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小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12 10:17:20

中小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一、 好品德的培养(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关键在于人生观价值观

答:试论小学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人们总结出了与品德发展相适应的许多方法,其共同点都是依据品德的结构成分,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说服教育:晓之以理、提高认识、转变态度 说服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善恶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小学儿童品德上的问题,主要属于道德观念上错误引发的一些不良行为。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道德认识的提高上,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增强抵制诱惑、执行正确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性。 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要使儿童充分相信所说道理的正确性、合理性,使儿童真正理解、接受所讲的道理;要尊重儿童,充分顾及他们的感受和感情,这样才能使儿童口服心服,在明理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说服教育过程,还应注意排除儿童在道德认识上的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儿童在头脑中所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意义障碍有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两种。认知障碍表现为儿童不愿意接受或不理解成人所讲的道德要求;情感障碍表现为由于儿童内心的消极体验,引起道德要求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道德认识上的障碍。如果在对儿童进行说服教育时不能使他们消除这些障碍,则会影响儿童对道德知识的正确理解,进而影响道德认识的提高。 消除意义障碍,可以通过启发、讨论使儿童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美丑,重新激起上进心。教师应选择适合儿童实际的教育内容,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帮助儿童消除意义障碍,利用行为的消极后果使他们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通过说理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讨论,以鼓励、表扬为主,奖惩分明,都是增强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道德认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儿童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教给他们改正问题的办法,一旦儿童有了明显而稳定的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并帮助他们总结取得成绩的原因,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另外,说服时还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低年级儿童,应主要提供正面论据;对高年级儿童,则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此外,如教师提出观点后儿童不产生相反的观点,则教师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有助于儿童形成肯定态度;如果儿童本来就有反面的观点和材料,则应主动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充分的论据证明反面的观点和材料是错误的。在说服过程中何时提供正面论据,何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除了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外,还取决于说服的任务。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只提出正面的观点比较有效;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比较有利。 在说服教育过程中,若能准确把握处理好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有利于儿童在明理中提高认识、转变态度。这样,说服也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使儿童形成符合道德要求的正确态度,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二)动之以情:关爱教育、移情教育、感恩教育 使儿童具有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在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在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如果不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就不能达到目的。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而通过关爱教育、移情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儿童在感受爱、体验爱和回馈爱的过程中,拨动情感的琴弦,引起心灵的震撼,则是近年来德育过程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 关爱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个体的发展等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生活趋向。关爱教育就是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反映了德育的人本化趋势。关爱教育强调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为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更美好,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这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正如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主题:学会关心。 当今,关爱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母爱”、“师爱”的关怀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这种心灵的关怀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学校德育的无尽资源。引导儿童从感受爱到创造爱,从关心亲人到关心教师,从关心朋友到关心同伴,从关心班级到关心学校,从关心生态到关心社会。学会关心是德育的基本问题。关怀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德育新格局。 关爱教育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亲社会态度与人格特征。因而,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个体关爱品质的形成为目标。关爱活动是关爱品质形成的中介,它是指对爱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的活动,主要包括爱的“接受”与“给予”两种过程,即“受爱”与“创爱”。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在活动中表达爱、创造爱,是关爱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因而,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以情感体验为特征。 关爱教育模式建立的心理学基础是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体验式学习的最大特征是强化道德感悟。关爱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听课—背书—答题”的教育模式,以“情境体验、价值辨析、活动践行”的体验课型模式,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中“悟道”,而不是死记硬背,“生吞”现成的大道理。 情境体验指创设情境直接刺激感官,激发情感,产生觉知体悟。这是一种以“情”开端实现体验的课型结构,基本步骤为:创设情境—充分感受—引导体验。价值辨析,指通过对意义事件的价值分析,使个体认识多种价值水平,并形成关怀价值取向。这是一种从“知”入手,实现体验的课型结构,基本步骤为:引入事件—价值分析—价值抉择。价值辨析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意义事件的讨论中体悟价值观,形成关怀取向的价值信念。活动践行,指创设引发道德行为的情境,通过自身行为的社会反馈,产生道德体验。这是以“行”开端,实现体验的课型结构,基本步骤为:导入实践—强化反馈—体验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这三种基本课型可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中心”系列训练。以情境体验进行“受爱”训练,体验关爱之情;以活动践行进行“创爱”训练,培养关爱能力;以价值辨析探讨问题,形成关爱信念。这种知、情、行一体化的整合训练,可以有效地建构关爱品质,实现关爱教育的目标。 关爱教育的实施既要遵循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更要凸显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特性。在品德培养中是通过渗透性策略、生态性策略、仪式化策略和随机性策略来实现的。 关爱教育除了在思想品德课或心理健康课中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外,更需要结合学科教学日积月累地进行,这就是渗透性策略。渗透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有目标渗透和过程渗透。首先,以情感为中介,实现知识向信息的转化。运用渗透性策略,以情感目标引导认知目标,使认知过程成为情意并举与精神完善的过程。其次,实现教学过程与道德实践的一体化。最后,发挥学科特色,实现真、善、美的融合。关爱教育的生态性策略,首先要求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道德生活质量。建立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关系;培植同伴友谊,形成分担共享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真诚的道德需要关系。其次,要求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以人文关怀构建校园文化,提升精神生活质量。通过艺术节、文化节,营造校园关爱文化,诱导、激发儿童追求真、善、美的潜能,在审美体验中升华心灵。最后,要以博爱之心营造生态德育,即抛开传统观念上狭隘的利益道德观,以更为广博的、超越特定利益关系的普遍的人类关怀,关爱本民族、其他民族、其他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环境,显示人类德性之博大。仪式化策略,即通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体现某种精神的礼仪活动,如毕业典礼、少先队离队仪式,给儿童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激励他们成长的巨大动力。随机性策略就是要确立从儿童生活本身出发,开展关爱教育的理念。关爱教育需要一定的情境性,尤其是真实性情境作为教学背景。因而,随机教学更能体现关爱活动的特点。这种教学策略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也渗透在各科教学以及各种班、团、队活动之中。 移情教育 移情是个体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儿童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高移情能力可促使人们做出助人为乐等利他行为。因此,在品德培养中要加强对儿童移情能力的训练,使儿童从小学会关注别人的情绪,与别人共享快乐与痛苦,把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不断对自己的情感作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鼓励儿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道德问题,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道德情感,从而理智地控制自己不适当的道德情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提高儿童调节和控制道德情感的能力。 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训练能明显提高移情能力。此实验研究还发现:女性的移情能力高于男性,移情与家庭融洽及教育方式有关。高移情者大多选择医生、教师等职业。研究者认为,经过移情训练的被试,不仅能更为敏感地察觉他人、群体的情绪线索,易于唤起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为消除内心张力试图采取行为提供了一种动机力量;同时,这种强有力的移情体验还可以对特定情境下引起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起到放大与催化作用,从而推动着个体选择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这两种力量相辅相成,使个体更加可能做出有益于移情对象的利他行为。可见,移情能力的训练对于儿童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和期待的亲社会道德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磨砺意志:持之以恒、潜移默化、贯穿始终 在儿童品德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知故犯。他们知道行为准则,做错事也脸红,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实际上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所以,品德培养必须重视对儿童进行良好道德意志力的磨砺。儿童的道德意志既表现在道德动机的产生过程中,也表现在实施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儿童的道德意志表现出以下几种水平:(1)对个人直接愿望的控制调节水平;(2)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的水平;(3)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4)与道德行为过程中的困难作斗争的精神;(5)抗拒诱惑的水平。可见,儿童道德意志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它贯穿在儿童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过程都会影响道德意志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训练更是与道德意志相联系。在培养道德意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让儿童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意志的愿望,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教育实践表明:向儿童进行关于意志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可以使其形成意志观念和锻炼意志的意向。儿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要利用一些表现出坚强道德意志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来教育儿童,激发他们锻炼道德意志的愿望。但榜样不能局限于英雄人物,也要用生活在儿童身边的道德榜样来教育儿童、感染儿童。这样的榜样让儿童感到实在、亲切,有利于激发儿童磨炼道德意志的自觉性。 第二,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儿童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意志是在实践中并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困难的情境,给儿童布置一些不能立即引起兴趣同时又比较难于完成的任务,引起儿童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从中经受意志的锻炼和考验,提高坚持性、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教师要通过抗诱惑锻炼来提高儿童道德上的免疫力,增强他们的道德意志。当年马卡连柯曾让偷盗成性的流浪儿谢苗一个人带枪去领取工学团的经费,运用抗拒金钱诱惑的方法来锻炼谢苗的道德意志,取得了成功,成为道德教育的典范。 第三,严格要求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助于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儿童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经常作自我检查、监督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自觉性和自制能力,自觉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四,按儿童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儿童的意志品质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根据儿童意志的特点,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培养。例如,有的儿童依赖性强而又易受他人的影响,就要着重培养其自觉性、独立性和原则性;有的儿童在道德活动中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果断性;有的儿童冒失、轻率、易冲动,就要培养他们道德意志品质的自制性;有的儿童在道德行动中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就要不断激发奋发与坚韧的拼搏精神,培养他们道德意志的坚持性。 (四)导之以行:树立榜样、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认其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之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应重视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可通过树立榜样、指导和强化行为训练,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学习过程中榜样所起的作用有关。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即榜样学习。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品德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完成,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的。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 班杜拉及其他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定向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使其具有了个体差异性;替代惩罚可以降低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模仿。儿童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而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榜样的示范活动具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能力。要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成人和教师不能只进行口头指导,还要给儿童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包括同伴中的榜样。否则,即使道德水平较高的儿童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班杜拉还认为,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表现并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到观察者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指榜样的示范特征及其后果。一般地,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性,就越容易被模仿;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攻击行为易被模仿,受奖励的行为更易被模仿。内部因素指观察者的动机和认知水平。一般地,与观察者自我判断相符的行为容易被模仿,不符合观察者动机倾向的行为容易被拒绝和排斥。 可见,榜样学习有利于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儿童模仿榜样存在着一般规律,他们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先模仿父母、教师,后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所以,教师在为儿童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 榜样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为了使先进榜样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教师应注意:第一,经常地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表彰先进榜样的优秀事迹,引导儿童的模仿指向正确的方向,激发儿童模仿先进榜样的动机;第二,引导儿童正确对待榜样,一分为二地看待先进榜样,学其所长,防止仿效其缺点;第三,分析先进榜样形成的条件,指明达到要求的途径,增强儿童模仿先进榜样的信心;第四,在树立和表彰先进时要隆重、热烈,激发儿童产生敬慕的心情;第五,及时表扬学先进榜样的积极分子,扩大先进榜样的队伍和影响,巩固和提高儿童模仿先进榜样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习榜样的效果,要注意:一是建立榜样的威信;二是增强学习榜样的自觉性;三是正确理解榜样的思想品德;四是效仿榜样必须过渡到行动。 儿童在模仿和榜样学习中所获得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有意练习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中还应注意:第一,使儿童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第二,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儿童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儿童强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采用教师或成人的表扬与批评、肯定或否定的示意、奖励与惩罚、评分的高低以及集体舆论的褒贬等。这些外部强化手段,对于年幼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儿童自我评价在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中的内部自我强化作用。 强化训练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赞扬或批评,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儿童化原则。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儿童。利用奖励可以鼓励儿童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奖励儿童通过模仿和榜样学习所获得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奖励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再次,奖励还应满足儿童合理的需要;最后,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和权威性。惩罚则是对犯有错误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加的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重现。正确使用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惩罚的实施越及时,效果越好;掌握好惩罚的强度,惩罚要兼顾公平,要注意惩罚的负面作用。 (五)知行合一:诚实守信、家校结合、养成美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也是一个人真、善、美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在我国,“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立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古老而悠久的诚信美德历史,在当今市场经济狂潮的冲击下却出现了诚信缺失、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等令人痛心的局面。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校园,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而,净化社会环境,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儿童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培养下,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当前,学校教育正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期,人们的各种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的不良影响,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立身、立业之本的诚信品德的形成,也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提早动手、从小培养,使儿童形成高尚的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包括了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在诚实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诚信教育的实施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既要有声势、有影响,又要认真、扎实,不走过场。要根据小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诚信教育以儿童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学校在教育中,要精心安排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发展特点的诚信教育活动。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儿童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诚信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许多儿童校内文明守纪,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从不怕苦怕脏,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教育如同一纸空文。所以,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这样,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走向社区、进入家庭。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诚信教育,促进儿童诚信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在儿童诚信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一是起点要低,如要求儿童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使他们懂得这是诚信品格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内容要实,教育引导儿童寻找身边的诚信故事和反面例证,进行分析对比,认识诚信的好处和不讲诚信的害处;三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有些儿童认为做错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主动承认就是诚实的表现,帮别人隐瞒错误则是讲义气的表现,要通过教育使儿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讲义气,而他们所认识到的义气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四是要循序渐进,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年级、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如低年级可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儿童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教育儿童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小事做起,诚信从身边做起。做诚信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坚持不懈,形成习惯。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以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下优劣。对小学儿童进行诚信教育,要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针,从不说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起,见微知著。只要在诚信教育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善的人格将会达到。而迈好诚信的第一步,将会使儿童受益终身。 总之,儿童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必将对塑造高尚的人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小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论文题目

关键在于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培养良好的品德: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中小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论文摘要

关键在于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一、 好品德的培养(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小编带来以下关于培养良好品德的一些习惯与知识。  一、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阅读全文

社会在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知识经济异军突起,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百分之五十。新时期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具有其时代特征:家庭和学校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还更需要加强对学生责任心,集体观念,特别是勤劳节俭的教育。1.怎样培养孩子勤劳的好品质有些家长因不重视劳动教育,下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起先,孩子想干活,父母或因“疼爱”孩子, 或因孩子干活慢,效果差,或因怕孩子弄湿衣服,打破盆,摔烂碗而不让他们干。后来,父母想叫孩子帮一点忙,孩子却不肯了,因为孩子早已养成了不干活的习 惯。 希望尊重孩子的力量。孩子能够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尽量去做。让孩子干点适当的家务活,如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碟、擦鞋子,购买物品等,逐步让孩子养成习 惯。吃饭、整理、睡觉是人类生活的基本习惯,所以家长可以从小就训练孩子做一些煮饭之类的家务,这必是有利无害。一个小学中年级的孩子,是应该训练成能独 自一人看家的本领的。譬如傍晚时分,父母尚未回来,孩子应自行洗米、操作电饭锅煮饭。这样,孩子就可以在野炊时,让同学们吃上自己做的饭。这同时也培养了 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信心。从小就养成这样还是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2.怎样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首先,家长要端正认识。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加上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某种补偿心理,对子女一般都是尽量满足其需要,这在情理之中。如果只是在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盲目与别人攀比,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追求享受、虚荣等不良心理。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最初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从父母身上模仿的。家长要有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要俭朴,精打细算,如珍惜粮食,节俭用水、用电等,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3.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美德对于寄宿制的学校,大多数住校学生来自周边几个村街,许多父母忙,常忽略孩子良好品性的培养, 为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往往以丰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孩子对亲情的需求。由于倍受宠爱,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好逸恶劳,依赖性强的毛病。他们往往不思 进取,却对吃、穿、戴、玩,颇感兴趣,互相攀比,无形中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毫不吝啬的坏习惯。纵观校园各种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不爱惜书本,随意涂 抹乱画、撕扯,毫不可惜;随意丢弃作业本试卷;平常使用的各种文具很随意地丢在一边,任其频繁摔坏、丢失,毫不可惜,即使买了新的也从不珍惜。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无论从中国的地理环境考虑,还是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考虑,我始终认为无论到 了什么时候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于是我将本学期我班的德育目标的重点放在教育节约这方面。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着手于周围各种 浪费现象,通过班费开支的形式具体展现。如:一堂班会课《浪费就在我身边》学生通过小品表演形象在展现平日习以为常的浪费现象。从学习用品到餐厅粮食,从 水电到日用品及校服,通过表演使学生为他们平时的行为而感到惭愧,达到自省。再结合学生的见闻与身边的种种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真正明白勤俭节约不仅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美德及事业有成的条件,通过长期苦口婆心耐心的教育和点点滴滴的渗透和严格要求,指导并控制学生的零用钱,许多学生逐渐改掉 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当然,学生的浪费现象还时常会出现,尤其是当背着老师的时候,各种小毛病还会露头,因此教会学 生做人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始终不能放松,还须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事例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方能起效,这也说明了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 校、家庭、社会形成的合力,共同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崇尚节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师更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家长沟通,达成统一认识,教育的效果会 更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论文题目

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如何,可以从学生的品德来进行评价判断。学生的品德好坏是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故此学校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要求。那么,一所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呢? 一、重视从小培养从小抓起。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也应该从小培养、从小抓起,因为良好的品德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它是需要一个较漫长的时间才培养出来的,是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磨练和熏陶下形成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形成某种品德行为习惯,就很难改,并随时随地都显示出来。如:小偷就难改“偷”的动作习惯。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个道理,就决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遵循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小学生进行从小培养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从学前班、一年级学生抓起,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如:让学生认识怎样是讲卫生、怎样是尊敬师长、怎样是团结友爱、怎样的行为是好的是道德的等等。一、二年级,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形成尊师友爱、爱护公物、热爱集体、勤奋学习、互相帮助等优秀品德。三、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初步具有辨析是非好坏、善美恶羞的能力。五、六年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具有较高的辨析能力,能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入侵,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就这样通过分阶段班班把关,级级抓落实,又通过道德品质的知识竞赛、辨析现实生活的事例和争做“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等形式,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校园里拾金不昧、为同学修理课桌、帮同学补课、主动打扫校园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正所谓:“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 二、加强《守则》、《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贯彻落实。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就必须要有行为的准则。知道应该怎样做,知道什么不应该做等等。这样,老师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学生逐条明白理解领悟。学生就会“行”有标准,“辨”有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会运用《守则》、《规范》来判断同学之间的行为,自然就会互相督促,互相指正,互相学习帮助,互相进步。做事就会谨慎、认真。在平时,老师以《守则》、《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做到心灵美,行为正派。长此下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自然而然地形成。 三、推行制度,促良好品德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良好品德呢?我们要有计划,要有制度,要按部就班。计划完成得怎样,要有制度来推动实施。如,我校本学期针对在集会、早操时,学生纪律散漫、队列不整齐,开小会等不良的现象。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推行了早操、集会班级评分评比奖励制度,每一周对每一班级进行评比,对表现好、分数高的六个班颁发流动红旗。又把它作为评先进文明班的一个重要条件。结果这个制度的推行,得到班主任的重视,班主任不甘落后,就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集会、早操要求去做好,毫不放松。而每一班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取得流动红旗,同学之间就会互相监督,认真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校同学就养成自觉守纪、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热爱集体荣誉、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 四、在活动中培养良好品德。 活动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活动场所是培养人良好道德品质的最好的地方。一间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往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出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临危不惧的勇气等良好的品德。如,我校结合第十二册语文课要求学生走出去调查各地厂家、商店招牌写错字的情况,并让学生找各行业的老板、工人谈读书无用的看法。结果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学生了解了各行工作的困难情况,了解了知识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又如,在三月份,我校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良好的品德。五月一日,开展“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活动;六月一日,开展“珍惜幸福生活”的活动;七月一日,开展“热爱伟大的党”、歌颂党的征文、谈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家乡变化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榜样激励,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除了讲古今中外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外,还要把本校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老师、学生树为榜样,充分利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鼓励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工作勤奋、刻苦钻研、遵守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这此人和事都是在学生身边的,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学生学起来学得真切,学得实在自然,就更能激励学生。如,在“树目标,立理想,勇往直前”的专题校会上,我们以近几年我校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和考进邓发纪念中学、云浮中学的优秀学生为榜样,用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教育,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奋发学习,艰苦拼搏的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多想一些教育管理的方法,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工作就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需要的“四有”新人。

关键在于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一、 好品德的培养(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论文

一、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 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1.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 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二是激情点本身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江西省编三年级(下 册)教材,第九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中有一个小故事:雷锋得知小周父亲得了重病,悄悄地以小周的名 义给小周家写信、寄钱,小周得知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一事例充分表现了雷锋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助 人的高尚品德,这是课文的重点。同时,小周非常感动,不知说什么好,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激发学生情感。2.积极引导,充分想象,进入情境。确定激情点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要抓住故事中人 物情感变化的原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老师就要 抓住小周由“乐——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感情变化的线索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 世界。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接到家信后,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不唱了,为 什么?因为无钱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心里非常焦急难受。雷锋是怎样知道小周的父亲生病的呢?雷锋发 现小周情绪发生了变化,就主动询问,小周不说,雷锋就设法打听。这说明雷锋主动关心同志。雷锋为什么 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雷锋把同志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帮助他人不图名、不图利。小周“感动得不 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地敬佩和由衷地感谢。经过上述分析,雷锋 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 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二、设置情景,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某种氛围直接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 激发学生的直觉情感。(一)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 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 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 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1.喧染气氛,造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 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 悲痛的感觉。如:在一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课书教学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 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教师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 》,歌声使同学们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之中,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许多场面在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此时爱 父母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了。紧接着老师组织同学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们积 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着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非常的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 学生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 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书《要有民族自尊心》时,什么是“民 族自尊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师通过图片,介绍亚运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 备先进,这一切受到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国家强盛,受人尊重而感到自豪的体 验,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民族自尊心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 它。”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了既明理,又激情,情理交融的目的。(二)情绪感染。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 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1.以言激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进行教学,使学 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教学中,教师满怀豪情、热情奔放地介绍祖国 建设的巨大成就,大讲前辈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动人事例。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转移给了学生 ,学生倍受鼓舞,情绪激昂。又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录音机里以低沉、悲痛的语调描述了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以及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哀悼。此时,教室 里寂静肃穆,学生眼含热泪,沉浸在极其悲伤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周总理的 伟大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2.以情激情。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 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 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 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 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1.运用辨析题进行评价,产生荣辱感。一般在课堂教学的巩固阶段,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 生的认识,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辨析题,供教学的反溃、巩固、深入所用。在组织学生辨析的过程中,不仅要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正确的言行学生就会更加肯定、赞赏,从内心接受它;对于错误的言行,学生 就会否定,鄙视而舍弃它。如在进行《谁的心灵美》一课教学后,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出了一道辨析题“甲同 学把自己一本破了封面的课本悄悄地换了乙同学的一本好课本,乙同学发现后大喊大叫,上课了还不罢休,丙 同学立即把自己的新课本递给乙同学,并说:“别叫,课后再把这件事查清楚。”三个同学谁的心灵美,为什 么?通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心灵美,因为丙同学遇事想到别人,想到集体,宁可牺牲个人的利 益。甲同学的行为是损人利己,心灵不美;乙同学虽然没有有意去损害别人,但为了个人的利益,影响大家上 课,这种行为也是不美的。大家有了这种认识后,很自然对丙同学会产生敬佩、光荣、羡慕、向往的情感,对 甲、乙同学的行为就会产生羞耻和不愉快的情感。公务员之家2.组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评价,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 够的,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道德 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如:某老师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却是漠不关心的实际,组织 了冷餐会。(要求每一个同学带一样食品参加冷餐会)冷餐会上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只顾自己拣好的吃,不关 心他人,有的还发生了争吵。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提出了“冷餐会上为什么会争吵?”这一问题开展道德评价, 同学们纷纷发言:“冷餐会上的争吵是因为一事当前,只考虑自己,不关心别人,同学之间不能谦让。”通过 辨析明理,使抢吃、多吃、争吵的同学感到羞愧和内疚。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组织了第二次冷餐会。这一次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友谊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大家感到非常的愉快。老师又组织大家进行评价:“第二次冷餐会,为什么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愉快?”通过讨论,大家深深地认识到:关心别人, 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人和人之间,只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通过 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形成对好人好事的赞扬、向往,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批评、指责,可以引起学 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金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实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和规范同成长”的家校活动。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遵规守法对成长的重要。因此,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品德。比如培训安全小卫士,让他们不只在校内,在校外也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养成了珍爱生命、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质。四、注重反复,强化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我们只有立足于“知”“行”统一的原则,在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