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2024-06-29 01:44:28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不是? 找到拟投期刊的投稿邮箱或是在线投稿系统,就可以进行投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投稿须知:1.来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证科学,数据可靠,文字精练。2.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3~5个),其中中文摘要250~300个字,内容包括目的、方法和结论,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信息对等。用第3人称进行描述,不介绍背景知识,对研究结果不要自我评价。英文摘要用被动语态,介绍作者的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一般现在时。英文关键词用名词。3.稿件必须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量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标。如:变量符号中,矩阵、向量、矢量、张量应为黑斜体(或在文中标明),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像、取代基位置的符号均应为斜体;数学公式不必每式都编序号另行排,只有在文中叙述时用到的公式才编序号另行排。4.文中只附必要的图表,插图必须清晰、线条均匀,图中字符容易辨认;照片必须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插图紧随文章内容之后放在适当位置,同时标出图序和图题;表格必须精选,采用三线表形式且必须有表序和表题。5.参考文献建议列至少10篇以上重要的出版物,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序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置于方括号中。著作按以下要求书写:“作者(最多列 3位,超过 3位只列 3位后加“,等”).书名[M].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期刊则按以下要求:“作者(如是外文, 姓全部采用大写字母, 名缩写, 省略缩写点“.”,3位以上只列 3位,后加“,等”或“,et al.” ). 题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次): 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的论文按下列要求:“析出论文作者.析出论文题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6.请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编号,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E-mail等信息。7.欢迎校外作者投稿,对拟刊用的校外稿件按标准收取一定版面费。8.作者来稿发表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其编辑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他与本刊合作的数据库收录,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收录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9.编辑部对拟刊发的稿件有权作必要的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自收到文稿起3个月如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恕不退稿,对于发表论文的作者赠送样刊两本。10.投稿时须随稿寄来保密审查单,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单位的技术机密、所有作者的署名顺序无异议。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邮编: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投稿

正常读研没有这个要求,只是看未来要去干什么,可能会要求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比如说出国留学之类的。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需要的。发表论文程序:投稿---初审---外审---主编审---录用---编辑加工(交版面费)---发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时至22时。考生可在9月24日至9月27日进行网上预报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定于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于12月28日进行。

接到投稿后将以e-mail方式通知作者,稿件依领域分类、编号、建档。本刊将在收稿后尽速回复审查结果。 来稿若经采用,本学报因编辑需求,保有文字删修权。 作者应负论文排版完成后的校对之责,编审委员会仅负责格式上之校对。 该刊采三审制度,先由编辑审稿,再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匿名审稿,最后由主编终审。 论文一稿多投、已接受刊登或修正后刊登却撤回稿件者,学报一年内将不接受该篇文章所有作者之稿件。经学报录用之论文,请授权本校以纸本、光盘片及网络出版方式发行。大标题不得多于20个字,标题下写作者姓名。写摘要,200字以内,浓缩全文精华。不得出现“本文”等介绍性词句。写关键字3-8个。将以上内容全部用英语写出,置于全文末。文中图表必须有序号和图题或表题。如:表1 1996年出生人数统计表。尽量使用三线表。在首页地脚列出作者简介。规范如:作者简介:刘小里(1957-),女,湖南邵阳县人,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中引文出处应标明序号,出自著作的应标明页码。出自同一本书的引文用同一序号。如:“……占绝大多数”[1](p115)。如属课题论文,请在首页地脚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地域科学发展研究”(96BJL001).

众所周知,CSSCI 期刊是国内很权威的社科期刊。

所以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好的刊物,是不是投稿的作者会特别多呢?可以说答案不说自明。但是编辑部的人力资源等十分有限啊。

编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海量的稿件里选择最优秀的文章呢?实际操作中就不可能是编辑一篇一篇的阅读。那样的工作量就是有三头六臂加上一天 24 小时不休也无法完成。

在编辑部人力资源没有扩充的条件下,编辑在筛选文章的时候自然要采取一定的技巧。

肯定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问题一: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杂志 大多数高校在学报要省级刊物。但著名高校在学报有的是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国家级级别都高。具体看要哪个地方办在。 户国期刊网可以查到的。 问题二:学报是什么级别 你指的是伐术期刊方面的学报吗? 如果是的话,那也要看具体的期刊,同样是学报,级别相差很大哦~ 问题三:大学学报都是什么级别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问题四:学报上发表论文算是什么级别的? 要看你发表的学报的级别,可以对照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查询你所发学报是否在核心期刊上,一般我们评职称所说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是指它。绩在核心期刊目录,就只能算公开发行出版了,一般评职称只能算最低档,不过也有特例,有些大学为支持自己大学的学报,也是为了鼓励教师给自己学报投稿,往往对自己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与特殊照顾,再评职称打分时按照核心期刊对待! 问题五: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六:浙江大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可能没有发全,你可以到 图像水印检测 或者告诉我你的邮箱!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1798种)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 问题七:《计算机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08年还是核心期刊,现在是不是不确定,百科也没有更新,如果你需要核心的话,可以看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oa核心 问题八: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这个期刊是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核心期刊!! 级别上看,应该算是 普通国家级吧。 问题九: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属于什么等级的期刊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问题十:本科学院学报是什么意思啊,发表以后算是什么级别的呢 一般来说,本科学院的学报是达到省级标准的 具体是什么级别得看学院的实力 比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科部分就是核心期刊 而理工部分就是普通期刊 也就是国家级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则是核心期刊 一般而言 现在国内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区别不是很明显 学校和单位是否承认你的文章 得去学校研究生学位办去咨询 一般都会有 本学校承认的期刊清单的,所以这点你不必担心。至于工作单位,除非是搞学术的,其他一般都不管 只要你是正规期刊上的文章就承认。

如下:

《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新余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注意

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

例如武汉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文科部分是核心期刊,理工部分是普通期刊,即国家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出刊周期:季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言种类:中文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16X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49/R现用刊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曾用刊名: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时间:2004

不是? 找到拟投期刊的投稿邮箱或是在线投稿系统,就可以进行投稿。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投稿

广西南宁师范学院美术学大四上学期实习完,需要上课。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大,NanningNormalUniversity)于1953年始建,坐落于广西省南宁市,前身是广西中等学校进修学院,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高校。该校曾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获广西高校文科学报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是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1953年10月建立,前身为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校址在桂林市将军桥。1953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

1954年8月,随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迁入桂林王城。

1955年3月,从桂林市迁至南宁市桃源路小麻村附近(现广西艺术学院院内)单独建校。

1960年,并入广西民族学院,原校址交给广西艺术学院。

1961年,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

1963年9月,广西教师进修学院从广西民族学院分离,并接收停办的广西师范专科学校的人员、财产,在该校原址(现明秀路校址)复建。

1967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

1978年12月28日,在广西教育学院师训部的基础上成立广西师范学院。

1979年2月1日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

1985年5月22日,南宁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学院。

2002年12月30日,经广西自治区人民 *** 批准,创办于1905年的前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师范学院。

2010年,学校在南宁市仙葫开发区五合大道建设新校区。

2011年,学校新增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软体工程共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2014年,学校被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5年1月,学校五合校区正式启用。12月,学校获准进驻南宁教育园区。

2016年,学校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6个。

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历史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英语、英语(翻译方向)、日语、商务英语

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统计学

物理学、套用电子技术教育、自动化、通信工程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泰语、汉语国际教育、越南语

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测绘工程

音乐学、舞蹈学

美术学、美术学(书法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动画

院系专业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18年6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拥有套用数学、测绘地理等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还有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1个。

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

经济学

套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法学

社会学

民俗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套用数学

理学

化学

有机化学

理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理学

科学技术史

教育技术学

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套用化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截至2018年6月,现有专任教师954人,生师比为: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73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65人;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94人。2017年9月,广西人民 *** 聘任中科院吴培亨院士担任我校名誉校长。在职教师中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6人。其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画”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等6人。还有一批广西“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广西特聘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画”人选、八桂名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卓越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

截至2013年,学院有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

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90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97项。在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先后成功实施了“2+2”、“ ”、“3+2”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材资源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编写出版了数十种地方特色鲜明的教材,15部教材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8部教材获得广西高等学校重点(优秀)教材立项建设,编写了19种国小教育专业教材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等系列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学校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基地”和“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基地”等,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分别为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优秀作品1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二等奖1项,还有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我校教师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期刊发表封面论文,被OFweek雷射网评为2016年度十大雷射技术进展之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高校文科学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 2016年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居全国高校学报第88位,是当年广西唯一一家进入百强的高校学报。

截至2013年,学院有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

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基地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学科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套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实验室

科学计算与智慧型信息处理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馆藏资源

图书馆由明秀校区图书馆、长岗校区图书馆和五合校区临时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万平方米。截止至2015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近168万册,电子图书万册,光碟资料万多盘,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中外文资料库19个。形成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文献资源与学科发展相一致、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馆藏体系。

学校学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前身为《南宁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西师范学院主办,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期刊,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介的6170种学术期刊中的I324种核心区(RCCSE核心期刊),并获广西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特色栏目。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桂台幼教发展中心、桂台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中心、桂台社会工作实践交流中心等,与寮国占巴色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达成共识并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与香港高校合作举办“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画”。依托“中国 *** 奖学金”、“广西 *** 东协国家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等举办来华留学生教育,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承办了2016中国-东协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国际人脑发育暨2017脑科学高峰论坛、全球教育联盟GEC2014高峰会议、2016南宁·东南亚华人华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桂台教师发展高峰论坛、桂台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

学校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合作开设“1+2”本科项目,与越南太原师范大学开设“2+2”本科项目,与越南顺化外语大学开设“3+1”,与谅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2+1”、“3+2”等项目。

1.圆形校徽寓意和谐。大小圆之间,是手书繁体“广西师范学院”及英文校名“GUANGXITEACHERSEDUCATIONUNIVERSITY”。

2.中间外圆内方图形是中国传统图形,表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寓意严谨、求实的学风;正方形右边开口,寓意开放、创新的精神。“1953”表示学院创办时间。

3、方形之中,“SH”是“师”字的汉语拼音声母,两个字母组成一个象征太阳的小圆形;“太阳”下面,是“院”的汉语拼音首个字母“Y”,形状像展翅飞翔的鸿雁。寓意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象征学院盼望学子们早日成才、展翅高飞。

德才并育,知行合一

释义:

德才并育:就是要培育人的美德、培育人的才能,美德和才能要辩证统一;要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尚、美好、和谐的人格。

知行合一:就是要注重知识、注重实践,知识和实践要合而为一;要保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广西师范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2006年度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爱心大学”等荣誉称号。

截至2009年,学校有明秀、长岗、明阳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平方米,建有文科综合楼、理工综合楼、体育综合楼、艺术教学楼、新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等教学设施。图书总量(含电子图书)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建有多功能体育馆、体操房、游泳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宽频校园网路连通所有楼宇,建成高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网路工作平台。

校区

地址

邮编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当然是稀罕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