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论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1000字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17 17:07:16

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论文1000字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这方面的论文,嗯,他是很应该是一种很端正的态度去写。

特点(1)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2)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4)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5)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6)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7)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8)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发展趋势(1)多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走向多极化。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来看,虽然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力量中心,大国间力量对比的差距趋于缩小,中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角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极,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仍旧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在此期间,随着各主要大国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围绕世界影响力的争夺将会愈演愈烈,由此将导致大国关系的重新组合,进而重塑未来的国际关系。(2)新军事变革深刻影响着国际军事形势的发展。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现代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军事领域发展变化广泛而深刻,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场军事领域发展变化,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正在推动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世界军事领域发展变化,与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变化相互呼应、相互影响。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表示,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首先,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大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目前,国际安全形势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非传统安全因素持续上升,并与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国际恐怖主义出现新的态势,局部热点冲突仍然存在。但是,世界局势从总体上看仍然趋向缓和,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前,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政策取向。“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共同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最高利益。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利益诉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和平以及中国的安全环境要比冷战时期好得多。总体和平、总体缓和的国际局势和较好的周边环境,给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和平崛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矛盾突显的严峻考验。目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挑战:首先是美国“重返亚洲”引发周边地缘政治震动,如何与美国共处成为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实际上,就是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也有很大的转圜余地。事实上,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已经越来越高。就目前而言,美国有求于中国的地方多于中国有求于美国。美国现在可谓问题缠身,国内高失业率、高赤字、低增长率等经济难题待解,国际领域仍身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反恐进展不顺,伊拉克善后工作艰巨,在朝核、伊核等问题上也陷入僵局,需要中国配合。美国面临的问题大得很、多得很。这些问题不解决,美国很难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政府也不会这么愚蠢。事实上,中美双方在应对争拗时均有所节制。中美关系虽有深层次的矛盾和各种问题,但大的战略碰撞和战略冲突是可以、也是应当避免的。因为中美利益相互交织的格局不会改变。中美之间在反恐、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应对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需要合作。美国政界中主张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少,奥巴马决策团队有不少“中国通”,这对客观判断中国也有好处。即便在负面声音最多的美国国会,对中国持客观认识的议员也在逐渐增多。因此,美国方面目前不存在与中国全面对抗的驱动力。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美关系仍有继续改善的空间。总而言之,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仍然存在,关键是两国的政治家、战略家应从大局出发,加强沟通,避免误判,同时要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今后,中国仍将进一步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维护东北亚的安全与稳定,以增加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回旋余地。其次,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不会很快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也不会很快过去。如何处理好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使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更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是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中国人民热爱和珍惜来之不易和平的国际环境,愿意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国内角度看,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首先如何处理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特别是能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问题。这只能是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次是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中国已开始关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东西中部共同发展,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合理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中国和平发展将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必然会对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和进步事业的。

这个你可以去上百度搜索,百度上那些论文模板都会有很多的可以借鉴一下。

论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1000字论文

答:(1)多极与单极的较量,将成为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二者较量的结果将推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建立(2)美国“一超独霸”,奉行单边主义将会受到世界热爱好和平国家的抵制,联合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未来将以美国、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基本架构,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非传统安全成为国际安全的新焦点,多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 争的浩劫。其次,核 武器的大规 模杀 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 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 战争与地球同 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 发世界性大 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 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 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 争 首先是国际恐 怖主义问题。2012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 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 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 病扩散、肆无忌 惮的海 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首先表现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目前,不少亚太国家普遍加大军费投人,加速军事战略调整,提高武 器和人员的作战水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中国的安全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在各国军费开支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深刻的军 事调整与变革。其次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视。中国与周边多国存在领 土与领 海争 端,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历史与现实问题错综复杂,又有国际势力介人,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另外,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也给中国带来安全威胁。核 武器的垄 断已被打破,世界进入到一个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时期,这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 胁。 二、从非传统安全来看,中国也同样面临重大威 胁 三、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还须承担来自美国的压力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人,力图推动美国战略中心向亚太转移。美国在这一地区频频进行军 事演习,在强化日韩同盟与美印关系的基础上拓展与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同盟关系,努力使双边同盟向三边和多边同盟进行有力延伸。为了推进“重返亚 洲战 略”,奥巴马政府还全面参与亚太事务,积极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高调介人中国南 海问题,对中国的领 土问题指手画脚,试图遏 制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领导力。目前,美国在中国周边加紧构筑针对遏 制中国的“C’’ 型军事包 围圈,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基地密度已比冷 战时期针对苏联的还要密集。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潮流,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和平崛起的进程。只有自身实力强大了,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本国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 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人和外国市场的准人。I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均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倘若中美关系恶化,中国经济发展无疑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也将严重受挫,甚至难以实现。因此,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中美两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总体比较顺利,在许多问题上中国秉持了务实灵活、温和求实的原则,这确实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韬 光养 晦战略,但是中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两国今后无论在政治、军事领域,还是在经济、文化领域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摩擦,但无论出现怎样的矛盾,中美关系都不会全面恶 化,两国的共同利益仍然大于分 歧。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 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人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现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和南太平洋诸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努力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目前,主要战略力量围绕国际格局调整转换中的权利重新分配展开激烈博弈,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较量空前激烈。尽管现存的国际秩序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有着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地方,并不能完全适应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但这一体制仍对世界和地区安全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此不能推倒重来和“另起炉灶”,而应该积极参与,推动改革。对中国来说,要认识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然性,并善于抓住机遇,以建设性的方式推进变革,确保变革过程的稳健和结果的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 由于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经济权力的再分配不像政治权力再分配那样敏感,因此,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应该首先从经济层面人手,通过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促使中国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更好地维护和体现中国的国家利益。其次要推动国际政治体系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使其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特别是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扩大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决策机制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持积极态度还有助于防止中国被视作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与走势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将由五个维度构成: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愈益凸显,增添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二是大国关系竞争面上升,尤其是围绕印度洋-太平洋-亚洲板块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军事战略竞争明显加剧,安全色彩突出;三是国际现有规制持续变革调整,多种新规制应运而生,二者交织并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构,增添了规则之争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四是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向规制层面扩展深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持续增大,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世界定位和行为选择;五是中美合作的新空间、新亮点开始改变两国关系的结构和性质,机制化程度提高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危机管控机制能力建设推进使双方坚守不冲突、不对抗底线成为可能,人文交流大规模展开将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这些特点表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正在显现,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国际战略环境的重大利好因素。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传承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因人口、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各国国内治理和互动交往形式等因素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塑造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和新形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不断调整内外战略和政策,世界格局和秩序面临重塑。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势,对我们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极化趋势增强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化动态 世界多极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分布从一个中心向更多中心扩散和聚集,以及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缩小和平衡度增加。从百年以上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自近代以来欧美作为世界中心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力相对上升;从战后70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冷战后25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大国及地区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和不同时段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目前正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持续深化。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中、俄、巴西等国经济增速开始不同程度放缓,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摆脱金融经济危机且经济增速加快,但从整体上看,以西方七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和以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总体力量对比差距缩小的态势仍在继续。 在实力变化方面,2007年至2014年,“西方七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82%下降为68%,外汇储备总和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比例从92%下降为24%,军费开支总和在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总量中所占比例从67%下降到81%。 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保持群体性崛起态势。2007年至2014年,“金砖五国”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79%增长为82%,外汇储备总和从73%增长为33%,军费开支总和从88%上升到54%。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及其在地区和国际机制创建和变革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大。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多边框架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合作,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金砖五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2010年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并于2013年4月在南非德班峰会上宣告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2015年6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上海挂牌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多边开发融资体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形之下,美国作为“一超”的综合国力虽依然突出,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演变的主导力进一步削弱,与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加之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威胁不断增加、乌克兰问题陷入僵局等等,都使美国独掌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有所下降。 在“一超”与“多强”之间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均衡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多强”依托各自区域发挥优势,积极维护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印尼、土耳其、伊朗、南非等“中等强国”,自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也不同程度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越发活跃。在乌克兰、叙利亚、阿富汗、伊核、朝核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中、俄、印度、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国影响力持续上升。随着非盟、阿盟、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拉美共同体等区域合作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也凭借各自优势,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给大国的地位和作用造成制约和冲击。 二、大国战略竞争多维度加剧 面对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加快调整内外战略,力求明确定位,累积和发挥优势。 美国大幅强化近中期战略谋划,力图紧握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转换主动权,确保其全球领导地位。在经济社会领域,积极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医疗、移民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再工业化”和能源自给等计划,与23个经济体(共50个国家)开启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与欧盟进行“跨大西洋全面贸易与投资协定”(TTIP)谈判,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秘鲁等11个国家谈判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主导制定新的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政治外交领域,强调继续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注重借助同盟和伙伴力量,在地区战略中更多采用“离岸平衡”和借力打力策略,对打压对象更多使用经济金融制裁和多边施压等政策措施。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之下,中立势力逐渐增大。世界格局呈现整体局势稳定,局部地区紧张的态势。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问题。经济实力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贸易战的形式居多,在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各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论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论文1000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这方面的论文,嗯,他是很应该是一种很端正的态度去写。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表示,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首先,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大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目前,国际安全形势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非传统安全因素持续上升,并与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国际恐怖主义出现新的态势,局部热点冲突仍然存在。但是,世界局势从总体上看仍然趋向缓和,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前,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政策取向。“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共同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最高利益。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利益诉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和平以及中国的安全环境要比冷战时期好得多。总体和平、总体缓和的国际局势和较好的周边环境,给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和平崛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矛盾突显的严峻考验。目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挑战:首先是美国“重返亚洲”引发周边地缘政治震动,如何与美国共处成为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实际上,就是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也有很大的转圜余地。事实上,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已经越来越高。就目前而言,美国有求于中国的地方多于中国有求于美国。美国现在可谓问题缠身,国内高失业率、高赤字、低增长率等经济难题待解,国际领域仍身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反恐进展不顺,伊拉克善后工作艰巨,在朝核、伊核等问题上也陷入僵局,需要中国配合。美国面临的问题大得很、多得很。这些问题不解决,美国很难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政府也不会这么愚蠢。事实上,中美双方在应对争拗时均有所节制。中美关系虽有深层次的矛盾和各种问题,但大的战略碰撞和战略冲突是可以、也是应当避免的。因为中美利益相互交织的格局不会改变。中美之间在反恐、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应对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需要合作。美国政界中主张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少,奥巴马决策团队有不少“中国通”,这对客观判断中国也有好处。即便在负面声音最多的美国国会,对中国持客观认识的议员也在逐渐增多。因此,美国方面目前不存在与中国全面对抗的驱动力。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美关系仍有继续改善的空间。总而言之,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仍然存在,关键是两国的政治家、战略家应从大局出发,加强沟通,避免误判,同时要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今后,中国仍将进一步谋求改善中美关系,维护东北亚的安全与稳定,以增加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回旋余地。其次,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不会很快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也不会很快过去。如何处理好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使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更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是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中国人民热爱和珍惜来之不易和平的国际环境,愿意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国内角度看,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首先如何处理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特别是能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问题。这只能是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次是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中国已开始关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东西中部共同发展,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合理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中国和平发展将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必然会对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和进步事业的。

1、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2、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一般概括为“一超多强,强强联合”的局面:一超六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六个强国(中、俄、日、英、法、德)。强强联合:即美日同盟、美法德英的北约军事集团以及美日澳、美日韩、美与新、美与菲等军事同盟;3、我国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的策略:中国必须要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发展趋势和特点,积极做到趋利避以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挑战;必须要主动参与到众多的国际新规则制定过程中来,对内来讲仍然必须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国要抓住发展的机遇期,同时要尽力化解各方面的矛盾,从而使我国的发展顺利度过当前的利益碰撞期 ;中国必须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努力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从而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科技保障,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保障。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与走势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将由五个维度构成: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愈益凸显,增添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二是大国关系竞争面上升,尤其是围绕印度洋-太平洋-亚洲板块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军事战略竞争明显加剧,安全色彩突出;三是国际现有规制持续变革调整,多种新规制应运而生,二者交织并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构,增添了规则之争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四是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向规制层面扩展深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持续增大,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世界定位和行为选择;五是中美合作的新空间、新亮点开始改变两国关系的结构和性质,机制化程度提高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危机管控机制能力建设推进使双方坚守不冲突、不对抗底线成为可能,人文交流大规模展开将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这些特点表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正在显现,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国际战略环境的重大利好因素。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传承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因人口、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各国国内治理和互动交往形式等因素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塑造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和新形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不断调整内外战略和政策,世界格局和秩序面临重塑。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势,对我们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极化趋势增强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化动态 世界多极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分布从一个中心向更多中心扩散和聚集,以及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缩小和平衡度增加。从百年以上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自近代以来欧美作为世界中心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力相对上升;从战后70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冷战后25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大国及地区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和不同时段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目前正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持续深化。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中、俄、巴西等国经济增速开始不同程度放缓,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摆脱金融经济危机且经济增速加快,但从整体上看,以西方七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和以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总体力量对比差距缩小的态势仍在继续。 在实力变化方面,2007年至2014年,“西方七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82%下降为68%,外汇储备总和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比例从92%下降为24%,军费开支总和在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总量中所占比例从67%下降到81%。 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保持群体性崛起态势。2007年至2014年,“金砖五国”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79%增长为82%,外汇储备总和从73%增长为33%,军费开支总和从88%上升到54%。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及其在地区和国际机制创建和变革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大。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多边框架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合作,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金砖五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2010年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并于2013年4月在南非德班峰会上宣告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2015年6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上海挂牌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多边开发融资体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形之下,美国作为“一超”的综合国力虽依然突出,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演变的主导力进一步削弱,与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加之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威胁不断增加、乌克兰问题陷入僵局等等,都使美国独掌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有所下降。 在“一超”与“多强”之间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均衡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多强”依托各自区域发挥优势,积极维护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印尼、土耳其、伊朗、南非等“中等强国”,自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也不同程度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越发活跃。在乌克兰、叙利亚、阿富汗、伊核、朝核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中、俄、印度、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国影响力持续上升。随着非盟、阿盟、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拉美共同体等区域合作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也凭借各自优势,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给大国的地位和作用造成制约和冲击。 二、大国战略竞争多维度加剧 面对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加快调整内外战略,力求明确定位,累积和发挥优势。 美国大幅强化近中期战略谋划,力图紧握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转换主动权,确保其全球领导地位。在经济社会领域,积极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医疗、移民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再工业化”和能源自给等计划,与23个经济体(共50个国家)开启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与欧盟进行“跨大西洋全面贸易与投资协定”(TTIP)谈判,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秘鲁等11个国家谈判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主导制定新的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政治外交领域,强调继续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注重借助同盟和伙伴力量,在地区战略中更多采用“离岸平衡”和借力打力策略,对打压对象更多使用经济金融制裁和多边施压等政策措施。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论文1000次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与走势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将由五个维度构成: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愈益凸显,增添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二是大国关系竞争面上升,尤其是围绕印度洋-太平洋-亚洲板块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军事战略竞争明显加剧,安全色彩突出;三是国际现有规制持续变革调整,多种新规制应运而生,二者交织并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构,增添了规则之争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四是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向规制层面扩展深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持续增大,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世界定位和行为选择;五是中美合作的新空间、新亮点开始改变两国关系的结构和性质,机制化程度提高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危机管控机制能力建设推进使双方坚守不冲突、不对抗底线成为可能,人文交流大规模展开将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这些特点表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正在显现,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国际战略环境的重大利好因素。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传承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因人口、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各国国内治理和互动交往形式等因素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塑造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和新形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不断调整内外战略和政策,世界格局和秩序面临重塑。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势,对我们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极化趋势增强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化动态 世界多极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分布从一个中心向更多中心扩散和聚集,以及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缩小和平衡度增加。从百年以上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自近代以来欧美作为世界中心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力相对上升;从战后70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冷战后25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大国及地区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和不同时段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目前正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持续深化。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中、俄、巴西等国经济增速开始不同程度放缓,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摆脱金融经济危机且经济增速加快,但从整体上看,以西方七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和以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总体力量对比差距缩小的态势仍在继续。 在实力变化方面,2007年至2014年,“西方七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82%下降为68%,外汇储备总和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比例从92%下降为24%,军费开支总和在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总量中所占比例从67%下降到81%。 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保持群体性崛起态势。2007年至2014年,“金砖五国”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79%增长为82%,外汇储备总和从73%增长为33%,军费开支总和从88%上升到54%。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及其在地区和国际机制创建和变革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大。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多边框架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合作,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金砖五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2010年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并于2013年4月在南非德班峰会上宣告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2015年6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上海挂牌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多边开发融资体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形之下,美国作为“一超”的综合国力虽依然突出,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演变的主导力进一步削弱,与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加之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威胁不断增加、乌克兰问题陷入僵局等等,都使美国独掌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有所下降。 在“一超”与“多强”之间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均衡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多强”依托各自区域发挥优势,积极维护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印尼、土耳其、伊朗、南非等“中等强国”,自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也不同程度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越发活跃。在乌克兰、叙利亚、阿富汗、伊核、朝核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中、俄、印度、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国影响力持续上升。随着非盟、阿盟、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拉美共同体等区域合作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也凭借各自优势,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给大国的地位和作用造成制约和冲击。 二、大国战略竞争多维度加剧 面对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加快调整内外战略,力求明确定位,累积和发挥优势。 美国大幅强化近中期战略谋划,力图紧握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转换主动权,确保其全球领导地位。在经济社会领域,积极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医疗、移民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再工业化”和能源自给等计划,与23个经济体(共50个国家)开启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与欧盟进行“跨大西洋全面贸易与投资协定”(TTIP)谈判,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秘鲁等11个国家谈判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主导制定新的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政治外交领域,强调继续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注重借助同盟和伙伴力量,在地区战略中更多采用“离岸平衡”和借力打力策略,对打压对象更多使用经济金融制裁和多边施压等政策措施。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论当前国际战略特点与走势1000字论文题目

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存在,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的态势;主要国家积极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新一轮全球强军浪潮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刻,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展望今后一个时期,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可望保持,但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将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和俄格武装冲突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在延续,美国新政府内外政策走向有待于深入观察,各大力量关系互动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国际关系的大变动、国际体系的大变革、各国战略的大调整仍将持续深入展开。

“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战略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未来国际战略形势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和平与发展在前进中面临挑战,维护国家利益的“软战争”将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安全不断推进,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

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之下,中立势力逐渐增大。世界格局呈现整体局势稳定,局部地区紧张的态势。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问题。经济实力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贸易战的形式居多,在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各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相关百科