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论文引言

发布时间:2024-07-01 14:58:02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论文引言

针对当今现状,学前教育领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1、多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以幼儿感兴趣和乐意接受的方式做呈现。还可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资源,让幼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2、多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外,也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剪纸、编织等艺术活动,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将自己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以双主体的角色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不能盲目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而是应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设计,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课题论文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范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 :幼儿 传统节日教育 ;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所以,我们抓住传统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些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幼儿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二、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例如:在节前,师幼一起布置活动室,班级中陈列、悬挂师幼一起收集制作的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在节庆、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一起协商布置主题游戏区,主题表演区,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交往合作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冬至”汤圆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冷开水和热水,让孩子们实验出用那种水做出的汤圆好看又好吃,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龙舟接力赛中,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试验出最科学、最省力、速度最快的合作划船方法,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活跃了思维,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区域活动“制作角”中为幼儿创造动手尝试的环境,随时按活动所需增添操作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让他们每一次都有新的操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新的发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园应秉持大教育的理念,以大课堂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并创新课程实践模式。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即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与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大课堂应依据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注重幼儿在认知、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既可以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此种大课堂,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专门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园本课程;

引言:

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对他们的教育离不开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一切关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容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一切可供自身探究和活动的场所都可成为学习的课堂。[1][2][3][4]幼儿园教育应该秉持大教育的理念,应该通过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活动来为幼儿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要将课堂从园舍之内扩展到幼儿园之外,以大课堂的形式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范畴和创新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

[5]幼儿学习的生活性和经验性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具有本土性,幼儿园教师应该将那些具有教育价值的地方资源开发成课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数量众多且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承载和传递了特定的文化内容,还反映了特定区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6][7][8]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课堂将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方式,有利于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和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包含幼儿园既有的班级教学和区域活动,但又超越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从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内容更丰富、空间更广阔、形式更多样、过程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试图通过民俗文化来发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思维和行为,让幼儿在民俗文化的浸润下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观念和本土文化情感的文化个体。在教育形式和教育空间上则打破了幼儿园既定教育组织形式的禁锢,将学习的场所拓展到一切民俗文化存在且幼儿可以参与的地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契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因其组织形式的变化而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真实性。因为民俗文化大课堂将教育活动放在了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场,幼儿看到的是真实的活动情景,感受的是真实的活动过程,这种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体验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实践性。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借助于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来开展,它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幼儿真实地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而不是将幼儿设定为旁观者或者欣赏者。

第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具有灵活性。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民俗文化的特征以及教育目标灵活地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而这种灵活性又表现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场所、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等诸多方面。

第四,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多目标性。民俗文化往往是一种综合的文化表现形态,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还在审美、情感等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趣味性。民俗文化发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它在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也具有相应的休闲和娱乐功能。[9]民俗文化的休闲与娱乐功能就让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妙趣横生。[10]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本课程组织形式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首先,它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11]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园本课程,但这种课程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内容范畴和实践场域,它将幼儿园课程延伸至幼儿园之外,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其次,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它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其开发成幼儿园课程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可以让幼儿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认同和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再次,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12]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让教师在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学能力。最后,可以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需要依托社区内组织的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或者民俗文化资源,当幼儿园将课堂搬到社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时,其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便变得更为频繁,这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以及目标的确立

区别于幼儿园的一般课程,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被动”的课程组织与实践方式,即它是先有民俗文化,后有基于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实践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幼儿是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它不是幼儿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园内专门构建的一门民俗文化课程,这也就决定了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选择在目标设定之前。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作用发生的过程一方面在于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它可以在幼儿园内生成新的活动,从而让幼儿的经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如何选择和确定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就十分重要。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想情感与信仰等而产生并通过长期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带有一定地域特点、民族特征和历史渊源的地方文化,[13]它是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及准则、地域风俗、民族情感、社会价值观念等密切融合的社会存在。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存在,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成分,当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时,就需要去粗取精,要通过充分的甄别来选择那些积极、健康和具有正向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民俗文化。[14]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态,涉及节庆祭祀、民间艺术、饮食穿戴等诸多领域,且民俗文化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依据地方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内容来源,并根据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规律来设置民俗文化大课堂并开展相应的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应该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的开展依托于外在的民俗文化资源,幼儿园对民俗文化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其目标的设置应该基于对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以及民俗文化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内在连接。[15]因为民俗文化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基于民俗文化的幼儿园大课堂的目标也是多重和多领域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不仅着眼于幼儿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还注重幼儿在身体、情绪、人格、社会性、文化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首先应该着眼于幼儿的文化启蒙,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要义与文化精神,要让幼儿通过体验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来发展良好的文化意识和个性人格,通过民俗文化活动来夯实幼儿的文化根基,从而帮助幼儿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文化认同感和厚重历史文化根基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着眼于幼儿在认知、身体、动作、情感、审美、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某一种民俗文化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活动时应该注重目标的多维性和联系性。

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区别于传统课程的典型特征,它在内容来源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将课堂从园所之内搬到了幼儿园之外,且它以园外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先导。这种扎根于社会的大课堂可以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体验与感知,让幼儿能够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去切身理解自身所生存的环境。由于幼儿园之外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以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时需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合理地选择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首先,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幼儿园可以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和各种自然发生和开展于民间的民俗文化活动视为一种大活动、大课堂,并在这种大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社会民俗文化活动是真实存在的,但不一定是真实的现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属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范畴。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当中,教师一是可以让幼儿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中的某一环节,如参与环境布置、参演节目、展示作品等;二是可以争取在民俗文化活动中为幼儿开设特别专场或者分场,让幼儿能够深度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三是可以将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延伸至幼儿园,在幼儿园内生成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主题,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民俗文化体验。基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尽可能地给予幼儿真实的文化体验,让幼儿在与民俗文化的切身互动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文化认知。与此同时,社会民俗文化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这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其次,开展常态化的幼儿园民俗文化活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文化样态,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活动平台。但社会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可以在社会化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常态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幼儿园在挖掘和整理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诸如组建幼儿民俗艺术团、开设民俗工艺创作坊、举办民俗文化陈列展和民俗文化艺术节、编辑印制民俗文化儿童读本和建立民俗文化社团等方面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让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

再次,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幼儿园可以将民俗文化大课堂融入社区活动,通过社区内的老人或者公益组织来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或者民俗文化节点,幼儿园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幼儿在一种充满亲情或者熟悉的氛围中深度参与各项民俗文化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在附带鲜明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规避集体教学中教师说教所产生的弊端,它能够以生活化、操作化的方式让幼儿去认识民俗文化的要义与内涵。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平台可以增强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来服务于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林虹.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93-96.

[2]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0-88.

[3]杨华俊.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93-96.

[4]刘芸.大自然:幼儿理想的学习场所[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8):48.

[5]黄静.幼儿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7(03):67-69.

[6]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54-77.

[7]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97-101.

[8]张斌.“江韵文化”童趣体验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9(07):93-96.

[9]刘婷.休闲民俗与文化传承:以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的艺术事象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5:53-60.

[10]聂婉婷,杨婧丹.试论民俗文化中的教育意蕴[J].西部学刊,2019(22):55-57.

[11]梁小丽,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4):82-84.

[12]王娟,徐琴.做有文化根基的教师[J].教育科学论坛,2016(23):10-13.

[13]潘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传承保护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01):35-37.

[14]王睿喆.少数民族表现民俗的当代价值及趋势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19(02):72-76.

[15]马春玉.与幼儿发展连接: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93-96.

幼儿园清明节前主题教育小论文

清明 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以下是我整理的 清明节 主题活动方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为根本,充分领会“四个全面”重要内涵,以清明节为契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突出立德树人,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 文化 内涵,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引导人们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 事迹 ,不断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为“构建全面战略支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精神保障。

二、活动时间

4月X日至4月X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低碳祭扫、平安清明”文明祭扫活动。

发放《“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扫 倡议书 》,号召摒弃传统的燃放鞭炮、焚烧冥币等祭扫方式,开展文明祭扫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行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现代绿色祭扫方式,使“低碳祭扫、平安清明”成为市民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

2、开展祭奠先贤先烈活动。

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为主题,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样原则,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瞻仰革命先烈、祭扫烈士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开展团队活动,通过为革命先烈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孝道文化,倡导孝老敬老,使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责任单位:县直机关工委、县教体局、县城建局、县文广局、各级文明单位、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

3、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充分利用中国文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搭建的“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组织网上祭奠英烈、网上献花等活动,寄语留言,表达心声,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营造弘扬先进传统文化、继承优秀革命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各级文明单位、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

4、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1)、在全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学习经典、诵读比赛、配乐朗诵、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诵读和感悟中接受中华经典的熏陶,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2)、各级文明单位,要结合实际,在清明节前后,广泛开展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道德讲堂等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在感悟经典、践行经典中感念先烈、先贤、先人,慎终追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责任单位:各级文明单位

四、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活动抓实抓好。

2、要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理念,引导群众开展鲜花祭扫、植树祭奠、网上祭奠、社区公祭等祭奠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

3、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特别是报纸、电视和微信、微博、手机报的作用,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家长学校等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形式、多 渠道 开展活动,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深入人心。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清明节期间在全社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大力倡导孝德,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护绿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社区提供精神保障。现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就20__年清明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组织广大志愿者为革命先烈扫墓,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倡导孝老敬老。

2、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

3、向居民发起移风易俗倡议。向辖区居民发起倡议,引导广大居民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通过鲜花、诗赋、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树立现代文明的祭扫观念,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正气。

4、深入开展“三线三边”集中整治。清明节期间,众多合肥在外人士将返乡探亲,寻根祭祖。各社居委要加大“三线三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以新蚌埠路至通站路、张郢路沿线等为重点,注意加强淮肥公祭堂消防环境安全,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文明、干净、有序的节日环境。

五、工作要求

1、各社居委要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开展,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

2、利用 标语 、宣传栏、倡议书等进行宣传,引导居民文明祭祀,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努力为人们文明祭扫提供必要条件。

3、各社居委对“我们的节日”活动信息及时报送,并将活动完整资料于4月10日前报到社区文明办。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3

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 故事 、写 文章 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四、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五、了解清明节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 春分 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4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少先队员们学习历史,传统文化,缅怀先辈、向往未来,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学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二、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至__日

四、活动内容

(一)文化探寻: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各班组织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体内容如下: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传说 、故事、习俗等。

(二)网上签名:积极参与,签名寄语

x月__日至x月__日要求学生登录等网站链接,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鲜花、抒写感言寄语。此次活动中国文明网将对网上寄语参与人数进行统计显示,每位未成年人要至少参加签名寄语一次,未成年人参与率要达到100%。班级可以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上信息课等形式,指导小学生及其家长积极参与签名寄语活动。(要求把学生寄语中选出精彩的语录5篇和活动图片,x月x日之前上交德育室)

(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清明文化

各班级根据以下主题,并结合本班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好清明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x月x日—x月__日)

一、二年级:诵读清明小诗和碰鸡蛋比赛

三、四年级:制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或剪纸

五、六年级:写一篇文章,缅先烈,话理想

五、各班活动要求

1、各班开展诵读清明小诗活动,要求人人会背一首。

2、碰鸡蛋活动:每班要有3—4张活动照片或文字资料。

3、制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或剪纸:要求各班组织学生,把自己心目中一位英雄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设计在一张16k纸上,或围绕着伟人形象制作剪纸作品。制作完成后在班内交流,选出4份(两份卡片、两份剪纸)上交德育室。

4、缅先烈,话理想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理想开始的。革命烈士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献身的。结合对少先队呼号的理解,写一篇缅怀先烈的文章, 说说 自己的理想,要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如何实现理想,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起来。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5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为了教育小学生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它们向先烈们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特组织清明扫墓活动。

一、活动目的

1、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学生情操;

3、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 社会实践 能力。

二、总指挥

__x

三、活动时间

x月x日

四、活动地点

__x烈士墓

五、活动要求

1、全体学生必须参加清明节扫墓活动;

2、上午9:00集合,整队步行前往__x烈士墓;

3、各班管带必须清点好各班人数,并强调活动纪律;

六、清明扫墓议程

1、整队集合,祭扫革命烈士活动现在开始

2、总指挥致词

先烈们的鲜血滋润了祖国的土地,你们谱写了生命的壮歌,书写了中华人民不屈的奋斗史。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宏伟业绩和英勇事迹吧

3、学生代表讲话

4、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实现你们的理想。

5、绕烈士陵墓一周,敬献小白花

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们相聚在革命烈士墓旁,先烈们,今天我们集合在这里,向您敬礼,向您歌唱。一朵鲜花,一个心愿,一朵鲜花,一声问安,让我们心怀最深沉的崇敬,向您走去,向您献上我们的花朵。

6、三四年级学生每人写出 心得体会 一篇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五篇相关文章:

★ 2022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 2022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

★ 2022最新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5篇

★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最新5篇

★ 2022年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

★ 关于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2020最新精选

★ 2020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书5篇精选

★ 关于清明节活动设计方案

★ 2020学校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 开展2020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5篇精选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4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篇二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篇三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篇四

教案目标: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2、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准备: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教案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节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会儿歌,能边念儿歌,边游戏。

2、知道清明节有做青团,吃青团的风俗。

3、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清明的做青团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出

师:小朋友们,清明节到了,谁知道清明节要吃什么?

二、学儿歌

1、教师示范儿歌。

做青团、做青团,好吃的青团哪里来,糯米、青汁揉出来,想吃青团做出来。

谁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儿学习儿歌(3-4遍)

三、游戏

幼儿边念儿歌,边手拉手走圆圈,等念完儿歌,听老师口令,老师说:两个人做青团,幼儿就两个人抱在一起,说三个人做青团,就三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组,就被老师“啊呜”一口吃掉。

四、结束

浅谈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园应秉持大教育的理念,以大课堂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并创新课程实践模式。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即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与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大课堂应依据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注重幼儿在认知、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既可以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此种大课堂,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专门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园本课程;

引言:

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对他们的教育离不开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一切关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容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一切可供自身探究和活动的场所都可成为学习的课堂。[1][2][3][4]幼儿园教育应该秉持大教育的理念,应该通过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活动来为幼儿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要将课堂从园舍之内扩展到幼儿园之外,以大课堂的形式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范畴和创新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

[5]幼儿学习的生活性和经验性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具有本土性,幼儿园教师应该将那些具有教育价值的地方资源开发成课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数量众多且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承载和传递了特定的文化内容,还反映了特定区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6][7][8]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课堂将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方式,有利于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和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包含幼儿园既有的班级教学和区域活动,但又超越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从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内容更丰富、空间更广阔、形式更多样、过程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试图通过民俗文化来发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思维和行为,让幼儿在民俗文化的浸润下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观念和本土文化情感的文化个体。在教育形式和教育空间上则打破了幼儿园既定教育组织形式的禁锢,将学习的场所拓展到一切民俗文化存在且幼儿可以参与的地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契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因其组织形式的变化而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真实性。因为民俗文化大课堂将教育活动放在了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场,幼儿看到的是真实的活动情景,感受的是真实的活动过程,这种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体验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实践性。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借助于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来开展,它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幼儿真实地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而不是将幼儿设定为旁观者或者欣赏者。

第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具有灵活性。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民俗文化的特征以及教育目标灵活地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而这种灵活性又表现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场所、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等诸多方面。

第四,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多目标性。民俗文化往往是一种综合的文化表现形态,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还在审美、情感等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趣味性。民俗文化发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它在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也具有相应的休闲和娱乐功能。[9]民俗文化的休闲与娱乐功能就让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妙趣横生。[10]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本课程组织形式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首先,它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11]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园本课程,但这种课程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内容范畴和实践场域,它将幼儿园课程延伸至幼儿园之外,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其次,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它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其开发成幼儿园课程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可以让幼儿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认同和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再次,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12]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让教师在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学能力。最后,可以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需要依托社区内组织的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或者民俗文化资源,当幼儿园将课堂搬到社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时,其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便变得更为频繁,这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以及目标的确立

区别于幼儿园的一般课程,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被动”的课程组织与实践方式,即它是先有民俗文化,后有基于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实践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幼儿是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它不是幼儿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园内专门构建的一门民俗文化课程,这也就决定了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选择在目标设定之前。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作用发生的过程一方面在于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它可以在幼儿园内生成新的活动,从而让幼儿的经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如何选择和确定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就十分重要。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想情感与信仰等而产生并通过长期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带有一定地域特点、民族特征和历史渊源的地方文化,[13]它是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及准则、地域风俗、民族情感、社会价值观念等密切融合的社会存在。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存在,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成分,当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时,就需要去粗取精,要通过充分的甄别来选择那些积极、健康和具有正向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民俗文化。[14]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态,涉及节庆祭祀、民间艺术、饮食穿戴等诸多领域,且民俗文化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依据地方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内容来源,并根据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规律来设置民俗文化大课堂并开展相应的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应该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的开展依托于外在的民俗文化资源,幼儿园对民俗文化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其目标的设置应该基于对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以及民俗文化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内在连接。[15]因为民俗文化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基于民俗文化的幼儿园大课堂的目标也是多重和多领域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不仅着眼于幼儿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还注重幼儿在身体、情绪、人格、社会性、文化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首先应该着眼于幼儿的文化启蒙,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要义与文化精神,要让幼儿通过体验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来发展良好的文化意识和个性人格,通过民俗文化活动来夯实幼儿的文化根基,从而帮助幼儿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文化认同感和厚重历史文化根基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着眼于幼儿在认知、身体、动作、情感、审美、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某一种民俗文化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活动时应该注重目标的多维性和联系性。

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区别于传统课程的典型特征,它在内容来源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将课堂从园所之内搬到了幼儿园之外,且它以园外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先导。这种扎根于社会的大课堂可以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体验与感知,让幼儿能够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去切身理解自身所生存的环境。由于幼儿园之外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以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时需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合理地选择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首先,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幼儿园可以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和各种自然发生和开展于民间的民俗文化活动视为一种大活动、大课堂,并在这种大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社会民俗文化活动是真实存在的,但不一定是真实的现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属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范畴。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当中,教师一是可以让幼儿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中的某一环节,如参与环境布置、参演节目、展示作品等;二是可以争取在民俗文化活动中为幼儿开设特别专场或者分场,让幼儿能够深度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三是可以将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延伸至幼儿园,在幼儿园内生成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主题,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民俗文化体验。基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尽可能地给予幼儿真实的文化体验,让幼儿在与民俗文化的切身互动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文化认知。与此同时,社会民俗文化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这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其次,开展常态化的幼儿园民俗文化活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文化样态,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活动平台。但社会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可以在社会化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常态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幼儿园在挖掘和整理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诸如组建幼儿民俗艺术团、开设民俗工艺创作坊、举办民俗文化陈列展和民俗文化艺术节、编辑印制民俗文化儿童读本和建立民俗文化社团等方面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让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

再次,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幼儿园可以将民俗文化大课堂融入社区活动,通过社区内的老人或者公益组织来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或者民俗文化节点,幼儿园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幼儿在一种充满亲情或者熟悉的氛围中深度参与各项民俗文化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在附带鲜明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规避集体教学中教师说教所产生的弊端,它能够以生活化、操作化的方式让幼儿去认识民俗文化的要义与内涵。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平台可以增强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来服务于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林虹.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93-96.

[2]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0-88.

[3]杨华俊.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93-96.

[4]刘芸.大自然:幼儿理想的学习场所[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8):48.

[5]黄静.幼儿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7(03):67-69.

[6]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54-77.

[7]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97-101.

[8]张斌.“江韵文化”童趣体验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9(07):93-96.

[9]刘婷.休闲民俗与文化传承:以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的艺术事象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5:53-60.

[10]聂婉婷,杨婧丹.试论民俗文化中的教育意蕴[J].西部学刊,2019(22):55-57.

[11]梁小丽,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4):82-84.

[12]王娟,徐琴.做有文化根基的教师[J].教育科学论坛,2016(23):10-13.

[13]潘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传承保护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01):35-37.

[14]王睿喆.少数民族表现民俗的当代价值及趋势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19(02):72-76.

[15]马春玉.与幼儿发展连接: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93-96.

小论文:如何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

摘 要: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中去。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一是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三是结合德育教育,通过全园、班级、小组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教育;幼儿教育一、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古代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等,这些故事成为历代幼儿教育的生动教材。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些小故事变化成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的卡通画,绘在校园文化墙上或张贴于橱窗甚至楼梯过道等地方,让幼儿不断通过这些非常直观的画面图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讲解,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慢慢理解其内容。

体会故事的内涵,明白要做一个好孩子的道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们不仅要培养幼儿诚实、礼让的美德,还要使他们懂得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勤动手动脑、富有同情心、学会与身边的小朋友友好相处等道理。

幼儿园充分利用主题节日的论文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然而,对幼儿来说,祖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他们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本学期我们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制订教育活动方案: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怀。我们主要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先是通过常规培养、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知道父母劳动对社会贡献,培养幼儿热爱老师、同伴及周围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关系。在这样熏陶下,幼儿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中班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易懂易做,它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然后,培养幼儿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家乡好,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二、寓爱祖国爱家乡于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孩子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去奉献的精神。元旦、中秋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认识国旗,教师首先让孩子懂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接着就从生动的故事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千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进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升旗,这样国旗、烈士、祖国在孩子的心中就联系在一起了。寓教于绘画活动中,当老师带孩子登上招宝山俯视家乡,往北是茫茫大海,海边排列的大吊车;朝南看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通向宁波的甬江穿梭着来往的船只,教师问孩子们:"镇海美不美?""美。""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也许是热爱家乡的情感已萌动的缘故吧!幼儿的绘画丰富多彩,有个孩子拿着画本自信地告诉老师他画的20层高楼现在镇海没有,等他长大了造一座象他画的那么高的高楼,在幼小的心里已播下了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四、寓教育于随机教育中秋游活动让幼儿游览家乡的黄浦江、世纪公园,使幼儿具体感知家乡美。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在秋游时拍的照片,这是在游轮上拍的,那是世界公园的菊花展……旅游照片展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和知识,也激发了孩子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爱国情怀。秋游回来,我们让孩子们把秋游的所见所闻画下来,高大的轮船,密集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色彩斑斓的菊花……都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家乡的发展,家乡的美景。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活动虽然才开展了一个学期,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一)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应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影响给人以感染力。每个幼儿都是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的。(二)教育活动要打破空洞说教,强化幼儿情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感教育才能诱发"爱"的情怀,萌发"爱"的观念。我们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无论是带动幼儿去秋游,还是让幼儿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都始终围绕"情"字,根据幼儿可塑性、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我觉得最能影响幼儿情感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情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因素会对幼儿情感起综合性的诱发作用,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三是活动,幼儿亲身的事件活动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活动过程的体验是情感变化的条件和依据。(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灵魂的人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道德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所以我们一直把爱祖国爱家乡作为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1、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金卫人看金卫的活动,把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并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更让我们深知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了爱国情怀。2、重视创设爱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生活在一个优美舒畅的物质环境和充满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置身于一个洋溢着温馨、幽雅的园文化之中,才会萌发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爱这个集体。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业绩。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萌发爱祖国的情意。"美不美,故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建设故乡。祖国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只要是中华儿女,只要是炎黄子孙,就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在幼儿教学中主题活动相对于传统的分课教学的好处1、主题活动贴近日常生活,幼儿兴趣高。幼儿园的主题一般选择季节性、节日性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为话题,这样的话题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也会比较感兴趣,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当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学习的兴趣会更浓。2、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来说,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因为,主题活动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的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围绕这个话题而进行,这个话题始终贯穿与主题活动的始终,小的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几个小主题就构成最后的大主题。3、主题活动更具灵活性。相对与传统的分科来说,主题活动更灵活,它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孩子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可以定一个大主题,几个月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一个月或半个月完成,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分科教学所不具备的。另外,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就是一大特色,每次主题活动时,都会相应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主题教学的一部分,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因此,有可能父母在某段时间会感到孩子不像分科教学那样学到很多知识,但是长久的您就会发现,孩子的能力再逐渐提高,而且知识面会很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