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初中版下册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4-07-08 13:14:39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初中版下册电子版

数学小论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趣的鸡兔同笼,古怪的数学黑洞,在这之中我发现了一些奇妙的数学规律。 记得我有一次在做奥数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方程题18X=20。当我用20除以18时发现得数是111……,是一个纯循环小数。后来我写了分数九分之十。写完答案之后,我看着这道题的答案时,我就猜测:当被除数是整十数时,如果用这个数减去其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原来的数除以减得的数,得数就是1111……或分数中的九分之十。 当想到这时,我有些犹豫:这个猜测准不准确呢,不会有错吧?我半信半疑的带着这个疑问,开始用其他数来进行验算:用30先减去十位上的3等于27,再用30除以27。这时我发现得数还真是111……和九分之十。后来我又分别用70和60来证明我的说法是否正确,果真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改成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此之后,我又继续用这种规律来验算整百位的题,又发现得出来的数是0101……或九十九分之一百,依照这种规律,那么整千位的数就可以得出001001……和九百九十九分之一千,整万位就可以得出00010001……或九千九百九十九分之一万…… 在这奇妙的数学王国里,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发现,就能发现不少有趣的同时不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先有猜想,而后被不断的验证、再猜想、再验证才被认识。猜想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当在听老师讲课时注意向老师学习该种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尝试自我探索。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国庆节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吃完午饭玩24。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我赢,爸爸说:“你有什么技巧?”我说: “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游戏方式简单易学,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3×8+(9—8)或(9—8÷8)×3等.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给你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1.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 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 爸爸说“真棒!我送你一个航模。” 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初中版下册

呵呵,5年级学什么数学啊,也太简单了,没啥可写的,还论文。呵呵,你们领导这不难为人吗? 随便找一个,网上很多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可以用移动循环节的过程来推导,也可以用无限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 算得到。下面我们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推导。 (一)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限小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那么,一个纯循环小数可以化成 分母是怎样的分数呢?我们先从简单的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开始。如:@①、@②……化成分数时 ,它们的分母可以写成几呢? 想一想:可能是10吗?不可能。因为1/10=1〈@①,3/10=3〉@②;可能是8吗?不可能。 因为1/ 8=125〉@①,3/8=375〉@②;那么,可能是几呢?因为1/10〈@①〈1/8,3/10〈@②〈3/8,所以分 母可能是9。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1/9=1÷9=111……=@①;3/9=1/3=1÷3=333……= @②。 计算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的分数吗 ?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猜想, 把@③、@④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③=4/9 验证:4/9=4÷9=444…… @④=6/9=2/3 验证:2/3=2÷3=666…… 经过上面的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 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呢?如:@⑤、@⑥……化成分数时,它们的分母又可以写 成多少呢? 想一想:可能是100吗?不可能。因为12/100=12〈@⑤,13/100=13〈@⑥。可能是98吗?不可能。 因为12/98≈1224〉@⑤,13/98≈1327〉@⑥;可能是多少呢?因为12/100〈@⑤〈12/98,13/100〈@⑥ 〈13/98,所以分母可能是99。是否正确,还需验证一下。 12/99=12÷99=121212……=@⑤; 13/99=13÷99=131313……=@⑥。 验证结果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所有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99的分 数吗?让我们再运用猜想的方法,把@⑦、@⑧化成分数后,验算一下。 @⑦=15/99=5/33,验算:5/33=5÷33=151515…… @⑧=18/99=2/11,验算:2/11=2÷11=181818…… 经过这次猜想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一个循 环节组成的数作分子,用99作分母;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现在,你能推断出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 因为循环节是一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用9作分母, 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时,用99作分母,所以循环节是三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猜想是用999作分母, 分子也是一个 循环节组成的数。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如果这个猜想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次推下去了。 附图{图} 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照此推下去,循环节是四位数字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就要用 9999作分母了。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所以,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 用9、99、999……这样的数作分母,9 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用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作分子;最 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化混循环小数为分数 我们已经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研究过怎样化纯循环小数为分数,再用这种方法研究一下怎样化混循环小数 为分数。 还是先从较简单的数入手,如: 附图{图} ……这样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分子、分母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样想:一个混循环小数有循环部分,还有不循环部分,能否将它改写成一个纯循环小数与一个有限小数 的和,然后再化成分数呢?让我们试试看。 附图{图} 观察以上过程,你能看出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吗?很容易看出:它们 的分母都是由一个9与几个0组成的数。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 的个数恰好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它 们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不难看出:它们的分子都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要小。到底小多少 呢?让我们算一算: (1)21-19=2 (2)543-489=54 (3)696-627=69 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分子恰好是一个比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由不循环部分的数字 所组成的数。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性吗?让我们运用以上的规律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 附图{图} 验证:352/1125=352÷1125=312888…… 验证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循环节是两位数字的混循环小数化成的分数,分子、分母是否也有这样 的规律呢?分子是由一个比小数的不循环部分与第一个循环节所组成的数少一个不循环部分的数字所组成的数 ;分母是由9和0组成的数,0 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个数相同,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节的数字个数相同。 让我们按照猜想的方法试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然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实践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循环节是三位数、四位数……的混循环小数是否也能按照这样的 方法化分数呢?让我们把 附图{图} 化成分数后,再验证一下 附图{图} 验证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这个方法也确实是正确的。当然,我们在运用猜 想验证的方法时,并不一定每次的猜想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然后再验证 ,直至正确为止。 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先有猜想,而后被不断的验 证、再猜想、再验证才被认识。猜想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在向学生讲解具体知识的同时 ,也要求他们从小就学习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以魔术引我下来。爱就是这样并因此而满足。在大海上破碎了又重来……所有命运 我会擦掉的,还有她的衣橱和衣架,不要再提艾米洛了!穿过藤蔓和枝干,为的搏击长空哈哈

我过几天也要交数学论文,你有了告述我。谢了。

回答 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股2=弦2亦即:a2+b2=c2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XX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32+42=52)。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弦=(勾2+股2)(1/2)即:c=(a2+b2)(1/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提问 一个小正方体的棱是三厘米现在有20个小正方体这样的小正方体把它搭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是什么? 回答 3×2+(20×3)×3×4=6+720=726 提问 能讲一下意思? 为什么这样做? 回答 3×3×2上下底正方形面积 20×3×3侧边面积 720+18=738 提问 谢谢老师! 再见 再见 更多10条 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大全初中版电子版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国庆节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吃完午饭玩24。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我赢,爸爸说:“你有什么技巧?”我说: “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游戏方式简单易学,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3×8+(9—8)或(9—8÷8)×3等.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给你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1.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 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 爸爸说“真棒!我送你一个航模。” 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数学主要的学科首要产生于商业上计算的需要、了解数字间的关系、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这四种需要大致地与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即算术、代数、几何及分析)等数学上广泛的子领域相关连著。除了上述主要的关注之外,亦有用来探索由数学核心至其他领域上之间的连结的子领域:至逻辑、至集合论(基础)、至不同科学的经验上的数学(应用数学)、及较近代的至不确定性的严格学习 数量的学习起于数,一开始为熟悉的自然数及整数与被描述在算术内的自然数及整数的算术运算。整数更深的性质被研究于数论中,此一理论包括了如费马最后定理之著名的结果。 当数系更进一步发展时,整数被承认为有理数的子集,而有理数则包含于实数中,连续的数量即是以实数来表示的。实数则可以被进一步广义化成复数。数的进一步广义化可以持续至包含四元数及八元数。自然数的考虑亦可导致超限数,它公式化了计数至无限的这一概念。另一个研究的领域为其大小,这个导致了基数和之后对无限的另外一种概念:阿列夫数,它允许无限集合之间的大小可以做有意义的比较。 数学逻辑专注在将数学置于一坚固的公理架构上,并研究此一架构的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其为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的产地,而这或许是逻辑中最广为流传的成果-总存在一不能被证明的真实定理。现代逻辑被分成递归论、模型论和证明论,且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连性。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初中版下册答案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数学小论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趣的鸡兔同笼,古怪的数学黑洞,在这之中我发现了一些奇妙的数学规律。 记得我有一次在做奥数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方程题18X=20。当我用20除以18时发现得数是111……,是一个纯循环小数。后来我写了分数九分之十。写完答案之后,我看着这道题的答案时,我就猜测:当被除数是整十数时,如果用这个数减去其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原来的数除以减得的数,得数就是1111……或分数中的九分之十。 当想到这时,我有些犹豫:这个猜测准不准确呢,不会有错吧?我半信半疑的带着这个疑问,开始用其他数来进行验算:用30先减去十位上的3等于27,再用30除以27。这时我发现得数还真是111……和九分之十。后来我又分别用70和60来证明我的说法是否正确,果真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改成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此之后,我又继续用这种规律来验算整百位的题,又发现得出来的数是0101……或九十九分之一百,依照这种规律,那么整千位的数就可以得出001001……和九百九十九分之一千,整万位就可以得出00010001……或九千九百九十九分之一万…… 在这奇妙的数学王国里,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发现,就能发现不少有趣的同时不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先有猜想,而后被不断的验证、再猜想、再验证才被认识。猜想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当在听老师讲课时注意向老师学习该种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尝试自我探索。

回答 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股2=弦2亦即:a2+b2=c2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XX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32+42=52)。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弦=(勾2+股2)(1/2)即:c=(a2+b2)(1/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提问 一个小正方体的棱是三厘米现在有20个小正方体这样的小正方体把它搭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是什么? 回答 3×2+(20×3)×3×4=6+720=726 提问 能讲一下意思? 为什么这样做? 回答 3×3×2上下底正方形面积 20×3×3侧边面积 720+18=738 提问 谢谢老师! 再见 再见 更多10条 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问题及对策新村完小 张子文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具体表现如下:难易失调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越俎代庖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口头禅现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 去数学化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外围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分别做好三个把握,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论文范文初中版下册第一单元

20/(50%-30%)=100(棵)

1、看拼音写词语。 zhu d o xi ku sh n o k n c j n g ng mi o sh nu f q ng x ( ) ( ) ( ) ( ) ( ) ( ) ( ) (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词语。 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 ( 张冠李戴 ) 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 囫囵吞枣 ) 连声称赞不止。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良师( )友 ( )流不息 狂风怒( ) 再接再( ) ( )转反侧 威武不( ) 汗流( )背 轻举( )动 万( )俱寂 4、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 深刻),对大家启发很大。 新校舍的图设计得十分(周密 精密),还标出了哪儿是布告栏,哪儿是绿化带。 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清晰 清楚),很容易辨认。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什么意思?哪些事例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改写句子,去掉引号,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李涛报名时对老师说:“我叫李涛,家住荷花巷62号。” —————————————————————————————————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但是……” ——————————————————————————————————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把钱退回去 彭总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每次出国,他都很节俭,从不多花一分钱。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是为了革命战争;今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有一次,彭总要带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根据规定,发给他几百元的服装制作费。他除了做一套便服外,把剩下的钱全部退给公家。参谋建议多做两套衣服,可以随时换洗。彭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不花自己的钱,就是不知道心疼。不做,把钱退回去。” 彭总不仅在服装制作费上注意节约,而且在生活补助费方面也尽量节俭。1957年11月,他随同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回国前,大家都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费,购买一些东西带回去。而彭总呢,却什么也没买。参谋请示他买些什么东西回去,没想到刚一开口,彭总说:“你又是来动员我花钱的吧?不买,什么也不买!” 他看参谋笑而不答( )就平心静气地说(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 )底子又薄( )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 )我们能省一点儿( )积少成多( )也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 参谋不好再说什么啦,问:“多余的生活费怎么办?” 彭总斩钉截铁地说:“全部退给国家!” A、在第四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划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C、短文中写了彭总的哪两件事?彭总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退给国家是为了什么? 8、读拼音,写词语。 sh ng w sh i ji xi hu s ru n l u xi n w i q bi sh nu n k ng ( ) ( ) ( ) ( ) ( ) ( )( )( ) 9、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正是响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 ) 正是吃西瓜的季节。中午,爸爸汗流夹背地搬回四只西瓜。( ) 我不后悔,奶奶、妈妈不是常常检不好吃的东西吃吗?( )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正有气力。”( ) 10、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生气勃勃( ) 情深意切( ) 大公无私( )七嘴八舌( ) 1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A、( )工作很忙,王叔叔( )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习。 B、他( )会驾驶汽车,( )会修理汽车。 C、小华( )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她从不骄傲自满。 1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飞雪前进。战士们刚刚穿上破旧的棉衣。严寒却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砣。 军长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军长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忽然,警卫员回来报告军长:“……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军长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前面走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背靠着一棵枯树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但神情却十分镇定、自然。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手中,烟火早已被飞雪打灭。他微微向前伸出来,好象要向战友们借火。他穿着破旧的单衣,像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一时看不清他的面目。他为什么没穿棉衣? 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他转过头像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没有人回答。“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谁小声对军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停止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眶,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大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A、快速默读课文,回答:军长向谁行军礼?为什么要行军礼? B、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短意。 14、 g ob k p n g y ng yu n wBng ( ) ( ) ( ) 15、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上横线。 兴安岭(x ng x ng) 空隙(k ng k ng) 记载(z i z i) 盛气凌人(ch ng sh ng) 1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失信 1没有掌握住;2违背;3没有达到目的;4过失,错误。 疾驰 1病,身体不舒适;2很;3快,迅速;4疼痛。 兴国安邦 1 举办,发动;2起来;3旺盛;4流行,盛行;5准许。 左顾右盼 1盼望,想望;2看。 17、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 例:在短短的40天多内,侵华日军杀死了35万中国人。 蒙蒙细雨淋湿了妈妈的头发。 在短短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把35万中国人杀死了。 ——————————————— 在短短的40多天内,35万中国人被侵华日军杀死了。 ————————————————— 因为它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所以人们称它为“兴安岭”。 —————————————————————————— —————————————————————————— 18、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排比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C、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 D、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 )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 ),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 )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 )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 )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A、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解除 消除 艰辛 辛苦 因为 磨练 锻炼 阅读 攻读 埋怨 责怪 B、文章分段已用“‖”标出,请用“/”给第二段分层,并写出层意。 C、用“∽∽∽”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D、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侍侯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E、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1立志与拜师 2拜师和勤奋 3实践和读书 4立志和勤奋 ⒛xu ny o d ngsh ng du nxi ng f ngx ch nd ng b om n ( ) ( ) ( ) ( ) ( ) ( )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正确。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六(2)班的数学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 因为小清的爸爸是中学教师,所以他的妈妈是小学教师。 按课文填空。 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好;——————,也好;————————,更好。 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有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铅笔盒 今年4月12日是我10岁生日,姑妈拿出一个精致的塑料铅笔盒送给我。我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铅笔盒的盖子上印着一个鹤发童颜的“南极仙翁”,坐在草地上,拄着龙头拐杖,拐杖上系着一个装药的葫芦,正在对着仙桃、仙鹿微笑。打开盒盖有层海绵,摸上去既柔软又舒服。铅笔盒里面分成许多格,可以放许多东西。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见这个铅笔盒,笑着说:“好漂亮啊!我小时侯用的铅笔盒是布缝的,在袋口上勒一根绳子,稍不注意就会弄成死结,十分不方便。”舅舅接着说:“我小时候用的是铁皮制的铅笔盒,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他又羡慕地对我说:“这个铅笔盒多漂亮呀!” 听了他们的话,我想,妈妈用布袋,舅舅用铁皮盒,而我用塑料盒,我们生活变化有多大啊! 透过这小小的铅笔盒,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祖国明天的壮丽图景:一排排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飞驰的汽车,欢乐的人群,中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在宇宙翱翔……祖国的明天多么美好!明天的铅笔盒又将是怎样的呢? 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系(j x ) 佛(f f ) 赤(ch sh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爱不释手: 鹤发童颜: 在短文中,哪些地方是由眼前的事物产生的联想?用~~划出来。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反映“我”一家人勤俭节约的好品德。( ) 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说明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说明工人手艺高,文具盒做得精巧。( ) 读拼音,写汉字。 地ji o( ) 平h ng( ) 泛l n( )成灾 甘zhe( ) f ( )盖 野性难x n( ) 解释成语。 不计其数: 成群结队: 荡然无存: 表示数字得词的作用:1确数;2概数;3序数;4虚指。指出下面各句中表示数字的词的作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964年,几百万只青蟹在中东造成蟹灾。( ) 第三周开始,我检查竹篮,一切状况如故。( ) 整个冬季,地窖里的气温一直很稳定,总是灾8至10摄氏度之间。( ) 缩句 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块块窗玻璃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 填空。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一要把文章介绍的————————,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他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把食物拖回巢去。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蚂蚁认路 的本领很强。它认路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按划线部分写成语。( ) 造句 如果……就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蚂蚁的知识。可以分为3部分,用“/”标明。 w n zhu n d u s u y n ni ng h u l ng w r n z o y n j x ng ch ng i ( ) ( ) ( ) ( ) ( ) ( ) ( ) ( ) m m w w n hu zh zh o zh n ch q ng xi ng w i s y b b d ng y ng k n k ( ) ( ) ( ) ( ) ( ) ( ) 照样子写词语。 打球——— ———— ———— ————— 嗡嗡———— ———— ———— ———— 轻悄悄————、—————、————— 座座山峰————— ————— ————— 勤勤恳恳——————、———————、———————、———————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酷热( ) 碧波( ) 宠爱( ) 素称( ) 痴情( )欣欣然( ) 修改病句。 面对碧波滚滚的大海放声歌唱。 爷爷穿着艰苦朴素的衣服。————————————————————————— 伯父逝世已整整10年了。————————————————————————————— 通过这次访问,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盲姑娘正和他哥哥说着话,看到有人进屋,连忙站起来让座。—————————————————————— 我们学过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 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模范(m m ) 调节(di o ti o) 模糊(m m ) 调动(di o ti o) 模样(m m ) 调派( di o ti o) 转椅(zhu n zhu n) 似的(sh s ) 转变(zhu n zhu n)相似(sh s ) 天气好转(zhu n zhu n) 似乎(sh s ) 分量(f n f n) 三年五载(z i z i) 分部(f n f n) 载重( z i z i) 选词填空。 照顾 照管 集体跑步得时候,排头不能跑得太快,要( )到排尾的同学。爸爸妈妈都出差了,一切事情都得自己( )。 浏览 审阅 晚上,爸爸把各地报纸( )一遍,再聚精会神地( )论文。 离开车时间不多了,我们就在这条大街附近( )一番吧。 知识 见识 为了增加( ),妈妈经常带我到各地旅游。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咨询 询问 爸爸打电话到车站服务台,( )今天北京到杭州的火车什么时候到站。 农业开发公司制订了发展规划,今天开会向专家( )。 简单 简朴 简陋 这位红军一直过着( )的生活。爷爷的住所是很( ),房里的陈设是很( )的。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保卫国家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我没有骗你。————————————————— 例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试题 _htm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竞赛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六年级总复习基础知识检测题 _htm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数学我都搬来勒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40%)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éng fá jǐn qín ( ) ( )旗 ( )岭 2、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hé hè)苍劲(jìn jìng) 3、填空 (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纯”字是( )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 B、专一,不杂 “纯熟”的“纯”应选第( )种解释。 4、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 ) ( ) 〈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 ( ) 5、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 绝:A特别出色的 B断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 6 、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 近义词( ) 反义词( ) 贫穷: 近义词( ) 反义词( ) 7、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 )地 应接不( ) 堪称( )模 刻( )求剑 安然无( ) 精兵( )政 8、选词填空。(4分) 严肃 严峻 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忧虑。 因为……所以…… 即使……也…… 无论……都…… 〈3〉这歌声,( )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 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 )是逆风行驶,( )帆没有张起来。 9、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 今天 后天 昨天 前天 〈2〉开花 长叶 发芽 结果 10、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2〉 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3〉 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11、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1〉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 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 “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1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作上“√”(2分) 〈1〉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台的。 A 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B 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 〈2〉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 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 13、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 、 ”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二、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鸡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 再说什么了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 清楚( ) 严肃( )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4、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5、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6、“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7、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2、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3、 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4、 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期中测试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评分: 一、把下列词语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5分)俘 虏 惶 恐 春 耕 腾 云 驾 雾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gào sù āi shāng dǎo yǔ hǎo mèngmín zú rèn hé xún wèn wén zhāng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弟( ) 辽( ) 组( ) 昨( ) 措( )递( ) 疗( ) 阻( ) 作( ) 猎( )四、用“/”划去下列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6分)1、我们不能让藏( zàng cáng )胞来年挨( āi ái )饿2、都( dū dōu )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只有少( shǎo shào )年王勃不一会儿就写成了3、向前行( xíng háng )走一百米左右就到了银行( xíng háng )五、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4+2分)栩栩如( ) 胸有成( ) 星( )棋布 风云变( )文思如( ) 流连忘( ) 一( )千里 斗酒百( )( ): 六、选词填空(4分)创造 发明1、是谁( )了这人间奇迹?安静 平静2、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 )承受 承担3、桑兰用微笑( )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漂浮 飘荡4、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1、小姑娘摘下了花瓣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是 巨大的 祖国 蓝色 南沙 宝库把词连成句: 3、荷花 微风中 雪白的 在 翩翩起舞把词连成句: 八、连线(8分)《大作家的小老师》 王 勃 神勇无比的“飞将军”《菩萨兵》 李 广 少年奇才《藤王阁序》 朱 德 英国著名作家《塞下曲》 萧伯纳 菩萨一样的司令九、默写古诗,完成练习(4+4分)绝 句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含”的意思是 ;“泊”的意思是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 )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 )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 )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3分)2、从最后一句话中找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 、 (2分)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把 比做 (4分)4、从“咦”“哦”这些语气词中,我们可以读出小作者 的心情(3分)十一、作文(30分)小朋友,请你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除了外貌,还要写他(她)的性格、爱好不写错别字,再加上合适的题目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英语期中测试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在四线格里写出这些字母的大小写(14分)二、在右栏中找出每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把字母的编号写在左边的括号里(10分)( ) boy A 小鸭( ) girl B 小狗( ) egg C 爸爸( ) dog D 妈妈( ) duck E 小鱼( ) father F 跳( ) fish G 吉普车( ) jeep H 鸡蛋( ) jump I 女孩( ) mother J 男孩三、请根据常识选出正确的答案(10分)1、下列哪一种动物最大?( )A. duck B elephant C kangaroo2、下列哪一种动物是宠物?( )A fish B goose C dog3、有人对你说Where are you from? 你回答( )A I’m Amy B I’m from England C I’m here4、当你下午上学见到老师时,应该怎样打招呼?( )A Good morning B Good afternoon C Good-Bye5、你怎么用英语问同学:那个男孩是谁?( )A Who’s that? B Who’s that girl? C Who’s that boy?四、在右栏中找出左栏中每个句子的答语,把它的编号写在左边的括号中(20分)( )1、Good A、I have ( )2、What’s your name? B、Bye-B( )3、Hello ! C、I’m ( )4、Good – Bye ! D、Good ( )5、How are you ? E、Good ( )6、Who are you ? F、My name is A( )7、Nice to meet G、Hello !( )8、Who’s that man? H、I’m M( )9、Good I、He is my ( )10、How many pens do you have? J、Nice to meet you, 五、将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数字连起来(10分)six fifteen ten seven nine六、请找出下面句子的中文意思,将编号烈军属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 )1、read after A、看看我( )2、draw a B、说再见( )3、Say G C、画一棵树( )4、fly a D、跟我读( )5、Look at E、放风筝七、想一想,连一连(6分)Christmas 妇女节(每年3月8日)Holloween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Women’s Day 万圣节(每年10月31日)八、请判断下列图片与单词是否相符,相符的打“√”,不相符的打“×”(20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