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泼水节赛龙舟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4 04:30:26

关于泼水节赛龙舟的论文题目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国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1]。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约3000万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2]。 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朝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民族文化 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医学 傣医(傣族)、蒙医(蒙古族)、朝医(朝鲜族)、维医(维吾尔族)、藏医(藏族)、壮医(壮族),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六大民族医药体系。 文学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戏剧 傣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3]。 舞蹈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傣族泼水节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傣族泼水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傣族泼水节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日子,在那天,老人会用树枝沾上一点水,把它泼在小孩身上。街上的行人也互相泼水,这代表着美好的祝福的象征。

在傣族泼水节这天,如果被别人用水泼到得,那他这一年做什么都会顺利,幸福。被别人越泼得多,他就越幸福。

相传从前有一个大恶魔,他非常坏,经常把别人的庄稼弄坏,可是他太强大了,村民们无可奈何,逃的逃,走的走。这个大恶魔有十二位妻子,都很聪明、漂亮,其中第十二位妻子最为聪明。恶魔的行为使她们很气愤,于是,第十二位妻子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有一天吧恶魔哄得好开心,她就乘机问:“大王,村民们怎么三番五次都没办法把你杀死呢?”他一高兴就说漏了嘴:“谁拔掉我一根头发,然后将我勒死就可以了。你可不许告诉别人啊!”夜深了,第十二位妻子就按这个方法把恶魔杀了。可是,那头一落地,就烧起了熊熊大火。把头一拿起来,火就灭了。没办法,她们只好轮流抱住那个血淋淋的头。村民们看见他们全身血淋淋的,就用水泼她们。于是,便有了“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带着祝福和幸运,如果在傣族泼水节那天,你被水泼到了,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要走大运囖!

我妈妈是傣族人,住在云南。据妈妈说,他们那里有个叫做泼水节的节日。

泼水节来之前,她们要用芭蕉树的末梢,把叶子除去,只留树干。然后小伙子们上山去采花,把花插到芭蕉树上,周围全插满,再花的旁边插满香,这样弄好的东西,他们唤着“花树”。到了泼水节,花树由两个长相英俊的小伙子抬着,围着他们焚香拜佛的寺庙转12圈。他们在前面转,后面跟着帅哥美女们。帅哥美女们一边跳舞,一边跟着花树转。知道吗?这些帅哥美女都是一对对的,他们可是一对对情侣哦!

接着,他们准备泼水祈福,泼水前,要先祭“龙”。这“龙”可不是你们汉族人的那种龙。它是用竹子做的,每一根竹子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根竹子上都要凿上几个洞,最后做成龙的样子,并且龙背上也要做上几个大洞。祭“龙”前,先在“龙”的前面摆上菩萨,焚香祭拜后,围观的男女老少各提一桶水,倒在“龙”背上的洞里,表示给菩萨净身。另外,这洗过澡后的菩萨,男人可以摸,女人就不能再去碰了,连站都要站远一点,以免玷污菩萨。这样后,才正式开始泼水祈福。

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他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他们还要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让我们走进傣族,解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在傣历3月举行,共举行三天,前两天送旧,其中第一天,傣语称为‘麦日’,第二天,傣语称为‘恼日’。最后一天迎新。

节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户户的门框,窗户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城镇的主要街道搭起牌坊,顶端站立着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则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佛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提着木桶,一时间水花四溅。他们要借这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据说这样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所以被别人坡道越多水,就说明他受到的祝福也越多,被泼到的人也越高兴。

另外,在节日期间参加赛龙舟游园,赶摆,放高升,放孔明灯,服饰表演,民族民间舞蹈等活动。泼水节另一项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为“麦帕雅晚玛”。

节日的气氛到此时被推倒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观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纷纷沉浸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

在节日期间,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祥和的节日气氛中。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节日,如:元旦、清明节、春节、元宵节、泼水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泼水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傣族人的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等国也过这一节日。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的影响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风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有数百年。到节日,傣族人民穿上盛装,而妇女们则挑上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互相泼水,表示幸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热闹的泼水节开始,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泼湿一身,幸福终生”!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整个节日期间,还有赛龙舟、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节目。

脑海里想象着那热闹非凡的场景,我心里激动万分,十分想加入其中。有机会我也要去真正的体会一下泼水节的乐趣。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6月24日到6月26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在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需要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与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与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与祝福。

水这生命的源泉,给人间万物带来生命,给勤劳的人们带来吉祥,给美丽的西双版纳带来美好的明天。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少女做他的妻子。少女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少女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少女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少女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少女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少女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一听到这个名字,你是否就想起了傣族的泼水节。

那天,我手里拿着一个盆子,和爸爸一起兴高采烈地向广场走去。到了广场,我急忙拿出我的盆子去装水,没等我装满水,一盆水从我的淋到脚,就像一只落汤鸡。是谁呢?我纳闷地回过头,一眼就看见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小茜!我一见到小茜,非常地高兴,连给她打招呼:"小茜,你也来洛带古城玩啊!""是啊,我也来洛带古城玩,这不,正好赶上了泼水节。我想来看看洛带古城的泼水节和傣族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好奇,就来看看。没想到,在这儿看见了你,就过来泼你一下。哈哈!你被我泼到了吧!"她一见到我也非常的高兴,"哗哗"原来是我趁她说话的时候把一盆水泼在了她的身上。"哗哗!"她也不甘示弱,又把一盆水泼在了我身上。就这样,你一盆,我一盆地泼了起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在我们嘻嘻哈哈地泼水声中流失。一会儿,天,暗了下来。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在广场一一不舍地分了手。

如果在平时别人泼你一身的水,你一定会不高兴,,认为别人把你衣服弄湿了,但是,如果在洛带古城的泼水节中泼了你一身的水,你就不会不高兴,反而很高兴。因为别人泼了你一身水,你的福气就会伴你一生。我在洛带古城的泼水节中,小茜泼了我好几次水,我相信我的福气也会伴我一生的。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人起先是用枝条沾一点水泼在别人身上是表示对别人的祝福。后来,几个青年男子觉得很不尽兴,直接把整盆水泼到别人身上,几个人看了很爽就学了起来,于是,后来的泼水节就用整盆水泼到别人身上就算祝福。

有一次,我们去傣族玩,有幸参加了泼水节,我换上傣族的服饰,去一起参加泼水节。我拿了一个刚买的脸盆,放满水,朝人海泼去。这时,有人在我背后拿起水,朝我倒过来,吓得我赶紧逃回妈妈身边去了。忽然,一盆水朝我的头上直冲下来,我立刻变成了“落汤鸡”。我一回头,原来姐姐也换好了衣服来参加了呢!我生气了,姐姐过来哄我,我拿起一盆水,朝姐姐和妈妈泼了过去。我笑得前仰后俯,姐姐和妈妈的样子太好笑了,大家都玩得不易乐乎。

不一会,来了一辆车,上面坐着傣族的少男少女们,他们拿着水盆往下泼,不管认识不认识随便泼。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大家泼着。我也被车上的人泼得不成样子,我为了“报仇”拿起一盆水往车上的人泼过去,我乐了,车上的人被泼得不成样子。我正张开嘴笑,一盆水从我头上倒扣下来,原来是爸爸,我生气地拿起水盆,连倒十几下,把爸爸淋得浑身湿透,妈妈为爸爸“报仇”又给我来了一次浇灌。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我们这欢笑中结束了。想当年,我们的周恩来——周总理,也被泼得全身湿透了。我在想,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参加泼水节的。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节日。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中旬,也就是傣历6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就相当于除夕.在这一天里,人们都去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尖的翘起,船舷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比赛胜利者将得到优胜大旗和奖品。人们还为他们端来一碗米酒,洒去一把把糖果,跳起别具一格的"依拉贺"民族舞蹈,为他们加油喝彩。

最后一天是元旦。"元旦"这一天处处人山人海。人们都进行着有趣的活动,比如深受人们欢迎的游戏"放高升"和"丢包"。

中间相隔的`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10时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水桶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还滴入几滴香水,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拿个民族,都互相泼水,彼此祝福,以求消灭灾病,祈愿风调雨顺。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伴和着欢声笑语,达到快乐的最高潮。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对傣族人来说,这个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人民会放假三天来欢度他们这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节日。

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到了每年的4月12日,就是中国云南省每一个傣族人民最喜爱的狂欢节一泼水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互相泼水,如果谁的身上淋的水特别多,就代表吉祥就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记得,去年4月12日的一天中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自己独自一个人去小区大门口泼水。我当时走在小区里面的石头小路上非常开心,非常激动。我一走出了大门后,就被4个年轻的男子给泼到了。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用自己水枪与水桶在互相泼水。而开着大卡车的人们,用水枪在泼洒着路上的行人。整个城区好像变成了水的战场似的。我独自一人也参加到了这场激烈的战斗当中。

根据我们家乡这个地方的说法,泼水节的泼法总共分为两种,第一种泼法是武泼;武泼是指将男子身上全都泼湿。第二种泼法是女泼;女泼是指轻轻的在女人身上泼水。

刚开始的时候泼水的人还特别少,于是,让我感到十分焦躁。

到了三点的时候,泼水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场泼水大战正在热烈地进行中。我这个小士兵拿起了自己的泼水工具,对过往的行人们泼水。有四个大姐姐向我这个小士兵发起了攻击。于是,我被这4个大姐姐给泼成了“落汤鸡”,我们非常快乐,因为这场泼水大战打得非常痛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场激烈的泼水大战也已经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爱这个节日,它就是傣族人民最爱的狂欢节一泼水节。

讲到傣族,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傣族泼水节,那盛大的场面,不由得让人心神向往!

泼水节即傣历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间丰富神奇的活动内容,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人,泼水节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送旧岁的日子,常有划龙舟、放高升等传统活动(放高升即燃放自制的土火箭)。第二天(或第三天)为空白,它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而是旧年与新年之间的空日子,所以,这一天(或两天)人们可自由安排活动。第三天为傣历的元旦,也是傣历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传说是“日子王到来的一天”。这一天清晨人们便身着盛装开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动。到午时忙碌的妇女们便担水为佛洗尘(即“浴佛”),求佛保佑傣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至此欢乐的泼水活动便开始了。

泼水是泼水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人们相互泼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泼水传递了男女青年们真挚的友谊与爱情,泼水表达的人们相互间的祝福,圣吉的水把人们一年的辛劳汗水、烦恼、忧伤冲得干干净净。把欢乐与圣水洒向远方来客与过路人。以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欢迎,把友情传给四面八方的朋友。传统活动还有丢包求偶、跳孔雀舞与雄壮潇洒的象脚鼓舞、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商贸交易、物资交流等。

夜晚,当你躺在草坪上时,你就会看到一盏盏孔明灯从草坪上缓缓上升,带着人们的愿望,飞上天空。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就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傣历的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为期三至四天,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少女做他的妻子,少女们合计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龄最小的少女用酒让他吐露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原来他怕用自己的头发勒住脖子,少女们齐心协力当时就用头发勒住了他的脖子,魔王的头掉了下来,变成了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为了扑灭火,七个少女轮流抱着他的头,其他人不停地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扑灭了火并把魔王的头扔到了江里,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七位勇敢的少女就每年都过泼水节。

最让傣族人难忘的是1961年的泼水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来到了傣寨,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总理笑容满面地接过了象牙鼓,和人们一起跳舞,傣族人们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多么快乐的泼水节呀!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到傣家做客吧!

为什么傣族要过“泼水节” 说起傣族,人们自然会想起它那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原来是傣族的傣年历,傣语称“金比迈”,意为新年,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新年之前,傣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备买食品,穿新衣,“金比迈”期间, 傣族要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有堆沙、浴佛、放高升等等,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泼水,泼水分为“文泼”和“武泼”。文泼是对长辈或尊敬者的祝福, 用茶叶的树枝或鲜花蘸水轻轻泼洒,还要向被泼者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武泼”是名副其实的泼水,不用杯子泼,不用碗泼,而是用水盆泼,不管是在哪儿,都可 以将盆中的水泼出去,被泼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发怒。 为什么傣族要过泼水节?这一定是大家心中的疑问,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一个凶残的魔王,他魔法高超,横行霸道,刀枪不入,水淹不死,火烧不化。他抢了七个美女为妻。他的第七个妻子是善良、美丽、聪明的 人间公主—楠粽布。有一年傣历傣族地区有一个凶残的魔王,他魔法高超,横行霸道,刀枪不入,水淹不死,火烧不化。他抢了七个美女为妻。他的第七个妻子是善 良、美丽、聪明的人间公主—楠粽布。有一年傣历新之际,楠粽布趁魔王酒醉,假意奉承,从魔王口中得到一个秘密,不可一世的魔王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用自己 的头发勒自已有脖子。待魔王熟睡后,他机敏的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把它勒在魔王的脖颈上,魔王顿时身首分离,但它的头却变成一团火,滚到哪里烧到哪里。为 了防止魔头之火蔓延,她和另外六个姐妹轮流把魔王的头抱在怀里,大火不再燃烧了,直至它腐烂为止。为了洗掉七姐妹身上的污垢,人们便向她们泼水。 从此以后,傣族就有了泼水的习俗。这个传统表达了傣族人民憎恨残暴,歌颂善良的美好心愿。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水这生命的源泉,给人间万物带来生命,给勤劳的人们带来吉祥,给美丽的西双版纳带来美好的明天。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泼水节有这样一段历史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在傣族地区出现了一个十无恶不做的大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民女。弄得庄稼无人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暴,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大魔王有六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美丽聪明的姑娘。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七个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 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姑娘们便轮流抱大魔王的头。从此,这一天就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傣族人仿佛沉寂在一片四处飞溅、欢声笑语、水的海洋。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泼水节,全城上上下下到处一片欢声笑语。一张张兴奋、快乐的脸蛋刻在每个人的脸上。美好的记忆刻在每个人的心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少女做他的妻子。少女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少女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少女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少女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少女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少女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节日。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中旬,也就是傣历6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就相当于除夕.在这一天里,人们都去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尖的翘起,船舷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比赛胜利者将得到优胜大旗和奖品。人们还为他们端来一碗米酒,洒去一把把糖果,跳起别具一格的"依拉贺"民族舞蹈,为他们加油喝彩。

最后一天是元旦。"元旦"这一天处处人山人海。人们都进行着有趣的活动,比如深受人们欢迎的游戏"放高升"和"丢包"。

中间相隔的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10时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水桶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还滴入几滴香水,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拿个民族,都互相泼水,彼此祝福,以求消灭灾病,祈愿风调雨顺。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伴和着欢声笑语,达到快乐的最高潮。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6月24日到6月26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在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需要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在这个炫丽多彩的假期里,最令我难忘的是农历七月七了。那是傣族的傣族泼水节。

今天的天空蓝蓝的,像一段蓝色的缎子。白白的云像一根根被发酵过的棉花糖,又像在蓝色绸缎上的白云,真是一个好天气。“傣族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去买了小盆子。开始泼水了,我们每个人的小盆子里都盛满金银的水,然后,泼向别人,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我和姐姐笑啊,跳啊!是多么开心,快乐。玩的可起劲了!

当天除了泼水,海上抓鸭和过福桥活动!傣族泼水节的第二天,抓鸭子比赛开始了!只见一个个大哥哥勇猛的跳下水去抓鸭子,哇!看着大哥哥们抓到一只只鸭子可好玩了。到过福桥,只见桥是用芭蕉叶做的别说大人了,连我上去桥都要沉了。一个大姐姐第一个上福桥,只见她一直跑一直跑,到中间的时候她跑偏了直接就掉到了水里。这时我问外公:“外公,为什么要抓鸭子、过福桥啊?”外公得意地说:“抓到鸭子说明你今年会交好运,过了福桥就保你一生平安!”这时外公叫我看福桥。哇!一个阿姨她竟然过了福桥。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傣族人民最快乐的节日。如果想去真正体验一下傣族泼水节的快乐,就去保亭做客吧!

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很多寓意美好的节日,泼水节就是其中一个。

传说傣族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有个聪明的姑娘被魔王的选为第7个妻子,她也恨透了魔王,但是表面上不露声色。有一次她陪魔王喝酒,趁机打听到了魔王的弱点:只要用魔王的头发勒住他的脖子他的头就会滚下来。于是她把魔王灌得大醉,拔了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但是魔王死了以后还是不肯放弃作恶。他的头滚到哪儿哪儿就灾难连连,扔到水里,水就波涛汹涌;埋在地下,到处臭气熏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住他的头才不会发生灾难。于是,7个妻子轮流抱着魔王的头,直到魔王的头化为灰烬。人们拿来水给这7个姑娘净身。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慢慢变成现在的泼水节。

泼水节象征着幸福,好运。泼水节还叫浴佛节。在泼水节这天,人们都会去一个广场上,等主持人说开始,广场上的喷泉就开始喷水,这时候人们带的盆子都可以去喷泉里舀水,互相泼水,不管泼的人还是被泼的人,脸上都洋溢笑容。因为被泼的人有好运,泼的人给别人带来了好运,谁能不开心呢?

真希望能亲自去傣族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傣族神圣的泼水节,亲眼看看泼水节的盛况,亲耳听听他们欢乐的笑声。

早上,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几个朋友一同前往赤岸的大桥村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原先,我以为这里的泼水节应该是往别人身上洒几滴水,表示祝福。可一到大桥村才知道,原来在一个大场地上有一些不深的水,人们在里头用脸盆盛上水,互相泼对方,和打水仗没什么两样。

我看了觉得挺新鲜的,于是和几个伙伴一起去向大人要钱买脸盆,就头也不回地跑回场地上。一路上,那些人们看见我们身上一滴水也没沾,便向我们笑了笑,与此同时,他们正拿着盛满水的脸盆,在我们不注意时,把水泼向我们身上。我们往都是水的场地上走去,准备向弱不禁风的小孩儿发出“进攻”。

刚走到场地上,我们也用脸盆盛起水向他们泼去,他们表面上看去什么也禁不住,但在我们面前又毫不示弱,马上把水泼向我们,一刻也不停。在阳光的照射下,使被水泼过的大家,身上闪耀着淡淡的光,暖洋洋的。不一会儿,我们身上又有了一层汗,很热很热。追追跑跑。我们马上变的疲惫不堪,幸好妈妈及时赶到,要不然可能会躺在水面上睡着呢!

我们恋恋不舍地望着欢乐玩耍的人们,但是不得不走了。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妖魔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妖魔。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妖魔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妖魔,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妖魔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妖魔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妖魔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妖魔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女生做他的妻子。女生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女生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女生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女生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女生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女生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临天他们先到,所以就买泼水的盆子,我们到了锦绣中华的时候就拿着水盆去泼水了,我们先去换衣服,换好衣服就拿着水盆进入泼水区。

我先装了一盆水,往岸上跑,走到哪里就泼到哪里,这时,我走到装水的地方,正准备装水,突然,从旁边泼来水,我装好水正要泼的时候,岸上的人用巨型水抢来喷我,我赶紧跑,但还没跑两步,那水就向我背上射来,冲击力十分大,一下把我打到了地上,我十分生气,于是,我装了一盆水,来了两次旋转式泼水,结果十分糟糕,根本就是两面夹击,先是泼来水,紧接着是巨型水抢的射击,紧接着又是泼水,接着又来泼水,把我打得满地找牙。

我开始了我的报复计划,我在岸上找到了一架巨型水抢我向下面的人射击,只要有人来,无论是大人小孩,我统统向他们的脸部射击,我看着一个接着一个人被我的十分狼狈,满地找牙,心里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水里的人就开始了反抗,先我疯狂的泼水,他们反败为胜。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去游泳池里游泳那里的游泳池有海浪,我们现在那里完了一会儿水中抓人,接着我们就去冲海浪,我们发现只要到越高的地方海浪就越高,冲完海浪我们又去泼了一会水就回家了。

我很开心,这真是个疯狂的泼水节。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对傣族人来说,这个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人民会放假三天来欢度他们这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节日。

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傣族得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我最喜爱得要数泼水节了!

泼水节又是傣族得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得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得水、祝福得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得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得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得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得跳孔雀舞﹔有得跳“五腊嗬”﹔有得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得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听说过泼水节吗?那是只有傣族才过的节日啊!我先为你介绍介绍这个节日吧!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会持续三到七天,人们都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我这回也是有幸来到傣族的老家——云南,参加了一次泼水节,那真是有意思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身穿着傣族专门用来庆祝泼水节的服装,等待着一声令下一听到声音,我立刻以“光速”冲向水池,拿起一个盆子,装满水,一摇,向刚来的几个人泼了过去,几个跑得快的人还没碰到盆子,就被我破成落汤鸡,我在装满了水,在泼几个刚来的人,又被我泼成了落汤鸡,我正笑的合不拢嘴呢。忽然我身后一凉,原来他反击了,我急忙抓起盆子装满水就跑,泼出去。我反复这这两个动作,但我却感受到无比欢乐,也不知泼了多长时间,妈妈说我们应该回旅馆了,可是总觉得没玩够。看着还在泼的人们,心里真是羡慕啊!

傣族可是一个敬水,爱水的民族,他们认为水代表着吉祥,符合健康,因此被泼的水越多好运也越多。真希望再能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啊!

傣族泼水节的论文题目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其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泼水节传说是这样由来的:有一个残暴的恶魔已有7个妻子,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们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是啊!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就像每个子女。而我,却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平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火魔。火魔无恶不作,她抢走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谁也没有办法。七个姑娘得知用火魔的头发可以勒死他的消息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可是火魔的头却到处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受灾,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来。姑娘们便轮流抱火魔的头,每轮一次是一年,这样,村民才免于灾难。后人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就在这一天相互泼水,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泼水节那天,人们早早地为佛洗了尘,接下来就是相当精彩的泼水活动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缤纷的服饰后,更像孔雀一般美丽。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他们拿着各种装水的器具,尽情地相互泼洒,最终一个个都变成“落汤鸡”。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绽放。人们的头发被淋湿了,衣服被淋湿了,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人们在你泼我、我泼你的过程中泼出了感情,泼出了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节日期间,人们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其它节目,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人们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想,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水这生命的源泉,给人间万物带来生命,给勤劳的人们带来吉祥,给美丽的西双版纳带来美好的明天。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泼水节有这样一段历史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在傣族地区出现了一个十无恶不做的大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民女。弄得庄稼无人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暴,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大魔王有六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美丽聪明的姑娘。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七个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 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姑娘们便轮流抱大魔王的头。从此,这一天就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傣族人仿佛沉寂在一片四处飞溅、欢声笑语、水的海洋。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泼水节,全城上上下下到处一片欢声笑语。一张张兴奋、快乐的脸蛋刻在每个人的脸上。美好的记忆刻在每个人的心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少女做他的妻子。少女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少女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少女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少女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少女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少女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节日。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中旬,也就是傣历6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就相当于除夕.在这一天里,人们都去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尖的翘起,船舷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比赛胜利者将得到优胜大旗和奖品。人们还为他们端来一碗米酒,洒去一把把糖果,跳起别具一格的"依拉贺"民族舞蹈,为他们加油喝彩。

最后一天是元旦。"元旦"这一天处处人山人海。人们都进行着有趣的活动,比如深受人们欢迎的游戏"放高升"和"丢包"。

中间相隔的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10时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水桶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还滴入几滴香水,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拿个民族,都互相泼水,彼此祝福,以求消灭灾病,祈愿风调雨顺。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伴和着欢声笑语,达到快乐的最高潮。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6月24日到6月26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在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需要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在这个炫丽多彩的假期里,最令我难忘的是农历七月七了。那是傣族的傣族泼水节。

今天的天空蓝蓝的,像一段蓝色的缎子。白白的云像一根根被发酵过的棉花糖,又像在蓝色绸缎上的白云,真是一个好天气。“傣族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去买了小盆子。开始泼水了,我们每个人的小盆子里都盛满金银的水,然后,泼向别人,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我和姐姐笑啊,跳啊!是多么开心,快乐。玩的可起劲了!

当天除了泼水,海上抓鸭和过福桥活动!傣族泼水节的第二天,抓鸭子比赛开始了!只见一个个大哥哥勇猛的跳下水去抓鸭子,哇!看着大哥哥们抓到一只只鸭子可好玩了。到过福桥,只见桥是用芭蕉叶做的别说大人了,连我上去桥都要沉了。一个大姐姐第一个上福桥,只见她一直跑一直跑,到中间的时候她跑偏了直接就掉到了水里。这时我问外公:“外公,为什么要抓鸭子、过福桥啊?”外公得意地说:“抓到鸭子说明你今年会交好运,过了福桥就保你一生平安!”这时外公叫我看福桥。哇!一个阿姨她竟然过了福桥。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傣族人民最快乐的节日。如果想去真正体验一下傣族泼水节的快乐,就去保亭做客吧!

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很多寓意美好的节日,泼水节就是其中一个。

传说傣族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有个聪明的姑娘被魔王的选为第7个妻子,她也恨透了魔王,但是表面上不露声色。有一次她陪魔王喝酒,趁机打听到了魔王的弱点:只要用魔王的头发勒住他的脖子他的头就会滚下来。于是她把魔王灌得大醉,拔了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但是魔王死了以后还是不肯放弃作恶。他的头滚到哪儿哪儿就灾难连连,扔到水里,水就波涛汹涌;埋在地下,到处臭气熏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住他的头才不会发生灾难。于是,7个妻子轮流抱着魔王的头,直到魔王的头化为灰烬。人们拿来水给这7个姑娘净身。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慢慢变成现在的泼水节。

泼水节象征着幸福,好运。泼水节还叫浴佛节。在泼水节这天,人们都会去一个广场上,等主持人说开始,广场上的喷泉就开始喷水,这时候人们带的盆子都可以去喷泉里舀水,互相泼水,不管泼的人还是被泼的人,脸上都洋溢笑容。因为被泼的人有好运,泼的人给别人带来了好运,谁能不开心呢?

真希望能亲自去傣族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傣族神圣的泼水节,亲眼看看泼水节的盛况,亲耳听听他们欢乐的笑声。

早上,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几个朋友一同前往赤岸的大桥村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原先,我以为这里的泼水节应该是往别人身上洒几滴水,表示祝福。可一到大桥村才知道,原来在一个大场地上有一些不深的水,人们在里头用脸盆盛上水,互相泼对方,和打水仗没什么两样。

我看了觉得挺新鲜的,于是和几个伙伴一起去向大人要钱买脸盆,就头也不回地跑回场地上。一路上,那些人们看见我们身上一滴水也没沾,便向我们笑了笑,与此同时,他们正拿着盛满水的脸盆,在我们不注意时,把水泼向我们身上。我们往都是水的场地上走去,准备向弱不禁风的小孩儿发出“进攻”。

刚走到场地上,我们也用脸盆盛起水向他们泼去,他们表面上看去什么也禁不住,但在我们面前又毫不示弱,马上把水泼向我们,一刻也不停。在阳光的照射下,使被水泼过的大家,身上闪耀着淡淡的光,暖洋洋的。不一会儿,我们身上又有了一层汗,很热很热。追追跑跑。我们马上变的疲惫不堪,幸好妈妈及时赶到,要不然可能会躺在水面上睡着呢!

我们恋恋不舍地望着欢乐玩耍的人们,但是不得不走了。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妖魔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妖魔。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妖魔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妖魔,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妖魔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妖魔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妖魔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妖魔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女生做他的妻子。女生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女生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女生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女生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女生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女生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临天他们先到,所以就买泼水的盆子,我们到了锦绣中华的时候就拿着水盆去泼水了,我们先去换衣服,换好衣服就拿着水盆进入泼水区。

我先装了一盆水,往岸上跑,走到哪里就泼到哪里,这时,我走到装水的地方,正准备装水,突然,从旁边泼来水,我装好水正要泼的时候,岸上的人用巨型水抢来喷我,我赶紧跑,但还没跑两步,那水就向我背上射来,冲击力十分大,一下把我打到了地上,我十分生气,于是,我装了一盆水,来了两次旋转式泼水,结果十分糟糕,根本就是两面夹击,先是泼来水,紧接着是巨型水抢的射击,紧接着又是泼水,接着又来泼水,把我打得满地找牙。

我开始了我的报复计划,我在岸上找到了一架巨型水抢我向下面的人射击,只要有人来,无论是大人小孩,我统统向他们的脸部射击,我看着一个接着一个人被我的十分狼狈,满地找牙,心里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水里的人就开始了反抗,先我疯狂的泼水,他们反败为胜。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去游泳池里游泳那里的游泳池有海浪,我们现在那里完了一会儿水中抓人,接着我们就去冲海浪,我们发现只要到越高的地方海浪就越高,冲完海浪我们又去泼了一会水就回家了。

我很开心,这真是个疯狂的泼水节。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对傣族人来说,这个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人民会放假三天来欢度他们这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节日。

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傣族得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我最喜爱得要数泼水节了!

泼水节又是傣族得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得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得水、祝福得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得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得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得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得跳孔雀舞﹔有得跳“五腊嗬”﹔有得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得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听说过泼水节吗?那是只有傣族才过的节日啊!我先为你介绍介绍这个节日吧!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会持续三到七天,人们都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我这回也是有幸来到傣族的老家——云南,参加了一次泼水节,那真是有意思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身穿着傣族专门用来庆祝泼水节的服装,等待着一声令下一听到声音,我立刻以“光速”冲向水池,拿起一个盆子,装满水,一摇,向刚来的几个人泼了过去,几个跑得快的人还没碰到盆子,就被我破成落汤鸡,我在装满了水,在泼几个刚来的人,又被我泼成了落汤鸡,我正笑的合不拢嘴呢。忽然我身后一凉,原来他反击了,我急忙抓起盆子装满水就跑,泼出去。我反复这这两个动作,但我却感受到无比欢乐,也不知泼了多长时间,妈妈说我们应该回旅馆了,可是总觉得没玩够。看着还在泼的人们,心里真是羡慕啊!

傣族可是一个敬水,爱水的民族,他们认为水代表着吉祥,符合健康,因此被泼的水越多好运也越多。真希望再能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啊!

毕业论文关于傣族泼水节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带着你们去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傣族人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所以他们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他们的村寨都由一幢幢精致的竹楼组成,这些竹楼小院别具一格,只能用一句“树满寨,花满园”来形容。傣族人也同样的能歌善舞,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语中的“戛洛涌”,这是在傣族人民中流传最广泛的舞蹈——孔雀舞。孔雀舞舞姿曼妙,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傣族民间艺人表演孔雀舞。 傣族人的孔雀舞闻名世界,他们的泼水节也是出了名的。泼水节源于印度,经过缅甸之后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这个民俗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艳花朵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泼水节期间,也有像我们汉族的端午节一样有个划龙舟的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条条披红挂绿的龙舟在锣声中.呼喊声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到了晚上,还要举行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花,放高升时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光彩夺目,犹如花团锦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我的介绍,你应该对傣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国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1]。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约3000万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2]。 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朝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民族文化 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医学 傣医(傣族)、蒙医(蒙古族)、朝医(朝鲜族)、维医(维吾尔族)、藏医(藏族)、壮医(壮族),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六大民族医药体系。 文学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戏剧 傣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3]。 舞蹈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泼水节,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西双版纳、德宏的传说都是由“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得来,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难忘泼水节 周恩来:1961年4月13日——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美丽的孔雀之乡——西双版纳景洪,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泼水节 。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 。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到来,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拥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四月的西双版纳正是凤凰花盛开的季节。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持银盆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从此以后,西双版纳景洪在全国乃至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周总理在景洪期间,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为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而努力。 北京民族园举办傣族泼水节

导语: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 ),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下面是我整理的傣族泼水节相关作文,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参考。

泼水,在人们的脑中并不陌生吧?一提到它,几乎每个人都会兴奋,搂着盆子,灌着清水,轻轻朝别人一泼,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吉祥、健康和幸福。

在云南,泼水节是傣族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因为它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就像汉族人民过新年一样,泼水节这个日子是傣历的新年,一般在四月的中旬开始联欢。傣家人过泼水节要祭祀先灵、泼水祝愿、赛龙船和放火花等等。

在泼水节期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艳丽的服饰像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儿,显得异常耀眼。人们挑着清水,徒步走到佛寺庙里给佛像沐浴,以求自己多福少灾,这就是浴佛。离开佛寺后,泼水节就走到了最重要,也最开心的时候——泼水。在广场上,不管男女老少,人们提着盆子,在水池中舀一大碗水,见到谁就把盆中的水泼洒出去,被泼到水的人也不生气,两个人只是一笑而过。在他们看来,这可不是战争,而是报求平安的仪式罢了。

记得我在那一次去云南的西双版纳旅行,赶上了傣族人的泼水节。人们围在圆形的广场周边,拎着红色的塑料盆,随时准备着大乐一场。随着主持人的发令,人们冲进水池中,把盆子按进水里,再一提,满满的一碗清水当做消灾多福的符咒,挥动手臂,把一碗水撒出来,像是把一年的灾难全部驱赶了。浸在别人的`身上,像是把一年的福气全部沾上了。广场上,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位的人,在这一刻,全都同一级别,同一民族,用相异的方言叙说着相同的祝福。

瞧,傣族那欢乐的泼水节!虽然它并不是全国人民印象最深刻的节日,但对于傣族人来说,它是傣家凝结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泼水节是带来无穷欢乐的节日!

傣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我最喜爱的要数泼水节了!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迎新的节日,快乐的节日!我爱傣族的泼水节!

水珠漫天飞舞,

水花比比皆是;

人们欢声笑语,

齐唱傣家欢歌。

没错,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一个隆重的节日,一个必不可少的节日,一个令我向往已久的节日。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橄榄坝亲身体验了一回“泼水节”的欢乐。

“泼水节”活动在一个圆形的大广场上进行。我们都换上了傣族的传统服饰。

活动前,首先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人们打起了大鼓,吹响了号角,全场气氛立即变得肃穆起来。接着,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黄袍,头戴金冠,手执话筒,威严地坐在一张藤椅上,由一只大象驮着,庄严的绕场三周。同时与所有在场的人一起,亮出嗓子,放开声音,尽情地大声喊叫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三周绕毕,从东边涌出一群傣家姑娘,约摸二十出头的样子,长得很俊俏,手挽一张花伞,上着短衣,下着筒裙,足蹬一双绣花虎头布鞋,跳起了优美的、欢快的、流畅的舞蹈;又从西边冒出一群傣族姑娘小伙儿,或扮孔雀,或扮蝴蝶,或扮青蛙……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扮,一袭素衣长纱儿,翩翩起舞,但不多时,便又款款地退了下去。正当人们被东边姑娘们的舞姿所吸引住时,忽然,只听见主持人用傣语厉声高叫到:“放——水——!!!”。须臾间,但觉眼前一亮,喷泉就喷出了水。顷刻间,水便溢满了大半个广场!泼水活动此时正式开始。

起初,人们“对泼”,也就是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端着盆子舀着水就泼,若是被泼到了,就还得“回敬”人家一盆,显得甚是杂乱无章。接着,方才跳舞的姑娘们,纷纷弃了花伞,端了盆子,对着人群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跳舞时还没用完的劲儿,全都用在了对人群的泼水上;而人群呢,也尽量地围成一个圈子,向她们泼,也同样是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人们泼着、笑着、闹着,尽情地徜徉在这欢乐的海洋中。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人自朝天空泼十七泼,最后又以一次“对泼”,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也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盆,结束了这次“泼水狂欢”。

虽然,我早已返回家乡,虽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虽然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但我的耳畔仍回荡着“噗噗”的泼水声和“哗哗”的流水声,我眼前还时常浮现出一幕幕欢乐的泼水场景。.

这次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它依然会让我记忆犹新;那些场景依然会让我历历在目。

关于龙舟运动员技术的文献论文

划龙舟虽然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但他也属于一项户外运动,下面就由我给大家带来划龙舟的技巧和训练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划龙舟的技术分析

我们都知道船要前进,必须通过桨对水作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船向前运动。由于赛龙舟是特殊的运动项目,技术上既要符合人体结构的合理性,又要在划桨时不要产生有碍前进的分力,尽可能发挥肌肉的力量,因此划龙舟技术是纵向与横向结合的合理技术。

当前的技术发展实际是动作实效,这要从动力效果和动力消耗两方面分析,即划水的角度、路线、距离、速度,以及移桨所产生的支撑力和船前进时受阻程度之间的对比。一切技术的改进,都将以维持合理身体姿势为条件的,因此合理的划龙舟技术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只有技术符合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机能,获得最大实效。

(2)要符合流体力学的某些原理,充分利用水的特殊性创造动力。

(3)合理技术必须以整体实效为前提条件,并考虑局部技术和得失,结合个人条件发挥个性技术。

(4)合理技术必须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并能利用规则条文的有利部分改进技术。

(二)划龙舟的技术动作方法

1、动作名称

从划龙舟运动员的职能来划分,可分为划手、鼓手、锣手、舵手。

划手的身体姿势大概可以分为坐姿、站姿、单脚跪姿。从力学角度讲,坐姿较为合理,站姿、单脚跪姿多在民间的比赛中出现。合理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划水的阻力,有利于两臂的活动,使得动作配合更协调、更有力,但其他姿势在民间比赛过程中出现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气氛。

鼓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鼓、坐打鼓、单脚跪姿打鼓。鼓点、鼓法各有不同,与当地传统有很大关系。

锣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锣、坐着打锣。民间比赛中锣手常男扮女装。但正式比赛锣手要和运动员统一着装,不许做多余的动作。

舵手的姿势有站立把固定舵、站立把活动舵、坐着把活动舵。民间比赛的舵长短不一,舵手还可以参加划水,但正式比赛的舵有统一规格,舵手不能参加划水。

2、动作方法

划手动作方法由坐姿、握桨、入水、拉手、御水空中移桨和集体配合、节奏等技术组成。

(1)握桨。右排的划手左手先放在桨把的上端,四指从外向内并拢,掌心紧贴桨把上端,大拇指从内向外包住桨把。右手在桨的下端(桨叶与桨把的交界处),四指从外向内并拢,大拇指从内向外包住桨把。划行时要自然放松,不能握得太紧,以免手心起泡。左排坐姿的握桨要领与右排一样,只要左、右手换位就行了。

(2)坐姿。右排划手的身体保持坐姿,右大腿外侧紧靠船边,右腿弯曲,脚掌后自己座位下的隔板,左腿半屈,脚掌前撑前排隔板(左、右腿也可互换)。左排划手的坐姿与右排相反。

[动作关键] 合理利用两腿前蹬后撑的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利用身体前俯,躯干扭转,充分做伸肩动作。拉水时脚要前蹬,移桨时脚要后撑。

(3)入水。左排划手划水时,身体前倾,转动躯干,右肩前伸。背部、肩部发力传给左臂,左肘关节微屈,抬肘,形成高肘动作。在桨入水瞬间,左臂用力向下压桨至拉水完毕。桨入水时右臂向前伸直,桨入水的角度为80‘—90*比较合理,桨入水后,右臂后拉,肘关节不能向外伸,整个动作类似火车轮的传动臂。

[动作关键] 桨入水的角度一定在80°—90°之间。桨入水时,左臂下压,右臂后拉。

(4)拉水。桨入水后划手马上要拉水,拉水时右臂后拉,左臂向下压桨,右腿(或左腿)前蹬隔板,躯干有后移动作,拉水距离为1~,拉水时桨要垂直水面。

[动作关键] 拉水距离要尽量长,拉水时间尽可能短而快。

(5)桨出水。在桨拉水结束后的出水动作。出水时,左臂放松,上抬提桨。右腕内扣,上抬提桨,使桨叶御水。

[动作关键] 左、右臂放松上抬提桨,桨不能提得太高,刚过水面就可以了。

(6)前推移桨。比较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左手下压,使桨几乎与水面平行,接着右臂往前推桨,然后入水。这种方法适合风浪较大的比赛场地,运动员身体不高,但手臂力量大。

②左、右臂上抬前推。前推过程中桨叶不能碰着水面,以免产生阻力。也不能提得太高,影响向前伸展手臂、入水时间以及划行的速度。

[动作关键] 移桨过程中左、右臂一定要放松,为拉水过程作准备。

(三)划龙舟动作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1、划龙舟动作教学方法与建议划

龙舟教学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既有体育的性质也有教育的性质,因此划龙舟教学过程必须以教育学和体育理论作指导,深入研究龙舟教学的特点、过程、原则、方法,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划龙舟的教学质量。

(1)龙舟教学的特点。龙舟与其他体育项目比较,在教学环境和运动生理方面有如下几个不同因素:

①教学环境。划龙舟教学大部分时间在船上进行。由于船在水面上下、左右摇晃使得初学者坐立不稳,易产生怕水心理。并且船摇晃不定使初学者不易掌握平衡,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②运动的动力来源。龙船的前进力是人体利用桨作用于水而获得的,它是通过第三者的`传递后才能获得动力的一种运动,因此增加了运动员对理解技术理论的难度。

由于上述几种因素,形成了划龙舟教学所特有的特点:确保安全是划龙舟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场地、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安排方面,都要从保证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来考虑。对于初学者,首先不是教动作,而是先熟悉船在水中的环境,使学生逐渐适应环境,克服怕水心理,然后再进行动作教学。

(2)划龙舟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划龙舟教学的目的主要使学生掌握龙舟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划龙舟教学中必须以练习方法为主,辅以语言和直观的方法。

划龙舟的教学一般采用分解教学法,即把一个完整龙舟划手动作周期合理地分成人水、拉水、御水、空中移桨四个部分,然后逐步地进行教学,最后达到全部掌握。

2、龙舟动作技术练习方法

(1)划手动作技术的学习与练习方法。

根据直观性、循序渐进、巩固性的教学原则要求,龙舟划手动作技术的教学顺序是:完整动作技术的介绍一分解成几个动作教学一入水一拉水一御水—空中移桨——连贯完整动作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进行完整动作示范,再进行分解动作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要点,然后在陆上做模仿练习。模仿分徒手练习、持桨划水练习。经过多次的模仿持桨练习后,再经完整连贯配合练习,达到掌握划水动作节奏的目的。由鼓手打鼓指挥,节奏由慢逐渐加快,然后练习慢节奏划水(60桨/min)、中等节奏划水(90—100桨/min)和快节奏划水(120桨以上/min)三种节奏划水,最后练习起动划水技术,由于船是在静止中起动,故起动划水技术和途中划水技术不一样。起动划水一般采用深插后拉技术,具有桨叶吃水深,拉水时,两腿前蹬后撑,拉水距离长的特点。起动桨一般用8—10桨即可以进入途中桨。

(2)鼓手动作技术练习方法。

鼓手通常站在船头,是全队运动员的指挥中心,鼓手指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鼓手要求个子较小、体轻、灵活、节奏感强,因此在选人方面要求较高。鼓手练习顺序是:单手打鼓一双手打鼓。鼓点练习顺序是:40桨/min一60桨/min一80桨/rain一90桨/min一120桨/min,力求练习到鼓点误差不超过2桨/min。

[常见错误] 鼓点声音时大时小,前臂发力过硬,抬手打鼓时高时低,腕力控制不好。

[动作关键] 打鼓时思想集中,鼓点心中有数,控制腕力,落鼓快,鼓声不拖泥带水,声音清脆。

(3)锣手动作技术练习方法。

锣手在整个比赛中,起着传递鼓手与舵手之间的信息以及平衡船的作用。打锣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配合鼓手。鼓声响说明运动员桨入水,当御水提桨时,锣声即起,形成一个划水周期一鼓一锣的声音。一种是鼓手和锣手同时打,形成双音节奏。但锣声不要太大,运动员以听鼓声为主。最后一种是以2—3个划水周期打一次锣。这一种适合经过锣手训练的替补队员打锣。鼓手、锣手之间的默契程度,表明该队训练素质的高低。

(4)舵手。

舵手是龙船前进、调度的指挥中心,舵手的素质好坏影响全队的比赛情绪。对舵手的要求是:身材适中、灵活,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有临危不惧的性格。目前全国比赛的舵有固定舵、灵活舵。

[练习方法] 不管是固定舵还是灵活舵,锣手均要学习向左偏、向右偏、向左弯、向右弯、向左后转、向右后转、直线行进。

舵手撑舵时,眼看前方,注意鼓手、锣手的反应。身体稍弯腰前俯,两腿前后开立成弓步。当运动员拉水时,两腿用力向前蹬船。

3、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纠正错误动作,首先要观察动作是否正确。赛龙舟所需人数较多,观察错误动作的方法可采用分类观察法。教师将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分成几种类型,先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再纠正个别的错误动作。在纠正错误动作时,老师要反复讲明动作要领,耐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正确的动作,并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自己动作错误的原因,并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改进,才能收到效果。总之,在教学初期老师应注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否则纠正一个错误动作,往往比学习一个新动作还困难,而且有时纠正过的动作,如果不注意巩固,错误动作仍有可能重新出现,因此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已改正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4、龙舟动作教学的组织与要求

划龙舟教学和其他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一样,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龙舟多数是在江、河、湖、海上进行比赛和训练的,因此风浪大,水急,有漩涡,容易翻船。龙舟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高度的安全观念,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并在上课时认真落实,从而彻底避免事故发生。

关于龙舟教学的安全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癫痫病等疾病的学生一律不能上船。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2)要提前勘察上课场地的水情、地形,并准备好救护工具。

(3)对水性好的同学进行必要的水上救护知识及技术训练。

(4)如果训练中遇到风浪,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要站起来。

5、赛龙舟的训练方法

运动成绩是训练效果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训练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训练方法使用的有效程度。龙舟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大运动量的水上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近年来,全国比赛的要求统一,各省队技、战术差距不大,各队整体的身体素质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两点:运动员的一般训练应该包括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与专项身体素质(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的训练;运动员一般训练必须反映专项化的特点。

根据龙舟运动的特点,必须以水上训练为主,但不可忽视陆上训练对龙舟专项水平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将陆为水用、水陆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实践证明,陆上训练是赛龙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必须高度重视陆上练习。

6、划龙舟基础力量锻炼

虽然团结 配合是一方面,但是基础力量对赛龙舟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平时龙舟对员最好加强一下上肢力量,背部力量的锻炼。肌肉网提供的“力量训练宝典”中的相关部位动作,大家平时也多多加强。一周锻炼2-3次,一个月力量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龙舟动作技术练习方法

(1)划手举措技术的进修与练习办法:龙舟划手教养,分入水、拉水、御水、移桨、连接完好举措教养。模拟分徒手练习、持桨划水练习。经过屡次的模拟持桨练习后,再经完好连接共同练习,到达把握划水举措节奏的目标。由鼓手打鼓批示,节奏由慢逐步加速,而后练习慢节奏划水(60桨/分)、中等节奏划水(90—100桨/分)和快节奏划水(120桨以上/分)

三种节奏划水,最终练习起动划水技术,因为船是在停止中起动,故起动划水技术和途中划水技术不一样。起动划水一般采取浅插后拉技术,桨叶2/3吃水,拉水时,两腿前蹬后撑,拉水间隔长的特色。起动桨一般用3桨,10-15桨快桨即能够进入途中桨。

(2)鼓手举措技术练习办法。鼓手平日站在船头,是全队学生的批示中央,鼓手批示的优劣直接影响竞赛成果。鼓手要求个子较小、体轻、灵敏、节奏感强,因而在选人方面要求较高。鼓手练习次序是:单手打鼓、双手打鼓。鼓点练习次序是:40桨/分、60桨/分、80桨/分、100桨/分、120桨/分,力图练习到鼓点偏差不超越2桨/分。

举措要领:打鼓时思想集中,鼓点成竹在胸,把持腕力,落鼓快,鼓声不拖迁延拉,声响洪亮。

易犯过错:鼓点声响时大时小,前臂发力过硬,抬手打鼓时高时低,腕利巴持不好。

(3)锣手举措技术练习办法。锣手在全部竞赛中,起着通报鼓手与梢公之间的信息以及均衡船的作用。打锣有三种办法:一种是共同鼓手。鼓声音阐明学生桨入水,当御水提桨时,锣声即起,构成一个划水周期一鼓一锣的声响。一种是鼓手和锣手同时打,构成双音节奏。

但锣声不要太大,学生以听鼓声为主。最终一种是以2—3个划水周期打一次锣。这一种合适经过锣手训练的替补队员打锣。鼓手、锣手之间的默契水平,标明该队训练本质的上下。

(4)梢公。梢公是龙船行进、调理的批示中央,梢公的本质优劣影响全队的竞赛心情。

对梢公的要求是:身材适中、灵敏,脑筋苏醒,留意力集中,有见义勇为的性情。现在全国竞赛的舵有牢固舵、灵敏舵。

不论是牢固舵仍是灵敏舵,梢公均要进修向左偏、向右偏、向左弯、向右弯、向左后转、向右后转、直线前进。

举措要领:梢公撑舵时,眼看前方,留意鼓手、锣手的反响。身体稍弯腰前俯,两腿前后开立成弓步。当学生拉水时,两腿使劲向前蹬船。

划龙舟注意事项

1、首先要想成为龙舟队员也是要经过培训的,不是你想加入就能加入的,加入之前要对龙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特长等进行位置分工,接下来要进行十几天或者更长时间的训练,这个时候训练要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

2、赛龙舟要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举办民间划龙舟活动需在政府确定的时间和水域内进行。这个要提前和当地的政府部门沟通确定好,否则会出现重复的安排,影响龙舟的时间。

3、在龙舟进水之前要检查质量,请勿使用质量无保证的木质龙舟和“三无”玻璃钢龙舟。根据有关规定,龙舟每次上水前,龙舟队负责人、村(居)负责人应认真检查龙舟质量状况(适航状况)及救生设备配置情况。

4、另外,参加赛龙舟的朋友们需要穿救生衣,龙舟上水时,队员禁止携带贵重物品,救生衣使用率要达到100%,未穿救生衣者经发现一律停划。

5、比赛前不宜多进食,以免在划船过程中感到不适。如有队员感到不适,马上更换替补队员,商量比赛策略。比赛前适当做好准备活动,放松心情。

6、最后赛龙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不宜强烈运动的疾病或体弱、不熟悉水性的人不允许参与划龙舟,这个要特别注意。

我对此了解一点,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一项活动,起源于战国时期,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赛龙舟的习俗。

航海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基于航海CBT技术的航行实习教学探索 摘 要:海上航行实习一直是航海 教育 的重要环节。为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对航海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对航行实习教学进行系统调研,针对目前航行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CBT技术的发展及优势,分析研究航海CBT对航行实习教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航海CBT 航行实习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海上航行实习是航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思想、职业素质、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STCW78/95公约特别强调应加强对海员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评估,强调实践是第一位的。2012年已生效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我国制定的《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重点强调对提高海员实践技能的要求。[1] 1 航行实习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航运学校都对航行实践教学高度重视。上海海事大学作为国内少数几所具有独立教学实习船的本科高校,每年都对航行实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海上实践教学与原来的模式较为相近。先是在大三下学期由学校选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在校船上开展航行实习教学;而后大四下学期的 毕业 实习采用提前半年毕业、进入分配单位跟船实习的模式,对于毕业不从事船员工作的学生则统一安排在校船实习。[2] 通过系统调研近几年学校航海类本科生航行实习教学计划与考核资料,与实习教师学生的座谈交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自我实习带教经历,发现航行实习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①航行实习时间的增加伴随着学校人力物力投入成本的加大,师资配置压力增大,安全管理面临挑战;②在校期间(陆上)开展的实习准备工作除宣传片和动员会外,上船预前教育明显不足,导致学生上船后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认为航行实习仅仅是体验船员生活,造成教学资源浪费、难以达到预期目的;③教学方案中现场实操项目缺乏可操作性和连续性的指导,没有具体的成文教案,实践教学效果因教学人员的配置及具体人员安排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④实习结束回校后,教务部门很难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实习教学情况,反馈机制不健全。 2 CBT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计算机辅助培训CBT(Computer Based Training),是通过计算机教学软件辅助训练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图文、音频、视频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来实现。 现在计算机辅助训练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航空业培训中。国际上对航空CBT的研究和发展相当重视,已成立专业性组织――美国航空工业CBT委员会(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AICC),为航空业建立基于计算机培训系统相关的开发、发布和评估指南。[3] 航运界也在积极探索开发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手段。国外几个知名的航海软件供应商Videotel(英国唯视导海运国际公司)、挪威Seagull公司以及MGI International等开发了丰富的航海CBT训练单元模块。英国航海学会也对航海CBT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召开了多次“CBT@SEA”的专题研讨会,其在航海CBT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标准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国内航海类院校对于CBT技术的研究也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应用形式还比较零散,主要有模拟器培训、CAI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应用于海事局的货物积载培训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评估训练中。新兴的、基于视窗 操作系统 的低成本桌面化CBT技术,必将对航海实践教学形成有力支撑。 3 航海CBT适用于实践教学的优势分析 减少培训费用 CBT系统集文本、声音、动画、图像、视频剪辑于一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纸质海图、实物模型、训练模拟器等教学设施,甚至可以取代部分实物操作,从而大幅节省实践教学的训练费用。 提高培训效率 CBT系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易于将复杂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充分发挥学员多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Kongsberg Maritime(康斯伯格海事)的对比研究表明,航海CBT能提高受训者80%的 记忆力 。 提升学习兴趣 航海CBT技术是一个仿真技术和培训教学相融合的系统。使用者不只是看计算机屏幕,而是成为计算机屏幕上活动的一部分,有强烈的交互参与感,可以大大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 保证培训评估质量 航海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差异显著,而航海CBT技术的可重复性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差异。同时航海CBT因其采用标准化的评估手段,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还可以很好的保证考核结果符合统一公平的标准。 4 CBT技术对航行实习教学的推动作用 上船前准备工作方面 一般而言,学生上船前,作为学校有关领导和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都会通过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 安全教育 ,但在实习动员会上讲到的安全纪律教育,学生常常不以为然。如果将收集到的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案例通过CBT技术做成“基本安全培训”软件包展示给学生,相信可以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使学生初步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确保实习期间的安全。 航海CBT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自由性,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生在未上船前就可了解船舶教学实习的要求和内容等,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实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实习目标。航海CBT的应用更符合我国高校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船上教学方面 学生在船上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尽量利用实习船上的现有设备仪器、海上环境和现场情景,依照教学大纲来组织实践教学。但教学大纲覆盖面较广,实习指导教师往往只精通于本专业的知识且船上实习时间有限,导致实习任务难以圆满完成。现有的航海CBT软件大都根据STCW78/95公约针对船员船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将船员培训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专题,与我校正在构建的《海上实践教学案例库》有很大相似性。如果基于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构建航海CBT,并利用《海上实践教学案例库》中的项目和专题加以充实,借助航海CBT开展实践教学,不但是对教学大纲的有力支撑,而且可以有效缩减由于教学人员的配置及具体人员安排的不同而造成的教学效果差异。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差异较大,船上的设备和时间有限,通常传统的教学节奏完全由教师来控制,以照顾大多数为原则来把握,这就造成小部分的学生实习效果不良,或是为了照顾少数学生要推迟教学进度。航海CBT涵盖的信息量大,可重复性强,学生可以采取“暂停”或“回放”等功能反复演练,巩固学习效果。同时航海CBT能够较好的模拟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复杂过程及操作的理解和掌握,能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学生亦可进行反复练习。当学生同计算机对话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充分挖掘自我的学习潜力,提高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学习和培训效果。 实习考核方面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船上航行实习考核都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由于船上指导教师人数有限,考核常常要占去很多的宝贵时间,而且常出现反映考核评判标准不统一、主观因素过大的问题。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实习考核由实际操作考核,笔试和政绩表现综合确定。其中实操考试成绩占65%,笔试占20%,政绩表现占15%。一般情况下政绩表现成绩基本相同,笔试的比重较小,学生的成绩差异主要在于实操考试。实操考核一般为抽题考试、考官打分的形式,受题目难易和考官印象等因素影响较大。 航海CBT有内置的评估系统以及具有记录培训时间和培训者身份的功能,可以检验学员的培训的结果和质量。其中的自动打分功能更是量化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计算机的自动记录和评分系统还可以防止现场评估考核中考官主观因素导致评判标准不一致等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回校后 总结 反馈方面 航行实习结束返校后,学校的教务部门往往只能通过安排教师和学生座谈以及查阅 实习报告 册的方式了解航行实习情况,手段较为单一,获取信息手段较少。 航海CBT系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航行实习教学反馈机制。航海CBT中保留了大量的学生的使用以及考核数据,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轻松调查和分析在船航行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实习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航行实习质量。 (1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1306;2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参考文献: [1]冯德阶.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12(2):54―56. [2]王志明.基于远洋实习船的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3(2):51―54. [3]杜鹤民,余隋怀,初建杰.航空智能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的构建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1):69―76.

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功利型的龙舟竞渡,是指起始萌生阶段的龙舟竞渡,从时间上讲,大致在先秦。原始时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捞、渡水劳动,特别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争斗中,争相竞渡。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国人周处《风土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三国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征在《志》中写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上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自此,端午竞渡这一民俗统一在“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 龙舟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中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的赛龙舟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傣族的赛龙舟在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苗族的赛龙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赛龙舟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长者任鼓头,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关于正式竞渡,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而龙舟则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赛龙舟历史悠久,龙舟已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今碧江区)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舟基地位于大明边城景区(Ming Paradise)内,龙舟基地依托锦江而建,风景如画,不仅展现出锦江景区山水风光的魅力,更将作为展现地方特色龙舟文化的一个载体,以“端午活动体验和端午养生文化等主题活动传承龙舟文化,吸引游客,打造新兴的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以随时在这里体验端午节的乐趣,参与亲手包粽子、编五彩绳、祭龙、划龙舟、端午泼水节等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端午活动。历年端午节期间,在大明边城景区已举办过多次大型国家级龙舟赛事,例如中华龙舟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此外,每年的铜仁端午节赛龙舟也富有极深的群众基础,每年比赛期间均有来自全国的龙舟爱好者前来大明边城景区观看龙舟赛事。龙舟基地区位:贵州 · 铜仁市(碧江区).大明边城景区到达线路:1、大明边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水晶阁),距离铜仁市火车站3公里,距离铜仁高速出口 (南)公里,距离铜仁凤凰机场20公里,距离湖南凤凰古城50公里(高速),可十分便捷的到达景区。2、公交线路:铜仁市区有旅游观光1号线直达大明边城景区(票价元)。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研究论文

导语: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 ),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下面是我整理的傣族泼水节相关作文,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参考。

泼水,在人们的脑中并不陌生吧?一提到它,几乎每个人都会兴奋,搂着盆子,灌着清水,轻轻朝别人一泼,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吉祥、健康和幸福。

在云南,泼水节是傣族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因为它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就像汉族人民过新年一样,泼水节这个日子是傣历的新年,一般在四月的中旬开始联欢。傣家人过泼水节要祭祀先灵、泼水祝愿、赛龙船和放火花等等。

在泼水节期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艳丽的服饰像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儿,显得异常耀眼。人们挑着清水,徒步走到佛寺庙里给佛像沐浴,以求自己多福少灾,这就是浴佛。离开佛寺后,泼水节就走到了最重要,也最开心的时候——泼水。在广场上,不管男女老少,人们提着盆子,在水池中舀一大碗水,见到谁就把盆中的水泼洒出去,被泼到水的人也不生气,两个人只是一笑而过。在他们看来,这可不是战争,而是报求平安的仪式罢了。

记得我在那一次去云南的西双版纳旅行,赶上了傣族人的泼水节。人们围在圆形的广场周边,拎着红色的塑料盆,随时准备着大乐一场。随着主持人的发令,人们冲进水池中,把盆子按进水里,再一提,满满的一碗清水当做消灾多福的符咒,挥动手臂,把一碗水撒出来,像是把一年的灾难全部驱赶了。浸在别人的`身上,像是把一年的福气全部沾上了。广场上,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位的人,在这一刻,全都同一级别,同一民族,用相异的方言叙说着相同的祝福。

瞧,傣族那欢乐的泼水节!虽然它并不是全国人民印象最深刻的节日,但对于傣族人来说,它是傣家凝结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泼水节是带来无穷欢乐的节日!

傣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我最喜爱的要数泼水节了!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迎新的节日,快乐的节日!我爱傣族的泼水节!

水珠漫天飞舞,

水花比比皆是;

人们欢声笑语,

齐唱傣家欢歌。

没错,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一个隆重的节日,一个必不可少的节日,一个令我向往已久的节日。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橄榄坝亲身体验了一回“泼水节”的欢乐。

“泼水节”活动在一个圆形的大广场上进行。我们都换上了傣族的传统服饰。

活动前,首先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人们打起了大鼓,吹响了号角,全场气氛立即变得肃穆起来。接着,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黄袍,头戴金冠,手执话筒,威严地坐在一张藤椅上,由一只大象驮着,庄严的绕场三周。同时与所有在场的人一起,亮出嗓子,放开声音,尽情地大声喊叫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三周绕毕,从东边涌出一群傣家姑娘,约摸二十出头的样子,长得很俊俏,手挽一张花伞,上着短衣,下着筒裙,足蹬一双绣花虎头布鞋,跳起了优美的、欢快的、流畅的舞蹈;又从西边冒出一群傣族姑娘小伙儿,或扮孔雀,或扮蝴蝶,或扮青蛙……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扮,一袭素衣长纱儿,翩翩起舞,但不多时,便又款款地退了下去。正当人们被东边姑娘们的舞姿所吸引住时,忽然,只听见主持人用傣语厉声高叫到:“放——水——!!!”。须臾间,但觉眼前一亮,喷泉就喷出了水。顷刻间,水便溢满了大半个广场!泼水活动此时正式开始。

起初,人们“对泼”,也就是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端着盆子舀着水就泼,若是被泼到了,就还得“回敬”人家一盆,显得甚是杂乱无章。接着,方才跳舞的姑娘们,纷纷弃了花伞,端了盆子,对着人群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跳舞时还没用完的劲儿,全都用在了对人群的泼水上;而人群呢,也尽量地围成一个圈子,向她们泼,也同样是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人们泼着、笑着、闹着,尽情地徜徉在这欢乐的海洋中。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人自朝天空泼十七泼,最后又以一次“对泼”,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也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盆,结束了这次“泼水狂欢”。

虽然,我早已返回家乡,虽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虽然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但我的耳畔仍回荡着“噗噗”的泼水声和“哗哗”的流水声,我眼前还时常浮现出一幕幕欢乐的泼水场景。.

这次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它依然会让我记忆犹新;那些场景依然会让我历历在目。

傣族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小学课本中学过的,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记得配画是美丽苗条的傣族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身体弯出优美的曲线,端着水罐泼水。后来,因为孔雀舞喜欢上了杨丽萍,虽然舞者不是傣族而是白族姑娘,但舞姿是傣族的,从此傣族在我的心里就与美丽的女孩划上了等号,从此也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民族。 这次去云南,了解到一些傣族的习俗,才知道泼水节原来是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傣族过年一般是3-4天,第一天是除夕,经常有划龙舟等传统活动。中间的1或者2天既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于新年,这一天人们可以自由安排活动。最后一天就是傣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要用泼水活动来庆祝。所以傣历的元旦就是泼水节,这也是傣历最热闹的一天。 今年是傣历1369年,从4月13日—15日三天的时间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日子,而15日就是泼水节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口占30%多,是个傣族自治州,泼水节是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的队伍中,有的已经到过西双版纳多次,却从没有遇到泼水节,而我第一次到云南,就赶上了泼水节,好幸运。 我们抵达版纳首府所在地景洪时已是4月13日夜,也算赶上了旧年的尾巴。陪同人员在车上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当地的风俗,当地傣语称年轻漂亮的女子为“骚多力(音译)”,年轻男子为“毛多力”。有趣的称呼。于是,入乡随俗,不论长幼,我们所有的女同志被称作“骚多力”,而男同志成了“毛多力”。大家马上感觉年轻了几岁,个个容光焕发起来。 14日,公务安排,我们来到景洪市郊的勐养镇,在一个傣族寨子里访问了一个农户,在他家的吊脚楼上,一个穿着桔黄色傣裙、头上插着大朵花、身材苗条的傣族女子为我们倒茶,倒好后就坐到角落里,脸上一直带着羞涩的微笑。早就听说过“水一样的傣族姑娘”的说法,这个女子温柔的表情举止更让我怜爱。我忍不住坐到她身边和她聊起天来。她轻声细语地告诉我,她是这家人的邻居,来帮忙招呼客人,一会她还要和这家的女主人一起去“赶摆”。原来,因为这一天是新旧年之间的空白日,可以自由安排活动,镇子里就特意安排了“赶摆”——类似于我们的“赶集”。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去“赶摆”,但我想象成百上千个身穿节日盛装的、美丽的傣族女子聚在集市上,或各自或三五成群,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物品,该是多么美的一种景色! 第二天就是泼水节了,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有“泼湿一身,幸福一生”的说法,所以大家都要做好“失身(湿身)”的准备。大家哄然大笑,心里却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15日终于到了,阴雨了几天的天空突然放晴了,预报的最高气温超过30度,真是天公作美啊。 10点要先在景洪市的中心广场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之后泼水活动正式开始,我们计划参加完开幕仪式后,从广场一路泼着走回酒店。由于早上我们又开了个短会,快10点时才端上小水盆从宾馆出来。这时马路上已经有些急性子开始泼上了,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成了几个小伙子的目标,我们的陪同说“越是漂亮的女孩子就越容易被泼。”可不是吗,只有在这个日子,小伙子们可以无所顾忌地用这个方式来接近美丽的女孩。 急匆匆驱车前往中心广场附近的街道,因为实行了交通管制,车辆很少,间或缓慢地开过一辆卡车,也是一些单位组织的“泼水专业队”,他们在车斗里铺上塑料布,装满水,有5、6个人拿着盆子从车上舀水泼向路边的行人。路上,已经有不少人湿淋淋的了,还有不少人端着水盆或水抢正在寻找目标。 我们一行人中,我的年纪最小,心中早就象揣了一只小兔子,按捺不住地想跳下车加入泼水的队伍,但看别人都气定神闲的样子,不好表现出来,只好乖乖在车上坐着。 好容易到了广场附近,行人太多,车子再也开不进去,只好停下让我们下车。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女孩刚下车,就尖叫了一声,原来,不知何时车门口围上来了几个“毛多力”冲我们泼水,她没有提防被水枪射中了。我跟在她的后面,还没有来得及迈到地面上,一盆水已经兜头浇了下来。我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想藏到车里,可是更密集的水枪又射到了车里。这时,路边维持秩序的武警过来制止住那几个“毛多力”,我们几人才安全下了车。虽说气温超过了30度,这突如其来的一盆子水浇下来,还是立即冷得缩起脖子发抖,但是,也立即被这节日的气氛包围,心里又是新奇,又是兴奋。 广场上搭起了个大舞台,地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仪式已经开始,我们挤不到前边去,既看不清,又听不到,远远地只看到先是一排僧侣在台上,然后又是一排身穿傣裙的女子,大舞台的一侧,搭了一个小台子,两个电视台主持人站在上面。好几架摄像机对着两个台子,摄像机都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塑料布,只留下一个玻璃镜头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我们怕相机被水浇坏,都没有带相机,虽然没有留下影像是个遗憾,但没有了相机、手机这类的累赘,会玩的更开心。 站了好半天,刚刚头上身上被泼的水已经完全干透了,仪式终于结束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口令,大舞台旁边的几个碗口粗的水枪同时打开,喷向人群。人们叫着笑着躲闪,然后纷纷端起了自己的水盆、水缸、水枪,把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清水泼向身边的人。 整座城市立即成为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我们按照事先的计划,开始向宾馆方向走,边走边泼。 路边间隔不远就有几个水龙头,供人们取水,大约这也是傣族自治地方特有的公共设施吧。于是马路上有的在接水,有的在泼水,有的在躲水。 果然如陪同人员所说,“骚多力”经常成为靶子。美丽的女孩子们躲着、跳着、叫着、笑着。她们的衣服在水的浸润下,紧贴在身上,玲珑的身体曲线一览无余,不用说“毛多力”大饱了眼福,就连我也觉得美不胜收。她们轻盈躲闪的身姿和清脆悦耳的笑声无疑是此刻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一行人是从30出头到50多岁年龄的人组成,年纪大点的人大概是担心破坏了身为领导的庄重形象,开始时似乎有所顾忌,可是没过一会,也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忍不住加入了泼水的队伍,并且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别人的慷慨馈赠——湿了身。 由于一行人中我最年轻,所以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被“围泼”脱不了身时,他们就冲进来“解救”。有几次,水泼进我的耳朵里,好容易把水控了出来,不一会又被泼了更多进去。也有几次我试图挤进接水的人群,多接点水以便“自卫”和“反击”,但每每是还没有接到水,就被几盆不知来自何方的水着实地泼中,眼睛都睁不开,只好快速逃离。 可是如果只是留意提防马路上的泼水者,还是不够的。因为不时地会有一盆水从天而降,抬头看,会发现路边楼房的窗户露出几张得意的笑脸。 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的我虽然样子十分狼狈,心里却颇为得意。原来我还是很受“毛多力”青睐的,彷佛满身的水令自己平添了许多自信。 不知道傣族最初的泼水节是否这样热烈?我想,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到来,还有水枪这样专门工具的使用,大概让傣族的泼水节变了味道,更象是一年一度的狂欢了。 回宾馆不到2公里的路程,竟走了近两个小时。 在宾馆的大厅,有不少游客已经收拾好行囊要去赶飞机,看着他们干爽的头发和衣服,知道他们没能亲自体验泼水活动。他们望我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羡慕和遗憾。湿淋淋的我们骄傲地走过他们身边时,还沉浸在水的喜悦中,回到房间,我才发现,双腿已经累软,站都站不稳了。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水这生命的源泉,给人间万物带来生命,给勤劳的人们带来吉祥,给美丽的西双版纳带来美好的明天。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泼水节有这样一段历史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在傣族地区出现了一个十无恶不做的大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民女。弄得庄稼无人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暴,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大魔王有六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美丽聪明的姑娘。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七个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 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姑娘们便轮流抱大魔王的头。从此,这一天就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傣族人仿佛沉寂在一片四处飞溅、欢声笑语、水的海洋。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泼水节,全城上上下下到处一片欢声笑语。一张张兴奋、快乐的脸蛋刻在每个人的脸上。美好的记忆刻在每个人的心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少女做他的妻子。少女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少女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少女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少女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少女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少女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节日。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中旬,也就是傣历6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就相当于除夕.在这一天里,人们都去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尖的翘起,船舷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比赛胜利者将得到优胜大旗和奖品。人们还为他们端来一碗米酒,洒去一把把糖果,跳起别具一格的"依拉贺"民族舞蹈,为他们加油喝彩。

最后一天是元旦。"元旦"这一天处处人山人海。人们都进行着有趣的活动,比如深受人们欢迎的游戏"放高升"和"丢包"。

中间相隔的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10时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水桶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还滴入几滴香水,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拿个民族,都互相泼水,彼此祝福,以求消灭灾病,祈愿风调雨顺。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伴和着欢声笑语,达到快乐的最高潮。

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6月24日到6月26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在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的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的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需要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五腊嗬”﹔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在这个炫丽多彩的假期里,最令我难忘的是农历七月七了。那是傣族的傣族泼水节。

今天的天空蓝蓝的,像一段蓝色的缎子。白白的云像一根根被发酵过的棉花糖,又像在蓝色绸缎上的白云,真是一个好天气。“傣族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去买了小盆子。开始泼水了,我们每个人的小盆子里都盛满金银的水,然后,泼向别人,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我和姐姐笑啊,跳啊!是多么开心,快乐。玩的可起劲了!

当天除了泼水,海上抓鸭和过福桥活动!傣族泼水节的第二天,抓鸭子比赛开始了!只见一个个大哥哥勇猛的跳下水去抓鸭子,哇!看着大哥哥们抓到一只只鸭子可好玩了。到过福桥,只见桥是用芭蕉叶做的别说大人了,连我上去桥都要沉了。一个大姐姐第一个上福桥,只见她一直跑一直跑,到中间的时候她跑偏了直接就掉到了水里。这时我问外公:“外公,为什么要抓鸭子、过福桥啊?”外公得意地说:“抓到鸭子说明你今年会交好运,过了福桥就保你一生平安!”这时外公叫我看福桥。哇!一个阿姨她竟然过了福桥。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傣族人民最快乐的节日。如果想去真正体验一下傣族泼水节的快乐,就去保亭做客吧!

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很多寓意美好的节日,泼水节就是其中一个。

传说傣族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有个聪明的姑娘被魔王的选为第7个妻子,她也恨透了魔王,但是表面上不露声色。有一次她陪魔王喝酒,趁机打听到了魔王的弱点:只要用魔王的头发勒住他的脖子他的头就会滚下来。于是她把魔王灌得大醉,拔了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但是魔王死了以后还是不肯放弃作恶。他的头滚到哪儿哪儿就灾难连连,扔到水里,水就波涛汹涌;埋在地下,到处臭气熏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住他的头才不会发生灾难。于是,7个妻子轮流抱着魔王的头,直到魔王的头化为灰烬。人们拿来水给这7个姑娘净身。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慢慢变成现在的泼水节。

泼水节象征着幸福,好运。泼水节还叫浴佛节。在泼水节这天,人们都会去一个广场上,等主持人说开始,广场上的喷泉就开始喷水,这时候人们带的盆子都可以去喷泉里舀水,互相泼水,不管泼的人还是被泼的人,脸上都洋溢笑容。因为被泼的人有好运,泼的人给别人带来了好运,谁能不开心呢?

真希望能亲自去傣族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傣族神圣的泼水节,亲眼看看泼水节的盛况,亲耳听听他们欢乐的笑声。

早上,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几个朋友一同前往赤岸的大桥村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原先,我以为这里的泼水节应该是往别人身上洒几滴水,表示祝福。可一到大桥村才知道,原来在一个大场地上有一些不深的水,人们在里头用脸盆盛上水,互相泼对方,和打水仗没什么两样。

我看了觉得挺新鲜的,于是和几个伙伴一起去向大人要钱买脸盆,就头也不回地跑回场地上。一路上,那些人们看见我们身上一滴水也没沾,便向我们笑了笑,与此同时,他们正拿着盛满水的脸盆,在我们不注意时,把水泼向我们身上。我们往都是水的场地上走去,准备向弱不禁风的小孩儿发出“进攻”。

刚走到场地上,我们也用脸盆盛起水向他们泼去,他们表面上看去什么也禁不住,但在我们面前又毫不示弱,马上把水泼向我们,一刻也不停。在阳光的照射下,使被水泼过的大家,身上闪耀着淡淡的光,暖洋洋的。不一会儿,我们身上又有了一层汗,很热很热。追追跑跑。我们马上变的疲惫不堪,幸好妈妈及时赶到,要不然可能会躺在水面上睡着呢!

我们恋恋不舍地望着欢乐玩耍的人们,但是不得不走了。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妖魔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妖魔。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妖魔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妖魔,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妖魔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妖魔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妖魔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妖魔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女生做他的妻子。女生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女生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女生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女生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女生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女生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临天他们先到,所以就买泼水的盆子,我们到了锦绣中华的时候就拿着水盆去泼水了,我们先去换衣服,换好衣服就拿着水盆进入泼水区。

我先装了一盆水,往岸上跑,走到哪里就泼到哪里,这时,我走到装水的地方,正准备装水,突然,从旁边泼来水,我装好水正要泼的时候,岸上的人用巨型水抢来喷我,我赶紧跑,但还没跑两步,那水就向我背上射来,冲击力十分大,一下把我打到了地上,我十分生气,于是,我装了一盆水,来了两次旋转式泼水,结果十分糟糕,根本就是两面夹击,先是泼来水,紧接着是巨型水抢的射击,紧接着又是泼水,接着又来泼水,把我打得满地找牙。

我开始了我的报复计划,我在岸上找到了一架巨型水抢我向下面的人射击,只要有人来,无论是大人小孩,我统统向他们的脸部射击,我看着一个接着一个人被我的十分狼狈,满地找牙,心里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水里的人就开始了反抗,先我疯狂的泼水,他们反败为胜。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去游泳池里游泳那里的游泳池有海浪,我们现在那里完了一会儿水中抓人,接着我们就去冲海浪,我们发现只要到越高的地方海浪就越高,冲完海浪我们又去泼了一会水就回家了。

我很开心,这真是个疯狂的泼水节。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对傣族人来说,这个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人民会放假三天来欢度他们这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节日。

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和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和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和祝福。

傣族得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我最喜爱得要数泼水节了!

泼水节又是傣族得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历四月中旬。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群众性得相互泼水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男女青年,铜钹、脸盆盛水,然后涌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是吉祥得水、祝福得水!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笑声朗朗……

相传,古代有个火魔无恶不作,抢走了七个姑娘,最年轻得姑娘叫做侬香,她后来从一个白发花花得老爷爷那里得知只要拔下火魔得头发就可以把她勒死。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火魔,魔头成了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火。姑娘们就挑水去泼,终于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渐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歌舞活动,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一起载歌载舞,有得跳孔雀舞﹔有得跳“五腊嗬”﹔有得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曲调婉转,歌声动人……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得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鲤鱼等形象,由几十名青年奋力划桨,两边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听说过泼水节吗?那是只有傣族才过的节日啊!我先为你介绍介绍这个节日吧!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会持续三到七天,人们都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我这回也是有幸来到傣族的老家——云南,参加了一次泼水节,那真是有意思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身穿着傣族专门用来庆祝泼水节的服装,等待着一声令下一听到声音,我立刻以“光速”冲向水池,拿起一个盆子,装满水,一摇,向刚来的几个人泼了过去,几个跑得快的人还没碰到盆子,就被我破成落汤鸡,我在装满了水,在泼几个刚来的人,又被我泼成了落汤鸡,我正笑的合不拢嘴呢。忽然我身后一凉,原来他反击了,我急忙抓起盆子装满水就跑,泼出去。我反复这这两个动作,但我却感受到无比欢乐,也不知泼了多长时间,妈妈说我们应该回旅馆了,可是总觉得没玩够。看着还在泼的人们,心里真是羡慕啊!

傣族可是一个敬水,爱水的民族,他们认为水代表着吉祥,符合健康,因此被泼的水越多好运也越多。真希望再能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啊!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傣族人大多居位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