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7-02 04:10:25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1976-1978年,河南省南阳县溧河公社插队知青1978-1982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1986年,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1986-1988年,经济日报社工交部副主任1988-1992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其间:挂任河北省保定地区涿州市副市长)1992-1993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代主任1993-1996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1996-1996年,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记者部主任1996-2005年06月,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5年06月-2011年07月,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2011年07月-2012年05月,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2012年05月-2015年07月,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07月-,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

陆正耀 汪 凯 韩海行 李 忠 邢继顺 李金洲 段永刚 陆建飞 李凤祥 顾建党

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当然是只有10个人获得,除了礼仪之邦董事长李金洲获得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以外,还有神州租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陆正耀;飞思卡尔半导体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汪凯;山东金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海行;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高级副总裁邢继顺;河南九洲天中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段永刚;中国远东投资集团安哥拉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飞;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祥;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河北省迁安 市委书记李忠。 礼仪之邦董事长李金洲荣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1月12日,由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社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承办的“2013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经济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先生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重庆市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洲先生荣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他们成为重庆骄傲!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尹援平,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林跃然,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专职监事、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党委书记李保民,国家发改委顾问办研究员周君,中国农学会原副会长孙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社长王亚东,国家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副总经理、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颜景海,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王建功,环球时报市场推广中心副主任底婕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夏迪主持颁奖盛典。 本次活动以“聚焦经济发展、评点新闻人物”为主题,评点我国经济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和先进人物。该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活动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10年来,像张瑞敏、梁稳根、李家祥、宗庆后、杨绵绵、张近东、韩三平、陈光标、王石、马云、柳传志、刘永好等著名企业家都曾在该活动获选“十大经济新闻人物”、“经济之星”等奖项,在历届活动中,组委会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站等合作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宣传面广、影响巨大、倍受瞩目。 在本次活动上,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徐文荣,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霸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卫,金运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洪子晴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 神州租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陆正耀、飞思卡尔半导体销售和市场副总裁汪凯、山东金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海行、河北省迁安市委书记李忠、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高级副总裁邢继顺、重庆市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洲、河南九洲天中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段永刚、中国远东投资集团安哥拉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飞、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祥、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被评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李金洲先生说,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必须要心系“国家”这个“大家”,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企业经营成为利于国家人民,能“成就他人,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作为从事礼品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李金洲先生有感于传统礼品行业存在的弊端和由此衍生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现象,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八条规定、六项禁令”的号召,成立的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了“收礼自选到满意”的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人们在礼尚往来中,特别是各类单位在感恩客户和关怀员工时造成的大量浪费。在传承礼仪文化,增进人们深情厚谊的同时,大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成为弘扬礼品行业正能量的一面旗帜!籍此,不仅礼仪之邦企业荣获了“中国互联网礼品行业龙头企业”、“2013中国改革十大自主创新单位”,李金洲先生本人也荣膺“2013中国十大改革杰出人物”称号!可以说,李金洲先生此次获评“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是实至名归!此外,李金洲先生还是重庆西部教育两江精英会执行会长,中国创富联盟执行会长。他也是世界华人第一对演讲组合“人脉大创富”创始人之一,在全国举行了一百多场的主题演讲帮助无数中小企业获得了蜕变和成长,成为深受广大创业者喜爱的创富导师。他所创办的重庆市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增进人们深情厚谊,兴盛祖国礼仪之邦!”的企业使命,以“做全球最大的礼品服务平台”为目标!以“成就他人、造福社会”为核心价值观!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以收礼自选到满意为经营核心”一百年不动摇!让所有志同道合者在礼仪之邦平台上一起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就他人、造福社会”的中国梦!仅仅两年时间,就在全国布满一百多个城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神话!

经济日报历任副总编辑名单

好像是每年都有评选的把,具体情况不是太清楚,这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高端人士才会评选上的。2013年评选上的人物有好几个,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先生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徐文荣,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霸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卫,金运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洪子晴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礼仪之邦董事长李金洲荣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1月12日,由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社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承办的“2013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经济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先生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重庆市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洲先生荣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他们成为重庆骄傲!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尹援平,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林跃然,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专职监事、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党委书记李保民,国家发改委顾问办研究员周君,中国农学会原副会长孙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社长王亚东,国家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副总经理、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颜景海,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王建功,环球时报市场推广中心副主任底婕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夏迪主持颁奖盛典。本次活动以“聚焦经济发展、评点新闻人物”为主题,评点我国经济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和先进人物。该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活动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10年来,像张瑞敏、梁稳根、李家祥、宗庆后、杨绵绵、张近东、韩三平、陈光标、王石、马云、柳传志、刘永好等著名企业家都曾在该活动获选“十大经济新闻人物”、“经济之星”等奖项,在历届活动中,组委会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站等合作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宣传面广、影响巨大、倍受瞩目。在本次活动上,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徐文荣,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霸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卫,金运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洪子晴获得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神州租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陆正耀、飞思卡尔半导体销售和市场副总裁汪凯、山东金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海行、河北省迁安市委书记李忠、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高级副总裁邢继顺、重庆市礼仪之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洲、河南九洲天中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段永刚、中国远东投资集团安哥拉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飞、千鹤湾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祥、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被评为“2013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1976-1978年,河南省南阳县溧河公社插队知青1978-1982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1986年,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1986-1988年,经济日报社工交部副主任1988-1992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其间:挂任河北省保定地区涿州市副市长)1992-1993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代主任1993-1996年,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1996-1996年,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记者部主任1996-2005年06月,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5年06月-2011年07月,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2011年07月-2012年05月,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2012年05月-2015年07月,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07月-,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

董少鹏,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副总编辑。曾任人民日报社所属国际金融报社常务副总编辑。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特聘专家。2001年前,他先后在上海证券报社、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任职。担任上海证券报北京记者站、深圳记者站负责人。1999年7月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持创办《新证券》周报。1984年15岁时,成为“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北京青年报社主管主办)首批100小记者之一,任总社副社长。经济日报是由国务院举办、中宣部领导和管理的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综合性中央级党报。证券日报由经济日报主管主办,是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

经济参考报副总编辑

是正厅局级。新华社是国务院正部级事业单位,社长和总编辑都是正部级。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直属的社办报刊,和半月谈、了望等地位一样,都属于正厅局级单位。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事件1、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做如下点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国务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就崩溃或者怎么样了?但是肯定地说,如果不调控,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钢铁产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发展过多,铁矿石就可能短缺。据我所知,我们的铁矿全国目前的存量资源90亿吨,其中辽宁地区就占50%。那么他钢厂怎么办呢?就要依靠进口,依靠进口运费是昂贵的,同时出口国要抬高价格,那么你炼出一吨钢需要多大成本,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你的钢铁价格是高的,会不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价格,物价上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数的企业、多数的地区感觉是比较好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就是说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总要在万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时候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讲常态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提出来,一直就要得很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的路走熟了,还要想办法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终不至于大起大落。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做如下点评: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新增加的可开采的储量也都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一出现煤炭供应的吃紧,就造成了煤炭生产比较被动,不太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让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产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但这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从煤炭方面说,它会提高煤价。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价值规律,这个价位应该反映这样一种变化,但是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承担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由政府来控制的。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政府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从局部的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层面说,这种煤电的矛盾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煤电的矛盾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是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现在正在探讨比较多的,或者说已经进入政策视野的煤电的价格连动提的比较多。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应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应。这是从长期来说,从根本上说的,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泼点水,降降温,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做如下点评:先说说年初的攀升,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里边,对钢铁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两个产业起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还有一个产业就是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因为我们国家过去一个建筑业,一个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的态势。这些年通过改革,特别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贷这样一些措施把住房产业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钢铁产业大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中间掉下来了,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大家要赚钱,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有人测算了一下,炼钢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亿吨。我们原来的能力是3.1亿吨,3.1亿吨加上1.5亿吨就是4.6亿吨,这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实际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种投资过热,如果都把它变成项目,都把它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许多投资项目并不是高科技的,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要求等等。这样的话,钢铁产业的量上去了水平就会下来,特别是还要占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在银行身上,所以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的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的生产形势同样让人感到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亿斤。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结束1998年以来出现的连续下滑的局面。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给他们的实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上涨势头,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做如下点评: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增产,一个是涨价,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粮食方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觉得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从粮价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就是粮价很高了,因为粮价增长了以后,影响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的生产者,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镇居民来说,粮价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个影响对他们的生存、生活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说粮价现在上涨的水平不是那么高呢?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前来看,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个价格。从大家最熟悉的标准粉来说,当时北京的价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大约是8倍,可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算起到2003年,大约是增长了19倍。那么相对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粮价也没有超过整个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水平。中央政策对农业扶持,这个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通过今年一年这么多政策下来以后,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毕竟空间是有限的,它不会无限制地靠政策扶持,仅仅靠政策扶持,我们的粮食增产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我先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中国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市场化。那么现代化呢,一般想起来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种子、化肥以及各个方面的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除了现代化这一个因素之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黑龙江有一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合作,发展的很快,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5、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纷纷发问: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做如下点评: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个判断上来讲,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上涨的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的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说我在家里种地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城市里面今年的物价涨幅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这样民工在城里的成本也会高一点。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差距。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民工的这种不断城市化,或者从农民变成工人的这样一个进程,应该说还是很长的一个进程,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规模、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虽然我们说这件事情的影响本身现在还不能说是一个全局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非常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就是比较便宜。而且我们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比较优势对国家的对外出口,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个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给了一个问号,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呢?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事情。因为从信号的角度来讲,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我们将来可能不能永远地靠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我们除了这个优势以外,看来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提醒。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它一定是整体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简单的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很及时,或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6、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做如下点评: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来,国际油价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个高峰期就是以今年为一个高峰点,但它是从1999年开始缓慢地攀升上来。今年比较突出的反映是连续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关,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关。在一年之内连续如此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其他的几个因素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个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个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再具体分析一下,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个基本面的问题,中东局势的不稳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石油炒家的运作,我们认为是一个非理性因素,这个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法国的高级分析师们预测,石油价格将突破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话音刚落,油价应声而涨,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关,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这件事情给我们当时关注整个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一个信号。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对国际油价有发言权的只有美国。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个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中,石油化工行业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8000块钱。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直接反映到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个到0.8个百分点。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关于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做如下点评:从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宏观调控,这一轮紧缩调控当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利率当然是考虑之一。到底是不是该使用这样一个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么。大家进行了大量的评判,实际上也在帮助市场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讨才行。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府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政府就不会太在乎。为什么?你不过就是资金成本多了一两个点而已,你说你加多少管用?你加两个点、三个点对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为它还会去追求政绩。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一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个点,还是三个点、五个点?这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加一两个点的话,作用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因此在这两点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作用不会太大。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了,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其实在这个公告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没有说进一步的紧缩。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一看长期贷款增加得多,涨得多,短期贷款涨得少,长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少,实际上有一个结构调整问题。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储蓄分流,储蓄增长速度在下降,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在这一轮加息的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第二层就是,我们看到贷款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8、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4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5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做如下点评: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应该讲是高层对证券市场的最大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是要决定股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说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第三点,跟市场的扩容有关。这在根本上影响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行情的起伏。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经历前几年的下滑之后,最近两年是连续的、每季度都在增长,可股价确在下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个挤干的过程。另一方面,跟我们对中国市场股价的估值论这种观念也有关系,就是把内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对比,会得出内地偏高的结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做类比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一个本土市场,香港市场基本是国际市场、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不一样,盲目地照搬照套就会发觉,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出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原因。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本质上的差异,不在于差距,说它早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晚发展了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是不一样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一个市场,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现在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这个市场一定要把投资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资者为本,如果这样来认识这个市场的话,圈钱这种恶习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唾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最近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实际上是从2001年之前过度投机,到2001年之后由于挤泡沫所形成的过度融资,处在这么一个变化中间。现在又是从过度融资向一个有序融资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中间,最终会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状态,就是从无效融资向有效融资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投资才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向有效投资转变,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回报。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实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比较乐观。9、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做如下点评: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说,宪法现在进一步对私人财产权的问题给予关注,中央对于推进这种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些年为大家普遍关注,而农民的土地问题恰好是这个财产权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民问题集于一身的问题。具体来讲,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是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应该说,如果限制土地的供应,肯定会对那些以土地为主要赢利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制约,这非常正常。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抑制这种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盲目的,以牺牲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经通过了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专

8月3日早上,《经济参考报》,发表 《网游对未成年人影响触目惊心 “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 ,矛头直指腾讯、网易等 游戏 巨头。

此文一出,股市应声而动,期间, 游戏 龙头腾讯、网易、中手游等跌幅一度超过10%,中手游跌幅最高超过20%。

然仅四个小时后,该文却悄然在官网和官方公众号被删除。

一时,媒体哗然。午后, 游戏 股也集体回升。

文章被“河蟹”后,网友们纷纷猜测与议论,这难道是“资本操控了舆论”?

该文作者,《经济参考报》副总编王恒涛,同样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新华社“雄文”炮轰王者荣耀,文章仅活了四个小时!》文章,并评论: 这速度!公关与反击神同步,新闻大戏如此令人沉迷。

然而,更让人咂舌的还在后头。

晚上6点40分左右, 该文《网络 游戏 长成数千亿产业》竟然又在《经济参考报》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恢复了。

其背后的博弈,真是发人深省!

随后,王恒涛激动在朋友圈发表评论:“感谢大家关心支持,万千心声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他还同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实实在在改进工作比公关和抹黑,更符合有 社会 担当的公司形象。网络水军把我们骂得好像南霸天,其实我只是以人民为中心,讲了点实话,不指向任何人。”

然而,《经济参考报》发表的具有“时代呐喊”性质的深度好文《网游对未成年人影响触目惊心 “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在一天内,是如何被“公关”下来,发了又删?后续又如何在网络民意下,被迫又在官网和公众号“恢复”的?可能永远成谜了。

资本博弈,深受其害的却是民众,愿这一声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能给政府一些警醒,能给资本一些良知,能给民意一个出口,幸甚至哉。

作者 | 黄三刀(公众号同名) 8月3日早上,新华社旗下媒体《经济参考报》,发表《网游对未成年人影响触目惊心 “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雄文,矛头直指腾讯、网易等 游戏 巨头。 文章发出后,港股、A股市场 游戏 股集体暴跌。 游戏 龙头腾讯、网易、中手游等跌幅一度超过10%,中手游跌幅最高超过20%。 然而到了当天中午,也即仅仅四个小时之后,该篇文章悄然在官网和官方公众号被删除,午后 游戏 股也集体回升。 为什么拿下?需要给人们一个交待。是数据失实?还是情况失真?或者有其它外部因素?难不成是错误字过多超过国标?或者哪位临时工一时手抖误删所致?还是哪位领导发话? 从研究人类赌性的盲盒经济,到一玩就上瘾的王者荣耀,背后都是资本的力量。 一门生意,要想赚钱,总要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显然,资本已经不满足仅仅“满足需求”,而是已进阶到“制造需求”的层面了。 也许一开始,理性的声音和资本的追逐这双方的力量,就不对称。 面对数以千亿计的中国 游戏 市场,理性的声音往往微弱到连个屁都不是。 正所谓“信不信我的水军一人一口水就淹死你”。 文章被“河蟹”后,引发了坊间的种种猜测与议论,网友们愤然指出:国社发文我不惊讶,惊讶的是背后的公关力量之强,这难道不是“资本操控舆论”活生生的实锤? 所幸我们看到,到晚上6点40分左右,该文,改了名字的该文《网络 游戏 长成数千亿产业》在《经济参考报》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恢复了。 我们不得而知,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艰巨博弈和决战紫禁城。 雄文恢复后,《经济参考报》副总编辑、国社子报的副总、作者王恒涛激动地发表评论说:感谢大家关心支持,万千心声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随后,王恒涛又语重心长地告诫某公司说: “腾讯有动作了,实实在在改进工作比公关和抹黑,更符合有 社会 担当的公司形象。网络水军把我们骂得好像南霸天,其实我只是以人民为中心,讲了点实话,不指向任何人。” 联想到俞敏洪哭鼻子事件,我想我们确实还是心太硬了。 7月23日,一份文件打破了教培界的平静,这场震荡至今还在继续。 这份中央下发、名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释放了一些清晰的信号: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看到这个文件,最开心的恐怕是那些被课外培训压得喘不过气的学生。而最心痛的,恐怕就是这些培训机构了。 仅7月23日一天,中概股的教育阵营中,多只龙头盘前交易就跌超40%。连带着一众中概股真实感受了一回“跌妈不认”。 据说,作为头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已哭晕在厕所。 其实,新东方的前途我们并不担心,一个新东方倒下了,还有下一个“新南方”“新北方”跃跃欲试。 正所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可能正在崛起。所以,兜比脸还干净的广大吃瓜群众没什么好担心的。 尽管俞敏洪哭了,腾讯网易眉头皱了,广大家长们也笑不出来。 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场资本争夺的领域,到底是哪里。而自己又会如何被不知不觉地裹挟其中。 我们更操心的是,下一代的 健康 网络环境和公平竞争氛围。 虽说人生如戏又如棋,但没有人愿意成为那一枚被戏弄的棋子。

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副厅级干部。

报社里的总编室主任,级别是中层干部正职。具体是什么职级,要看报社的行政职级。在我国,报社的行政职级分为中央级、省级(含副省级城市)、地市级等等。中央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厅级;省级报社(含副省级城市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处级;地市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科级。报社总编室主任是重要业务岗位。其职责是在总编辑和副总编辑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报的编务工作,通常是报社编委会成员。报社的最高领导是社长(通常兼任党委书记),以下分别是总编辑、总经理、副总编辑、各部门主任、副主任、编辑记者、印务及后勤部门职工。

庹震

庹  读音: tuǒ

庹震,男,汉族,1959年9月生,河南方城人,1982年6月入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

1976年河南省南阳县溧河公社插队知青

1978年 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2年 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1986年 经济日报社工交部副主任

1988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其间:挂任河北省保定地区涿州市副市长)

1992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代主任

1993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

1996年 历任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记者部主任、副总编辑(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5年 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2011年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2012年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中宣部副部长

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

经济日报历任总编辑

是的。 1938年出生的艾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52岁才开始学习经济学。 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1961年到1978年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1978年到1995年在人民日报社历任编委、经济部主任。1996年到1999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从1999年到现在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艾丰曾经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经济日报》总编辑;离开新闻工作岗位后他开始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并成为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现在还是品牌研究专家。

安岗 1984—1989 原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高永毅 1989—1996 原经济日报社编委徐心华 1996—2001 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武春河 2001—2005 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郑光兴 2005—2008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孟宪江 — 经济日报直属单位管理部主任梅绍华 至今 经济日报高级编辑、经济学教授

经济学家并非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行业对有所贡献的人的认可.我个人认为,我们把专家和学家这个概念搞混了,不是经济学理论学的很好的人就可以称为家...经济学家至少应该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特别是专业知识上的贡献.如果按照我个人的这个愚见,恐怕大多数国内学者,都难称学家.可担学者之名的确有人在,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现实如此,不必太在意媒体宣传.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