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痛风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4:34:59

痛风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点击关注不迷路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痛风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研究数据显示成人患病率在 之间。痛风在男性中更普遍,亚洲研究显示男女比例约为8:1。然而,痛风的治疗却普遍不理想,很多患者反复发作,而且没有接受规范的降尿酸治疗。

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是痛风发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降低尿酸水平从而逆转高尿酸血症也是有效管理痛风的主要策略。痛风发作时如何处理,长期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又该如何预防?近期, 《柳叶刀》发表综述文章,全面总结了痛风临床特点、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进展有四个病理生理阶段:高尿酸血症的发展,尿酸盐晶体的沉积,由于沉积晶体的急性炎性反应而引起痛风发作,以及以痛风石为特点的疾病晚期。部分患者也可能没有经历过痛风发作,就已经发展为晚期。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展的“必经之路”。尿酸盐是嘌呤核苷酸降解的最终产物。引起嘌呤核苷酸降解的高嘌呤饮食或其他饮食因素(如酒精和果糖的摄入)会增加血清尿酸盐水平和痛风的风险。银屑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也会导致血清尿酸盐浓度增加。尿酸盐排泄受肾脏和肠道调节,尿酸盐排泄不足会增加血清尿酸盐浓度。循环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在体重指数偏高和代谢综合征的情况下)和利尿剂也会减少尿酸盐的肾脏排泄。

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是无症状的,且不会发展为痛风。即使在患有严重高尿酸血症( 600 µmol/L;约10 mg / dL)的人中,在15年里也只有不到一半人会患上痛风。

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被认为是痛风发生发展的重要节点。约2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尿酸盐晶体沉积,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认。

尿酸盐晶体对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NLRP3炎性体的激活与痛风发作尤其相关。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依赖于两个信号系统,尿酸盐晶体引起的炎症反应只是其中一步,这也是尿酸盐沉积初期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炎症的原因。

痛风石则是身体对尿酸盐晶体的慢性、异物肉芽肿性(foreign-body granulomatous)炎症反应。

痛风的典型首发症状就是痛风发作 ——严重疼痛的急性炎症性关节炎,主要影响下肢(脚、脚踝和膝盖)关节。肘部、腕部和手部关节也可能发生痛风发作,但上肢受累通常仅发生在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中。痛风发作通常为单关节发作;多关节发作通常发生在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烧,发冷甚至谵妄(delirium)。

痛风发作从发作到疼痛峰值的时间通常短于12小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这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难以行走。

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痛风发作通常会在7-14天内自行消退,在一段时间无痛期后,再次发作。痛风复发通常难以预测,但与高尿酸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痛风发作的诱因包括高嘌呤、酒精摄入,关节创伤和急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而且,随着持续暴露于更高水平的血清尿酸盐、尿酸盐负担不断增加,每次痛风发作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患有持续性高尿酸血症的人也会发展为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构性损伤。痛风石出现的典型位置包括关节、耳朵、滑囊、指尖、肌腱。痛风石的大小可能差异很大,痛风石通常较硬,但在降尿酸盐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软化。根据位置的不同,痛风石可能会限制关节的活动。

痛风还往往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疾病和肾结石等,这些合并疾病会让痛风的治疗更为复杂,并增加过早死亡风险。

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应考虑预防痛风,如饮食调整、减轻体重。 目前不建议通过降尿酸盐药物或抗炎药来预防痛风。

而一旦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建议尽早进行抗炎治疗。 治疗重点是控制疼痛和抑制关节炎症。一线疗法包括口服皮质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秋水仙碱。

具体药物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个人因素,包括合并疾病、伴随用药以及此前用药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

此外,临床试验表明:

对于痛风发作而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关节内、肌肉内或静脉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也是一种选择。IL-1抑制剂仅用于无法耐受或具有一线抗炎治疗禁忌症的患者。

非药物疗法(如冰敷)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支持疗法包括休息、行动辅助以及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与此同时,所有出现痛风发作的患者都需要了解长期有效的降尿酸盐疗法,以防止复发和关节损伤。

有效、长期痛风管理的主要策略是血清尿酸盐达标治疗,通过治疗持续降低尿酸盐,以实现尿酸盐晶体溶解。临床试验表明,从长远来看,这种治疗策略可以减少痛风发作、消退痛风石并预防关节损伤。

对于大多数痛风患者,血清尿酸盐目标水平应低于360 µmol/L。对于那些尿酸负荷较高的人群(例如已出现痛风石),血清尿酸目标水平应更严格, 300 µmol/L。

通常推荐以下患者开始降尿酸盐治疗:

降尿酸治疗可以在痛风发作期间启动,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在此期间,还可以使用低剂量抗炎药来预防痛风发作(如每天250 mg萘普生,或每天秋水仙碱,连续3-6个月)。

对于大多数痛风患者来说,别嘌醇是一线降尿酸疗法。大多数痛风患者可通过别嘌醇单药治疗实现血清尿酸盐水平达标。别嘌醇的耐受性一般良好,在1%-2%的患者中会出现皮疹并需要停止治疗。在 HLA-B*5801 基因携带者中(部分亚裔和非裔美国人)容易出现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可通过提前筛查基因避免。

非布司他被推荐作为二线降尿酸疗法。非布司他对于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在不同大型试验中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对别嘌醇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医生可推荐非布司他、并同时关注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此外,丙磺舒、苯溴马隆等泌尿外科药物可以促进尿酸盐排泄,也可作为单一疗法或与别嘌醇联用。但潜在副作用是有尿结石风险。培戈洛酶(pegloticase)可代谢尿酸盐,临床试验显示可改善痛风发作、痛风石等症状。

合并疾病管理

合并疾病管理也非常重要,比如关注体重指数、血压、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一些其他合并疾病的治疗药物,比如降压药氯沙坦、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降脂药非诺贝特也都具有一定的降低尿酸盐的特点。

饮食调整

通过得舒(DASH)饮食和减轻体重有助于实现血清尿酸水平的适度降低。

同时,应 避免含糖饮料和过量酒精 (尤其是富含嘌呤的啤酒)摄入。 红肉、海鲜 等富含嘌呤的食物也会增加血清尿酸盐的浓度和痛风的风险。

患者可以注意识别引发痛风发作的特定食物,避免这些饮食诱因可能会有所帮助。不过,大多数痛风患者仅靠饮食管理还不能实现血清尿酸达标。

痛风常见但可治疗,特别是通过别嘌醇等药物长期降低尿酸盐可预防痛风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降尿酸疗法的启动和持久性,高质量的痛风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 健康 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痛风药物研究新进展论文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朱丹溪上中 下通用 痛风方的研究进展 肖 战说, 罗成贵, 殷海波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病的名方,因其药味组成丰富, 涵盖病机全面, 因此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尚无关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系统性综述。 为使本方能更好地用之于临床, 本文将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 历史 沿革、组方分析、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及探讨, 综述其现代研究进展, 为本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文献参考。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概述 朱丹溪是在陶弘景首次提出“痛风” 一词后, 第一位对痛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医家,“痛风” 病以关节疼痛为主, 兼见麻木不遂、 肿胀等, 相当于是多种关节炎性疾病的统称[1-2] 。 朱丹溪的多部书中均提到了治疗痛风的主方,《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 由姜制南星、 泔浸苍术、 酒炒黄柏、 川芎、 白芷、 炒神曲、 桃仁、 酒拌威灵仙、 羌活、 防己、 桂枝、 酒洗红花、 龙胆草13味药组成。 后世医家对本方十分推崇, 至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称“此治痛风之套剂也。”并更名为“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率先运用了“通用”一词, 后至清代汪昂《汤头歌诀》沿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这一名称,该书大量刊行, 使这一方名广为流传。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朱丹溪治疗痛风的重要方剂,论述见于其多部著作,《丹溪心法》、《丹溪手镜》、《金匮钩玄》、《丹溪治法心要》 四部书对制方之理、 加减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丹溪认为痛风病因为风、 寒、 湿、热、 气、 痰、 瘀、 虚、 酒毒, 病机为风、 寒、 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 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 据此而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用白 芷、羌活、桂枝祛风散寒, 苍术、黄柏为二妙散, 伍用龙胆草、防己以清利湿热,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姜南星化痰, 川芎活血行气, 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之功。 2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临床研究 痛风 痛风是指人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 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的疾病。 在急性发作时以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为主, 在间歇及慢性期以控制血尿酸及预防急性发作为主[3] 。 顾玲丽等 [4] 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嘌呤醇, 治疗组仅用中药上中下通痛风方加减治疗,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55%, 且治疗组在血尿酸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沈萍等 [5] 将6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 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100mg/d, 治疗组予本方治疗, 试验后治疗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 止痛持续时间更长,两者相比差异明显。 罗正凯等 [6] 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分别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d, 治疗组加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及疼痛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的关节肿胀疼痛积分、病程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晓跃等 [7] 将63例行关节清扫术后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片50mg1次/d及依托考昔片120mg1次/d, 治疗组仅服本方加减治疗, 治疗后两组血沉、 血尿酸、 C 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痛风最新药物研究成果论文

人生100年时代,健康才是最大的资产。 但是超过40岁的话,就不能避免癌症、糖尿病、肾脏病等疾病。 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介绍,40~49岁的癌症患者人数是30~39岁的3倍以上( 2018年)。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50多岁、60多岁,癌症患者的数量会不断增加。 据说在日本,有1000万人以上患有尿酸值高的状态的“高尿酸血症”。 原来,“尿酸”是细胞中含有的嘌呤代谢产生的物质。 尿酸对全身产生不良影响的信号有两个。 第一个是“痛风”。 多余的尿酸在身体关节中凝固,结晶。 这被视为异物,会受到体内起“警察”作用的白血球的总攻击。 由于此时发生的炎症,脚的大拇指和膝盖等关节红肿,这就是“痛风发作”。 发作后有时会残留“痛风结节”这种驼峰样的东西,这是一种有可能破坏骨头的可怕疾病。 其次是“输尿管结石”。 尿酸值高的话,正如文字所示,尿会倾向酸性,尿酸难以溶解,从而发生尿酸结石。 这个结石一旦堵塞尿管,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高血压、糖尿病风险上升 而且,如果发生这种痛风和输尿管结石,尿酸可能已经对各种内脏器官产生了不良影响。 首先,作为前提,尿酸值高的话,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是因为粘在细胞上的尿酸会产生被称为“活性氧”的与动脉硬化相关的成分。 而且,由于结晶沉积在肾脏引起炎症的“痛风肾”,肾脏的功能也可能下降。 但最近也有“即使是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症状,也不一定要用药治疗”的说法(※1 ) 理由是“尿酸的结晶化是引起内脏器官的并发症,尿酸值高不是原因”。 尽管如此,尿酸值过高会增加痛风和输尿管结石的风险,因此生活习惯的对策是必须的。 发作风险因数值而异。 尿酸值为7的人5年间的痛风发病率为2%,但有研究结果表明9为20%,10以上为30 % (※2 ) 痛风和输尿管结石是“来自身体的最终警告”。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有导致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所以如果发作,请尽快采取对策。 国外的论文中也明确指出“每年发生2次以上的发作和输尿管结石,就应该进行内服治疗以降低尿酸值”(※3 ) 尿酸值这么高基本上不会发生好事。 虽然也被认为“尿酸值高的话肺癌的风险就会降低”(※4 ),但是其他坏处太大了,所以明显降低比较好。 尿酸值控制在7以下吧。 说起嘌呤类,“啤酒”很有名,但所有含有酒精的酒中都含有很多嘌呤类。 使用无酒精饮料的话可以去除嘌呤类,另外也有数据显示在酒精饮料中葡萄酒不会怎么提高尿酸值(※5 ) 就食材而言,肝泥鱼等中含有很多嘌呤类物质,嘌呤类物质的摄取量一天不要超过400 mg (※6 ) 减重也被认为是有效的。 另外有数据显示咖啡、乳制品、维生素c可以降低尿酸值,所以值得一试吧(※7、8、9 ) 人生100年时代,健康才是最大的资产。 不管有多少钱和时间,不健康就没有意义。 认真护理自己的身体吧。 (本稿是编辑摘录森勇磨着的《40岁开始的预防医学医生教授的“不会生病的知识和习惯74”)

浊的概念最早应该从《黄帝内经》见到,而且涉及的地方很多,通常浊和清同时出现,常被用来谈论天气、谷气、精微与糟粕、水液清浊、营卫的刚柔、色、血脉等。 清与浊,和阴与阳相同,而清浊之中还能再去分清浊。 中医浊气的概念最早也见于《黄帝内经》,常与清气相对,既用来指寒气,又能来指饮食之气(食气)。 浊气源于食物,通过胃的腐熟,小肠的化物,脾的运化而产生。正如《内经》中的记载:“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浊气出于胃”。 而浊气在现代医学中可以对应食物代谢产生的各类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等。 源于胃的浊气在脾脏的运化输布下,借助于经脉传输到身体各处。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理解,则是摄入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后,借助于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而输布到全身各处。 浊气在脾胃产生后,经过经脉传遍全身;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可化为血、津液、营卫宗气、各脏腑、官窍、经络之气以濡养全身,供人体生长发育使用。 浊气是湿气吗?浊气和湿气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你可以把湿气当作浊气的一种,但是浊气和湿气还有区别。 湿气,是“饮入于胃”后经过代谢产生,而浊气是“食入于胃”后经过代谢而产生,简单可以理解为湿气是水经过胃代谢后产生,浊气是食物经过胃后代谢产生。 湿气是水以自由扩散形式进行跨膜运动而分布于全身——湿气自由扩散的通道相当于三焦水道,浊气通过血液运输的通路相当于经脉。 不要一听说浊气,就和浊毒、浊邪联系在一起,浊气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正气,有着不可替代的生理作用。 浊气来源于水谷精微,本来是为脏腑、官窍、经络提供濡养的。 但是,如果因为平时饮食不节、过于偏爱辛辣肥甘厚味或身体禀赋原因,容易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浊气,亢而为害,这时多出的那部分或人体不能受理的浊气,就变生为害,成为浊邪。浊邪堆积在人体的脏腑、经络、官窍、形体之中,导致各种疾病。 上面说过浊邪来源于食物运化后形成的浊气,本是水谷精微,但因为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不畅等原因,慢慢地在体内堆积,这样看来,浊邪产生是一个缓慢蓄积的过程,不像外感六邪一样会受到侵袭突然发病。 浊邪还容易壅滞为痰,痰和浊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只是存在形式不同——血脉中,能够流动的为浊邪,如果浊气沉淀在血管内或停滞在血管里,则为痰。 浊邪性重浊粘滞秽浊,容易阻滞气机,影响血行。浊邪是水谷精微异常后产生的,相对于湿邪来说,更加浑厚稠浊,如果浊邪过多,则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停聚在脏腑经脉肢节间,这样就容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血不行,导致血瘀。 浊邪形成,不是一时一日之功,病势缠绵,通常还带着脏腑损伤,常与湿邪、痰邪、御邪相互交结互为因果,所以难于去除。 浊气产生后,随血脉行走于周身,久之则会对脏腑经脉缓缓慢慢带来伤害。 如果因为饮食不节,产生过多的浊气,除了部分供给人体使用外,多余的部分,则会堆积在血液经脉之中,所以痛风疾病的最初表现仅仅是血尿酸高,也没不适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部分患者还并发有血糖、血脂的异常,这也体现了浊邪致病隐匿的特点。 如果饮食不节,突然导致浊邪产生过多,而浊邪其性黏腻胶着,导致经脉不畅;或者因为外伤导致经脉受损,经气不利了或者突然急病而让血热受寒;或者因为情志不畅而气滞血瘀,都可以导致浊邪在经脉中运行受阻,从而痰瘀互结于经脉关节,引起污浊凝涩,所以作痛。 而足太阴经独受其浊,所以痛风多发生于两脚第一跖趾关节,这是因为足太阴脾经循行的位置,正是这些关节,浊邪聚而化火,所以病患关节红肿而热。 那么浊邪又是如何变成痛风石的呢?这就要说到人的四肢百骸都是因经脉“受气于阳明”,但脾运不健,或经脉受阻,浊邪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而化痰,痰邪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则形成血瘀,痰瘀相互交结良久就形成痛风石。 肾脏主闭藏,主五脏六腑之精气,浊邪仅仅是没有被利用的五脏六腑的浊气而已。这些浊气被肾脏受纳后,生成精气剩余的部分停留在肾,蓄久化热,阻滞气机影响肾气蒸化作用,所以长期的痛风者,容易出现肾的病变,出现腰痛、水肿、血淋和癃闭等。 中医针对浊邪致病的特点,通常采用分消泄浊的方法治疗,这是明天的内容,敬请期待。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1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胡笑赢硕士论文倪青等文章《 “分消泄浊”法在痛风治疗中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 》。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中国高尿酸血症人群已经达到2亿人,已成为“四高”。痛风患者超过千万。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靶器官损伤(心、脑、肾、关节、血管等)痛风组织学改变。高尿酸血症有以下危害:

痛风石,关节畸形,残疾

未经治疗的患者首发症状20年后约70%可出现痛风石,常出现在大脚趾,耳廓,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部分,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痛风石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甚至残疾。

痛风性肾病、尿毒症

血尿酸升高对于肾脏的影响:尿酸性肾结石:20% 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现急性肾功衰竭死亡,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治疗。

泌尿系结石(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

因为尿酸主要是通过肾脏来排泄的,而痛风患者已产生的尿酸结晶会沉积在肾及尿路,形成泥沙样、砂砾状或大的结石。当血尿酸盐浓度大于12mg/dl或尿酸排出量每天大于1100mg时,泌尿系结石就逐步形成了。其实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00倍,为35%~40%。肾结石可以引起肾绞痛,泌尿系梗阻导致肾积水,影响肾脏功能。所以在降尿酸同时需碱化尿液,预防结石的形成。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传统上,我们经常说“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目前认为高尿酸与“三高“也是亲兄弟,目前称为“四高”。尿酸水平越高,高血压风险越大,很多病友尿酸控制好了,血压也容易控制喽!

心血管、脑血管病变

目前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高尿酸可显著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这也是影响患者寿命的重要原因。在各大指南中,明确提出,对伴有心脑血管病的病人,血尿酸持续大于480μmol/L,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积极降尿酸治疗。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01年开设门诊。2007年组建病房,为深圳市建立最早的风湿病专科之一。学科队伍及医疗规模逐渐扩大,学科地位不断提高。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硕博占比75% 以上,均为国内知名院校正规风湿免疫专业毕业。目前本病区固定床位24张,借助于“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年收治病人达

1700余人次,年门诊量万余人次。近5年科室参与或承担国家级、省厅级及市级课题10

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科室目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深圳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国家级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2019年和2020年学科影响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

供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禤璇

her2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 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它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明异烟 肼 (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 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 INH 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 脲 (TB1),俗称“老三化”[3]。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 嗪 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5]。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 喹 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RFP的发现,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杀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对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低的(< μg/ml),而对RFP耐药菌株的MIC明显增高(~ μg/ml)。此结果显示RFP与RBU存在交叉耐药;这么宽的MIC范围,又提示RFP耐药菌株对RBU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比例高达31%。在MIC< μg/ml的结核分支杆菌株,或许可把RBU考虑为中度敏感[6]。RBU的亲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RFP,使之能够集中分布在巨噬细胞内而具有较强的活性。

RBU也有其不足之处。如RBU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RBU口服剂量300 mg 4 h后的峰值浓度仅为 μg/ml,比同剂量RFP的峰值约低10倍。究其原因,可能与RBU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均低有关,前者只有12%~20%,后者仅为RFP的25%。

临床上已将RBU试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人。香港胸腔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同时耐INH、SM和RFP的结核病患者中,RBU和RFP的效果几乎相等[8]。但已有研究表明,RBU对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有明显的作用。

2.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KRM-1648):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1648属于3-羟-5-4-烷基 哌 嗪 ,为苯并恶 嗪 利福霉素5种衍化物之一。本品比RFP的MIC强16~32倍。小鼠实验结核病治疗结果显示:单剂KRM-1648 3 mg/kg的疗效明显优于RFP 10 mg/kg,与HE联用亦比RFP HE疗效佳。KRM-1648和其它利福霉素类的交叉耐药也必然是一问题,但纲谷良一[9]认为:由于KRM-1648比RFP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即使结核分支杆菌对RFP具耐药性,本药也能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

最近芝加哥的一份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KRM-1648、RBU和RFP这三种相类似的药物均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无效[10]。

3. 利福喷丁(rifapentine, DL473, RPE, RPT):RPT又名环戊基 哌 嗪 利福霉素,于1976年由意大利Leptit公司首先报道,我国紧跟其后于1977年就已着手研制,并在1984年应用于临床。该药为RFP的环戊衍生物,据Arioli等[11]报告,其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RFP高2~10倍。本品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并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中,以肝脏为最高,其次为肾、脾、肺及心脏,在脑组织中也有分布。人口服后4 h即达血浓度高峰。RPT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因此组织停留时间长,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RFP延长4~5倍,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我国使用该药替代RFP对初、复治肺结核进行了对比研究,每周顿服或每周2次服用RPT 500~600 mg,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病变有效率和空洞关闭率与每日服用RFP组相比,疗效一致,未见有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本药不仅有满意的近期效果,而且有可靠的远期疗效[12]。由于RPT可以每周只给药1~2次,全疗程总药量减少,便于督导,也易为病家所接受。

二、氟 喹 诺酮类(FQ)

第三代氟 喹 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对非结核分支杆菌(鸟胞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亦有作用,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 喹 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氟 喹 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氟 喹 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1.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2 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 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OFL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ZA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OFL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 拮 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13]。

OFLX的临床应用已有若干报道,尽管人体耐受量仅有中等程度抗结核作用,但不论对鼠实验结核或人结核病治疗均有肯定疗效。现在香港将OFLX与其它可供使用的配伍药一起,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8]。

我院采用含有OFLX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获得了痰菌培养2个月阴转率50%、3个月62%以及6个月75%的可观效果。厂家推荐的用于治疗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有人对22例单用OFLX 300 mg/d或800 mg/d治疗,持续9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耐受良好,并显示较大的剂量效果较好[6]。多次用药后,血清或各种体液中无临床上明显的蓄积作用,有利于肺结核的长程治疗。人体对OFLX的最大耐受量为800 mg/d,我院选择的经验剂量为300 mg 2次/日。

2.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 CIP):CIP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和MBC与OFLX相似,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有人认为该药在试管内和RFP一起应用有 拮 抗作用,所以临床应用的报道也还不多。CIP因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OFLX。基于上述因素,OFLX被更多地用于耐药结核病。

3.左氟沙星(levofloxacin, DR-3355, S-OFLX, LVFX):1986年开发的LVFX为OFLX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抗菌活性要比D型异构体大8~128倍。在7H11培养基中,LV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MIC90均为 μg/ml。在7H12培养基中对敏感菌及耐药菌的MIC为~1 μg/ml(MBC1 μg/ml,),比OFLX强1倍。与OFLX一样,LVFX亦好聚集于巨噬细胞内,其MIC为 μg/ml(MBC是2 μg/ml),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也是OFLX的2倍。两者之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可能与它们抗DNA旋转酶的活性不同有关[14]。

LV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 h血药浓度达 μg/ml,达峰时间(±) h。服用LVFX 4 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 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 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LV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15],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X而成为MDR-TB的主要治疗药物。

4.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AT-4140, SPFX) 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LMLX):SPFX是现行氟 喹 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SPFX的MIC为 μg/ml,MBC μg/ml,较OFL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VFX。采用SPFX 50 mg/kg(仅相当于OFLX的1/6)就完全能够控制鼠结核病,临床上为达到最佳治疗结核的效果,宜采用400 mg/d。但SPFX对脑脊液的渗透有限,单次口服200 mg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低于或 mg/L。

LMLX对结核分支杆菌亦具有活性,但弱于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活性。用于抗结核的剂量为400 mg 2次/日,如治疗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可改为400 mg 1次/日。Primak等对43例初治肺结核用本药或RFP联用其它抗结核药进行疗效对比,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不逊于RFP组。

SPFX与LMLX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一样,因光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MXFX, Bay12-8039):MXFX因附加的甲基侧链可增加抗菌活性,属第三代 喹 诺酮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为 mg/L,虽体外活性大致与SPFX和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相当;体内如在鼠实验结核中,克林沙星无活性,而MXFX的杀菌力较SPFX更高[16]。MXFX对治疗结核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尽管上述氟 喹 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RFP相提并论[17]。由于氟 喹 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三、吡 嗪 酰胺

PZA是一种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后来对它的杀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Mitchison[18]的新推论,虽治疗开始时病灶内大多数细菌存在于细胞外,但当其中某些菌引起炎症反应使pH下降,部分细菌生长受抑制,此时PZA较INH更具杀菌作用。所以在短程化疗开始的2个月中加用PZA是必需的,可以达到很高、几乎无复发的治愈率。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 嗪 酸类衍化物[20]。

四、氨基糖苷类

1.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卡那霉素由于它的毒性不适合于长期抗结核治疗,已逐渐被AMK所替代。AMK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对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为4~8 μg/ml。肌注 mg/kg(相当于 g/50 kg),1 h后平均血的峰浓度(Cmax)为21 μg/ml。美国胸科学会(ATS)介绍的肌注和静脉滴注的剂量均为15 mg/kg[6] ,并将AMK列入治疗MDR-TB的主要药物中。

尽管AMK的耳毒性低于卡那霉素,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监测该药的血浓度以确保剂量足够但不过高。具体做法可考虑每月测定一次高峰血液药物浓度,推荐峰浓度(静脉注射30 min后,肌肉注射60 min后)为35~45 μg/ml,可据此进行剂量调节。如果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时,需慎用,因为AMK对年老患者的肾脏和第八对听神经的毒性较大。

2.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龙霉素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有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结核作用[19]。Bates[20]则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并用于MDR-TB。

五、多肽类,结核放线菌素-N(tuberactinomycin-N,TUM-N;enviomycin,EVM)

结核放线菌素-N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卡那霉素的1/2,它的优点是对肾脏和听力损害比紫霉素和卡那霉素低。鉴于此药对耐SM或KM菌株有效,可用于复治方案。常用剂量为1 g/d,肌肉注射,疗程不超过3个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密切观察下肌肉注射结核放线菌素-N 1 g/d 14个月,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副反应。

六、氨硫 脲 衍生物

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 喹 啉 N4吡咯烷氨硫 脲 ,MIC为 μg/ml,优于TB1。国内单菊生等报告的15种氨硫 脲 衍生物有4种具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MIC范围在~ μg/ml之间,其中以乙 烯 基甲基甲酮缩TB1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为著。

七、吩 嗪 类

这是一类用于麻风病的药物,近年来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其中对氯法齐明(氯苯吩 嗪 , clofazimine, CFM, B663)的研究最多[21]。CFM是一种吩 嗪 染料,通过与分支杆菌的DNA结合抑制转录而产生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效果,对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的MIC为~ μg/ml。一般起始剂量为200~300 mg/d,当组织饱和(皮肤染色)时减为100 mg/d。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与β干扰素合用,可以恢复由结核分支杆菌25片段引起的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成为吞噬细胞的激发剂,属于免疫治疗的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单纯化疗的范畴[22]。CFM可引起严重威胁生命的腹痛和器官损害,应予以高度重视[23]。

有人报道,在11个吩 嗪 类似物中有5个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等于或优于CFM(MIC90≤ μg/ml),其中以B4157最强(MIC90为 μg/ml),但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21]。

八、β内酰胺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结核分支杆菌也产生β内酰胺酶,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在单用时并不能抑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而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免遭破坏[24]。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联合使用时,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其中的最佳联用当数氨 苄 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等摩尔复合剂[25]。一项27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试管实验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单用时的MIC>32 mg/L,而与克拉维酸联用时MIC下降至4~11 mg/L,效果增加了2~7倍。这类代表性的复合剂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奥格孟汀,augmentin),氨 苄 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timentin)[26]。值得注意的是,氨 苄 西林加丙磺舒远远高于氨 苄 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时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90。如单用氨 苄 西林口服 g后的血清峰值为18~22 mg/L,加用1 g丙磺舒后可上升至25~35 mg/L。

由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很难穿透 哺 乳动物的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有可能限制这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的效果[27]。目前,这类药物的抗结核研究还限于实验阶段。

九、新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RXM, RU-28965),与INH或RFP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其它还有甲红霉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CAM, A-56268)和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AZM, CP-62933),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28]。

十、硝基咪 唑 类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5-硝基咪 唑 衍生物作为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此类药物中的CGI-17341最具代表性,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优于SM,可与INH和RFP相比拟,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菌株的MIC为~ μg/ml。实验动物中该药对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 mg/kg,而INH和RFP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和(~) mg/kg。其疗效与剂量显著相关,20、40、80 mg/kg的生存时间分别为(±) d、(±) d和(±) d。但是,5-硝基咪 唑 衍生物的抗结核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

十一、吩噻 嗪 类

吩噻 嗪 类中的氯丙 嗪 在早期的文献中报告能改善临床结核病,其浓度为~ μg/ml时能抑制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并增强SM、INH、PZA、RFP和RBU对抗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该类药物中的 哌 嗪 衍生物三氟拉 嗪 (triluoperazine),也有与之相类似的效果。

十二、复合制剂

抗结核药物复合制剂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增加药物的杀菌效果。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杀菌剂与增效剂等多种形式,一般是两药复合,也有三药复合的情况。部分复合制剂的药效仅仅是单药累加效应,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另一部分则不仅提高了依从性,也起到了增进药物疗效的作用。

在众多复合剂中,力排肺疾(Dipasic)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品种,它以特殊方法将INH与PAS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力排肺疾较同剂量INH的效果高5倍,亦明显高于以物理方式混合的INH加PAS,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近年来,国内已开始自行生产这类制剂,如结核清、百生 肼 、力康结核片和力克肺疾等。

力排肺疾的临床应用有两大趋势,一是用于耐药结核病,二是用于轻型儿童结核病。用于耐药结核病的理论依据是:自从短程化疗问世以来,临床上已很少使用PAS,可望结核分支杆菌对PAS有较好的敏感性;再就是二药分子化学结合而产生的增效结果。力排肺疾服用方便,毒副反应少,更适合于儿童结核病患者。

其它复合剂型还有卫肺特(Rifater,HRZ)和卫肺宁(Rifinah,HR),这些复合剂只是物理性混合药物,本质上和组合药型类似。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剂的头8周痰菌阴转率为87%,高于单剂联合的78%;副作用前者为,低于后者的,但也有副作用以前者为高的报道;使用上复合剂较单剂联合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可接受性[29]。

以上虽罗列了数大类药物在抗结核研究方面的进展,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因开发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财力和时间,还要评估其在试管和临床试用的效果,并非易事。从前一段时间看,由于发达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下降,而且认为已经有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而发展中国家无能力购置昂贵的药物,这些都是为什么尚无治疗结核病新药问世的一些理由。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出现,以及预料今后耐RFP菌株的发生率将会增高,所以导致急需迅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实验室,已经从过去10年基本静止状态发展到一个活力相当大的时期。虽然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了可能用于抗结核的近5 000种化合物,但还没有发现高质量的化合物,而且该项目的因素评估工作还需要数年之久。何况即使在实验室初步证实有效的药物,用于人体是否有效和足够安全,尚待揭示,可谓任重道远。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接开发新药外,还要认识到随着靶向释药系统的发展,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以改进疗效。文献早已报道了脂质体包埋的INH和RFP对鼠实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人以携有吞噬刺激素(tuftsin)的RFP脂质体治疗实验鼠结核病,每周2次,共2周,使小鼠肺脏活菌数下降的效果比游离RFP至少强2 000倍,其疗效非同一般。目前脂质体虽尚无制剂上市供临床应用,但为今后提高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降低副反应,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由此来看,未来结核病化疗的研究重点将仍在于寻找更为高效的杀菌剂或(和)灭菌剂,进而减少服药数量和服药次数、缩短化疗疗程、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通用名: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规格:440mg生产商:罗氏 赫赛汀已被用于临床试验,作为单药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这些患者曾接受过针对其转移灶1个或1个以上化疗方案化疗而失败。赫赛汀在临床试验中还与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合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既往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用蒽环类药物(阿霉素60mg/m2或表阿霉素75mg/m2)加环磷酰胺(600mg/m2)加(本品+AC)或不加(单AC)赫赛汀治疗。以前接受过蒽环类药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病人用紫杉醇(175mg/m2,3小时输入)加(本品+P)或不加(单P)赫赛汀治疗。病人可用赫赛汀治疗直到病情进展。 输液准备: 应采用正确的无菌操作。每瓶赫赛汀应由同时配送的20ml灭菌注射用水衡释,配好的溶液可多次使用,其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为21mg/ml,pH值约。 配制成的溶液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注射用水(非同时配送)也可以用于单剂量的输液准备。其它液体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根据曲妥珠单抗初次负荷量4mg/kg或维持量2mg/kg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所需的溶液的体积=体重(Kg)×剂量(4mg/kg负荷量或2mg/kg维持量)/21( mg/ml,配制好溶液的浓度) 所需的溶液量从小瓶中吸出后加入250ml NaCl输液袋中,5%的葡萄糖液不可使用。输液袋轻轻翻转混匀,防止气泡产生。所有肠外用药均应在使用前肉眼观察有无颗粒产生或变色。一旦输注液配好即应马上使用。如果在无菌条件下稀释的,可在2-8℃冰箱中保存24小时。配伍禁忌: 使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袋未观察到赫赛汀失败。 5%的葡萄糖溶液不能使用,因其可使蛋白凝固。 赫赛汀是一种针对乳腺癌HER2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早期和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均显示出疗效。研究显示,在HER2阳性乳腺癌妇女中,赫赛汀作为单药治疗、联用标准化疗或在标准化疗后使用,均可提高反应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保证生活质量。自1998年以来,赫赛汀已经在全世界用于治疗超过45万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第4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赫赛汀延长晚期(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妇女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对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 研究GBG-26的最后分析显示,在用赫赛汀治疗中出现疾病进展、而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妇女中,使用赫赛汀治疗仍然有效。

痛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小论文范文

一、什么是痛风?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常与肥胖、糖类脂类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症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二、痛风群体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多发人体各部位,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机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男性易患痛风: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痛风偏爱男性的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有医生统计,筵席不断者,发病者占 30%,常吃火锅者发病也多。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浇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 10倍,甚至数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病人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三、痛风的严重性:社会观点:说起痛风,马上联想到的便是无法忍受的疼痛、肿胀的关节、无休止的结石,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若发展到肾功能损害以至尿毒症便会危及生命。痛风是一种代谢障碍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原因与先天遗传有关,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般情况,痛风病都是从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高尿酸血症又是经过较长时期发展的结果,及早的干预对痛风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并存在现实的可能性。专家提醒:痛风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治本原则,万万不能求一时简便,以为这次疼痛缓过来,不疼了就松懈了治疗,痛风是全身脏器病变的罪魁祸首。四、如何减少痛风: 痛风患者应当少喝啤酒。因为痛风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有关,而啤酒中含大量嘌呤及核酸类物质,每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嘌呤代谢产物尿酸浓度增加2倍,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发生急性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有的痛风患者喝水少,这是一种有害的生活习惯,容易引发痛风发作和加重病情。这是因为,痛风主要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从而引发尿酸排泄不畅,积聚在关节部位,并给人带来痛苦。如果不喝水,尿液代谢少,就更不利于尿酸的排泄,不但会加剧痛风,而且过高的尿酸浓度还易导致尿路结石。五、肽对痛风的作用: 据悉,肽在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发起研究。肽有生物活性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两种,自1981年成立多肽(抗菌性活性肽、细胞因子小肽、免疫活性肽、神经活性肽、肽酶法多肽等)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病专项研究小组以来,针对这一研究前后历经30余年76位高校教授、研究学者,穿越无数个“屏障”,最终得到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高度肯定,命名--多肽消融技术。2013年7月,国卫计委慎重向世界宣告,多肽技术临床治疗痛风疗效卓越,为目前治疗痛风最佳方案。据统计2010-2013年全国正式临床推广以来,收治76552位患者,数据显示对于早中期痛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早期患者(发病3年内)能够达到的成功治愈,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中期患者也有 %的治愈率,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即使是晚期患者,多肽消融技术也能够很好的做到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行动、身体受限情况。这一科学技术,安全、高效、无不良反应,获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评价,并列入国际关节炎病临床诊疗康复标准大纲。活性多肽技术临床治疗痛风疗效卓越,为目前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案,而且安全,高效,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通过活性肽来消除机体的症状,对关节腔炎性沉积物质的高溶解性来祛炎消除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针对痛风石的调节,溶解痛风结晶石,干预失衡的免疫细胞 ,达到永久平衡酸碱的功效。​

早期发现痛风,应该怎么治疗?

早期发现痛风,应该怎么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避免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酒精、高果糖饮料、碳酸饮料等;再就是多吃蔬菜、樱桃、低脂或无脂牛奶;控制体重,多喝水,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其次,药物治疗,多选用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诺福丁、乐松、西乐葆等,若止痛效果不佳,可加用激素或秋水仙碱。提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风湿科就诊的。

一般来说,如果前期的话,关键是改进欠佳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搭配方法。要控制饮食搭配,尽可能吃少高嘌呤的食材,要严苛忌酒,也要戒烟戒酒,需要要多饮水,缓解休重,多吃水果蔬菜。

学会运用有效的降尿酸药物医治,例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药品,一起,需要协同运用偏碱药品,如碳酸氢钠片,也就是说小苏打片,推动血尿酸的代谢,而且要积极主动的防止病发症的,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血尿酸值:成人男性为149~416μmol/L ;女性为89~357μmol/L。痛风应早发现早治疗,因为痛风是不可逆的,严重痛风后将一发不可收拾。早期痛风如果不发作的话可以不用吃降酸药,可多喝苦苣淡竹茶来降尿酸即可,此方子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此为增减方,此茶通淋利尿,对痛风、高尿酸降尿酸效果不错的。

总结:早期发现痛风,应该怎么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避免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酒精、高果糖饮料、碳酸饮料等;再就是多吃蔬菜、樱桃、低脂或无脂牛奶;控制体重,多喝水,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其次,药物治疗,多选用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诺福丁、乐松、西乐葆等,若止痛效果不佳,可加用激素或秋水仙碱。提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风湿科就诊的,毕竟那更加专业。

如果痛风的病程比较长,比如三年、五年以上,或者是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已经出现了比较定型的痛风石,而且又经常的出现痛风症状!

我认为,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是需要打持久战的。选择治疗的方式有些不够现实,因为,不管中药或者西药,我们都不可能长久地服用!所以!我的建议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的饮食改善。

如果痛风期还比较短,也没有出现痛风石,那么,我们急性治疗可以选择药物。但是,根治的方法我还是推荐改善体质的食疗。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痛风的再次出现!形成时间不长的痛风石也会逐渐的消失。

目前,对于改善痛风!我主要推荐这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保证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工作能力都达到正常的水平,特别是肾脏!第二种方法是,保证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充足!适当的减少钠的摄入量!让体内的电解质能轻松地维持在弱碱性的环境下,特别是保证钙、镁、铁等矿物质的充足。

当然!都必须要建立在防止高嘌呤、过量蛋白质、过量脂肪的饮食的前提下!

对于已经出现顽固性痛风石者,最好是先让痛风发作周期逐渐延长,直到不再出现痛风!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痛风石还能逐渐变小,那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有一位健康养生专家说过,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污染,情绪不好,膳食不合理,运动不合理造成的,病有来的路,同时有回去的路,不知道病因,就是没有看到来的路,治不好,就是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有一个资料记载,在1948年的国民政府,统计全国共有两例痛风患者,当然肯定还有很多没统计上的,当时叫老年病,富贵病,甚至叫帝王病,现在是9千万,高尿酸血症1亿多,并且青少年很多。病人的迅速增多,说明几乎没有遗传的成分。

我们看看痛风患者发病之前都做了什么,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烟酒无度,甚至经常酗酒大醉,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有时还经常半夜吃夜宵,烧烤,任性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活动过少,吃完了油腻的就玩游戏。再加上现在的食物,农作物中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太少。

知道了发病原理,就可以做好预防,也可以调理,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适度运动,调节情绪保持平静,保肝护肝,多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在现实生活中,痛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那么,什么是痛风?事实上,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于大脚趾被火烧一样。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痛风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最后影响日常生活。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所以一旦关节出现强烈、突然的疼痛后,就要及时看医生,做好症状管理和预防。

那么,如果患上了痛风,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第一点,尽量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对于缓解痛风的症状是极为有利的。

第二点,痛风的治疗在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状,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关节痛处,一般30分钟可减轻疼痛。

第三点,晚上临睡前用可以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一般至少30分钟,不但对痛风的治疗有好处,还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

第四点,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吃蔬菜、水果、坚果等碱性食物。事实上,可以采用周期性植物性饮食,如黄瓜日、西瓜日、苹果日等。

那么,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平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点,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在平时饮食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盐摄入的量在2~5克以内,促使肾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钠盐以及尿酸沉淀的作用,适当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钠水潴留。

第二点,一定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事实上,痛风患者在食用时应做到禁食高嘌呤食物,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摄入的嘌呤应在150毫克日之内。虽然外源性嘌呤不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吃一顿富含嘌呤的饮食,类似于往血液中注射了一剂尿酸,使血尿酸浓度增高,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一定要少吃高嘌呤的食物。

第三点,一定要限制脂肪类的食物。事实上,痛风患者一定要减少脂肪的摄入,过多食用脂肪可减少尿酸的排出。

总而言之,痛风患者平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一定要牢记。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