新文学的文学思 潮特点: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3、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 十八、 1921——1927 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 期间出版 2、 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 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3、 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 现实主义 4、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 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1921——1927 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 盛的作家。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 派, 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 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 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被大量翻译。 4、 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 文学革命反扑。  1921——1927 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 2、 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 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 或运用现代 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 3、 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 美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 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数量

一 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  二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三 现代诗派的美学取向   四 中西现代派比较   五 现代派文学的价值判断  现代主义是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实际中期之间的文学思潮,于是我们称它为现代文学思潮。它包过了现代西方文学中许多的文学流派,通常认为,象征主义是现代文学思潮中第一个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真正的开端。  中国现代文学起于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带领中国人,开始了新文化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进入了新的文学思潮,改变了人们的一些封建观念,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绝对否定的错误态度也是毋庸置疑的。

新时期十年小说思潮的发展历程是(从思潮角度分析,而非题材角度,否则分类方法就有区别):1“伤痕文学”(1977年——1979年),代表作《班主任》、《伤痕》2“反思文学”(1979年——80年代中后期),代表作《天云山传奇》、《剪辑错了的故事》3 进入80年初后,“改革文学”逐步兴起(其实“改革文学”从70年代末就有了,不过作品内涵还不够深刻),代表作《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4 从1983年后,“寻根文学”得到迅猛发展,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古船》5 80年代末,“现代主义、意识流”色彩的文学作品建立了在文坛的应有地位,代表作《蝴蝶》、《山上的小屋》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主题

1921 年——1927 年新文学的文学思 潮特点: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3、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 十八、 1921——1927 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 期间出版 2、 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 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3、 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 现实主义 4、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 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1921——1927 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 盛的作家。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 派, 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 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 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被大量翻译。 4、 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 文学革命反扑。  1921——1927 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 表现: 1、 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 2、 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 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 或运用现代 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 3、 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 美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 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数量

新时期十年小说思潮的发展历程是(从思潮角度分析,而非题材角度,否则分类方法就有区别):1“伤痕文学”(1977年——1979年),代表作《班主任》、《伤痕》2“反思文学”(1979年——80年代中后期),代表作《天云山传奇》、《剪辑错了的故事》3 进入80年初后,“改革文学”逐步兴起(其实“改革文学”从70年代末就有了,不过作品内涵还不够深刻),代表作《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4 从1983年后,“寻根文学”得到迅猛发展,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古船》5 80年代末,“现代主义、意识流”色彩的文学作品建立了在文坛的应有地位,代表作《蝴蝶》、《山上的小屋》

这个我会哦,帮你就可以

20年代:1917年初的文学革命,是户国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1】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主要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首先是白话文兴起。接着是各种外国文学思潮涌入和新闻学社团的蜂起:主要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认为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者是现实主义一派。一人生和社会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现实的额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了自然主义。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2)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由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成立,开始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表现作者内心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注重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抨击。其主要作品都侧重自我的表现,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不满。(3)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在北京发起。内部主要形成的是一个诗人群。倡导新格律诗。其余的还有鲁迅的语丝社,主要是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后来形成“语丝体”对后来的额散文影响很大。小说:鲁迅:白话小说,不多言,大家呵呵这就反映了20年代的小说: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开创“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后来多倾向于现实主义,以叶圣陶为代表,形成了“人生派写实小说”;鲁迅开创“现代乡土小说”郁达夫等:现代抒情小说20年代的诗歌:白话诗,郭沫若抒情诗,新月派,象征派(穆木天),无产阶级诗歌(邓中夏)20年代散文:“随感录”作家群(鲁迅等),“言志派”美文(周作人),还有以上四个文学社的散文20年代戏剧:五四新戏剧观,“爱美”剧(即业余戏剧,代表田汉)30年代:小说:左翼小说(以“左联”为核心,代表:张天翼,萧红,丁玲,矛盾),京派小说(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代表:废名,沈从文),海派小说(最接近读书市场,代表:张资平恋爱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此外,巴金,老舍,“大河小说”不属于上面任何派别诗歌:中国诗歌会:中共,无产阶级。主倡大众化和无产阶级意识;后期新月派诗歌,向自由诗发展散文:幽默的小品散文,“鲁迅风”杂文,京派散文此外,报告文学兴起,由左联倡导戏剧: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40年代:纪实小说、讽刺小说;“七月派”小说和东北作家群的回忆小说;张爱玲等通俗小说;赵树理和孙犁的“解放区小说”;诗歌:七月诗派(抗日),九叶诗派,歌谣体新诗散文:报告文学勃兴,杂文继承鲁迅戏剧:广场戏剧,国统区、沦陷区和上海孤岛“剧场戏剧”。50~70年代: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三次批判运动(强化阶级意识),毛泽东双百方针,主要是现实主义。“十七年”: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农村现实题材,诗歌:颂歌时代(郭沫若等),“干预生活”,高扬政治热情散文:意识形态化,双百中审美个性意识复苏戏剧:功利主义倾向,双百突破带有生活气息,阶级斗争戏繁荣。1978年以来:现实主义回归与深化: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商业化、边缘化;诗歌:归来诗人;朦胧诗;第三代诗歌运动,个人化写作小说:寻根小说(知情小说等); 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西方色彩); “新写实”热潮散文:悲悼散文、报告文学、散文热。由上综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1】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从晚清的启蒙思潮到五四启蒙思潮;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2】白话文学思潮: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特征:现代化、民族化【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题:人性、社会、革命; 理论有:以人为本、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 分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和中国传统现实主义;【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诗学体系:强调主观性的艺术本质观、独创性的艺术生成观、自律性的艺术功能观; 主题形态:人性复归、个性主题 传统渊源: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5】左翼文学思潮: 基于革命形势,是革命乌托邦的想象方式,理论贡献有:新写实主义、唯物主义文艺观及方法理论、典型理论的引进和阐释【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文学与新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田汉、闻一多) 早期象征诗,现代派诗歌,九叶诗派 【7】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人性阶级、民族生存【8】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五四的平民化倾向,左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倾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题目有哪些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主题怎么写

文学流派: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湖畔诗人、乡土派小说、浪漫派小说、现代评论派、语丝体、象征派、新月派、新感觉派、京派、论语派、现代诗派、七月派、战国策派、先锋派、九叶派诗歌、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台湾现代派和乡土派、白洋淀派、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知青小说、探索性戏剧、市井风俗派小说、社会剖析派、改革文学、新时期现代派、文化寻根派、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晚清“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裘廷梁的白话主张 王国维的文学与美学思想 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文艺大众化 左翼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京派作家的文艺思想 刘西渭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七年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 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两结合 现实主义冲击波 网络文学的兴起等等 由于提的问题范围太广大了,只能挑选比较典型的回答了。

“鸳鸯蝴蝶”派所谓“鸳鸯蝴蝶”小说的产生和广受欢迎,同当时上海女学生群体的形成壮大有着密切的联系。爱情的题材,总是更容易吸引女性读者。于是,言情小说在女学生成倍增长的上海应运而生。当时,许多专登言情小说的报刊杂志,在上海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啼笑姻缘》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压轴之作。1911年徐枕亚发表《玉梨魂》。 伤痕文学经历了十年浩劫,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备受创痛,《班主任》拉开了回顾历史伤痕的序幕,并使作家刘心武一举成名。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因为表现同一题材,长篇一般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也都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寻根小说流派“寻根小说”的实验,对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革新与推进,具有不寻常的实践意义。这一点,或早或迟都会得到印证。“寻根小说”的创作实验,并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位写过类似“寻根宣言”的作家一一譬如写过《文学的“根”》的韩少功,写过《文化制约人类》的阿城,写过《理一理我们的“根”》与《文化的尴尬》的李杭育,写过《我的根》的郑万隆等等。当然,这些作家在小说主张方面的鲜明态度,足以使他们成为“寻根小说”思潮的代表人物(或一家之言),但在与“寻根”、与文化意识相牵连的小说创作的现象方面,譬如说,一些并没有公开主张“寻根”的作家,如王蒙、陆文夫、林斤澜、冯骥才、张贤亮、高晓声等,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新作品显示了审美思索与社会文化意识及批判精神的联系。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高原的风》,陆文夫的《井》,林斤澜的《矮凳桥传奇》,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晓声的《觅》……这些作品都以新的角度与新的姿态同“寻根小说”的艺术主张产生着某种呼应的效果。不言而喻,那些“寻根”意识比较鲜明的作家,也在他们的具体主张提出之后或之前,创造了一批很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与他的小说集《诱惑》,阿城的《棋王》、《树王》,李杭育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郑万隆的《异乡异闻录》系列……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中青年作家也写出了一大批富有明显的“寻根”意识或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人的过程的作品,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红蝗》、《筑路》、《枯河》、《秋千架》,李锐的《厚土》、《吕梁山风情》,王安亿的《小鲍庄》,铁凝的《麦秸垛》,贾平凹的《浮躁》,张伟的《古船》,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艾克拜尔?米吉提的《瘸腿野马》,江浩的《盐柱》,等等。 先锋派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有潜力的新秀。 九叶派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七月”派“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 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白洋淀诗派“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朦胧诗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90年代的乡村小说流派在90年代“躲避崇高、消解神圣、拆解深度”的后现代景观中,乡村小说以其对世俗文化的疏离和80年代文学精神的高扬而独树一帜。从描写对象上来说,它们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以关注现实为主,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谭文峰的《走过乡村》,何申的《年前年后》,关仁山的《九月还乡》等一批被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家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能深入到农民生活的深处,真实而艺术地反映出变革时代,尤其9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发展走向,以及各式各样的农民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困惑、不适和痛苦的转变。另外,还有刘玉堂、赵德发、孙宇以及许多并不纯粹写乡土的作家,如阎连科、迟子建、李贯通、铁凝,他们也写90年代乡村的变化,但更多地是将目光投向许多仍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农村,它们一般地处偏远,现代文明之风还没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牢固地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另一类则以回顾和反思历史为主,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莫言的《丰乳肥臂》、余华的《活着》以及阎连科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大多是轰动一时的佳作。它们以中国乡村和农民的“过去”为描写对象,对我们民族,尤其农民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史、心灵史,进行了深入的描绘与反思。

当代旧体诗歌多以体论,能开创独特诗风人物:90年代聂绀弩【绀弩体】《聂绀弩诗全集》、熊鉴《熊鉴诗集》,他们开始以口语今词与文言结合,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具现代性。21世纪代网络诗:曾少立【李子体】《李子词》,现代文学语言与旧体诗词格律结合,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化风格;观云【围脖体】,当代首家诗词微专栏天涯《围脖风月》,其体比格律略宽,较打油更雅,用韵宽,吸收了“段子体”、“语录体”、“网络语言”等当代文风,尽量行文流畅,文字直白,幽默时尚,以更有效地吸引当今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群,具现当代性。参考:百度百科【聂绀弩】【熊鉴】【曾少立】【围脖体】【微博体】等。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靠自己找,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家,最好找那种作品少一点的,不然你全部看下来要看累死了,尽管你可以选择只写他的一部作品,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对照研究的,你就不得不去把他的东西都看完……累死……还是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吧,不过你最好有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好给你建议。郁达夫小说的欲望主题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征《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关《围城》的研究有关白先勇的研究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主题是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吸收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有著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近代中国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於这一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直接关系著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在发展初期,为打破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的思想统治,进行文学的彻底革新,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表现手法,作了全面介绍与广泛吸收,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学遗产进行重新评价。这对打碎封建旧思想、旧文学的枷锁,促进思想与艺术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起了重大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曾经指出,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一方面是由於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他自己开始进行创作时所仰仗的也“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但由於中国现代作家自身与中国人民生活,特别是与民族解放、人民革命运动的天然联系,对民族心理、习俗、语言的熟悉,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修养,外来文化必然经过有意识地借鉴、汲取、消化的过程,逐步实现民族化。中国现代文学各个领域的早期开拓者,无论是小说领域的鲁迅、郁达夫、叶圣陶,诗歌领域的郭沫若、闻一多,散文领域的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戏剧领域的田汉、洪深,他们的创作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兼而有之的特徵。与此同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也曾经出现过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都缺乏分析的形式主义偏向,一部分作家提出了在文化(包括文学)上“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一些创作存在著脱离群众、脱离民族传统的“欧化”倾向。

新时期十年小说思潮的发展历程是(从思潮角度分析,而非题材角度,否则分类方法就有区别):1“伤痕文学”(1977年——1979年),代表作《班主任》、《伤痕》2“反思文学”(1979年——80年代中后期),代表作《天云山传奇》、《剪辑错了的故事》3 进入80年初后,“改革文学”逐步兴起(其实“改革文学”从70年代末就有了,不过作品内涵还不够深刻),代表作《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4 从1983年后,“寻根文学”得到迅猛发展,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古船》5 80年代末,“现代主义、意识流”色彩的文学作品建立了在文坛的应有地位,代表作《蝴蝶》、《山上的小屋》

求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近年来成为学界热门话题。具体到日本而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引起了日本学界和广大读者的重视,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加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往往局限于古典文学,希望从中寻找归属感、凝聚力和精神营养;而对于同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则片面地认为那是向日本近代文学学习的产物,或者是借道日本向西方文学学习的产物。基于此,在我国现代文学诞生不久的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界只对鲁迅、郭沫若等个别作家作品刮目相看。  例如青木正儿在《以胡适为漩涡中心展开的文学革命》(1920年发表)一文中说:“在小说方面,鲁迅是一位有前途的作家,其《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幻想者的惊恐的幻觉,其水平已迈入中国小说家迄今未曾达到的境界。《新思潮》的同人在创作上也非常努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其水平大都只有我国初中生作文的程度。”可以看出,青木对鲁迅的评价是很有前瞻性的,但显然低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水平,不过这种看法在当时的日本相当普遍。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