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课题名称

发布时间:2024-07-08 11:51:28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课题名称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音乐有助于治疗各种身体、精神和心理障碍。  音乐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如记忆、注意力和集中力。  性格特征与音乐偏好之间的关系。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音乐时代及其对公众观点的影响。  音乐潮流对公众行为的影响。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数字录音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歌手。  视频剪辑:视觉图像与声音。

有关音乐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1、课题研究的背景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目前,音乐教师在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由单1课改为综合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注意学科的综合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综合”音乐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纪在音乐教育方面的1个新起点。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综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开始提到了音乐学科综合。“综合”,是基础教育的1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1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课程的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从艺术的本质上讲,1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1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1家的,是高度融合在1起的。另1方面,作为艺术的1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所以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2、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和实验,在内容整合方面,以苏教版课本为主,结合新科标的要求和自己实验的经验,形成1套音乐教学与相关文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研究和实验,使我们教师在理论、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方面有质的提高。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整合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对相关文化多看、多想、多用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的素质或能力有相对的提高,这样有益于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的发展。3、研究过程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究的方向,统1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从2004年10月下旬起到2005年6月初止,本课题组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如:本课题组成员除了参加由武进区教委组织的有关培训以外,本课题组还参加本学校的专责课题培训和邀请南师大潭顶良教授的新课程专题报告,看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与讨论时,都坚持做到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结合教学工作,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本课题有区教研室和我校教科室支持,由课题组具体实施,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研究过程(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课题确定以来,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课题方案和《立足音乐课堂,注重多元“整合”》等理论性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1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2)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2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期初,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周玉芬老师上的骨干教师示范课----《茉莉花》,刘燕老师上的区级调研课――《欢度佳节》。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使2者相得益彰。(3)对照课题方案,改革教学指导过程,认真上好实验课。 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老师们都能围绕课题方案,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指导过程。能做到落实主体地位,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研究等研究方法4、研究重点与策略整合是确保学生身心愉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提高了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体验音乐的渠道。以此为基础的音乐课,不再单纯是1种艺术形式,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但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都为1条主线服务。同时,“整合”使音乐教学空间得到进1步拓展,冲出“模式”概念,突出艺术性和教法的“随机性与灵活性”。1、更新教师的观念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结合课题理论学习的动机,我们大力宣扬3种观念的转变。(1)转变角色新课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必需,也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坚持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求教师从权威席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及他们的感想,注意多鼓励,教师做到了这些,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音乐教学课堂。(2)坚持集体备课,争取每个单元有新的突破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备课活动,将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再1起,做到再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2)尊重学生的体验在整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独特感受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难免有荒谬之处。同时,我们又知道,音乐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作为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要多1些尊重,多1些理解和鼓励。1 2下1页2、教材内容的整合(1)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造、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1、把音乐与姊妹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音乐。2、把音乐课程与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紧,也能够有效结合;1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体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3、可有意识地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如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音乐资源(广播、电视、艺术团体等)可为音乐教学所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方法的整合通过本阶段的课题实验,初步找出了音乐课程整合教学的1般方法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准备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引导的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整合的课堂,学生再的引导下,或用文学、美术、地理历史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3、师生1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10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1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还不是全面评价课题成果的时候,我们现在只是看到音乐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后对学生影响不同的地方。5、研究成效分析2004年9月~2005年6,音乐课题组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段时间,全组人员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1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1、教师方面(1)通过本课题实验,提高了全体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能积极撰写有关课题实施的相关论文,周玉芬撰写的论文《多元化,音乐课堂新视角》、《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范唱》、《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竖笛教学中的作用》分别获江苏省1、2等奖。刘燕撰写的论文《让学生的音乐灵性在开放教学中插上翅膀》《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分别获武进区2、3等奖。课题组教师为准备好1个较优秀的音乐教案,相互讨论、研究,课题组先后制作出课程整合研究课课件好几节。周玉芬撰写的教案《茉莉花》获江苏省2等奖,目前,音乐教学与学科整合实验的热情正空前高涨。(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1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按照“音乐教学与相关学科整合研究”教师培训计划,教师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平台。在区调研的1堂教学教学研讨活动中,刘燕老师上的《欢度佳节》,通过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学校的青年教师评优中,她上的《西南风情》获得了2等奖,周玉芬老师参加武进区青年教师评优课《走进西藏》获1等奖。2、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刘燕老师的《西南风情》学生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画面在这节课中反映出来了,学生用舞蹈的形式和听课老师1起共舞,把整堂课推向高潮,同时,学生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周玉芬老师的1节《茉莉花》,学生用花语、花食、花疗讲述了茉莉花的功效,学生的兴致调动了整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中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3)、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如,在器乐合奏要加入4声部的节奏练习,有的同学要担任器乐的主奏(旋律声部)有时候又是伴奏,这种角色的转换,意味着他们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如同学们在竖笛《太阳出来喜洋洋》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担任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奏效果。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课题

有关音乐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1、课题研究的背景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目前,音乐教师在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由单1课改为综合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注意学科的综合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综合”音乐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纪在音乐教育方面的1个新起点。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综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开始提到了音乐学科综合。“综合”,是基础教育的1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1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课程的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从艺术的本质上讲,1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1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1家的,是高度融合在1起的。另1方面,作为艺术的1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所以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2、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和实验,在内容整合方面,以苏教版课本为主,结合新科标的要求和自己实验的经验,形成1套音乐教学与相关文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研究和实验,使我们教师在理论、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方面有质的提高。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整合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对相关文化多看、多想、多用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的素质或能力有相对的提高,这样有益于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的发展。3、研究过程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究的方向,统1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从2004年10月下旬起到2005年6月初止,本课题组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如:本课题组成员除了参加由武进区教委组织的有关培训以外,本课题组还参加本学校的专责课题培训和邀请南师大潭顶良教授的新课程专题报告,看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与讨论时,都坚持做到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结合教学工作,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本课题有区教研室和我校教科室支持,由课题组具体实施,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研究过程(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课题确定以来,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课题方案和《立足音乐课堂,注重多元“整合”》等理论性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1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2)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2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期初,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周玉芬老师上的骨干教师示范课----《茉莉花》,刘燕老师上的区级调研课――《欢度佳节》。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使2者相得益彰。(3)对照课题方案,改革教学指导过程,认真上好实验课。 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老师们都能围绕课题方案,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指导过程。能做到落实主体地位,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研究等研究方法4、研究重点与策略整合是确保学生身心愉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提高了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体验音乐的渠道。以此为基础的音乐课,不再单纯是1种艺术形式,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但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都为1条主线服务。同时,“整合”使音乐教学空间得到进1步拓展,冲出“模式”概念,突出艺术性和教法的“随机性与灵活性”。1、更新教师的观念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结合课题理论学习的动机,我们大力宣扬3种观念的转变。(1)转变角色新课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必需,也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坚持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求教师从权威席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及他们的感想,注意多鼓励,教师做到了这些,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音乐教学课堂。(2)坚持集体备课,争取每个单元有新的突破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备课活动,将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再1起,做到再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2)尊重学生的体验在整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独特感受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难免有荒谬之处。同时,我们又知道,音乐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作为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要多1些尊重,多1些理解和鼓励。1 2下1页2、教材内容的整合(1)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造、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1、把音乐与姊妹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音乐。2、把音乐课程与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紧,也能够有效结合;1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体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3、可有意识地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如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音乐资源(广播、电视、艺术团体等)可为音乐教学所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方法的整合通过本阶段的课题实验,初步找出了音乐课程整合教学的1般方法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准备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引导的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整合的课堂,学生再的引导下,或用文学、美术、地理历史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3、师生1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10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1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还不是全面评价课题成果的时候,我们现在只是看到音乐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后对学生影响不同的地方。5、研究成效分析2004年9月~2005年6,音乐课题组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段时间,全组人员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1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1、教师方面(1)通过本课题实验,提高了全体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能积极撰写有关课题实施的相关论文,周玉芬撰写的论文《多元化,音乐课堂新视角》、《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范唱》、《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竖笛教学中的作用》分别获江苏省1、2等奖。刘燕撰写的论文《让学生的音乐灵性在开放教学中插上翅膀》《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分别获武进区2、3等奖。课题组教师为准备好1个较优秀的音乐教案,相互讨论、研究,课题组先后制作出课程整合研究课课件好几节。周玉芬撰写的教案《茉莉花》获江苏省2等奖,目前,音乐教学与学科整合实验的热情正空前高涨。(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1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按照“音乐教学与相关学科整合研究”教师培训计划,教师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平台。在区调研的1堂教学教学研讨活动中,刘燕老师上的《欢度佳节》,通过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学校的青年教师评优中,她上的《西南风情》获得了2等奖,周玉芬老师参加武进区青年教师评优课《走进西藏》获1等奖。2、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刘燕老师的《西南风情》学生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画面在这节课中反映出来了,学生用舞蹈的形式和听课老师1起共舞,把整堂课推向高潮,同时,学生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周玉芬老师的1节《茉莉花》,学生用花语、花食、花疗讲述了茉莉花的功效,学生的兴致调动了整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中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3)、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如,在器乐合奏要加入4声部的节奏练习,有的同学要担任器乐的主奏(旋律声部)有时候又是伴奏,这种角色的转换,意味着他们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如同学们在竖笛《太阳出来喜洋洋》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担任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奏效果。

关于毕业论文选题,一般学校是会分配题目到院里,再由院里分给各个导师,导师再分给学生:也有直接院里的题目分给导师再到学生。这样的弊端会有些耽误时间,特别出现有些不负责任的导师就会很烦恼。当然自主选题也是可以的。有想法的学生有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想好题目,早早进行筹备中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要由导师分配题目。下面是一些音乐类的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达 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释析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试论声乐教育的评价体系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情感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论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要求 中国古代声乐没血发展初探 童声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声乐教学中应注意名族问题 歌唱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 民族声乐歌唱方法探析 美誉与音乐教育 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合唱活动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论 从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合唱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析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唐吉坷德》中的引子的主题内涵 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鱼延长表达以上就是关于音乐类毕业论文选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本平台!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课题有哪些

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思考  【摘 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着而提炼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两个方面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美育 激发兴趣 创新 效率  着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与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更加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在这门课上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都会受到制约。比方说很简单的自我介绍,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刚入校的初一年级,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作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哎,又是自我介绍。”我把我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大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变得神采飞扬。自我介绍的活动是这样开展的:  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  示范:我用《新年好》的旋律重换了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  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  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  开始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想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有一组同学是这样设计的:他采用了《字母歌》的旋律,由组长先自我介绍,组长再在组员的哼唱中舞着去一个一个的找成员,被找的学生站出来做自我介绍,都表演完了,全体成员齐唱一遍《字母歌》这支儿歌,他们整个过程都没有离开过此旋律。这个颇具创意的设计让大家赏心悦目,得到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门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就这样,时间在同学们的欢歌笑语中悄悄溜走,一堂具有创作意义的自我介绍课结束了。  通过这次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活动,不但老师、同学互相之间了解了,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如,在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给予了他们很大的鼓励,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轻视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些同学了。  三、通过赏析优秀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美的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的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流水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通过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信息。比如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音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音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个新鲜感,这样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取威虎山》的学读,教师用杨子荣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音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音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努力使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着,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网络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冲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方向

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思考  【摘 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着而提炼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两个方面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美育 激发兴趣 创新 效率  着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与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更加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在这门课上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都会受到制约。比方说很简单的自我介绍,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刚入校的初一年级,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作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哎,又是自我介绍。”我把我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大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变得神采飞扬。自我介绍的活动是这样开展的:  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  示范:我用《新年好》的旋律重换了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  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  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  开始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想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有一组同学是这样设计的:他采用了《字母歌》的旋律,由组长先自我介绍,组长再在组员的哼唱中舞着去一个一个的找成员,被找的学生站出来做自我介绍,都表演完了,全体成员齐唱一遍《字母歌》这支儿歌,他们整个过程都没有离开过此旋律。这个颇具创意的设计让大家赏心悦目,得到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门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就这样,时间在同学们的欢歌笑语中悄悄溜走,一堂具有创作意义的自我介绍课结束了。  通过这次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活动,不但老师、同学互相之间了解了,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如,在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给予了他们很大的鼓励,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轻视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些同学了。  三、通过赏析优秀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美的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的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流水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通过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信息。比如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音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音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个新鲜感,这样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取威虎山》的学读,教师用杨子荣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音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音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努力使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着,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有关音乐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1、课题研究的背景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目前,音乐教师在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由单1课改为综合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注意学科的综合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综合”音乐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纪在音乐教育方面的1个新起点。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综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开始提到了音乐学科综合。“综合”,是基础教育的1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1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课程的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从艺术的本质上讲,1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1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1家的,是高度融合在1起的。另1方面,作为艺术的1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所以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2、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和实验,在内容整合方面,以苏教版课本为主,结合新科标的要求和自己实验的经验,形成1套音乐教学与相关文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研究和实验,使我们教师在理论、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方面有质的提高。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整合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对相关文化多看、多想、多用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的素质或能力有相对的提高,这样有益于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的发展。3、研究过程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究的方向,统1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从2004年10月下旬起到2005年6月初止,本课题组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如:本课题组成员除了参加由武进区教委组织的有关培训以外,本课题组还参加本学校的专责课题培训和邀请南师大潭顶良教授的新课程专题报告,看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与讨论时,都坚持做到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结合教学工作,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本课题有区教研室和我校教科室支持,由课题组具体实施,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研究过程(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课题确定以来,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课题方案和《立足音乐课堂,注重多元“整合”》等理论性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1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2)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2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期初,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周玉芬老师上的骨干教师示范课----《茉莉花》,刘燕老师上的区级调研课――《欢度佳节》。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使2者相得益彰。(3)对照课题方案,改革教学指导过程,认真上好实验课。 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老师们都能围绕课题方案,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指导过程。能做到落实主体地位,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研究等研究方法4、研究重点与策略整合是确保学生身心愉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提高了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体验音乐的渠道。以此为基础的音乐课,不再单纯是1种艺术形式,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但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都为1条主线服务。同时,“整合”使音乐教学空间得到进1步拓展,冲出“模式”概念,突出艺术性和教法的“随机性与灵活性”。1、更新教师的观念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结合课题理论学习的动机,我们大力宣扬3种观念的转变。(1)转变角色新课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必需,也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坚持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求教师从权威席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及他们的感想,注意多鼓励,教师做到了这些,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音乐教学课堂。(2)坚持集体备课,争取每个单元有新的突破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备课活动,将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再1起,做到再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2)尊重学生的体验在整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独特感受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难免有荒谬之处。同时,我们又知道,音乐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作为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要多1些尊重,多1些理解和鼓励。1 2下1页2、教材内容的整合(1)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造、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1、把音乐与姊妹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音乐。2、把音乐课程与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紧,也能够有效结合;1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体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3、可有意识地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如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音乐资源(广播、电视、艺术团体等)可为音乐教学所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方法的整合通过本阶段的课题实验,初步找出了音乐课程整合教学的1般方法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准备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引导的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整合的课堂,学生再的引导下,或用文学、美术、地理历史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3、师生1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10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1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还不是全面评价课题成果的时候,我们现在只是看到音乐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后对学生影响不同的地方。5、研究成效分析2004年9月~2005年6,音乐课题组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段时间,全组人员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1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1、教师方面(1)通过本课题实验,提高了全体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能积极撰写有关课题实施的相关论文,周玉芬撰写的论文《多元化,音乐课堂新视角》、《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范唱》、《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竖笛教学中的作用》分别获江苏省1、2等奖。刘燕撰写的论文《让学生的音乐灵性在开放教学中插上翅膀》《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分别获武进区2、3等奖。课题组教师为准备好1个较优秀的音乐教案,相互讨论、研究,课题组先后制作出课程整合研究课课件好几节。周玉芬撰写的教案《茉莉花》获江苏省2等奖,目前,音乐教学与学科整合实验的热情正空前高涨。(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1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按照“音乐教学与相关学科整合研究”教师培训计划,教师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平台。在区调研的1堂教学教学研讨活动中,刘燕老师上的《欢度佳节》,通过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学校的青年教师评优中,她上的《西南风情》获得了2等奖,周玉芬老师参加武进区青年教师评优课《走进西藏》获1等奖。2、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刘燕老师的《西南风情》学生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的画面在这节课中反映出来了,学生用舞蹈的形式和听课老师1起共舞,把整堂课推向高潮,同时,学生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周玉芬老师的1节《茉莉花》,学生用花语、花食、花疗讲述了茉莉花的功效,学生的兴致调动了整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中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3)、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如,在器乐合奏要加入4声部的节奏练习,有的同学要担任器乐的主奏(旋律声部)有时候又是伴奏,这种角色的转换,意味着他们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如同学们在竖笛《太阳出来喜洋洋》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担任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奏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研究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课堂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尤其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参与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了勃勃生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表面“热热闹闹”,可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音乐主体性不强的现象,学生要么是一节课忙忙碌碌,要么是饱了“眼福”或“耳福”。可是并未得到应有的音乐情感体验。因此,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已经成为我们目前课改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根据平时的听评课感受加以总结:一、活用教材,精心备课,激发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学生们情绪激昂,情不自禁投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学生再也不像当年那种“听话”的学生了,受到各种各样媒体的影响,在音乐课上,对老师要求很高。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们要想出一些新的办法,才能做到既结合教材又能走到学生中去。比如:经调查,学生非常喜欢周杰伦,老师可以介绍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系列音乐知识及相关文化,比如最为主要的风格就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等,学生如饥似渴想知道什么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则又可以展开一系列课题,把学生带到教材中的黑人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周杰伦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的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手的作品分析,有些作品有着京剧的元素,我们有可以进一步讲讲京剧。在音乐课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喜爱,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二、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任何学科都有其本学科的特殊技能,音乐教育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会涉及到音乐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完善一个人的全面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个原则先要认清,在此基础上怎样有效落实技能就要讲究方法了举例: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等为例子,这样除有利于学生比较鉴别,了解不同表演形式、人声的不同音域,进一步向学生介绍键盘上的音与音区。通俗易懂的让学生增长音乐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学生受到感染后完全是自发地,主动地想了解,远远要比起教师苦口婆心地提要求,讲要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音乐课中遇到问题时要多些分析和纠正,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少些灌输,多些回顾和比较,使得技能技巧不再以知识、技术的冷面孔出现,相信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三、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今课堂中教师的低效、无效提问现象仍很普遍。机器式提问,“这首歌曲好听吗?”“喜欢吗?”等等;程式化提问:“这首歌曲分几段?每段讲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类似的提问,忽略了学生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乐趣。我认为怎样才做到有效提问呢?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难易适度,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打开学生思路,不断启迪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有个别学生脱口而出的回答,教师要继续问问为什么?很有可能有些知识只有个别学生知道,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提问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考的能力。四、课件运用的适度与合理性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怎样客观地认识它,扬长避短地使用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课件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为了更好的为课堂服务的观点,不能喧宾夺主。其次要明确课件是为课堂提供方便而存在的。比如快捷,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等,都是它的优点。但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它的弊端,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其屏幕的视觉感受会干扰学生的听觉感受,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万一设备出问题,或停电等,就会让有依赖性的老师无所适从。因此盲目夸大课件的作用,不注重自身基本功的提高,抱着唯有课件的课才是贯彻新课标的认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充分认识到人与机器的主次关系,注意到声画穿插的恰当时机,注意到动静结合,巧用课件,活用课件,才能让它很好的为我们的音乐课锦上添花。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