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三叶草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3:45:13

三叶草研究现状论文

分两种颜色的,白色和红色的!

这种为白色三叶草,适应力比红色强很多!

你是否在职场中感到厌倦、焦虑和失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可能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接下来介绍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就是帮助梳理倦怠原因,从何找到有效解解决办法的有效工具。顶尖战略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奉行这样一个原则,把客户遇到的问题拆解清楚了,解决方案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对个人职业生涯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 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是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老师在2011年提出的理论,由价值、能力、兴趣三部分组成,处于良好的职业生涯状态的人的三叶草是️转动的,因为工作有价值,所以兴趣高肯钻研,正因为肯钻研有积累所以能力提升,正因为能力越来越高,价值感也在提升,循环促进,良性循环。 如果对工作本身不喜欢,上班如上坟,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三叶草就如同生锈一般,停止了转动,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能力的缺失会引起焦虑感,兴趣缺失会引起厌倦感,价值缺失会引起缺失感。 比如一直做琐碎的行政类工作很难让人产生价值感,更谈不上兴趣,对个人长远发展不利,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思考如何破局,寻找更适合的工作。 职业转型是要有阵痛过程的,找到坚定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积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机会出现并抓住,实现转型,从长远来看利好。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怕最终没有做出改变,但知道了工作不是全部,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己,发展副业,小步快跑,也能活出自己,活的精彩,《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希望所有处在职业倦怠期的朋友都能深入分析现状,找到解决方案,并最终走出倦怠,活的更有价值感。

三片叶子,是那种圆叶子,没有棱角

三叶草会夏眠,睡眠的不只是红三叶草的叶子,只要留心观察,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叶子的睡眠。夏天的傍晚,合欢树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的闭合,然后低下头来,含羞草的小叶闭合后也会低下头来,这些现象告诉人们,叶儿瞌睡,夜幕降临了。

关于对三叶草研究的论文题目

三叶草(英文名称:Shamrock):是多种拥有三出指状复叶的草本植物的通称,主要包括三类:豆科的车轴草属(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三叶草)和苜蓿属、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属中的某些种类。在西方很多国家(如英国、美国)三叶草代表着幸运,因为它被认为是只有在伊甸园中才有的植物。在有些国家里,扑克牌里面的梅花就是代表幸运的三叶草。三叶草的数目代表真爱、健康和名誉。三叶草是爱尔兰的国花。物种学史对于“真正”三叶草是那一种植物,精确植物种类定位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约翰·杰拉德(John Gerard)在1597年的草药中将三叶草定义为红车轴草或白花红车轴草。他用英文对植物进行描述为“三叶草”或“爱德华三叶草”Medow Trefoile”。爱尔兰植物学家凯勒·思雷尔克德在1726年写作的《爱尔兰本土植物》的论文“Synopsis Stirpium Hibernicarum”中,将红车轴草鉴定为三叶草,称之为白斑三叶草。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他1737年的作品《植物学》中,将红车轴草标识为三叶草,并以拉丁文字的形式提到它,写下一段颇为有趣的话:“这些开紫红花的小草,爱尔兰人称之为三叶草,他们认为吃了它的叶子可以获得敏捷、灵活的力量”。基于林奈描述的关于三叶草的资料和信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作家如埃德蒙·斯宾塞在他的著作 《爱尔兰现状观》中描述了他对战争破坏的芒斯特的观察,其中就有关于三叶草的评论,他说,三叶草是爱尔兰人的食物,特别是在困苦和饥饿的时候。在这里三叶草被描述为一种食物,因为在战后的饥荒中,饥饿的人食用这种植物来摄取营养,作为生存下去的最后的手段。关于三叶草的确切植物身份,由于伦敦植物学家詹姆斯·埃比尼泽·比切诺的研究探讨而陷入更多的困惑。他在1830年发表的论文中称:真正的三叶草是白花酢浆草或酢浆草。比切诺认为三叶草不是爱尔兰的本土植物,只在十七世纪中叶才传入爱尔兰的,他认同爱尔兰人食用三叶草的传统。比切诺认为,这符合酢浆草的植物性质,只有酢浆草才经常被作为一种绿色植物用于风味食品。比切诺的论点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然而,作为证据支持这是三叶草的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是由英国植物学家詹姆斯·布里顿和罗伯特·荷兰德,他们在1878出版的《英文植物名称词典》中引用,通过调查表明,三叶草就是在科文特花园最常见的钝叶车轴草,这就是在圣帕特里克节的三叶草,并在爱尔兰至少有13个城市认定该种植物为三叶草。

三叶草会夏眠,睡眠的不只是红三叶草的叶子,只要留心观察,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叶子的睡眠。夏天的傍晚,合欢树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的闭合,然后低下头来,含羞草的小叶闭合后也会低下头来,这些现象告诉人们,叶儿瞌睡,夜幕降临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美的花朵也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三叶草(Shamrock):是多种拥有三出指状复叶的草本植物的通称,主要包括三类:豆科的车轴草属(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三叶草)和苜蓿属、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属中的某些种类。

三叶草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生长周期一般为2-6年,在温暖条件下,常缩短为二年生或一年生。

三叶草多作为草坪种植于各公园,绿地。苗期生长缓慢,种子播入坪床后,每天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始终使坪床表面保持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可减少喷水次数,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约30-50天,期间除注意浇水使坪床保持湿润外,还要随时清除杂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杂草危害。

三叶草由于其侵占性强,不需要进行中耕除草,由于固氮根瘤菌能吸收空气中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因此,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在生长旺季和越冬时,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以保证旺盛生长和安全越冬。盛夏前可进行一次刈割,并浇足水,使植株保持绿色。越冬前再刈割一次,浇足冬水。这样,来年返青时,坪面上无枯黄的枝叶。

扩展资料

在西方很多国家(如英国、美国)三叶草代表着幸运,因为它被认为是只有在伊甸园中才有的植物。在有些国家里,扑克牌里面的梅花就是代表幸运的三叶草。三叶草的数目代表真爱、健康和名誉。

三对于“真正”三叶草是那一种植物,精确植物种类定位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约翰·杰拉德(John Gerard)在1597年的草药中将三叶草定义为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或白花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flore albo)。

他用英文对植物进行描述为“三叶草”或“爱德华三叶草”Medow Trefoile”。爱尔兰植物学家凯勒·思雷尔克德(Caleb Threlkeld)在1726年写作的《爱尔兰本土植物》的论文“Synopsis Stirpium Hibernicarum”中,将红车轴草鉴定为三叶草,称之为白斑三叶草。

关于三叶草的确切植物身份,由于伦敦植物学家詹姆斯·埃比尼泽·比切诺(James Ebenezer Bicheno)的研究探讨而陷入更多的困惑。他在1830年发表的论文中称:真正的三叶草是白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或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

比切诺认为三叶草不是爱尔兰的本土植物,只在十七世纪中叶才传入爱尔兰的,他认同爱尔兰人食用三叶草的传统。比切诺认为,这符合酢浆草的植物性质,只有酢浆草才经常被作为一种绿色植物用于风味食品。比切诺的论点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然而,作为证据支持这是三叶草的一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叶草 (植物代表的文化符号)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弊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澳洲引进的兔子。1500年以来,世界各国动植物的交流,有些已成为当地的有害动植物。至于转基因作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有可能引发:第一,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第二,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第三,转基因作物影响食物安全。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的可能性。 未来20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代理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关于对三叶草研究的论文摘要

检索特征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多数,无梗或有梗,密集成头状、 穗状或短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萼齿5,近于等长;花冠有红、紫、黄、白等色,花瓣的爪与雄蕊管 相连,干后不脱落,旗瓣和翼瓣狭窄,龙骨瓣劲直,钝头;雄蕊10,9枚合生,一枚单生,二体雄 蕊;子房无柄或稀有柄,花柱丝状,无毛,柱头多少倾斜。茎直立、上升或平卧,有时于节上生 根。掌状复叶,小叶几乎无柄,通常3,稀为5~7,全缘或有细齿;托叶连于叶柄上。荚果小,几 乎完全包于萼内,通常不开裂,有1~4粒种子。折叠编辑本段种类介绍折叠白三叶白三叶学名为Tri folium re pens L.,英文名为white clover,又称白车轴草,广泛分布于 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我国新疆、云南、贵州、四川、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都有野 生分布,是一种重要的草坪草,形成的草坪美观、整洁,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白三叶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具匍匐茎,长30~60 cm,无毛,节上生根,根 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15 cm左右。掌状三出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宽椭圆形、倒卵形至近 倒心脏形,长 cm,宽 cm,先端圆或凹陷,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面光滑无 毛,叶片中间有"V"字型白斑;托叶呈卵状披针形,抱茎。花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从匍匐茎 伸出,总花梗长15~30 cm;花萼筒状,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较萼管稍短;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子 房线形,花柱长而稍弯。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3 mm,包被于膜质、膨大、长约1 cm的宿萼 内,含种子2~4粒;种子褐色,近圆形。生态学特性:白三叶喜温凉湿润气候。最适宜在年降水量为600~1200mm,温度为 19~24 °C的地区生长,适应性较其他三叶草广。耐热耐寒性比红三叶、杂三叶强,不耐干旱, 稍耐潮湿,耐阴性也很强,在部分遮阴的条件下生长良妤。对土壤要求不苛刻,耐贫瘠,耐酸, 最适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黏质土壤,不耐盐碱,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为簇生 草坪草,靠匍匐茎蔓延,也常作为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冬季一年生草坪草。我国黑龙江省有耐 寒力较强的野生品种。该草绿期和花期长,例如在沈阳市区,绿期可达230 d左右,花期长达 150 d。栽培管理与应用:白三叶繁殖容易,既可用种子繁殖,又可进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时 需细致整地,播前要灌好底水,待土壤半干时再耙地播种。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量为5~10 g/m2,播深 cm;条播,播种量3~5 g/m2,行距10~15 cm。播后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 苗。幼苗期生长缓慢,怕干旱。春播与秋播均可,南方以秋播为宜,因秋播杂草少,易于养护管 理。营养繁殖,采用分根繁殖法,可采用带土小草块移植,株行距20 cmX20 cm,品字形穴植, 则一个月可封闭地面,一般1 m2草块可扩大栽植新草地4~5 m2。用匍匐茎扦插法,30-40 d 则可封闭地面。该草不耐水淹,因此要注意及时排水。白三叶叶色翠绿,绿期长,适应性强,因此主要用于建植观赏草坪、庭院绿地草坪、林下耐 阴草坪和水土保持、固土护坡草坪等。也可把白三叶与其他冷季型和暖季型草混合栽培。我 国各地近年也把它撒播在已建坪的草坪上,增加草坪的适应性,尤其撒播在暖季型草坪中,可 延长草坪的绿色期。常见品种:马可波罗(Macro Polo)、瑞文德(Rivendel)、那努克(Nanouk)、铺地(Prop)、考拉(Koala)、海发 (Haifa)和胡依阿(Huia)、超级海法(Super Haifa)、超级胡依阿(Super Huia)、等。

三叶草会夏眠,睡眠的不只是红三叶草的叶子,只要留心观察,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叶子的睡眠。夏天的傍晚,合欢树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的闭合,然后低下头来,含羞草的小叶闭合后也会低下头来,这些现象告诉人们,叶儿瞌睡,夜幕降临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美的花朵也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不是

三叶草是对三种植物科类的统称,其中就包含了酢浆草科。所以黄花酢浆草和三叶草是不一样的,黄花酢浆草是三叶草,而三叶草不等于黄花酢浆草,黄花酢浆草只是三叶草的一种。

关于三叶草的确切植物身份,由于伦敦植物学家詹姆斯·埃比尼泽·比切诺的研究探讨而陷入更多的困惑。他在1830年发表的论文中称:真正的三叶草是白花酢浆草或酢浆草。

比切诺认为三叶草不是爱尔兰的本土植物,只在十七世纪中叶才传入爱尔兰的,他认同爱尔兰人食用三叶草的传统。比切诺认为,这符合酢浆草的植物性质,只有酢浆草才经常被作为一种绿色植物用于风味食品。比切诺的论点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然而,作为证据支持这是三叶草的一种。

扩展资料

对于“真正”三叶草是那一种植物,精确植物种类定位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约翰·杰拉德在1597年的草药中将三叶草定义为红车轴草或白花红车轴草。

他用英文对植物进行描述为“三叶草”或“爱德华三叶草”MedowTrefoile”。爱尔兰植物学家凯勒·思雷尔克德在1726年写作的《爱尔兰本土植物》的论文“SynopsisStirpiumHibernicarum”中,将红车轴草鉴定为三叶草,称之为白斑三叶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叶草

百度百科-黄花酢浆草

三叶草(英文名称:Shamrock):是多种拥有三出指状复叶的草本植物的通称,主要包括三类:豆科的车轴草属(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三叶草)和苜蓿属、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属中的某些种类。在西方很多国家(如英国、美国)三叶草代表着幸运,因为它被认为是只有在伊甸园中才有的植物。在有些国家里,扑克牌里面的梅花就是代表幸运的三叶草。三叶草的数目代表真爱、健康和名誉。三叶草是爱尔兰的国花。物种学史对于“真正”三叶草是那一种植物,精确植物种类定位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约翰·杰拉德(John Gerard)在1597年的草药中将三叶草定义为红车轴草或白花红车轴草。他用英文对植物进行描述为“三叶草”或“爱德华三叶草”Medow Trefoile”。爱尔兰植物学家凯勒·思雷尔克德在1726年写作的《爱尔兰本土植物》的论文“Synopsis Stirpium Hibernicarum”中,将红车轴草鉴定为三叶草,称之为白斑三叶草。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他1737年的作品《植物学》中,将红车轴草标识为三叶草,并以拉丁文字的形式提到它,写下一段颇为有趣的话:“这些开紫红花的小草,爱尔兰人称之为三叶草,他们认为吃了它的叶子可以获得敏捷、灵活的力量”。基于林奈描述的关于三叶草的资料和信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作家如埃德蒙·斯宾塞在他的著作 《爱尔兰现状观》中描述了他对战争破坏的芒斯特的观察,其中就有关于三叶草的评论,他说,三叶草是爱尔兰人的食物,特别是在困苦和饥饿的时候。在这里三叶草被描述为一种食物,因为在战后的饥荒中,饥饿的人食用这种植物来摄取营养,作为生存下去的最后的手段。关于三叶草的确切植物身份,由于伦敦植物学家詹姆斯·埃比尼泽·比切诺的研究探讨而陷入更多的困惑。他在1830年发表的论文中称:真正的三叶草是白花酢浆草或酢浆草。比切诺认为三叶草不是爱尔兰的本土植物,只在十七世纪中叶才传入爱尔兰的,他认同爱尔兰人食用三叶草的传统。比切诺认为,这符合酢浆草的植物性质,只有酢浆草才经常被作为一种绿色植物用于风味食品。比切诺的论点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然而,作为证据支持这是三叶草的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是由英国植物学家詹姆斯·布里顿和罗伯特·荷兰德,他们在1878出版的《英文植物名称词典》中引用,通过调查表明,三叶草就是在科文特花园最常见的钝叶车轴草,这就是在圣帕特里克节的三叶草,并在爱尔兰至少有13个城市认定该种植物为三叶草。

我国熏衣草研究现状论文

【中文名字】薰衣草【学名/拉丁名】lavandula pedunculata【英文名字】 Lavender【别名】 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紫心花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属: 薰衣草属 Lavandula【颜色】蓝色,紫色,蓝紫,粉色,白色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虽称为草,实际是一种紫蓝色小花。浙江一带又称之为蓝香花。薰衣草丛生,多分枝,常见的为直立生长,株高依品种有30~40厘米、45~90厘米,在海拔相当高的山区,单株能长到1米。叶互生,椭圆形披尖叶,或叶面较大的针形,叶缘反卷。穗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冠下部筒状,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长约厘米,有蓝、深紫、粉红、白等色,常见的为紫蓝色,花期6-8月。全株略带木头甜味的清淡香气,因花、叶和茎上的绒毛均藏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破裂而释出香味。地理分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现美国的田纳西州,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大量种植。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新疆的薰衣草已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性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状,有着细长的茎干,花上覆盖着星形细毛,末梢上开着小小的紫蓝色花朵,窄长的叶片呈灰绿色,成株时高可达90cm,通常在六月开花。每当花开风吹起时,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着,甚是美丽。 2007年,北京的紫海香堤香草园,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薰衣草,发展到现在,薰衣草种植面积近300亩。此外,2009年,浙江杭州的巴比松米勒庄园引进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面积近100亩。2010年6月,薰衣草园开出一片紫色花海,散发出迷人的馨香。当年底,庄园增加种植同品种薰衣草近200亩,期望在2011年的夏天,在薰衣草的紫色海洋里,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东方普罗旺斯的美景。栽培管理.简述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为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时为预防过湿可选用陶盆或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长到相当的大小。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耐心。 .土壤适宜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须特别注意选择排水良好的介质,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后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时要注意土壤的排水 ,可将土堆高成畦后再种植。 浇水薰衣草不喜欢根部常有水滞留。在一次浇透水后,应待土壤干燥时再给水,以表面培养介质干燥,内部湿润为度,叶子轻微萎蔫为主。浇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水不要溅在叶子及花上,否则易腐烂且滋生病虫害。持续潮湿的环境会使根部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而生长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败的原因常常就在这里。浇透一次水后,应等土壤干燥、叶子轻微萎蔫之后再浇水。 .光照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能够给予全日照的环境较佳,半日照亦可生长,唯开花较稀少。夏季应至少遮去50%的阳光,并增加通风以降低环境温度,如此虽生长衰弱,但不至死亡。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长良好,应在全日照下栽培。 .温度薰衣草为半耐热性,好凉爽,喜冬暖夏凉,生长适温:15~25℃,在5~30℃均可生长。限制温度:35℃以上,长期高于38~40℃顶部茎叶枯黄。北方冬季长期在0℃以下即开始休眠,休眠时成苗可耐-20~-25℃的低温。 .施肥施肥可将骨粉放在盆土内当做基肥(每三个月用一次),小苗可施用花宝二号(20--20--20),成株后再施用磷肥较高的肥料如花宝三号(20-30-20)。施淡肥。薰衣草不宜施肥过多,否则香味会变淡。 .修剪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丰富,利用时以花朵或花序为主,为方便收获,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个理平,新长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于一次收获。有些品种高度可达90公分,也用这个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开花,增加收获量。开完花后必须进行修剪,可将植株修剪为原来的2/3,株型会较结实,并有利于生长。修剪时要在冷凉季节如春、秋时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会影响耐寒性。修剪时注意不要剪到木质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常见病害一年生的播种苗或扦插苗受害时首先出现植物萎蔫、失水、叶色暗淡,叶片枝条顶部向下弯曲下垂,在现蕾期表现最明显。轻者夜间可以复原,重者两三天就死亡,根部腐烂,茎部导管变褐呈现光泽。三年生以上的苗子除与苗期病态表现一样外,萎蔫症状出现在植株的中心或边缘,逐渐向内向外发展,枝条萎蔫枯死,最后全株死亡,为害程度随株龄、品种而异。一般从5月份开始,七八月份达到高峰。法国薰衣草发病重,前苏联的2-417品种发病轻。

顶一下楼上回答的很详细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了提供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在介绍芳香疗法的定义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概括出它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仅用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局限性;归纳出芳香疗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无副作用等特点及在防病疗疾、优化环境和精神方面的功效;提出了其在园林绿地中“芳香植物专类园”、“夜花园”、“盲人植物园”、“保健绿地”等应用形式;并探讨了芳香疗法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芳香疗法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芳香植物;研究;应用;芳香疗法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由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导致的药源性病害有时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因而引起了医药界、科技界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寻求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芳香疗法以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本文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芳香疗法的作用、应用形式等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芳香疗法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1 芳香疗法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1. 1 芳香疗法的定义及特点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 是由法国化学家 于1928 年命名的,是指通过吸入香料或挥发性物质用于治疗、减轻、预防疾病、感染和不舒服等症状的方法[1 ] 。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称为芳香植物(Aromatic plant) 。芳香疗法本质上是植物的挥发性芳香油中某些单离的成分在人类嗅感之后产生生理和心理反应,以达到防病与保健的目的[2 ] 。该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令人快慰及无副作用等特点[3 ] 。 1. 2 芳香疗法发展过程与现状 芳香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研究表明,最早利用芳香疗法的是公元前3000 年左右的埃及人[2 ] ;中东、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明都有使用芳香疗法的记载。文艺复兴时代,因为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知识得以大量的保存,例如所罗门的《药方大全》。我国有后汉名医华佗用丁香等制成香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吐泻的记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列举多种清热、杀菌、镇痛的芳香植物[4 ] 。 芳香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得到社会承认是在1964年法国医生Jean Valnet 出版了《Aromatherapie》一书之后[2 ] 。他将精油尝试用于病人并证明了它的效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芳香疗法的广泛使用。随后,芳香疗法盛行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并且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开设了“花香医院”,治愈了许多心血管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神经衰弱、失眠的患者,尤其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中效果明显。多年来,国内外对芳香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芳香油的提取技术、芳香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应用主要局限于医药业、美容、化妆品工业、饮食制造业,香烟制造业等工业和服务业。 2 芳香疗法的功效 2. 1 防病疗疾 芳香疗法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 ①可以使神经体液进行相应调节,促进人体相应器官分泌出有益健康的激素及体液释放出酶、乙酰、胆碴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等,从而达到和谐全身器官功能的作用。 ②许多芳香植物的挥发油本身就具有药效作用,现已被证明,芳香油分子同药理活性物质一样具有确切功效,可被人体吸收并转移进血液中,对人体产生显著作用[1 ] 。 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油有以下药理作用:抗菌消炎和防腐作用, 如桂花( Osmanthus f ragrans ) 、丁香( 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紫苏( Perilla f rutescens var. argut ) 、木香( Rosa banksiae) 等; 解热镇痛作用, 如茉莉( Jasminum sam-bac) 等; 安神镇静作用, 如香叶天竺葵( Pelargoniumgraveolens) 、薰衣草、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等;祛痰止咳作用,如薄荷;抗肿瘤作用,如香叶天竺葵等[5 ] 。 2. 2 优化环境 2. 2. 1 净化空气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消灭周围的微生物, 如所挥发出的苯甲醇、芳樟醇、香茅醇、牛儿醇等,能杀死许多有害微生物, 有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消毒的作用,效果强于福尔马林、紫外线,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天然杀菌剂。如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分泌出的气体对白喉、结核菌、痢疾杆菌只5s 即可杀死[6 ] ;多种挥发物还对细菌、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活性之能力。同时芳香植物本身有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吸附灰尘, 使空气得到净化的功能,如米兰( Aglaia odorata) 可吸收空气中的SO2 ,桂花、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可吸收汞蒸气, 还有丁香、紫茉莉、含笑( Michelia figo) 等对SO2 、HF、Cl2一种或几种具有吸收能力,且具有吸收光化学烟雾、防尘降噪能力[6 ] 。 2. 2. 2 招蜂(鸟) 引蝶 芳香疗法中的挥发物可吸引蝴蝶等昆虫来采集花粉,而有些芳香植物的果实会吸引众多鸟类,可实现鸟语花香的理想景观效果。 2. 2. 3 驱蚊逐蝇 某些特殊挥发物能使蚊蝇、昆虫远遁,成为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广谱的天然驱蚊(虫) 灵,如薄荷、罗勒( Ocimum basilicum)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薰衣草、灵香草(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等。 2. 3 在精神方面的作用 医疗实践证明,气味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芳香物质会对人类产生心理作用,且呈现出规律性,所以具备一定的治疗作用和实用价值。优雅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清爽,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使情绪得到改善、消除疲劳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如水仙花香味中含有酯酸苄酯等多种成分,在人们感受到脑疲劳时使用,顿时感到头脑清醒;茉莉花香气能刺激大脑,其兴奋功能强于咖啡;天竺葵花香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和催眠的功效;而吸入薰衣草油后会产生服用安定的镇定作用;桂花的香味有解郁、避秽之功,对某些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2 ] 。 3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 目前,芳香疗法在国内外多在专门医院(或保健场所) 和化妆品工业上应用。而我国芳香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园林应用中的甚少。笔者认为,芳香疗法可推广至园林绿地中,既可改善城乡环境,又可让普通百姓保健、疗疾。下面就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3. 1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①芳香植物专类园。以丰富芳香植物为主,加之其他园林设计要素的配合,来建造“芳香植物观光园”,提供观赏、食用、饮茶、美容、沐浴、按摩等服务,使之具有生产、旅游、服务、休闲等功能。 选择地上部分具有芳香气味、姿态优美或花形美丽的芳香植物。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搭配种植的原则,形成立体的观赏效果。同时结合配置一定比例的常绿植物,与气候、季象等条件统一考虑,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天天有香,并通过宣传栏、植物挂牌等形式向游人介绍芳香疗法与芳香植物的科普知识。通过配置可作蔬菜或果实可食用的芳香植物,让游人参与采摘、收割。可通过设置茶馆、美容厅、浴池等设施,将对芳香植物深加工的产品加以利用。茶馆可为游人提供香茶,如: 茉莉花茶、桂花茶、栀子花茶、含笑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等;美容厅可利用芳香油为客人按摩美容;浴池可进行芳香浴,即利用芳香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沐浴,可洁净身体、滋润皮肤、消除肌肉酸痛、安定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可利用的植物有迷迭香( Rosmarinus of-ficinalis) 、薄荷、玫瑰( Rosa rugosa) 等。 ②植物保健绿地。植物保健绿地旨在利用芳香植物所挥发的香气,使其随着病人的吸气而进入终末支器官,通过与肺组织的接触,即有利于呼吸道病变的治疗,也有利于通过肺部的吸收,增强药物的全身性效应,其医疗过程避开了充斥着药味的医院诊疗室,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且由于病人置于景色宜人的园林空间,能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气息。这种对生理和精神上都良好的双重效应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植物保健绿地也能为健康的游人提供具有高质量空气健身活动场地。在自然的香气中,放松神经,省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来获得身心和谐的健康。所散出愉悦的芳香更能让人心情舒畅,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自然免疫力,对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解除压力的好方法。 植物园、综合性公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疗养院设置植物保健区(角) ;在居住区、敬老院、精神病院、劳教所、工读学校及其它单位附属绿地中,适当安排植物保健绿地。所选用的芳香植物以杀菌、防病治病、给人愉悦享受、观赏性强的为主。 ③盲人服务绿地。人通常情况下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为最大,但盲人却失去了这一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界“以人为本”的今天,应给他们以足够的关怀。研究证明,视觉的丧失使其它器官的发展超过了正常人,特别是在嗅觉、听觉方面。因此,在盲人植物园等绿地中,芳香植物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植物的花、果、枝、叶等所发出的芳香气息使盲人对植物界有了部分认识,同时在让其陶醉在香的世界中,心情舒畅,防病治病。 ④“夜花园”。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夜花园以其安宁、神秘、浪漫而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园林形式,尤其炎热的夏季,夜花园成为人们消暑、纳凉、赏景的好去处。而此时人们的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幅下降。因此, 在“夜花园”中芳香植物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夜花园”中所用的芳香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仅在晚上开花的种类,如月见草( Oenothera erythrosepala) 、待宵草( Oenothera drummondii ) 、夜来香、晚香玉( Polianthes tuberosa) 、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等; 可在晚上开花的种类, 如桂花、栀子花( Gardenia jasminoides ) 、白丁香( 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 、含笑、瑞香( Daphne odora) ;驱蚊逐蝇的种类;亮度强、明度大的白色系列花和黄色系列花。 3. 2 芳香疗法在园林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①综合运用人体的五大感官。芳香疗法在园林中应用时,除通过嗅觉吸入香气外,应充分利用其它感官,如:视觉———观看自然景观或有疗效的色彩、听觉———聆听疗效音乐、味觉———品花草茶、触觉———泡浴,在多方面调节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健康。 ②芳香特性应与所处区域的功能、利用人群相适应。在“闹”的活动区, 应选择茉莉、百合( Lilium brownii) 等使人兴奋的种类; 而在“静”的休息区中,应选择薰衣草、水仙、紫罗兰( Matthiola incana) 等使人镇静的种类。不同人群对香味反应也有较大差异,如15 岁以前的青少年喜欢薄荷; 心脏病患者闻夜来香的香气会头痛;具过敏体质的人怕闻蒿类的味道。 ③香气浓度的控制。香气在室外易挥发,因此,必须通过地形、建筑物及植物的围合才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同时应注意芳香植物所在地飘香季节的主风向,应将芳香植物布置在利用人群的上风向。 ④芳香植物的种植形式。应多以群植、片植形式为主,大面积栽植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可提供足量的香气,最能发挥其群体美。但不必成行成列,要疏密有致,应乔、灌、藤、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 格哈特·布赫鲍尔,著. 李宏,译. 芳香疗法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方法[J ] .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0 , (3) :35 - 39. [2 ] 欧阳杰,王晓东,赵兵,等. 香料植物应用研究进展[J ] .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 , (5) :32 - 34. [3 ] 王潮霞,陈水林. 芳香与纺织品[J ] . 纺织导报,2002 , (3) :78 - 79. [4 ] 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5 ] 黄玉山,傅建熙,许平安,等.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J ] . 河南林业科技,1999 ,19(4) :23 - 26. [6 ] 陈学年. 香花有益于健康[J ] . 西南园艺,2002 ,30(4) :59.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 关于植物配置的:

草莓脱毒苗研究现状论文

由于我国草莓设施栽培发展较晚,科研工作非常薄弱,因此在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品种

目前我国草莓栽培是以鲜食为主,尤其是设施栽培主要用于鲜食。作为鲜食品种,要求果大,色泽艳丽,酸甜适口,有浓郁的香气,并耐贮运。但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品种多由日本和欧美引进。目前日本品种在生产上栽培比较多的有宝交早生、春香、丰香、丽红、女峰等品种。这些品种的特点是需冷量低、香味浓、品质好,但不耐贮运,抗病性也较弱,尤其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宝交早生,果实极不耐贮运,影响了发展。从欧美引入的品种,果实硬度较高,贮运性能较好,但多数缺乏浓郁的香味。国内近几年也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推广比较慢。因此,培育和引进适于我国设施栽培的新品种,并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受到重视。

(2)产量

目前我国草莓产量还比较低。设施草莓每667米2在1500千克左右,而国外草莓平均每667米2产量都在2000千克左右,最高可达5000千克。草莓产量低的原因除品种外,一是栽培技术,其中育苗是个关键。我国在育苗中大多不采用假植育苗,因此培育的秧苗不够健壮,花芽分化不好,造成产量不高。有试验表明,假植苗每10株产量为1531克,而不假植的苗每10株只有1093克,假植的比不假植的产量可提高40%左右。二是多数产区没有采用无病毒苗。草莓多为无性繁殖,病毒病的感染比较普遍。脱毒苗同带毒苗比较,产量可提高30%以上。而外国已普遍采用无毒苗。根据以上原因,建议在育苗时进行假植育苗并提倡采用无毒苗。

(3)畸形果

在设施栽培中畸形果发生比露地严重,有时畸形果可达30%以上。畸形果发生的原因,有品种的因素,不同品种畸形果率不同;有环境条件的问题,由于设施环境控制不利,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解决的方法是提高设施的保温性能,使其在开花期能使温度和湿度调节到最适于草莓授粉受精的条件。同时在花期要放蜂,花期放蜂对减少畸形果的产生有明显的效果。如上海在草莓花期进行放蜂的试验结果(表1)表明,放蜂能大幅度地减少畸形果率,尤其是在结果中期,即盛果期放蜂,对降低畸形果率更加明显。如采收期从1月开始到4月结束,其中2月和3月比不放蜂的分别减少了和。

表1 放蜂对促成栽培畸形果率的影响(%)

草莓露地供应期主要集中于5~6月共1个多月的时间;保护地栽培可从12月底供应到4月,已延长了近5个月。但比较集中的是在2~4月,12月以前极少见到草莓供应。因此,在草莓设施栽培方式上应该拓宽,采用超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方式,使草莓的供应期再向前提早2个月,争取在10月上市,供应市场。

植物组织培养前景园艺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能快速将优良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遗传育种、种质资源保护、次生代谢物利用上也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选好优良品种,合理布局、节约成本,组培产业将会有蓬勃的发展和广阔的前景。2.1 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 花卉业是21世纪的希望产业,是社会经济发达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花卉需求量以每年35%~40%的速度递增。在花卉生产方面,种苗质量在栽培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因此花卉种苗工厂化生产是花卉种苗生产的主要途径。2.2蔬菜种苗生产及脱毒马铃薯、食用百合、大蒜等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消费量和种植面积均很大,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这些品种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易受病毒感染,产量、品质逐年下降,运用组培脱毒技术可迅速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生产力。2.3瓜果组培苗产业化草莓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且草莓易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因此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但草莓易感染各种病毒病,感病的果实畸形、品质差,一般减产30%~80%。对草莓进行热处理结合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去病毒苗可增产1000kg/667m2,品质有较大提高。甜瓜以肉质细脆、香气浓郁、味道甘甜而深受人们喜爱,效益较高,但长期种植会使品质退化和混杂。可从大田健壮植株上取嫩梢,作为外植体组培生产出优良种苗,其生产性状优于种子苗,虽具有缓苗时间较长,苗早期生长势弱的特点,但缓苗以后的种子苗生长更日壬,后期能超过种子苗,且苗期较短,开花结果期提前,整齐度大大提高,性状一致,瓜的成品率明显提高,完全保持所采植株的优良性状,无退化和变异现象发生。欧美葡萄是当前最热门的葡萄品种,果粒大、甜度高、价格昂贵、经济效益高,如运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大量生产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植物组织培养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毒技术使园艺植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且品质得到改善。很多作物因受病毒感染,产量和质量下降,有些创汇作物失去了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如大蒜、百合、薄荷等。利用脱毒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大蒜的蒜头直径由4.7cm增加到7.2cm,增长2.5cm,蒜头重由29.2g/个提高到75.8g/个,平均增重近46g/个。草莓经脱毒后增产20%~30%,品质提高,脱毒苗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抗病耐高温、抗寒性能强、寿命延长。美国在试管内生产脱毒马铃薯种子,1b种子可代替1t种薯,该项成果每年获利2亿美元。我国近两年生产和推广脱毒薯,解决了马铃薯退化,无毒种薯已在主产区普及,推广种植面积达66.67万hm2,增产幅度在30%~40%以上,每年增效2.5亿元。脱毒马铃薯已在日本、荷兰、越南等国大面积应用。日本脱毒草莓种植面积达11.33万hm2,占生产总面积的80%以上,产量提高l 5%~30%,可增加产值11亿日元。 植物组织培养及产业化生产发展迅速。由于试管苗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且不受季节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如美国的兰花试管苗生产及荷兰的花卉试管苗生产。 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或花粉的离体培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它们进行染色体加倍,可得到纯系。在作物育种上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加快纯合,降低误选,缩短育种年限。花药培养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植株以来,发展很快,取得很大成绩。首先获得小麦、玉米、橡胶、柑桔等10多种作物花培植株,并已培育出小麦、水稻、烟草等花培新品种50多个,例如水稻品种新秀、单丰1号、花育1号等及中科院作物所李梅芳等培育的中花号、北京市农科院培育的京花号、吉林农科院培育的吉粳号、辽宁省盐碱地所培育的花粳45等。小麦品种京花1号、花培l号、京花3号等均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小麦品种京花3号推广面积达6万hm2。 选育玉米自交系通常需要连续自交多代,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即可得到纯合的自交系。广西农校1983年用该技术育成了自交系花83—2。我国已获得100多个玉米花培纯系,并已配制出优良组合应用于生产。 利用单倍体植株作为诱变材料,无论诱变突变是显性还是隐性,在处理当代即可看到,优良变异一经选出,经染色体加倍就可得到纯系,可以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 目前,花药培养技术已成为加快育种进程的有效手段,人们正在对该技术进行更深入地研究。魏小平等试验表明,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加入CPPU可提早小麦花药出愈时间,对于难培养的材料有显著的诱导作用,所诱导的愈伤组织易分化绿苗。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试验表明,水稻 MS分化培养基中加入适量MET可提高绿苗分化率及幼苗素质。王培等研究发现,染色体的加倍时期对冬小麦花粉植株的结实率有影响。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的双亲由于遗传特性有显著差异,常造成杂交不亲和或杂种胚发育不全、中途天亡等情况。通过子房和胚的离体培养与试管离体受精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如果在杂种胚发育的适当时期取出胚进行离体培养,可能获得杂种幼苗,得到远缘杂交后代。目前已有100多种植物培养成功,并应用于作物育种或生产。例如日本育成大白菜和甘蓝杂种一白蓝,该品种具有大白菜和甘蓝双亲优点。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小麦与玉米的杂交植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等通过幼胚培养,已获得萝卜与甘蓝的杂交1代和回交1、2、3、4代材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胚胎培养技术培育出早3号早熟桃,比亲本早上市半个月左右。组织培养用于远缘杂交来创造新的物种资源在小麦、蔬菜上开展的较好,在水稻上的研究尚少,应加强。 无性系变异的筛选体系胞在离体条件下及离体培养前会发生各种变异,筛选优良的无性系变异可育成新品种。如果植株的某一部分组织细胞中发生了变异,将该部分分离下来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再生植株,进而培育成品种。在培养基中施加某种选择压力,从中筛选无性系变异培养新品种已在许多作物上获得成功,该技术特别适于抗性育种。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利用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含0.5%氯化钠培养基上进行耐盐筛选,继而转入含盐分化培养基上获得小麦耐盐突变体RS8901—17,经鉴定连续3 a耐盐力均为一级,且矮秆丰产;山东农科院原子能所利用γ射线照射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出愈伤组织,选育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核生2号,表现高产优质。筛选无性系变异在个体水平上的诱变与常规变异相比,具有变异频率高、稳定快并可在室内有控制地进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选择效率等优点。 组织培养应用于脱毒苗的培养与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成幼苗,从而获得无病毒植株,这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已经育成并投人生产,我国7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试验。1990年马铃薯无病毒种苗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1/10,脱毒苗一般增产50%~100%,表现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光合效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目前,为了提高脱毒效果,降低成本,人们又在探索更有效的脱毒技术和种苗繁殖技术。 经济作物及观赏植物的快速繁殖日趋火热。许多名贵花卉由于种子败育,扦插成活率低而难以繁殖,应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殖,批量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也挽救了优良物种。美国、新加坡、泰国建立了几十家兰花快繁工厂,日本草莓试管苗种植面积超过11万hm2,据1990年统计,我国快速繁殖的植物已达443种,已有100多个机构采用快速繁殖技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商品生产,其中月季、菊花、非洲紫罗兰、蝴蝶兰、马蹄莲、朱顶红等已用于生产。 组织培养应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基因库的建立 生命物质的保存,已引起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其中包括原核生物、植物及动物材料的保存,种质保存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用的种质能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生命力。组织培养能安全地保存植物的细胞、愈伤组织或分生组织,且在储藏几年后,仍能稳定地产生再生过程。通过无性系繁殖保存作物已成为迫切要求,尤其对于热带作物。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许多具有或可能具有育种价值的能成为基因库的品系在消失,作物栽培品种、亲本植物品系以及突变种也通常需要保存。组织培养对于植物生长和基因型保存研究要比大田繁殖优越,节省土地、人工、能源。组织培养材料体积小,对于冷冻后解冻还能存活的细胞来说,利于在低温或超低温中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基因库的建立在育种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上为了取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一年更新一次。正常情况8~9月份定植,来年5月份上市,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可以提前到元旦、春节期间上市,鲜果的销售期长达半年时间。销售季节正值冬春季节,各种新鲜水果种类少,销售价格高,种植草莓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草莓的产量较高,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000~3000千克,收入在10000~15000元,而且生长期短,不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草莓采摘后除留足种苗地外,还可种植其他作物。【草莓发展前景】草莓的病毒病发生严重,染病草莓的产量严重下降,而且草莓个体变小,品质变劣。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草莓,采用脱毒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草莓已成为一种趋势。【草莓栽培技术】1.栽培方式草莓栽培可分为露地常规栽培和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一般在8~9月份定植,翌年的5~6月份采摘。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9~10月份定植,元旦前后采摘上市,采收期长达半年时间,经济效益高。栽培草莓一般选用保护地栽培的方式。2.选择优良品种和脱病毒壮苗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应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性浅、耐寒性好的品种。温室大棚中常用的品种有春香、丰香、丽红、明宝、静宝、女峰、宝交早生、冬花、美选8号等。病毒病对草莓的产量影响较大,经过组织培养脱毒的草莓,果实个体增大,最大的果实达到50~80克,而且结果期长,无畸形果,植株生长快,长势旺,产量比相同品种的不脱毒苗增加1倍。每667平方米净增效益4000元左右。脱毒试管苗比较娇嫩,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应用,必须经过脱毒苗阶段的精心培养,当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移栽到繁殖田进一步繁殖。繁殖田选用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每667平方米定植500~l000株,覆盖防虫网,阻断蚜虫、叶蝉、飞虱的危害,防止感染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半年后即可得到大量的原种苗供温室大棚栽培。对于农民,得到原种苗比较困难,价格高,栽培上也不合算,可购买科研单位供应的1~2代脱毒苗。3.适时定植温室大棚栽培草莓,适宜的定植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初。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60千克。耕翻后做成高垄,垄宽1~1.2米,每垄定植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8厘米。栽后浇足水。缓苗后摘腋芽,中耕松土,10月下旬覆盖地膜。为了提高结实率,每个温室大棚内除主栽品种外,还要配置3~4个授粉品种。4.温度管理草莓定植后温度管理要以既能抑制休眠,又不影响花芽分化为目的。定植后立即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0。C;10月底白天控制在20~30。C,夜间降至12。C;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保持10℃;果实增大到采摘期,白天不高于25。C,夜间保持3~5℃。当大棚内有30%的花蕾出现后,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10毫克/千克,喷施重点为心叶。12月份气温较低,注意保持大棚内温度不低于O。C。5.肥水管理草莓生长需要湿润的土壤,果实增大期和采摘过后,需水量较大,土壤缺水应及时浇水。从定植到10月底追肥l~2次,每667平方米施用三元复合肥8~10千克,果实生长盛期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同时进行根外追肥,提高草莓的产量。6.辅助授粉草莓开花后,用新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分别为上午9:oo~11:oo和下午的2:30~4:30,盛花期每2天进行一次。7.疏花疏果每株草莓一般有5~6个花序,在开花前花蕾分离期,对高节位的花序进行适量疏蕾,平均每花序留果一般不超过12个。果实形成初期,对畸形果、病虫果、后期的小花果等及时疏除。8.防治病虫害草莓上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等,发生初期用螨虫素800倍液和可杀得1000倍液交替喷施。进入3月中旬后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喷施时间在果实采收后进行。【草莓销售策略】首先,把销售季节安排在元旦、春节前后。元旦、春节市场销售量比较大,价格较高,种植草莓的收益高。其次,草莓通过包装后,进入超市销售,价格较高。第三,种植草莓出售给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加工产品。

重茬种植和连作种植草莓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土传病害加重、营养失衡以及生理失调。而苗期定植后草莓植株出现生长迟缓或幼苗徒长。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枯死。检视根部可见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

因为比较病害是在土壤中,对于药物都杀菌而言,肯定都效果是不理想都。对于方式而言基本采用都方式药物都控制或物理措施,实际当中还是要看病发都情况是否如何。

对于草莓重茬问题,主要就是土壤都病菌和虫卵超标,采用药物控制只是暂时性都。土壤也是需要一个生态可持续都种植模式,不然你怎么对待土壤它也就会反馈给你什么都代价。草莓多年重茬,浅层土中有害盐类积累加重,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由于连年栽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减少,草莓根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使养分缺乏而减产。

大力提倡重施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平衡施肥、有机营养施肥技术。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提供作物长期有效的营养,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定植第二天,要在距离小苗15-20厘米周围及时打孔。孔距以20—25厘米为宜,深度要达到秸秆底部。以利于通气散热,防止菌种因为缺氧而闷死,导致厌氧发酵产生毒害气体薰坏草莓苗。草莓多年重茬,浅层土中有害盐类积累加重,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由于连年栽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减少,草莓根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使养分缺乏而减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